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我的青春期

我的青春期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我的青春期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我的青春期范文第1篇

张小毛(化名)今年17岁,是一个活泼阳光的少年,在某职业高中就读二年级,学习成绩一般。父母对其很是失望,近日因为抽烟及常和“社会小青年”(父母的描述)在一起,父母多次劝阻无效而一起进入诊室寻求心理帮助。小毛出身于一个普通的家庭,父母都是公交车司机,小毛平常的生活由爷爷奶奶照顾,家庭教育比较传统,全家人都不抽烟,对于孩子的抽烟问题家长们很是生气,觉得孩子学坏了,这是全家人都不能接受的。

其实张小毛的上述问题在青春期孩子身上非常普遍,是青春期自我意识在行为上的一种体现。大家都知道,青春期孩子在自我意识形成后,会表现出逆反,逆反是对自我意见的一种坚持,也是对家庭既往教育模式的一种挑战。

在交谈中发现明显的争议点为:

抽烟意味着什么

抽烟对于个人来说,意味着一种爱好或者喜好。但对于人际活动意味着什么,这需要我们讨论。我观察过成年人的吸烟,在两个人不熟悉或者已经产生不愉快时,向对方递一支烟可能就会很快拉近两人之间的距离,产生一种莫名的亲近感,使得两人之间的社交氛围明显改善。所以说,吸烟是成年人的一种社交行为,是在社交过程中形成的行为习惯。孩子的成长离不开模仿,他们在模仿我们吃饭、穿衣、说话等行为模式中成长。对于一个感觉自己已经在生理上与成年人完全等同的孩子来说,行为习惯也需要模仿成人来完成这个阶段的蜕变。吸烟是男往的一种社交手段,孩子耳濡目染,也就自然而然要模仿和学习了。并在社交中初试成功后固化下来,作为自己成年后社交的一部分。

何为成年人

在成年人心中的成年人是什么样的?笔者做了一些调查,回答多是自我经济独立、对事物有独立判断、能独立处理与自己相关事务并能承担相应责任。孩子眼中的成年人又是怎样的呢?答案多为脱离父母管教、自己有工作、不用父母发零花钱等等。这些答案中,成年人与儿童的共同点都是合理地独立处理各种事务,背景条件都是经济的独立。

如何对待青春期的“小大人”

青春期孩子自我意识高度发展,在行为上表现为要求独立自主,而有些家长在这个阶段对于孩子的独立意愿没有任何意识,一味地坚持按照儿童期自我意识较低时的教育方式和孩子相处,问题就出现了,有可能连同青春期前的所有问题在这个阶段出现井喷式爆发,也就表现出逆反或者叛逆,最后两败俱伤。常常听家长抱怨孩子越来越不听话了,孩子委屈的认为爸妈管的太多了。其实父母表达的是对于失控的烦恼,孩子表达的是想脱离控制的烦恼。

心理学家将人的发展分为七个时期:婴儿(口欲期)、幼儿(肛欲期)、性蕾期、青春前期、青春期、成年期和老年期,最容易出现问题的时期为青春期和老年期。因为这两个时期均有过渡性焦虑的出现,也就是身体发生变化,不能及时适应,感到内心不安、烦躁。

青春期由于生理上的不断成长,如出现喉结、声音改变、第二性征出现、身高增加明显,使孩子以超出心理预期的速度成长,生理与心理的落差明显增加,生理上已经是成年人,而心理还没有成熟。青春期孩子常用的心理防御一种是掩饰或者忽略身体的成熟,一种是尽快达到心理的成熟。对于孩子来说,要想尽快从心理上变为成年人,必须从模仿开始,大人抽烟孩子也就学会了,这也是张小毛上述行为的心理原因。

作为家长应该在发现孩子抽烟后,应做到以下几点:

调整自己,接受肯定孩子的成长

这一点,对于家长来说是最难的,因为这需要家长改变固有的家庭教育模式。家长要有意识地给孩子一定的独立空间和独立思考的氛围,让孩子独立度过青春期的孤独思考和成长的烦恼,学会用正确的社交方法进行社交活动。包括成年人对交友的选择、与朋友的界限意识、对周围人的礼貌等等。在现代社会中,抽烟这一行为不被推崇,因为对健康有害,这一点,孩子并非十分清楚,只是模仿过程中习得了这种行为。家长要接受青春期的各种行为都是成长的表现,尽管心里极不认同,也要无条件的暂时接受。

