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马克吐温的故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汤姆索耶历险记》读后感
这几天,我一直在津津有味地看《汤姆索耶历险记》,这本书很合适我们青少年,我看了有很大的感悟。
《汤姆索耶历险记》描写了渴望建功立业的汤姆和哈克怎样冲破家庭、宗教和陈腐刻板的教育制度的束缚,从游戏和冒险中寻找他们在生活中找不到的自由和浪漫的故事。主人公汤姆和哈克都是伸张正义、善良勇敢、自尊要强的孩子,这些被人们看作是“调皮捣蛋”、“没有礼貌”、“不懂规矩”的毛孩子,长大后却变得富有朝气、乐于助人、智勇双全、不畏艰险,成为了十分可爱的少年。主人公对一切与教会有关的清规戒律都感到无法忍受,反对读死书、死读书,反对刻板的戒律和规矩。他们追求自由自在,具有少年生活的特点的娱乐和冒险,通过扮演海盗、强盗等来实现自己天真烂漫、自由轻松的生活理想。
这部长篇小说的作者就是马克吐温。作者出生在一个大家庭中,妈妈心胸宽广、热情开放、心地善良给他很大影响。马克吐温从小不喜欢约束,喜欢自由自在。后来因爸爸去世,马克吐温走上了谋生道路。马克吐温从小耳闻目睹了当时社会中市侩、赌棍、奸商、歹徒和流氓为金钱玩弄的种种欺骗和敲诈勒索的勾当,加深了对社会的了解,他才写下了这部长篇小说。
我觉得我们也应该向汤姆学习,我们不能死读书,要学会用脑子,能灵活地运用所学的知识,不能死记硬背,要巧记巧想。遇到困难,要自己动脑筋想办法,去克服它。我们渴望自由,喜欢自由自在,喜欢大自然,喜欢外面的大千世界,不要做一只蜗牛,整天呆在蜗牛壳里,做胆小鬼。我们不能一直依赖父母,要学会独立,睁开眼看看这个美丽的世界,我们要独自闯天下,创造自己的一片美好未来。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汤姆的乐于助人、智勇双全、不畏艰险的品质。我也很欣赏汤姆的天真烂漫,永远都那么快乐,无拘无束,即使做错了事,他也一笑而过。我们也应该学会遇到困难要用乐观的态度看待。同时,我们也要向作者看齐,做事要精益求精,虚心请教,这样才会成功。主人公汤姆和作者马克吐温都值得我们青少年学习。
在现阶段,课堂教学依然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的主要形式,它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如果说教学科学重在揭示教学的客观规津,那么教学艺术则是重点解决如何灵活、巧妙地创造性的具体应用客观规律。
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应讲究课堂教学的艺术。课堂教学的过渡就是其中的一种,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过渡艺术是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适时巧用导向性话语来衔接教学步骤及教学内容,从而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的一种方法,它是教学各环节及知识点、能力点间的桥梁,是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的一种体现,也是教师进行教学设计和实施教学方案所不可缺少、不容忽视的一个问题。课堂教学过渡不仅仅是各个环节的“粘合剂”,也是教学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课堂过渡是教学艺术,掌握自如,自然能为教学增色。下面笔者根据个人的教学实践谈谈语文课堂教学的“过渡”艺术。
