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四年级下册语文四单元作文

四年级下册语文四单元作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四年级下册语文四单元作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四年级下册语文四单元作文

四年级下册语文四单元作文范文第1篇

雨夜

那一天,雨很大,似乎要把整个城市淹没。我们从学校出来时,我没有带伞。于是,我跑回了家。妈妈急忙叫我换衣服。可是晚上,我还是感冒了。

风在窗户上刮得呼呼响,风铃“叮铛”“叮铛”响个不停,连小狗似乎也害怕了,躺进了它的窝里。“来,先喝一口汤。”传来一声熟悉而又温暖的声音。哦,是妈妈。夜很冷了,可我的心却是热乎乎的。那温暖的汤在肚子里欢快地唱歌。“冷吗?”“不,我不冷。”妈妈喂我把药吃了,自己却咳嗽起来。我忙问道:“妈妈,怎么了?”“没事,好好睡。”妈妈越说没事,我越担心,因为我知道,妈妈是从来不会把自己的病告诉我的。于是,我非常担心妈妈是感冒了。心里不由地想:我该怎样报答妈妈呢?是在妈妈口渴时倒一杯水,还是在她肩酸时给她揉揉肩,还是……那么多可以报答妈**时间,我该选取哪一个呢?对了,我就好好学习,长大了孝敬妈妈!

夜已经很深了,只有妈妈还没睡。看着妈妈忙碌的身影,我不禁感叹:“当妈妈真难。”

四年级下册语文四单元作文范文第2篇

我的语文课本上有一张照片,这是1937年8月28日,日本轰炸上海火车南站时,一位记者拍到的一个无助的孤儿的照片。

1937年7月7日,日本发动了“”,全面爆发。战火的硝烟弥漫到了上海,许多老百姓都先后赶往火车站,暂时逃往别的地区。一时间,火车站台上乱哄哄地挤满了人。这些人中有的在讨论国家局势,有的为暂时离开家乡而感到难过;有的心急如焚,有的则在担心家人的安危……终于,火车来了,大家推推挤挤上了车,总算松了口气。

此时已近黄昏,突然,阴沉的天空上闪出一种冷笑的光。几架日本轰炸机疾飞而来。顿时,炸弹如雨点般打下来。车上的旅客惊慌失措,争先恐后地冲出火车,直奔出火车站。其中有一对夫妇抱着他们一岁孩子。但日本鬼子在他们后面紧追不舍。孩子的爸爸首先失去了宝贵的生命。妈妈抱着孩子继续逃命,她已筋疲力尽,可妈妈为了保护孩子,仍然不顾一切地跑。但是由于受了伤,妈妈跑得很慢,最终也被枪打中了。妈妈临死前对孩子说:“孩子,爸爸和妈妈就要离开你了,你要坚强活下去,长大了打鬼子。

四年级下册语文四单元作文范文第3篇

通过仔细地研读1—6年级各年级各个单元的训练题,我觉得有如下特点:

1.充分体现循序渐进的训练原则。新课标中的“乐意写—自由写—学会写”的写作训练理念,在各个年级的具体训练题目之中得以充分体现。比如:由1—2年级(低年级)过渡到3—4年级(中年级),那么,训练题的设计就是从先进行看图说话、说出自己喜欢的实物,然后过渡到训练用词造句、写一句话、写一段话等训练,培养学生写话的兴趣,培养学生乐意写话的学习品质。又如:从五年级到六年级的训练中,从介绍课本中的某个人物,到介绍古代作品中的一个人物;从学会写读后感到写读书的调查报告;从写我喜欢的一处风景到学写游记等,都体现了写作训练要求的不断提高,从而达到学生写作水平的不断提升。又如:在一、二年级的作文训练中重在画一画,写一写,并没有提到作文“题目”,这说明低年级的重点在句子的训练。我觉得此时老师们重点在训练孩子们把句子写通顺,适当地写具体,能用“谁在什么时候,在哪里,干什么,干得怎么样”这类语句培养学生的语感,让学生说写完整话,说写通顺话。但是到了三年级,我们就会发现,作文开始有题目了,而且一直到十二册,很少给你题目的,都是“题目自拟”,所以就给我们一个讯息:中年级起步作文时,一定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学生能比较中肯地自己命题,老师要教会学生命题的方法,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二是要教会学生写文章的开头和结尾,至少要让学生知道文章有哪几种开头和结尾;其三就是比较真实的通顺的把要写的内容写出来,做到“我手写我心,我心抒我情”,学着使用修改符号简单地修改自己的作文和他人的作文,这样中年级的作文训练我认为就应该说完成了任务。在高年级的时候,重点在于,利用各种写作技法教学生把作文写具体,写得有文采,告诉学生怎样取材,怎样构思、怎样起草、怎样加工等,这样学生才会有能力对于考场作文应付自如。