在一个轻松平等的环境中与孩子坦诚交流

青春期孩子常常会出现对父母的抵触情绪,如果谈话没有合适的场所,说出来后可能适得其反。青春期孩子多有着非常脆弱的自尊心,不堪一击,需要家长细心呵护。所以一个轻松的环境是非常重要的,比如在美味佳肴面前,和孩子一边聊互相感兴趣的话题,如球赛、服装等,一边不经意间谈论某种成年行为,如吸烟的优缺点是什么,让孩子学会分析判断社会的各种现象。在咨询中家长常常会说,有时候我会和孩子说:咱们谈谈心吧?其实这样的一种表述,只会让很多孩子在将自己的内心包裹严实的情况下,进行礼节性的交流,不会真正敞开心扉。

如果孩子坚持,非原则性问题可以让步,让孩子独立思考

我的青春期范文第2篇

我的青春我做主!——题记

今年,我13岁。青春的萌动,让我有了叛逆的心理,青春期的步入,让我开始破茧化蝶,飞向更高更美的地方,因为青春,我疯狂、我张扬、我疯癫。

我的青春期,属于我自己一个人张扬的年代!不知从什么时候起,那股稚气渐渐从我身上隐退,若有若无,因为——身上又多了成熟的味道。渐渐的,手上受伤了不会再嗲声嗲气的撒娇哭了,而会自己忍着痛不哭,自己来承受,自己用创可贴来帖。慢慢的,不再会因为一点小事哭鼻子了,因为自己是少女了,因为自己进入了青春期,因为自己化为了蝴蝶,因为自己进入了属于自己那疯狂、张扬的年代了!

青春期的萌动,让我的心灵有进化了,又升了一个档次,升了一个级别。有时候,再也不会迁就父母的想法,并不想按照父母的安排做下去,即使他们做的再对,心里也总有一个小精灵在作怪,让我不去听他们的。有时候,我会莫名其妙的悲伤,莫名其妙的心烦,莫名其妙的看见谁都想骂一顿,不知道为何,也许青春的步入也增加了烦恼吧。

慢慢的,心里那股炽热的心开始倍挖掘出来,开始自己称王称霸,自封为王,自称老大,如若有人不从的话,嘻嘻,那我可就手下不留情咯!张扬的年代,我开始褪去那文文静静的外衣,逐渐把自己的衣裳用血染成红色,染成太阳般的血红色!

张扬的年代,开始唱流行英文歌、唱逆战、女版皇帝……

因为自己心里那颗青春的种子开始萌芽,所以现在的我与从前截然不同。以前的我虽说奔放,但心里还隐藏着羞涩,而现在,开始越变越“爷们儿”了,在任何人面前都敢说敢讲,从不怕人,从不怯场。

天生好强的我因为步入了青春期,因为青春给自己的激素,让我的自尊心又生了一个级别,增厚了一个层次;好胜心愈发强烈;心里那股原本埋藏的霸气也慢慢展现出来。做事再也不会毛毛糙糙,而会做好一切准备工作。

因为青春,所以我叛逆。

因为叛逆,所以我张扬。

因为张扬,所以我疯狂。

因为疯狂,所以我炽热。

……

一切,只因步入了青春,步入了那人生最关键的一步。因为青春,所以我张扬,因为这是我的时代,所以我会自由自在的疯狂、张扬、疯癫下去!

让我用我的全部来留住青春,来抓住青春,来用这人生最有力的一笔描绘出最绚丽的一副人生青春画!

今年,我13岁,告别了五彩的童年、迎来了炽热的青春,告别了稚气,迎来了成熟;告别了宁静,迎来了张扬、疯狂的时代!

我的青春期范文第3篇

父母的教育理念让自己顺利走过青春期

赵正阳说自己小时候因为个子不高而“吃香”――学校一组织活动外出,自己总是最先上车而且坐在最满意的位置上。但是,有一次学校组织春游,自己刚刚坐稳,上来一个大个子男生给了自己一巴掌,抢走了自己的座位……“这一幕让母亲看到了,东北女人都有一种共性,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够是条汉子,能够扛事,而眼前的我有点让母亲寒心。”从那以后,母亲有意识地鼓励赵正阳在外面去争强。

