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科比名言

科比名言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科比名言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科比名言

科比名言范文第1篇

科比·布莱恩特(1978年8月23日-),美国职业篮球运动员,自1996年起效力于NBA洛杉矶湖人队,司职得分后卫。科比·布莱恩特是前NBA篮球运动员乔·布莱恩特的儿子。科比是NBA最好的得分手之一,突破、投篮、罚球、三分球他都驾轻就熟,几乎没有进攻盲区,单场比赛81分的个人纪录就有力的证明了这一点。除了疯狂的得分外,科比的组织能力也很出众,经常担任球队进攻的第一发起人。另外科比还是联盟中最好的防守人之一,贴身防守非常具有压迫性。

1.“What I’m doing right now, I’m chasing perfection.”

“我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追求更加完美。”

2.“Love me or hate me, it's one or the other. Always has been. Hate my game, my swagger. Hate my fadeaway, my hunger. Hate that I'm a veteran. A champion. Hate that. Hate it with all your heart. And hate that I'm loved, for the exact same reasons."

爱我或者恨我,两者必有其一。一直都这样。有人恨我的比赛,我的狂妄自大;恨我的后仰投篮,我对胜利的渴望;恨我是一名老将,恨我获得过总冠军。恨吧,用你的全部心思去恨吧。然而也有很多人深爱着我,理由却和恨我的人一样。

3.“I’ll do whatever it takes to win games, whether it’s sitting on a bench waving a towel, handing a cup of water to a teammate, or hitting the game-winning shot.”

“为了取得比赛的胜利,要我做什么都可以,不管是坐在板凳席上给队友递毛巾、递水,还是上场执行致胜一投。”

4.“As far as carrying the torch for the years to come, I don’t know. I just want to be the best basketball player I can be.”

“我不知道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取得辉煌,我只是想尽我所能去成为最出色的篮球运动员。”

5.“Everything negative - pressure, challenges - is all an opportunity for me to rise.”

“压力、挑战,这一切消极的东西都是我能够取得成功的催化剂。”

6.“I dont want to be the next Michael Jordan, I only want to be Kobe Bryant.”

“我可不想成为乔丹第二,我只想成为科比-布莱恩特。”

1、我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追求更加完美。

2、爱我或者恨我,两者必有其一。一直都这样。有人恨我的比赛,我的狂妄自大;恨我的后仰投篮,我对胜利的渴望;恨我是一名老将,恨我获得过总冠军。恨吧,用你的全部心思去恨吧。然而也有很多人深爱着我,“理由却和恨我的人一样。”

3、谁也不是佐敦,我只做我自己……

4、也许有天我会停下脚步休息,在一曲华丽的挽歌声中,躺在我的墓碑下,那将会成为全世界篮球迷心中的一座丰碑。

5、我就是我"我不是一个伟大的人,道德清白的人,衣冠楚楚的人,我也不是一个听话的儿子,一个尽职的父亲,一个和善的丈夫,一个好相处的朋友,甚至我压根就不算个好人。****、****、暴力、罢赛这些麻烦都跟我的名字扯上瓜葛,还有很多人说我离经背道……然而谁也不能否认,我是个伟大的球员,连上帝都不能。

6、这就是我的人生,谁也不要期望我怎么活。

7、我从来没打算退缩,我的字典没有妥协。

8、我不想永远被他的光环笼罩着。

9、我们有着一颗冠军的心。

10、永远笑着面对生活。

11、把训练的目标定在永远达不到的地方,但还是要达到你会感到疲累,犹豫,甚至沮丧的程度,但你不许放弃,因为胜利不会是奇迹,有一种天才只从坚定不移的信念中诞生……

12、我并不在乎自己是否拿到50分。科比说:这根本不重要,NBA经常发生一些匪夷所思的事,这只是其中之一。

13、是的,有机会,只要没有结束,就一定有机会。我相信结果会有所不同。

14、不能上场比赛,在家里看电视真是太让我难受了。”科比说,“我一边看一边坐立不安,我根本不可能坐着看球队比赛。

15、我尽量不让自己去考虑这些,我只是尽可能的发挥出自己的最高水平。正像我一直说的,我渴望成为一名伟大的球员,我感到自己非常幸运,看到发生的一切,我觉得自己真的很幸运。

