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初二地理知识点

初二地理知识点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初二地理知识点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初二地理知识点

初二地理知识点范文第1篇

这是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干线,设计出了“人”字型的路轨。

2、侯德榜:撰写《制碱》探索出了新的制碱工艺“侯氏制碱法”。

3、魏源: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口号,编成《》。

4、严复(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

他认为要救国,只有效法西方,推行维新改革,《天演论》是他译著的书中影响的,

书中阐述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是生物进化论和“世道必进,

后胜于今”的社会进步论的思想。在当时的中国起到了打击封建势力,

对当时中国的知识界起了资产阶级思想启蒙的作用。

阅读下列材料:

师夷长技有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

——摘自《》

回答:(1)魏源编制《》的目的是什么?

答:目的是“师夷长技以制夷”

(2)材料提出主要从哪个方面学习西方?你认为这种做法能达到书中的目的吗,为什么?

答:主要学习西方先进的军事技术。不能达到目的。因为仅仅学习军事技术是远远不够的,

如学习军事技术,但在和中,清军却遭到失败。

严复著《天演论》的背景是什么?

《天演论》提出学习西方是主张和《》相比有何发展?

答:中国在中的失败,给严复以很大的震动,在此背景下,他译述了《天演论》,

魏源的思想借用西方的先进技术来巩固清朝的统治,《天演论》则主张“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初二地理知识点范文第2篇

【关键词】 高中地理 思维能力 课堂教学 生活实际

【中图分类号】 G4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3)01(a)-0114-01

地理学科,作为一门自然学科,人类不同时期的活动,是学科建立和发展的基础,自然学科都离不开实践活动。高中地理知识的学习,学生获取知识与技能的培养,离不开实践,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学生将感性知识升华为理性认识,通过社会实践联系在脑中构筑地理知识体系。在新旧知识的碰撞中,激起地理思维灵感。但是,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在高一阶段由于初三的一年中,将地理搁置,造成学生知识上的断层,在接受新知上感觉困难;高三学生,由于知识密度大,在短短的几个月内就要完成三年的复习任务,迎接决定自己命运的高考,学生感觉压力很大。凡是对地理学科感到厌烦的学生,都存在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在缺乏地理思维能力。

1 高中生地理思维缺陷的表现

1.1 对地理学科缺乏重视

由于高考将地理纳入文综的考试范围,但是由于在初中阶段,地理知识的学习出现过时间上的间断,这样就造成文科学生对于地理知识缺乏足够的重视,学生从初中就沿袭下来一种学习地理知识的习惯即对结论机械地背记,不重视知识理论的探究。但是,高中地理的平时教学与高考,都侧重于地理知识的综合性考查,其实地理学科既是一种自然学科同时也是一种社会科学。对于需要思维转换的题就会感觉无从下手。

1.2 对地理知识的综合分析能力欠缺,思维广度深度受限

笔者通过近五年的文综试题刊看,学生的对于活题的应对能力较差,关键是学生的思维广度与思路的宽度都很受限,导致在做题的过程中,分析问题出现片面和孤立性,尤其是对一些易混的概念,不能全面综合地分析问题,找准地理问题的切入点。如光和热,学生多数认为太阳辐射能强烈,其热量必定充足,却不清楚热量体现在何处。分析起光照充足但热量不足的青藏地区,思维出现梗阻。

1.3 思维定势干扰了逻辑性的形成

高中地理知识,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学生在课堂的学习过程中,要求具有很清晰的思路,对每一章节的知识要做到脉络清晰,对于跨章节的内容要能够实现知识网络的构建,从而为形成准确的地理知识体系。但是一些学生受到思维定势的影响较大,单项的知识掌握的还可以,但是放在一起就乱了手脚,不能在头脑中形成较为完整的逻辑体系,最后的结论经常出现错误。如冷热不均引起的各个环节的先后顺序形成热力环流,这就要求学生对高、低气压产生的原因有清晰的逻辑分析,但是不少同学出现混淆就是思维定势在干扰。

2 以生活实际为契机,提升学生地理思维能力

笔者结合最近带过的几届学生在高中地理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归纳总结在一起后,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尝试多种改进的方法。进过不断的实践研究,发现以学生的实际生活为切入点,能够对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的提高有较大的帮助作用。

2.1 稳扎稳打构建知识结构,夯实地理思维基础

任何一学科知识思维的形成,都需要建立在一定的知识的基础之上,地理学科更是如此。高中阶段的地理知识,地理思维具有较强的发散性,在教学过程中,就需要教师对于教材上的每一个知识点都要为学生讲到位,同时还需要根据学生生活实际,注重逆向性思维的思考方式的练习。如“为什么北美大陆有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而没有温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却有大面积的温带大陆气候?转看中国,由北向南分别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笔者就从问题的关键------两种气候类型形成的原因,两个地区的地形、风带等的作用的不同帮助学生夯实基础,建立地理思维能力。