回想自己青春期时的叛逆,赵正阳说:“是父母散养以及逆向思维的教育方式,让我平稳地度过了自己的青春期。”那时候的男孩子几乎没有不打架的,“可父母并不阻拦我,甚至对我说:你去打,看看自己是不是无敌!”赵正阳回忆着,“哪有无敌的人啊,打着打着,当自己被别人打了,也就怕了,怕了也就不敢打了。”赵正阳感慨地说道:“其实我觉的,父母之所以这样教育我也是因为他们了解我不是那种可以学坏的孩子,而这种教育方法,反倒激发了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从软弱而封闭的温室环境下来到了野生环境下生存,慢慢的,自己的性格也强悍了起来。”

对待青春期的学生,自己更多的是包容与宽容

北京电影学院毕业后,赵正阳留校成为了一名教师。面对着还处在青春期阶段的年轻的学生,赵正阳深深地感觉到,青春期是人生的转折点,如果家庭、学校、社会等方面引导得好,将来会是一笔财富,否则足以导致他们事业乃至人生的失败。

要说做老师,赵正阳有一套自己的教育方法,“我对学生们说,教学相长,在方寸的讲台上,我教表演,我是老师;但是我走下讲台,你们可能就是我的老师,我会虚心去问你,我也希望学生真诚地待我。每个学期的第一节课,我都会跟学生说:我最忌讳的,就是你们跟我撒谎,我希望我们可以彼此敞开心扉……经过一段磨合,学生们发现,只要他们真诚地跟我说实话,我真的会给他们宽慰和包容。”对于学生们的叛逆,自己也会“复制”父母的一些教育理念,“一个老师,应该是一个指示标,你要引导一个处于青春期的人,能够正确地走完人生这个阶段,只要把心态摆正了,就会产生良好的效果。”

我的青春期范文第4篇

出发时间为8月,这不是最好的季节,但也阻挡不了我们前行的决心。当你做出了选择,你就永远不会后悔。Lonely Planet创始人托尼·惠勒曾说:当你下定决心准备出发时,最困难的时刻就已经过去了。那么,出发吧。还有什么好怕呢。有些事情现在不做,可能一辈子都不会做了。

最美的风景在路上

把这句话作为标题,不仅因为这是我们一直所追求的信念,这趟行程也证明了它的真理性。这一路,我们没有1分钱的门票钱开销。那些最纯粹的存在于大自然中的美好事物,总能带给我们惊喜。在甘肃,我们看到了从未见过的壮观梯田,甚至超过某些著名梯田。在甘南藏区,总被路边的光影世界吸引,一再停下来。在青藏线,在唐古拉山,那些如碧玉般的天然高原海子,是那样的圣洁。只怕一点的嘈杂都会破坏这份宁静,不敢走进。而在面对这些景色时,也许我们正遭受着烈日的暴晒、冰雹的袭击、暴雨的侵袭而或烂泥路的折磨,但这都不能阻挡我们前进的信念。

记得在去甘南迭部的路上,翻越两座高山后到达一片广阔草原,牛羊成群。我们激动地停下车,跑进草原撒欢儿。高原天气变幻不定,前一秒还是阳光普照,瞬间乌云密布。当我们以为暴雨即将来临时,掉在身上和地上的却是大大的冰雹,暴雨也随之而来。赶紧穿好雨衣,骑车上路。暴雨倾泻,模糊了视线,看不清前方的路,只是用力抱着曾豪。脑袋上的头盔被砸得咯咯响,防水登山鞋全被冰雹和暴雨浸湿。我明显感到鞋子不时掉进冰雹颗粒,慢慢融化成冰水。双脚浸在冰水里渐渐麻木,骤降的温度也使得身体开始发冷。茫茫草原,根本无处躲雨。谁知,更大的困难在后面。冒着冰雹和暴雨路过一个人烟稀少的村子,因为雨大造成河流泛滥,从山上流下的河水淹没了村道,完全看不出横跨在眼前的这条宽而湍急的河流原来是一条路。因无法判断河水的深浅,此地不宜久留,如果河水再涨,我们就出不去了。于是,曾豪同学决定赌一赌,开过去。当时我的紧张程度不言而喻,不仅担心车子可能会滑倒,摔在泥水里,也担心车子会陷在泥路里,这两种情况都将非常麻烦。但对于曾同学,我一向很是信任。很幸运,带着忐忑无比的心情,我们最终成功趟过了这条河,当时的自己不由自主兴奋地喊了声:曾豪,我爱死你了!谁知,臭美的他说“我也爱死自己了”。