16、昨夜如果你不小心路过,你也许能看到离别的宴会正在举行。那里正在演奏华丽的挽歌。如果可以,在我的葬礼上,请用你们在赛场上的欢呼声来做安魂曲。这是世界上最动听最美丽的音乐。

17、你可以不爱我,但你至少要怕我。

18、压力、挑战,这一切消极的东西都是我能够取得成功的催化剂。

19、我是最好的。

20、谁说我已经完蛋了,那些质疑者都是蠢蛋,。

21、我可以比我更高大。

22、我离开后,你们才会真正明白我的价值。

23、生命的有些时候,你必须去挑战伟大。

24、科比:“即使是耶酥,也会有人对他怀恨在心,所以,我不需要解释什么。”

25、爱我或者很我由你选择,这就是生活。有的人讨厌我的比赛,恨我的嚣张,恨我的后仰跳投,恨我对比赛的痴狂,恨我总有冠军戒指戴……但是也有很多人喜欢我,理由却和恨我的人一样。

26、生活就是生活,你会遇到很多事情。曾经我总是紧皱着眉头想改变一切,不过现在我更愿意微笑,或许多一点调侃。你也许会清楚生活的味道。

27、替我谢谢中国球迷,我在证明自己是最好的球员。

28、既然对手已经放弃,那我便必要在炫耀自己。

29、我得到了祝福,因为我得到了祝福,我才能在比赛中有这种表现,我真是太幸运了。

30、在奋斗过程中,我学会了怎样打球。我想那就是作为职业球员的全部。你明白了你不可能每晚都打得很好,但你不停的奋斗会有好事到来的。

31、我不想和别人一样,即便这个别人:是乔丹。

32、乔丹:“科比是飞人第二”,科比:“飞人永远只有一个”。

33、我是联盟最好的后卫。也许我不是最好的球员,但我认为没有人比我更出色。

34、谁想要防得我崩溃,我就会在我崩溃之前让他崩溃。

35、我按我自己的方式活着,按我自己的方式打球,我发誓我从未疲倦过。自从我加入联盟以来,我身边的队友都说我‘与众不同’。也许有天我会停下脚步休息,那一天就是生命终结的那一刻。

36、为了取得比赛的胜利,要我做什么都可以,不管是坐在板凳席上给队友递毛巾、递水,还是上场执行致胜一投。

37、我想在自己的墓碑上,刻上两个字‘误解’。

38、我可不想成为乔丹第二,我只想成为科比-布莱恩特。

39、当你已把胜利扔进冰箱时,没必要再冒险。

40、踏入胜利的天堂前先要经过苦训的试练,流光所有的汗水,用尽所有的力气,别让身体停下……

41、我科比·布莱恩特有我自己的打球方式,我不要做乔丹二世,我要创造属于我自己的神话。

42、别像个孬种似的愁眉苦脸,甭管你被打倒了多少次,拍拍身上的尘土,再笑着站起来吧,再笑着投入战斗。

43、你,不是我的对手。()

44、我不知道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取得辉煌,我只是想尽我所能去成为最出色的篮球运动员。

45、如果你想完完全全地了解一个人,最好的方法不是和他做朋友,而是做他的敌人,和他战斗。

科比名言范文第2篇

刚才我一路走来,看到很多同学在拍照,记下这个人生重要的里程碑。你们的家长,亲人朋友们,都在为你们能从这所亲爱的的大学成功毕业而骄傲。你们也许在握手,拥抱,与老师告别、与同学互致祝贺,寄语未来。你们也许在回味昨天美好时光,在校园中奔波于不同的教室听课,在图书馆夜自习。我猜你们也会有一丝焦虑。在这个人生的转折关头,为自己的未来的担忧。

回想当年我从华师大毕业的时候,可没有那么开心。那是我人生的一个低潮。我对拍照,留言不感兴趣。我怎么也不会想到,在30年后的今天,会让我在这里给大家作毕业演讲。在过去的几个礼拜里,我一直在想,给大家讲些什么好呢?

