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网络伦理学

网络伦理学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网络伦理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网络伦理学

网络伦理学范文第1篇

首次将翻译伦理发展为学科研究的提出者是我国著名学者吕俊。“翻译伦理学的宗旨是建立跨文化交往活动的行为准则,它是一种以承认文化差异性并尊重异文化为基础,以平等对话为交往原则,以建立良性的文化间互动关系为目的的构想”。由哈贝提出的交往伦理学作为吕俊研究翻译伦理学的哲学基础。翻译伦理学的语用原理是普遍语用学。普遍语用学的三个普遍有效性原则:一是断言型的言语行为要求陈述的真实性;二是规制式的言语行为要求恰当性;三是表白式的言语行为要求具有真诚性。普遍语用学的三个有效性原则在翻译活动中的伦理体现分别由三个方面阐述,首先陈述的真实性的伦理体现;其次,言语行为恰当性的伦理体现;第三,言语行为真诚性的伦理体现。

二、翻译伦理学

网络英语新闻标题的解析汉语新闻标题与英语新闻标题之间的差异是因为不同的语言文化背景和新闻传统造成的,汉语中注重押韵以及对仗,英语中注重叙述事实,突出主题。网络新闻标题与报纸新闻标题差别在于网络新闻标题为节省空间,方便读者直接点击,标题只有一行,而报纸新闻标题有引题、主题、辅题之分。此外,网络新闻标题要求美观,每行字数一致,字数要求更加严格。翻译伦理学通过三个方面对网络英语新闻标题的翻译进行解析,认为网络英语新闻的翻译事实上是不同文化之间的对话,意义深远。若要实现合理的交流平台必须要用翻译伦理来规范。在翻译网络英语新闻标题过程中,以下三个方面必须予以考虑。

(一)陈述的真实性的伦理

体现译者必须充分研究原文,正确判断原文的立场以及意思,从而正确真实的陈述在翻译中。下面是一个简单的新闻标题:“Obamapicksup9superdelegatesendorsement”,译者认真研究后,发现pickup在这里是取得,荣获的意思,从而正确的陈述为:“奥巴马获九位超级代表支持”。然而,有时要正确判断原文立场。在很多网络英文新闻标题中在报道2008年奥巴马和希拉里之间的美国大选派候选人之争,都以Clinton称呼希拉里。其实Clinton是希拉里的姓氏。译者如果没有正确判断原文立场,翻译成克林顿,读者阅读新闻的时候就会有质疑。就以“ClintonendorsesObama,endsbid”为例,就要翻译成希拉里宣布支持奥巴马,自己放弃竞选。所以,很多时候新闻标题简单,易懂,但翻译时要注意文化差异,要对原文客观信息做出真实反映,从而尊重陈述的真实性。

(二)言语行为恰当性的伦理

体现网络新闻标题是要通过译文传递给译文读者新闻信息,刺激读者阅读,从而积累网络浏览量以及提升网站知名度。所以为了正确通过新闻标题传递信息,应该避免产生误解,也就是说要重视译文和读者的沟通。译文之所以能被译文读者接受,是因为翻译过程中考虑到读者可接受性,言语行为的恰当性,必须找到一个合理的沟通方式。汉语新闻标题要求有背景信息,新闻要素中要求的时间、地点以及人物的姓名身份都会注明,但是英语新闻标题都会省略这些信息。如果中文读者直接阅读英文标题的信息不足以让他们产生直观的效果,很难被译文读者接受。考虑到读者可接受性,必须进行补充,解释说明。例如标题“Goregivesstrongsup-porttoObama”,译者遵从言语行为恰当性,将其翻译为“美国前副总统戈尔宣布支持奥巴马”,对戈尔的身份以及国籍进行补充。有时候为了恰当表达言语行为,使译文跟读者能够交流,会考虑到读者习惯,例如标题“Obamanotclosingracialdivide,poll”,中的“poll”翻译成民意调查,很多翻译就会直接翻译成“民调”。这个标题就可以翻译为“美民调称奥巴马参选总统未能消弭种族隔阂”。这样的网络新闻标题更容易被译文读者接受,遵从了言语行为恰当性。