曾在自己的博客里写道:真正的美景总是存在于那些不容易被发现或者不容易到达的地方。想要接近,想要感受那一瞬间的惊艳,不说历经千辛万苦,但也非触手可得。仿佛是大自然对你诚意的考验,才会有种种磨难,经受住了,你便被它所接受,被允许一睹它真正令人惊叹的芳容。当你的身体开始接受“地狱”的考验,你的眼睛会看到“天堂”。

糟糕的路况

每天的赶路,总会感到疲惫。累了,困了,路边一坐一躺,就睡了。不会在乎地上是否脏,不会在乎身上的泥灰。对于我们,很多东西已经微不足道。很多时候,吃饱,有地方过夜,就很安心。在西北,荒无人烟是常态。在高原,暴雨冰雹突如其来,让你措手不及。好长一段时间,几乎天天与馍馍、压缩饼干为伴。尽管如此,内心却未觉得辛苦。

这一趟让我们见识了各种复杂的路况,时刻面对始料不及的困难。不论国道还是乡道,不论东部还是西部,时而塌方,时而悬崖险道。被GPS导航到不知名的烂泥村道,一天骑行9小时却只开了100公里等等。很多时候,容易被那些糟糕的路况折腾得心力交瘁,更带来无形的心理压力。你不知道,这样的路况会延续多久,不知道天黑前能否到达目的地,更不知道车子是否会因此罢工。因为久坐,屁股常常酸麻疼痛,曾豪的四肢也因长久保持骑行姿势而麻木。我每天最重的任务就是陪他说话,给他唱歌讲笑话,防止他犯困睡着。很多人不相信骑摩托也能犯困,事实如此,尤其在你面对几百公里都无变化的沙漠戈壁景观,骑行2小时,仿佛还在原地。

走过川藏线的朋友都知道,有一段让人谈其色变的道路——“通麦天险”。这是一段14公里临江悬崖险道,路窄泥泞,部分道路起伏不定,只能通过一辆车。最怕转弯口,摩托车还好,体型小。每次看着那些四轮小车或大巴半边轮子挂在悬崖边,不禁为它们冒冷汗。在一些险要路段,还能清晰看见曾经掉下悬崖的车子残骸,时刻警示着你。

著名的102塌方区就在这里。它因川藏线318国道的第102个道班而得名,1988年的一场暴雨,使一个山峰一侧整体坍塌,每到雨季,滑坡、泥石流、流沙平均每隔3分钟就发生一次。当地人把这段公路叫做“死亡线”。无论对司机还是乘客都是一种“心脏的考验”。脚下就是汹涌澎湃的排龙河水,走得久了坐在车窗边上的人常常会产生错觉———自己仿佛就飘在半山,随时可能“飞”下去。当这段公路真正出现在我们面前,我不禁吸了口气。而曾豪显得很淡定,并没有停下,而是稳稳地开了过去。我松了口气,感叹终于过了这个地方。

给力的大黑炭

最怕车子出问题。爆胎、漏气、高反、发动故障......很多时候,旁无一人。所有问题都要自己解决。高原上,什么情况都有可能。

虽然小问题时而出现,但是我们的座驾大黑炭还是很给力。当初选择它也是看中它的实用性。长途旅行毕竟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活动,由于路途遥远,要考虑驾驶者的健康状态、驾驶技术、维修能力,途中可能遇到的各类自然现象等。因为是新车,基本不会有大问题。虽然125的排量,在动力上稍逊。但到了高原,却不比大排量车差,反而更容易适应。虽然它也曾高反,只肯给你20码的龟速,但我们并没有选择改化油器,而是拆了空气滤芯网的海绵,动力总算恢复正常。各位摩友,如果也这么做,记得回到平原后,要给空气滤芯清理并换新的海绵。

就是这辆貌不惊人的摩托,伴我们平安走过13000公里,不曾懈怠。在路上以及回来后,很多人看到我们的大黑炭,都抱着怀疑的态度问:这车能上高原?能开那么久?我总是自豪地回答:No problem!当然,这份自信,也源于对曾豪的信赖。

