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教学大纲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范文第1篇

一(一)中国“新大纲”对能力要求的表述

高中新大纲对能力培养的阐述主要集中在“教学目的”与“教学目标”中。教学目的提出了历史教学中能力培养的总要求,而从高一年级到高三年级的能力培养目标,则分层表述了历史学科的能力要求。其具体表述分五个方面:

1.再认和再现重要的历史事实、历史结论和历史的基本线索。 这一点侧重在掌握历史知识能力方面,包括掌握教科书中重要的历史年代、地点、人物、事件和重要的历史结论等。属于较低层次的历史学科能力。

2.对历史事件、历史现象进行分析,认识历史事实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形成正确的历史概念。这一点侧重在理解历史、认识历史的能力方面,要求把握历史事物的本质属性和特征。在能力层次上,它高于前者。

3.能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分析历史现象,区别历史事物,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这一点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理论基础知识,对已掌握或了解的史实进行分析、综合、比较等思维加工,得出正确结论。

4.对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历史资料进行分析、解释。这一点侧重在史料运用能力方面,能够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支持或否定特定观点。

5.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理论,对某些现实问题进行正确思考。这一点侧重在创造性的历史思维能力方面,强调历史地、全面地、客观地认识社会的能力。以上表述,注意了历史能力的层次性和逻辑性,每一项能力的表述都有其明确的针对性,具有较强的可接受性和可操作性。

(二)美国历史教学大纲对能力要求的阐述

在美国的历史科“国家标准”中,教学目标主要包括历史理解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其中历史思维能力的论述占了很大篇幅,是最主要的教学目标。根据“国家标准”的阐释,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有下列五个方面的标准:

标准一:按时间顺序进行思维。包括:

1.区分过去、现在、未来的时间;

2.在历史叙述中确定其时间结构;

3.在自己进行历史叙述时建立时间的顺序,等等,共7个层次。只有具备了时间顺序感,才能阐释历史事件的联系。这属于较低层次的能力。

标准二:历史的领悟。包括:

1.重视一段历史叙述的含义;

2.确定历史叙述所表达的中心问题;

3.利用形象的资料和文学的、音乐的资料等等。历史的领悟要求学生具有想象力、观察力,能够分析历史事件过程,避免用当今的观点和价值标准去衡量历史。能对各类历史地图、照片和图像资料进行分类、解说。

标准三:历史的分析和阐释。包括5个方面:

1.比较或对比不同的思想、价值观以及人物、行为和制度;

2.区分历史的事实与历史的解释,把历史的解释看作是暂时的;

3.注意到各种各样的观点,评价史学家之间的争论;4.分析因果关系,包括个人的作用、思想的影响、偶然的作用;

5.对历史的必然性的结论质疑。

标准四:历史的研究能力。包括:

1.提出历史的问题;

2.获取历史的资料;

3.质疑历史的资料;

4.识别可用的记录中的缺漏,整理相关的知识和时空概念,作出正确解释。

标准五:历史的问题分析和做出决定。包括:

1.确定历史的争论和问题;

2.为解决问题、选定行动步骤而整理具有时代因素的证据,确定相关的历史前提;

3.对可选择的行动步骤进行评估;

4.制定对一个问题的立场和行动步骤;

5.评价一个决定的完成情况。

二教学大纲,作为历史教学的纲领性文件,为历史教学实践提供基本依据和具体要求,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我们进一步分析、研究教学大纲的具体编订情况,又可以从一定角度和程度上反映出教学实践情况及历史教学的研究成果。比较中美两国的教学大纲,可以看出两国的教学观念和实践既有相通之处,又有着显著的差别:

(一)两国教育改革都强调了能力培养问题,认识到了能力素质培养的重要性。

中国新大纲把能力的培养问题放在一个相当重要的位置加以论述。新大纲的“教学目的”明确提出知识教育、能力培养、思想教育这三项目的与任务。知识教育是基础,思想教育是灵魂,而能力培养对这两项任务的完成具有关键的作用,在教学目的中处于中心环节的位置,是历史教学的核心任务。而美国历史科的“国家标准”是顺应教育改革的总体目标而出台的。这一目标就是要到2000年使所有的毕业学生有足够能力迎接新世纪的挑战。显然,随着世界形势的发展变化,世界各国都对能力培养问题越来越重视。