(三)言语行为真诚性的伦理

网络伦理学范文第2篇

[关键字]计算机网络;网络教学;问题与对策

1、引言

网络的发展,尤其是Internet的发展将信息时代的社会细胞(多媒体计算机和掌握了计算机技术的人)连成了一体,实现了人类智慧的连网,并由此创造出全新的网络文化。不少学校顺应时代需要建设了校园网,并连入了互联网,开始了网络教学的尝试。

所谓网络教学是指教师利用计算机网络向学生传递教学信息,或学生通过计算机网络获取知识。由于网络教学具有时效性、共享性、交互性和个别化等特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根据网络教学不同的教学模式,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使学生成为认识的主体,这就要了解网上教学的教学模式、特点、问题以及应对办法,在教学工作中不断实践与创新。

2、网络教学的特点。

网络教学是教师指导下的学生建构学习,是基于多媒体技术的网络技术下的新的学习理论。这种理论是将学生看成是知识学习的主动建构者,外界信息环境经过教师的组织、引导,学生主动建构,转变成为自身的知识。这种开放性、创新性的教育思想和模式,有利于克服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和固疾。

基于计算机网络环境下的网络教学,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网络教学过程的交互性。网络教学最大特点是它的实时交互性。实时交互性是指在网络上的各个终端可以即时实施回答。交互的方式有学生和教师之间、学生之间。通过课件还可以有效地获得图、文、声、像并茂的教育信息,师生之间的交互可以获得教师的指导,学生之间的交互可以进行协作学习。这种双向交互活动不仅使学生通过视、听手段获取教学信息,而且它还代表着一种学生所能接受到的、前所未有的兴趣。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通过交互学生能及时地了解自己的进步与不足,并按要求调整学习,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学习的质量与效率。

(2)网络教学资源的共享性。学生通过网络可以共享资源,其中包括硬件的共享和软件的共享,核心是软件的共享。网上资源丰富多彩、图文并茂、形声兼备,学习者在链接或教师指导下,可轻松自如地在知识海洋中冲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信息资源,神奇的网络环境,对教育个性化的形成,对学生创造思维的培养,对实现教学过程要素关系的转变,对促进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都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3)多媒体信息的综合性。多媒体网络融超媒体和超文本于一体,集图形、图像、图表、声音、文字于一体,有利于学生多种感官参与认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建构;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的情感;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

(4)教学方式的先进性。传统教学的中心是教师的教,网络教学的中心是学生的学。在网络教学中,教学不再是满堂灌,学生的学习应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学习。教师的作用主要是组织、调控,并以作业的评价方式帮助学生。至于学生的步调、方式、进度、内容的数量和难易程度等则由学生本人决定。

(5)教学目标的多样性。学生的个体差异,如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风格、学习的起点等决定了教学目标的多样性。在传统的“教学流水线”上难以实现因材施教,网络教学克服了这些弊端。多媒体网络教学,带来了许多真实的情境,将生活中五光十色的现象带进了课堂,学生的学习效率将得到提高,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

(6)教学内容的丰富性。网上的教学内容不仅有本校学科教师编制的CAI课件,而且有来自于不同类型、不同地区学校的课件内容。学生通过比较借鉴,选取那些内容结构组织严密的优秀网站或课件进行学习,从而提高单位时间内的学习效率。

3、网络教学的基本教学模式与方式。

学校中心工作是课堂教学,课堂教学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学校要真正为培养一代新人发挥效能就必须从课堂主阵地着手。现代建构主义理论认为“情景”、“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中,课堂教学中心从教师转向学习者,核心在于学习者主动将新的信息和经验与其原有的知识基础相融合的过程,因此网络教学正是适应了建构主义理论的需要。

网络教学模式大体可以分为:

(1)集体教学模式。教师先用常规教学中的讲授法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兴趣,同时将概念、原理等讲述清楚、提供途径,让学生在计算机上收集信息或者分组讨论、协作交流,同时交待任务情景。利用计算机迅速和反馈及时的特点,提供化难释疑。放手让学生自行练习,学生出现疑难问题,可用电子举手。教师通过监视管理功能,选定有疑难问题的部份学生,组成一个特定的学习小组。学生可以利用语音对话、BBS论坛、留言簿、公告栏等展开讨论、进行经验交流。教师同时也可接受学生的咨询,指导学生解疑,提供帮助。利用广播功能,可以对典型错误在小组或全班进行广播,迅速进行纠正,以引起学生注意。对有创造性的见解在小组或全班广播后进行表扬或肯定,以供同学学习和借鉴。这种教学模式对学生来说可以在轻松环境中学习新知识,促进了学生共同合作的意识。对教师来说,能迅速有效地收集到学生的学习反馈信息,做出更加符合实际的教学内容的变更和教学方案的调节。