一、导入新课的铺垫式过渡
所谓“铺垫”,就是有意识地为学生的后续学习做好准备,形成学生合理的认知结构的节奏调谐艺术。教学铺垫的具体方法多种多样。铺垫过渡出现于课堂教学的起始阶段,一般用与教学相关的内容作陪衬,架桥引路, 衔接过渡,导入新课。教者往往通过前后知识联系、引用诗文佳句、使用道具插图、播放音乐歌曲、讲小故事、介绍背景、设疑提问、启发谈话等方法作铺垫,灵活巧妙地过渡到新课内容的教学。这种过渡要求:“近”――贴近教学内容,“新”――新颖生动,“简”――简明扼要,“短”――短小精悍。巧妙的铺垫过渡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我在讲小说《竞选州长》时,就是以一个“小故事”开头作铺垫过渡的:“马克吐温在发表了《竞选州长》的小说后,一次在大街上遇到纽约州州长霍夫曼。霍夫曼见到这位大名鼎鼎的小说家,极端仇视,威胁说:‘马克吐温,你知道世界上什么东西最坚固吗?什么东西最锐利吗?我告诉你,我防弹轿车的钢板是最坚固的,我手里的子弹是最锐利的!’马克吐温听了微微一笑说:‘先生,我了解的跟你说的不一样呵,我说世界上最坚固最厚实的是你的脸皮,而最锐利的呢?是你的胡须。你的脸皮那样厚,可你的胡须居然能够刺破它长出来了,还不锐利吗?’。听完这则故事,同学们也许明白了马克吐温的语言是多么的幽默辛辣。让我们读一读《竞选州长》这篇课文,就更能了解马克吐温小说幽默的语言和辛辣的讽刺手法。”这样的过渡激发了学生的浓厚兴趣。
又如,我教学抒情性的散文时,觉得学生的阅读兴趣是比较浓,我采用充满激情的抒怀式,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我用了新旧知识联系的过渡:“昨天我们学习了张晓风的《敬畏生命》这一课,里面讲了大树不断播散云状种子这一生命壮举,让我们领略了生命的伟力,让我们知道怎么敬畏生命。今天,我们将带着对生命的敬畏,感受法国作家蒙田对生命的态度:“热爱生命吧!有效地利用时间,让生命过得丰盈充实!”这样的过渡,承上启下,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又交待了学习的目的。
二、教学知识点间衔接式过渡
这种过渡贯穿于教学内容之间。要求教者采用环环相扣的提问或递进式的话语,将教学内容中的各知识点串联起来。这种过渡要求自然连贯,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恰当的衔接过渡能将教学内容步步引向深入,使学生对所学内容易于理解接受,体现教学进度的推进,达到既激发学生兴趣,诱发学习欲望,勾通师生间的信息传递,又能促使学生积极思维、产生“跃而获之”的念头,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我在教学《愚公移山》时设计了一些问题:①这篇寓言一共写了几个人?②移山这件事难吗?③愚公究竟愚不愚?这些问题先易后难,连续展开,是教学内容的衔接过渡,包含了语文教学的要点和关键,体现了教学进程的推进。又如《绝唱》一文,讲究侧面描写,转入正面描写的研习时,可以这样过渡:作者用四个自然段写了写戏园的盛况,琴师的弹奏和黑妞的演唱,对人物做了侧面描写,铺垫可谓厚实,渲染可谓浓烈。然而我们知道,渲染愈浓烈正面描写便愈难,因为盛名之下,其实难副。而作家刘鹗却不慌不忙地让白妞姑娘在观众的急切急盼之中踏着厚厚的铺垫姗姗而来,出场后还让她“半低着头”,这真是“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就在这半低头之际,白妞做了两个极其精彩的动作,现在请同学们在文章中找出。这样的衔接式过渡,不知不觉地由侧面描写转入正面描写的讲读,学生从中既明确了上文的关系,又受到艺术的熏陶,而且明白了本文的正侧面写作方法,可谓一举多得。
