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现代教育理念

现代教育理念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现代教育理念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现代教育理念

现代教育理念范文第1篇

关键词:后现代教育理念;职业教育

后现代教育理念具有这样的特征:“第一,提倡多元化视角。后现代教育理念提倡对现时教育现象的解释不是一元的、单相的,而是多元的、多方面的。第二,对非理性的提升。非理性从根本上摒弃理性,排除权威,认为教育是开放的。第三,具有批判反思精神。后现代教育理念对现代主义教育理念中的教育规律的理性、确定性、统一性、普遍性提出了批判,是对传统理论的挑战。”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职业教育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职业教育的规模迅速扩大,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但是,仍然有一些影响职业教育发展的深层次问题未能得到解决,其中,理论与实践脱节、人才培养的效果与市场需求之间的距离较大便是一个明显的问题。如何以新的思维去面对新的形势,推动职业教育的改革向深层次发展,是职业教育工作者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之一。在这个漫长而艰难的探索过程中,后现代的教育理念为我们反思当前的职业教育提供了一种新的视界和一些有益的启示。

一、对职业教育教学目标的启示

后现代的教育理念为我们审视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一般来说,人才分为三个层次:具有非凡创造力和创造精神,具有突出智慧、丰富学识和优良心理品质的高级人才,是人才的第一层次:能够熟练掌握和通晓某一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既能动脑,又能动手的专业人才,是人才的第二个层次;有一定文化素养和实践经验的广大公民和普通劳动者,是人才的第三个层次。社会对各种人才的需求都有一个合理的比例。由于社会对人才有着不同规格的需要,就要求人们必须不断开发自身的潜能和专业领域的创新能力。职业教育的定位应该是应用型教育,这就不同于英才教育和传统教育,所以职业教育的教育目标也应该逐渐从优势文化决定论中解放出来,着眼于职业教育的实际情况,确立“以学生为本”的思想,积极推进创新教育,使教育活动成为人的生命交往与沟通的一部分,增进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新意识,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与自我教育能力。后现代的教育理念为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的建构提供了一些积极的启示。如在职业教育中要注意到“以学生为主体”“实现学习者方向的个性化”等。

当然,把后现代的教育理念运用到职业教育中时还要充分联系职业学校学生的实际,注意培养学生的个性在职业教育中并不是意味着个性的无限张扬,而是要立足于职业学校实际,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从知识上看,进入职业学校的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各方面的知识积淀都不够理想,那么在职业教育阶段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人经验及所代表的特殊文化,帮助学生明确他的职业生涯发展方向。

二、对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启示

课程改革是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如何针对社会的需求,建立既符合教育规律、又符合职业教育的目标和特点的纵向衔接、横向贯通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是摆在职业教育工作者面前需要解决的课题之一。后现代的教育理念提倡多元化的视角,这给了我们的职业教育一个有益的启示: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也应该带有多层次、多元化的特点。现代社会中职业岗位体系已是一个动态的大系统,劳动力在产业间或行业间的流动和技术构成的变化,已对职业岗位产生了巨大影响,使得新岗位不断产生和旧岗位不断消失。由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多层次的,所以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也应该是多层次的、多元的,应该具有灵活性,从总体上和局部上不断调整和充实,以适应社会不断发展的需要。

三、对职业教育教学过程及教学模式的启示

后现代主义的课程理论流派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美国当代教育家小威廉姆・E・多尔(willian・E・D oll)的建构性后现代课程观。多尔在他的著作《后现代课程观》中提出了设计后现代课程的4R标准,即丰富性(Rich)、回归性(Recursive)、关联性(Relational)、严密性(Rigorous)。熊明川在《后现代课程语境下的语文课堂构建》一文中解释了4R标准的主要内涵:“丰富性指课程的深度、意义的层次、多种可能性或多重解释”,“回归性是指人类将思想回转到自身的能力”,“关联性即联系,主要体现在教育和文化方面”,“严密性指不确定性和解释性的组合。”后现代的这种课程观为职业教育的课堂建构提供了一些启示:职业教育也应该注重教学过程的自主探究和多重体验。注重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关联性。

现代教育理念范文第2篇

【关键词】现代;教育理念;扬琴教育;艺术教育;教学模式

引言

扬琴作为我国一种古典民族乐器,在音乐领域有着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现代教育理念产生,对于扬琴教学模式的创建也造成了巨大的冲击。现代教育理念对于学生的主体地位给予一定的尊重,学生才是课堂教学真正的主人,让学生可以主动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在快乐愉悦的氛围中学习和掌握扬琴音乐知识。分析现代教育理念对扬琴教学模式的影响有着现实的意义,下面就对相关内容进行详细的阐述。

