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汽车销量

汽车销量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汽车销量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汽车销量范文第1篇

国家层面接连出台加强新能源推广应用的相关政策,不仅免除新能源车购置税,而且政策要求各地打破地方保护主义,建设统一开放、有序竞争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从今年年初以来,新能源车销售在国内呈现欣欣向荣的局面。据统计,今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销量20477辆(包括乘用车、工程车等),同比去年增长2.2倍,上半年的销量已超过去年全年销量。

《汽车财经》了解到,多家销售新能源汽车的4S店中,今年上半年销售情况明显向好。在这波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发展浪潮中,一线城市北上广深无疑是新能源产业最先试水的领头羊。今年上半年国内销售1.3万台新能源乘用车,新能源汽车销量排行中,比亚迪混合动力汽车“秦”领头,紧随其后的是奇瑞QQ电动等车型,而广汽丰田凯美瑞尊瑞混动版、众泰、比亚迪E6等新能源车型则分属3、4、5位,风头正劲的特斯拉则在销量排行榜上排名第11位。

宏观政策打破地方保护

进入7月,接连出台的新能源汽车利好政策,让人们真切感受到新能源汽车也能触手可及。

继7月9日国务院常颁发的新能源优惠政策之后,7月21日,国务院办公厅又印发《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指导意见》。其中,破除地方保护主义被认为是此次《意见》的最大亮点。在此之前,不少地方相继出台了各自的“新能源汽车推广目录”以及地方性补贴标准,这些地方目录和标准都是倾向和补贴当地的汽车品牌,并将本地车企暂不准备生产的车型或不具备竞争优势的车型排除在外,从而形成了相对隐形的地方保护政策。

不同城市对新能源的扶持力度也参差不齐。北京的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趋于保守,仅对纯电动汽车给予补贴,这直接限制了插电式混动车型的市场准入,因此北京上半年的新能源汽车上牌量331辆;而上海的新能源车补贴政策则双管齐下,有包括插电式混动车在内的多款车型纳入目录,因此,上海购新能源汽车除享受3万元的地方补贴,还可以免费获得价值7万多元的专用新能源车牌,还有区级财政1.5万―2万元的补贴。今年上半年,已办理的新能源私家车免费牌照为1436,超过2013年全年销量(581辆)的两倍。

新能源汽车爆发元年

据《汽车财经》得到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新能源乘用车销售12923台。而在车型种类中,上半年新能源乘用车销量中,7385辆为纯电动轿车,占比57%,插电式混合动力轿车为5538辆,占比43%,其中比亚迪生产的插电式混合动力车比亚迪秦占插电式混合动力轿车销售的97%。

在以往最为制约新能源发展的充电设施方面,将持续不断地引入社会资本进入充电设施建设领域,将充电设施建设纳入城市规划。与早年多建设充电站和在公共车位建设充电桩有所改变的是,近两年,充电桩建设渐渐围绕电动车使用者进行,除了供电动大巴和电动出租车充电使用的充电站外,在私家车领域,充电桩安装更多随车进行安装,即针对购买新能源车的车主,将充电桩安装在车主居住的小区等位置。

比亚迪成最大赢家

目前国内的混合动力主要以凯美瑞尊瑞混动版、普锐斯和比亚迪秦为主,值得一提的是,随着比亚迪的进驻,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格局正悄悄发生改变。受市场利好政策刺激,比亚迪秦自去年底上市来屡屡刷新销量纪录。其中,今年6月份销量达1055台,随着上海、深圳、天津等地方补贴政策落地,1―6月份累计销量近5500台,而受产能影响,还有未交付订单超8000台,其中上海订单超2000台,稳坐2014年上半年新能源车销量冠军宝座。这不仅使得比亚迪稳坐新能源汽车销量的头把交椅,也让王传福对获得工信部的大奖更有信心。

作为国内新能源汽车品牌的先锋,比亚迪E6因其卓越的性能拥有了一大批狂热的粉丝追捧,虽然目前主要以电动出租车的形式进入国内外市场,但是其影响力还是非常大的。再加上外来品牌特斯拉的强势加盟,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可谓动荡不已,不过适者生存,残酷的竞争环境或许能激励国内汽车品牌不断革新。

