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青玉案元夕

青玉案元夕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青玉案元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青玉案元夕范文第1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辛弃疾及写作背景,鉴赏“那人”这一意象,把握词的主旨。

2.掌握本词多样的描写技巧及烘托、托寓的手法。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小组合作,小组学习,理解文本。

2.课堂小组合作探究,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热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词人关心国家及民族命运的高尚情怀。

2.学习词人自甘淡泊、不同流俗的优秀品格。

【教学设想】

根据“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思路设计教学环节,即把握词的内容与形象——情感及意图——-手法及技巧,重点突破本词的“那人”这一意象,旨在通过活动促进阅读与鉴赏,全面锻炼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

【教学环节设计】

1.对联导入:

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

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

2.整体感知:朗读全词——品味元宵夜——那夜——修辞与技巧

3.意象鉴赏:小组活动——寻找知“辛”人——那人——意象与主旨

4.延展提高:仿写句子——写点知“辛”话——那些话——生动与形象

5.课后作业:运用联想与想象续写蓦然回首之后的故事。

拓展阅读《把栏杆拍遍》

【教学活动过程】

一、新课导入

PPT展示对联:

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

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

师:(齐读对联)这幅对联所写是何人?有何依据?(若学生回答不上,老师则要注重引导)

生1:辛弃疾。理由:上联提到了豪放派词人坡,而继东坡之后当然是豪放派的另一个代表辛弃疾。

师:很好,还有其他的不同看法吗?

生2:依据还有下联希望南宋莫随鸿雁南飞,这与辛弃疾的爱国抗金主张吻合。

生3:还有下联提及的悲黍也是一个暗示,黍离之悲,与辛弃疾所处的社会背景也是相关联的。

师:非常好,上联点出辛弃疾词作的风格属豪放派,下联主要讲辛弃疾的爱国之情和政治抱负。但是同学们忽略了“美芹”。“美芹”是指辛弃疾的“《美芹》十论”,陈述抗金救国、收复失地、统一中国的大计, 是辛弃疾南归后向孝宗呈上的建议书。详细分析了敌情且制定了收复中原的战略。

PPT展示作者相关信息:辛弃疾南宋爱国词人,一生以抗金为己任,空有将相之才。南归后长期被闲置,豪放派集大成者。

【过渡】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辛弃疾的另一佳作——《青玉案·元夕》。

师板书课题

二、整体感知——品味元宵夜——那夜

齐读诗歌,整体感知文本

生:齐读诗歌

师:点评并提问:同学们在读完这首词后首先浮现在脑海中的是什么画面?

生:一个热闹非凡的夜晚。

师:是的,在标题当中便是元夕,青玉案属词牌,元夕属词题,元夕指的是元宵夜。在词当中就是——夜。请同学们尝试用一个词来概括“那夜”的特点,并结合文本,说说作者是怎样描写那夜的?

生1:千盏明灭。采用了比喻的修辞,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生2:“花”好月圆。玉壶流转。烟花怒放。

生3:美女云集。采用借代的手法,“香”“蛾儿雪柳黄金缕”都是美女。

生4:热闹非凡。多角度描写技巧:视觉、听觉、嗅觉,让我们感受到了一个万民狂欢、万人空巷的元宵之夜。

师:同学们分析得十分准确,让我都感受到了那夜的热闹繁华的气氛。但是辛弃疾仅仅只是为了给同学们留下一个难忘的元夕吗?(过渡)

生:不是。

师:那辛弃疾内心想要表达的究竟是什么呢?现在我们来寻找知“辛”人。

三、小组活动——寻找知“辛”人——那人

师:那人究竟是谁?有何特点?请结合本词简要分析。注意结合作者的身份背景来分析,知人论世。现在我们分小组来学习,共分四个小组,每个小组自主合作,推选小组最佳知“辛”人。

生:讨论五分钟。小组知“辛”人发言。

生1:我认为那人所指的是和他一样有着抗金意愿的主战派。

师:你能分析一下吗?(引导)前面介绍作者时说过他的志向是什么?——抗金。

实现了没有?——没有。南归后一直被排挤、被打击,闲置在家,壮志难酬。

现在国难当头,他要寻找什么样的人呢?——同样为风雨飘摇中的国家忧虑的知音,英雄无用武之地但又不肯与苟安者同流合污的人。

生2:那人是个超凡脱俗的美女,是抒情主人公心中的女神。前面提到了众多盛装打扮的美女,那与美女相对比的自然而然也应该是个美女。

师:有道理,而这超凡脱俗的“那人”是用烘托的手法所展示。

生3:是诗人自己。在这举国同庆,万民同乐的日子,而只有作者一个人苦闷孤独,在灯火阑珊之处,开心不起来。

师:很好的想法,这让我想起了同样胸怀天下的屈原的那句“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也想到了林升的“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或许这样热闹非凡的场面反而增加了词人的愁情。同样的情感,朱自清在《荷塘月色》当中也有同感:“热闹是他们的,而我什么也没有。”

生4:我认为是戈多。这个“那人”只不过是词人心中的一个梦,一个理想,和戈多一样,永远都不会出现。作者苦苦寻觅的或许就是一个和他一样志同道合的人,可在当时的南宋很难寻到这样的人。与其说他是某个人,不如说只是个梦。

师:这个角度非常的新颖,让我大开眼界。或许那人只是一个梦,是词人理想人格的化身。这种手法我们可以称之为“托寓”。刚刚四个小组的同学都分析得非常精彩,不愧是知“辛”人。

师提问:那在寻“那人”之前为何要写到众人、写到元宵盛况呢?