一、扬琴在我国的教学背景

扬琴可以说是我国一种古典民族乐器,在我国有着较长的发展时间,是我国民族文化的代表。扬琴这种乐器不仅具备一定的独立性,同时,也具有良好的融合性。不仅可以独立的完成曲目的演奏,同时也能与其它的乐器协作完成曲目的演奏,从而体现不同的艺术风格。扬琴艺术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受到中西文化的影响,吸收了二者文化中的精髓,使得扬琴艺术不断有新的生命力可以融入。

二、新的教育理念对扬琴教学模式的影响

(一)转变了教师的教学观念,呈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以往传统的扬琴艺术教学中,教师成为教学活动的主导、主体,教师在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一味的进行教学内容的讲述,导致学生机械式的学习教师所讲述的知识,也就是所谓的“填鸭式”教学模式,教学活动的开展并没有考虑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学生对于扬琴艺术学习的积极性也会受到严重的影响,导致课堂教学成效并不理想,对于扬琴艺术教育质量的提升也造成了众多的阻碍。现代教育理念要求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对于学生的主体地位必须要给予一定的尊重,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引导者,而不是主导者。教学活动开展注重的引导学生学习,将学生对于扬琴艺术教育学习的兴趣充分的调动起来,使得学生可以积极主动的步入到扬琴艺术学习活动中去,保障教学成效,提升扬琴艺术教学质量[1]。

(二)情景教学的应用

扬琴艺术教育主要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练习曲目教学,第二部分就是曲目教学。练习曲目是学生学习扬琴艺术的重要基础,学生在熟练掌握演奏技能和技巧后,对乐曲进行弹奏,也是学生感受扬琴音乐艺术魅力的重要途径。练习曲目教学与曲目教学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在教学实践中,情景教学模式的应用能够使得学生发生情景转变,步入到教师所创建的音乐世界中。情景教学模式的应用,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进行结合,为学生提供亲身实践的机会,加深学生对于音乐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使得学生的音乐技能得到全面性的提升。

1.依据音乐作品的内涵创设音乐情景在扬琴艺术教学实践中,扬琴艺术教育工作人员需要对音乐曲目的内涵进行深入分析,这也是辅导学生进行扬琴艺术学习的重要基础。教师通过对音乐曲目情感的表达,正确的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使得学生去更深层次的感受和挖掘扬琴音乐艺术具有的内涵,感受扬琴音乐艺术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能使得学生在演奏过程中投入更多的情感,增强学生演奏的感染力。

2.舞台设计要合理、科学扬琴教学中情境教学模式的应用,最为关键的就是舞台设计部分,模拟舞台演出的真实情境,为学生提供现场演出的感受。舞台环境设计必须要保证合理性、科学性,因为舞台环境对于学生的演奏心态有着很深的影响。教育工作人员需要依据曲目的内涵、中心思想进行舞台环境的塑造,从而为学生扬琴音乐艺术演奏创建演奏氛围,对于提升扬琴音乐艺术教育成效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3.注重学生心理素质培养学生日后需要站在舞台上,面向众多的观众进行演出。现代教育理念要求,在艺术教育实践中,不仅需要注重教学内容的讲述,还需要注重学生素质的培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长期处于课堂教学环境中,教学环境与学生的演奏环境有着很大的差异性。当学生进行舞台演出时,很有可能因为处于较为陌生的环境中,所以会产生胆怯、紧张的等消极心理。所以,在扬琴艺术教学实践中,教师也需要注重学生心理素质培养,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

三、扩展教学内容,延伸教学深度

传统的扬琴音乐艺术教学具有很强的局限性,在现代化音乐艺术教学中,必须要打破众多因素的限制,打破教学课堂的限制,扩展教学内容,使得教学课堂变得更加丰富,延伸教学的深度。扬琴因素艺术教育人员需要不断的加强研究力度,经常与其他教育工作人员进行沟通和交流,集合众多教育人员的智慧,对于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开展的形式进行深入分析,找寻满足我国扬琴艺术教学实际需求的教育模式、教育方法。

结语

扬琴是我国一种民族乐器,在我国有着较长时间的发展,并且得到很多人员的喜爱。扬琴艺术教学是我国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内容,现代教育理念对于扬琴艺术教学模式的创建也造成了巨大的影响。现代化教育理念要求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依据现代化教育理念,对扬琴艺术教育模式进行改革,对于促进我国扬琴艺术教育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刘娜.现代教育理念对扬琴教学模式的影响[J].艺术教育.2014(10):74