国内新能源车型半年销量分析

奇瑞QQ3电动版已上市多年,这款过去销量不佳的微型电动车却在近半年内售出了3200辆。QQ3电动版是奇瑞汽车生产的一款低速纯电动汽车,它是在QQ3的整车平台上开发的一款小型纯电动轿车,整车搭载了60V 6KW 电驱动系统,配备了150Ah 动力蓄电池,经济时速20-40公里/小时,5万左右的售价让其拥有一大批用户。

一汽丰田的普锐斯混合动力车型在国内的市场表现一般,远没有日本、美国等其他国家销量高。前半年销量近800辆,虽然普锐斯早在2006年1月就在中国上市了,且该车标榜的是油耗低、环保性能好,适合城市使用,但国内消费者对其的接受度还不是很高。

上汽集团旗下的纯电动车型荣威E50于2012年11月量产上市,定位为“都市精品纯电小车”,同时面向一般消费者销售,主要满足具有环保意识的时尚用户需求。但荣威E50上市以来的销量并不是很理想,除了在上海地区推广示范运营纯电动出租车以外,个人购买荣威E50月平均销量只有不到10辆。

凯美瑞尊瑞混动版前半年销量达到了近3000辆,月均500辆的销量让广汽丰田在国内的新能源汽车领域占有不小的份额。凯美瑞尊瑞改变了人们对于混合动力车型价格高高在上的固有印象,其中EV电动模式下可在电池充满的情况下续驶里程3-4公里,对于城市当中拥堵的路况来说是非常受用的。

瑞麒M1-EV是奇瑞首款高速纯电动汽车,与其同类别大小的汽油机车5万元左右的售价相比,14.98万元起的价格似乎与传统汽油机车相比高出很多。但是1月100辆的销量还是令人侧目。瑞麒M1-EV纯电动车搭载了336V 40Kw大功率电驱动系统,配备了60Ah 高性能锂离子电池,最高时速为120Km/h。巡航最大续驶里程可以达到160KM。

汽车销量范文第2篇

[关键词]ARIMA模型;汽车销量;SARIMA预测

[DOI]10.13939/ki.zgsc.2016.01.071

1 引 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在人群中开始逐渐普及,成为许多人的生活必需品。与此同时,汽车工业迅速发展,在国民经济中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与机械电子、石油化工和建筑业一道构成了我国经济的四大支柱产业,因而如何对汽车销量进行准确的预测具有重要意义。

ARIMA模型是20世纪70年代由博克斯和詹金斯提出的时间序列方法[1][2],所以又被称为博克斯-詹金斯法,其全称是自回归积分滑动平均模型(Autoregressive Integrated Moving Average Model),包含移动平均过程(MA)和自回归过程(AR)两个部分。ARIMA模型发展至今理论已非常成熟,在实践中应用广泛。如龚承刚,王梦等人将ARIMA模型运用到了对湖北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预测中,预测到未来三年湖北省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比仍处在较高水平。[3]薛蓓蓓运用ARIMA模型对安徽省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进行了建模和预测,借助Eviews软件给出了短期的预测值。[4]张丽,牛惠芳将SARIMA模型运用到了对我国CPI的分析预测中,对CPI月度数据的变化趋势和季节性进行了分析。[5]虞安和王忠采用引力模型和ARIMA模型对旅游人群进行了预测,对城市管理和旅游秩序的维护工作提供了意见和建议。[6]

本文将以汽车工业协会公布的汽车销量月度数据为研究对象,根据月度数据同时具有长期趋势效应、季节效应和随机波动的特点,选取具有季节调整的ARIMA模型对汽车销量进行预测。

2 模 型

3 建模过程

建模的过程主要分为以下四步:

第一步:序列平稳化。所研究的数据如果是非平稳的,则不满足建模的条件,需要先对数据进行处理,在应用中差分x=xt-xt-1是常用的方法,差分后还需要通过ADF检验验证序列是否已经平稳化。

第二步:模型识别。在这个过程中,绘制样本的自相关函数图(ACF)和偏自相关函数图(PACF),然后观察时间序列样本的自相关系数和偏相关系数的特征确定ARMA模型的阶数,模型阶数的判断标准如下:

第三步:模型拟合。在确定模型的阶数后,需要对模型中的参数进行估计,这一步中常用的方法是最小二乘法,在实际的应用中,可通过统计软件求得拟合值。

第四步:模型诊断。为保证模型的有效性,需要对模型进行残差的白噪声检验。残差的LB统计量近似服从自由度为m的卡方分布,若统计量的P值大于显著性水平,可认为残差序列是纯随机序列,说明信息已被模型完全提取;反之则说明有些信息未能被提取,模型还需改进。为了保证模型的精简性,还要对参数的显著性进行检验,剔除不显著为零的参数。