进入21世纪,各国面临日趋激烈的国际经济竞争和综合国力竞争,这种竞争实质是科学技术和国民素质的较量。能否拥有大批素质全面和勇于开拓创新的人才,是能否在这场较量中取胜的关键。而创造性思维能力,就是未来社会的建设人才不可缺少的基本素质。

其次,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知识不断积累,知识总量在数年内成倍增长,通过有限的学校教育,不可能使受教育者掌握全部所需的知识。教学的任务,是培养学生自我学习、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我国的传统观念正经受着前所未有的震撼,它要求新一代的年青人靠自己的生存能力到人生的海洋里搏击风浪。可见,培养学生能力已经不是空洞命题,而是现实社会和个人生存的需求了。

(二)两国教学大纲在学科能力表述上都突出了历史学科的特殊能力,强调历史学科能力的核心是历史思维能力。

学校教育的诸学科如语文、物理特别是抽象性很强的数学,都可培养、发展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具体在历史教学中,要培养的有识记能力、鉴别阐释能力、表述能力等等,最重要的是历史思维能力。顾名思义,历史思维是历史教育培养的独具的一种思维能力。它的特殊性是由历史学科的特点决定的。

历史学是以历史事实为对象的,是人们对过去的史实的认识与记录。过去的历史不能以本来面目在我们面前重新演现,而任何历史资料对历史实际的看法总要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局限性。因此,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处理历史材料的能力,对材料进行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的整理能力,就成为历史思维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大纲能力要求的第一点、第四点和美国大纲的标准一、二都对此提出了要求。

其次,人类社会的漫长历史,比之机械的、化学的、生物的运动形式,是一种更为复杂、高级的运动形式,既有普遍的规律性的东西,又表现出强烈的个别性和偶然性。因此,对大量个别现象进行综合分析和科学抽象,评价历史事件和人物,总结历史经验,探求历史规律,是更为重要的历史思维能力。中国大纲的第二点、第三点和美国大纲中的标准三、四都对此进行了具体的表述。

最后,历史学科具有现实的社会价值,运用其规律、联系现实,使历史知识产生迁移作用,是历史思维内涵的又一个方面。中美大纲对能力要求的最后一点,分别表述了这方面的要求。

(三)两国大纲对能力培养的要求,又有着显著的不同。

从中国新大纲的能力要求一、二两个方面,可以看出中国的历史教学仍比较重视历史基本知识的教学,旨在使学生了解现今我们所处的社会环境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结果。大纲强调了解中外历史发展的线索,了解重要的历史事件、人物、现象和概念。

教学大纲范文第2篇

一、课程性质

该课程是成人本科教育学生进行通识教育的必修课。

二、教学目的与意义

通过学习中国哲学与文化,使学生了解中国哲学文化的渊源与发展历史,使学生树立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培养学生利用中国哲学的思维方式反思当下中国的现实问题。

三、教学方法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根本方法,对教学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专题讲座设计,利用问题式、研讨式课堂教学模式,把讲授与自学、精讲与泛讲、灌输与启发、学习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

四、教材

《中国哲学简史》,冯友兰著,涂又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中国文化要义》,梁漱溟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

五、主要参考书目

《中国哲学简史》,冯友兰著,涂又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中国文化要义》,梁漱溟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

《中国现代哲学》,冯友兰著,三联书店,2009.

《东西文化及其哲学》,梁漱溟著,商务印书馆,2010.

《中国的多元文化与中国人的认同》,张海洋著,民族出版社,2006.