2.注重自主、合作与探究的学习能力培养。纵观十二册语文每个“语文乐园”中的习作训练,不难发现,作文训练的主旨不再停留在表达、交流的层面上,不再是禁锢在老师说学生写的模式上,而是重在学生在作文课堂中的自主、合作与探究的学习能力的培养。就其训练内容来看,新教材每一个单元都有“语文生活”这个环节。其实这个环节是一个习作材料酝酿的过程。这些“语文生活”涉及到丰富的课程资源、写作资源,这些资源已经不再是课堂内简单的游戏、活动等所能达到的,其内涵已经大大增加,即使是课堂内的活动、游戏,学生也不再被动地参加,而是以主人翁的姿态组织、策划与参与。具体来说,“语文生活”涉及到这样一些写作内容:①家庭生活,如一年级 上册一单元(家里来了客人,安安会说些什么呢?)、五单元(介绍自己的家庭,让大家分享幸福);二年级上册二单元(在组内说说家庭发生的趣事);三年级下册七单元(写一写自己过生日的经过);五年级下册七单元(把你和家庭中亲人的故事写下来);六年级上册三单元(写自己亲身经历的事,如:第一次做饭、第一次受爸爸、妈妈的批评)。②活动策划,二年级下册八单元策划暑假活动,三年级上册七单元策划新年联欢,五年级下册五单元策划故事展示。六年级的“读书调查报告”等。③课外阅读,其中包括一、二年级听故事然后展开想象更具体地讲故事,做名著读书卡;三年级下册的讲爱国人物的故事、听故事续编故事,“好书共分享”汇报活动等;四年级下册的写读书报告;五年级上册的介绍一位你喜欢的作家,《三国演义》中人物的简介;五年级下册的故事、诗歌的搜集,六年级介绍“七子之歌”中的一子、神话故事的搜集以及《西游记》等古代作品人物简介,读后感的写作等都是在告诉我们,学生应该有比较宽泛的课外阅读面,这样才能完成相应的作文练习。④动手小制作,如一年级的“吹泡泡”,二年级上册的“我的小制作”、“我们来办手抄报”,三年级三单元的做树叶贴画,五年级的“我喜欢的一项活动”等。⑤人际交往,如一年级的第一单元“怎样待客”;一年级下册的“小记者”,二年级的“我是小导游”以及“环保小调查”,三年级上册“小小新闻会”,“学习访问”;四年级下册水资源以及人们生活方式的两个社会小调查,“学会真诚地赞美他人”;六年级“课外阅读调查报告”等都得让学生和他人合作,与他人真诚有效地沟通,这样才能获得第一手材料,作文才有“话”可写。⑥社会与科学;如三年级上册“身边的科学”,下册的“走进动物的世界”,四年级上册的“漫谈星空”、“我喜欢的花”,“学会读广告”,下册的“学会读商品说明书”,“搜集生活中的小窍门”。⑦风土人情,如二年级上册的“春联”,三年级的“策划新年联欢”,四年级上册“元宵灯谜”,五年级上册的“中秋”,六年级上册的“话新年”等。⑧励志自信,这方面的内容每册都有,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的能力的同时,树立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另外在“语文生活”中还有自然风光和文物古迹以及国内外重要事件等的写作安排,写学生的亲眼所见,真情体验之感。