(2)自主学习模式。该模式是利用服务器功能,充分利用硬件资源,使有限设备发挥最大的效率。学生利用服务器站点,自主选择学习内容的难易、进度并随时与教师、同学进行交互。一个服务器站点相当于一个小型图书馆,学生可以共享服务器站点上的大量信息,在网络环境中进行个别学习,使课堂教学逐步摆脱传统的教师中心模式,学生由传统的被迫学习变为主动学习。

目前网络教学的八种方式:

(1)视频广播:由网络管理中心通过播放视频(实时视频或录像)。这种形式与电视或播放录像没有太大的区别,学生无法控制,实际上是一种直播课堂式的教学。它的好处是学习者不受地域和人数的限制,且占用带宽小(只需1.37M)。多用于名师授课、学术报告、重要会议的直播等。

(2)视频点播:学习者可以根据需要对服务器中的视频进行点播。内容可以是电视教学片,也可以是课堂实况录像。由于是非实时的点播,所以我们可以对其精心设计(插入图文、视频、动画等)。

(3)视频会议:视音频多向实时传输的形式。

由于设备昂贵,应用不是很普遍,多用于教师答疑。

(4)WEB教材:把教学内容作成网页的形式。

其好处是编制难度不大,运行方便,因而使用普遍。

(5)多媒体课件:运用多媒体语言或课件开发工具开发的教材,一般通过下载到本机运行。

(6)BBS论坛:师生间、学习者间以电子公告板的形式相互交流和协作。

(7)聊天室(教学讨论区):师生间、学习者间通过文字、语音等形式异地实时交流。

(8)e-mail:师生间、学习者间以电子邮件的形式相互交流。

4、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办法。

(1)课堂容量问题———网络资源的合理利用。

为增加课堂教学容量,有关人员在网络上放置了大量的信息资源,但是却产生了一个严重的后果,那就是:丰富的资料让学生眼花缭乱,又是背景资料、又是电子板书、又是图片、又是相关链接资料。

学生连浏览一遍都来不及,更别提做笔记、分析、思考、判断、吸收、综合、消化了,结果出现了学生无从下手、漫无目的、阅读随意的现象。这实际上是使网络环境下的教学处于一种严重失控状态。在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发现:我们对课堂教学容量的认识走进了误区。我们知道课堂上单位时间内的教学容量是不可能无限制扩张的。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接受、能消化的信息容量是有限的。所以增大信息容量不应该作为网络教学的目标,提高教学效率才是目标。作为教师,要处理好网络与教材之间的关系。

网络知识如果局限于现有教材,它就变成了电子课本;网络知识如果完全脱离了教材,它又变成了无源之水。网络只是教学的工具和手段,在运用其进行教学时,一定要仔细分析,深入研究教材,明确教学目标,突出主题、重点、难点,不能为了学生的兴趣而随心所欲。所以,只有合理利用网络资源,掌握好课堂容量,才能提高教学效率。

(2)自主学习问题———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

为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减少了讲授时间,增加学生自主阅读时间,在阅读过程中不加干涉。在网络教学中教师充当一个什么样的角色呢?学生随意阅读该不该干涉呢?这会影响学生自主学习吗?这是网络教学实践中感到困惑的又一个问题。经过理论研究和实践论证,网络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习的过程是学习者头脑里自行完成意义建构的过程。教师在网络教学过程中应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的角色转变成为学生意义建构的促进者、帮助者和资源组织者的角色。网络教学中如果是良性的交流互动,教师的作用非但不会削弱,反而会增强。

比如在阅读、讨论过程中教师可以帮助个别同学调节阅读进度、对讨论过程中的错误概念及时纠正,发现讨论过程中学生高质量的论证分析可以提醒大家关注,在线指导解决同学的疑问等等。所以网络教学中教师的角色要重新定位。