4 实例分析

本文选取的研究数据为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的2004年1月―2015年1月全国汽车销量月度数据,原始数据如表2所示。在建模过程中,将2004年1月―2014年3月的销售数据用于构建模型,而将剩余数据将用于检验模型的预测效果。

绘制汽车销量走势图,如图1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的汽车销量同时表现出波动趋势和增长趋势。由于春节假期因素的影响,每年2月都是全年的销售淡季,与其他月相比较2月的汽车销量大幅下滑。而从长期趋势来看,汽车的销量在逐年增长。

下一步对模型进行识别,首先绘制{zt}的自相关图(ACF)和偏自相关图(PACF),如图3所示。图像表明在延迟12阶处,自相关系数和偏自相关系数都显著非零;在延迟24阶处,自相关系数完全落入了2倍标准差范围以内,但是偏自相关系数仍然显著非零。因此在季节自相关特征上,自相关系数截尾,而偏自相关系数拖尾。为了提取差分后序列的季节信息,可以使用ARMA(0,1)12模型。

然后再考虑模型的短期相关性,自相关系数和偏自相关系数在延迟2阶后均快速衰减到2倍标准差之内,可以尝试对p和q取不同的值,再根据SBC准则选出相对最优模型。在模型ARIMA(p,d,q)×(P,D,Q)12中,现在已知P=1,Q=1,以及d=1,D=1。在保持这四个参数不变的条件下,分别取p=1,2和q=0,1,2,SBC信息量的计算结果如表4所示。结果表明,当p=1,q=0时,SBC信息量相对最小。

5 结 论

在每月销量的预测中,除了2014年12月的预测值与实际值偏差较大外,其余月份的预测偏差都控制在了3%以内,其中2014年6月、7月和10月的预测偏差更是控制在了1%以内,而预测值的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为MAPE=2.36,预测效果良好。

在年初由于春节假期的影响,汽车销量往往较低,而在年末因汽车经销商为完成销售指标而开展各种促销活动,汽车销量出现高峰,汽车的销售表现出明显的季节性变化,选用具有季节调整的ARIMA模型是非常合理的。事实上在本例中SARIMA模型的预测偏差能够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该模型对汽车销量预测活动具有良好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博克斯,詹金斯,格雷戈里,等.时间序列分析:预测与控制[M].4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2]王燕.应用时间序列分析[M].3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3]龚承刚,王梦,谢航.基于ARIMA模型的湖北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预测[J].统计与决策,2014(15):94-97.

[4]薛蓓蓓.基于ARIMA模型: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预测[J].统计与决策,2014(15):141-143.

汽车销量范文第3篇

商用车市场的低迷使得一批上市公司业绩下滑。其中,即使在2013年至2015年间净利润均保持增长的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江铃汽车”,000550.SZ)今年上半年整车销量亦同比下滑12%。值得注意的是,该公司乘用车销量下滑幅度更大,其旗下驭胜SUV今年上半年销量同比下滑47%。

曾在过去3年保持净利润持续增长的江铃汽车为何今年整车销售状况不佳?SUV销量销量为何大幅下滑?在国内商用车市场已现颓势的情况下,江铃汽车是否会学习福田汽车等商用车企向乘用车市场转型、在未来增加乘用车生产比重?记者就相关问题向江铃汽车发送采访提纲,并电话告知其证券部,证券部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会将采访提纲转给相关高管。但截至本文发稿,记者并未收到江铃汽车相关回复。

商用车销量下滑

江铃汽车在国内车企中算有历史积淀,该公司是由1968年成立的江西汽车制造厂发展而来,早在1993年就已在A股上市。1995年,江铃汽车引入一位外资战略合作伙伴――福特汽车,后者现已在江铃汽车中占有32%股权,仅次于第一大股东――江铃控股有限公司(41%)。

江铃汽车官网显示,公司当前共有JMC、福特、驭胜3个系列,这3个系列下存车又有13个子系列,产品包括“全顺”商用车、“凯运”轻卡、“宝典”皮卡、“域虎”皮卡、“驭胜”SUV等。

商用车占业务大头的江铃汽车在过去3年业绩一直保持增长,2013至2015年间,其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11.95%、24.37%、5.42%。但今年以来,国内商用车市场的低迷也影响到了江铃汽车的业绩,今年第一季度,该公司净利润为4.1亿元,比去年同期下滑28%,下滑幅度在23家上市整车企业中排名第8。