再者,每个学期的作文训练都遵循这样的规律,写自己发现的生活,写自己了解的事情,写自己参与甚至策划的活动,写自己读过的书,写自己想说的故事,写自己关心过的人,写自己真实感受与情感。具体来说,在一年级一学期,作文训练的重点是让学生开口说,围绕上面的内容多说,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并且同时训练学生的说话听话的良好习惯。在下学期,一年级开始写话,要求写一两句就行,但一定是自己想说的话。二年级一学期作文训练已经开始段的训练,也可以是简单的篇的训练,但是说的分量依然比较大,都是由说再到写。其内容已经从课堂走向了社会,目的就是触发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让他们有话想说,这样才能有话可写。三年级已经明确地提出写作文的概念了,写人,写景,写活动,写自己的生活,写故事,写自己和同学的交往等,说的分量相对少了很多。四年级的作文训练的写作内容相对就宽泛了很多,有科学知识的探索,有不同观点的辩论,有广告和商品说明书的理解,有人情风俗感受,有课外阅读的体会,也有想象故事的编写。

3.充分发挥“金钥匙”的习作指导作用。五年级和六年级的作文训练与低中年级大不相同。细看看每次作文训练,不难发现,在每次“语文生活”之前都有“金钥匙”这个环节,这是一个很容易让人忽视的一个环节。因为经过这么多次“为分而教”后,我们得出一个“经验”:没有哪次语文测试考到了“金钥匙”里面的内容,以前老教材还时不时考考类似于“金钥匙”的“读写例话”中的内容,逼得我们不得不细看“读写例话”,现在“金钥匙”成了考试遗忘的角落,有些人认为大可不必在这上花心思。其实细心的人就会发现,在五、六年级的每单元的“金钥匙”中,已经给我们提出了写作文的很多的技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多年的教学,发现孩子们要么就是没话写,要么就是有话写但不吸引人。细看看这些“金钥匙”,它是我们打开写作之门的“钥匙”,其中包括了写人作文必须利用好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以及心理活动的细节描写;写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以及心理活动要符合人物的年龄、身份等;写景的文章得按照一定的观察顺序或者游览顺序;写文章可以用“倒叙”的方法可以是文章显得曲折生动;写文章要合理利用拟人、比喻等修辞;写文章中合理的想象会给文章增色不少;说道理是可以试着用正反两个方面来说;说明文要注意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等说明方法的使用……每一位语文教师只有纵向了解了新教材的作文训练阶梯目标,才能宏观的调控自己的作文课堂,否则,作文大不了写人、叙事、状物、写景以及想象作文,每册都涉及,每册的教学方法就会雷同,学生也不会有很大的提高;每个高年级的语文老师只有重视了“金钥匙”,才会教会学生作文的技法,学生才会让中年级就写过的内容更加的“锦上添花”,从而“繁花似锦”。

当然,语文A 版教材也还存在着教材编写等方面的问题,如存在单元的示范课文与习作指导联系不紧密的问题。单元设置的课文对习作缺乏指导作用,教师教学难以与习作结合起来。如小学语文第八册第一单元,所学课文为:《为三月谱曲》《天安门广场升旗》《桂林山水》《古诗二首》,教学中,教师主要引导学生从作品中领悟到作者细致观察,写出景物特点的训练。而本单元设置的是《节约用水》的看图作文,这样使得教材与训练内容出现脱节现象。又如四年级八册四单元是以《地球只有一个》《老人和海的故事》《长通话的深林》等为主的以保护地球,保护环境为主题的记叙文;而习作训练则是写一商品的说明书或介绍自己喜欢的一个玩具。

又如中年级要求重点训练片断,而文章的开头、结尾的写作技巧应该列入训练内容,而教材未列入,致使老师要用更多的时间弥补,不然,学生到高年级就感到患难。

这些问题,还有待于我们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去改进,去探索。

新课标指出:学生习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和重要标志。语文教师要培养好学生的习作能力,就得先从钻研教材开始,只有把握住了教材特点,才能设置更优的教学方法,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也就会因此而大大增加。