首先,我要说一句你们的老师都不愿讲,你们的家长都不愿听的话:就是你们在华师大学到的书本知识,90%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是没用的。这是事实。你们如果不信的话,可以去问问早年毕业的华师大校友,或者任何一位大学毕业20年后还在做事的人,就是不能问你们的老师。

那么,华师大到底让你们学到了什么呢?华师大的几年经历,到底在你们的人生留下了什么印记?也许你们现在不一定说的出来。作为老校友,今天我想给大家谈谈自己在华师大四年的大学生活,对我的人生有什么样的影响。回想起来,我从华师大所学到很多,最重要的有三个方面:

第一,华师大让我找到了人生的理想。

大学毕业了。你们现在一定被一种很实际的氛围包围着。大家都想找一份稳定的工作,多赚点钱。男同学在想什么时候可以买一辆车,甚至买房子。女同学在想找一位高富帅。“理想”这个词离现实生活实在太遥远。但是你们知道吗,金钱,名誉,地位,甚至成功本身,并不能给人带来幸福。而为理想活着的人,再穷再苦也觉得很充实,很精彩。他们是活得最幸福的。

什么是理想,理想是一种可以用一生来追求的事业。理想不一定要很伟大,但一定是高尚的。你的理想可以是做一名受同学们爱戴的中学老师。在去年华师大60周年校庆时我遇见过一位华师大附中的校长。听说她多少年如一日,不管刮风下雨,烈日炎炎,每天早上她都要在校门口迎接上学的学生。大家也许觉得她很辛苦。其实她在追求她的人生理想:把微笑和关爱带给每一位学生。她才是最幸福的。

有人说,理想是要有现实基础的。等到我有了一定的成就和经济能力以后,再去追求理想吧。错了!理想是马,成就是车。你把马放在车的后面,其结果可想而知。理想要在很年轻的时候就树立,并成为一生的追求。

我的理想,是在华师大四年求学中找到的。大一的时候,我听了生物系周绍慈教授的学术报告,题目好像是大脑边缘系统对情感的调控什么的。我就在想,我们的脑子奇妙无比,可以研究很多东西,但用人脑可以来研究人脑的吗?这是一个悖论。我被这个想法激动了很久。后来我就努力学习生理学,神经生物学,越学越有兴趣。大四的时候,我到脑功能研究室做毕业论文。从此一发不可收,对了解脑的结构和功能到了迷恋的程度。于是就想我应该致力于解开人脑的秘密,要成为一名神经科学家。这个理想激动着我,直至今天。

怎样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理想?我要借用stanford大学商学院jim collins教授的刺猬原则,即你要想三个大圆圈。第一个圆圈是你要做你最喜欢最热爱的事,你最富激情的事情。第二个圆圈是做你最有能力最擅长的事,你的专长,你的个性特点最适合做的事情。第三个圆圈是做对社会对你个人都最有价值的事情。你要想像刺猬那样,紧紧地盯住这三个圆圈中间相交的部分,就是你应该追求的理想。

你们有没有找到自己的理想呢?要是还没有找到自己为之激动的事业,那就继续找吧。正如steve jobs 在stanford大学的毕业典礼上说的, keep looking till you found it. stay hungry, stay foolish.