2.2 定准位深理解,重塑正确的地理思维

学生地理思维的形成,需要对学生正确的引导和帮助定位。让学生在对知识点深入理解的基础上,挖掘知识点间的联系。如,笔者在讲人教版高二地理《能源资源的开发》笔者定位学生身边生活实际,通过多媒体展示嫦娥奔月的图片,今天变成现实,展示我国嫦娥一号发射成功的短片。接着问学生嫦娥一号的旅程需要动力的推动,那么这个动力依靠什么能源呢?从而引出本节课的课题----能源资源的开发。然后让学生结合身边实例说出知道的能源有哪些,然后进行再生与可再生的分类。同时帮助学生树立起合理开发能源走可持续发展的地理思维。

2.3 截取实际实例,提升地理思维能力

地理学科的学以致用的特点很明显,因为地理知识与我们的现实生活联系紧密。笔者根据地理知识的特点,经常在讲课的过程中,截取学生身边或生活中的地理现象,通过分析来探究地理知识。如高中地理专1《时间计算》,计算地方时=已知地方时+或-两地经度差/4分钟(东大西小,东加西减)。笔者举例北京时间15点,重庆(106°E)的地方时为多少?根据公式学生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得出为14点4分。

3 小结

地理学科的学习,需要有较好的理思维能力做支撑。教师能够在地理课堂教学中,结合学生身边生活实际现象与知识点相结合,便能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点,帮助学生克服畏难情绪,提升学生正确的地理思维能力。

当然,地理知识的牢固掌握和思维方式的培养,也需要教师在将方法传授给学生后,通过学生身边的地理现象与现实生活实例的练习。通过实践,加强学生的能力与解题技巧的提高,通过乡土校本资源的充分利用来加强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曹方.中学生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J].教育导刊,2000(7).

[2] 胡万贤.培养中学生地理思维能力浅谈[J].甘肃教育,2003(12).

[3] 薛景芝.谈地理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培养[J].辽宁教育,2005(Z2).

初二地理知识点范文第3篇

一、数字化地理教室及星球系统概况

我校的数字化地理教室分为2个相对独立而又相辅相成的教室。

主教室由教室正中央的数字星球系统、教室前面的多功能组合黑板、电子白板以及教室后墙的2幅世界和中国立体模型地图组成。特别是教室屋顶做成了模拟星空的穹顶,教室四周的墙上都悬挂着各种写有地理科普知识的灯箱,就连窗帘上也刻画着地图或者地理小常识,这一切都为学生呈现了三维立体的教学空间。

辅助教室又称准备室,平时用于各种辅助教学的立体模型、地图、实验器材等的储藏。教室的最大亮点是环绕教室一周的具有声音介绍功能的立体模型展示柜。教室中有4组环形桌椅,为学生提供了分组实验探究活动的条件。

二、数字化地理教室的特点

1.数字星球系统

数字化地理教室内的数字星球系统,无疑是整间教室的最大亮点。与之相配套使用的有教室前方的电脑中控台、电子白板投影幕和星球系统正上方的模拟星空穹顶等。旋转的数字星球展现的是具有逼真效果的立体世界。曾经有学生这样描述自己对数字星球系统的感受:原本球形的、立体的地球世界,原来却非要我们通过书上的平面图记住它;今天看到了数字星球,我们才真正体会到了地球是个圆的……

确实,数字星球系统通过数字视像圆球体屏幕瞬间融合展示,直观呈现了地球、月球、太阳与星空系统,把宏大的世界拉到学生的身边,令人犹如身临其境,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突破抽象概念的理解都有明显的作用。更确切的理解是,数字星球系统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通过软件控制平台、资源软件和数字化球形投影屏幕展示技术,融合多媒体信息、实时互动演示及屏中屏功能,实现学科整合、配套资源开发,瞬间以立体模式展示天文、地理信息,使学生可以从全球、整体、综合和区域的角度研究、探索宇宙空间环境和地球环境。

2.交互式电子白板

交互式电子白板是数字化地理教室内的又一大亮点。在教学中,将电子白板与计算机相连,此时的电子白板就相当于一个巨大的手写板,可以在上面任意书写、绘画并在计算机上显示,文件保存为图形文件。地理学科教学常常需要使用地图,在电子白板上可以直接对地图进行圈划、增减、突出重点等操作,具有非常直观的效果。

3.立体模型及其他

其实,数字化地理教室在地理教学中使用更多的是大量的地理立体模型,如立体地形图、电动地球仪、地动仪及各种动手实验器材等,通过它们把平时书本上枯燥抽象的知识生动地呈现在学生面前,真正实现了在做中学,达到了好学、乐学的教学效果!

