首页 > 文章中心 > 狗的说明文

狗的说明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狗的说明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狗的说明文

狗的说明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计算机插图工具,预置插图,知识建构。

分类号G442

1引言

在科学说明文中,插图通常被用来揭示图画的关键部分及其之间的结构和/或功能关系。由于插图所展示的信息与事物的物理特征相似,人们相信,插图对自然科学的学习具有积极的作用[1]。但有些研究表明,插图不能促进学习[2]。这些相互矛盾的结果可能提示我们,学习者的能力、插图的难度以及文本的复杂度等条件之间的相互作用可能影响了插图的效果[3]。更为重要的是,学习者通常不会自然而然地有策略性地利用插图来帮助自己理解文本[4]。学习者的深度加工是需要鼓励与指导的,而且,似乎只有当学习者自愿使用适当策略生成一个可以观察的产品时,他们的学习才能得到促进。例如,学习者在阅读有关方位的材料时,所学材料在重要时刻指示他们画出自己的地图[5]。但是,在纸笔画图过程中,学习者的画图过程是单向的,不能得到即时反馈来改正可能产生的错误,因此最终可能生成了一个错误的产品。这意味着,这种纸笔画图措施似乎不能确保学习者正确完成他们的操作任务。

基于计算机的插图工具可望克服这一不足之处。基于计算机的插图工具是一种特定的应用于科学说明文中的插图工具,它们为学习者提供一种环境或载体,促使他们深刻思考所学的材料,建构其意义[6],并将某一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动态结构或功能关系可视化,生成可以观察的产品[7]。由于计算机学习程序具有丰富视觉刺激、交互性、开放性、动态性以及即时反馈等潜力,可促进学习者的记忆、理解和问题解决能力[8],学习者利用基于计算机的插图工具,根据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在即时获得计算机的反馈和提示下,交互性地完成自己的整个插图[9]。因此,本研究假设,基于计算机的插图工具可促进学习者建构文本的意义、并反思自己的理解,从而有助于提高学习者的记忆、理解和应用水平。

2研究方法

2.1被试

48名英国曼彻斯特一所中学的八年级(13岁)中学生。

2.2实验设计

采用2(插图类型)×2(学习能力)被试间因子实验设计。第一个自变量为插图类型,分计算机模拟的预置插图(简称预置插图)和基于计算机的插图工具(简称插图工具)两个水平。前者指在计算机上呈现文本,并配上一幅事先画好的插图,后者指在计算机上呈现文本,但只配上一幅不完整的插图,图中缺省部位有待学习者根据对文本的理解进展而逐渐填充,学习者可以将安放在插图的插图成分拖放在相应的缺省部位,计算机对学习者的每一次填充操作提供即时反馈。根据以往研究结论,插图的效果往往还受到学习能力因素的影响,因此第二个自变量为学习能力,分能力高和能力低两种水平。根据被试在前两年的英国标准化的学能测验的平均成绩,前24名被选作高能力组,后24名被选作低能力组。因变量为被试的学习效果,包括多项选择题(旨在考查被试对材料的回忆、理解和应用情况)得分以及图片作业(根据插图及其要素回答问题)得分两部分。另外,程序将记录被试在阅读文字与完成填图任务的时间以及在填图中的交互过程,以用于对实验结果的分析与讨论。

本实验假设有二:(1)插图工具的学习效果显著高于预置插图;(2)插图类型与学习能力之间存在显著交互作用,能力高者使用插图工具的效果更为明显。

2.3实验材料

所用题材为生物说明文“食物链”,由20个句子构成,约300字,文字的可读性适中(Microsoft word 97中的Flesch-kincaid可读性水平为8.0,相当于八年级水平)。题材的选定、文本的撰写以及插图的选定是在1名生物学科专家、1名理科教师顾问以及4名理科教师的指导和协助下,根据英国科学课教学大纲标准而完成的。所用文本及所配插图预先在两所非实验学校的6名八年级(13岁)学生中进行过试验,并根据试验结果作过适当调整。

2.4测试工具

学习效果测试工具由18个多项选择题组成,每题1分,共18分,涉及对题材的记忆、理解与应用。回答这些测试题所需的信息存在于文字和插图之中。值得说明的是,对于短短300字的文本出18道选择题,几乎穷尽了材料中的方方面面的信息、关系、推导和应用,其目的是要通过客观题的形式给被试提供一个比较广阔的反应空间,尽可能多地引发被试所获得的知识,以便较为真实地反映出被试的学习程度和结果。

2.5实验程序

第一,两名主试向被试介绍程序的结构,回答被试提出的有关问题;

第二,被试学习一个与实验程序完全同构的演示程序,练习各种操作和交互方式;

第三,被试进入实验程序进行学习,学习前被告知学完后要进行测验;

第四,被试学完后就退出学习程序进行联机测验,计算机记录被试的反应。

3结果分析与讨论

3.1学习效果的差异分析

对测验得分进行2(插图类型)×2(能力水平)的多元方差分析(MANOVA),结果表明,能力水平主效应达到显著水平,高能力者的得分显著高于低能力者,F(1,47)=29.71,p<0.001;插图类型主效应也达到显著水平,插图工具下的得分显著高于预置插图,F(1,47)=4.84,p<0.05。但是,能力水平和插图类型之间不存在显著交互作用,即无论能力高低组,插图工具的效果都显著高于预置插图。

被试的测验得分普遍偏低,即使得分最高的一组平均不足9分,即平均不到总分18分的一半。这一现象是否意味着出现了所谓的地板效应呢?这要从测验的标准和被试的学习过程两个方面来看。一方面,测验项目几乎穷尽了材料中的方方面面的信息,其目的是给被试提供一个比较广阔的反应空间,而不是对被试设置学习目标,被试不能完全达到这一标准是可想而知的。另一方面,从学习过程上看,各组被试对整篇材料的学习时间平均不到4分钟,在这短短的时间之内对学习材料的记忆、理解和应用要达到如此高的标准是不可能的。要想进一步提高插图的效果,还必须配以其他干预手段,如在学习之前向被试提问,促使被试带着问题来利用插图工具,这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值得指出的是,即使被试得分普遍偏低,但无论能力高低,插图工具的效果都显著优于预置插图,这本身说明没有出现地板效应。

对于学习能力来说,高能力被试得分显著高于低能力被试,这一结果与以前许多研究结果是一致的[4]。对于插图类型来说,插图工具组得分显著高于预置插图组,这说明,插图工具比预置插图显著有助于被试建构文本的意义,这证实了本研究的基本假设,但是,插图类型与学习能力之间不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插图工具对能力高者与低者具有同样的作用,这与本研究的另一假设并不相符。插图工具为什么比预置插图有更好的效果呢?并且对高低学习能力者都有作用呢?对这两个问题的回答需要分析被试的具体操作过程,包括被试对学习时间的分配以及填图操作的尝试频次。

3.2学习时间的差异分析

两种插图条件下被试的总学习时间不存在显著差异,插图工具比预置插图下的总时间稍多一些,这是因为计算机给学习者提供反馈需要一定的程序运行时间,这不属于学习者的有效学习时间。对两种插图条件下被试在文本与插图上所花学习时间的统计分析表明,插图工具组比预置插图组在插图上所花时间显著多,F(1,45)=87.43,p=0.001;而在文本上所花时间却显著少,F(1,45)=13.66,p=0.001。下面回答上述有关实验结果的两个问题。

