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城镇发展战略

城镇发展战略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城镇发展战略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城镇发展战略

城镇发展战略范文第1篇

建设“两型社会”是湖南省走新型城镇化之路的现实诉求与必然选择,文章以“两型社会”建设为标准,提出了湖南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的基本原则和发展思路,并就如何以“两型社会”建设标准来引领城镇化建设实践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

两型社会;新型城镇化;城镇化建设

一、引言

“十二五”期间湖南城镇化发展进入快车道,年均增长1.48个百分点,城镇体系逐步优化,城市群雏形初步形成,城镇综合实力不断提高。然而,在不断取得成绩的同时,湖南省城镇化发展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如城镇化整体水平偏低,人地矛盾突出,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问题显得较为突出。以往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方式是以资源的极大浪费和环境的严重污染为代价的,重复建设和资源的无序开发严重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大大降低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质量。为保证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国家在中部改革试验区提出“两型社会”建设目标,“长株潭3+5城市群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获批成为“两型社会”的重要示范基地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突破日,也将湖南省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大契机。鉴于此,以“两型社会”建设标准统领城镇化建设,转变城镇发展方式,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集约紧凑的具有湖南特色的城镇化道路是我省城镇化建设在众多约束条件下的必然选择。

二、“两型社会”标准下湖南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思路与原则

(一)集约原则

集约原则就是要从全方位开发城镇功能,提高城镇竞争力。从城镇现有发展模式看有两种:第一种是开发区模式,这种模式一方面有利于城镇经济的快速发展,但另一方面也带来了许多消极影响,如土地集约程度不高,配套功能不齐全,缺乏应有的生活服务、居住功能,职住不平衡导致通勤费时费力。第二种是新城模式,城镇视为城市复合系统,既要能从多方面满足居住人群的需求,也必须有产业支撑。在两型社会标准下的新型城镇化在发展建设方面必须从实际出发全方位考虑各项功能,城市资源方面进行科学分配,平衡布局,做到生态可持续发展,实行集约原则,走集约化道路。

(二)生态原则

在我国,现阶段经济增长模式还是依赖传统方式的资源消耗模式,造成了极为严重的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在发达国家工业化完成后才出现的环境问题在我国已集中出现。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生态文明体制机制改革,是积极应对我国环境破坏、生态恶化、资源短缺的有力举措。

(三)人文原则想要提升城市竞争力,不仅要在经济指标这样的刚性指标上下足功夫,还要提升文化竞争力的软实力,更要看这个城市的生存与发展水平是否能符合人性化的要求,是否具有人文精神和人文特色等。

(四)节约原则

城镇化建设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土地资源问题,土地是城市建设中最为珍贵的不可再生资源,要秉持节约原则降低城镇发展与土地供给之间的矛盾,加强土地管理,把好土地审核的第一道门,加强预审、加强用地审核包括增大预审范围、加强实地考察以促进节约集约化土地利用,从制度层面来确保土地的合理利用,从法律层面杜绝盲目侵占土地现象的发生。

三、以“两型社会”建设标准来引领城镇化建设理念

两型社会建设中将城镇化建设作为重要内容,在我国城镇化过程中将人口与土地的集约化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推力,但在建设过程中却一再走上与过去相仿的的建设理念和模式,因此,想要城镇化建设不会继续走上老路,用两型社会建设标准来引导城镇化建设就成为了必然。只有用要求两型社会的建设要求来重新要求城镇建设,才能创新出一条全新的城镇化建设道路。用两型社会的建设要求来重新定义城镇化建设,做到建管一体不分家,以管促建,从而尽可能地发挥出城镇应有的活力,从而辐射、影响和带动周边地区的蓬勃发展。四、以“两型社会”建设标准来引领城镇化建设实践

(一)坚持发挥两型社会建设对城乡规划的引导作用

两型社会建设对城乡规划工作提出了新要求。一是更新规划编制理念。从注重经济发展转向注重维护民生和公众利益,从注重发展目标和增长速度转向注重控制合理的环境容量和确定科学的建设标准,从注重确定开发建设项目和用地安排转向注重加强各类资源的有效保护和空间管治。二是创新规划编制内容。突出城镇发展空间整合与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协调,突出生态绿地、水体保护、交通走廊等区域控制范围划定,明确必须重点保护、提升与协调的地区,为城镇可持续发展做好用地空间与基础设施、公共设施配置的准备,构筑引导区域全面、健康、协调发展的空间体系和支撑体系。三是倡导高效集约的用地布局模式。四是注重改善民生。贯彻执行国家调整住房供应结构、稳定住房价格的政策部署,把住房建设规划作为编制城市总体规划的重要内容,特别是明确保障性住房的用地布局和建设目标,扎实有效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

(二)坚持发挥两型社会建设对节能

减排的促进作用

加强建筑节能,是推进两型社会建设的必然要求。近几年来,湖南省在新建建筑强制节能、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绿色建筑推广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与此同时,交通节能、低碳出行、绿色照明、节水技术、商品房精装修、混合动力公交车这类两型技术和两型模式应加强推广。

(三)坚持发挥两型社会建设对生态资源和文化资源的保护作用

湖南省自然生态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十分丰富,加强自然生态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和利用工作,是推进两型社会建设的客观需要。一是加强长株潭城市群绿心地区保护。按照“保护第一、永续利用、分类指导、城乡统筹”的原则,加强对绿心地区城乡规划编制、修改、审批、实施的监督检查。二是加强风景名胜区保护。湖南省是风景名胜资源大省,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数量排全国第3位。三是加强历史文化资源保护。湖南省现有3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13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还有63个省级历史文化名城(镇、村),要加强对历史文化名城(镇、村)保护情况的实地督查,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纠正和查处。四是加强城乡人居环境建设。

参考文献:

[1]罗建荣.用两型社会建设标准推动城镇化进程[J].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10(07).

[2]邵俊,周均清.“两型社会”背景下武汉城市圈城镇化质量评析[J].华中建筑,2014(01).

[3]郑古蕊.两型社会背景下城镇化绿色转型的路径选择———以辽宁省为例[J].农业经济,2014(06).

[4]黄永香.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进两型城镇化———以湖南娄底为例[J].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2013(03).

[5]刘灿,敬尉,唐志远.“两型社会”视域下湘潭市新型城镇化路径探析[J].城市,2013(10).