(3)情感互动问题———传统手段的必要补充。

实践过程中遇到的又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是如何在网络教学中解决情感互动问题。思想教育功能在网络环境下如何体现呢?通过探讨,笔者认为先进的网络技术与传统的教学手段并不是水火不容、有你没我的关系。把二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思想情感,情感升华就会在有声与无声之间潜滋暗涨。比如课始播放一段音像资料、课中穿插一段生动的讲述、课尾同学之间通过语言展开激烈的思想交锋等等,都可以起到情感互动的作用。因此解决网络环境下的情感互动问题,传统的教学手段可做必要的补充。

(4)课件通用问题———课件模板的优化设计。

一般情况下课件制作基本上是为了某一节特定的课例而设计的,因此通用性很差。通用性是考察课件效率和效益的最重要标准。如果一个课件通用性很强,不仅制作它的老师用,全校都能用、全国都能用。

提高通用性最好的办法是设计一些内容简洁、重点突出的网络课件制作模板。教师可以根据课型的不同需要,或嵌入讨论系统或嵌入留言系统等,发挥计算机的交互功能。另外,制作课件也可以发动学生,上网搜索资料等事情可以教给学生去做。学生在制作课件的过程中就已经在学习,并且是对主动性要求更高的学习。

(5)网络教学对设备、对技术的要求很高,难以推广的问题———循序渐进、明确分工。网络教学对设备有一定的要求,学校没有一定数量的计算机、没有互联网接入就无法开展网络教学活动。然而,我们对网络教学认识的发展必然经历一个过程,新的学习方式也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实现变革的,这种变化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我们可以用很低廉的成本建设一个小型的实践环境开始网络教学的探索。当然,随着我们实践的深入、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网络教学的物理条件会得到改善的。即便囿于经济因素,无法大规模开展网络教学,只要我们在小规模网络教学的实践探索过程中转变了教育观念、提升了教学水平,这同样可以视为网络教学实践探索的有益效果。与多媒体技术的教学应用相比,从学校层面来看,网络教学对技术的依赖不高。超级秘书网

真正的多媒体制作,涉及教学方案设计、文字脚本撰写、平面设计(美工)创意、2D3D动画制作、视音频素材采集和编辑、编程等等方面,对人力资源的技术水平要求很高,对制作平台的硬件要求很高,对客户端设备有一定要求。而网络教学呢?如果我们充分运用已有的公网资源,充分运用已有的权威机构专业网站、个人特色网站,充分运用通用软件,技术复杂的事情交给个别专业人员去做,只需要教师运用Word来写作一个学习活动方案。教师的精力更多地集中在探究学习活动方案的设计上、更多地集中在学习者学习活动的辅导上。

5、结束语。

网络庞大的信息资源、优越的多媒体功能和多向交互功能为教学质量和效益的提高提供了可能。我们面临的是一个网络服务日臻完善的时代,面临的是一个教育高度信息化的时代,开展网络教学是时代的需要,是学校教学的必然选择。我们要依托校园网,营造数字化的校园环境,综合利用各种教学方式,充分发挥网络教学的优势,以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戟峰。教育技术进入信息化发展新阶段[M].中国电化教育。2000.3

[2]张秀英。世纪回眸,从媒体的演变看电教的发展[M].中国电化教育。1999.10

[3]田屹。论信息时代的学校网络教学[J].教育技术中心2004-10-24

[4]任长松。探究式学习:18条原则[M].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年第1、2期

网络伦理学范文第3篇

(一)独立学院的网络入侵攻击

独立学院因网络经费大部分投入硬件设备,缺少对管理软件系统投入的认识,缺少对有限技术人员的培训,缺乏软件管理系统规范、安全性;导致信息管理网站经常遭受口令入侵、网络监听、特洛伊木马、欺骗攻击、拒绝服务攻击等。如果此现象没有及时采取相关措施完善,一旦受到恶意攻击就会使网络服务器出现瘫痪或者变成裸机,网络信息系统将无法正常使用,信息资源也会外泄;对外信息系统将无法稳定运行,影响独立学院稳定、健康、发展。

(二)网络用户安全意识薄弱

独立学院网络用户主要服务对象是教师、学生、教学辅助的人员、后勤管理人员、行政管理人员。无论是专业教师还是学生都对计算机与网络不熟悉;也没有参加或者主动学习计算机与网络应用知识;造成很多教师出现电脑上网中毒,死机等现象,个人电脑基本没有设置登录口令,没有安装杀毒软件,访问不良的网站,使个人电脑中毒木马植入或成为服务器,造成对其他计算机入侵、窃取、泄密。大学一直是文化知识传播的阵地。大学生对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和实践渴望都很强,思想活跃且求知欲非常强烈。学生们当现实无法满足或者受到挫折或想利用所学的知识进行施展技能时,便向虚拟的网络世界进军;做出如恶意攻击、侵入他人机器、盗用他人账号信息等违背道德的事件来,造成网络安全管理隐患,给独立学院网络安全管理工作带来极大的不稳定性。