《中国哲学智慧》,向世陵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六、教学时数

本课程教学总时数为36学时,教学时数分配详见下表:

讲 次

学 时

第一讲

对中国是否有哲学的追问

2

第二讲

中国哲学的精神和中国文化的个性

2

第三讲

中国哲学文化各家各派的起源

2

第四讲

儒家思想的建构:孔孟与荀子

2

第五讲

墨家思想的脉络:墨子与后期墨家

2

第六讲

道家思想的演变:杨朱与老庄

2

第七讲

名家的诡辩:名实关系

2

第八讲

阴阳家的贡献:术数

2

第九讲

法家思想与韩非子

2

第十讲

春秋战国的哲学文化思想的特点

2

第十一讲

儒家的独尊和道家的复兴

2

第十二讲

新道家:主理派与主情派

2

第十三件

佛教的传入与中国佛学的建立

2

第十四讲

新儒家:理学与心学

2

第十五讲

西方哲学的传入

2

第十六讲

中国哲学文化的现代化历程

2

复习考试

4

教学大纲范文第3篇

一、大纲说明

《多媒体CAI课件设计与制作》课本身就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只有不断上机操作,才能掌握课程中所涉及的各种软件应用技术与技能,因此,在每章结束后都安排了综合实践内容;全面应用一个或多个计算机软件;即为本课程安排实验课,有计划有目的的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

二、实验教学对象: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学生

三、实验教学时数:36学时

四、实验项目及内容

实验一 文字素材的获取与制作

一、实验目的:

使学生了解文字素材获取的途径与方法,掌握文字素材获取的一般方法,掌握文字素材制作的方法。

二、实验要求:

制作数学公式、化学公式、艺术字及动画文字素材。

三、实验预习:

参考资料<1>中4.1节、4.2节;参考资料<2>中6.1节、第七章。

四、实验内容:

1、文字素材的途径与方法 购买文字素材光盘 Internet网上获取

文字录入:① 键盘录入;② 手写板录入;③ 语音录入;④ 扫描识别录入

2、文字素材制作

组织结构图、公式制作(WPS Office、Office 2000) 艺术字制作(Office 2000、Photoshop、CorelDraw) 动画文字制作(Cool 3D)

五、实验条件:

计算机、WPS Office、Office 2000、Photoshop、CorelDraw、Cool 3D等软件、大量文字素材。

实验二 声音素材的获取、编辑及声音格式的转换

一、实验目的:

使学生在了解音频素材获取途径的基础上,掌握获取音频素材的一般方法,掌握常用音频格式的转换方法,并掌握音频编辑的基本方法。

二、实验要求:

用多种方式录制声音;对一音频文件进行格式转换,并进行编辑与特效处理。

三、实验预习:

参考资料<1>中第五章;参考资料<2>中1.2、2.2节、4.1节、4.2节。

四、实验内容:

1、获取音频素材的几种方法 录音带、录相带中的声音获取。(Line in录入) CD、VCD、磁盘中的音频获取 购买声音素材的光盘(MP3等)

2、录制声音(语音MIC录入)

** 注意: 录制声音时音量的调节,以免失真

3、音频文件格式转换 CD转换成WAV格式 CD转换成MP3格式 WAV转换成MP3格式 MP3转换成WAV格式

WAV转换成WAV格式(不同采样频率、采样位数和通道数)

** 注意:转换后的文件的大小与音质的关系

3、音频的基本编辑与特效制作

声音片段的删除、插入、替换、混合等 给制作声音特效

多声道音频信号的合成、加工处理

五、实验条件:

超级解霸、Ulead MediaStudio Pro5.0、Sound Edit、Cool Edit等软件、大量不同格式的声音素材。

实验三 图像素材的简单加工制作

一、实验目的:

在了解计算机处理图像方法的基础上,掌握PhotoShop 6.0的基本设置、绘图和图像编辑、图层、选区与路径、等基本工具的使用;并调整图像颜色。

二、实验要求:

自定一个主题,从素材库中自选图像素材,进行图片的修补、拼合、添加文字,使其符合主题;并进行色饱和度、对比度、亮度等图像调整。

三、实验预习:

参考资料<1>中第六章;参考资料<2>中5.1节、5.2节、6.2节。

四、实验内容:

1、选题、准备素材;

2、图像的选择(即抠图)、移动、复制;

3、修整图像照片;

4、调整图像;

5、添加文字、特效文字制作。

五、实验条件:

计算机、Photoshop 6.0软件、各种大量图像素材。

实验四 图像素材的特效加工制作

一、实验目的:

滤镜的使用、通道与蒙板、、Adobe ImageReady 6.0动画制作。

二、实验要求:

自定主题,制作一幅含有多种特效的图像作品。

三、实验预习:

参考资料<1>中第六章;参考资料<2>中5.1节、5.2节、6.2节。

四、实验内容:

1、选题、准备素材;

2、简单图形的绘制方法;

3、滤镜的使用;

4、通道与蒙板的使用;

5、用Adobe ImageReady 6.0动画制作。

五、实验条件:

计算机、Photoshop 6.0软件、各种大量图像素材。

实验五 图像获取、文字识别与图像打印

一、实验目的:

了解图像获取的一般方法,掌握图像扫描、文字识别及拼图打印的基本方法。

二、实验要求:

四人一组进行照片及文字的材料的扫描,并对文字进行识别校对,最后用Photoshop 6.0软件在一张A4的纸上拼版4部分内容(照片、线条图、屏幕抓图、文字)打印输出。

三、实验预习:

参考资料<1>中第六章;参考资料<2>中1.1节、2.1节、第5章。

四、实验内容:

1、获取图像的方法 通过扫描仪扫描图像

在播放VCD等影片文件时,通过抓屏软件或屏幕硬拷贝获取 购买图像素材的光盘 网上下载

2、图像扫描、文字稿扫描(照片、文字稿、线条图等) 文字识别

屏幕抓图与拼图

3、调整打印机分辨率、图像分率、打印输出图像

五、实验条件:

计算机、互联网、Photoshop 6.0软件、OCR软件、一些经过挑选的书、杂志等印刷品、每人准备一张老照片、彩喷专用照片纸、彩喷专用胶片。

实验六 视频素材的获取、格式转换及简单编辑

一、实验目的:

了解获取视频素材的途径与方法;掌握视频格式的转换并掌握视频剪辑的基本方法。

二、实验要求:

从VCD中截取一段视频素材;并进行格式转换;用MGI VideoWave 4.0软件对一段视频素材进行分镜头;用Premiere 6.0软件对一段视频素材进行剪辑。

三、实验预习:

参考资料<1>中第七章;参考资料<2>中1.3节、2.3节、第10章。

四、实验内容:

1、获取视频素材的几种方法 从录相带中采集 从数码摄相机中采集 VCD影片中截取 购买视频素材的光盘 网上下载

2、视频文件格式转换 AVI转换成MPEG-1

AVI转换成AVI(不同编码之间) AVI转换成MPEG-4 AVI转换成RM

3、视频素材的基本剪辑制作方法

五、实验条件: 计算机、虚拟光驱、“超级解霸3000”、MGI VideoWave 4.0、Premiere 6.0软件、已做过镜像的VCD视频节目的虚拟光盘、各种不同格式的视频及音频素材。

实验七 视频素材的编辑

一、实验目的:

使学生能较为全面的了解视频节目的后期制作过程;能掌握一定的编辑技巧并制作出一个小的片子。

二、实验要求:

自定主题,综合运用Photoshop 6.0、Premiere 6.0软件,完成一个3分钟内的完整的视频节目的制作;并尽可能得充分恰当得运用各种特效。

三、实验预习:

参考资料<1>中第七章;参考资料<2>中第10章。

四、实验内容:

1、选题、准备素材;

2、视频素材的基本剪辑制作方法;

3、视频字幕的制作、制作专业的声音效果;

4、典型抠像制作、有通道三维动画的后期合成及影片的生成。

五、实验条件:

计算机、Photoshop 6.0、Premiere 6.0软件、各种不同格式的视频及音频素材。

实验八 简单动画素材的制作       一、实验目的:

使学生了解如何用Flash MX软件进行较为简单动画的制作。

二、实验要求:

自定内容制作一个简单的动画。

三、实验预习:

参考资料<2>中第八章。

四、实验内容:

1、选题、资料素材准备 2、移动动画的制作 3、形变动画的制作 4、动画的输出

五、实验条件:

计算机、互联网、Flash MX软件、各种不同格式的动画、视频、音频、图像素材。

实验九 探究学习复杂动画的制作

一、实验目的:

使学生掌握如何用分析例子的方法,探究Flash MX软件进行动画制作的技巧,从而学习复杂动画的制作。

二、实验要求:

在下列例程中选择3个例程,分析其制作方法与技巧,掌握方法。

三、实验预习:

