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思想政治课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说课的主要内容
为了把课说好,必须做好相关准备工作。首先,课题确定后,要查阅、搜集有关资料,做到备课程标准、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其次,要锤炼说课内容,使说课有科学性、逻辑性和准确性,给听者留下较深刻的印象。再次,准备相关的教具。
在做好相关准备工作的基础上,确定说课的具体内容。教无定法,说也无定法。根据思想政治课的实际,说课大致包括以下内容:
1.说课题。以最简洁的语言,开门见山地点出课题并介绍所任教的年级、学科。
2.说教材。①介绍本章本节本课时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以及与前后章节的知识联系,进行“教材分析”。②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说明对教材的处理,即本课时的教学目标(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德育目标)、教学要求、教学重点及其确定的理由。③根据教材特点,对教材知识结构进行适当调整、补充、删减的,必要说明。
3.说模式。说出教学模式构建的现代教育理论依据,并对模式各结构要素作简要说明。
4.说教法。即说出采用符合本课时教学目标、教材特点、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方法要体现“双主”原则(即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教法要因材施教,启发性强。教学手段要多样化,充分体现直观性原则。还应说出本节课突出重点、分散难点、分析疑点的具体措施。
5.说学法。即说出本节课要教会学生什么样的学习方法。
6.说程序。即说出自己的教学思路、过程和步骤。要根据学生认识规律和学科知识形成规律,科学规划教学流程,次序安排恰当,过渡自然,教学构思好,有利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同时。还要说出各个教学环节时间上的大体安排。
7.说评价。指教师当堂对学生进行及时的评价。说明采用哪些评价方式,如何利用评价结果调整教学,是否有利于教学任务的全面完成。
二、说课应注意的问题
为了增强说课的实效,教师在说课的过程中,必须注意把握以下几个问题:
1.要进行整体把握。从整体看,必须把握好每一节课的教学原则、教学目的、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和教学理论依据等,并具体地体现到“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上来。如我们要说一堂综合型的课,首先你要说明为什么这样安排,要达到什么教学目的;其次你要说明将使用怎样的教学手段去明确和突破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第三你要说明在教学过程中将采用怎样的教学方法及其科学理论依据和优缺点。这类课型的说课重点应该是说清楚“教学目标”、“难点突破”、“教学方法的选择的依据”和“对学生学法的指导”上。
2.要体现思想政治课自身的特点。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最大特点是知识性、思想性、实践性三方面的统一。说课时要充分体现其德育性和说理性,要根据课程教学标准“抓纲扣本”,充分挖掘和体现教材中的素质教育因素,重视学生能力培养,使教学活动在问题的情景中激发学生对未知事物的认识,让学生能动地完成学习过程,真正达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知识、能力、觉悟的统一。
3.说课设计要新颖、具有创造性。比如,课堂教学要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要注重以学生的自学能力、自我教育能力等为核心的能力培养,教学方法要具有接近性,重视情感教育和心理品质教育等等。
一、改革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兴趣
课堂是向学生传授知识,开展教学活动的主渠道。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从学生学习需要入手,改革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通过新奇的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个好的导入可以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从一开始就将学生的“心”紧紧抓住,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教师的授课内容上来。可以通过设置悬念,或者利用多媒体手段,制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也可以用一个笑话、一幅漫画、一段新闻、一段音乐等等,让学生感受政治课的丰富、生动与深邃,使学生感到政治课也是别有“一番风味”的,从而达到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
2.通过学生对思想政治课乐趣的亲身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就某个问题,让学生“过一把教师瘾”。通过“备课”“讲课”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增添政治课学习的乐趣,也使学生体会到教师的艰辛,从而更加珍惜教师的劳动,更加专心认真地学习。
3.通过创造成功机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追求成功,表现自己,是每个人都具有的心理倾向,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特点帮助不同层次的学生获得创造成功的机会,体验成功。例如,平时考试的时候,我将总分设计为120分或者150分,这样,学生考试下来相应地都得到了高分。这既满足了学生希望成功的心理需求,又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激发了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学习兴趣。
4.利用多媒体,激发学生兴趣。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现代科技设备,如,收音机、电视机、投影仪等播放视听材料,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我在上《做情绪的主人》示范课时,自己做了多媒体课件,课件内容十分丰富,图片精美,设计众多栏目,学生在课上观看教师制作的课件和老师一起探讨、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非常高。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很容易地达到了。
5.通过引发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心理学认为,学生在学习新知识之前,头脑里已经有了原有的认知结构,他们总是试图以这种原有的认知结构来同化新知识,一旦新知识出现差异,就会在认知心理上产生认知冲突,引发探究性反射,有了这种反射,思维就会应运而生,从而引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心理。