淳朴的藏族朋友

记得在前往扎尕那的路上,突然下雨,看见路边有一个帐篷搭建的无人遮雨棚,我们赶紧躲了进去。刚拿下头盔,帐篷里突然跑进俩小家伙,一看,原来是两个藏族男孩儿,他们也是骑摩托车路过这里进来避雨。看到我们,他们露出了腼腆害羞的微笑。同在一个雨棚下,主动和他们聊了起来。一个17岁上高一,另一个16岁读初中。两人是出来玩儿的,顺便也是想锻炼锻炼自己的骑车技术,于是把大人的摩托开了出来。聊得熟了,和他们合了影。小家伙们面对镜头还是有点紧张,表情严肃,当看到自己的照片后,又腼腆地笑了,真是可爱。想把照片给他们,于是问他们平常会不会上网。格桑闹加立马回答说他们每周四都有电脑课,可以上网,还说他有qq。这有些出乎我们的意料。于是记下qq号,答应晚上把照片发给他,他们开心地说谢谢。这时候雨停了,继续向前。

当一座云雾缭绕的山峰顶部出现在视线里时,我们知道,这就是期待已久的扎尕那。车子越往里骑,眼前的景象也越开阔。当扎尕那完全出现在眼前时,兴奋、惊叹占据我们的情绪。这是一幅让人看一眼便难以忘记的画面。扎尕那主峰时而显现,时而隐藏在云雾中。看到它时,你会油然而生一种敬仰之心,这是神山,神圣不可侵犯。而在神山山脚下,是一片片原始的古村落,散落在山坡上,田野间。世世代代生活于此的淳朴的藏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山上田间里,都是他们勤劳的身影。整个村落游客非常少,宁静没有一丝喧闹。

正在按快门之际,刚刚见的两个小家伙拉风地从我们身后骑来,他们告诉我到边上那个山坡上面,可以看到整个扎尕那的全景,非常漂亮,而且摩托车可以骑上去。到了山坡上,果然一派壮观景象。就在我们享受这份美好之时,老天再次送来了太阳雨。山坡上无处躲雨,只好提前下山。好在这雨来得快,去得也快。

骑摩托旅行的好处就是够自由,可以随意闲逛。我们顺着进村的道路一路往山上开,与村落、藏民近距离接触。越往上,离神山就越近,看到的景色也大不同。天空蓝得不像样,云朵在山峰顶上游荡,雄鹰在山顶盘旋翱翔。我们每按一次快门,回看照片时,都会惊呼,实在是激动!然后,我们开始各种臭美各种合影照,久久不肯离去。

下山路上,一位穿着美丽藏服的藏族大妈看到我们时喊了一下,立即停下车。大妈用一口并不流利的汉语问我们能否让她搭车,当她看到我们车后还绑着两只包,用手指了指,又挥了挥手,笑着用我们听不太懂的汉语说着,意思是可能坐不了。我们说没关系,把包放油箱上就行,三个人可以坐。大妈似乎是不想麻烦我们,说后面还会有车的。这时果然下来一辆摩托车,把大妈接上了。后来我们知道,这里的人相互间非常友好,骑摩托车的只要有人拦车就会停下,载你一程。

骑到山脚时,在一家小卖部门口,曾豪和几位藏民朋友聊了起来。其中一位竟然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这让我们非常意外。猜他是英语老师,他笑说自己只是一个割麦的。聊天中得知他叫阿勇,人,英语也是在拉萨时自学的。我可以肯定地说,他的英语口语堪比许多专业老师,甚至更好。我们告诉他在搜集贫困学校的信息,甘肃很多小学英语老师教学水平有限,甚至师资紧缺,如果他愿意,完全可以做老师。他听后,爽快地说,只要有需要,No problem。想不到这个小村落里真是藏龙卧虎。

临走时,一位藏民大哥还送我一包香瓜子,用不流利的汉语说:请你吃。就这样,我们带着视觉与心灵的双重收获满足地离开这个世外桃源。我期待,未来的有一天,我还会来到这里。我更祈祷,我未来所看到的扎尕那,一如既往,保持它原本的模样。

追梦的行者

一路上,每一天都与不同的人相遇,然后告别。有搭车徒步的背包族,和我们一样骑行的摩友,更有全程徒步进的牛人。每个人,都用自己的方式,过着自己想要的旅途生活。他们或是刚毕业的学生,或是辞职旅行的潇洒族,或是退休后重拾激情的大爷,更或是以流浪为生的,在他人眼里难以理解的个性派。这个时候的他们,或许是最真实的自己。