生:反衬。

师:没错。上文热闹繁华反衬下文的冷落僻静,上文盛妆畅游的名士贵妇反衬下文自甘寂寞、超群拔俗、不同流俗的“那人”。景反衬景,人反衬人。

听完了同学们的想法,让我们也来看看“名人”们怎么说?(PPT展示。)

小结:有没有这个真实的“那人”存在?我们只能猜测。因此,与其说有这个人,不如说这个人实际上是作者理想人格的化身。作者借对“那人”的追求,表达了自己不愿随波逐流、自甘寂寞的孤高性格,从中寄托了他对国家兴亡的感慨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由此可见,知人论世是把握诗歌主旨的一个重要方法,特别是读辛弃疾的词。现在,我们再来读一读这首词,注意读出情感的变化

读出元夕的安静、喧闹,读出苦苦寻觅的痛苦,读出灯火阑珊处词人的寂寞,读出找到“那人”之后的欣喜与安慰。

四、仿写句子——写点知“辛”话——那些话

过渡:经过我们这节课的探讨,相信同学们对辛弃疾已经有了更多的了解,正如郭沫若用“大江东去”来形容苏轼的词一样,梁衡也用了一句话来形容辛词——把栏杆拍遍,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读一读梁衡在《把栏杆拍遍》中对辛弃疾的评价。

生齐读:

我常想,要是为辛弃疾造像,最贴切的题目就是“把栏杆拍遍”。他一生大都是在被抛弃的感叹与无奈中度过的。当权者不使为官,却为他准备了锤炼思想和艺术的反面环境。他被九蒸九晒,水煮油炸,千锤百炼。

历史的风云,民族的仇恨,

正与邪的搏击,爱与恨的纠缠,

知识的积累,感情的浇铸,

艺术的升华, 文字的锤打,

这一切都在他的胸中、他的脑海,翻腾、激荡,如地壳内岩浆的滚动鼓胀,冲击积聚。既然这股能量一不能化作刀枪之力,二不能化作施政之策,便只有一股脑地注入诗词,化作诗词。他并不想当词人,但武途政路不通,历史歪打正着地把他逼向了词人之道。终于,他被修炼得连叹一口气,也是一首好词了。

学生即兴创作,老师挑选优秀作品展示并点评。

五、课后作业

(一)拓展阅读:梁衡《把栏杆拍遍》

(二)拓展写作:续写《蓦然回首之后》的故事

六、板书设计

那夜 那人 那些话

繁华热闹 铺陈 意中人 兵戈的相戎

美女如云 借代 知己好友 爱与恨的纠葛

烟花灿烂 比喻 主战派 人格的锤炼

万人空巷 化用 自己 情感的迸发

花好月圆 理想

众人狂欢 反衬 戈多

青玉案元夕范文第2篇

《青玉案.元夕》是辛弃疾的名作。它用元宵节的盛况,烘托出一个孤高、忧郁的“那人”形象,表现出作者对这个形象的痴情和追求。词的上半片极写元夕之美景:千万灯树如火花竞放,似繁星雨落;街上徜徉着宝马雕车,空中飘散着优雅的凤箫清音;各色各样的彩灯在夜色中回转翔舞……然而,这一切并未打动作者,他无暇欣赏、流连这繁华的节日景象;他要寻找自己的情人。情人在哪儿呢?下半片作者笔锋一转,由景写到人:“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然而,这些穿着节日盛装的美人,都不是作者所要寻找的。他焦急万分:“众里寻他千百度”,但还是没有找到。“蓦然回首”,啊,终于看见了:站立在灯火零落,清冷僻静之处的,正是“那人”!词到此戛然而止,而作者用饱含感情出神入化的笔所创造的意境,却无穷无尽。

此词原不可讲,一讲便成画蛇,破坏了那万金无价的人生幸福而又辛酸的一瞬的美好境界。然而画蛇既成,还思添足:解语者自当留意,上片临末,已出“一夜”二字,何故?盖早已为寻他千百度说明了多少时光的苦心痴意,所以到得下片而出“灯火阑珊”,前早呼而后遥应,笔墨之细,文心之苦,至矣尽矣。可叹常有世之评者动辄谓稼轩“豪放”,好象将他看作一个粗人壮士之流,岂知其细微处更用人一筹?