插图工具为什么比预置插图有更好的效果呢?这可能来源于被试对材料的深度加工水平。插图工具组的被试在文本与插图上的时间分配比预置插图组要合理得多。预置插图组在插图上的时间平均为半分钟,而在文本上的时间几乎是这一数值的6倍,这意味着,预置插图组被试将注意力主要集中在文本加工上,对文本的理解主要依赖于文本,插图没有发挥出预期的作用。这与已有研究的一些结果比较一致,即学习者除非受到即时鼓励和提示,不会自然而然地有策略性地利用插图来帮助对文本的理解[4]。而插图工具组被试将时间几乎平均分配在文本和插图上,这意味着,从时间量上看,他们可能较好地利用了插图来帮助他们建构文本的意义。

插图工具为什么对能力高者和低者都有同样的效果呢?这可能是因为无论学习能力高低只要有策略性地利用插图,都能产生良好的效果。对插图工具组被试在填充插图过程所作的尝试频次进行分析,结合对被试的访谈可知,尝试频次较少的被试倾向于获得较高的得分,他们在填充图片时可能做过精细加工和思考,将文本与图片之中的信息加以联系与综合,并利用这种联系,采用适当地策略来操作图片,而尝试频次较多的那些被试倾向于获得较低的得分,他们可能通过简单的尝试与错误来完成任务,没有思考和利用文本之中的信息,只是想尽快看到插图的完整样子。这说明,基于计算机的插图工具有助于策略性的学习者对学习材料进行深度加工。

4结论

(1)插图工具组的测验得分显著高于预置插图组。

(2)学习能力高者的测验得分显著高于学习能力低者。

(3)插图类型与学习能力之间不存在显著交互作用。

参考文献

1 Mayer R E, Gallini, J K. When is an illustration worth ten thousand words?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1990, 82(4): 715~726

2 Kliese T, Over R. Does supplementing text by illustrations enhance comprehension? Australian Journal of Adult and Community Education, 1993, 33(3): 180~186

3 Reid D J. The role of pictures in learning biology: Part 2, picture-text processing. Journal of Biological Education, 1990, 24(4): 251~258

4 Moore P J, Scevak J J. The effects of strategy training on high school students′ learning from science text. Paper presented at the 5th European Conference for Research on Learning and Instruction, Aix-en-Province, France, August, 1993

5 Scevak J J, MooreP J. Levels of processing effects on learning from texts with maps. Educational Psychology, 1998, 18(2): 133~155

6 Chandler P. The crucial role of cognitive processes in the design of dynamic visualizations. Learning and Instruction, 2004, 14: 353~357

7 Kommers P A M, Jonassen D H, Mayes J T. Cognitive tools for learning. Berlin: Springer-Verlag Berlin Heidelberg. 1992, 19~76

狗的说明文范文第2篇

基于本校实际,本人以为,农村中学校本资源的开发,主要是本土文化资源的开发。本人是个文史爱好者,几年来,本人对本土文化资源在教学中的开发利用一直情有独钟,经常利用家访之机,与学生一道游山玩水,探访古民居,听当地老人讲传说,唱歌谣,了解当地风俗民情,手头积累了比较丰富的材料,下面就谈谈本人在这一方面的几点心得。

一﹑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充分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才能使学生乐学、愿学。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农村中学比不上城市中学具有先进的多媒体教学设备,因此只有另辟蹊径。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小米加步枪,照样能使学生热爱语文,学好语文。例如:有一个杨姓学生,平时厌学,语文成绩尤其糟糕。有一次语文考试该生作弊,被别的同学检举,该生仍拒不承认。针对这名学生姓杨,他们村杨姓宗庙的堂号叫“四知堂”的情况,我给他讲了杨氏祖先杨震当官时拒不接受贿金,并以“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劝诫行贿者,使行贿者无地自容的故事,劝导他应该勇于承认错误。该生听了这个故事后,果然有所悔悟,事后我还向他讲了杨震苦读诗书的故事,终于使这位学生对语文产生了兴趣。

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教导学生,激发兴趣要善于从学生的具体特点,比如姓氏、村落出发,才能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取得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二、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和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同安区多名胜古迹,许多村子都有悠久的历史,我经常布置作业让学生去探究家乡的历史。

比如探究“阳翟村”村名的来历和读音。启悟中学所在地为阳翟村,是在1913年陈延香先生创办的“阳翟学校”的基础上扩建而成的。“阳翟”的“翟”是个多音字,有“zhaí” 和“dí”两个音,当地大部分居民包括“阳翟小学” 的师生用普通话读“阳翟”时都叫做“yáng zhaí”,虽然陈延香的儿子陈笃豪及一部分村老认为普通话应读“yáng dí”,但曲高和寡,接受的很少。

究竟是哪个读音,我们组织了班里的同学到学校旁的陈氏宗祠中了解到:同安区祥平街道的阳翟村,来自金门的阳翟。而金门的阳翟又是来自河南光州固始县之阳翟,同安区祥平街道的阳翟村再分支同安灌口,亦名阳翟。

金门阳翟社,日据时改为“洋宅”,日军撤退后改作“阳宅”,1996年参加同安阳翟陈氏宗祠奠安庆典时,发现同安族谱书写“阳翟”,终于1998年元月正式核定复名阳翟。由上看出,现在金门的阳翟,同安与灌口的阳翟,都是一脉相承的“浯阳”村名。

原本以为金门阳翟社知道村名的来历和读音,没想到他们反而是从同安阳翟族谱中才获知自己村名的正确写法的。

到底应读哪个音,我们上网一查,终于明白:河南光州固始县之阳翟,在嵩山之阳,原取名“阳城”,后受北方狄族入侵,村名改称“阳狄”,“狄”又通假为“翟”,故村名为

阳翟,读作“yáng dí”。

这次村名探究,学生更加深了对文言文“通假”的理解,也纠正了谬误多年的读音。

通过对当地文化历史资源的探究,不仅锻炼了学生收集、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而且探究所取得的成绩,更刺激了他们对语文的求知欲。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不断发现自己的知识缺漏,并通过不断查找资料来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在快乐的富有挑战性的探究过程中,语文综合能力不知不觉地得到了提高。

三、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

学生到村中采集了解乡土资源,必定要和很多人打交道,其中最多的是老人,与老人交谈,应注意什么礼节,采用什么口吻,先问什么,后问什么,这些都有讲究。因此,那些对人有礼貌,说话得体,注意倾听记录的学生,总是满载而归。那些说话粗鲁,询问时东拉西扯,没有重点的学生总是收获不多。这就促使学生间互相取长补短,以提高自己的说话能力。

学生采集到的乡土传说、民俗等还要在班级口头交流,如何在讲述中吊起同学的胃口,如何才能绘声绘色,引人入胜,这也促使说话者必须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说话能力,这样才能受到同学的欢迎。老师要求其他同学在听讲的同时必须把重点内容记下来,有时还要复述一遍,这又训练了其他学生的听记能力。

此外,我有时还利用语文活动课,举办唱念民间童谣比赛或说民间俏皮话、谚语、歇后语、答嘴鼓比赛。学生在比赛中既开拓了视野,传承了地方文化,更锻炼了口头表达能力。

四、培养学生写作能力

几年来,学生参与这些活动的热情都很高,除了极少数的学生,大部分的学生都搜集到1个以上的传说或民俗、典故。即使是那些表达能力较差的学生,也能说出一两个来,因为这是他们熟悉的事物,他们有话可说。我所教的两个班级120名的学生,共收到不同版本的传说50多种,习俗20多类,名人典故近十个。这就从根本上解决了学生写作中无米下炊的常见难题。在活动中,我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同一种事物,有时有好几个版本的传说。比如莲花山山脚下的后埔村信奉“山神公”,山神公的来历,传说就有6种之多。

一说是:古代一烧炭工在莲花山上伐木烧炭,无意中砍了一棵千年檀香木放入炭窑,香气直薰天庭,玉皇大帝误以为是人间哪位善男善女如此虔诚,烧了许多的香,便派了神仙下凡来赐福。神仙循着香气来到莲花山上,恰巧烧炭工外出不在,只看见一条狗在看守炭窑,于是神仙就封这条狗为“山神公”。