城镇发展战略范文第2篇

关键词:河南省;新型城镇化;产城融合;战略

0 引言

近几年,河南省坚持把产业发展作为城市发展的前提,把城市建设作为产业发展的平台,积极建设新城区,逐步改造老城区,推动产城融合,致力于产业发展与城市发展相互依托、相互促进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在这过程中,也存在着产业布局不合理、城市公共服务薄弱、社会保障不完善等问题,阻碍了产城融合战略的推进及新型城镇化建设目标的实现。因此,结合河南省城镇化发展现状,研究并提出基于新型城镇化目标的河南省产城融合协调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1 产城融合战略与新型城镇化关系

城镇化是指人口向城镇集中的过程,新型城镇化目标则是在坚持以人为本原则的基础上,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推动城市现代化、集群化、生态化与农村城镇化。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不断完善城市功能,推进城市的智能化发展,提升城市文明程度,实现资源的高效配置,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建设适宜居住、环境友好、社会和谐的新型城市。新型城镇化的特点就是聚集效益好、辐射能力强、途径多元化、人本气氛浓厚。

推进新型城镇化,有城无业不行,有业无城也不行。新型城镇化是产城融合的战略目标,产城融合是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方式与关键突破口,为合理解决区域产城分离现象,全面提升城镇化质量奠定扎实基础。因此,新型城镇化建设必须坚持以产兴城、产城互动、双向融合。首先,从根本上来讲,城镇化是实现产业、要素及人口在空间上的高度集聚,而人口与要素集聚以产业集聚为前提条件,同时产业集聚也是实现城镇化目标的基础。因此,新型城镇化建设应坚持以产业的集聚带动人口集聚的原则展开。其次,城市发展过度依赖工业化,而忽视城市公共服务配套设施的建设也不利于新型城镇化目标的实现,产城分割必将带来各种社会经济发展问题,影响城市发展质量。因此,只有坚持产业与城市的深度融合,才能真正实现新型城镇化建设目标。

2 基于新型城镇化目标的河南省产城融合协调发展战略

(1)提升河南省城镇化水平

目前,世界发达国家的城镇率已经超过70%,我国城镇化率在2014年也已经达到54.77%,而同年河南省的城镇化率仅为45.2%,落后于全国水平9.57个百分点。这充分表明,目前河南省城镇化发展水平劣势,十分不利于新型城镇化推动产城融合协调发展。为此,笔者认为针对于目前河南省城镇化发展水平不高的现状,应加大力度提高河南省城镇化发展水平。根据河南省“十二五”规划,今年河南省城镇化率要比去年提升3个百分点,大约今年需要增加300万城市人口。因此,我省应在初步形成的城镇体系条件下,加强城市规划与产业升级,推动具有产业特色的小城镇建设,尤其是要重视中小城市发展,实现以中心城市现代服务业发展为核心,以周边中小城市功能逐步完善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目标,不断加强城市人口承载力,推动产城融合与新型城镇化的共同发展。

(2)以完善产城融合协调发展体制机制为动力源

目前,河南省社会保障、户籍及土地制度的不完善在不同程度上制约了产城融合协调发展与新型城镇化建设,对此,笔者认为应以完善产城融合协调发展体制机制为动力源,为河南省产城融合战略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目标的实现扫清障碍。

以郑州市城中村改造为例,在改造过程中,只重视了政府、开发商和居民的经济利益,并带动了房价的上升,但是却忽视了低收入农村务工人员及新毕业大学生群体,这部分人群由于收入水平有限,只能搬迁至房价更低廉的城市,这就阻碍了他们与整个城市的融合,不利于城市化进程与产城融合的实现。对此,应加强对低收入人群的社会保障制度,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有效保障低收入者的生存与发展权利。既要积极完善户籍管理制度,为农民在城镇落户提供更好的政策环境,改变农民在城镇落户难问题,又要积极探索农村集体用地流转方法,允许进入城镇的农民保留其农村承包地的使用权,促进农村居民分批入城。此外,还应加强这部分进程农民的社会保障,为其在子女教育及公共服务等方面提供更多的优惠政策。

(3)新型城镇化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相结合

目前,河南省第一、二产业高于全国水平,而第三产业低于全国发展水平,三大产业结构的不合理也已经成为其新型城镇化建设与产城融合发展战略实施的重要因素,因此,应以新型城镇化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相结合为主要方式,推进河南省产城融合战略的实施。

导致河南省三大产业结构比例失调的原因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是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急于求成,大力发展以制造业为主的第二产业。尽管第二产业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承担着重要角色,在吸纳人口、解决就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甚至是在短时间内获得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显著成果。但是,从长远角度来看,由于过度重视第二产业而忽视二、三产业协调发展,就会造成城市畸形发展状态。当第三产业发展滞后于城市建设规模时,将出现由于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不完善而导致的城市入住率低、周边商业发展缓慢等情况。因此,第三产业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河南省产城融合战略的推进。为此,应做好新型城镇化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结合,着力提升第三产业比重,大量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从根本上形成城镇与产业发展的互动与融合。从河南省产业结构及城镇化发展现状来看,其发展规模仍有很大提升潜力,缺少了服务业的发展,就会失去产城融合的动力,因此,要抓住第三产业发展契机,推动河南省新型城镇化与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4)进一步提高城市公共服务能力

目前,河南省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以来,已经形成了以城市新区、产业集聚区、旧城改造、新型农村社区、特色商业区等多种形式的城镇载体,城镇人口规模逐步扩大,其医疗、交通等公共服务设施明显不能跟上硬件设施建设步伐,无法满足新定居城市居民及外来务工人员的实际需求,阻碍了河南省产城融合互动。对此,笔者认为应进一步提高城市公共服务能力,打破公共服务能力薄弱对城市新区、产业集聚区等多种城镇载体产城融合的束缚。一是要具备科学的城市发展意识,在加速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大力发展城市公共服务配套建设,为产城融合战略的实现创造有利条件,强化产城融合在河南省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作用;二是针对多种形式的城镇载体制定相应的产城融合战略,从医疗、教育及服务等公共服务方面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为城市低收入人群提供有效的生活保障,推动河南省成为宜居、宜工作、生态良好的城市;三是政府与市场应各司其职,发挥各自在产城融合中的作用,政府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鼓励企业及社会组织进入到相关公共服务领域,企业及社会组织也应积极投身于城市公共服务能力提升工作当中,力争通过政府、企业及社会组织等多方力量的共同作用,提升城市公共服务的便捷性,加快河南省新型城镇化建设与产城融合战略的实施。

3 结语

综上所述,以实现新型城镇化为目标的产城融合战略,无论是在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方面,还是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本研究通过对产城融合战略与新型城镇化建设关系的解读,结合河南省产城融合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现状,从提升城镇化水平、完善产城融合协调发展体制机制、新型城镇化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相结合,以及提高城市公共服务能力四方面,分析了基于新型城镇化目标的河南省产城融合协调发展战略。

参考文献:

[1]刘瑾,耿谦,王艳.产城融合型高新区发展模式及其规划策略――以济南高新区东区为例[J]. 规划师,2012,04:58-64.

