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黄果树瀑布课件

黄果树瀑布课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黄果树瀑布课件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黄果树瀑布课件

黄果树瀑布课件范文第1篇

【片段一】 走近黄果树瀑布,读出方法,品出韵味

1. 不同声响,皆有意境。

师:(出示:刚进入黄果树风景区,我们便听到“哗哗”的声音从远处飘来,就像是微风拂过树梢,渐近渐响;最后像潮水般涌上来,盖过了人喧马嘶,天地间只存下一片喧嚣的水声了。)大家读一读这句话,有什么感觉?哪里写得妙?

生:我觉得声音“从远处飘来,就像是微风拂过树梢,”这个想象写得很妙。它让我真切地感受到了瀑布声响很美。

师:是呀,未见其形,先闻其声。

生:这个想象把“飘”的感觉具体化了,形象化了,也亲切化了。

师:我们没有去过黄果树瀑布,无法体会到那种飘来的声音,究竟有多响,而作者这一个巧妙的比喻,让我们明白了这声音就是微风拂过树梢的轻柔、灵动,那飘过来的声音要细细听才清楚,令前往游玩的人充满惊喜,充满期待。

生:“像潮水般涌上来”,这个想象生动贴切,让我感觉到此刻声响是多么的壮观!

师:你想到了哪些成语?

生:浩浩荡荡、排山倒海、气吞山河、千军万马、势如破竹……

师:作者用词的贴切,合理丰富的想象,给我们带来了如闻其声的真切感受,这就是想象的美妙之处。

师:(出示:那“哗哗”的水声便成了千万架织布机的大合奏。)大家再来读一读这句话,有什么感觉?哪里写得妙?

生:我从这个想象中,感受到了这时水声很响,气势非凡。

生:看纺织车间织布机的视频,一架织布机就已经够响了,何况千万架呢!

师:(出示:瀑布从岩壁上直泻下来,如雷声轰鸣,山回谷应。)那么这句呢?

生:我从这句话中,体会到瀑布声响很大,用了这个比喻,把直泻下来的声音想象成雷声轰鸣,山回谷应,真是雄伟壮观,气势非凡啊!

师:你读出了这想象的魅力。作者运用丰富贴切的想象,将瀑布的轰鸣声再现于我们耳边。

师:为什么同样的瀑布声,作者会作出不同的比喻呢?

生:我觉得是瀑布的声音发生了变化。

生:我认为是作者听瀑布的位置变化了,所以听到的声音也变化了。

师:是啊,比喻要用得准确、巧妙,才能让人犹如身临其境。

2. 美在形态,浑然天成。

师:(出示:透过树的缝隙,便看到一道瀑布悬挂在岩壁上,上面折为三叠,好像一匹宽幅白练正从织布机上泻下来。)我们来读这句话,你有什么感觉?

生:我觉得这里把瀑布比作了“宽幅白练”,写得很生动,尤其是悬挂,这个词用得妙,显得很有气势。

师:读读下面两句话,哪个句子的表达效果好?为什么呢?

A. 透过树的缝隙,便看到一道瀑布“悬挂”在岩壁上,上面折为三叠,好像一匹宽幅白练正从织布机上泻下来。

B. 透过树的缝隙,便看到一道瀑布“悬挂”在岩壁上,上面折为三叠,从上面流下来。

生:第一句话,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瀑布形态的宽,而且比作“白练”,颜色也符合,非常逼真。而第二句话,缺少了这样的感觉,平淡无味。

师:是呀,缺乏了想象的文字是多么苍白啊!