图1 数字化地理教室

三、数字化地理教室与课堂结合的有效性

地理学科的两大特点是区域性和综合性,而中学地理课包括地理景观、现象及分布、演变规律和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等,这些内容也都体现了区域性、抽象性和综合性的特征。在传统教学中,教学仅靠教师的讲解,配合平面、静态而单调的挂图、地球仪,这样的教学方式需要学生以一定的感性材料和空间经验为基础,否则理解书本上的文字材料有一定的困难,因而多数学生会感到枯燥、难学,表现出厌学的思想。多数学生只对趣味性较强的世界地理知识有学习积极性,其中还不乏只把地理学习当成是环球旅游探索的学生。而对于综合性比较强,知识相对比较枯燥的中国地理,很多学生则难以提起兴趣。

数字星球系统的引入,使得教学内容通过数字化球形投影屏幕瞬间融合展示,由平面的转成立体,由静态的变成动态,极大地满足了教学需求,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数字化地理教室投入教学2年多后,我校又专门成立了地理第二课堂―社团活动小组,把学有余力的学生组织起来,利用课余时间走进数字化地理教室,进行更深层次的学习和运用。数字化地理教室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提高了地理教学的优效性。

1.提高了学习兴趣,扩大了教学容量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充满了学习兴趣,才会融入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中去。初中地理的学习有着显著的特点:初一地理对学生来说是一门新学科,其教学内容涉及世界各个区域的奇特自然景观和风土人情。教学中如果教师结合书本知识补充一些有趣的奇闻趣事,那么,地理课无疑就会成为学生最感兴趣的课程之一了。但是初二地理研究的内容主要是中国的地理知识,在教学上不再以“趣闻逸事”为主,教学思想上也注重对地理现象本质的探索,这就注定了其课堂容量的增加以及内容的相对“乏味”。可以想象,缺少学习主动性的学生,就会失去对地理的兴趣,消极对待。

与此同时,为了让每一堂地理课能够在充分完成教学任务和进度的前提下取得最大化的教学效果,地理教师都积极采取各种各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例如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使用地理模型(包括自制简易模型)和教学挂图,开展分组讨论、合作学习,等等。

而有了数字化地理教室后,我们教师的第一感觉就是终于找到了地理知识的实践基地了。这里面的一切都是新鲜而先进的,对学生而言,仿佛再一次唤起了他们对地理学科的强烈兴趣。在新授课中,教师可以通过演示教学重点内容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授过程中注重与学生的互动操作和练习,让学生在不自觉的做中学到了地理基本知识与技能;在复习课中,注意知识点的梳理和应用,运用数字星球系统演示学生不熟练的知识点,以原理应用和学生互动操作为主,便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一切,无疑省去了过去教师重复又重复而效果仍不佳的讲述式教学时间。现在,只需要让学生自己在地理教室中去观察,去实验,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扩大了教学容量。

2.解决了地理难题,突破了教学难点

地理学科在初中阶段仅有2年时间,从初一的新学科到初二面临的提前中考,转换的似乎有点儿快,再加上平时每周教学课时的限制,对地理学科的实际教学效果有一定的影响。这就要求教师要上好、利用好每一堂地理课,最大化地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而地理学科的特点是具有广泛性、抽象性、区域性、综合性等,决定了它很难在教师的口述中让学生切实地理解。即使一个最简单的知识点,都可能需要教师反复讲解。例如,让学生理解地球仪上经纬线的异同点及各自特点,即使结合了地球仪来演示教学,学生也很难不在练习题中犯错。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习题中的地图永远是平面的,让学生在圆形中思索球体的知识甚至还要延伸,确实需要很强的思维能力。

而数字化地理教室可以出色地解决这一系列看似困难的问题。记得在利用数字星球系统讲授经纬线知识的时候,只是让学生围观了旋转中的数字星球,当学生认真地观看那一根根时隐时现、交替出现在旋转星球上的经纬线的时候,甚至没有教师的讲解,他们对此的印象也是深刻的。然后再让学生根据现象归纳总结,分析推导出更深层次的结论,学生也能轻松地完成任务。