一说是:古代一书生在山上读书,只有一条狗陪伴,半夜老虎来袭,义犬为救主人,与老虎搏斗而死,后人将它敬为“山神公”。

……。

由“山神公”的来历竟存有6种不同的版本这个事实,我告诉学生,传说都是人编出来的,并非事实。既是人编出来的,除了历史人物必须根据史实外,我们都可以加工润色,甚至还可以自编。

另外,我还根据莲花镇所特有的植被或土特产,让学生写观察说明文,如内田村的金光湖原始次森林中生长着罕见的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桫椤,据说这种植物曾是恐龙的食物。我就让该村的学生回去观察该植物的形态、生长习性、功用,写成说明文向全班同学介绍。军营、白交祠、西坑、淡溪盛产山茶,我就让这些村的学生写说明文介绍制茶的工艺流程及品茶的讲究。张厝村有一棵红豆树已有400多年历史,是厦门市最古老的红豆树,我就让学生采来红豆籽让大家观赏并介绍该树的习性和历史,并顺便教给学生王维的那首红豆诗。

此外,根据莲花镇2004年2月份通过国家审批成为国家级森森公园这条新闻,我还让学生将本镇的风景、传说、特产组织成导游词,并为森林公园拟写广告词,看谁写得最引人入胜,最优美动人,并向莲花镇镇政府旅游开发办推荐好的作品。

狗的说明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 语文课堂教学 启发式教学 设置悬念

“学而不思则罔”,“疑是思之始、学之端”。所谓设疑,就是教师通过对课文的透彻理解,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把握住文中能够产生变异的方面,并转换为正常的提问方式,从而吸引学生注意,促使他们思考,让他们的思维处于“不悱不发,不愤不言”的状态,并经过深入的思索,通过比较、辨析,最终全面正确理解课文。教师在教学中恰当地运用设疑、质疑、解疑,进行启发式教学,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一个行之有效的途径。下面我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设置悬念的几点体会。

一、激“疑”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能使人心理上感到困惑,产生认知冲突,进而拨动思维之弦。适时激疑,可以使学生因疑生趣,由疑诱思,以疑获知。例如,进行《变色龙》一课的“人物形象分析”这一环节时,我故意作了如下结语:“奥楚蔑洛夫先生能够根据不同的人物采取不同的态度,说出不同的话语,真是一个‘随机应变’的人哪!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学生听后,互相张望,一脸迷惑,我见机而行,让他们发表见解,学生一致指出我的评语错误:应该用“见风使舵”而不能用“随机应变”。在这里,我巧用词语感彩的差别给了学生一次生疑,敢于指正的机会,使学生投入思考,一下子把学生推到了主动探索的位置上。

二、巧“问”

一个恰当而耐人寻味的问题可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因此,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精心设计问题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唤起求知兴趣。《柏林之围》一文塑造了儒夫上校这一人物形象。教课时,我设疑:“儒夫上校是一位爱国主义的将领,还是一个军国主义的走卒?”这一问题的提出,使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各执己见,争论激烈,提出了三种看法:1.儒夫上校是一位令人敬佩的爱国主义将领;2.儒夫上校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军国主义走卒;3.在儒夫上校身上,既有爱国主义的精神,又有军国主义的臭气。于是我又引导学生从写作背景、故事情节、题材选择、作品主题等角度进行分析,使学生对小说的主题、人物形象有了基本一致的理解。

三、示“错”

实践证明,有目的地设计一些容易混淆、不易辨别的内容,展示错误,造成“悬念”,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其学习的主动性。教授《中国石拱桥》一课时,我设疑:判断图中的桥梁构造设计是否同实际情况一致。学生兴趣盎然,经过反复阅读后踊跃发言,指出图中桥面坡度太大,与文中“桥面几乎与河面平行”说法相违背,桥孔的形态与文中“桥孔半圆形”不一样,桥孔的长度与文中所说的“每个桥孔长度不一”产生对立等错误之处。这样的形式使得原本枯燥的说明文阅读一下子柳暗花明,课堂气氛相当热烈。

四、设“障”

教师要准确把握新知识的增长点,利用材料内容内部的矛盾冲突创设悬念,促使学生积极思维。例如,“狗咬耗子――多管闲事”这一歇后语为材料作文,我这样设疑指导:1.消灭耗子算不算闲事?2.咬耗子有悖于狗的本职吗?3.分内与分外一定水火不容吗?4.该不该为狗鸣不平?借以开拓学生的思维,使其能选择最佳角度,立意谋篇。好奇与强烈的求知欲望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指向困惑之处。这样以“障”造成“悬念”,使学生心中始终有了一个目标,激发了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五、留“味”

狗的说明文范文第4篇

翻译;异化;归化;策略;文化差异

如果我们把语言比作是一块织物的话,文化便是这块织物的部分经线或纬线,它已巧妙地融入语言中。语言各不相同,文化各有特点。不同语言之间的差异,实际上是不同文化之间共性与个性的外显形式。无论个人还是一个国家都不可能独立生存发展,于是在各个民族需要交流的前提下便有了翻译活动。翻译绝非两种语言之间的简单转换,甚至也不是语言、专业知识及翻译技巧的简单相加,翻译是运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想内容准确而完整的重新表达出来的语言活动,因此必然涉及两种不同的文化。在翻译过程中,我们对这些文化因素作何处理呢?尤其在当今社会政治经济背景之下,在文化方面人们提倡文化多元化,追求文化平等,交际与文化都具有以人为本的特质,人文关怀在翻译界已经赢得高度的重视,翻译中文化因素的适当传达显得更为重要。对于一个译者而言,不但要了解两种语言之间的异同,更要了解语言背后两种文化的异同,从而在翻译活动别是在文化因素的转换中选择有效的转换手法,促进文化之间的沟通与融合。

1.文化与语言及翻译过程中文化的传达

近几年来在翻译界掀起了文化热潮,认为翻译不仅涉及两种语言的转换,还涉及两种文化的转换。那么到底如何界定文化呢?一般认为,“文化”是指不同的人种、民族、社会成员所特有的生活方式、思想方式、行为方式及其与之密切相关的一切后天习得的方面。从共时角度看,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它是该民族在其生存与发展过程中历史地形成的,凝结着这一民族世世代代在其赖以生存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下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成果,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从历时的角度看,文化又处在不间断的进化中,各个民族的文化在相互交流中产生影响,互相渗透,互相吸收,从而使各个民族文化关系处在一种动态变化中。

由于各个民族所处的自然条件、社会环境、历史状况的差异,使其文化自然而然地呈现出各种各样的形态,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差异。即使在同一民族文化下,也会出现不同的亚文化,所以说文化之间的差异是绝对的。但是这种差异也包含着相似性,也并不排除完全重合的情况。因此,不同民族文化在“异”的前提下,表现出若干“同”的成分,既有共性,又有个性。这些共性是文化之间进行沟通的基础,而这些个性正是该文化所特有的异质成分,表现了文化的多元和多样性。简单地说,文化指的是一个社会的整个生活方式,“一个民族的全部活动方式”。文化的范畴很广,包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文化与语言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语言反映文化,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并受文化的制约。翻译是将一种文化环境里产生的作品移植到另一种文化环境里,因此是一种跨文化的活动。任何翻译都离不开文化的传达。然而,不同的民族在自己的生活环境下,创立了自己特有的文化体系,也被自己的文化所塑造。由此所产生的各民族文化的差异常常导致人们理解上的困难,有时甚至引起误解。那么,在英汉互译中怎么处理两种语言间的文化差异呢?笔者认为在翻译中可采用归化法(domesticating method)和异化法(foreignzing method)。