生:我从“泻”字,感受到了瀑布的水流量很大,气势磅礴,很壮观。

师:有了想象,让我们如见其形。这就是想象的魅力!(指导朗读)

师:(出示:瀑布激起的水花,如雨雾般腾空而上,随风飘飞,漫天浮游,高达数百米,落在瀑布右侧的黄果树小镇上,形成了远近闻名的“银雨洒金街”的奇景。)再读这句,体会一下。

生:我从“银雨洒金街”这个景象中,体会到了黄果树瀑布给小镇带来的美。

师:读着“银雨洒金街”这个词,你眼前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生:黄果树瀑布从70多米高的悬崖绝壁直泻入犀牛潭中,雾珠升腾数百米之高,阳光下,就像镀上了银色,那么耀眼,那么晶莹,还形成了一条美丽的彩虹。

师:难怪,古人曾写对联称赞它――(课件映示:白水如棉,不用弓弹花自散;红霞似锦,何须梭织天生成。)“银雨洒金街”是多么奇特的想象,她又让我们感受到了黄果树瀑布的诗意美,也从另一个侧面让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黄果树瀑布的气势非同一般。

【片段二】 走出黄果树瀑布,畅谈印象,写出感受

师:(出示:绿树掩映间,有一座徐霞客的塑像。他遥对瀑布,仿佛在凝神谛听远处的瀑布声。他完全沉醉了。此时此刻的我们,也完全沉醉了。)这句是写徐霞客,还是黄果树瀑布?

生:我觉得写徐霞客是为了突出黄果树瀑布,黄果树瀑布实在太美了,连徐霞客也被陶醉了。

师:这样一位伟大的旅行家,他见过的美景千千万万,可是在黄果树瀑布前,他“凝神――(生接读)谛听”,他“完全――(生接读)沉醉”了。此时无声胜有声,这样的方法就叫“衬托”。

师:面对此情此景,如果你就是那位明代伟大的地理学家、旅行家徐霞客,你想对黄果树瀑布、或对自己、或对后人说些什么呢?请用三五句话写下来。

生:我想对自己说:徐霞客啊徐霞客,想你游历了祖国无数名山大川,欣赏了人间无数仙境,可今儿还是头一回见到如此气势非凡、雄伟壮观的瀑布呢!真是不虚此行啊!我一定要让更多的人了解、认识黄果树瀑布这一人间美景。

生:我想对黄果树瀑布说:刚进入景区,我便听到你“哗哗”的声音从远处飘来,就像是微风拂过树梢,渐近渐响;最后像潮水般涌上来,盖过了人喧马嘶,天地间只存下一片喧嚣的水声了。黄果树瀑布,你虽不如庐山瀑布那样长,但远比它宽,真是气势非凡,雄伟壮观啊!

生:我想对后人说:黄果树瀑布,真是一部大自然的杰作!我的后代子孙们啊,你们一定要好好珍惜这上天赐予我们的礼物,千万不要让塞特凯达斯瀑布的悲剧重演!

【评析】 教学《黄果树瀑布》这一课,我有以下几点深刻的感受:

1. 主线引领重赏读。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美的思想情感要通过精言妙语来表现。在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引导学生对文本精妙之处的深入推敲和潜心体悟,不仅应品悟文中的字词句的规范准确,还应咬嚼字词句的生动、形象,更应品析字词句所承载的“未直接表示出来,而无限多未说的东西”的涵义。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去读、去悟、去品、去思,激发其内心的共鸣,圈画写得特别好的词句,说说从中体会到了什么,在旁边写下自己的阅读体会。从上面片段中可以看出,学生都走进了文本,并悉心体味。