由此可见,数字星球系统可以轻松地实现球形屏幕上的球状图圆柱投影的平面图之间的相互转换,解决了一部分学生空间想象力不强的问题;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要求多角度、多方位、多对象地进行开发和演示,使教学活动更具主动性和针对性,有助于学生理解地理知识。在授课中通过选取典型的图片和教学案例,使用同一张图片变换角度观察,有利于学生空间想象力的形成与强化。在数字星球系统强大的功能之下,绝大多数抽象知识得到了直观展现,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使学生轻松获得了书本上的知识。

3.增强了动手能力,拓宽了知识面

数字化地理教室的出现,特别是数字星球系统的教学展示,让学生们在大大提高学习兴趣的同时,也更加希望积极参与其中探索奥秘。我们地理教师在平时备课中,特别注意将书本上通过实验、观察等获得知识的环节,设计成学生动手实验的自主探究活动课。在大量的地理模型面前,学生自己去动手拼拆;在数字星球系统面前,学生自己去观察甚至操纵星球……日积月累,学生对书本知识已经从记忆层面自然过渡到了理解层面,动手能力也大大提高!

此外,我们在每周一次的全校社团活动中,增设了基于数字化地理教室的地理课外兴趣小组(地理社团),在全校初一、初二年级各班选择了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组织他们利用社团活动时间走进地理教室,走向更深层次的地理研究。3个多学期下来,学生们兴趣高涨,对平时的地理课堂教学也产生了重要影响。目前,地理社团因课时有限等原因,还没有具体的教学纲要,每一次几乎都是根据学生的具体需求进行相应的地理知识的拓展和活动。而笔者正在构思和草拟地理社团的校本课程教材,希望能使地理社团的教学效果得到显著提高!

四、结束语

初二地理知识点范文第4篇

一、创设新颖情境

郭沫若说:“兴趣出勤奋,兴趣出天才。”兴趣是学习的挚友,是学习的一种原动力。因此,在地理教学中,要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无疑会收到良好的效果。巧引歌曲,如学习“季风”时,我引入了《黄土高坡》中的歌词:“不管是西北风,还是东南风,都是我的歌,我的歌……”然后我问,歌词中唱到的西北风,东南风,黄土高原上是否真的有西北风,东南风?分别在什么季节盛行?为什么会有这些风?用这样的方法把问题提出来,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把古诗中与地理知识结合紧密的诗句巧妙引用到课堂中,使人耳目一新,引人入胜。例如,讲我国的地势地形时,用“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讲梅雨时用“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讲内蒙古高原时用“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来说明内蒙古高原的平坦开阔,一望无际的地形特点和景观。在初中地理课堂中可以用趣味性较强的地理故事,来增强初中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二、在教学中,加强学生的课堂参与性

时代进步了,学生的学习环境也变化了,特别是地理知识传播的渠道更广了,地理课已经不再是学生获取地理知识的唯一渠道。因此,地理教师应该转变教师角色,改变过去教师以单向讲授为主的习惯教法,将师生互动教学引入地理课堂教学,坚持“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讲授为辅,学生活动在前,教师点拨评价在后”的原则。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时,往往需要创设教学情境,可以把学生组织起来亲历这些过程。如进行学生地理新闻会和点评活动、地理角色扮演活动等。还要注意有适当的“教学民主”。

三、地理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目前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地理教师往往过多注重了知识目标而忽视了情感目标。非地理专业的地理课任教师往往拘泥于课本、强调地理事实、强调记忆、缺乏地理情趣。地理专业的地理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时,也往往过于严谨,过于强调地理思维、缺乏生动活泼。如果学生不喜欢地理课,不喜欢地理老师,又怎么会喜欢“地理”?怎么能学好地理?因此,地理课堂教学中应该有欢声笑语。让欢声笑语进课堂,需要教师注意增强自己的组织能力与亲和力。由于年龄的差异导致的“代沟”,有些中老年地理教师容易产生责怪学生不配合、不适应老师的想法。其实应该更多地考虑如何使自己的心理年龄年轻化、如何更好地适应学生、如何与学生产生“共鸣”。

四、通过竞争激烈机制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表现欲望

往往刚开始进入初一的学生由于有表现欲和新鲜感,上课表演发言等表现都很积极,但时间一长,特别是到了初二,这样的积极分子也就越来越少,所以从一开学采用必要的激励机制,就显得很重要。课上可以专门请几位同学来统计每堂课的每个小组的发言人数和次数,建立统计表格:高质量发言一次可算两次;而答非所问,重复前人或明显错误的发言不予计算;如有小组成员,如讲话、哄闹、不带书,违反纪律被点名批评,则额外根据情况扣除相应次数成绩。一堂课结束,成绩最好的小组获胜,挂一面小红旗,连续一个月最多的小组给予该组一定的物质奖励。个人奖励也是如此,连续几节课保持前几名的同学,也给予相应的小奖励,授予地理博士、地理画家、地理歌唱家、地理音乐家等一系列荣誉称号,并张榜公布,从而使同学们上地理课有了荣誉感和自豪感,上课热情大大增加,老师也不用为越到初二地理课越难上而发愁。