在甘南藏族自治州的碌曲县,我们和两位摩友大爷同住一家旅店。60岁的他们,已拥有20年骑行经验,靠着摩托车走遍祖国大地。此时的他们,已经花了20多天走完了新疆。相遇便是缘分。两位大爷听说我们要去,分享了许多经验:哪里路好走,哪里多塌方,如何应对高原反应等等。

我的青春期范文第5篇

教育契机,指教育者对孩子施加教育影响的一种可遇而不可求的关键时机,具有突发性、短暂性等特点。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孩子在其中越少感觉到教育的意图,对他的教育效果就越大”。通过捕捉教育契机让孩子潜移默化地接受教育的方式,尤其适合处于青春期思维活跃、逆反心强的孩子。在家庭教育中,父母要意识到孩子进入青春期,身心发生巨变,教育方式也要随之改变,以适应逐步走向成熟和独立的孩子的发展现状。

首先,家长要有把握教育契机的意识。青春期孩子有了独立发展的内在需要,如果家长还一味包办,就会让孩子错过很多自我成长的机会;同时,青春期的孩子不易深刻体会社会的准则以及他人的思想感情,思维和情感都比较自我中心,又由于独立性和自我意识的增强常常听不进大人的意见。当小时候乖巧听话的孩子突然变得逆反,很多家长感到愕然、愤怒继而困惑,有的家长就会用更严厉的权威力量来压制孩子,殊不知这样只会让孩子更加疏离和抵触。所以孩子进入青春期后,自上而下的管教方式已不合时宜,从身边的小事和孩子的亲身经历加以引导和启发,更容易取得好的教育效果。这就需要家长与时俱进转变教育观念,以平等的心态、更大的耐心,去捕捉和创造生活中的契机,以孩子更易接受、印象更深刻的方式让其接受教育。

其次,从身边小事、孩子的亲身经历等细节中创造和捕捉教育契机。青春期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和批判性思维都进一步增强,亲眼看到、亲耳听到、亲身感受和体验到的事才更容易引发其思考和领悟,从而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比如你与其告诉他“不要贪玩”,不如和他一同制定每日学习和休闲计划,让他体会到充实有意义的生活带来的价值;与其告诉他“你应该有自己的目标”,不如给他一本名人传记或励志书籍,让他自己去领略成功人士的成长历程从而提升眼界树立志向。总之,减少直接告诉他应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的说教,多给他提供自己去思考和体验的环境和机会,从而学会自己去作出正确的选择。所以家长要善于从孩子的日常生活细节中去发现和创造教育契机,既能巧妙地避开孩子逆反期的锋芒,又能潜移默化地催生其成长。比如孩子在学校遇到的大事小事,都是引导孩子在对人对事上应如何正确对待和处理的好机会。再比如现在的大众传媒非常发达,影视作品和社会上的一些热点问题都容易引起孩子的关注,可以和孩子共同探讨,甚至争鸣,引发孩子的思考,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假期的时候,可以创造和孩子共同出游的机会,大自然让人比较容易放松和愉悦,良好的沟通氛围会更容易发现好的教育契机,而且父母的榜样作用也会潜移默化地向孩子传输为人处事待人接物的方法和道理。平时多给孩子推荐一些好的书籍和影视作品,比如名人传记、科普制品、励志节目等,通过开拓视野、提升眼界和树立榜样让孩子树立目标意识,这也是一种教育的途径和机会。

再次,把握教育契机也要注意方法。孩子是有独立思想的个体,特别是进入青春期,思想情感都更为丰富,非常关注自己内心的感受,如果家长的教育方式过于急功近利,反而起不到正向的效果。所以,耐心倾听孩子的想法,循循善诱,引导孩子自己去找出隐藏的道理和正确的选择,更有利于孩子在生活中积累经验、吸取教训,得到成长。比如孩子犯了错或是闯了祸,如果能引导孩子从中吸取教训,这反而是很好的教育契机。但有的家长以此来教训孩子这是不听话的下场,这样会引起孩子更大的反感,效果自然是适得其反。所以教育契机一定要巧用,否则会弄巧成拙。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或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本站不是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出版社。

工信部备案:蜀ICP备18023296号-3川公网安备51010802001409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蓉零字第CH-B061号 统一信用码:91510108MA6CHFDC3Q © 版权所有:四川好花科技有限公司

免责声明:本站持有《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主要从事期刊杂志零售,不是任何杂志官网,不涉及出版事务,特此申明。

在线服务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