2. 咬住字眼重探究。在语文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品味语言,对文中关键的词句进行品析、揣摩、感悟,品味出内含的滋味,感受文字背后的精彩,积淀学生的语感。“片段一”中,我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体会“飘”字的精妙,感受“像微风拂过树梢”这个想象,把“飘”的感觉具体化了,形象化了,也亲切化了。而作者这一个巧妙的比喻,让我们明白了这声音就是微风拂过树梢的轻柔、灵动,那飘过来的声音要细细听才清楚,令前往游玩的人充满惊喜,充满期待。对一个“泻”字的赏析,我将文中原句“透过树的缝隙,便看到一道瀑布悬挂在岩壁上,上面折为三叠,好像一匹宽幅白练正从织布机上泻下来。”与“透过树的缝隙,便看到一道瀑布悬挂在岩壁上,上面折为三叠,从上面流下来。”进行比较,学生很快就感受到了原文中“泻”字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瀑布形态的宽,感受到了瀑布水流量的很大,气势磅礴,很壮观。而且比作“白练”,颜色也符合,非常逼真。而第二句话,缺少了这样的感觉,平淡无味。我适时点评,这就是想象的奇特之处,有了想象,让我们如见其形,如闻其声,这就是想象的魅力。通过这样咬文嚼字的赏析,提升了学生语言的质量,充实了学生的语言内存,也实现了学生语文素养的逐渐提升。

3. 关注表达重运用。在每一次引导学生品读一段佳句时,我的每一句点评都能做到及时进行写法小结,如用词的准确、想象的合理独特、衬托的巧妙、移步换景等。文章第5~7自然段写瀑布泻入谷底后的情景和观后感受,作者从远望到近观,继而坐在石头上,感觉与瀑布融为一体,表现出黄果树瀑布非凡的气势,无限的生机。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我打破传统的依着教材次序逐一朗读讲解的范式,对教材进行了重组,抓住三段描写感受的句子,以此为线索,串珠成线,指导学生想象、品味、朗读、表达,学生仿佛身临其境,与瀑布融为一体,情不自禁地想要高歌、起舞、长啸、嬉戏……我重组教材,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情绪中品读赏析,加深理解和体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黄果树瀑布课件范文第2篇

关键词:语文教学 审美情趣 插图 想象

语文教学是美的,它的美是教材与教师集中的艺术体现,是教师创造性劳动的美。它不仅可以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地成长,而且还能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提高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和创造力,培养高尚的人格。教师要充分发现美的因素,及时引导学生去品赏,这样,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对于陶冶学生情操、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要使学生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是新课程的培养目标之一,是基础教育的美育任务在新课程培养目标上的体现。那么,基础教育语文课程在美育方面如何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巧用导语

心理学研究表明:愉悦的情绪对学习有着明显的优越性,它能引起和保持学习的兴趣,给大脑带来清晰的状态。因此,适当得体的导语不仅能消除学生的疲劳、集中学生的精力、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能给学生一种和谐愉悦的心理体验,感受愉悦美。人们都说: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因此,一堂课的开头非常重要。富有经验的教师很重视导语的设计,他们善于抓住学生的兴趣点,“投石激浪”,往往瞬间就可勃发学生的热情,引人入胜。精妙的导语能够调节学生的心理,激发学生强烈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五彩缤纷的语文课堂。导语主要是根据不同的内容、不同的文体来设计,它可以是一段风趣生动的语言,可以是一幅优美宜人的画面,可以是一段轻松明快的音乐,可以是一个蕴含哲理的问题,也可以是一次小小的活动。如在教学《莫高窟》这一课时,用课件播放莫高窟的图像,让学生欣赏这座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欣赏时有的学生睁大了眼睛,目不转睛;有的则不停地发出赞叹声,很显然,学生已经被莫高窟的灿烂辉煌和精妙绝伦深深地震撼了。这时教师问:“欣赏完以后,你有什么感受?”此时,学生表达的欲望已经被激活了。有的学生说:“莫高窟真是宏伟瑰丽啊!”有的学生说:“我真是佩服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这里的每一件东西都是他们智慧的结晶。”……此时教师顺势引导学生进入文本:“那么课文向我们介绍了莫高窟的哪些艺术珍品呢?它们又有哪些特点呢?”这样就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审美教学活动中来。