2.归化策略

从语言文化共核来看,人类语言有90%是相通的,这就为归化翻译奠定了基础。归化作为一种思想倾向,表现在对原文的自由处理上,要求译文通顺,以符合目的语读者兴趣。“归化”的一般做法是抓住原文语用意义,从目的语中选取与原文语用意义相同的表达来翻译。也就是说“归化”法是将原文独具特征的东西采取“入乡随俗”的方法融化到目的语中的转换方法。归化是语言形式上或者语言形式所负载的文化内涵倾向于目的语的翻译策略。总的说来,就是反对引入新的表达法,使语言本土化。例如:(1)“煞风景”若译成“Kill the scenery”将无人理解。最好还是按照英语的表达习惯译成“be a wet blank”更能为人接受。(2)“拍马屁”译为“lick sb’s boots”比“pack the horse’s buttock”更妥当。从以上两例可以看出归化更为读者考虑,从目的语出发。其长处就是能使译文读上去或听上去更通顺地道,能给读者带来一种亲切感。

2.1意译法

当原语中带有文化色彩的词语在译语中没有完全相对应的词语,且用异化策略中诸法均译不通时,译者可不拘泥于原语的语言形式和字面意义,用跨文化的“对等”词来表达出原语的文化信息。

请看例句:

Mr. Brown is a very white man. He was looking rather green the other day. He has been feeling blue lately. When I saw him he was in a brown study. I hope he will soon be in the pink again.

布朗先生是个非常忠实可靠的人。那天,他脸上颇有病容。近来他闷闷不乐,我看到他时他在沉思之中。希望他早日恢复健康。

颜色词语不仅反映着颜色的物理属性,也折射着民族的文化特征。在不同的民族文化中,同一种颜色可表达不同的文化心理,引起不同的联想。英语的颜色词通常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如上例中的颜色词就无法通过直译来达意。又如“You are a lucky dog.”“Love me , love my dog.”“Every dog has his day.”通常译为“你是个幸运儿”、“爱屋及乌”、“凡人皆有得意日”。此处若把“dog”直译为“狗”就很不合适了。因为dog(狗)在英汉两种语言中的内涵相差甚远。在西方国家,狗被认为是人类忠诚的朋友,以狗喻人则使语言生动形象,通俗贴切;而在汉语文化中,狗则是“势利”的代称,具有明显的贬义,把人比做狗,更是骂人的脏话。若此处“dog”译为“狗”,不能体现源语的幽默,反被误认为是骂人之语。

2.2替代法

将原语中带有文化色彩的词语(物象)转换成译语中带有同等文化色彩的词语(物象)。这种用法多用于习语和比喻性词语的翻译。如:亚洲四小龙译为:four Asian tigers, as strong as a horse 译为:力大如牛。前例的译法除了考虑到英、汉语两种文化中“dragon”(龙)的不同的文化象征外,还考虑了两种文化中的“tiger”和“龙”的相同的文化象征后例则说明了两种文化中“horse”与“牛”在文化意义上是对等的。因为英国古代以马耕为主,英国人对马有深厚的情感,因此,在英美文化中马是勤劳和吃苦耐劳的象征。与此相反,在汉语民族的文化心理上,牛是吃苦耐劳的象征,是很通人性的动物。中国自古以来主要靠牛耕,且牛秉性勤劳忠厚,自然形成了中国人对牛的热爱和赞誉。

世界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许多共性,但个性的存在也不能忽视。民族间的差异及其民族文化的特征决定各民族所使用的语言符号的差异。生活在不同文化背景中的人,在不同历史进程中会选择各自独特的语言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因此,不同文化下的语际交流,被某一文化所确认的语言符号移植到另一文化环境中,如果仍采用“异化”译法,就必然不能被人理解,从而使交际中止或失败,也达不到翻译的主要目的。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采取以目的语为归宿的方法,即“归化”的方法来传递源语信息,这样才能使译文对译文读者所起的作用能与原文对原文读者所起的作用一样或相似,因为译文读者往往用自己的文化观念来理解译文的内容。

归化的译法是“撇开原文的词语和句法,抓住其语用意义,从译语中选取与原文语用意义相同的表达方式译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意译就是在源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之间取得“文化对等”。通过以目的语文化为归宿的方法,译者就可能使源语文本所反映的世界接近目的语文化读者的世界。只有这样,读者才能更好地理解译文,理解原文作者的意思,才能真正达到交际目的。

转贴于 3.异化策略

在西方,对异化的定义有如下几种:

韦努蒂认为,异化就是偏离本土主流价值观,保留原文化的语言和文化差异。韦努蒂提出“阻抗”式翻译,即异化的翻译策略,使译语读者和译者在阅读和写作上摆脱来自强势文化的文化限制。

Dictionary of Translation Studies将异化定义为:在一定程度上保留原文的异域性、故意打破目标语言常规的翻译。

一般认为,异化是指在翻译过程中采用原文的表达方式,使译文充满异国情调。

异化翻译能再现原文的表达方式,不仅丰富和完善了译文的表达力,而且人们更能通过译文了解他国文化,更真切地感受和认识异国他乡,从而实现翻译的本质。具体地说,异化就是不改变原文的文化、语言、文体等特征传达原文的内容,要求读者向作者靠拢,适应原文(source-oriented)。

3.1直译法

用译语中的“对应”词译出原语中文化信息。这个“对应”词的语义及社会语用价值必须与原文的一致,这样译语才能与原语做到语言意义和文化意义上的等值,并尽可能多的保留原语文化特征,开阔译语读者的文化视野,促进两种文化间的交流。

请看译例:

以出自《红楼梦》的译文为例:

原文:只因薛蟠是天性得陇望蜀的,如今娶了金桂,见金桂的丫头宝蟾有三分姿色,举止轻浮可爱,便时常要茶要水的,故意撩逗她。

杨译:Now Hsueh Pan was a living example of the saying“to covet the land of Shu after getting the region of Lung. ”After marrying Chin - kuei , he was stuck by her maid Pao - chan’s charms. As she seemed approachable as well as alluring , he often flirted with her when asking to fetch him tea or water.

“得陇望蜀”比喻人心不足,欲望难平,国人熟悉,但国外读者并不知晓。杨宪益夫妇在此采取了异化方法直译而未加脚注,有其原因:1)这段话后半截正是对“得陇望蜀”的诠释,即使目的语读者不懂“得陇望蜀”的意思,也能从后文猜出它的含义;2)直译法能体现原文的民族风格,同时也使英语国家了解东方文化,且没有引起岐义,一回生、二回熟,下次再见到这样的词语也就一目了然了。

3.2移植法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源语所负载的文化信息在目的语中根本就没有与之相关的内容。这时,我们便可用异化手法将源语中的信息以近乎保持其本来面目的方式传入目的语中。这种方法不仅赋予译语全新的语言成分和新颖别致的表达形式,而且有利于两种异质文化和语言的相互交流和渗透,推进它们的相互融合。这既能保存原语文化的异国情调,又可以吸收外来语,丰富译语语言文化,使两种语言文化能够相互兼容、相互影响及相互促进从而达到相济相调,相得益彰的积极效果。如:Solomon(所罗门)一词在20世纪80年代初方平、王科一的《十日谈》译本中还作了脚注:“古代有名的聪明皇帝”(第六日故事八)。现在翻译时若再碰到,恐怕没有再作脚注的必要。因为“所罗门”作为智者的代称,大多数中国读者已是耳熟能详了。当中国人了解到“wash hands”在英文里是表示上厕所的委婉语后,“洗手间”一词随即进入大众词汇。诸如此类的词还有“卡拉OK”(karaoke)、“嬉皮士”(hippie)、“丁克家庭”(dinks)等。