四年级下册语文四单元作文范文第4篇

王 良

这个学期我担任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的语文教学工作,这是新教材。所以我深深地知道自己肩上负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教育教学方法是否适当,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甚至会影响到每一个学生今后的发展。因此,我一直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深入研究教法,虚心向同伴学习。经过一个学期的不懈努力,终于取得了一些收获。回首整个过程,我感慨万千,有苦也有乐,对于部编四年下册语文的教学,我总结如下:

一、整体把握教材,教学游刃有余。

本册共有课文27篇,其中精读课文20篇,略读课文7篇。每组教材包括导语、课文和语文园地三大部分。附录部分包括生字表(一),要求会认的字;生字表,要求会写的字;词语表。教材共八个专题。它们依次是:乡村生活、科技成就、轻叩诗歌的大门、作家笔下的动物、走遍千山万水、学习把握长文章的主要内容、伟大的人物品格、奇妙的童话。每个专题人文内涵丰富,贴近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蕴涵教育价值。

二、识字是学好语文的基础。

本册书一共有250个生字,所以识字也是教学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语文的学习有许多境界,但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起点,那就是牢固的语言基础知识。《课程标准》不断地对语文教学提出要求,但万变未变对学生基础知识的考查。因此,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的考察是重中之重,那就是在把话说得好之前先把话说得对,其中包括把音发准,把字写对,把句子写通顺,培养良好的语感。

三、培养学生学习习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好胜心强的特点,实行小组竞争机制,评选出学习认真的好学生,奖以花朵、笑脸,以此促进学生自觉的学习,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每天在早读和中午练字的时间里,安排两位学生当“小老师”负责早读和中午练字的情况。一位安排读的内容,一位边读边在下面转着看,以免有些学生开小差。以此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和朗读能力。经过自己的不断努力,学生朗读能力提高了,课文读熟了,上课的热情自然就高涨了,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自我组织能力。

四、理解句子,为理解课准备。

学生能不能很好的理解课文,最关键是要理解句子。本单元出现的句子有:比喻句、拟人句、排比句、夸张句、反问句。在教学句子的时候,要让学生充分地读,朗读、齐声读、默读等多种形式,学生通过停顿、重音、表情,表现出对句子的理解。理解句子时,可以通过抓住关键词语、联系作者当时的心情、课文的中心思想等方法。课后练习,经常出现让同学们照样子写句子,这时候就要学会观察这是一个什么句子,让后根据要求写出另外一个句子。

规范学生的书写习惯,提高书写质量。发作业本时强调:表扬优秀的,有进步的,鼓励作业差的学生向优秀学生学习。这样,学生慢慢的开始对比了,开始竞争了,对老师作业上的批语重视了,书写习惯也逐步向好的方向发展了。

五、开展语文实践活动。

开展了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比如“我国的世界遗产”“观察”“中外童话”“成长故事”等,开发了一系列的语文教学资源,将课本内容改编成课本剧,丰富了学生的视野,并在学习习惯和学习动机上加强引导,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资料,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开展手抄报、班报活动,一月一个主题,拓宽语文学习的内容、形式和渠道,使学生广阔的空间里学习语文使用语文。使学生在活动中学有所获。

六、激发学生习作热情,热爱写作。

重视培养习作兴趣,使学生乐于表达。加强习作与阅读、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的联系。重视习作中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给学生提供展示写作才能的机会。提高了学生的习作水平。

习作教学要在文从字顺上即“通顺”上下功夫,面上的要求,绝大多数同学 要达到的要求是“不少于350字的文从字顺的作文,“通顺”,即要按一定的顺序写,围绕一个意思写,句子没有明显的毛病。重点还是写好记实文,要能表达自己的感受。

本册书作文与老教材有很大的区别。主要体现在部编教材作文更加注重学生的创造力。比如第五单元和第八单元习作都是已想象为主。通过提供相关的词语或图画,让学生想象写作文。