[2]贺传皎,王旭,邹兵.由“产城互促”到“产城融合”――深圳市产业布局规划的思路与方法[J]. 城市规划学刊,2012,05:30-36.

[3]李文彬,陈浩.产城融合内涵解析与规划建议[J]. 城市规划学刊,2012,S1:99-103.

城镇发展战略范文第3篇

江西城镇化发展的成效显著

建国以来,江西围绕加快推进城镇化,大力培育中心城市,积极发展中小城市,集约发展小城镇,全省城镇规模进一步扩大、结构进一步优化、功能进一步完善、人居环境进一步改善、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城镇化水平跨上了新台阶,吸引着周边地区资本、技术、人才、产业向城镇集聚,加快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促进了经济和社会健康快速发展。

1.城镇化水平有明显提高。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发展步伐的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向城镇非农产业转移,使江西城镇化水平有了明显提高,突出表现为城镇人口迅速增加、城镇体系日益完善、城镇布局日趋合理。从城镇人口来看,1949年全省总人口为1314.04万人,城镇人口为124.83人;2011年全省总人口为4488.40万人,城镇总人口为2051.20万人;2011年与1949年相比,全省总人口增长241.6%,城镇人口增长1543.2%,城镇人口增长幅度大大高于总人口增长幅度;城镇化率由1949年的9.5%提高到2011年的45.7%。特别是“十一五”期间,江西城镇化率由37.1%提高到了44.1%,在全国位列第19位,高于河南、湖南、河北、安徽、青海、新疆、广西、甘肃、贵州、四川等地;在中部地区,江西城镇化率列第三位。[4]从城镇体系来看,至2010年底,全省设市21个,市区面积已达32825.83平方公里,其中城区面积1626.80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856.90平方公里,分别比2000年增加了2348.73平方公里、72.80平方公里和313.90平方公里,分别增长7.2%、4.5%和36.6%;人口在100万以上的特大城市有南昌市,人口在50万~100万人的大城市有赣州市、九江市、景德镇市、吉安市、抚州市,人口在20万~50万人的中等城市有新余市、萍乡市、宜春市、上饶市、南康市、瑞金市、丰城市、高安市、樟树市、鄱阳县、兴国县、于都县、信丰县,还有人口在10万~20万人的小城市28个以及各类建制镇770个,逐步形成了以特大城市为中心,大城市为骨干,中小城市为支撑,众多建制镇为基础,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体系。从城镇布局来看,江西绝大部分城镇临水沿路而建,逐步形成了以南昌为中心,以浙赣线和京九线为发展轴带的“一心二带”大十字格局。大十字架附近区域的城镇化水平和城镇密度较之其他区域要高,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也相对要高,由此江西城镇的空间布局呈南稀北密的特点,浙赣铁路线以北的地区有16座城市,以南地区仅有5座城市。

2.城镇拉动经济明显增强。改革开放以来,江西经济发展水平与城镇化发展水平的趋势是同方向变化的,两者呈正相关关系,表明城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作用。这是因为:城镇可以聚集土地、资金、技术、人才、政策等要素,大大提高经济的聚集效益和规模效益,促进经济快速有序发展;同时,城镇和第三产业发展紧密相连,城镇化不仅能够推动教育、医疗、社保、就业等公共服务发展,还能够推动商贸、餐饮、旅游等消费型服务业和金融、保险、物流等生产型服务业发展,提高第三产业比重,实现经济结构转型升级。1978年江西城镇化率为16.8%,到2011年全省城镇化率提高到45.7%。随着城镇化步伐加快,全省GDP总量由1978年的87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11583.8亿元,三大产业的结构得到明显改善(见表5)。1978年江西三大产业的比例为1:0.91:0.49,到2011年其比例调整为1:4.74:2.59;第三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978年的20.4%上升到2011年的31.1%。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镇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对全省的经济贡献率不断提高,城镇龙头作用日益显现。2010年城镇经济占全省GDP比重为87.23%,在全省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城镇化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和源泉。

3.城镇就业人数明显增加。江西以产业集聚区为载体,统筹城镇功能区与产业集聚区建设,加快产业向城镇集聚,使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工业生产、商务贸易、交通运输和社区服务等成为就业蓄水池,不仅为城镇居民提供就业岗位,而且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提供就业岗位。同时,通过建立与城镇化发展相适应的城乡一体化就业市场、就业信息披露机制、就业综合服务体系,消除对进城农民工的不合理限制和歧视,使城镇就业人数明显增加。全省城镇就业人数由1978年的267.4万人增加到2010年的802.02万人,增长199.9%;2010年与2000年相比,南昌市、景德镇市、萍乡市、九江市、新余市、鹰潭市、赣州市、吉安市、宜春市、抚州市、上饶市城镇化率分别提高16.83个百分点、10.72个百分点、19.99个百分点、14.28个百分点、18.97个百分点、12.5个百分点、16.97个百分点、15.65个百分点、10.77个百分点、10.59个百分点、24.92个百分点;城镇就业人数分别增加62.98万人、13.41万人、13.84万人、33.83万人、17.82万人、14.33万人、33.4万人、30.37万人、29.83万人、24.78万人、38.93万人,其增长率分别为63.8%、47.6%、53.2%、57.0%、138.1%、113.7%、52.4%、67.6%、54.3%、62.6%81.8%(见表6)。城镇化是增加城镇就业的重要途径,据测算,全省城镇化每提高1个百分点,可转移44万农村人口到城镇生活。[5]以九江市为例,该市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深化户籍改革,放宽市辖浔阳区、庐山区、九江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落户条件,基本取消所辖县(包括共青城市、瑞昌市)人民政府所在地镇(街道)的落户限制,全面放开其他建制镇的落户条件,鼓励、引导本市籍农民、外来进城务工人员和经商人员向城镇转移落户,[6]使该市2006年~2010年城镇就业人数分别比上年增长9.3%、5.1%、4.8%、4.2%和4.6%。