三、解决重点难点的目标式过渡
关键词:教学技巧;语言教学;物理课堂;语意表达
在物理教学中,在教学中教师的语言表达对提高课堂效果起很重要的作用:正确的、恰当地语言表达,即在实物、挂图和实验的基础上,以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说服力的语言,能清晰明确的提示问题的要点,积极地引导学生进行思维活动。因此,教师的语言表达是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起着事半功倍的效果。物理课堂教学中应注重以下几种常用的语言表达技巧:
一、形象的类比化
医学家告诉我们人类85%以上的知识是通过视觉印象被我们吸收的。为了增强视听效果,演示实验虽然必不可少,但更重要的是,教师要善于调动语言表达手段,让抽象的知识物化为活动的景象,让空洞的说教转化为鲜明的画面。教师做形象化,最有效的办法是运用比喻和比拟两种修辞手法。例如在引入“电压”概念时,用水压来比喻;把“声波”比喻成水波。这样学生加强了记忆,又方便了教师的讲课。用生活中的真实事例来进行知识的描述是教师语言表达形象化的又一有效手段。某些知识的教学需要引用一些数据,但课堂教学又加上不同于调查报告和工作总结,仅仅把一连串枯燥的数据抛向学生,会使课堂教学流于平淡,学生也无法记住那些一掠而过的阿拉伯数字。高明的教师要善于运用比喻和比拟把干巴的数据转化为具体、生动的图景。例如在光速的教学中,告诉学生光的速度是3×108m/s后,运用类比,光一秒钟走的路程,成年人日夜不停的走大约要走上10年。这样做就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通俗的口语化
学生对教师讲授知识的接受效果应首先取决于学生是否清晰地接受了教师的话语。讲课有时不同于书面语言,学生在现场不可能像阅读书面文章那样进行多次反复。口头语言的传输和接受特点决定了教师语言要尽量做到清楚明白、生动形象,同时又具有较强的瞬间感染力。
文化层次较高的青年教师,屡屡犯下课堂教学中语言过于书面化的毛病。为了避免这个问题,应做到:
尽量选用简短的句子,少用多层附加成分和并列成分,以保持句意之间足够的停顿。尽量使用清楚明快、通俗易懂的词语,少用生僻、晦涩的语词、书面语词和生造词。
三、巧设的悬念法
对于一个新课程、新章节。学生往往不知道该如何下手,有时候有的学生还会误解走上歧途。这时候,教师应设法使学生进入自己的教学思路,使学生随着教学的进程思考、等待和惊奇,提高其注意力。让学生顺着教师的思路去发散思考,挖掘新问题从而全面的理解并运用新知识。行之有效的方法是制造悬念。例如:在讲到浸润概念时,演示一下“能盛水的筛子“。先用筛子盛水,自然筛子无法装住水,然后将筛子在石蜡里浸一下之后再来盛水——筛子居然能盛水了,这样教师先制造悬念主,让学生探索悬念的答案,然后利用解答悬念抛出讲解道理,便能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再比如 ,我们学习到牛顿第一定律时,告诉大家足球场上正在滚动的足球为什么会停下来,同学们肯定都知道是受到摩擦阻力的作用,但教师马上来一个假设,如果当时突然没有阻力会出现什么样的场景呢?这样引出了学生的兴趣讨论,为下面的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原因作了铺垫。很轻松的把抽象的问题进行简单化、场景化。