(三)缺乏对网络资源的有效管理和控制

大学生是网民的主要组成部分,网络不仅为独立学院大学生带来沟通成本的降低,更大大提高了信息传播的速度,也让独立学院教育教学工作效率得到提高。但是在享受网络带来的诸多便捷的同时,由于缺乏对互联网资源的有效管理和控制,众多独立学院的网络资源被无序滥用,一系列效率和安全问题开始影响网络正常使用。在师生群体中,不乏有些用户滥用网络资源,克隆网卡信息、非法共享网络收费资源、非法利用黑客软件、购买服务器、用户使用P2P上传下载等情况,如不对带宽进行限制,这样占用了大量的网络带宽,影响校园网的稳定运行。

(四)不良网络信息传播

现代对外宣传的方式有多种渠道如报纸、媒体、网络等;网络信息传播较为广泛,网络信息良莠不齐。学生们可能群体通过各种渠道,如微博、贴吧、社交网站等对学院教学、管理、生活等相关细节方面进行放大,登上各大媒体新闻报道;一些校园歪曲信息,不仅影响学校形象,大范围地转发,也影响校园和谐稳定,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对这些不良信息学校应加强控制。

二、分析独立学院网络安全存在的问题

网络资源、网络用户、二层交换机、终端计算机是构成校园网的组成部分。其中网络用户对于网络安全管理影响最大。事物都有两面性,网络也一样。师生们在享受快捷便利的网络时,有些经常操作不规范,不会使用计算机网络、浏览非法网站中病毒等行为给稳定运行的网络带来许多繁杂的问题。

(一)杀毒软件利用不当

绝大多数的网络用户对杀毒软件过度信赖,杀毒软件能起到一定的防御、杀毒作用,但针对新的网络木马蠕虫病毒,杀毒软件自身的病毒库都还没有,更谈不上查杀。独立学院的教室多媒体、学生机房、打印室是病毒常光顾的地方;这些地方接触外部设备如U盘、移动设备比较频繁,病毒相互感染。针对这些现象可在经常病毒感染区安装杀毒软件或者还原增霸卡对其系统进行保护,减少病毒对硬盘数据和校园网络的破坏,引发局域网内相互攻击,使整个网络瘫痪,影响正常教学科研。

(二)网络拓扑结构框架优化不合理

科学合理优化规划的网络体系能使师生们享受快捷便利的网络服务;反之,会出现端口使用不规范、楼层之间访问权限的不合理,网络地址分配或标识不合理等情况;网络故障出现时,排查就相对比较困难。

(三)缺乏外网对网站信息门户的防范意识

大部分的信息网站直接放置外网区域,加上防火墙等,但还是容易受到外网SQL嵌入、黑客入侵等攻击;所以应该增加如防御的设备来巩固防火墙的作用,如果这道防线没能守得住,不仅影响网络的稳定运行和服务器数据的安全,严重时还影响独立学院的对外宣传形象和声誉。网络用户使用的操作系统存在漏洞得不到及时升级,为黑客、木马病毒、网络蠕虫提供可乘之机的机会。

(四)P2P软件大量使用,造成上传速率大于下载速率,影响总带宽利用率

如何利用这些资源并不是每个独立学院都能做到的。常用的下载软件如P2P软件、BT软件等严重占用网络带宽。师生们在使用互联网下载资源或浏览网络信息时,也将网络病毒带入校园网内,不仅占用学院总带宽,也使自身终端缓慢或者死机同时对校园网的安全有较大的影响。

三、应对独立学院网络安全问题的对策措施

针对上述部分关于我国当前独立学院网络安全存在的问题,笔者对我国当前独立学院网络安全问题的有效解决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对策措施,提供可借鉴。