王静安《人间词话》曾举此词,以为人之成大事业者,必皆经历三个境界,而稼轩此词之境界为第三即最终最高境。此特借词喻事,与文学赏析已无交涉,王先生早已表明,我等自不必再枉作别论。

朋友让写这首词,当自有他的深意。无论如何这是美好的。因此我用这首词祝福他。

辛弃疾青玉案

东风夜放花千树。

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

玉壶光转,

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

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

青玉案元夕范文第3篇

辛弃疾 〔宋代〕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2、正月十五夜

苏味道 〔唐代〕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3、十五夜观灯

卢照邻 〔唐代〕

锦里开芳宴,兰缸艳早年。

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4、正月十五夜灯

张祜 〔唐代〕

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帝京。

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

5、临江仙·都城元夕

毛滂 〔宋代〕

闻道长安灯夜好,雕轮宝马如云。蓬莱清浅对觚棱。玉皇开碧落,银界失黄昏。

青玉案元夕范文第4篇

关于元宵节的诗句《汴京元夕》

(明)李梦阳

中山孺子倚新妆,郑女燕姬独擅场。

齐唱宪王春乐府, 金梁桥外月如霜。

《元 宵》

(明) 唐寅

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

春到人间人似玉, 灯烧月下月如银。

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

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京都元夕》

(元)元好问

袨服华妆着处逢 ,六街灯火闹儿童 。

长衫我亦何为者 ,也在游人笑语中 。

折桂令 元宵

(元)失名

爱元宵三五风光,月色婵娟,灯火辉煌。

月满冰轮,灯烧陆海,人踏春阳。

三美事方堪胜赏,四无情可恨难长。

怕的是灯暗光芒,人静荒凉,角品南楼,月下西厢。

关于元宵节的诗句精选《上元竹枝词》

(清)符曾

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

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

《青玉案·元夕》(宋)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萧声动,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火阑珊处。

《生查子·元夕》(宋)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元夕影永冰灯》

(清)唐顺之

正怜火树千春妍,忽见清辉映月阑。

出海鲛珠犹带水,满堂罗袖欲生寒。

烛花不碍空中影,晕气疑从月里看。

为语东风暂相借,来宵还得尽余欢。

《元夕无月》

(清)丘逢甲

三年此夕无月光,明月多应在故乡。

欲向海天寻月去,五更飞梦渡鲲洋。

《元宵月正圆》

闽南歌谣

闹元宵,月正圆,闽台同胞心相依,

扶老携幼返故里,了却两岸长相思。

热泪盈眶啥滋味?久别重逢分外喜!

闹元宵,煮汤圆,骨肉团聚满心喜,

男女老幼围桌边,一家同吃上元丸。

摇篮血迹难割离,叶落归根是正理。”

关于元宵节的诗句推荐《十五夜观灯》

(唐)卢照邻

锦里开芳宴,兰红艳早年。

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正月十五夜灯

(唐)张祜

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

三百内人连袖舞 ,一进天上著词声。

《正月十五夜》

(唐) 苏道味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灯树千光照。明月逐人来。

游妓皆穠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元夕无月》

(清)丘逢甲

三年此夕无月光,明月多应在故乡。

欲向海天寻月去,五更飞梦渡鲲洋。

《上元夜》

(唐)崔液

青玉案元夕范文第5篇

元宵节是我国传统节日,正月为元月,古人称夜为“宵”,而十五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之为元宵节。元宵之夜到处张灯结彩,人们不仅赏明月、吃汤圆,还要观花灯、猜灯谜,故而元宵节又称做“灯节”,有“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的说法。

元宵佳节在古代文人墨客的佳作中都有生动的描写。唐朝时,元宵之夜观灯游乐就已极为盛行,不管是王孙贵族还是平民百姓,无不观灯夜游。有初唐四杰之称的卢照邻诗云:“锦里开芳宴,兰红艳早年。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唐朝诗人苏味道的《正月十五夜》也是难得的佳作,“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将元宵之夜灯火璀璨、游人观灯游玩的盛况表现的淋漓尽致。

到了宋朝,元宵节更是热闹非常。元宵灯会无论在规模和灯饰的奇幻精美上都远胜唐朝,而且活动也日益民间化。唐朝的灯会是“上元前后各一日”,宋朝则在十六之后加了两日。元宵灯会为青年男女提供了表达爱情的机会,未婚男女借着赏花灯顺便为自己物色对象,欧阳修在《生查子-元夕》一词中有云:“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元宵节便成了中国的“情人节”。“火树银花触目红,揭天鼓吹闹春风。新欢入手愁忙里,旧事惊心忆梦中。但愿暂成人缱绻,不妨常任月朦胧。”南宋的女词人朱淑真更是把一对情人在元宵节约会时的复杂心情描绘的生动传神。北宋大词人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一词中写道:“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萧声动,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火阑珊处。”把元宵佳节盛况浓墨重彩渲染,但到精彩处笔锋陡转,戛然而止,含蓄婉约,意境悠长,遂成千古名篇。

相关期刊更多

农家致富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江苏省农业农村厅

当代临床医刊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哈尔滨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年画研究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中国木版年画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