二、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作为一名政治课教师,要充分认识开展课外活动对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作用。开展课外活动,从活动内容上看,要把社会活动、文艺活动、思想道德教育活动与课本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拓宽学生的知识领域,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望。从活动形式上,可以开展形式多样的知识竞赛、兴趣小组、演讲会、报告会,还可以组织学生观看法庭审判、参观游览、社会调查、专题访问、观看电影等。从组织形式上,既可以组织群体活动也可以组织个体活动。通过课外活动寓教于乐,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建立和谐师生关系,为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创造最佳的思想氛围
初中学生正处在长知识长身体的最佳时期,有很大的可塑性。同时,他们的依耐性也很强,期待教师的指导和帮助。学生的这种向师心理为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活动是知识和情感两条线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完成的。其中情感的协调和渗透对知识、智能任务的完成起到催化作用。”因此,教师要与学生建立亦师亦友的师生关系,唤起学生的“爱师”情感,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作为教师首先要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改善自己的教学艺术,以渊博的知识征服学生,以生动的语言吸引学生,以豪迈的感情感染学生。俗话说:“打铁还得自身硬”,“要给学生半桶水,教师就得有一桶水”。政治教师如果知识丰富,讲课时文采飞扬、妙趣横生,分析问题深入浅出,语言生动有趣,学生就会被教师的讲课深深吸引,从而产生对教师的佩服、“欣赏”心理,进而喜欢教师,喜欢教师所教的科目,引发出浓厚的学习兴趣。
教学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为思考对象,来对自己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研究的过程,是一种通过提高参与者的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能力发展的途径。作为教师,反思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对教学进行反思,开展反思性教学。反思性教学有助于教师积累教学经验,更合理地开发利用课程资源,对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效果并提高教师的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教学反思的重要意义。美国教育学家波斯纳曾提出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我国心理学家林崇德也提出了优秀教师成长的公式:优秀教师=教学过程+反思。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地反思,那么即使有几十年的教学经验,也许只是一年工作的几十次重复而已,不可能有什么改进,永远只能停留在一个新手型教师的水准上,不可能有高效率的教学。教学反思是教师提高教学能力和教育水准的基础,是增强学生学习收益的有力保障。
(2)教学反思的主要内容 (即反思什么)。在现实的教学生活中,有的老师常常会在填写教学设计上的“教学反思”时无从下手,甚至认为此属多余,无话可说,于是往往就胡编乱造、前言不搭后语,这种反思是无效的。教师究竟该反思些什么呢?①反思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学行为的前奏,是教师要反思的最重要的内容之一,教学目标明确往往是成功教学的基础。在新课程改革理念下,教学目标的最终落脚点是以学生的实际需要为出发点,以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根本目标。教师需要不断通过学生的态度,对自己讲过的内容重新强调或进行调整、修正。②反思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是否科学合理是教师反思的重要内容之一。思想政治课教科书设计了大量探究性活动。活动内容的增加使大量的教学内容分散到了活动性课程中。要让学生掌握这些活动中的知识,就需要将它们挖掘出来。教师们在反思教学内容是否科学合理时,只需要将课程标准规定的内容落实到相应的教学内容上,就等于抓住了教学内容的科学合理性。
(3)教学反思的模式(即什么时间反思)。我们进行反思不是为了重温过去,而是为了指导将来的教学实践。因此我们根据行动的阶段特点,利用当代组织学习理论,建立了反思模式,即从“为教学实践反思”开始,转向“教学实践中的反思”,然后是“教学后对教学实践的反思”。由此,我认为教学反思模式有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了教学实践的反思――课前反思。在备课与制定课程计划的时候反思自己的教学观、学生观。现实教学中,如果我们只作表层上的反思,就会糊里糊涂地学之、听之、改之、做之,上完课后还是一个糊涂虫,只有在教学前清醒地认识到自己所进行的教学活动的价值和意义,才可能不断地提高我们有效教学的水平;退而思之,不如思考在前。
关键词: 技校 思想政治教学 教学策略 教法探究
受多年教育制度影响而形成的应试教育观念根深蒂固。有些教师在思想上跟不上时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习惯于传统的“传授型学习”和无反馈的“单向接受型学习”的教学模式,教学方式呆板僵化,拘泥于课本知识,不善于用发展的观点分析和解决问题,对学生限制过多、唯书本至上,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围着历年考题转,使自己成为学生死记硬背书本知识的监工,导致学生不想学、不愿学,甚至厌学,影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这种被动的教学局面,使得政治课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如何改进技校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方法,增强教学效果呢?几年来,我一直在进行思考,并在教学实践中开展了有益的探索。
一、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
学生的主体作用是在教师指导下得以充分发挥的。因此,教师的教学不仅是“授之以鱼”更重要的是“授之以渔”。每位教师除了要对教法进行研究外,更要注重对学生学法的研究。经过反复实践和探索,我得到以下启示。
第一,具体指导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如对政治材料分析题的一般步骤和方法是:第一步,审问题,抓关键信息,确定“题型”。第二步,读材料,抓关键词句,分层,确定“主题、中心、方向”。第三步,回扣教材,找到相关的原理或观点,确定“结合点、知识点”。第四步,组织答案,再确认“题型”。思路开拓的方法是:围绕材料反映的中心问题打开三条思路:①为什么?②怎么样?③怎么办?