净利润的下滑必然影响到了江铃汽车现金流状况,该公司在2015年年末经营活动现金净增加19亿元,而在今年第一季度,其经营活动现金净减少1.4亿元,现金净减少3.5亿元。

今年第二季度江铃汽车销量也并没有起色,该公司今年上半年整车销量同比下滑12%,其中,福特商用车、JMC卡车、JMC皮卡销量同比去年下滑5%、16%、4%。

商用车市场的持续低迷是导致江铃汽车业绩下滑的原因之一。在这一状况下,国内最大商用车企――福田汽车已计划向乘用车市场转型。对于为何计划转型,福田汽车曾向《投资者报》记者表示:“中国的商用车发展已进入成熟期,商用车在汽车产业中的比重逐年下降至今年的15%左右,未来增长空间不大。”

然而,同为商用车企,江铃汽车仍对国内商用车市场较为看好。该公司在2015年年报中表示:“当前我国仍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随着国家“一带一路”策略及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我国基础设施建设及物流产业还将蓬勃发展,我国商用车市场还将有较大发展空间。”

SUV销量下滑更甚

江铃汽车在乘用车市场的销售状况也遇挫,其中,驭胜SUV今年上半年共销售了5755辆,同比去年下滑47.29%,下滑幅度最大,同时福特SUV去年12月当月销量曾达到3006辆,而今年上半年福特SUV累计销量仅达到1852辆。

其实,江铃汽车在SUV领域布局已久,该公司在2010年推出了驭胜SUV,成为江铃旗下首款乘用车,对此,江铃汽车在官网上写道“开启了江铃乘用车品牌新纪元。”自2012年起,江铃汽车就将“加大力度拓展SUV市场”作为其重点战略。去年,江铃汽车又推出了福特撼路者SUV,进军中高端SUV市场。

相形之下,进入SUV领域比江铃汽车晚的福田汽车,今年上半年SUV销量同比增长200%以上。今年3月,江铃汽车曾针对旗下产品福特撼路者SUV推出送购置税的促销活动,但即便如此,撼路者的销量也远不如去年刚推出之时。

虽与福田汽车比较,江铃汽车今年所产的SUV有些卖不动了。但这也有些没有办法,由于此前SUV市场的火爆,今年以来多家国内车企都推出SUV新品抢占市场,连靠SUV异军突起、中国最大SUV制造企业――长城汽车在这一状况下,今年SUV销量也不似从前。而江铃汽车也正是在这一状况下将撼路者SUV降价。

种种迹象表明在激烈的竞争下,SUV市场已趋于饱和。但江铃汽车在2015年年报中仍声明“将加大力度开拓SUV市场”,这是否是个明智之举?对于这一问题,由于江铃汽车并未做答,记者也无从知晓。

对于江铃汽车今年销量下滑的原因,中银国际在研报中总结道:“SUV等新产品市场开发效果低于预期;中小企业经济活跃度下降,导致轻型商用车需求下降;原材料、人工生产成本快速上升。”

汽车销量范文第4篇

5月2日,现代汽车集团公布了4月全球及中国地区汽车销量数据:现代汽车集团4月全球销量604.117辆,同比增长11%;在华销量(不含进口车)达到105,010辆,同比增长近10%。现代汽车集团全球发力,美国市场持续领跑,欧洲市场成为突破重点。同时,随着中国汽车产业竞争加剧,现代汽车集团在华加大力度,通过深耕战略提升产能和品质,实现品牌综合竞争力的全面升级。产品产能并举深耕中国市场

4月份,现代汽车集团在华两大合资公司北京现代和东风悦达起亚均有不俗表现。北京现代总销量为67.002辆,其中瑞纳以18,786辆的骄人成绩稳居紧凑型市场第一阵营;伊兰特和悦动总销量达到25,033辆,第八代索纳塔继续受中高端市场青睐,本月销量为9,160辆;ix35销量为6.293辆,成为时尚都市SUV优选。值得一提的是,北京车展最新亮相的第三代伊兰特“朗动”将于今年8月正式上市发售。届时,“伊兰特+悦动”黄金组合将升级为“伊兰特+悦动+朗动”三代同堂的辉煌矩阵,进一步覆盖家用轿车各细分市场。