第二,华师大让我学会了主动进取

有了理想,接下来要做两件事情:第一,是要制定一个3-5年内通过努力可以实现的愿景规划。我当时想去美国一所好的大学去读神经生物学的博士学位。第二,是要制定实现愿景的战略。那时的中国与今天很不一样,自由度很小的,这个不允许,那个不可以。所以我在华师大学会的一个重要战略,就是要主动进取。 take initiatives。还有don’t take no for an answer。

大家也许听说过randy pausch 的故事。他是一位年仅46岁的,carnegie mellon 大学计算机系教授。他得了胰腺癌。临死前他作了一场激动人心的演讲,叫做“实现你儿时的梦想”,极为精彩。该演讲的视频被点播了几千万次,很多人把这次演讲称为“一生难觅的最后一课”。其中有一段有关“砖墙”的论述。他说,人生会有很多困难,挫折,就像砖墙挡住了你的去路。但是砖墙是用来阻挡那些心不够诚的人,挡一下,他气馁了,不想干了,就出局了。砖墙同时也给意志坚定的人,真正具有理想的人创造了机会。他们撞墙,破墙,或者绕着墙走,最后成功了。

当时的华师大,有很多砖墙。比如说, 生物系的同学是不允许到其他系去上课的。因为神经电生理需要有无线电电子学的基础,所以我想到物理系去学这门课。我去问我们生物系的领导。no. 一下子就把我挡回来了。后来我就去问教电子学的教授是否介意我们去听他的课,他说非常欢迎。又去问那门课的助教可否安排我们做实验,他说没问题。我又拉了4-5个有兴趣的同学,一起去与生物系领导说。我们的要求既不影响上生物系的课,物理系也同意并作了安排,又不要你花钱。你倒是说说看,为什么不让我们选修的理由。他想了半天说不出话来,就只好同意了。

这样的例子还很多。譬如我进校时英文很差,被分在所谓的“b”班。但我学习很努力,很快就追上来了。每天上课觉得太浅太慢。于是我就说服英文老师让我们通过考试免修“b”班,再读高一级的课程。那位老师自己想考教师进修班,我就说我们一周来一次帮你练口语。他就同意了。再譬如我和其他5-6位志同道合的同学一起,组成一个课外俱乐部,讨论感兴趣的问题。现在学生结社很平常。那个时候可不被看成是好事,只能悄悄搞。所以我们经常在晚上去找一些研究做的好的教授谈学习方法,谈研究心得。

主动进取,提高一步,就叫自我设计。你最了解自己,最清楚需要什么,不需要什么。你应该也可以设计出一条最适合你的路来走。主动进取精神,对我后来的在美国从事科学研究,在中国推动科技进步,都很有帮助。比如我们1998 开创在中国第一个gordon conference; 还有帮助中科院成立神经科学研究所;在自然科学基金委倡导组织海外评审团;这些都不是有什么人有什么计划要我们这么做,而是我们自己想出来的主意,主动进取的结果。

第三,华师大发展了我的勇气

有人说,一个人到底能走多远,不取决于其智慧,而取决于其勇气。所谓no guts no glory. 我觉得这话至少对我适用的。我一向不认为自己聪明,我的智商和其他条件也都很一般。但我相对来讲比较愿意并承担风险,有一定的勇气和胆略。这些是在华师大就开始慢慢发展起来的。

所谓的勇气,首先表现在敢于走与大家不一样的道路,敢于冒风险。那时我们大学毕业,最好的出路是争取公费留学,第二是报考研究生。实在不行,那就希望学校给你分配一个好工作。那时是没有自己找工作的。我选择了自己自费去美国留学,那就意味放弃这些比较没用风险的路。那时自费留学,不需要考托福,也不要上新东方,但要经过学校地方政府的层层审查。华师大的工作人员,办事拖拉,有时还有人为制造的麻烦。1982年,国家政策突然有变,我自费留学去不成了。更为糟糕的是,我被分配到浦明师范学校去教书,这所学校在陆家嘴,当时是一片农田,很荒凉,没人要去的地方。理想破灭,对我打击非常大。有很长一段时间很郁闷。