第二,通过典型训练题的典型示范作用,具体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学生只有掌握了解题的技巧、方法,才能在知识的海洋中如鱼得水,游得轻松、畅快。
二、善用激励艺术,最大限度地增强思想政治课对学生的吸引力。
第一,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对所学知识进行分析、比较、概括。教师可以通过提问题促使学生发散思维,当然,教师的问题要提得准确,有一定的难度,使学生感兴趣,又使学生乐意开动脑筋寻找答案。例如当讲到“我国经济建设遇到资金困难的问题”时,引出“能否靠多发行人民币来解决”的疑问,对学生在分析中的比较、分歧,教师进行引导,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第二,思想政治教师要以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高尚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对的坚定信仰和爱国主义精神是教师必须具备的政治素质,也是政治教师热爱自己专业的思想基础与力量源泉,要把在教学中揭示的真理性和社会主义胜利的必定性,以及坚持思想政治课的方向性、教育性视为自己的天职。特别是当前我国社会的深刻变革使德育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新情况。在新的形势下,思想政治教师如果没有积极进取、奋力开拓的精神就难以胜任这门课程。
第三,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以表扬激励为主,使学生愉悦地学习。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相容的师生关系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情绪,师生心理相容能增强教学效果。学生喜欢这位老师,相信老师讲的道理,愿意学习老师讲授的知识,自然就对老师讲的课产生浓厚的兴趣,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爱屋及乌”。学生如果不喜欢甚至讨厌这位老师,要想学生对这位老师所讲的课感兴趣则是十分困难的。思想政治教师要利用自己的职业优势,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建立起互相信任、尊重、帮助、友爱、共同进步的良好关系。学生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乐其道。
三、重视实践教学法,突出学科的实践性。
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本身的实践性很强,时代气息很浓,但概念和原理比较抽象,学生学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因此,恰当地联系实际,突出教学内容的实践性,是增强政治课教学效果的重要方法。其主要途径有:在课堂教学中,将课内外知识结合起来,引导学生运用政治理论的基本原理观察社会、分析实事;带领学生迈出校门,走上社会。鼓励学生收看新闻、浏览报纸杂志、网络信息,从关心国内外大事及发生在身边的大小事情入手,将自己听到的、看到的社会现象和教材上学到的知识结合起来,进行分析讨论,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了解社会,体会政治理论的现实意义。这既深化了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又使学生接受了思想教育,还培养了学生的政治敏锐性,使政治学科的知识、教育功能得到了有机结合。当然,联系实际要恰当,不能生拉硬扯、机械对号,在联系实际时,要做好理论方面的分析、论述、归纳。
四、增强教学的情趣性,活跃课堂教学气氛。
教学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政治理论本身抽象性、逻辑性很强,所以政治教师在教学中要讲究授课的艺术。
第一,善于采用幽默的教学法。课堂上的幽默能够活跃教学气氛,更能生动、灵活、巧妙地完成教学任务,使枯燥乏味的思想政治课教学变成一种精神享受。如在讲“法人”概念时,先提出“法人是法国人”“法人是会做法术的人”“法人是守法的人”等一连串荒谬的定义,让学生一一加以否定,再弄懂科学的定义。另外,还可运用艺术幽默、生活幽默等,寓教于乐,真正使思想政治课成为最具吸引力的课。
第二,博引趣例,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利用学生爱听故事的心理,结合教材内容精选一些寓言故事、成语典故、案例、生活故事进行教学,可使枯燥问题趣味化,抽象问题具体化,复杂问题简单化,深刻问题通俗化,从而使学生在情趣盎然中掌握知识,增强能力,提高觉悟。
让思想政治课回归生活并不是一个新问题,《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分为必修和选修两部分。必修课程突出以生活为基础,以思想政治观点为统领,以学科知识为支撑,设立四个课程模块,即思想政治1(经济生活)、思想政治2(政治生活)、思想政治3(文化生活)、思想政治4(生活与哲学)。这四个模块都与“生活”有关。可见,“回归生活”是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理念。