现代教育理念范文第3篇

【关键词】教育学校管理教师教研

创新学校管理、提高学校管理水平,这是学校管理者必然要实践并思考的重大课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学校应转变观念,改变原有的管理方式,增强课程意识,由课程管理走向课程开发,创造性地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校本化地实施国家课程,积极开发适应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和学生兴趣的校本课程,以满足本校学生发展的需要。

一、与时俱进,树立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

教育本质上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因此,学校必须以此为出发点和归宿,改革以往强制性的管理制度,建立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管理制度,使学校教育真正成为提高人的生命质量的一项社会活动,成为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的事业。

以人为本,它要求树立科学的学生发展观。学生发展的三维目标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开发学生智力和潜能,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自主发展和合作探究的能力、动手实践和创新的能力;充分相信学生,给学生一个时间,让他自已去安排,给学生一个空间,让他自己去往前走,给学生一个条件,让他自己去体验,给学生一个问题,让他自己去解决;帮助学生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把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融入学生学习的全过程,塑造出知识与能力并重、学习与做人并举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一代。

以人为本,还必须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教师观。一要尊重、信任教师。教师既是管理的对象,更是管理的主体,要发挥教师的主人翁作用,政治上关心、工作上信任、生活上体贴、情感上沟通、人格上尊重。二要激励教师。转变教育观念,爱心对待学生,尤其是学困生,严在当严处,爱在细微中。三要发展教师。没有教师的发展,就不可能有学生的发展,更不可能有学校的发展。为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和提升专业素养创造条件,让教师充分感受到自身专业发展的价值,体验作为教师的幸福感。

二、遵循规律,强化学校工作的规范化管理

1.制度管理。规章既具有强制性,又具有自律性,不仅能提高管理效率,而且有助于形成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有章可依,有章必依,“制度第一、校长第二”,学校领导必须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同时,规章的严肃性要和灵活性相结合,实行人性化管理。

2.民主管理。学校管理的核心是对人的管理,而对人的管理不能单纯靠制度管理,制度管理只能解决必须干的问题,难以解决是否愿意干、主动干的问题。实行民主管理,可使领导和教职工处于平等地位,变上下沟通为平行沟通,变单向沟通为双向沟通,增进了解,使人际关系融洽,更能激发教职工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经常召开教职工座谈会、开展谈心活动,认真听取他们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积极采纳合理化、建设性的议案。所以,校长要充分发挥班子成员的主观能动性,做到:分工是基础,合作是关键,责权利相结合,这样校长才能由一把抓变为分头抓,才能微观放活,宏观调控,运筹帷幄,驾驭全局,才能成为领导集体的启动者,合力的创造者,故障的排除者,团结的维护者。

3.过程管理。管理是动态的过程,管理的有效性是管理者、被管理者、环境三个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不同的学校,可确定不同的领导方式和管理方法、管理机制,但是重视过程管理是贯穿学校管理的灵魂所在。各项工作,不仅要有安排、部署,更要有督导、检查、评估、总结。学校领导亲自督查落实情况,督促教师完成阶段性目标,并认真进行评比,将评比结果作为评定教师工作的重要依据,并与教师的福利、奖金、职评、聘任、评先挂钩。

三、教研兴校,造就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

为了培养业务精良的专业化教师队伍,必须要走教研之路。教研水平是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

一是实施骨干教师带动战略。我校中青年教师多,学校积极支持他们参加各种学习、培训、函授、进修等,学校舍得投入,因为参与就是最大成功、培训就是最大福利、提高就是最大报酬。大力支持省市级骨干教师的选拔与培训,现有省级骨干教师1名,州级骨干教师4名,全国优秀班主任1名,他们是学校的宝贵财富。学校要求他们每年培养一名青年教师,制定出一二三培养目标,培养方式是指导备课、示范做课、听课点评,帮助青年教师写教后记、案例分析,总结成功经验,找出差距不足。目前又有一批青年教师脱颖而出,已经成为学校骨干教师群体的第二方阵。

二是支持并帮助教师参加省、州、县、校等各级各类优质课、电教课竞赛活动,观摩、研讨、教改活动,参加“下乡支教”活动。组织教师利用多媒体观看名家示范课并及时举办互动反思教学论坛。组织教师走出去聆听专家报告。广大教师深刻认识到:只有呕心沥血,才能桃李芬芳,只有和风细雨,才会春色满园,只有学无止境,才可学高为师。