参考资料<2>中第八章。

四、实验内容:

1、选题、分析

2、沿引导线运动动画的效果与实践

3、遮蔽动画的效果与实践

4、FLASH MX 中声音与视频的运用

5、总结方法

五、实验条件:

计算机、Flash MX软件;大量的Flash动画实例;各种不同格式的动画、视频、音频、图像素材。

实验十 PowerPoint 2003 制作课件的技巧与方法

一、实验目的:

使学生全面了解并掌握用PowerPoint 2003制作课件的各种技巧与方法;

二、实验要求:

自选择主题,制作一个至少有2层以上导航的且不少于100张的演示型课件,并完成有背景音乐、和解说词的配音。

三、实验预习:

参考资料<1>中第八章。

四、实验内容:

1、选题、资料素材准备

2、文字信息的输入的方法及大纲视图的运用 3、版面的美化、与导航栏的设计制作 4、添加背景声、解说词、音效 5、放映设置与打包

教学大纲范文第4篇

关键词 以学习者为中心 教学大纲 经济学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经济学课程是各大高校经管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金融学、管理学、市场营销、国际贸易等课程的基础。通过课程学习,学生不仅要掌握现代经济学的基本理论,还要掌握经济学的核心理念和思维方式,具备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其他相关课程的学习打好基础。目前,随着经济学课程体系的改革推进,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进行全面的教与学互动的现代教育教学理念得到发展。但是,课程教学大纲的制定与使用缺乏相关的探讨,没有体现或贯彻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理念。经济学的教学改革是一个系统的过程,仅仅依靠改变教学方法是不够的,还需要教师在教学理念、教学大纲设计才能最终提高经济学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

1 传统课程教学大纲编制中存在的问题

1.1 教学大纲编制没有以学生为中心

在教学中,由教师负责编制教学大纲,学生很少参与到教学大纲的编制过程中,教师主要基于自身教学的角度设计课程中的活动和任务,而很少说明学生在课程中应达到的目标,对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应达到的能力目标阐述不够明确和具体,学生意识不到自己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不利于提高教学效果,更无法体现“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向学生发放大纲的很少,造成学生并不知道或不清楚教学大纲,学习缺乏目标,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大大影响了学习效果。

1.2 大纲编制内容涵盖面有限

目前课程教学大纲主要作为教师课程教学的参考和指导,教学大纲主要涵盖的范围包括课程的基本信息、课程地位目的和任务、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考核方法等。对于学生需要的学习方式、学习资源、成绩评定标准等没有进行详细的阐述,因此学生无法明确教师的具体要求,也无法主动构建知识。

2 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理念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 教师只对学生的意义建构起帮助和促进作用,并不要求教师直接向学生传授和灌输知识,现代教学应该创造条件,尽可能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设计应包括以下三要素:①

(1)要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要能体现出学生的首创精神;(2)要让学生有多种机会在不同的情境下去应用他们所学的知识;(3)要让学生能根据自身行动的反馈信息来形成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解决问题的办法。

3 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大纲设计

一份有效的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课程大纲应达到以下基本的目标:②明确学生的责任;明确教师的角色和责任;清楚地说明预期的目标和学习成果;建立评价的标准程序;使学生熟悉课程逻辑;建立师生交流的模式;提供学生难以获得的阅读材料。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大纲除了包含传统教学大纲中的课程内容,还应具备以下内容:

3.1 学生的学习成果

“学习成果是我们希望学生由于完成了学业而应该知道、理解和会应用的内容”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德克兰·肯尼迪(Declan Kennedy, 2007)。学习结果应该是具备可操作性的目标,它是可以被测量的。课程学习成果应该比较明确,越明确的学习目标,对于学生来说操作性就更强。在学习成果描述过程中,要尽可能使用明确的动词来描述(例如理解、解释、比较,评价,分析等),而且课程的学习结果应该与课程的内容、考试和其他评估方式之间具备清晰的联系。

国外学者认为学士学位水平的学习成果可归结为五个因素:③对所学习的专业领域有一定的知识和理解;在有逻辑的辩论和问题解决过程中应用上述知识;收集和处理数据并指出其中含义的能力;掌握交流技能;发展独立学习的能力。根据以上的描述,可将经济学的学习成果概括为5个方面,如表1所示。