后来,我想我不能一直这样下去,要想一个变通的办法继续追求自己的理想。于是,我去找领导,说我想报考国内神经生物学研究生。他说我在这儿工作十几年了,大学毕业生在我这里从来就只有进没有出的。要想从我这走,门都没有!我说要是你儿子想考研,你会怎么样?我还说,你要是不同意,我就天天找你磨。你吃饭我坐你旁边,你上厕所我也去。他被我磨的没办法,就说只要上海任何一个学校放人考,我就放你去考研。我马上联络了在上海各个学校教书的同学,鼓励他们也要求考研。最后,我还真的就考上了复旦医学院的研究生。在那儿读了两年后,终于又获得机会,赴美国康奈尔大学读博士。

勇气还表现在坦然面对艰难困苦,镇定处理人生危机。我在读中学考大学时反复读的一本书,就是英国作家ethel voynich的《牛虻》,gadfly。那是一本关于英雄主义的书,对我一辈子的影响很大。青年牛虻在经历了神父的出卖,亲身父亲的谎言,和心爱的女朋友的误解和绝交后,流亡南美,历经种种非人之苦。这种经历,练就了他“骤然临之而不慌,无故加之而不怒”的英雄气概。我的一生中,也经历了许多一般人不会遇见的危机。没有牛虻精神,牛虻般的勇气,我是走不到今天的。

最后,还有一种很难做到的勇气,是告别自己过去的成功,开辟一种全新的事业。我很佩服杨慧珊,两届台湾金马奖得主,在事业的颠峰离开电影,创立琉璃工房,苦心研究特殊的琉璃脱腊铸造法,十二年后又获成功。我也很佩服体操王子李宁,告别体坛后,又创立了李宁运动品牌。XX年,离开了我已经有相当声望的学术研究领域,放弃了具有稳定收入和研究资助的政府铁饭碗――美国国立健康研究院,我加入gsk中国研发部, 从事新药研发和企业管理的工作。这对我的人生,是又一次巨大的挑战。有人预测,我不适合企业界的文化,肯定要失败。四年来的路,有挫折失误,也有精彩辉煌,还不时惊心动魄的事件。在这个过程中,我付出的和学到的,可能都超过了在美国八年的总和。回首往事,我为自己的这段经历而欣慰,也为能有勇气迈出这一步而自豪。

科比名言范文第3篇

论文摘要:学生对名著的阅读需要教师的指导和帮助,对“准教师”阅读的指导和训练就显得尤为重要。借鉴美国“青少年名著计划”经验,指导师范生阅读名著应注重培养专门教师队伍,开发相应的教学资源。 

 

所谓指导学生阅读名著,就是从名著的宝库中撷取一些著作,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师生共同的阅读、讨论和感悟,用这些人类最美好的精神食粮,滋养学生的品德和审美情趣,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指导师范生阅读教育名著,不仅是在培训学生,更是在培训未来的教师,不仅要让他们享受到阅读之醇美,感悟到教育之真谛,更要使他们喜欢上阅读、能有效地阅读、能有效地指导学生阅读。笔者从美国“青少年名著计划”借鉴经验,并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谈一谈指导师范生阅读教育名著的方式和方法。 

一、名著阅读需要指导培训 

(一)阅读不能仅凭兴趣 

我国中小学阶段,学生的名著阅读采用的是“添加模式”,即把名著指导添加到语文课程之中,并没有专门的人或机构来负责指导学生的名著阅读[1](陈巍2009)。大学阶段,师范生同样缺少专门的课程和教师来进行阅读培训,使得这些准教师在阅读内容的选择上有娱乐化的倾向,阅读多以休闲为目的[2](李静2008)。笔者曾对所在的师范学院116名师范类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77.1%的学生选择双休日和寒暑假自主阅读名著,8%的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阅读,2%的学生和朋友、同学一起阅读;47%的学生从来不和其他同学讨论名著的内容,68%的学生遇到读不懂的名著就选择放弃;84%的学生不能完全理解所读名著的内容。这种自发的、娱乐休闲式的、不求甚解的阅读方式,难以实现“用最美好的精神食粮,滋养学生的品德和审美情趣,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当这些准教师走向工作岗位时,将难以驾驭和指导学生的“名著阅读”,这将是一个可怕的恶性循环。 

