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国庆黑板报内容素材

国庆黑板报内容素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国庆黑板报内容素材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国庆黑板报内容素材

国庆黑板报内容素材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化学教学 培养 兴趣

人的心理是“头脑的机能,是外部世界的反映。”即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的反映。青少年时期的学生正处在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从幼稚向成熟过渡阶段,对客观事物都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是因为他们对这些事物有着浓厚的兴趣,因此做为好奇心和求知欲基础的需要和兴趣,便成了青少年个性心理特征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推动学生学习一种最实际、最活跃、最持久的推动力。有兴趣的学习会使学生如饥似渴地探索钻研,形成顽强的毅力,积极思考、刻苦攻读,因此在化学教学中激发培养和发展学生良好的心理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点我粗浅的看法:

一、上好《绪言》课,萌发学生心理兴趣

俗语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绪言》是开篇第一课,这一课对学生学习化学兴趣的形成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在《绪言》课上,教师应该用生动、流畅、激励人心的语言,明显、新奇的实验现象去掀起学生心头的层层浪花,推动思维的涟漪,引起学生对化学王国的无穷遐想和强烈的追求,使学生情不自禁的登上兴趣之舟,开始化学学习的航程。

为增强教学效果,教师在上《绪言》课时可增加“清水、牛奶互变”[1]、“神笔写化学”[2]等操作简单、现象新奇的小魔术,借以推波助澜,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心理兴趣。

二、加强化学实验,形成学生心理兴趣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实验在培养学生浓厚的认识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化学教师既要保证课堂演示实验的规范、标准,更要开足学生实验,还可根据教材内容和条件增加一些安全、简单的家庭实验。实践表明,当学生看到或做出新奇的实验现象时往往会感到惊讶,甚至高兴得情不自禁地叫起来,进而使学生上课情绪达到最佳状态,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动力。

三、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心理兴趣

化学学科的广泛应用性,是其它自然科学无法比拟的。社会上从工、农、军、科到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大自然从“混沌亘古”到现代的尖端科学,各个领域几乎无处不有化学的足迹,无事不体现化学的神威。这无疑为教师利用学生对生活、生产的需求心理进行化学兴趣的心理培养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如讲“碳”时,可介绍糖厂如何利用活性炭来除去糖浆里的色素及防毒面具中活泼炭的作用,让学生了解煤气中毒的原理及防止中毒的措施。讲“酸、碱、盐”时,让学生了解胃酸过多可服含AL(OH)3、NaHCO3等药片的一般卫生常识等。

四、融洽师生关系,促进学生学科心理兴趣的发展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这是自古至今的一条教育经验的总结。化学教师不论课内课外,不管是否担任班主任,都要关心、爱护自己的学生,抓住时机对学生启发、鼓励,尽可能全面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要善于帮助学生克服不愉快的情绪,耐心且有信心地帮助化学成绩一时不够理想的学生寻求提高学习效果的途径、方法,培养学习信心,激励他们不断努力前进。偏爱、讽刺、挖苦都会产生相反的结果,都是万万不可取的。

另外,教师的知识广博、兴趣广泛、处事公正、责任感强等优良素质都会使学生产生“慕而敬之”、“敬而近之”的心理,感到学不好化学就对不起化学教师,自觉和不自觉地激励学生积极、有效地学习化学。

五、开展灵活多样的课外活动,巩固学习心理兴趣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搞活”的不断深入,我们的学生获取的信息量大、思想活跃、强烈的求知所欲和好奇心使他们不满足单一的课堂教学方式,渴望从课外得到补偿。

教师应因势利导、因地制宜地开展各种化学课外活动,使学生这种强烈的求知欲尽可能得到满足。如配合元旦、国庆会演组织“化学小魔术”节目,定期出好化学黑板报、开展学校化学竞赛,化学智力抢答竞赛、化学问题征解、实验装置展览、参加化工厂、厂化验室、测定土壤氮、磷、钾含量等,藉以开阔学生知识视野,强化和巩固学生学习化学的心理兴趣。

国庆黑板报内容素材范文第2篇

[关键词] 作文教学;心理环境;写作兴趣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

在作文教学中,如果只注重对学生作文技能的训练和指导,忽视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愉快的心理环境,学生会越写越怕、越写越厌,所以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必须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

一、激活学生的情感基因

情感,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纽带,它能明显地反映师生之间的关系,对作文教学起着重要的作用。如果师生之间关系融洽、和谐,彼此相互理解、尊重,也就能够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反之,就会打消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产生厌烦情绪,降低指导讲评的效果。

例如,在作文《我的爸爸》讲评课上,老师展示一些优秀作文时神采飞扬、满脸喜气,并不时发出阵阵赞叹声,而读到一个后进生的作文时,就眉头紧锁,阴沉着脸,并不耐烦地说:“这位同学的作文,看不出你爸爸有什么特点,语言不通顺,描写也太差。”这位学生的爸爸是某工厂的锅炉工,因工作需要长期上夜班,平时脸色很不好,他的文笔平时较差,写他爸爸难看的脸色像葱心绿,乱蓬蓬的头发像一窝草,这样写惹得安静的教室立刻哄堂大笑。教师继续读着这个后进生的作文,却全然没有在意这个手托腮帮、歪头怒视周围的学生。

可想而知,在这种缺乏情感鼓励的环境中,学生怎么听得进老师的讲评,怎么会思考、修正自己作文中的问题呢?又怎么能激发他们内在的写作动机和兴趣呢?