(一)技术措施

1.定期对服务器和计算机系统漏洞检测和修复为减少系统漏洞、端口漏洞带来的黑客攻击,应该定期及时更新系统补丁和密码策略,防止口令密码被破解,对服务器或终端的控制。欲提高网络管理效率的工作,网络系统管理员对服务器及终端密码进行安全、有效地管理是非常重要的。

2.入侵检测系统部署采用独立学院网络监控措施及安全隔离措施,如配备入侵检测系统、入侵防御系统、安全监测系统、网络监听系统等等,增加内部网络监控机制,将内外网有效地完全地隔离开来,最大限度地保护网络资源。增强网络安全的自我适应性和反应能力,提高网络抵抗黑客攻击的能力和系统的安全性,从而保证独立学院网络服务的正常提供。

3.校园网实行上网行为监控和实名认证当突发舆论事件、校园安全事件发生时,如何去快速跟踪和解决处理问题事件?这除了需要防微杜渐,还需要核心软件硬件设备支持,如校园网内所有网络用户必须实名认证,且对应网络认证帐号、IP、MAC、交换机端口都关联起来;授权相关权限可对不良用户上网行为进行监控、追踪、查询;对网络中可能出现的故障做一些策略,如当网络用户电脑中毒自动向其它主机或者交换设备发数据包时,交换机就会自动把这些用户强制下线,待解决故障后可重新上网。

4.做好核心设备和接入层的安全策略对于核心的出口和三层汇聚设备做安全策略,如ACL、策略路由、设备的访问控制等,增加敏感端口过滤,如屏蔽蠕虫病毒常用的端口。另外,在出口和三层交换之间增加IPS,保证重要服务器的安全,如门户网站、学籍系统、图书借阅系统等网站免受攻击的风险。最后,在接入层交换机里划分VLAN的方式,减少内部广播包,提高带宽的利用率的同时也保证了数据传输的安全。接入层交换机端口添加屏蔽ARP和蠕虫病毒的攻击,这样为客户端的电脑又增加了一道屏障。

5.服务器及终端重要数据的备份与管理服务器的重要数据是高校网络安全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作为网络管理人员,在确保网络服务器硬件正常情况下,要做的是尽量减少被攻击和破坏,定期对网络管理系统,网站群系统进行本机份,异机备份。一旦发生紧急安全突发事件,能及时还原数据,确保在短时间内恢复对信息系统的访问。

(二)管理措施

1.修订规范网络安全管理制度制定规范管理制度体系,是网络管理的关键。规范管理制度从下面几方面做起:一是部门分工细分,规范自己的行为责任;二是不断提高网络管理人员技术水平;三是针对日常网络用户的信息,实行实名审核、录入、网络日记备份;四是加强对广大师生的网络知识培训,提高大家动手操作能力。

2.制定校园网手册,传播网络基本知识,提高网络用户的安全意识针对日常网络管理中,用户经常出现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归档、建册、印刷、分发到网络用户手中,增强用户网络安全知识方面的宣传和普及,提高用户的认知水平。

3.建立校园网络安全应急机制网络安全面临网络环境威胁问题无时无刻地在我们身边,对服务器重要数据进行定期网络备份和异地备份,确保数据安全;建立完善的校园网络安全紧急预案是防御网络攻击,是保障网络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举措。

4.建立一支高素质网络安全管理技术人才队伍数字化校园、智慧校园,这一概念的提出对校园网功能要求不断增强,如不及时跟上时代步伐,必将影响独立学院未来竞争力。这迫使网络安全技术人员不断要提高自身业务水平,还要敏捷发掘接受新网络信息的能力;才能更好地对网络用户进行网络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上网用户的安全意识。

四、总结

网络伦理学范文第4篇

《钢结构设计原理》网络资源平台构建

1网络平台构建原则《钢结构设计原理》课程是江苏科技大学建设精品课程,具有统一的网络平台。本课程在学校统一的网络平台下,以学生为中心,以激发兴趣导向,遵循科学性、系统性、可扩充性、兼容性、综合实用性、及时反馈性原则,构建适合于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的资源平台,配合课堂教学,激发和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自信心,引导知识关联和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