(二)有效阅读需要培训 

推动青少年学生阅读经典名著,从来不是一件简单轻易的事情,早在1944年,在赫钦斯(robert m. hutchins)和阿德勒(mortimer j. adler)等人的倡导下,美国开始出现以阅读古典名著和名著讨论为主要学习方式的名著运动(great books movement),后来发展为享誉世界的“青少年名著计划”。该计划由“名著基金会”(great books foundation)推动,1992年美国教育部正式将它作为一项卓有成效的计划加以开展。阿德勒为推动计划开展,曾走遍全国,指导各地学生的“名著阅读研讨会”,并出版专著《如何阅读一本书》来指导学生阅读经典著作[3]。近年来刘新武、于丹、易中天等老师在《百家讲坛》迅速走红,受到人们的追捧和热议,正折射出当今的中国国民其实对名著有很高的兴趣。目前的中国必须要有专门的人和组织来推动名著的阅读,这才能使中国不会与名著越走越远。 

但大学生,尤其是师范生的阅读训练必须跳出“名师解读名著”的圈子,有效的名著阅读,并不是在学生的脑海中复制名著的思想和内容,而是希望推动学生掌握提问、倾听、讨论的技巧,在与同学、教师、名著作者的思想对话过程中,学会自己去理解、感悟名著的内涵,培养他们“研讨”和批判思维的能力。要很好地组织学生“研讨”,要求教师或组织者必须具备一定的组织能力,掌握有效倾听的策略和提问的技巧,能科学地评价学生的反应,使整个研讨会既生动活泼,又能紧密地围绕中心议题不跑题。 

(三)“名著资源”需要选择和开发 

世界文明源远流长,无论中国的《论语》、《老子》、《诗经》,还是欧洲的《荷马史诗》、《理想国》可被称为“经典”或是“名著”。在教育理论发展的历史过程中,不少中外教育理论家、思想家也留下了许多名著。如我国教育家陶行知的全集或文选,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赞科夫、巴班斯基的著作,以及瑞士的皮亚杰、美国布鲁纳、奥苏贝尔、加涅、布鲁姆、罗杰斯等教育家心理学家的著作,它们都是公认优秀的“教育名著”,阅读它们对我们有着“普遍的、永恒的”借鉴价值。看一个伟大的人是怎样面对问题,看一个伟大的心灵是怎样思考问题,必将有助于学生去理解“教育教学”这一职业、这一事业[4]。 

让师范生去阅读一个伟大心灵写下的伟大作品,这对于尚处于学习阶段的未来教师来说,是培训专业能力,形成专业情意的重要渠道。由此,在众多教育名著中,师范生选择阅读材料的标准应有三个:首先,阅读的材料必须能唤起“准教师”的职业情意,使他们能感悟到教育之真、善、美,使他们愿意在这项事业上坚持发展下去;其次,阅读材料应适合共同探究的学习方法,老师和学生都能提出一些真正的问题,可以起到锻炼思维的作用;最后阅读材料长度必须适中,适合学生在课堂或课余阅读。 

二、提升指导水平,需要一个教学团队 

笔者所在的师范学院,有多位教师开设了诸如《当代作家名篇赏析》、《西方经典作家作品赏析》、《儒学与中国社会》、《经典著作选读》等与阅读有关的课程。虽然这些课程有较浓厚的“解说”性质,注重教师对原著的讲解和阐释,而较少关注学生思考和参与。但诸位教师对原著内涵的把握却有独到之处,对学生思维和境界提升有很大的启发作用。在与几位教师商议沟通之后,笔者组织学生先行阅读有关文献,然后酝酿和选择问题,带着问题去旁听相关教师的课程。学生们开始还安于“旁听”的角色,逐渐就有大胆者敢于当堂向教师发问,甚至一度引起与原班学生的激烈冲突。任课教师向笔者抱怨“你的学生破坏了我原有的教学秩序,抢夺了我学生的话语权”,但同时也赞赏“你的学生确实胆子大,有想法,思路敏捷也很开阔”。 