教师是作文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调节者。学生的情绪会因为老师的调节得当而自然高涨;反之,就会情绪低落,甚至厌倦。每当此时,特别是对作文基础差的学生,老师则更多要报以亲切和蔼的态度,更要注意尊重学生的自尊心,不能公开点名批评、训斥,更不能挖苦讽刺。否则,学生就会变得紧张、胆怯、伤感,对作文产生厌恶之感。所以,教师良好的指导讲评态度,是学生良好作文情感心理的开端。客观公正的评分、切合实际的评语是师生之间相互尊重、相互理解、融洽和谐的关键。因此,在作文指导讲评时,要注意促进学生情感因素的投入,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创设愉快良好的心理环境。

二、引导学生互评互改、相互欣赏

语文教师在作文课上要让学生相互欣赏,切勿出现互不服气、相互歧视的现象。在作文课上常常会看到有些作文写得好的同学趾高气扬,看不起作文写得差的同学,甚至嘲笑或漠视那些想求教于他们的后进生。这不仅会伤害同学之间的情谊,不利于同学之间的团结,还会造成一种无形的等级差别,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作文教学要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因此,教师要在课堂上引导学生互评互改、相互欣赏。

讲评中互评互帮既增进了同学间的友谊,融洽了课堂气氛,又能够帮助一些同学克服写作的畏难情绪。在这种良好愉快的环境中学写作文,写作自然就变成一件轻松的事。在讲评课上,学生们最爱听的是小伙伴的作文,心里会产生一种亲近感和竞争感,容易产生共同语言和心理上的共鸣。这不仅使学生能看到别人作文的长处,也能激发和培养向别人虚心学习的精神,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有这样一个事例。在学校举行的以《祖国在我心中》为主题的演讲比赛中,有位同学获得了学校一等奖。当演讲成功回到教室里他说的第一句话就是:“我要感谢大家对我的帮助,荣誉属于大家!”他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在写稿时,其他同学提供素材并在小组内讨论、修改完善之后交给他的。接着他又说:“我的成绩也是大家的,没有你们及时给我材料,我怎么能以充实的内容、饱满的激情而获奖呢?”这番话如同蜜水灌进了每个人的心田。同学们尝到了有难大家帮,有成绩大家分享的甜头。因此,在作文指导讲评中,教师应为学生创设一个友爱、团结、合作、互相关心、共同进步的心理环境,这对促进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是十分重要的。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教师可利用学生外出参观、游览访问、主题班会等活动,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写作情境。如:开展“祖国在前进”这个主题中队会时,发动同学们都去找祖国各条战线突飞猛进、蓬勃发展的图片、数字及事例,然后,让同学们分类写图片说明,用事例说明各条战线60多年来的成绩。老师鼓励大家都动手、动脑、动笔,用最充实的例子、最准确的数字、最优美的语言来歌颂自己的祖国。这样做,既能进行爱国教育,也给学生创设了良好的写作情境。

用丰富多彩的活动去拨动学生爱好作文的心弦,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学生们大都爱表现自己,教师就要有意识、多层次地满足学生的这种表现欲。课堂上没有读到的作文,就摘取其中的片段或佳句在黑板报等其他地方表现展出来。这样做,既能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又能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质量高的习作就推荐到有关报刊上发表,或收集到班级优秀作文选集中。一旦他们的文章在报刊上发表,就会产生强烈的冲击波,使他们更上一层楼。

例如,笔者班上一个即将毕业的学生,他的习作《再见了,我的母校》发表在《优秀作文选》上,并获得了50元的稿费。那天,他兴奋地举着汇款单跑来告诉老师,并把稿费交给家长存入银行,还宣布今后这个存折将会存入他第二、第三或更多次稿费。以后他陆续参加了几届全国作文比赛和市级比赛,均获奖。升入中学后,仍喜爱写作,并立志要当一名作家。这些事实不都足以说明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情景、对激发学生写作的积极性起着重要的作用吗?

四、 作文指导课上要生动感染,铺陈美好

作文课的指导,既需要逻辑的分析,也需要生动形象的感染。在作文指导课上,教师生动形象的描述定能激发学生语言表达的兴趣和欲望。

陆机在《文赋》中说:“诗缘情而绮靡。”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指出:“缀文者情动而辞发。”

古人深知,教人作文只有让学生胸中感情澎湃,如鲠在喉,才能写出好作品,打动读者的心灵。怎样让学生对人和事物入耳目、入心脑,从而有强烈的表达欲望呢?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作文指导时用生动的语言感染学生,创设写作情境。这样才能吸引和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感情上的共鸣,引导学生在语言魅力感染的基础上,唤起对语言使用的冲动,铺陈良好的创作心理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