2网络平台构成《钢结构设计原理》课程网络资源平台包括基本知识模块、拓展性学习模块和互动学习模块,构成如图1所示。

2.1基本知识模块本模块包括课堂教学课件与教案、教学大纲、习题、讨论题、课堂教学录像等,目的是配合课堂教学,帮助学生课后及时消化、巩固课堂上所学知识。课件包含课堂教学每一章节,可在线阅读;教案内容为每一章的教学目的、重点及难点、主要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及学时分配等;习题、思考题内容涵盖了教学大纲中绝大多数知识点;课程设计包含了钢平台、桁架及框架、吊车梁课程设计任务书、指导书、参考范例及参考图纸;课堂教学录像包括任课教师典型课堂教学录像、实验录像及典型工程录像等。

2.2拓展性学习模块本模块包括网络资源、在线图书、研究性学习、拓展性学习资料的内容,目的是拓展学生知识深度及广度,增加对钢结构的感性认识、培养实践能力。网络资源涵盖了国内大多数钢结构相关专业网站,主要有钢结构专业论坛网站、专业协会网站及国内高校钢结构精品课程网等,这些网站各具特色,可提供各类钢结构资料,如规范、图集、工程实例、图纸、课件等下载服务;在线图书是公开出版的经典教材电子版;拓展性学习资料有常用规范、设计手册、图集及动画等,其中动画资源涉及构件的组成、结构组装过程、典型钢结构介绍及构件、节点破坏过程等;研究性学习重点列举国内典型钢结构在各种工况下的破坏实例,要求会判断分析破坏原因及在设计及施工过程中如何避免这些破坏现象发生。

2.3互动学习模块本模块包括在线测试、互动交流、作业、论文在线提交等内容。在线测试是从网络平台题库中随机抽取若干套试题,要求学生在在线状态下在规定时间内解答并提交,目的是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互动交流为师生提供沟通渠道;论文及作业可在线提交。

网络资源平台环境下自主学习流程

《钢结构设计原理》网络资源采用随机进入式自主学习设计方法,学习流程如图2所示。

1基本知识学习本模块采用开放式模式,任何人都可进入网站随机访问。学生利用本模块复习课堂知识,预习后续内容。通过在线浏览课件回顾课堂教学内容,深入理解课本知识理论;通过思考题及一定量的习题练习强化掌握所学知识;通过参阅课程设计资料,掌握典型构件课程设计的全过程。

2拓展性学习本模块采用开放式模式,学生通过网络资源链接访问相关专业网站,了解当前钢结构行业动态,下载所需各种专业资料,同时可通过论坛与全国各地同行进行交流讨论,解决学习过程中乃至今后工作中遇到的各种专业技术问题;通过在线浏览图书参阅多种版本教材;通过研究性学习资料重点分析钢结构工程典型事故,分析其破坏机理,利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如何避免其发生;通过拓展性学习资料在线观看动画,直观认识构件构成,典型结构安装过程,感性认识各种构件破坏过程。

3互动学习本模块配合任课学期课程教学,只有指定班级学生才可进入学习。学生登陆进入班级,通过在线考试提交,而后由教师评阅,评阅完成后学生可查阅到参考答案,了解知识掌握情况,寻找薄弱点;通过互动交流,教师可信息,学生可发表各种话题,讨论学习情况,也可提问,教师或其他学生参与回答、讨论等互动活动。

为督促学生自觉利用网络资源自主学习,每位学生自登陆进入网站便开始计时,教师可以及时掌握每个学生的在线学习时间,同时通过学生积极发言、交流讨论情况,及通过在线测试方式对每一位学生自主学习情况给出合理评价,同时让学生提出的问题及学习效果能够得到及时的反馈。

网络资源的应用

《钢结构设计原理》网络资源平台在建设之初便配合课堂教学投入使用,在任课教师及连续两届10个教学班级300多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的使用过程中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汇集这些意见及建议,经过不断的修改、补充,网络资源平台已日趋完善。通过对学生在网络资源使用情况进行问卷调查表明:在“网络资源的主体结构是否清晰、导航是否灵活、交互界面是否友好”、“网络资源是否完整涵盖了教学目标所涉及的全部内容,且内容丰富、结构合理、实用性强”、“网络资源是否体现学科前沿知识”、“网络资源中提供的音视频、图片、动画等媒体对学习是否有帮助”“、网络资源对理解课程内容是否有很大帮助”、“练习、模拟试题对学习和考试是否有帮助”“、网络资源是否有利于钢结构专业知识的拓展”、“网上提供的多种教学资源是否已经满足了你个性化的学习需要”“、多种导学方式是否有利于你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是否能及时得到教师和同学的有效帮助”等调查内容的满意率均在90%以上。