4.城镇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江西在推进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坚持基础设施建设优先的原则,加大市政建设力度,使城镇各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不断完善,提升了城镇的集聚力、吸引力和承载力。“十一五”期间,全省各类城镇完成市政设施建设投资747亿元,年均增长25.3%。城市道路和交通建设得到长足发展,2010年末,全省城市道路面积11330.3平方米,比2000年增长244.07%;城市道路总长度达到5742公里,比2000年增长89.32%;城市公共汽车、电车营运车辆7048辆,比2000年增长74.84%(见表7)。随着南昌市青云水厂三期工程、景德镇第四水厂、赣州市第三水厂、南康市第二水厂等城镇供水设施的建设和投产,全省城镇供水能力进一步增强。2010年全省县城以上城镇日供水能力达495.23万立方米;居民自来水普及率97.43%,比2000年增加4.13个百分点;供水管道长度达9526.55公里,比2000年增长140.08%。九江市、吉安市引进上海通达公司建成天然气供气项目,不仅为政府节约了大量投资,而且提高了市民生活用气质量。2010年末全省城市人工煤气供应量为58207.88万立方米,比2000年增长47.5%;城市液化石油气供气总量188847.33吨,比2000年增长14.66%;城市燃气普及率为92.36%,比2000年提高23.16个百分点。城镇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有效扩大了城镇人口容量、提升了城镇功能和效率、促进了城镇现代化建设。

5.城镇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江西突出加强事关城镇长远发展和民生改善的基础性、功能性、生态性设施建设,重点加强城镇污水处理、生活垃圾处理和园林绿化建设,走环境友好型城镇化发展道路,使城镇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到2010年底全省共有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100座,是全国第五个实现县城以上城镇污水集中处理全覆盖的省份,日污水处理能力达272.55万立方米,全年处理污水总量达7.6亿立方米,污水处理率达80.83%,比2005年提高45.91个百分点(见表8)。城镇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大幅提高,到2010年底全省城镇垃圾无害化处理场17个,垃圾无害化处理量300.2万吨,垃圾无害化处理率51.6%,其中设市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为85.89%,比2005年提高37.02个百分点,在全国排第13位;生活垃圾清运量284万吨,比2005年增长7.58%。按照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要求,全省城镇园林绿化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到2010年底全省设市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6.62%,绿地率43.2%,均在全国排第1位;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3.04平方米,比2005年新增5.22平方米,在全国排第7位。目前,宜春、景德镇、南昌、新余、赣州、萍乡、吉安7个城市被评为国家园林城市,武宁县和吉安县被评为国家园林县城,萍乡安源区安源镇评为国家园林城镇;11个设区市和28个县(市)评为省级园林城市。2010年城市绿化覆盖面积48924公顷,比2000年增长144.08%;城市公园数由2000年的109个上升至2010年的238个,公园面积增加至6442公顷,增长253.96%。城镇人居环境明显改善,为建设绿色生态江西、创建一流人居环境,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保护鄱阳湖“一湖清水”作出了积极贡献。

江西城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虽然建国以来江西城镇化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也存在不少问题,突出表现为:城镇化水平落后于邻省及全国的水平、各设区市的城镇化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城镇化发展滞后于全省经济发展水平、城镇经济聚集和辐射功能发挥不充分。这些问题使城镇产业发展水平和人口聚集能力难以适应加快城镇化发展的要求。

1.城镇化水平落后于邻省及全国的水平。近年来,江西经济社会步入快速发展的轨道,呈现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良好态势,但若把江西城镇化发展放到全国发展的大格局中来审视,与发达地区或周边发展较快的邻省相比,江西城镇化水平仍然滞后。从江西城镇化历程来看,城镇化率一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978年江西城镇化率为16.8%,比全国城镇化率17.9%低1.1个百分点,到2011年江西城镇化率虽然提高到45.7%,但全国城镇化率为51.3%,与全国城镇化率的差距扩大到5.6个百分点,说明江西与全国城镇化差距呈扩大趋势。在华东六省中,2011年江西城镇化率仅高于安徽省0.9个百分点,分别低于江苏省、浙江省、福建省、山东省城镇化率16.2个百分点、16.6个百分点、12.4个百分点、5.3个百分点(见表9),与这些省的城镇化差距也呈扩大趋势。不仅如此,江西作为一个内陆欠发达省份,其城镇化基础薄弱,拥有的城市数量在中部地区最少,拥有百万人口以上和50万~100万人口的大城市数量在中部地区也最少。2010年,江西除城市用水普及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之外,城市燃气普及率、每万人拥有公共交通车辆、人均城市道路面积、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每万人拥有公共厕所等城市设施水平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7]同时,在城镇化建设中普遍存在重建设、轻规划、品位低问题,有些小城镇脱离自身基础和经济发展需要,盲目扩大镇区规模,对有限的土地资源不加珍惜,使土地利用效率低下。

2.各设区市的城镇化水平存在较大差异。江西城镇化地域差异大,突出表现为各设区市之间的城镇化发展极不平衡。南昌市作为省会所在地相对其他城市而言,由于其对流动人口有较大的吸引力,具有更强的吸收转移人口的能力,2011年城镇化率为67.24%,比2000年提高18.36个百分点,比全省平均水平高21.54个百分点。城镇化水平最低的是宜春市,2011年城镇化率仅为38.19%,与城镇化率最高的南昌市相比,两者城市化率竟相差27.52个百分点。2011年与2000年相比,城镇化率提高最快的是上饶市(城镇化率由16.97%提高到41.74%,提高24.77个百分点),城镇化率提高最慢的是抚州市(城镇化率由26.61%提高到38.82%,提高12.21个百分点),两者城镇化率提高幅度相差12.56个百分点。2011年11个设区市中仅有南昌市、景德镇市、萍乡市、新余市、鹰潭市的城镇化率超过全省平均水平(见表10)。同时,县域城镇化率差距较大、发展不平衡的矛盾依然突出,具有自身特色的城镇不多,县级城镇之间缺乏明确的分工和协作关系,造成许多同构性浪费和低水平的自我竞争局面,未能依托新兴产业形成先进的现代产业和较强的区域经济竞争力。全省城镇化地域差异,形成不平衡的区域经济格局,对整体推进江西现代化进程带来很大压力。