激发兴趣的同时,还要让学生知道怎么写。通过问题引到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作文思维。比如说,写一件事,我们可以提出什么人在什么时间和地点做了什么事情,他们说了什么,心理是怎么想的,有什么动作没有……平时在学习课文的时候可以强调一些写作的方法,例如,总分总的结构,首尾呼应,开篇点题,学会给每段写一个中心句,然后围绕这句话来写。多用一些修辞手法,例如比喻句、排比句、拟人句、夸张句让文章更加生动形象。开始学会用一些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等使文章更加具体,有血有肉,解决学生作文容易空洞没有内容的坏毛病。

七、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的措施:

四年级下册语文四单元作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多媒体网络;小学生作文教学;观察;想象;创造力;互动

【中图分类号】G623.2

基础教育在不断加快信息化的进程中,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实现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已成为所有教育者的共识。多媒体网络具有直观、形象、新颖、感染力强、可控性强的优势,它可以还原并创设出生动形象、丰富多彩的生活情境、实物情境、艺术情境、语言描述情境等,充分调动学生观察、思维、想象和创造等智力因素,以及动机、兴趣、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参与习作活动。

以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大自然的启示”作文教学为例,本单元习作的训练内容是围绕“大自然的启示”这一专题,把自己搜集到的有关大自然给人启示的资料,自己了解到的有关发明创造的事例或自己从动植物身上得到的启示,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笔者在进行本单元的作文教学时,通过实践充分感受到了多媒体网络环境作为作文辅助工具的有效性。

一、多媒体网络环境有效还原学生观察的原生态。

作为一名城市教育工作者,我们面对的教育对象是城市的孩子,他们生活在一个钢筋水泥的城市里,高楼大厦正逐渐占领城市,大自然、原生态应有的一些常见的动植物正渐渐远离城市,更加远离学生的视野。作为七八十年代的小学生,我们常见到的蚂蚁、蜘蛛、壁虎、狗尾巴草、猪笼草等动植物已渐渐在城市难觅踪影,有的甚至销声匿迹。学生生活的快捷及单调直接导致作文题材的狭窄,如何让孩子笔下能重现丰富多彩的自然之物呢?多媒体网络环境为我们搭建了很好的平台。

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作文教学在网络环境下进行,首先我设计制作了一个“素材仓库”,运用超文本的方式把图片、视频、声音、动画等信息链接在一起,构成一个超媒体系统。在这个素材仓库里,许多动植物都将呈现出在自然界中最原生态的状况,这些生活画面是城市所不可能见到的。学生可按照作文教学内容及要求,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自主选择素材欣赏,从而获得所需的信息。比如,有的学生对蚂蚁搬食物感兴趣,有的同学对壁虎趴在墙上捕捉蚊虫感兴趣,而有的同学对老虎、大象的生活习性或是对某种植物的生活方式感兴趣,就可以点击相关的图片、文字和视频资料,亲眼目睹它们的生活习性、生活技能等,对它们的本领有一个更为直观和形象的认识。解决了传统作文教学中学生常常“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现状,让学生近距离、原生态地观察自然界的动植物,为学生的作文引来了“源头活水”。

二、多媒体网络环境有效促进学生观察的细致化。

生活是写作材料的源泉,观察是写作的门径,一切外部信息要通过观察才能进入大脑。观察是整个作文课堂教学的核心。教学大纲指出“作文要做到观察、思维、表达的密切结合”,作文教学既要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又要培养学生观察、分析事物的能力。观察是说话的前提,思维的基础。没有细致的观察,学生是不能把话说清楚,把文章写具体的。

现代社会,是一个科技高速发展的社会,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我们常常要求学生要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去留意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可生活中的一些精彩画面却常常是一闪而过、稍瞬即逝,作为我们的教育对象,四年级的孩子才九岁,生活中不常出现的画面很难在他们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有的孩子可能会有针对性地认真观察过,而有的孩子可能只是无意识的一种观察,回忆起来这些动植物的画面大多数只给孩子留下一些记忆碎片。

网络环境下的作文教学满足了学生观察的个性差异需求,多媒体网络形象直观、有声有色的特有优势,缩短了时空距离,把自然的、原生态的动植物呈现在城市学生的眼前,把复杂的东西变得简单,把抽象的东西化为具体,促进了学生多种感官直接参与揭示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联系的教学过程,从而缩短了学生观察事物的过程。