东风悦达起亚总共销售了38,008辆,销售明星K2本月取得11,739辆的佳绩,验证了专门针对中国消费者喜好设计的明智之举;紧凑型轿车福瑞迪销量达到了6,852辆。据悉,继K5和K2之后,东风悦达起亚今年年底计划投产第三款K系列产品K3将为“虎啸式”家族的爱好者带来更多惊喜。

随着中国汽车市场进入“微增长”时代,中国政府陆续出台相关政策,扶持自主品牌,取消外商投资鼓励政策,外资品牌将面临更加严峻的市场环境。在此形势下,现代汽车集团在中国的战略进一步深化。除了不断完善产品品质、丰富产品线,突破高端市场之外,扩大产能已成为必要举措。北京现代第三工厂将于今年下半年竣工,东风悦达起亚第三工厂预计后年投产,升级后两大合资公司产能将近200万辆,综合竞争力大大加强。

美国持续火热欧洲重点发力

现代汽车集团4月全球市场销量保持了良好的增长势头:现代汽车为371,597辆,同比稳步增长7.9%:起亚汽车232,520辆,同比增长13.1%。业内人士预计,今年世界汽车业的增长将达到3%~5%,现代汽车集团的全球化战略步伐加速。

北美作为现代汽车集团最重要的战略阵地之一,今年以来市场持续火热。现代汽车第一季度占美国新车市场4.7%的份额,今年在美国市场的销量有望达到70万辆。此外,目前在建的巴西工厂完工后,现代汽车集团还将正式攻占中南美市场。欧洲市场表现同样不可小觑,据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ACEA的统计数据显示,3月份现代汽车集团在欧洲市场实现增长,其中现代汽车销量为50,131辆,同比增长13.8%,市场份额增至3.3%。欧洲市场仍将作为现代汽车集团2012年攻坚的核心战场。

汽车销量范文第5篇

对于“第二辆车”的选购,消费者往往更为理性、更睿智,需求也更加明确,目标也更加精准。如何把握“第二辆车”购买者的消费心理,将对汽车厂商占领这块颇具潜力的蓝海起决定性作用。

本月《家用汽车》对全国200个有车家庭进行了问卷调查,对消费者第二辆汽车消费的心理进行了全面解析。

1 摆脱代步需求

此次调查是针对家庭对第二辆汽车消费的,对于第二辆车的需求已经不再是简单的代步了。有超过85%的受访者表示,选购第二辆家用车的目的不再是单纯的代步使用,而是为了进一步的提高生活质量,完成自己内心深处对汽车追求的梦想。有超过58%的消费者表示,购买第一辆车时是对自己经济实力与需求的综合考量之后的“权宜之计”,与自己的最初梦想还有很大的差距。而购买第二辆车时,经济实力基本上已经不是追求高生活品质的绊脚石。所以在购买第二辆车的时候对车辆的要求普遍提高一个档次,有的甚至是几个档次。第二辆车的选择更能体现消费者的内心追求与品牌认可度。

2 车主多为女性

此次调查编辑们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有超过73%的家用第二辆车的车主是家庭的女主人,这也与中国的传统文化不无关系,第一辆车的车主往往是一家之主的男性消费者,而第二辆车的车主才轮到家庭的女主人。由于女性是家庭购买第二辆车的主力军,因此在车型选择上也有一些不同,主要表现是两极分化严重,她们的选择有将近50%是个性小车。究其原因,女车主多喜欢享受开车时周遭惊艳追逐的眼光她们更注重外观、色彩和造型有个性的小车和炫酷的时尚车型正是她们的所爱。而另外将近一半的女性消费者则会选择体型庞大的SUV,这也充分地体现了女性消费者出于对家庭实际应用的考虑,毕竟女人顾家要比男人强很多。另外选择SUV更能体现女性的独立与干练。在以前,SUV给人印象通常是男人车,而现在,女人们的社会地位越来越高,对车型的选择也随之变化,比如东风本田CR—V,这款车就比较适合独立干练型的女人,特别是白色和黑色,而上海大众途观,则是高学历女性的首选车型,也很适合丈夫买来送给妻子。

3 车型需求百花齐放

在车型选择上,选择第二辆汽车仍然会购买普通轿车的消费者比例非常低,只有8%。另外还有10%的调查参与者则表示,会考虑购买轿车和SUV之外的车型,比如新近推出的跨界车型、MPV等。对于小型车的选择女士们则显出百花齐放的态势,奔驰Smart、奇瑞QQ、福克斯两厢、北京现代朗动、克莱斯勒步行者、一汽奥迪A1、大众甲壳虫等。