3.3音译法

音译法常常用于英、汉语的人名和地名,但一些有特定文化意义的词汇也需要如此处理。如下列词汇:“Litchi”(荔枝),“ kowtow”(磕头),“wonton”(馄饨),“toufu”(豆腐),“Kongfu”(功夫)等等。“逻辑”(logic),“引擎”(engine),“马达”(Motor),“巧克力”(Chocolate),“高尔夫”(Golf),“黑色幽默”(Black humor),“肥皂剧”(soap opera),“白色谎言”(white lie),“香槟”(champagne)等已经成为汉语词汇的一部分。

3.4译注法

原文中的一些历史事件、人物、典故等往往带有一定的文化色彩。译者可先直译,然后在此基础上采用增词和加注等方法予以解释或说明文化背景。这样既可以保留原文的文化色彩,也有利于读者对原文的理解。

《红楼梦》第三十四回中,有这么一段话:“难道这也是个痴丫头,又像颦儿来葬花不成?”因又笑道:“若真也葬花,可谓东施效颦了;不但不为新奇,而是更是可厌。

”“Can this be some silly maid come here to bury flowers like Frowner !”He wondered. This reminded him of Zhuangzi’s story of the beautiful Xi -shi’s ugly neighbor , whose endeavors to imitate the little frown that made Xi -shi captivating produced an aspect to hideous that people ran from her in terror. The recollection of it made him smile. “This is imitating the frowner with a vengeance”, he thought,“—if that is really what she is doing.Not merely unoriginal,but down -right disgusting !”

对“东施效颦”这一出自庄子的典故,霍克斯采取了典型的增译法,不仅解释了这一典故的来源,还说明了这一典故的含义,这样一来,分不清东施、西施的西方读者也能自然地领略到中国古典文化的神韵和本文深层的文化涵义。

下面是《红楼梦》第三回中的一个句子选自杨宪益夫妇译本的译文。

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译: She looked more sensitive than Pi Kan ,① more delicate than His Shih.②

注:①A prince noted for his great intelligence at the end of the Shang Dynasty.

②A famous beauty of the ancient Kingdom of Yueh.

杨译直译加注,介绍相关的文化背景,让英语读者更好地了解“比干”、“西施”人物传说的文化内涵。

总之,以源语文化为归宿的方法即异化法,能把一种文化及语言中心信息以几乎保持其本来面目的方式贡献给另一种文化和语言,丰富了源语言和目标语言的文化内涵,也促进了不同国家和民族的人们的相互理解和交流。这也正是翻译的重要目的。

因此,不论是“异化”还是“归化”,它们在语言文化交流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都有其存在和应用的价值。当今世界朝多极化方向发展,各国交往日益密切。在文化交流中我们提倡文化多元论,因为任何一种文化都有其存在的历史原因和合理依据,在翻译中我们就应该以文化平等为指导,要通过翻译来加快文化的交流,要充分发挥翻译维护并促进文化多元发展的作用。而作为翻译手段的归化和异化的取舍,就应该在我们具体的翻译实践中哪一种更能促进文化交流为选择标准。两者的关系决不是矛与盾的关系,而是各有所长,相互弥补。关键是译者要把握适当的分寸,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要考虑语义对应、社会语用价值、译入语的民族文化心理、两种语言的文化互动等问题。

参考文献

[1]New mark ,Peter. 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 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1.

[2] Nida , Eugene . Language , Culture , and Translating [ 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1993.

[3]包惠南.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

[4]顾嘉祖.跨文化交际[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5]顾宪才.语义、语用与翻译[J].现代汉语,1993,(1).

[6]徐丹.文化融合中的语言翻译问题[J].中国翻译,1998,(3):2-5.

狗的说明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 思维;主体性思维;武术思维;武术表达

中图分类号:G8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590(2015)02-0087-07

思维方式是一个民族审视、思考、认识和理解他们生存于世界的习惯方法、定式和特定的倾向,是影响一个民族发展的心理深层结构。由于思维方式是人类文化现象的深层本质,通过思维方式能够说明文化现象的许多内在联系。因此,民族文化影响不同,表达方式也不同。就体育的表现形式来讲,西方体育表现为体操、田径、球类,中国体育则表现为气功、武术、导引。由于西方体育文化对竞赛和教育思想理解为“竞争,是强者文化,强者得胜,强者得利,强者才能够飞黄腾达;培养运动员怎样取得胜利,怎样赢得对手,只要能够拿到冠军可以不惜使用一切手段,道德教育不在体育教育内容”。而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则理解为“参加竞赛不是为了输赢、争当冠军、强者,而是通过竞赛锻炼身体,交流技艺,完成礼仪规定的要求。竞赛只是手段,不是目的;体育教育是德、智、体全面发展,更加注意道德品质的培养”。从以上体育的理解不同看出,西方体育比较注重工具思维,而中国则更加注重主体性思维。代表中国民族传统体育的典型项目武术,无论是创拳、练拳还是拳理、拳法的表达方式具有明显的主体性特征。

1 思维方式解读

1.1思维方式的概念

“思维方式,即人们在思维过程中所运用的各种思维模式、样式的总和。它是在人类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人的认识成果的内化。”从哲学上理解,“思维方式是指在一定社会发展阶段上的实践主体按照自身的需要、目的和可能,使用思维工具,反映、理解和把握客体的思维活动样式”。思维方式是人的活动方式的内化和理性积淀,是主体掌握世界的特有方式,它不仅是观念地再现出来的主体改造客体的过程,而且是主体在观念中改造客体的过程,这种改造活动具有能动性和独立性。正如张岱年先生说:“思维方式是指在民族文化行为中,那些长久地稳定地普遍地起作用的思维方法、思维习惯,对待事物的审视趋向和众所公认的观点。”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思维习惯和偏向,进而形成本民族的思维类型。

1.2偏重主体性思维是中西方体育差异的原因

西方哲学史上,从亚里斯多德提出“存在之存在”作为研究的第一原理,奠定了哲学思维方式的基础。“存在”是超越现象的绝对本体,作为认识“对象”,可以而且必须像科学一样,用逻辑范畴去把握,由逻辑思维所获得哲学便是知识性的形而上学。思维追求理性与逻辑,只有符合逻辑规则的思想才是真的思想,才符合真理。

在中国哲学中,具有本体论意义的道、理、太极、气并不独立于现象之外,中国哲人立足于现象世界无限流变的过程本身来说明本体的存在及其作用,在他们眼中“一切本体都是现象,一切现象都是本体”,本体与现象无法以思辨的逻辑范畴给予分割和解剖,主张主客体的统一,在这样的统一中,人是占主导地位的,它要解决人的问题,而不是客观对象的问题,关于人的认识,有关自然界和客体的问题,最后都要落到人的存在和人生意义的问题上来,带有典型的主体性特征。

与西方的分析哲学相比,中国哲学倾向于对认识对象的整体思维和直观把握,追求某种非逻辑、非纯思辨、非形式分析所能得到的真理和直觉,表现出典型的主体性特征。而“文化问题体现在每一个人的生活中就是思维方式的问题,不同的文明形态其实就是不同的思维方式的凝结”。受民族文化的影响,西方人把握主客的方式偏主客体的分离和对立,而中国人把握客观事物的方式偏向主客体的统一或合一。在这样的统一中,人是占主导地位的,换句话说,它要解决人的问题,而不是客观对象的问题。所以,西方人对体育技术的认识就是无限制地追求高、难、新,而中国传统体育对技术的追求更注重动作的和谐,强调动作的气、力、意的统一。