3.2 学生责任和教师责任

在以学习为中心的大纲中,必须明确教师和学生应承担的责任。教师的主要责任是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帮助和支持,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需求提供一些有价值的信息,如提供课程讲义、提供专业术语表,列出学生可以获得有效信息的专业网站和数据库,为有不同需求的学生列出不同的补充阅读资料。学生责任主要包括课前预习、课堂讨论、按时出勤等要求。在大纲中应明确学生课前应该准备的资料,课中需要参与的活动以及课后要完成的作业。

3.3 量化的评价方法

在传统的经济学教学中,评价方法以期末卷面考试为主,评价关注的重点是学生的学习结果,以便给学生定级或分类,评价往往在教学之后进行,学生无法在学习过程中了解自身的不足,从而无法在学习过程中做出调整,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学生上课不认真,考前突击的现象。而在“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中,评价是基于日常学生表现和学习过程的,评价的主要内容是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关注的重点是学习的过程中获得了什么技能。这种评价具有指导学习方向和给予鼓励的作用。在评价过程中,应注意两个问题:

(1)评价应与学习成果相关。评价是教学过程中的核心指导,并直接与学习成果相关。多元的评价方法应包括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两部分,而且应以前者为主,后者为辅,前者占60%,后者占40%,同时终结性考核应致力于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试题应尽量避免让学生死记硬背的内容。基于以上要求,对经济学的评价方法可以做多元化的设定,如过程学习文件、论文、演讲等。如表2所示。

(2)评价应建立标准。在传统的教学评价中,特别是在评价非客观性的试题或任务时,教师在评价过程中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和随意性,没有一套科学的标准,在评价学生的学习时,应用量化的评价方法可以有效降低评价的主观随意性,评价的方式可以采用学生自评和互评。

“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理念适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在课程大纲的设定过程中要将这一点贯彻始终,只有明确了学生和教师的责任,向学习者阐明教学目标和相关的考核方式,才能让学生意识到自己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不断自主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基金项目:北京联合大学教改项目“经济学大类平台课教学改革研究”

注释

① 顾通达.主体教育与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思想[J].教学研究,2012(12):299-300.

教学大纲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中生物教学大纲特点

新大纲分为五部分,内容突出了“面向全体学生,面向21世纪”的总体要求。现从下列七个方面来浅析其特点。

一、知识体系作了较大调整

旧大纲对高中生物必修内容侧重的是讲述生命科学规律,对高三年级的选修内容则为复习高二年级的知识和初中的生理卫生内容,不仅知识体系重复,更体现出是为适应高考的需要而学(选修教材内容系高考所划定的考试范围)。新大纲将旧大纲的8个单元调整为10个单元,又将“生命活动的调节”内容移至“生物的生殖和发育”之前讲述,体系略有修改,使内容顺理成章,通过各单元间内在联系使学生接受新知识。而选修内容体系则以全新的知识为主线,选取了与人类生存发展密切相关的内容,如“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和免疫”“细胞与细胞工程”“遗传与基因工程”等。反映出新大纲有着适应21世纪现代化科学的特色。

二、明确提出了教学目标的三方面要求

旧大纲只是提出了教学内容,而无具体的教学目标要求。新大纲则在教学目标问题上,首次从知识、思想、能力3个方面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知识教育方面:要在打好基础知识的前提下,使学生知道如何运用生物学知识来解决生活、生产、科学技术发展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问题,并对现代生物科学的新成就和发展趋势有所了解。

思想教育方面:要继续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同时加强科学世界观教育,以形成生物的进化观点和生态学观点;还要加强科学态度和科学价值观方面的教育,促进对保护生物资源之重要性的认识。

能力培养方面:由于高中阶段的学生,思维活动较活跃,思维方式即将定型,因而一方面要重视基本技能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和自学能力,同时要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比较、判断和推理的科学研究能力以及创造能力。

三、教学的知识点有所更新

新大纲对教学的知识点有较多的更新。原则是:在突出基础性,对基础知识进行精选的前提下,要体现出知识的先进性,要加强知识的实用性,要考虑学生的可接受性,还要重视与九年义务教育知识的衔接性。