在经历了几次不算成功的尝试之后,却也引发了教师和学生的共鸣——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应该有所改进!目前由笔者主持,几位教师共同参与的校级研究课题《指导师范生阅读名著的行动研究》,已获得立项。所有课题组成员还自发组织阅读研讨活动,其目的:一是真正作为一个阅读者来感悟阅读的真与美;二是在研讨中思考如何驾驭“研讨”。在这一课题背景之下,必能推动阅读指导团队的建设和发展,为师范生的阅读培训打下良好理论基础。 

三、推动名著阅读,需要学校支持 

面向全体师范生开设的名著指导课程,往往以全校公选课的形式开放,选课的学生动辄好几十人,甚至一百多人。而以“青少年名著计划”的经验来看,要很好地组织学生发言和交流,却以三十人为最宜。笔者正于学校积极沟通,期望将教学班的人数控制在20人至30人,视选课学生的数量分班教学。另外,本课程期望分设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班,由多名教师共同进行教学。考虑到每位教师都还承担着各自的专业教学,团队越强,教学效果越好,选课学生越多,教师负担就越重。若要在教学质量、教学管理、教师负担三者之间取得一个最佳平衡,确实需要管理者和教师具有高超的智慧和很好的沟通。 

笔者的建议是:一方面在课程设置上,减少专业课,增加综合实践、实验课。如师范生开设的《教育哲学》、《课堂管理》、《教师口语》等课程,完全可以与《名著阅读》结合起来,设为综合实践课。另一方面在教学上试行高级班指导初级班、中级班观摩高级班的方式,增加学生实践练习的机会,提高教师的劳动效率。这些想法和建议目前正处在实验论证阶段,期望在不远的将来能为师范生的阅读指导提供可借鉴的实践参考。 

不论是指导教师的阅读训练、师范生的阅读训练还是中小学生的阅读训练,它们是一脉相承的整个系统,是推动整个国家民族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动力。它需要所有人参与和倾力付出,它不仅是一个读的过程,更是一个思考、交流和承上启下,不断发展的过程。 

 

参考文献: 

[1]陈巍.略谈高中文学名著阅读教学的困境与出路[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33 

[2]李静. 美国青少年名著计划及其对我国借鉴意义研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13 

科比名言范文第4篇

科比是谁呢?有人也许听说过,有人也许没有听说过。可这都不重要,他的人生让我深深印在了脑海中,并对我的人生也产生了影响,我至今难忘。他带给我的影响十分深渊呢,他身上的品质,更值得我们这些普通人去学习!

科比是一个美国职业篮球选手,科比是一个天才。可是,他却依然很努力。他有一句名言很令人难忘,‘没有人见过洛杉矶早上四点钟的样子,我见过。’从这句话中,我们就看出了他的努力吧。是的,科比每天凌晨四点就开始起床训练,就是为了比其他球员多训练四个小时,他付出的努力比其他要多得多。而这是他自己做出的选择,不是其他人给他的建议,更不会是教练的要求。因为,他真的是一个天才,可是天才并不可怕。可怕的就是天才比平凡人付出了更多的努力,比你更要求上进,也正是因为这个,天才的成就会比普通人辉煌的多。况且,科比这样的一位天才,都知道努力上进会有好结果,可是我们这种平凡而又普通的人呢?不应该付出比天才更多的努力吗。

俗话说得好,笨鸟先飞。可他那么聪明的人却还要付出那么多的时间,因为他们渴望成功,有了梦想,就会有希望,同样也会有渴望,他们渴望得到更大的成就。可是,想要好的成就,就必须付出努力。如果平凡人都不去努力的话,那么请问,又怎么能获得成功呢?答案是肯定的,母庸置疑,如果平凡人不付出对应的努力,那么一辈子可能就平庸度过了……

科比还说过一句话,‘我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追求更加完美。’是的,人生的追求是永不止境的,人总会追求更完美更好的东西,满足于现状,停下脚步的人,永远都不是一个真正成功的人!