2 主体性思维与武术的表达

中国武术是较为完整的拳学体系,博大精深,门派繁多,拳种套路更是数不胜数,正是因为武术受传统主体性思维方式的影响较深,才形成了以套路为主要形式的特色项目。就太极拳来说,虽形成较晚,发展速度却是最快的,而且国际化传播更是迅猛,不少国家相继成立太极拳研究中心,从生理学、生物力学和生物化学等科学视角来解读太极拳的科学依据。可以说太极拳运动使人的身心处于一种积极的健康状态之中,彰显“养乎吾生,乐乎吾心”的健康理念。不少文化学家、社会学家、哲学家也从不同侧面对太极拳的文化、哲学特征进行详细的阐释,将被称为“哲拳”、“文化拳”的太极拳推向体育研究的前沿,透过太极拳的拳理、拳法透视未来体育的发展理念。武术的思维方式本身就是从深层次揭示古人如何理解生命和运动、如何把握人与自然界、社会以及人自身的问题。武术人就是通过对自然界、社会的把握,来理解人自身若干问题,将从劳动实践中获取的生存技能,逐渐演变为使用的技击方法,进而形成程式化的套路,依据不同历史阶段的需要呈现不同的形态,始终把防身、健身和愉乐融为一体,不但具有体育的价值,更具有教育价值和艺术价值。

2.1先民的主体性思维与表达

2.1.1先民的“天人合一”思维

不同质的文化传统中群体思维方式,表现出不同的主体性取向。中国的史前先民练就了敏锐的感知器官,他们能够洞察各种物象之间的细微联系,在对物象的多样性、变化性、具体性和对立性特征的感知过程中获得对事物整体的认识。中国传统思维方式侧重点是道德理性,思维关注的是政治、伦理和人生;西方主体性思维侧重点是自然理性,思维关注的是自然知识。思维的过程一定意义上与主体的认知取向有必然的关系,不同的认知取向,往往决定不同的思维方式,从而影响不同的人之结果。从认识论角度看,“主客二分”是“天人合一”思想的应有之义,“‘天人合一’内在地包含了‘主客二分’,但是这种直观和浅显的‘主客二分’只是认识的前提和基础,而不是归宿,‘主客合一’才是‘天人合一’的最终归宿。从某种意义上讲,这种在对立中把握统一的思维方式也包含着朴素的辩证思维因素,同样,‘天人合一’思想以整体性思维方式和以运动、变化、发展的方式来观察世界和解释世界,也包含着朴素的辩证思维因素,只不过由于某种缺陷的制约,中国古代“天人合一”思想的这种辩证思维没有进一步发展起来”。因此,偏重“天人合一”思维的结果,导致主体性思维的发达,而工具思维相对退化。

2.1.2先民的思维表达

受“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尤为重视人的主观感受和自身体验,利用合理外推和取象比类,由人及物,去阐释自然现象,带有主体性强烈的主观意识。就思维广度上,涉猎自然、人文、社会、技术、意识、建筑、医学、艺术等领域;就思维方法上,强调使用,重视技艺,迷恋经验方法;就思维结果而言,观天文、察人文,远取诸物,近取诸身,其思维涵盖万事万物中。经常自我反思、反求诸己、穷理尽性、察己以知、躬行践履并加以感情体验,形成主体性思维。“直觉与体悟的思维方式贯穿于中国传统思维始终,直觉是主体自身通过潜意识的活动对知识经验进行加工并跃过严格逻辑证明而产生的突发式直接把握客体对象的思维过程。”

2.2主体性思维下武术的表达

2.2.1武术价值表达

“一个民族的价值不是它创造了文化,而是创造了独特的生存和发展智慧,以及它的智慧对于其他民族、人类的贡献。”中国武术是中华民族在改造自己的生存环境中,在满足自身需要的生产实践和生活实践中创造的生存和发展的民族智慧。作为一种实践智慧的文化,中国武术的价值指向是“内圣外王”,强调内在的道德精神的修养修炼乃成人(仁)之道。凸显智慧的中国武术将生态思维拓展到生态智慧的新的理念,体现了中国武术“生态精神”的人类终极追求。从需求上讲:“中国人希冀从体育活动中找寻到心灵的慰藉,西方则通过体育活动来表现人格意识的欢乐。”中国武术强调的是“天人合一”、“天人和谐”,注重人与自然的统一。强调习练过程中把人体的活动规律与自然界的变化规律对应起来,注意与自然环境的交流,忘却自我,与自然融为一体,和谐自如,身心兼修。正是武术习练过程中的这种修为,使人的人生观念、处世态度、社会道德等得到提升,在内修外炼的体悟中身心与自然万物和谐相应,回归自然,消除人的紧张和压力,彰显中国武术生态精神与和谐意蕴。

2.2.2武术“劲”和“方法”的表达

“武术长期积淀产生的武术格斗技艺,将演变成一种智慧,成了‘两两相当’,却没有一点伤,人们在玩‘劲,和用‘法’中回味祖先留给我们的智慧财富。人们在兴致的演练与对抗的玩味中体验武术的延年益寿之功效。”中国武术技术、技法的内涵,常常需要反复体悟方得其要领和真谛。武术技法劲力是靠以意领气、以气催力来实现的。手、眼、身、步的形体动势是内在精、气、神的反映,形与神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内劲、内气、内在意境令人体味不尽、玩味无穷,成为习武者体悟不止的智慧追求。即使在比武中,也由原来纯粹的血腥嗜血的格斗进化为一种力量、速度、智慧的较量,“较艺”超越“较技”,通过彼此演练或“试手”“拆招”的交流来显示彼此的功力、道德和智慧。

2.2.3武术套路动作的表达

武术套路通过假想、假设各种攻防的形态变化出无穷无尽的招数和凸显神通的劲力,以巧制胜,以奇制胜,显示出人类在攻防能力上的卓越智慧。正是通过人类智慧对招法劲力的钻研磨砺,中国武术带给人们一种人生无尽追求的乐趣和享受,这种精神上的满足和身心修炼体现了中国武术生态精神的人生追求。恰像戴国斌博士认为:“中国武术是文明化的产物,体现了人类格斗由野蛮到文明的转化;中国武术是伦理化的产物,由制人到制己,讲究‘仁’和‘礼’;中国武术是理想化的产物,它以种种假设创造出奇妙多变的攻防技艺,表现了中华民族灵便的智慧。”武术本身的内倾性体现了中华民族重内、重意、重合、重直觉的文化心态,使得中国武术更加注重文明的格斗,在规则约束下避免伤害对手。因此,生态文明的未来社会必然要求中国武术要摆脱工业文明时代激烈竞争的搏斗格杀,追求一种充满艺术、情境和意境的艺术化格斗去表现人类的格斗生活。通过对武术技击的抽象与概括,艺术性地展现具有武术特色的人类技击本原的能力,这是人类生态文明时代对武术提出的主流要求。

3 武术主体性思维方式

武术主体性思维方式指的是武术人在生产实践中对于身体攻防动作的认识和把握,包括武术技术本身,也包括人自身的主观认识。在传统主体性思维的影响下,表现为意象思维、主观思维、整体思维和诗性思维。