三是大力开展校本教研。校本课程开发是以国家和地方课程纲要的基本精神为指导,从学校自身的特点、条件和办学特色出发,以满足学生需要和体现学校办学理念为目的,由校内外力量广泛参与的课程开发活动,是一个持续和动态的课程改进过程。

现代教育理念范文第4篇

关键词:信息化教育 现代教育理念 自主学习 学习能力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10(b)-0166-01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信息化教育也越来越普及,它正成为各高职院校的重要教育方式。信息化教育促使教师信息化技能的提高,也促使了教学模式的多样化,这是教育方式的一次重大变革,也是教育理念的一次重大发展。现代教育理念注重以人为本、自主学习,注重知识与能力的共同提高和发展,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培养,从而使学生获得自我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达到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信息化教育有利于现代教学理念渗透到教育的全过程,对推动现代教育理念的全面实现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信息化教育顺应了当今时代的发展和教育的要求,可以促进教育的不断成熟与完善。

1 信息化教育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成为独立自主的学习者

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他们的年龄和智力已达到了一定水平,具有自主学习的能力。信息化教育打破了教育的传统模式,使教育由封闭走向开放,学生不仅可以在课堂学习,也可以自己在信息平台上学习,这样就脱离了对教师授课的依赖性,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翁。学生可以针对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在老师的指导下有目标地在信息平台上搜索学习资源,然后自己分析问题,完成学习任务。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主动建构知识,充分享有自主选择知识的权利,学生可以自己安排学习时间,有效利用时间,从而提高学习效率。老师则由教育的主体变为辅助者、指引者,通过一些精心设计的学习项目的布置和恰当的建议,让学生在学习中自由发挥。此外,信息化教育促进了学生与老师的进一步互动,在信息平台上师生能以平等的姿态互动,学生可以提问,也可以发表自己的见解,学生会感到自我的重要地位,从而增强主动学习的动力。

2 信息化教育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高职院校的学生课余时间较多,学生可以利用这些课余时间实现自由学习,信息化教育提供了自由学习的环境,也创设了轻松的学习氛围。这种环境和氛围有利于学生自己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培养各种学习能力。信息化教育培养学生发现知识和探索知识的能力,学生针对学习任务,在广泛的网络资源中自主选择信息,增强自己对知识的判断力和识别力,从而获取有效知识。学生为了完成学习任务,还要对选择的信息进行加工、整理,实现知识的整合和归纳,最终变成自己的学习成果,这个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分析思考能力以及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学生在对知识的运用过程中,伴随着自我提问和自我解疑,这和课堂中的老师提问完全不同,这是一种自发的思考,一方面可以引起学生对知识的进一步探索,促进学生进一步学习,完成对知识的深化,从而对知识的掌握更牢固,更长久。另一方面,激发学生的创造性,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在思考的过程中,获取的知识已经有了思维的烙印,脱离了本来的面貌,从而得到了创新,

3 信息化教育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有利于学生知识面的拓展

知识经济时代对高职学生提出了新的要求,专业知识不断发展,不断更新,高职学生要适应职业的发展需要,融入时代的发展要求,必须不断学习,走进知识的前沿。信息化教育提供了广阔的知识视野。学生可以充分利用信息平台来拓展自己的知识面,特别是对本专业知识的学习和研究。信息化教育依托网络数据库,大量信息可以涌现出来,学生获取知识的范围大大扩展,学生可以享用广泛的信息资源,从而给学生提供不断学习的机会。特别是在全球化的今天,信息资源也实现了全球化,而教材内容常常带有很大的局限性,并且不能时时更新,因此在教材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延伸学习非常重要。研究最新的专业知识,关注本专业知识的发展,这样可以把专业知识学得更深入、更透彻。学生既能在学校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也能为以后踏上工作岗位做好知识储备,把知识更好地应用到实践中去。

4 信息化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动力

信息化教育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这个学习的过程实际上是学生自我探索、自我求知的过程,其中必然会产生质疑,而质疑能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这是学习兴趣的源泉。在课堂中往往是老师提问,学生回答,但在自主学习中学生会不自觉地给自己提问题,然后自己去寻求答案,直到自己满意为止,这样学习兴趣就会潜移默化慢慢养成。学生如果在学习中能自主解决问题,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就能体会到学习的成就感,这种成就感也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了学习兴趣,学习就会由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学生即使在老师不布置学习任务的情况下,也会自觉去学习,这种学习状态可以产生良性循环,可以说学习兴趣是推动学生不断学习的一种最活跃、最有力的内部动因,它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了。有了学习兴趣,学习可以无处不在,无论在课堂还是课外,在校内还是校外,学生都会乐意学习,做一个快乐学习者。对于高职的学生来说,养成对自己本专业学习的热爱,对将来做一个优秀的职业人是有积极意义的。

综上所述,信息化教育顺应了教育多元化的趋势,体现了新的教育理念。因此,信息化教育在高职院校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有利于高职人才的培养。信息化教育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信息化教育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让学生成为独立的知识学习者和探索者,让学生学会学习,使学生终身收益。

参考文献

[1] 李帅军.教育信息化管理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4.