科比名言范文第5篇

日本著名的过家家玩具“森林家族”也借机推出“皇家婚礼”系列,让一对名叫威廉和凯瑟琳的兔子迈入教堂,“抢夺”大家的眼球。

玩钱

爱沙尼亚艺术家吉福斯近日创造了一件艺术品:一间堆满钱的房间。吉福斯将57麻袋现金碎屑堆在房间,让梦想变成百万富翁的人在“金钱海洋”里免费游泳。吉福斯的艺术灵感来自于迪斯尼的唐老鸭,唐老鸭平生最大的享受就是在一个堆满金币的池子里游泳。

游戏

柯南游戏新作《名侦探柯南:苍蓝宝石轮舞曲》在4月21日面向NDS平台发售,本作以柯南与服部平次在东京和安德王国里被卷入的两个案件为主线而进行的推理冒险游戏。

一张《星际争霸2》测试指南内部资料图在网上流传。据著名的“舅舅党”巫小寒在微博中爆料称,《星际争霸2》国服“4月上线的计划基本敲定”。

玩派对

英国女孩格雷西过6岁生日,父母豪花3.2万美元举行派对,其中一个9层蛋糕就花费2100美元。如此劳师动众,格雷西仍感不满,因为生日蛋糕上的雀鸟公仔是紫色,而非她喜欢的蓝色。妮科尔辩称,女儿是个追求完美的人。

科技

法军装备未来士兵系统,今年部署国外战场。该系统配装了一个战术背心,其中包括一个集成了GPS的单兵电台,一个微型的终端系统,能够显示数据、指令以及部队的所在位置,并且还能够显示枪上瞄准器图像以便在拐角处射击。步枪握把安装有键盘,以便士兵在操控武器和攻击目标时,还能同时控制系统重要的功能、无线电台和瞄准器。

德国一个脑科学家小组研发出一种完全依靠大脑驾驶的汽车,司机佩戴上特制耳机,通过“想”向左、向右或加速,汽车就能做出相应反应。

各显神通

一只名叫Ksyusha的俄罗斯小猫生性好动、喜欢把身体缩成小小的一团,可以亳不费力地从瓶子里钻进钻出。它的身体并不像看上去那么大,因为有厚厚的绒毛。

英国一只离家出走2个多月的鹦鹉,在与主人团聚之后,竟开口学鸡叫。人们猜测它是在某个鸡舍中度过了这段时间。

英国小猫斯摩奇的咕噜声让人想戴上耳塞,这只猫咪发出的声音能达到92分贝,相当于一架波音737降落时人所听到的声音。

偶像

周杰伦与N BA球星科比携手代言饮料广告,两人不仅一起打篮球,还合唱周杰伦谱曲的新歌《天地一斗》。广告中周董原本投篮都被科比挡下来,最后靠着滑板在科比面前漂亮灌篮。

罗志祥最近迷上了健身,在二十天内火速瘦了十几斤,还练出一身肌肉,胸肌牙口腹肌都跑了出来。罗志祥原订4月3日在新西兰举行演唱会,由于当地发生地震,个唱宣布取消。

玩艺术

21岁的美国女孩Paige Thom pson突发奇想,以嘴唇为“画板”,对着镜子用唇膏描绘小动物。她的首作是大黄蜂,然后是狐狸……她将自己的作品命名为“动物唇膏”。

微博之星

苹果牛人乔布斯56岁生日

相关期刊更多

时代英语·高一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新华文轩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中外文摘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期刊协会

科技创业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上海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