3.1武术的意象思维

“‘象’就是人凭感官可以直接捕捉到的客观事物的外在形象或现象。‘象思维’是对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基本内涵和特征的概括,中国传统‘象思维’方式的形成是由中国特定的文化生态及生产方式决定的。这种“以象表意”的思维方式强调思维中的表象作用,表现为在认识过程以表象代替概念进行类比推理,不以概念割弃事物的整体,而是对物象做整体直观,发现相似性和相关性。”中国哲学以及与此相适应的文化心理,一直很重视人的情感因素,主体的情感需要、评价和态度在思维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一点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传统思维的类型和特点。按照心理学的说法,人的精神活动或心理活动,包括知、情、意三个方面。西方哲学从一开始就是“爱知”的,属于理智型思维,并且形成一种传统。中国哲学则不然,它没有把知、情、意严格区分开来,并不重视知性的发展,却很重视情感体验以及情感需要的满足,就思维方式来讲,它将知、情、意三者结合起来,在三者的统一中追求某种智慧。所以,中国人习惯于用体验的方式直接把握事物的意义,善于从具体感受中抽象出一般原则,而不讲求概念的形式化与公理化,带有浓厚的情感色彩。观察和理解自然现象时,也很自然地把主观情感投射到自然界,使自然界具有人的特点,也因此形成儒家和道家两大哲学派系,都是从情感体验出发,遵守“天人合一”,在人和自然、主体和客体的统一中,求得内心的平衡与安宁,得到情感上的满足。“保留物象的直观性、整体性、辨证性、全息性等显示出人类思维在理性思维之外的另一种可能性,它凭借表象、想象、构象来反映事物的运动规律,同样达到对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的认识,这种思维注重事物诸象之间的关系,具有天然的审美属性,它不是指向对诸物之‘象’的科学分类和客观冷静的认识,而是用一种巫术式的移情将自然人化,使万物皆着我色。”

武术人在对身体动作的理解上很大程度上渗透了情感因素,近取诸身、远取诸物,通过观察客观世界,模拟具体事物而获得象,借以此象即意象概念和符号概念作为对象世界的象征意义,来表达身体动作的能量,进行类比和联想,这种思维方式成为“意象思维”。通过意象思维来创编的太极拳动作,不像西方体育那样具有完整的分解和动作属性,是发挥了主观能动性的身体符号动作,蕴含丰富的攻防含义和信息内容,就某一太极拳动作来讲,不同的武术家有不同的解释和理解,功夫不同,对动作的理解和解释也会不同。

3.2武术的直觉思维

在我国古代,“人们还把某些天象的变化与人事的变动联系起来,认为后者是由前者造成的。所有这些都说明,当时人们的认识主要是以感官的直接感知为基础的,在此基础上他们借助于思维的猜测和想象来构造世界的图景,推知事物运动变化”。“中国的儒家道家文化都以直觉思维为主导,这就是主体在充分的思想准备前提下,未经有意识的逻辑思维而直接获得某种知识的能力,突然发生认识上的质变与飞跃。直觉思维的特点是从整体上把握事物,因此,中国文化比较强调整体,忽视个体,强调义务责任,忽视个体权力。”中国人对感官能力的直觉特征和经验特征的重视,也是与史前时代的采集和观察活动是分不开,它必须由认识主体亲自体验和感知,用一句成语来说,就是‘事必躬亲’,即它强调认知者直接面对被认知和感知的对象,任何间接的描述或转述都不能代替这种面对面的认知形式,它讲求反复磨炼感知器官,最终形成对物象之间关系的直觉把握,它不排除认知主体在感知对象时产生的情感和想象,许多时候,认知主体投入到对象中去,在情感上不分主体和客体,它是对物象的具体的和整体的感知,而不是对事物的解剖和分析,最重要的在于,它用事物的形象或象进行思维,通过诸象之间的辨证关系直接把握和认识事物。

3.3武术的整体思维

整体性思维是中国传统哲学思维方式的明显特征,古人习惯于从整体把握事物,将人、自然界和社会看作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体,以主客体统一为基础,把世界看作是两种对立的事物(阴阳)构成的统一体,并由着两种对立的事物的矛盾运动推动事物的发生发展。武术人利用整体思维方式,追求练功与自然的统一;练功时间因自然四季和昼夜的变化而变化;“春天练拳应注重内气、内劲的焕发,走势宜悠,发劲宜柔,使筋骨渐渐舒伸开展;夏季应注意发放劲,练习的强度可以大;秋季少发暴力,应内收劲力;冬季深藏劲力,不可急发力。这些都是顺应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季节变化规律的。追求练形和练神的统一,形指的是肌肉、筋骨、脉络、腑脏及血液,神是指内,是人的精神思维活动。武术人在练筋骨皮时,重在精气神的修炼。追求技术提高的同时,人的武德修养并进。在整个修炼过程中充斥着整体性思维方式。

受中国哲学的影响,武术人通过“象征”表达宇宙人生的根本原理,通过想象、联想、比拟来沟通感性符号或概念和对象世界的联系。虽然这种形象性的概念符号也是对外在对象的抽象概括,更重要的是对客体的直观模拟。用有形之物表达无形之理,达到“立象以尽意”、“托象以明义”、“因小以喻大”、“事显而理微”的目的。这就是武术思维中的――意象思维。武术人运用与具体形象不同的抽象形象把握认知对象,又使用与抽象概念不同的与形象相关的概念把握认知对象,它不像纯逻辑思维那样完全依靠明晰的概念进行分析、判断和推理,它是对认识对象的整体性、综合性直观把握,这就是直觉思维;武术在思维过程中通过一系列对立统一范畴来把握处于普遍联系中的、运动着的对象整体的思维方式。这就是辩证思维,主要表现出整体思维。

“天人合一”思想,渗透在武术的各个方面,丰富了武术的理论和内容,主要表现在习武者重视人与自然的统一,把顺应自然、遵循自然规律,作为学武的原则,作为拳道之理。中国武术因地域不同而形成众多拳种和流派,此为重要原因之一。因师法自然,从大自然生态中吸收营养,模拟自然界各种动物的动作、姿势,神情,结合人体运动的规律和技击方法的要求,创造了许多以动物名称而命名的拳种,丰富了武术的内容和表现形式。天人合一重和谐、重整体的思维特点,启迪了武术追求动作的“合”,“合”即是指动作和谐、协调。典型的有所谓“内外三合”,即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肩与胯合,肘与膝合,手与足合。要求由内在的心、意、气到外在的四肢、身体的各个部位都达到相互协调。“合”成为武术特有的技术要求和独具特色的理论。

自古习武者都非常注意在练习的过程中使人体和四时、气候、地理等外在的自然环境相协调,因时因地采用不同的训练内容和手段,选择优美清静的自然环境作为练功修身养性的场所,从而充分发挥人的创造力,使个人的身心皆融于大自然之中,若逆天时地利而动,则不利于健康。

3.4武术的诗性思维

中国古老的文明、文化、思维一脉相承。具有原始思维特征的中国传统思维,受原始灵魂观的影响,呈现出强烈的形象思维能力。这种以想象、象征为特征的形象思维,被18世纪意大利思想家称为“诗性的思维”。“人面临着一个世界,或者说,人生活在一个客观的现实世界之中,当然不应当只是像动物那样机械地顺应自然的因果律而存在,也不应当只是一味地盘剥和利用自然,把整个世界作为一个工场、一个贸易所。人应当把自己的灵性彰显出来,使其广被世界,让整个生活世界笼罩上一个虔敬的、富有柔情的、充满韵味的光环。”这是潜在人类本性中的思维特征――诗化性。武术先人在传承武术的拳谱、歌诀时,大量使用修辞的方法来记录表达武术文化,既形象又便于记忆,如:比喻、比拟、借代、夸张、摹绘、通感、排列等。武术象形套路以及动作练习时,演练者往往会通过肢体把内在的情感通过动作的演练表现出来,而这种情感的表现又往往是含蓄的。如太极拳所追求的“内宜鼓荡,外示安逸”就体现了一种既重“形”又重“神”的思想,这与中国先贤所追求的“诗言志”、“诗缘情”、“情动于中而形于外”的思想是一致的。古人说“书如其人”、“文如其人”,同样“拳也如其人”。这和中国哲学的“诗性化”是分不开的,是“诗性智慧”的思维产物。