四、合理的节奏化
节奏主要体现为快慢和停顿。没有节奏变化的课堂教学像催眠曲一样使人昏昏欲睡。因此课堂上教师应随时注意讲授速度的变化。
教师在语言表达时中应该减速的地方有:定律、定理的叙述,重要知识的讲解及分析过程。学生感动疑惑的知识。
上课的过程中应该有加速的地方:学生都熟知的知识;不太重要的知识及事情、精彩的故事进入时;无法控制的感情等。
五、恰当的停顿法
(沉默)是控制节奏,吸引学生注意力,调节课堂气氛和重要方法。不懂沉默的人,就是不懂课堂教学的人。有经验的教师对沉默的作用体会最深。例如有一次,我正在讲重力,课堂中穿插了牛顿的故事,但后面的两位学生却在下面做下动作。精彩的故事嘎然而止,同学们突然都吃惊的看着我,而我的目光却直直的盯着那两位学生。当大家都用抱怨的目光看他们两个时,两位学生脸红红的、羞涩地低下了头。没有一句批评,取得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良好的教学效果。
六、简练的表达化
科学性是物理课堂教学的重要原则之一,因而决定了教师对重要的物理概念或规律的阐述,一定要注意用语要正确,表达要确切、简练。有这样一则故事:某个星期天,马克吐温到礼堂去,适逢一位传教士的苦难生活。当他说了5分钟后,马克吐温决定对这件有意义的事情捐助50元;当他接着讲了10分钟扣,马克。吐温就决定把捐助的数目减少至25元;当他继续滔滔不绝地讲了半小时后,马克吐温又在心里减到5元。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课堂教学中的一基本原则:简练。
教师在讲授中要做到口语化和通俗化,但口语化和通俗化并不意味着冗长和罗嗦,造成冗长和罗嗦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重复的叙述过多;某些教师总担心学生没听清掌握,对某些定律、定理重复了一遍又一遍,结果却适得其反。无关的话过多;某些教师对上课缺乏足够的准备,临时在台上东拼一句,西凑一句,抓不住要点,逻辑混乱,无关的话过多,整堂课就成了废话的大杂烩。
总之,教学中娴熟的、恰当的语言表达技巧,可以使学生兴奋、愉快、激昂,注意力在审美感染力和影响下向高层次集中。因此,作为教师把握好语言技巧,对促进学生顺利掌握知识,培养审美情操,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起着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郑慧琦 胡兴宏主编.《教师成为研究者》.上海教育出版社
[2]赵永清.论人文素养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培养.《西部大开发:中旬刊》2010.1
《汤姆.索亚历险记》是作者马克吐温最优秀的作品之一,主人公汤姆是个聪明顽皮,好奇心强,喜欢向往英雄事业的孩子,他曾与哈克贝得芬一起去离他们居信住的村镇较远的一个地方去探险,当海盗、印弟安人……后来,由于厌烦严格的生活和枯燥乏味的功课,与男孩子们结盟,想干一回正`正当当的强盗事业……
我特别喜欢这流传了将近一百三十年的故事,也特别想当一回海盗。汤姆的生活虽然毫无趣味,并且还很贫穷,(因为当时这个镇处在乡下)但是他会用自已的想法让他和伙伴们开心起来,虽然他也偷过别人的东西,但对一些需要帮助的人也极力帮助。我们应该学习汤姆索亚的品德,改掉和他一样的坏习惯,抬起头来做一回正正当当的男子汉吧!