二、巧借插图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构思新颖、充满情趣的各种插图,这些插图富于美感,具有一定的审美趣味。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运用这些插图,引导学生观察,是培养学生感知力和审美鉴赏力的一条重要途径。插图的直观性、明晰性,更容易唤起学生心中的美感,所以运用插图渗透审美教育,学生更容易披情入境。如教学《宿新市徐公店》这首古诗时,引导学生结合插图,体会由菜地、篱笆、小径和路边新叶不多的树木组成的幽深画卷,感受田园风光的幽静、安逸,呈现由黄蝶、菜花和儿童构成的画面及儿童急走、黄蝶乱飞的动态感,从而让学生感受到乡间田园春色的美和诗人对乡间儿童的喜爱。

三、引导想象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在想象中感悟美。这种美不仅包括文本中所描写的意境美,还包括透过文中的人物所传达出来的心灵美。如何引导学生感悟其中之美呢?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这段话精辟地概括了想象力的作用。想象力是智慧的信使,语文教学必须重视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为学生擎起驰骋思维的天空。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把握住作者所描写的景物,结合作者的感情,联系自己的阅读经验,以作者的思想感情为经,以作者描绘的景物为纬,放飞想象的翅膀。如教学《黄果树瀑布》一课,课文的第2、3、4自然段描写了黄果树瀑布的声音和形态,课文意境优美,在学生学习了语言文字后,可以播放一段黄果树瀑布的录像,让学生置身于美的意境中,产生如临其境、如闻其声之感,从而扩展思维想象黄果树瀑布的美。正是通过想象,让学生感受到了意境美,而在感受意境美的同时,学生也会回味欣赏意境美的过程,这就是想象美。

黄果树瀑布课件范文第3篇

那么如何利用情境开展教育呢?在操作中应该注意把握好诱发主动性、强化感受性、突出创造性、渗透教育性、贯穿实践性等原则,具体的做法有:

一、以生活展现情境

即通过把学生带入社会,带入大自然,从生活中选取某典型

场景。

如,在教学“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奉献”时,如果采用讲授法,学生有可能以为老师又在讲大道理,甚至产生抵触情绪。我的做法是将学生带入他们自己的生活环境,问学生:“我校举办的为‘西南大旱’与‘玉树地震’捐款的活动,你们有没有参加?”由于大多数学生参加了,这时他们会很自豪地说:“我们参加了。”紧接着,我说:“把自己的钱捐出去到底值不值呢?”待学生稍加议论后可因势利导进行分组讨论或辩论。最后教师在点评过程中进行升华:你们之所以感到自豪,那些在抗灾中被人们尊敬和崇拜的人之所以受人尊敬和崇拜,就是因为你们的这种行为就是奉献精神的具体体现,体现了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奉献。这样讲解,学生就能在不知不觉中不由自主地接受这样的观点,进而激发学生积极奋发、不断创新的精神,很自然地对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起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二、以实物演示情境

即以实物为中心,略设必要背景,构成一整体,以演示某一特定的情境。

如,在教学“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联系”时,我采用归谬设问的方法,设计了这样一个演示情境:

演示目的:证明蜘蛛是用腿听声音的。

演示仪器:瓶装蜘蛛一只,钳子一把,剪刀一把,讲桌一张。

演示过程:第一步,让学生观察蜘蛛、老师引导归谬:蜘蛛有很多腿,却不见耳朵,因此,蜘蛛是用腿听声音的。第二步,把蜘蛛放在桌子上,冲蜘蛛大喊一声:“爬”,蜘蛛向前爬去。第三步,把蜘蛛的腿用剪刀剪去,放回讲桌上,然后冲蜘蛛大喊几声:“爬、爬、爬”,蜘蛛纹丝不动。

结论:蜘蛛是用腿听声音的。

演示结束,我问:这个实验能证明蜘蛛是用腿听声音的吗?此时,学生有的沉思,有的嘀咕,教学已达到“不悱不启,不悱不发”的境界。我进一步说:“想弄清这个问题吗?那我们就看看唯物辩证法能不能解决这个问题吧!”由于学生处于被情境激发的兴奋状态,有的卖劲看书,有的自发组织讨论,有的争得面红耳赤……很快,有学生主动回答:这个演示根本不能证明蜘蛛是用腿听声音的。因为,唯物辩证法认为,整体具有部分根本没有的功能,整体离不开部分,部分也离不开整体,离开了整体的部分就失去了原有的意义。当然,这节课的效果就不言而喻了。