3.城镇化发展滞后于全省经济发展水平。城镇是工业化的载体,按照城镇化、工业化发展规律,城镇化要与工业化发展相适应。从发达国家城镇化进程来看,其城镇化水平往往高于工业化水平,目前国际上多数发展中国家也是如此。根据钱纳里模型,当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时,城镇化率会领先工业化率近30个百分点。[8]江西城镇化建设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工业发展,但没有像多数国家和地区那样带来人口和产业的大规模集中,其结果造成城镇化进程滞后于全省经济发展水平。2011年全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583.8亿元,按当年全省年末常住人口4488.4万人计算,人均生产总值约合3898美元。当年江西工业化率为48.5%,按城镇化率领先工业化率30个百分点计算,全省城镇化率应在78.5%左右。然而,当年江西城镇化率仅为45.7%,不仅没有领先工业化率,反而低于工业化率2.8个百分点(见表11)。城镇化发展滞后于全省经济发展水平,不仅不利于城镇吸纳农村人口,而且会阻碍工业现代化及其经济效益的提高,使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社会保障等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受到限制,人口素质难于提高,从而阻碍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4.城镇经济聚集和辐射功能发挥不充分。实施城镇化发展战略,不是为城镇化而城镇化,而是为了利用城镇对人口、资本、资源、技术和商品的集中所带来的聚集效益和城镇经济辐射效应来促进经济发展。然而,由于江西大中城市数量少、发展水平低以及小城镇粗放发展,导致城镇的经济聚集和辐射功能发挥不充分。相对于小城镇而言,大城市更能发挥城镇的聚集效益和辐射能力,对周边地区产生巨大的辐射力和吸引力,带动其繁荣和进步。然而,江西大城市数量少,至2010年底,全省有特大城市1个、大城市5个、中等城市有13个、小城市28个和各类小城镇770个,大城市占全省城镇数量的比重仅为0.7%。同时,江西大城市普遍存在产业水平低、竞争力弱等问题,使其对周边地区的经济辐射带动能力不强。2012年5月21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中国社科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在北京《2012年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该报告显示,根据经济规模、经济增长、经济效率、发展成本、产业层次、收入水平、居民幸福感、就业水平指标,所列的294个城市中,江西仅南昌市排名第42位进入百强,其他设区市排名都在100位以后。南昌市在全国省会城市中的经济实力不强、聚集和辐射能力较弱,制约了其辐射和带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城镇是第二、三产业发展的基础和依托,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产业升级与城镇发展有高度的相关性。江西中小城市不仅规模偏小、数量较少,而且各城市产业同构和结构雷同现象严重、互补性差;普遍缺乏支柱产业和主导产品、大型企业集团的支撑,承上启下的节点作用不够突出;产业支撑能力不足、产业聚集层次低、技术创新能力严重不足,二、三产业所占的比例过低,不利于其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所有这些,都会使中小城市难以有效辐射和带动周边地区发展。江西小城镇虽然数量不少,但档次低、规模小、布局散,服务和带动其周边乡村发展的功能较弱。档次较低,多数小城镇发展水平较低、经济实力弱,未能进行较为完善的基础设施配套建设,结果城镇功能不完善,难以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形成地方产业特色,限制了其辐射带动作用的发挥;规模过小,多数小城镇还只是简单的商品交换集散地,对要素资源的聚集能力弱,金融、信息、技术等生产业缺失或服务水平低下,生产要素市场的发育不完善,承接外部产业的能力弱,发展后劲不足,更谈不上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布局分散,众多小城镇发展缺乏规划、布局分散,相互之间未能形成明确的分工和协作关系,不仅分散了发展力量,造成许多结构性浪费,而且形成低水平的自我竞争局面,难以产生较强的辐射能力和带动区域经济发展能力。

推进江西城镇化发展的建议

根据国际经验:当一个国家或地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由30%提高到60%时,城镇化将进入加速发展时期。2011年江西城镇化率为45.7%,正处于城镇化加速发展的阶段。江西应抓住加快推进城镇化发展的良好机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城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走具有江西特色的城镇化道路,以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为动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城镇化进程,提升城镇发展质量,努力实现城镇化快速、有序、健康发展。

⒈以科学规划指导城镇化建设。城镇规划是城镇建设的蓝图,决定着城镇未来的发展。江西要推动城镇的科学发展,必须充分发挥规划的战略性、前瞻性和导向性作用,深入研究各城镇历史文化、风俗民情、产业基础、承载能力、发展前景,用先进的规划理念制订科学的城镇规划,充分展示城镇的历史内涵、现代风貌和鲜明的地方特色,切实做到以科学规划指导城镇化建设。近年来,江西省委、省政府明确要求编制城镇规划应充分体现先进的城镇发展理念,坚持世界眼光、立足长远发展、面向城镇未来,着眼于资源能源节约、基础设施完善、公共服务健全、人流物流便捷、经济文化繁荣、社会事业发达、城镇管理高效、生态环境优美、人与自然和谐等城镇现代化发展,高标准、高起点搞好城镇规划。为此,城镇化要坚持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以规划统领城镇化,提升城镇设计和建筑水平,明确城镇生产、生活、生态功能分工和空间布局,引导生产要素向城镇集聚,提升城镇安全、便捷、舒适功能,保护城镇生态环境,并加强对实施规划过程的法律监督、舆论监督和社会监督,维护规划的严肃性,保障实施规划的有效性,防止和制止实施规划过程中的随意性;城镇规划要统筹考虑自然条件、历史沿革、人口规模、经济基础、发展前景和居民意愿,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基本农田保护规划、土地整理规划、环境保护规划、交通运输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等有机衔接,形成城镇发展规划体系,合理确定城镇性质、规模、发展方向和布局,做到既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又体现时代性和超前性;城镇规划要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等重大发展战略相衔接,最大限度地充分利用好江西得天独厚的江河、湖泊、山林、湿地等自然禀赋,依托区位交通、特色产业、历史文化和旅游资源,提升城镇文化品位,彰显城镇个性魅力,着力形成结构合理、布局协调、功能互补的城镇发展新格局,充分发挥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比较优势,努力做到优势互补、共创多赢;城镇规划既要注重规划前瞻性,结合江西城镇化发展实际,坚持立足长远、面向未来,高标准、高起点搞好城镇规划,切实解决规划赶不上发展、规划滞后于建设的问题,又要坚持规划科学性,防止出现脱离实际、过度超前、贪大求快、因人力物力财力难以承受而在实际工作中无法实施问题,根据城镇的基础条件、能源资源、环境容量等,科学确定城镇人口规模和区域规模,使其有足够的承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要完善规划科学决策机制,坚持政府主导、专家领衔、部门合作、公众参与、科学决策的要求,严格规划编制和审批程序,重要规划要多方案备选,广泛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并通过立法保证规划的实施。