汤姆索亚是个孩子,但他不像别的孩子那样疯狂,他只是做一些小偷小摸的事而己,(虽然这不好,但我相信他一定会改的),但有时,他会产生一种莫名奇妙的想法,并一定要将它办到,例如奸寻宝,真的被他找到了一大箱金子,他说要去当海盗,很快,便有人愿跟他一同去。
汤姆索亚很勇敢,他的好几次冒险经历都印在我的脑海,永远珍惜这本书吧,因为不久,也许我也有机会去当一次海盗,那时,我要带上这本书,和它一起去。
关键词:马克・吐温;现实主义;浪漫主义;批判
引 言:
《汤姆・索亚历险记》为19世纪美国著名现实主义小说家马克・吐温执笔撰写。马克・吐温原名塞谬尔・朗赫恩・克莱门斯,于1835 年11月30日出生于一个叫费罗里达的小村庄。他儿时接受教育很少,13岁时离开学校。先后当过印刷工、航海员学徒、游击队员等职业。马克・吐温凭借自身丰富的社会经历,形象生动地创作了众多脍炙人口的作品。他的《汤姆・索亚历险记》更是一部广受好评的佳作。
故事发生在一虚构的边远小镇-圣彼得堡。整部小说,都围绕这一小镇展开。其主要描写了汤姆的顽皮淘气及与其伙伴的各种冒险活动。出版以来,该小说广受读者欢迎。作为一部现实主义时期的典型代表作,人们对《汤姆・索亚历险记》的评价主要集中于里面的“现实主义”、“当地色彩”及“幽默”。但经分析阅读,笔者发现该书也含有大量的浪漫主义描写成分,主要包含三部分:对主人公各种奇思异想、对美丽的大自然及对主人公叛逆行为的描写。笔者认为,马克・吐温呈现的浪漫主义描写并非无意之举,而是有意为之。即马克吐温想借此表达他对当代美国社会的批判。正如小说译序所言:“《汤姆・索亚历险记》取材于美国南北战争前的社会生活,是作家对自己童年生活的回顾。然而,他创作这部小说的目的,并非只是为了回顾过去,而是为了引起人们对现实问题的关注。作品通过儿童的目光看待周围畸形的教育制度、宗教的虚伪可笑以及小市民的贪婪愚蠢等,并对其进行了无情的讽刺和鞭挞。作者借汤姆之口说出‘宁愿在舍伍德森林做一年草莽英雄,也不愿意当一世美国总统’,反映了他对平庸守旧社会生活的极度厌恶和对自由理想世界的向往。”
一、对主人公各种奇思异想的描写
小说里,马克・吐温以第三人称的视角,深入细致地描绘主人公。第一主人公乃汤姆・索亚,其次乃哈克贝利・费恩。汤姆从小丧父,有一同父异母的弟弟西德。他俩寄养在波莉姨妈家,兄弟间似乎一直充满嫌隙。弟弟西德老实规矩、属于所谓的“好孩子”,深受波莉姨妈的喜爱;而汤姆则与之相反,属于所谓的“坏孩子”。西德经常向姨妈揭发汤姆,而汤姆对此则是打击报复。关于哈克贝利・费恩,尽管他有一嗜酒如命的父亲,但他实则一个被社会遗弃的孤儿:他无家可归,吃百家饭,穿百家衣,困了睡人檐下,流离失所。但是,周围的小孩却喜欢和羡慕他,并以能和他说话为荣,因为他是真正的自由人,“大自然之子”。但大人们却视哈克为野孩子,禁止自己的小孩与其交往。
当跨出象征分割家庭伦理、社会习俗和自由社会的篱笆墙后,汤姆犹如脱缰之野马、无拘无束。在这自由的国度,汤姆完全是个野人,无所顾忌;社会习俗、宗教礼仪早被他抛到九霄云外。他常与玩伴乔・哈泼扮演两军司令,在假想的战场上运筹帷幄、英勇厮杀、交换俘虏等。这里,他们控制着部队的最高指挥权、气定神闲、挥斥方遒、可谓春风得意!也难怪乎他对此乐此不疲。后来,汤姆和乔・哈泼在卡迪夫山上扮演绿林好汉罗宾逊,他们又相互拼杀、打赌射箭。后来,为了成为公众焦点及获取女友贝琪的青睐,汤姆邀约乔・哈泼和哈克一同前往杰克逊岛做英勇的海盗。为此,在家里偷取一些所需物品之后,他们便踏上了梦幻般的海盗征程。三人来到河边,汤姆扮演船长,像模像样地指挥乔・哈泼和哈克撑木筏。几经周折,他们到达杰克逊岛,从此带着响当当的名号行走江湖:西班牙海上黑衣侠盗汤姆・索亚、嗜血杀手哈克贝利・费恩、海上霸王乔・哈泼。