三、以图画、多媒体课件再现情境

即把学习内容形象化,符合对形象乐于接受、易于理解的认识特点。教师运用图画、多媒体课件再现情境时,不仅画面有“形”,还要有“境”,教师描述不仅要有“形”,还要有“情”,这样,才能以“形”对学生的感官发生作用。

如,在教学“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时,为了让学生在理解知识的同时,增强环保意识,我先展示了十几年前黄果树瀑布的照片,又播放了现在黄果树瀑布的照片,然后让学生找前后照片的不同之处,之后我问学生:导致黄果树瀑布水量减少、瀑布变窄、水色变浑的原因有哪些?由于黄果树瀑布是我们学生的家乡,感触颇深,激情澎湃,有的痛斥乱砍滥伐的恶行,有的直指乱排乱放的自私、开发旅游资源缺少统筹规划的短视。不仅具体指出了原因,而且还主动提出了解决的办法,我又即时讲解了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学生不仅在体会、感悟中理解了有关原理,而且明白了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保护环境,人人有责,表示绝不做污染环境、破坏环境的事情。

四、以音乐渲染情境

音乐是一种抒情功能极强的艺术形式。它通过乐曲进行中力度的强弱、旋律的起伏变化以及节奏的抑扬顿挫,用直感的方式,使人获得以其他艺术形式更直接、更为丰富、更为生动的感受。当它以音响的运动形式作用于人的听觉,产生感性上的直接体验时,必然会唤起听者心理上的类似的反映,情感上的共鸣。

如,在教学“在劳动中才能创造和实现价值”时,播放《幸福在哪里》作为导课,随着旋律响起,学生自发地跟着唱了起来,随后,我设置了这样几个问题:这首歌曲的歌名是什么?歌词是怎样回答的?告诉我们人生价值的什么道理?什么样的人生才是有价值的呢?激情入境,点燃了学生求知欲的火花;明理笃行,产生了情感上的共鸣。

五、以表演体会情境

情境教学中的表演有两种:一是进入角色;二是扮演角色。所谓“进入角色”,即是“假如我是教材中的角色”,而扮演角色则是担当教材中的某一角色进行表演。

如,在教学“民主管理”时,可以让学生模拟村民委员会的选举、村务公开、民主评议村干部等。

六、以语言描绘情境

运用语言描述情境。无论是与直观手段结合进行,还是单独运用,对教师运用语言除具有相当的示范性要求外,还具有主导性、形象性、启发性及可知性。

如,在教学“运动和静止的关系”时,就可以把慧能“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的观点,以故事的形式绘声绘色地描述出来,既增加学生的情境体验,又激发学生的思考兴趣,达到快乐学习。

如何将情境引入教育?是一个在实践中不断开发与拓展的问题。要使营造的情境充分发挥作用,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情境的设置要能激起学生探究的兴趣。“我要学”和“要我学”的效果是截然不同的。为此,教师营造的情境要能引起学生探究的兴趣,使学生的情绪处于积极亢奋状态,能自发地去学习,激发学生寻求正确答案的积极性。

2.情境的设置要有启发性。因为启发性的情境能激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引起学生探究知识本质的愿望,促进学生的思维。因此,教师在设置情境时要能通过这一情境使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考,大胆想象,产生一种“欲罢不能,跃跃欲试”之态。