创建生活化的政治课堂,改变抽象化空洞化的说教式的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必须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等方面立足社会生活,使政治课增添时代的源泉和生活的活力,也让学生体验到生活和生命的乐趣,从中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生活。
一 立足生活,制订教学目标
现代生活教育理论认为,教育即生活(陶行知语)。教育应服务于生活,通过教育使学生学会生活,体验生活的快乐。教师要发挥创造性,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立足生活,制定出具体的层次不同的教学目标。制订教学目标要讲“近、小、实”,要贴近生活,联系实际,尤其要着眼于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和新世纪的需要,着重培养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的基本素质,如创新精神、竞争意识、诚信观念、民主意识等。例如,在设计高二经济常识“生活消费和消费文明”一课的教学目标时,可以联系生活实际,创造性地把学会维护消费者正当权益、树立文明的消费观,为自己家庭编制半年的消费计划表等写入教学目标,这既有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也有利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
二 学习内容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由于教学目标的转变,即由教授学科知识转变为以知识为切入点回归生活,这为教学内容的生活化准备了前提。长期以来,思想政治课缺乏吸引力,教学内容远离学生的生活实际,不仅使学习活动与学生的生活实际隔离,还与学生长远发展相去甚远。转变后的在教学中,教师不是把理论或对某个问题的看法和感受传授给学生,而是充分挖掘生活素材,设计能够导致学生自己产生某种体验、理解的思想“碰撞”,让这些“碰撞”去产生它的必然效应。例如,在讨论“三农”问题时,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中国国家地理》中的“我们的家底儿”系列照片(全国各省市均有一张照片),让学生清楚地看到城市与农村家庭的差距。特别是广西一农户,主要财产只有一间瓦房、一头牛、一头小猪和8只鸭子,令学生为之感慨。趁着学生对农村现状有一定的感性认识时,教师再出示“1997年以来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比较图”,从中可以看出农民收入已连续7年低速增长,不及城镇居民收入增量的1/5,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正在扩大。学生从图片、数据真实地体验到做好“三农”工作的紧迫性。有了这一思想基础,再让学生去认识生活在周围的农民工,他们就会用平等、宽容、关爱的心态去看待他们。有了这种心态,才可能让生活在城市的农民工呼吸到更多自由的空气。这也正是思想政治课的作用所在。
三 学习方式生活化、多元化
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必须向社会大系统开放,向新生活开放,把课堂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同时,必须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中增加生活实践的活动量,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做人,学会生活。
首先,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让学生走进社会大课堂。例如,在讲解利息、股息概念及投资理财这一生活话题时,让学生走进毗邻学校的中国银行、招商银行、福建兴业证券等金融机构去学会计算、比较投资收益的大小。与此同时,教师要求学生向专业人员提出一个问题并予以研究。在学习过程中,一些学生把研究问题拓展到课本之外,如研究个人向银行透支问题(包括透支利弊、期限、透支利息的计算等),这些问题来自于生活,因此学生学习兴趣盎然。这样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在真实的投资场所中收益颇丰:不仅掌握了一些基本概念,还树立了风险意识、诚信观念、理财观念,在实践中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会观察与思考,学会生活。
其次,抓住契机,在丰富的社会背景下引导学生适当参与社会生活。例如,学生在学习高中政治常识时,感觉到政治文明,参与民主管理离自己的生活很远,因此不感兴趣。为此,笔者利用民主生活的良机: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在制定《上海市未成年人保护条例(草案)》的过程中专门听取全市青少年对草案的意见和建议(这是上海市人大50年历史上首次邀请未成年人参与地方立法工作。也是一次让学生参与政治生活的好机会),引导学生通过网络、报刊跟踪了解整个过程,对草案发表自己的意见,最后以书面或电话的形式反映意见。这个过程就是在生活中参与民主政治的过程,学生也体验到政治文明与自己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提升了学生对政治生活的主动参与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