对于选择SUV的消费者追加的问题“如果你第二辆车购买SUV,那么你觉得SUV最大的优势是什么?”结果显示:“空间更大,视野更开阔”是消费者选择购买SUV的最重要原因,有68%的消费者选择这一原因:紧随其后的则是认为“SUV性能比轿车更强大,出外越野更从容,也更能提高从容的生活品质”,有26%的消费者选择这一原因:另外还有不到10%的消费者表示,SUV相比轿车更安全才是吸引他们购买SUV的最重要原因。

这个结果也说明,消费者选择第二辆车为SUV的目的非常“务实”,SUV能够比轿车更赢得消费者青睐的原因在于它的实用性和安全性以及更能提高生活品质,注重表面功夫的消费者则少之又少。

4 品牌趋于高端

对调查问卷进行整理后,编辑发现了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消费者对于豪华品牌的需求出奇的高,选择奥迪、宝马、奔驰、英菲尼迪、雷克萨斯等豪华品牌的消费者超过受访者的59%,除此之外还有28%的消费者选择了合资品牌的高端车型。可见中国消费者对于豪华品牌的需求很高,从侧面也反映了中国消费者的经济实力已经大幅提高。

对于此问题,记者也走访了很多豪华品牌经销商,许多豪华品牌汽车经销商表示,到店购买的消费者中,大多已至少拥有一辆家用汽车。在生活水平提高之后,处于社会中坚阶层甚至是富裕阶层的家庭,在选购时,通常非豪华品牌不买,甚至过度消费与其自身并不相称的高价值、同时也高消耗的“第二辆”甚至“第N辆”汽车。

购车不受外来因素影响

在问卷中问到“购买第二辆车时,对您影响最大是什么?“共有四个选项”A、家人意见 B、广告宣传 C、朋友、同事口碑相传 D、4S店推销但居然有超过47%的消费者没有选择,究其原因,多数消费者表示,这些因素对自己选择第二辆车影响都不大,心中的向往才是选择的主要方向。由此可见,品牌的影响力决定了很大一部分消费者的购车决定,尤其是第二辆家用汽车。而这种品牌的影响力并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造就的,需要有多年的文化与品质的积淀。

6 品牌忠诚度极低

限行、限购从政策层面促进了中国汽车市场大的换车潮。而购买第二辆车,逐步地也成为了一股不可忽视的汽车消费力量。对于整个汽车行业来说,这种高峰的到来是件好事,但从本次调查结果看,当被问及“如果您现在要选购第二辆车,您是否会继续选择第一辆车的品牌”时,有超过了90%表示在购买第二辆家用汽车时表示“肯定不会”继续选择目前的车辆品牌。这一调查结果说明,在消费者日益追求多样化、彰显个性的时代,多数二次购车的消费者购车时首先考虑的并不是首次购买的品牌,而是尽可能选择其他品牌。消费者没有对于某个品牌投入更多的热情。

对于消费者二次购车更换品牌的这些理由,记者与受访者进行了详细的沟通,总体上表现的结果是:60%受访者品牌忠诚度偏低,虽然不少消费者已具有一定的品牌意识,但是由于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产品性能表现差、售后服务满意度低等多重因素让他们有所失望,进而对该品牌失去了信心,最后不得不“移情别恋”。这种现象普遍的出现可以看出,中国汽车市场对于品牌忠诚度建设的缺失,而售后服务令消费者不满已经成为了普遍的问题,不止是一两个品牌的问题。而品牌忠诚度应该是在品牌框架和市场格局相对固定的前提下才能逐渐形成的。中国汽车品牌众多,选择面太广要想初步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忠诚度,至少还需要四五年的时间。

7 自主品牌不被看好

此次受访者在被问及第二辆车的品牌选择时,居然有99%的受访者选择了进口与合资品牌,选择第二辆车为自主品牌的消费者只有可怜的1%。由此可见,自主品牌的市场主要会集中在第一辆家用车的选择上,家用第二辆车的选择可谓是没自主品牌的事。这也许是抽样调查样本的误差率很高,但如此悬殊的比例,也可以看出问题的严重性。究其原因,消费者在购买第二辆车时,对汽车的要求与期许会提高很多,而自主品牌在品牌建设与高端车型上与进口、合资品牌的差距还很大,短时间内是无法弥补的。目前这一轮的第二辆家用车选购高峰,自主品牌能赶上的胜算不是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