网络伦理学范文第5篇

三峡大学水利工程施工课程教学团队经过长期的研究与实践,对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体系进行优化改革,丰富立体化教材建设的内涵,构建了以纸质教材为核心,现代信息技术为平台,以工程施工影像实录、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施工过程三维可视化仿真、Flas为载体,集课堂教学、学生自主学习、教师辅导答疑以及教学质量反馈和实时监控为一体的立体化网络教学系统。该教学系统的设计遵循了实用性、异步性、交互性、生动性、先进性、可扩展性等原则,实现了由传统的以单一教材为主的教学模式向利用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整合学科课程的转变。

1.优化课程内容和结构。以水利水电工程各类水工建筑物的施工为对象,依其施工技术、组织特征,建立相应的科学体系,归纳了几个典型建筑物(如土石坝、混凝土坝和地下洞室),引入案例教学法,按这些建筑物的施工程序(施工过程),阐明它们的基本技术组织原理,构成课程结构体系的骨架。

2.构建分级课程导学体系。学生需要通过教师的导学安排来学习,教师导学的任务主要包括三个:一是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学习资源,引导学生正确有效地学习;二是指导学生,解答其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三是监控学习过程,并对学习效果进行评估和考核。本教学团队按照“课程团队-课程辅导教师-教学班-学生”设置分级导学体系,导学方式包括课堂教学、分组讨论、在线辅导和讨论等。课程团队负责课程的整体设置,包括制定教学大纲、考试大纲,安排教学进度,分配教学资源,以及确定教学方案等。课程辅导教师负责按照课程团队的安排实施具体的教学活动,如引导学生学习,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等。教学班的设置是以班为单位组织教学,安排学习任务。学生按进度安排参加课堂教学,完成课外自主学习。

3.建立立体化教学资源库。教学资源库包括了优选的课程纸质教材、立体化的多媒体课件与辅助教学的案例库动画短片、习题库等教学资源。(1)多媒体课件。教学团队充分利用先进的现代教学手段,开发了多媒体教学软件和工程资料录像等教学课件,主要用于教师的课堂教学。课件的信息量与课程教学的学时相适应,用提纲式的幻灯,阐述课程的重点、难点。(2)辅助资源库。为了辅助教学,除了多媒体课件外,还需要大量脚本数据、图形、音频、视频、教学软件等元素释解教学难点,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些资源以施工对象为单元形成辅助资源库,用于教师备课和学生扩展知识。主要包括工程导航(已建工程施工技术影像实录)、视野拓展(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仿真动画(对难以理解的复杂施工过程及其组织开发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三维可视化动态仿真模型,对复杂的工艺过程开发Flas等)等模块。教学团队自主开发制作和整理了三峡、水布垭、龙开口等工程施工过程的三维动态演示视频及部分施工机械和施工技术的视频,根据教材中的附图制作了flas,通过对施工技术的说明及工程实例的演示,将枯燥的文字表述和静态的黑白图片变成动态影像,直观形象地演示大坝的浇筑过程,进行施工方案优化分析等。(3)习题库。试题库,是以课程为单元的测试手段集合,用于检验教学效果。团队精选并编写习题,兼顾题目的难度和广度,注重解题思路和技巧的培养。其特点是可以通过计算机随即抽取、组合,以适应不同的测试对象,利于考教分离。主要用于教师对学生考核及学生自测。

4.开发网络互动平台。其主要功能:(1)系统导航与管理。本系统主要通过检索、导航条、图文链接等方式实现导航,提供对应课程标准、教材内容简介、教学大纲、任课教师情况、考核方法以及使用本系统的操作步骤和方法等。(2)基于网络的教育资源共享与互动学习。基于网络的虚拟教学环境,让远程共享与远程学习成为可能,为学生深入学习水利工程施工提供平台,学生可以利用网络方便快捷地获取自己所需要的资源,为师生之间提供即时的讨论、答疑平台。(3)实时反馈与评价。系统可以实时考查学生的学习效果,并将结果反馈给学生和教师。教学效果评价包括单元测试、课后作业、综合测试和教师课后评价等。学生针对学习内容进行自我测试,教师依据测试结果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学生也可以根据自测结果了解自己目前的知识水平,选择相应的学习内容进行学习。

二、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