⒉以产业发展支撑城镇化建设。产业发展创造供给,城镇化建设创造需求,产业是城镇化的“发动机”,城镇化是产业的“加速器”。没有产业支撑,城镇会因此缺失活力、缺少张力、缺乏竞争力,壮大城镇实力、提升城镇地位、强化城镇聚集和辐射功能,基础在产业、关键在产业、着力点在产业。要加速推进江西城镇化进程,必须把产业作为城镇化的关键和核心,以产业发展支撑城镇化建设,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坚持“三个结合”,实现城镇与产业联动发展、协调共进。首先,城镇化与工业化相结合。要以产业集聚规模化的新型工业发展来支撑城镇化发展,把工业化作为增强城镇经济实力的路径,将实施工业强省战略与城镇化战略有机结合起来,坚持工业化和城镇化“双轮驱动”,实现工业化与城镇化相互促进、互动发展。按照“产城一体”的要求,从各城镇的实际出发,大力发展与当地资源结合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特色产业,如在昌九工业走廊打造共青城国家级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基地,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航空制造、绿色照明、生物制药等新兴产业;着力培育景德镇直升机、南昌航空城、上饶太阳能、吉安通讯终端、宜春锂电新能源、赣州钨和稀土、鹰潭铜、新余镍材料精深加工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城镇建设和产业发展的良性互动。大力发展电子信息及应用软件、生物医药、光机电一体化、新材料等技术密集型产业,发挥企业主体和政府引导、扶持作用,促进集成创新和自主创新,增加高科技含量与高附加值产品生产,加快无污染、低耗能、节水型工业化进程,推进以资源节约、综合利用、清洁生产为重点的节约型和环保城镇建设。继续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注重提供就业机会和打造创业平台,增加就业岗位,促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通过工业园区实现产业组织结构、产品结构、技术结构和区域结构的升级,强化要素聚集与辐射效应,全面提高城镇经济发展的规模效应和聚集效应。其次,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相结合。按照城乡产业联动和协调发展原则,以城镇为依托,培育和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农业现代化、市场化发展,引导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生产要素向农村合理流动,优化农村产业结构,着力形成城乡产业分工合理、区域特色鲜明、生产要素和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产业发展格局;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优化农业区域布局,推动优势农产品和特色农产品向优势产区集中;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运销业,培育农业龙头企业,提高农产品加工程度,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构建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的高效农业产业体系,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引导城镇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农村转移和扩散以及农村工业向园区集中。第三,城镇化与服务业发展相结合。城镇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服务业高度发达,要在大力发展商贸流通、餐饮服务、交通运输等传统服务业的同时,加快金融、保险、物流、证券、信息、文化、咨询、物业、社区等现代服务业发展,使城镇成为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重要集散地,聚集人气、财气、商机,提升城镇形象,提高城镇品位,完善城镇功能,增加就业容量。

⒊打造具有江西特色的城镇群。要加快江西城镇化建设,必须根据省委、省政府确定的“龙头昂起、两翼齐飞、苏区振兴、绿色崛起”区域发展格局和“一群两带三区”省域城镇空间结构体系,坚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完善功能的原则,把城镇群作为完善城镇体系的主体形态,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等重大发展战略相衔接,大力发展大中小城市、扶持县城及中心镇建设,着力打造具有江西特色的城镇群,形成结构合理、布局协调、功能互补的城镇发展新格局。首先,要着力培育以南昌为核心的环鄱阳湖生态城镇群。把建设环鄱阳湖生态城镇群作为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重要内容,摆在全省推进城镇化的突出位置,着力培育以南昌为核心,以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中心城市为支撑,以昌九工业走廊地带县域城镇为重点,以滨湖田园风光城镇为补充的环鄱阳湖生态城镇群,突出其生态、低碳、集约、高效的特色,注重城镇合理分工,加强城镇之间的联系与协作,使环鄱阳湖生态城镇群成为世界湖区可持续发展的样板。在培育环鄱阳湖生态城镇群过程中,应根据适度非均衡发展理论,整合资源优先发展有较强经济实力和较高工业化、城镇化水平的地区,坚定不移地做大做强南昌,强化其聚集和辐射功能,增强其产业基础的扩张能力,加快人口和生产要素聚集,使之成为环鄱阳湖城镇群的核心城市,引领江西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其次,要加快沪昆线和京九线两条城镇带的发展。以沪昆线和京九线为发展主轴线,加强中心城市和沿线城镇之间的联系与协作,组织协调其产业分工与合作,形成“大十字”城镇空间架构。在沪昆线西段加快发展以新余、宜春、萍乡为中心的赣西城镇群;在沪昆线东段积极培育和拓展以上饶、鹰潭为中心的赣东城镇群;在京九线北段重点加快昌九工业走廊建设和沿江开发,积极推进南昌和九江相向融合,加快一体化发展,使之成为全省城镇化发展和环鄱阳湖城镇群的核心区,抓住向莆铁路、海西经济区建设的机遇,加快以抚州为中心的赣东南城镇群建设;在京九线南段重点发展以赣州、吉安为中心的城镇群,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第三,加快南昌、赣州、九江三大都市区建设。把做大做强中心城市放在江西城镇化建设的突出位置,大力实施中心城市带动战略,以加快产业集群和人口聚集为重点,提高中心城市要素聚集、科技创新、文化引领和综合服务功能,增强中心城市辐射力和带动力,加快南昌大都市区、赣州都市区和九江都市区建设。把南昌打造成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和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增长极、国家综合交通枢纽、全国低碳经济示范城,强化南昌在全省城镇化体系中的中心地位,充分发挥其在江西城镇化进程中的辐射力和带动力。充分发挥赣州都市区生态、资源和人文优势,使之成为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主要平台和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示范区域。把九江都市区建成现代化港口旅游城市、区域性物流枢纽和长江沿岸重要工业基地,增强其对周边地区发展的辐射力和带动力。第四,扶持县城及中心镇建设。在推进城镇化建设过程中,把县城作为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近转移的重要载体,扶持县城及中心镇建设。发挥县城连接城乡、承上启下、促进城乡互动的纽带作用,推动城乡之间公共资源均衡分配和生产要素自由流动;抓好特色镇、重点镇、交通枢纽镇建设,把小城镇建设与培育特色优势产业结合起来,与逐步减少“空心村”结合起来,与提高“三农”服务能力和水平结合起来,与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结合起来,与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就近向工业园区转移就业结合起来,使之成为辐射和带动农村发展的消费中心、生产要素集散中心、“三农”服务中心、社会保障和公共社会服务中心。

城镇发展战略范文第4篇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一直在推进城镇化进程,目前仍处于城镇化快速推进阶段。新型城镇化要立足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扭转过去城镇化进程中一些落后、不可持续的做法。建立适应新形势要求的城镇化推进模式和做法。加快调整城市发展的理念、结构、布局、形态和功能,确立合理可行的城市发展思路和模式。对于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一、坚持大中小城市共同发展的基本方向,更加强化中小城市的发展