现实生活中,汤姆、乔・哈泼、哈克的境况又如何?实则完全相反。可以说,在自由想象的王国里他们有多么的放荡不羁,在现实生活中他们就有多么的局促不自在。生活中,家里有大人对他们严格管教;在公共场合,有无处不在的传统习俗、道德和宗教礼仪的约束。不管是违犯家庭管教还是传统习俗,笔者认为,马克・吐温在小说中借汤姆及其伙伴的奇想和冒险举动,表达了他对当时社会中不合理规章制度及宗教封建习俗的不满与批判。在小说第八章最后一段,马克・吐温直抒胸臆,借汤姆和乔・哈泼之口倾述了他对当代文明生活的不满:“两个孩子穿好衣服,藏起自己的家伙就走开了。他们为绿林豪杰的不复存在深感惋惜,也搞不懂现代文明有什么值得称道之处,足以弥补这个损失。他们说自己宁愿在舍伍德森林做一年草莽英雄,也不愿意当一世美国总统。”
二、对美丽大自然的描写
该小说也有众多优美的山川景物描写,如第二章对卡迪夫山的描写:“村外高高耸立的卡迪夫山上草木青翠……恰似梦中飘渺的仙境幽静而又令人神往。”第四章对圣彼得堡村庄的描写:“红日在寂静的大地上冉冉升起……犹如带来上天的赐福。”马克・吐温描绘的这些自然景物可谓赏心悦目。而对大自然着墨最多的,还数对杰克逊海岛的描写。杰克逊岛不禁让人联想到陶渊明描写的世外桃源。为了来到这美丽的桃花源,汤姆、乔・哈泼和哈克可谓费尽周折。他们打点“行囊”、带着鱼钩、乘着木筏,穿越象征隔离文明世界的密西西比河,历经艰险才来到杰克逊岛。尽管离家万般不舍,但“黑衣侠盗双臂交叉,伫立筏上,‘最后望一眼’这个先前使他快乐无比、后来令他痛苦不堪的地方,希望‘她’能看见他乘船行驶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上,以无畏的气魄面对危险和死亡,以唇边浮现的一丝冷笑迎接末日的来临。” 对于汤姆・索亚、乔・哈泼和哈克三人来讲,杰克逊岛就是他们的“桃花源”,“他们觉得,能来到这样一个远离尘世、未经开发且无人居住的荒岛,能在岛上的原始森林里尽情吃喝,真是一种愉快的消遣!他们表示再也不愿重返文明社会了。在杰克逊岛,他们无忧无虑地生活,“这儿没人欺负你,不把你当人看。”这里,“你不用大清早起来,不用上学、洗脸,那些讨厌的蠢事统统都不用做。”杰克逊岛真可谓人间天堂。
岛上,人与动物和谐相处,青虫安然地在汤姆腿上爬行,蚂蚁忙碌地搬运食物,“红娘子”瓢虫展翅高飞,金龟子奋力推粪球,林中鸟语声声,动物好奇地打量新来的不速之客、蝴蝶翩翩起舞……汤姆和其他两个“海盗”在这里尽情的嬉戏玩耍,“他们光着身子,在白色沙滩上清澈透明的浅水里追逐着,翻滚着。他们对远远地沉睡在宽阔河对面的小村毫不留念。一股湍急的河流,或是少许上涨的潮水,冲走了他们的木筏,可是这反而使他们感到庆幸,因为它的不复存在,像是烧毁了将他们与文明社会连接起来的桥梁。”
然而,马克・吐温所处的年代却正处于美国垄断资本的发展时期,社会生活中充满了种种丑恶。由此可见,作者借用美好的荒野生活,对当时美国社会进行了辛辣的批判。“在《汤姆・索亚历险记》里,童年生活被描绘成天堂一般,童年时代之所以被涂抹上一层‘天堂’式的瑰丽色彩,正是由于马克・吐温感到了在成年人的世界里,在‘天堂大门的那一边’,生活是多么忧郁和‘空虚’啊。”因此,马克・吐温用极度美好的儿童生活来反衬现实社会,以表达他对当代现实生活的批判与不满。
三、对主人公各种叛逆行为的描写