现代教育理念范文第5篇

【关键词】小学教育教学教学方式学习方式

近年来,新一轮的教改活动在全国的教育界如火如茶的进行。然而,无论是现代教学,还是传统教学,它们的相同点就是始终存在着教与学的关系。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再到现在的新课程改革。根本上讲,改革的核心内容应该是教与学方式的转变。在实践探求中,课堂也在静悄悄的变化,我们也不难发现课堂教学出现了情境化、生活化、平等化,引导学生的学习逐渐向自主化、探究化、合作化的方向发展。现在我结合我近年来的教学实际,说一说我对教与学方式转变的认识及体会:

1对教与学方式转变的认识

转变教学方式,就是要转变传统单一的、被动的、以讲授为主的、灌输式的教学方式,批判“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的做法,“引导学生质疑、探究、调查,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转变学习方式,就是要改变传统学习方式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改变学习过程成为纯粹被动接受、记忆过程的弊端,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满足学生求知的渴望和多方面发展的需求,把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究、研究、合作等认知活动凸现出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合作交流、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2教的改变

2.1以人为本,关注学生思维发展。现代小学教学,已经进入非常注重以为文本,关注学生发展的阶段。抛弃了以前那种纯粹以考试为主的应试教育模式,当然,也不是说应试教育对学生知识掌握的贡献不大,相反,应试教育甚至比现行的教育更能让学生在知识的掌握方面更加牢固,但它却缺乏对学生人格形成的帮助和为人处世、自我意识的培养,而这些对于每个学生来说将是受益终身的,小学既然是普及义务教育,重心本来就不应该放在应试上面。那将于孩子的发展背道而驰。而幸好,这种情况已经在现代教育理念的正确指导下,取得了比较大的改观,其具体表现在,如今的课堂,教师已经非常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锻炼发展起思维,让学生成为一个有思想、有主见的人。课堂上我们可以经常看到积极思考、发言的同学;可以看到在讲台上滔滔不绝阐释自我观点的学生。我想,这正是我们现代教育理念下教师教学以人为本,关注学生思维发展的具体表现。

2.2以学生为主体,设计教学方案、安排教学活动。在这一点上,我想说,我们的学生确实比以前要快乐得多了,现代教育理念提倡以学生为主体,在这个思想的指导下,我们的教师们都拿出了自己的看家本领,想尽一切办法,要让学生既能学到东西,又能够开拓思维,发展各方面的能力,还适当的加入德育内容,而这些教学方案,活动的设计和安排,无不体现了现代教育理念下,教师教学方法和思路的改变,可喜的是这种形势的发展,必定会给学生带来更广阔的天地,和发展空间。不限制学生的思维。

2.3关注细节,活用教学机智,在每一细处进行恰当的教育教学辅导,使学生能够健康发展。说到现代教育理论下教师教的变化,不得不提到这一点,我们从智关心学生的学业成绩,到今天的关注学生的发展和成长,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次成长。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在平时,教师都开始非常的注重细节,因为我们看似微不足道的地方,就可能让学生记忆深远,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工作是一件非常细致的工作。而让人高兴的是,我们可以看到我们周围的同事们,都已经非常的注重这些,随时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帮助和辅导,关心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也正应验了那句话:“先立人,后立说”。

2.4身教盛于言教,教师应该从我做起。这句话在我的记忆里面,是从读书的时候就开始由老师告诉我了,我当时只是有这个印象,但并未觉得有多少深刻意义。而今,我彻底的改变看法,因为自己工作的原因,也因为现代教育理念和课改的春风,给我送来了自然与辽阔。现代教育理念下,教师们开始更注重自己的一言一行,用自己的言行和人格力量去感染和教育学生,比任何教育手段都来的直接有效。正所谓:“德高为师,身正为范”。

3学的改变

3.1有主人翁意识,学会主动学习,将学习的动机被动内化为主动。现代教育理念下,因为教师教的改变,随之而来必定带来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在这种契机下,学生们渐渐的开始由主人翁意识,由原来的被动的接受慢慢转变成主动探索,主动学习,应该来说是一种可喜的转变,因为由内而外的动力总是要比由外迫内的动力要强,而且更具有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