一些专家建议中国要多发展几个类似于北京、上海、广州的超大城市,建议每个超大城市的人口总量至少超过3000万。最近深圳也在研究将人口发展到3000万以上的可能性和对策,并且认为这是解决中国城镇化问题的重要模式。笔者相信如果没有任何控制措施,像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这样的超大城市,单个城市的人口总量完全可以达到3000万以上,问题是这种模式的代价将会非常惨重,而且很难持续稳定和高效。交通堵塞、雾霾、南水北调、垃圾围城等现象已经日渐严重,不敢想象人口超过3000万的北京又会是什么样子。有人以东京、巴黎和伦敦等城市的例子支撑这种模式,问题是中国的国情和这些国家完全不同,中国要走依靠超大城市膨胀支撑城镇化的路子肯定不是最优选择,所以说是“非不能也,是不行、不佳、不可持续也”。即便是走这条路,假如中国未来培育20个单体人口总量超3000万的超大城市,也只能容纳6亿城镇人口,剩下的5亿~6亿进城人口仍然要依靠其他类型的城市吸纳。因此,未来中国城镇化要大中小城市共同发展。考虑到我国的资源分布和环境承载格局,今后更大的任务是培育和发展一批不同规模和特色的中小城市,包括类型和功能多样的重点城镇,增强配套服务功能和产业人口集聚能力,使之成为支撑中国新型城镇化的重要组织和单元。

二、加强城市的集约化、集聚化和集中化发展,提升城市群的吸纳集聚和承载能力

总体上看,我国是一个资源短缺、生态环境相对脆弱的国家,真正适宜大规模工业化、城镇化的区域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和中西部局部区域,这一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的城镇化必须走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道路。由于我国是国土大国和人口大国,不可能把多数进城人口都集中到东部沿海地区,还要让部分人口在广大的中西部国土空间上分散城镇化,这也有利于当地的戍土守边、区域均衡和民族团结,也就是说我国的城镇化应该实行“宏观分散、微观集中”的模式。宏观分散就是指上面说到的在适宜城镇化的广大国土空间范围内都要推进城镇化,当然城镇化的模式、速度存在区域差别。微观集中就是指任何地区的城镇化都要体现集约、集聚、集中的理念,城市群就是体现微观集中的重要形态。城市群不是一定国土空间范围内城市的简单组合,而是经济社会发展达到一定水平、城镇化达到一定阶段的城市空间布局形态。也就是说实现城市1+1+1+…>n的效应。按照这种理解,我国很多地方不具备发展城市群的条件和可能。但是,目前很多地方存在规划建设城市群的热潮,出现了盲目攀比和超越当地发展阶段的现象,需要中央进行规划和政策的正确引导。今后当务之急是科学合理地确定和培育一些重点城市群,加强城市群内部协同互动、分工合作和优势互补,探索吸纳人口和产业更加集约高效、更加有力支撑城镇化的路径模式。对于不具备城市群发展条件的中西部区域,一种模式是进一步做大做强省会城市或者重点城市,增强产业和人口聚集和吸纳功能;另一种模式是发展以中小城市聚集、资源占用相对较少、发展规模和水平相对较低为特征的城镇群,发挥城镇群对于当地进城人口的吸引力和集聚的倍数效应,因地制宜带动城镇化的稳步推进。

三、合理优化疏解超大、特大城市承载的要素和职能,引导促进郊区化和卫星城发展

针对我国部分超大和特大城市已经出现的交通拥堵、雾霾污染增加、用水紧张、地面沉陷等问题,一方面要深刻反思我国大城市粗放式发展的教训,对于未来新发展的大城市要严格按照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合理规划和建设,避免盲目求大重蹈现有大城市的覆辙,也就是说今后对于我国在什么地方布局、发展多少个大城市要持慎重态度,需要在土地、水、环境容量、公共交通等方面进行科学合理、客观理性的论证。另一方面。对于现有的特别是城市人口在1000万,甚至2000万以上的特大超大城市,在加快优质高端高附加值要素集聚的同时,要适当分散疏解中心城区的人口、就业、居住、资金、教育、医疗等各类要素和服务功能,引导国际上比较常见的郊区化现象的发育成熟。欧美许多城市在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均出现郊区化现象,中心城区主要分布有行政、商务、公共服务机构、设施和场所,许多贫民窟也分布在中心城区,而社会精英、名流大多居住在郊区的富人区,周边配备完善的各类公共服务设施。我国也已经开始出现郊区化的端倪,但是由于郊区配套服务设施没有到位,大多数精英阶层和中产阶层仍然选择在中心城区居住生活,相信随着郊区配套条件的改善,未来中国的郊区化进程将会加快。因此,应选择一批超大特大城市加快郊区化规划和开发建设,重点培育壮大若干郊区的卫星城,加强卫星城的综合配套服务功能,吸引产业和人口集中集聚,缓解中心城区资源环境压力和降低居民生活成本,这样也有利于整个城市的均衡协调发展。

四、优化城市规划的功能分区和新城新区的分工定位,因地制宜实现城市特色差异化发展

目前我国城市发展存在重铺摊子、轻质量特色的倾向,回避城市建成区旧城改造的矛盾和难度,热衷于“一张白纸上作画”规划建设新城新区,最后导致中国“千城一面”的城市体系和格局。目前现有城市普遍存在功能分区杂乱、跨区长距离人口流动规模大、城市效率低下的现象,行政区、商务区、生产区、生活区混杂,既不利于提高行政商务和生产效率,也影响城市形象和档次。而且,大量人群工作地和居住地长距离分割,导致城市交通压力居高不下,也不利于节能减排和宜居宜业,这些都对优化城市的功能分区提出更高要求。一方面要对城市建成区实行旧城改造、搬迁并转、退二进三、环境整治等功能的优化调整,适当归并整合原有区块的城市功能,加强保护老城的历史文化风貌和自然景观本底,保留城市的特有元素和特殊单元,彰显城市的灵魂和特色,宜密则密、宜疏则疏、宜高则高、宜低则低,打造生产、生活、生态功能相对集中、分工合理、有机融合的城市功能分区格局。另一方面,要高度重视新城新区的规划和定位,用新的超前的理念指导新城新区规划和建设,控制速度和面积,强化与老城区的功能互补和对接,带动老城区的功能分区优化。特别是加强新城新区产业发展定位和人口规模的规划论证,既要防范老城区淘汰的落后产能被简单转移和复制,也要防止形成因盲目贪图铺摊子大建楼房和道路、缺少人气和产业支撑的“鬼城”和“空城”,而要将新城新区建设成为功能分区合理、特色差异凸显、宜业宜居并重的城市名片和样板。

五、加强资源集约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和信息网络技术改造,促进城市绿色、低碳、循环、智能、高效地布局建设和发展