《汤姆・索亚历险记》中,叛逆行为集中体现在汤姆和哈克两者身上。纵观整部小说,汤姆离经叛道,不是村落里的“模范儿童”,因为模范男孩的言行如是:“走在最后面的是模范男孩威利・玛弗森,他对自己的母亲体贴入微,仿佛她是一件雕花玻璃容器似的。他总把母亲领到教堂来……男孩子全都恨他,因为他太守规矩了。何况,他又时常‘在他们面前被人捧得这么高’……汤姆没有手绢,他将揣手绢的孩子一律视为势利小人。”
相反,汤姆撒谎、逃课、打架、有门不走翻篱笆;越是不让做的,他偏要做。晚上翻窗外出、课上斗甲虫、搞恶作剧;他读书马虎,成天幻想当司令和扮绿林好汉。这些都体现了汤姆的离经叛道。但该书最具叛逆性的得数哈克贝利・费恩。哈克是村里人见人嫌的野孩;他不休边幅、衣服邋遢、无拘无束:“哈克贝利・费恩随心所欲来来去去。他晴天睡在人家的台阶上,雨天钻进空空的大桶里栖身。他无需上学或去教堂,也不必叫谁先生或是乖乖地听话。他只要想去钓鱼游泳,何时去,去哪里,待多久,悉凭自便。他打架谁也管不着,夜里多迟上床睡觉全由他自己做主。春天他第一个赤脚,秋天他最后一个穿鞋。他永远用不着洗脸,也用不着换上干净衣裳。论骂人,谁也不是他的对手。总之,凡是足以使人生快乐无忧的好事,这孩子全都干过了。”
后来,哈克半夜跟踪印江・乔到卡迪夫山,偶然得知印江报复道格拉斯寡妇的计划。幸亏他即时通报,道格拉斯夫人才幸免于难。出于感恩,哈克被道格拉斯夫人收养。在她家里,哈克被迫养尊处优。但这却使得他万分无奈和焦躁不安:“这种处境使他得以进入上流社会――不,他是硬给拽进去,硬给扔进去的――为此他吃够了苦头,几乎到了不堪忍受的地步。寡妇的佣人替他梳头刷衣,把他身上弄得清清爽爽,晚上还给他铺上冷漠无情的床单,上面居然没有一个小小的污斑,好让他当做知心朋友贴在胸口。他得用刀叉进餐,得用餐巾和杯盘。他得读书,得上教堂,说话得咬文嚼字,以致语言在他嘴里变得干巴巴的。无论他置身何处,都要受到文明的栅栏和镣铐的禁锢与束缚。”
这样的生活对于过惯自由生活的哈克来说无疑是一种煎熬和折磨。三周之后,哈克终于忍无可忍,毅然消失得踪迹全无。最后,汤姆在屠宰场后面的一只桶中找了哈克。此时的哈克,又回到了以往的幸福时光:“他正叼着烟斗,舒舒服服地躺在那儿。他头发蓬乱,一副脏相,又穿上了快活逍遥的岁月里那身让他出尽风头的破烂衣衫。汤姆把他撵出来说明他惹了多大的麻烦,劝他赶紧回家。哈克脸上悠闲自在的神情顿时消失,换上了一副愁眉苦脸的样子。别说了,汤姆……那种日子不是我过的,我习惯不了。寡妇对我是不错,挺够矫情,可她们那些规矩真让我吃不消。他要我每天按时起床,她要我洗脸,佣人把我的头发梳得光溜溜的,她不准我睡在木棚里。我得穿上那些该死的衣裳,把我憋得气都喘不过来……我已经好久没溜进人家的地窖了――唔,好像几年了。我还得去教堂做礼拜,真是活受罪――我讨厌那些屁都不值的布道词。我在那里不能捉苍蝇,嘴里也不能嚼东西。一到星期天就得穿一整天的鞋。寡妇吃饭摇铃,睡觉摇铃,起床摇铃――干什么都死板得要命,真是让人受不了。由此可看出,马克・吐温借两个儿童之口,酣畅淋漓地表达了他对当时社会中存在的陈贵陋俗的批判与不满。
四、结论
通过以上分析得出结论,尽管马克・吐温属于现实主义作家,但他的《汤姆・索亚历险记》却仍有浪漫主义的写作手法。通过描绘主人公各种奇思异想、风景如画的大自然及主人公的叛逆行为,马克・吐温间接地表达了他对当代的美国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和不满。(作者单位:四川外国语大学研究生院)
参考文献:
[1](美)马克・吐温著 朱建迅,郑康译.《汤姆・索亚历险记》[M].南京:译林出版社,2010.6(2013.11重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