4 武术理论中主体性思维的表达实践

4.1动作名称命名

武术中的八式“猫窜、狗闪、兔滚、鹰翻、鸡伸、龟缩、鼠钻、蛇缠”正是通过模仿动物的本能来开创的。在武术中,尤其是象形武术中的描述如:龙之深、虎之威、猴智巧、鹰之力、鹤之精、蛇之柔、鸭之趣、螳螂之猛等,充分反映了我国的传统思维的主体性思想。如猴拳通过出洞、窥望、藏桃、惊窜、入洞等一系列动作,表现了猴子般的机敏和灵巧;鹰爪拳中的展翅、伺机、捕食、卧沙等,表现了鹰一般的机警和勇猛;蛇拳中的陆起、吐信、绕树、盘石等,表现了蛇的刚柔相济;以“醉八仙”、“太白醉酒”、“鲁智深醉打山门”、“武松醉酒”、“燕青醉跌”等,则将神话、历史故事中的众多形象,栩栩如生地展现在人们面前。武术人巧妙运用主体性思维,将自然界中的万事万物的形态和生活习性移情到身体的攻防动作中,使动作的命名具有浓厚的意象思维、直观思维、诗性思维的特征。

4.2动作劲力的运用

通过意象思维和整体思维的结合,武术动作的劲力特点是以气催力,以意导气,力、气、意的整体配合,身体多杠杆的协调配合,起于根,顺于腰,形于手指。西方讲究肌肉的物理性原理和骨骼杠杆的力学原理,运用运动学和动力学原理来阐释体育动作的发力。

八卦掌运动起来要求行如游龙、动转若猴、虎坐鹰翻、狮子滚球,走圈时“周身拧成一根绳”。劈挂拳要求以腰为轴,全身螺旋拧裹。太极拳要求“静如山岳,动若江河”,“如长江大海滔滔不绝”,“形如搏兔之鸽,神似扑鼠之猫”,“蓄劲如开弓,发劲如放箭”,“运动如抽丝,迈步如猫行”……

虎形拳则是仿效猛虎扑食、跳跃、奔串等动作结合武术中的技击攻防创编而成,其特点是以形为拳,以意为神,以气催力,发劲时怒目强项,虎视眈眈,有怒虎出林,两爪拔山之势。

鱼,要求“摇头和摆尾”,以加强头、肩、肘、胯、膝的撞击力量。主要讲究“摇与撞”。摇,是柔化之意,也就是化法:人来随他来,人去随他去,见力化力、见力得力,像钢球一样圆溜溜的,但又极其坚硬。撞,这里指的是在技击时用身体各关节部位撞击对手。

蟹,要求“钳与抹”,“钳”,指的是手指功,也就是说在技击中,若我出手擒住对方的某一部位时,手指就要像蟹的两支大脚钳住猎物那样刚强有力使其无法脱身。“抹”是福州一带的方言,它指的是蟹在水中吃食时用嘴来舔东西的动作,有柔化之意。

虾,主要是“退”。“退如虾”,步法,南拳里有“虾退狗宗身”的说法。虾法是仿效虾在水中后退时的动作,运动迅速而左顾右盼,退中有守,退守之中又可兼进攻。

鳖,是腿法的应用。腿法要象鳖脚一样灵活多变。它要求在技击时腿法要灵活多变,使对手感觉我的步法如鳖脚一样多而变化莫测。

4.3动作方法的解释

依靠阴阳、动静、刚柔、虚实、开合等相生相克的辩证思维,通过直觉和意象来判断对手攻防,同时做出相应的反应,攻防的解释、运用依靠自身主体性思维来做出判断,重点是过程,而不追求结果;而西方攻防讲究结果,不偏重过程。讲方法,轻竞争。尤其是象形取义在武术中表现普遍。

螳螂拳、鹰爪拳、鹤拳、蛇拳、虎拳、豹拳、狗拳、鸭拳等各类象形拳,都是由学习各类动物的本能,通过象形取意而形成的,充分发挥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形意拳的十二形则是模仿鸡、燕、鹊、鸵、鹤、蛇、马、龙、虎、猴、鹰、熊十二种动物而形成的十二个单势组合练习,以其中的虎拳为例,虎拳正是仿效老虎扑食、跳跃、奔窜和怒吼等动作编成,是南拳流派之一,其风格特点为:刚劲迅猛,威武有力,步法沉稳,手法多变,灵活有神,以声助力,气势凛然。虎不动,目光炯炯;虎一动,气势汹汹;猛虎下山,虎视眈眈;饿虎扑食,虎爪逞威;虎啸回林,百兽惊恐;虎有撞山跳涧之威,飞跃进击之勇。通过模拟老虎的这些动作,人体可以得到最大限度的伸展,起到回归自然的目的。螳螂拳的精妙无比,关键在于其不仅仿效了螳螂之形,同时也兼蓄了其他物之行来丰富和发展自身。正如所谓“虽各有心,终不若一时神悟之有得。居数月,郎亦远游,见一猿双手撼树,旋急退。左右旋转,凡数十次,式样如一。郎窥伺久,乃欣然。若螳螂有拳无步,猿有步无拳,合斯二者,便自成家。于是本其心得以研练者又数年,螳螂拳于以大成……”这段记述充分说明了螳螂拳巧妙地吸收了猿猴的步法。螳螂拳的后期,基本模拟了所有昆虫的长处。要求“端正如蜻蜓,雄健如蟋蟀,吞吐如黄蜂,列阵如蜘蛛”。再如“动如山、站如钉”,“起如猿、立如鸡”,“转如轮、快如风”,“势如龙驹扭丝僵”等。除此之外,梅花螳螂拳因其步法变化灵活,恰似朵朵梅花绽开而得名。所有这些方法,均来自武术人的主体性思维。

4.4健身理念

早期儒家就提出养心和养身两方面的理论,将健身与养心结合起来,修身养性、内外兼修。提出“中庸”原则,要保持心态平衡;掌握“无怨”原则,培养宽广的胸怀;强调“三戒”,将养身与养心的关系有机结合起来。受儒家养生思想影响,《黄帝内经》延续“过犹不及”的中庸思想,创造性提出养生辩证理念,提出养心基础上进行多层次的身体保健,人与自然是一个有机的整体,适应自然界气候变化进行养生,就可以长寿,就能更好地驾驭自然。武术同样汲取传统养生思想,张扬“内外兼修”、“动静相生”、“刚柔相补”、“快慢相间”的健身思想。而西方的健身则更偏重身体形态的运动,虽身心并养,但更重外在形态的锻炼。

4.5传承原则

受“天人合一”以及儒家道德哲学影响,中国武术要求“为武师,须教礼,德不贤,不可传”,“学艺先学礼,立木顶千斤”,“人品不端者不传”。师徒制单一传承,集体传授。“中国武术不是纯体育,不是纯运动,也不是纯技术术。中国武术是建立在技击的表象上,通过体现技击内涵,追求超越外在理想化的技击艺术。”所以“武术传统传承不仅是一种教化,更是思维方式的培养过程”,更加注重“价值观的延续”。

4.6功夫境界

受整体性思维的影响,武术功夫的境界可以用“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来形容,功夫境界追求成为了武术人的一种精神信仰,追求“内外兼修、形神共养”与“修身养性、尚武崇德”的理念。整体性思维在把握自然界、社会以及个人的问题上,坚守“形神共养,性命双修”,最终目的还是要回到人生的价值和意义上来,讲究“精气神”的高度统一。中国武术和其它传统文化形式(如书法、艺术、中医、古建筑等)一样,不是用西方的客观标准如高度、长度、力量、旋转的度数等来衡量,而是主观的感觉、体验为标准,重视“内外合一”的精神境界。

5 未来中西思维融合互补下武术发展的空间

相关期刊更多

宠物世界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长城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河北省作家协会

文物鉴定与鉴赏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安徽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