黄果树瀑布课件范文第4篇

电教媒体具有趣味性的特点,它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它也能使单调乏味的教学变得趣味盎然,使无声化为有声有色、有静有动,把学生带人课文描绘的情境之中。写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书写对于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来说。更是一项艰辛的劳动。假如教师在此过程中一味地运用传统手段,要求学生反复地临摹或抄写。就会造成学生对书写作业的厌恶.进而影响对识字、写字乃至整个语文学习的兴趣和动力。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可以运用一些电教媒体,造成学生对这些内容的新鲜感和好奇心;再加上电教媒体的形象直观性,使学生容易掌握字的写法。例如:对于某些笔画较多的字。我就采用投影复片的方法,一笔一笔分解给学生看,这样学生就能非常直观地记住这个字的笔顺、笔画,还能准确掌握书写的间架结构。在此基础上再采用传统的方法,让他们不看投影边学边画边书写。这样学生对于这个字的记忆就比较深刻。

二、利用电教媒体。突破重点难点

小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障碍主要是由于缺乏必要的情趣创设和形象思维的帮助造成的。借助电教媒体教学能有效地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多角度地引起学生的感官兴奋,增加感知强度,使学生更好地从整体上把握感知课文。比如说,多媒体课件可以将桂林山水、鸟的天堂——大榕树等需要观察但又无法挪动的事物带上课堂,可以解决“黄果树瀑布由上到下的景象变化”等事物的发展演变过程无法在课堂上完成的问题借助录像中鲜活的画面。教师可以采取定格、回放、局部放大等方法指导学生观察。另外,学生的生活阅历毕竟有限,很多情感、处境已经远离他们的生活,使他们无法感同身受,造成理解上的难点。例如《船长》一课中,船长命令大副对不听指挥的人开枪,这令学生难以理解。但如果此时,播放人们争抢救生艇的混乱场面,学生通过观察就会感悟到当时情况的危险和时间的紧迫。这样化难为简,自然理解了开枪命令的必要性,对船长的机智与果敢更加敬佩了。

三、利用电教媒体.提高教学质量

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课堂教学中应为求减轻学生的负担。提高教学效率。心理学认为,小学生具有好奇、好动的特点。他们是凭借形式、声音、色彩和感觉思维的。他们在一节课中持续注意的时限只有2O分钟。课堂教学中如何利用这个最佳时间进行教学,是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教学中,可以通过直观形象的电教手段,看幻灯投影故事的主要情节,想象故事开头,续编故事;看配音录像引导观察人物或动物的动作、表情并进行描述等等。这样,既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又有助于扩散学生思维。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例如:教学《狼和小羊》这一课时.教师先用录音与幻灯将学生带人故事情境,让学生听故事,看画面;接着关掉录音让学生一边看画面,一边绘声绘色地讲故事:然后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补编故事;最后请学生分角色表演故事。这样在课堂上,学生始终保持高昂的学习情绪,教学难点便迎刃而解,作业练习当堂完成,而且正确率较高。这样的课,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中不知不觉地完成了学习任务,不仅愿学、乐学,而且学得轻松,练得扎实。

黄果树瀑布课件范文第5篇

一、进行积极的师生互动,拉近师生关系

小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知识能够积极主动进行探究,而对自己不感兴趣和不喜欢的教师就产生不了学习的热情。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对语文知识的领悟和思维获得提高,不仅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还要使课堂教学“动”起来。只有教师和学生在对知识进行讨论过程中,学生才能受到教师思维的启发,从对知识的陌生,逐渐过渡到理解知识,最终达到对知识本质的深刻把握。要让小学语文课堂充满活力,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和学生进行知识、信息的传递,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关心和重视,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语文知识的深层次分析中。在有效互动教学中,学生敢于向教师进行提问,把自己的看法有理有据地表述出来,并针对重点知识和教师进行探讨,使师生之间的关系更加友好、和谐,促进教学的顺利进行。