五、合理地对学生作业进行评价

地理课堂教学改革要与改革地理学业评价方法结合起来,特别是要改革死记硬背的考试方法。有的地理教师甚至将学生学好地理的期望放在“考试”上,实践证明这种想法过去、现在、将来都是行不通的。学业评价的评定是:在教师采用百分制批改的基础上,以六十分为界对学生给出及格与不及格两种评定。地理结业评价试题的特点是:框架性,即公民必备的大的地理事实;地图性,即所有的试题都可以通过读图完成;开放性,如暑期去云南旅游的情境题中,有方位、距离、行车速度、气温等的查算等。这样的评价方式可以拉近师生情感,改变学生怕地理、背地理的心理;同时也可以促进教师教学观念与教学习惯的更新;可以引导师生双方明确地理学习的方法和目标,强化了地图在地理学习中的作用,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地理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增强了,培养了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初二地理知识点范文第5篇

一、进一步挖掘视听素材,提高地理课的艺术欣赏价值

由于初中学生年龄小,活泼好动,注意力容易分散,上课的过程中讲解讨论理的时间不宜过长,难度过大,否则会造成老师领着几个学生在动,大多数学生不是不动就是乱动。可适当精选一些优美的民族音乐和风光片作为欣赏和调剂很有必要。比方讲亚洲地形时,选择播放刘欢和韦唯演唱的1990年亚运会主题曲《亚洲雄风》,并把歌词打在投影片上,让大家一起跟着唱,唱过后乘着学生的兴奋点马上利用歌词来和学生一道分析亚洲地形的主要特色。

总之在选材的过程中要力求有鲜明特色,画面优美,解说风趣,学生喜闻乐见。太正统古板的介绍片一般不宜选播,否则既费时间,效果又不佳。另外在看之前一定要提出一些思考性的问题写在黑板上或投影片上,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收听收看,另外时间最好控制在15分钟以内,否则有学生就会坐不住,注意力分散。再则音乐、片源可以是来自学校的电化教室、教师自己搜集,也可发动学生一道来搜集,扩大资料来源,还可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

二、借鉴语外史政等课的活动经验,把表演引入地理课堂

过去我们主要搞过一些课堂5分钟地理知识介绍,但形式比较单一,以演讲为主,加上学生水平参差不齐,效果并不理想。细细想来,学生的能力也是多方面的,不是每个学生都是优秀的导游和演讲家,不妨把多样的表演引入地理课堂,比如可让唱歌好的学生,课前找个音乐伴奏带,在课堂上领唱独唱一首特色民歌,效果一定比播放一个现成的音带效果好,像《北国之春》、《铃儿响叮》、《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牧羊曲》等民歌都是不错的选择。会拉琴的同学来一段独奏,而平时调皮又有一定表演才能的同学不妨来个外国民俗表演,如澳大利亚毛利人的碰鼻礼、三大宗教的不同祷告形式,不同国家的舞蹈。在讲国家地理时,可分别请一些同学事先准备好熟知一些国家的主要地形、气候、河流、物产、城市、工业产品、娱乐风俗等常识,然后来个吹牛比赛,夸夸×国好,几个同学分别代表不同的国家,谁把牛皮吹错掉就自动下台。有条件的活,可组织学生来个世界风情表演大会,把全班大多数同学调动起来,参与唱各国民歌、演讲、地理小品、民乐演奏、时装表演、地理游戏等活动。结合学生民主评议和专家评审来评比优秀节目。

三、通过摄影照地理、美术画地理,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及观察能力

各国有各国的特色风光、服饰、建筑、娱乐活动……利用课堂的部分或课外时间,也可让学生画一画反映各国各地区各自然条件的典型动物、建筑、风光、娱乐、服饰等图画。可在适当地点进行展出或评比,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还可让师生一道来搜集中外地理风光及风土人情照片及资料,在地理教室举办小型展览或竞赛。也可以利用画地图来学地理,课前可要求学生准备一张透明纸,描绘出一个国家和地区的轮廓,然后讲到一个知识点就把它写画在图上,一个国家或地区讲完,它的每个知识点也就相应画在了图上,比直接用现成的地图讲记忆效果更好,学生的注意力更集中。画得好的同学,还可上黑板来进行板图比赛。这样喜欢画画的同学又有了地理课上一展才华的机会。

四、通过竞争激烈机制,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表现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