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的城市建设和发展必须借鉴东京、新加坡和中国香港等城市发展的经验,进一步提升城市的集约化、生态化和智能化水平。围绕城市资源集约节约开发利用,重点强化土地、水、能源资源的高效利用。根据城市功能分区,确定不同片区土地开发强度、建筑密度和容积率,提高产业园区、城市生活区、基础设施建设等用地综合效益和集约化水平。大力推广生产生活用水循环利用,更新改造节水设备器具和管网设施,加快实施居民生活用水阶梯电价和分质供水,加强云雨水资源回收利用,优化生产、生活和生态用水结构和效益。加强城市节能和减碳联动,加快工业、交通、建筑、办公等重点领域节能改造,强化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重考评,大力开发利用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加快实施居民生活用电阶梯电价,倡导节能出行、娱乐和消费模式。围绕城市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加强城市生产和生活性环境污染综合防治,促进废气、固体废弃物、废水、噪声等污染综合治理,支持资源综合利用和废旧物品同收利用,打造城市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和生态工业园区。加强城市河流、湿地、园林、绿地、山体等自然景观保护,构建敞开式生态空间、生态廊道和生态斑点,促进形成生态宜居的城市生态系统和小气候。围绕城市智能化改造建设,加强信息网络技术的推广应用,促进“三网融合”、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手段普及,重点在电子政务、电子商务、交通市政、教育医疗、文化娱乐等领域加快信息技术升级改造,提高城市智能化水平、运转效率和服务水平。

城镇发展战略范文第5篇

    兼业机构保费收入为4.29亿元,占全部保费比重的33.6%,其中,银行保费收入为3.95亿元,占比兼业保费收入的92.1%,保险产品结构情况目前,邢台辖内保险公司保险品种较单一,财产险仍以机动车险为主,农业保险占比仍较低,人身险仍以寿险为主,保险产品创新能力有待提高。截至2011年末,全辖财产险保险金额为3.42亿元,比上年增长0.43亿元,同比增长14.4%,其中机动车险保险金额达到2.76亿元,占全部财产保险比重的80.7%,说明了邢台居民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汽车的消费需求也随之增加。而农业保险虽略有增长,但总量和增速都还处于较低水平,2011年农业保险金额为0.63亿元,同比仅增长了0.3%,反映了保险产品在涉农领域的支持力度仍不足,农业保险开发力度需大力提高。产品销售渠道情况一是个人营销作为保险销售的主要渠道,在邢台保险市场仍占据主导地位。当前,邢台个人人创造的保费收入占全部保费收入近60%,占寿险保费收入的85%,对推动保险业的快速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二是中介渠道已经成为保险业务发展的有效增长点。中介渠道包括银邮、团险依托专业行业代办以及其他兼业机构等。银行保险是中介的最大亮点。保险公司通过银行来销售保险产品、代收代付保险费,而且一些消费者认为银行保险产品比银行储蓄产品合算,容易产生替代消费。加之中介机构的迅速兴起,延伸了保险销售渠道,中介机构可以解决保险公司分支机构不足的问题,使保险公司有机会接触数量巨大的潜在客户,因而有可能大幅度扩大营业规模,缩短保险产品和广大客户之间的距离,从而降低经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目前,邢台县域内合作的专业中介机构数量有17家,合作的兼业中介机构数量为248家。

    存在的主要问题

    1.县域保险业市场体系不完善,保险服务网络不健全一是县域市场发展不均衡。由于部分公司将目标市场主要瞄准经济较发达的市县,对于经济较不发达的县域市场开拓力度不够,使得县域市场主体发展不均衡。二是服务网点及体系不完整。目前县域保险机构一般都位于县城,少部分位于经济发展较好的乡镇,对于地域广阔、人口分散的农村地区,服务网点数量远远不够。县域保险业主体少,市场竞争不充分,服务体系不健全,已经成为制约县域保险业发展的一个主要因素。2.县域保险业产品单一,缺乏针对农村市场的适销产品目前,保险业针对县域地区消费水平、风险特点设计的保险产品较少,无论是在产品数量上还是在产品质量上都难以满足广大县域消费者的保障需求。比如,在县域财产保险市场上,财产险中的机动车辆险业务占绝大比重,而针对农村的农房保险、农业保险等业务的供给明显不足;同时,供给县域保险市场的产品与供给城市市场的产品并无多大差异,广大县域居民尤其是农民迫切需要的低保障、低保费、易办理的医疗、养老等保险保障产品较为有限。3.农业保险缺乏政策支持,业务经营困难尽管邢台县域农业经济发展一直呈增长态势,但由于农业保险的高成本、低收益,使得各保险机构对于农业保险业的发展力度不足。2011年末,邢台辖内农业保险保费收入仅为0.63亿元,占当年财产保险保费收入的18.4%,同比仅增长了0.3%,远低于整个财产保险14.4%的增长速度。缺乏县级政府的政策支持是农业保险业发展难、发展慢的一个重要原因。4.保险涉农宣传不到位,农民保险意识淡薄由于受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制约,一些保险公司不愿下农村,不愿开办农村业务,保险宣传的广度、深度因此受到极大影响,宣传效果不佳,农民对保险的认识程度低,接纳程度低,保险意识淡薄。

    对策建议

    1.大力推动县域保险市场体系建设合理适度的竞争是保险市场保持健康快速发展的必要条件,加快邢台辖区县域保险市场发展,必须大力推动市场体系建设。通过良性竞争,激活保险市场活力,促使保险机构加强对市场的开发力度,进一步提高保险机构的服务水平,实现县域保险市场的快速发展。2.开发适合农业发展、农民需要的保险产品,拉动县域保险需求保险行业应加大对县域保险业市场发展规模的探索,认真进行基础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开发适合农村市场的保险产品。在产品开发上,要把县域居民急需的养老、医疗保险以及农房、种养殖保险产品作为开发的重点;要根据县域风险特点和保险需求,根据县域居民的实际购买力及缴费习惯有针对性地设计产品,既考虑保额与保费的适度性、投保的简易性以及条款的通俗性,又要考虑县域经济的差异性,推出满足不同层次保障需求的保险产品。3.大力发展县域保险和农业保险目前,邢台辖区农业人口占比达到70%以上,因而县域保险市场前景广阔。发展县域保险和农业保险,关键是要完善保险服务网络,提升保险服务质量。一是合理铺设乡镇保险分支机构,满足销售和服务需求;二是建立一支强有力的营销员队伍,构建流动的保险销售和服务组织。4.根据县域经济特点,加大保险宣传力度保险业应整合各种资源,建立县域保险的长效宣传机制,努力提高县域居民的保险意识;要结合农村的特点,选择贴近生活、简单明了的内容和农民易于接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多样化的宣传活动;动员收入较稳定、更容易接受保险的农村基层干部和富裕人群率先投保,通过示范带头、典型引路的办法,带动广大农民参加保险。5.加快县域保险人才培养,提高队伍的专业化水平一支富有战斗力的队伍是促进县域保险业发展的根本保证。在队伍建设上,要制定和完善各项政策,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地挖掘县域保险人才,抓住培养、吸引、用好、留住人才四个环节,逐步使县域保险人才队伍建设走上规范化管理轨道,努力打造一支与县域保险发展相适应的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