二、创设情境,活跃课堂教学氛围

随着新课改的进行,教师要改变课堂教学中沉闷的氛围,通过创设情境来激发学生的思维积极性,让他们在轻松的环境中进行思考,使课堂学习中时刻闪现学生智慧的火花。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运用新颖的课堂情境来对学生进行诱导,引发他们的主动性,使学生多思、多问。对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引导,使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获得学习的成功感,树立起学好语文的信念。由于小学生的直观思维较强,为了让学生尽快地进入到课文的意境中,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创设出具体的情境来,使学生快速地融入到课文表达的意境中来。

例如,在教学《埃及金字塔》一课时,教师可以给学生讲有关埃及的古老传说以及金字塔的未解之谜,在故事的渲染下,学生非常迫切地想要知道有关埃及金子塔更详细的信息,使他们主动翻开课文进行认真细致的阅读,有效加深了他们对文章的理解。

三、创新教学形式,引导学生深入探究

随着小学语文创新教学的进行,要实现高效的教学效果,教师需要从教学方式和教学形式上进行改进,让学生的思维在上课伊始就开始活跃起来,使他们积极地完成教师布置的探究任务。

例如,在教学《黄果树瀑布》时,我运用课件带领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了一场身临其境的“旅游”,让他们在观看过程中调动思维进行积极思考,既领略了黄果树瀑布的美,又对课文内容有了强烈的探究兴趣,主动深入到课文中去,了解更多有关黄果树瀑布的特点。而在教学《变身龙》时,我让学生来担任小导演和演员,通过仔细分析课文中人物的特点来进行表演。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形式有效吸引了学生的眼球,使他们在上课过程中不再做小动作,而是积极的投入到学习中。

四、精设巧练,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在教学结束后给学生布置大量的语文习题,认为练习的题目越多,学生的语文能力越强。殊不知在这种题海战术的学习中,学生是对题目的记忆和对知识的生搬硬套,在考试的过程中遇到做过的题目能轻松地解决,而对于没有见过的题目,学生会不知所措,不能准确地找到解决问题的切入点。

教师要从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入手,通过精心设计练习题目,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思维和方法,并对知识达到举一反三,提高学生的分析和总结能力,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使他们提高语文探究的兴趣。

五、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发展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发展学生的素质,就不能局限于让学生学习教材中的内容,而是在教学中运用自己丰富的知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并把他们对语文的兴趣引申到课外,让学生通过课外学习和探究来提高语文综合能力。在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方面,教师要从他们的兴趣出发,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让他们把对语文课堂的兴趣引申到课外,继续进行语文知识的探究。

例如,组织爱读书的课外活动,让学生自己选择喜欢的图书,通过认真阅读来进行演讲。通过这个活动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使他们高效地在阅读中吸取知识,促进语文能力的发展。还可以让学生进行手抄报的设计,教师布置出设计主题,由学生收集资料,进行设计。在设计过程中,学生为了让手抄报获得较好的效果,他们会积极主动地查阅书籍,通过网络收集材料,制作出优秀的手抄报,发展了学生的语文创新思维。

六、把多媒体技术和语文学科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利用多媒体丰富多彩的图片资料,直观的表现方式,能让语文课堂活跃起来,使学生在强烈的感觉刺激下对语文产生兴趣,主动进行思考和探究。例如,在教学《林冲棒打洪教头》一课时,教师可以播放和课文内容有关的视频片段,让学生通过观看来引发疑问,在他们想要知道更多的故事内容时,就引导他们通过阅读课文来释疑,同时能够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使他们通过阅读积累更多的知识。

总之,要实现创新性的小学语文教学,教师要从改变自身的观念做起,有效地改变师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和学习方式。充满活力的语文课堂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和思考,需要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在增强互动的过程中,才能使对方语文知识的理解进入到更深层次,使语文课堂充满智慧之光。

参考文献:

[1]高静.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考试周刊,2009.

[2]傅媛.让语文课堂成为学生展示的舞台.小学生作文辅导:教师适用,2011.

相关期刊更多

今日南国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广西日报社

东方汽轮机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东方电气集团有限公司

上海国土资源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上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