新大纲在教学目的中指出:“生物课程是普通高中开设的一门学科类基础课程”,说明了高中仍应着眼于基础教育。因此,新大纲对现行高中生物教材的知识点进行了选择,删去了当今学术界已经不用和使用价值不大的,诸如原生质概念和生命起源化学进化过程的内容等,保留了关于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生命结构的基本单位、关于生命活动的本质和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关于生物进化和生物与环境关系等基础性的知识,还增添了动物行为产生的生理基础,加强了与九年义务教育知识的衔接。此外,新大纲还选择了一些理论较浅且易被学生接受的反映现代生物科学水平的先进知识,如细胞的分化和衰老、细胞的癌变、无公害绿色食品、生物净化等,填补了现行生物教材在知识先进性和实用性方面的不足。

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

新大纲选取补充的新知识点,普遍具有实用性。除重视教材内容与生产实际、生活实际的联系外,更从理论联系实际出发,在讲解某个知识点后,配合安排了相应的学生实验或实习。有利于实现“要使学生……知道这些知识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实践等方面的应用”这一教学目的。例如,必修课中,在讲“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知识点后,配有“生物组织中可溶性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实验;在讲“人类遗传病与优生”知识点后,安排有“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实习;在讲“环境污染对生物的不利影响”知识点后,配合了“调查或观察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实习等。这些都为学生提供了理论在实践应用上的示例。在选修课中联系生产和生活的新知识则更多,如“生物固氮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自生固氮菌的分离实验”“微生物的营养和生长”“学习细菌培养的基本技术实验”“营养与健康的关系”和“几种果蔬Vc含量的测定实验”等,都是教给学生如何理论联系实际的具体典例,体现了国际上“科学——技术——社会”(STS)的现代教育思想。

五、强调科学素质的培养

旧大纲在教学目的中仅提出了关于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能力培养的要求。新大纲则提出了科学素质的培养要求:“要使学生掌握生物科学的一些基本方法……提高科学素质”。在教学目标中更进一步明确提出了“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初步掌握基本的生物科学研究方法”的要求。

科学素质的培养包括了科学知识、科学态度、科学方法、科学手段、科学精神、科学思维能力等方面。对于生物学科来说,通过实验和实习,能够兼顾多方面的科学素质培养,因而是培养科学素质的可行途径。

从数量来看,旧大纲安排的学生实验和实习,只有必修课的5个(选修课的实验为初中生理卫生课和必修课的重复)。新大纲的必修课则安排有25个实验和实习,选修课又安排有6个。各种不同实验项目无疑是对各种科学方法、科学手段的培养。

从类型来看,旧大纲安排的学生实验和实习只有一种定性的、验证性的观察实验类型。新大纲的实验类型除保留了观察实验,还增加了5种新实验类型:定性分析类型(生物组织中可溶性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定量分析类型(几种果蔬Vc含量的测定);模拟探究类型(性状分离比例几率的模拟,模拟通过分子杂交鉴定人与猿间的亲缘关系);自行设计类型(植物向性和感应性现象的实验设计,设计并制作小生态瓶);基本技术类型(细菌培养的基本技术和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这些不同类型的实验必然有利于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六、增加了灵活性

旧大纲对于每单元的知识点有较详细且具体的规定,限制了教学内容的拓展。新大纲则是概括性地提出了应讲的知识点,并未明确所包含的具体内容,在知识点的深度和广度上有着较大的伸缩余地。例如,“高等动物的个体发育”问题,教材应涉及哪些卵裂阶段和有关内容,新大纲不似旧大纲有详尽规定,因而教师教到何种程度,就有了相当的灵活性。既有利于“一纲多本”的教材编写实施,还可以适应不同地区的各类学校和不同学生学习情况的需要,进行灵活教学。

此外,对某些难度稍大的知识点(基因连锁与互换规律、光合作用碳代谢类型简介、酶工程简介等),新大纲将之安排为选讲内容,对某些需用时较长的实验(动物激素饲喂小动物,用当地某种生物做有性杂交试验等),新大纲又将之列为供学生选作的内容,充分显示出新大纲有着弹性的特点。

七、完善了教学大纲的功能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