在本单元的作文教学中,学生选取的观察对象不同,观察的进度各异,作为教师要求学生在进行观察时,可以运用视频中的慢镜头、截图等功能对感兴趣的动植物进行反复观察,细致了解,对每一个动作、每一个功能都了然于心,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个别到一般,由具体到抽象,引导学生细致观察,这样的观察才是深层次的观察,有质量的观察,学生通过这样的观察才能不断地提高观察事物的能力,积累生活素材,真正让学生定位于作文的发现者、参与者、探究者。也只有观察得细致才能更好地为作文打好基础,为创造积累更多的发现。

三、多媒体网络环境有效激发学生大胆的想象力。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想象是创造力,人的想象过程,就是创造力的发展过程。想象越发展越有助于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丰富的想象能力是习作中学生应具有的能力。作文教学是发展学生想象力的重要途径之一。作为小学教师,我们的教育对像是六至十二岁的儿童,他们往往是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而多媒体网络就具有图、文、声并茂甚至有活动景象这样的特点,因此在作文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从形、声、境三个方面入手,能够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在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作文教学设计中,学生观察完动、植物后,我在素材库又选取了大量人类仿生学的作品,涉及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汽车、建筑、医学仪器、救援仪器等,让学生在仿生学的世界中自由翱翔,去汲取科学家们的智慧源泉,借以发散自己的思维,让想象插上翅膀,自由飞翔。一人千般想,十人万种思。学生的想象空间一旦真正的开启后,其想象的丰富多彩是成人难以想象的,踏一叶舟能闯荡大海,驾一片云敢翱翔太空……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想象就会在学生篇篇习作中表现无遗。

而当学生的思维活动和结论超出我们教师所设计和期望的轨道时,教师不应强行把学生思维纳入自己的思维模式之中,而要保护学生的创造勇气和创新精神,着力引导学生敢于突破陈规,提出大胆的设想和独特的见解,鼓励他们标新立异,另辟蹊径,探寻到具有创新意识的简捷妙法,在不断的探索中学会学习,学会创新。

四、多媒体网络环境让创造有效植根于生活。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要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所以,我们的教育就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是人们把大脑中各种信息,综合运用各种思维要素和思维形式、思维类型等,在已有知识与经验的基础上,按照科学的思路,进行想象、推理、概括、拓展、再创造,进而形成新知识的心理过程。作文的最基本属性,就是创造性思维,文章,不是抄袭、模仿来的仿制品,不能套写、套用,而是作者创造出来的创造品,在写作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写作兴趣,培养写作想象思维,激发与捕捉写作灵感,进行创造性思维就必须掌握与储存新的信息,带领学生进入思维状态。

在教师作文教学中,网络为我们提供了相当的便利,教师通过课件展示互联网上丰富多彩、日新月异的知识或图片、声音,为学生提供生动形象的写作素材,以激发他们的想象力,捕捉写作灵感,积极主动地去思索,去创造。

经过学生的吸收――储存――探索――转化――创造,写出具有不同风格,彰显不同个性的文章,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更重要的是突出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帮学生打破了思维定势,使之逐渐养成灵活的、具有跳跃性思维习惯,大大地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但是我们同时也应该关注到,许多学生一听到想象、创新,便漫无边际地开始创造、发明,常常可以看到学生作文中的创造发明与现实生活相差甚远,根本无法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久而久之学生会认为这种无边无际的瞎想就是想象。多媒体网络环境下的作文教学能够让学生的创新植根于生活的土壤,更科学,更实际。

在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作文教学中,我设计的一个环节,让学生在创造发明前,利用网络搜索一下相关的发明与创造,凡是已有的发明创造让学生避开,不要雷同,凡是感兴趣的发明创造,可以利用网络探寻一下相关领域,了解生活中最需要的是解决哪些问题,然后让学生将自己的发明创造与日常生活紧密结合起来,植根于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使自己的发明、创造更实际、更生活化。

五、多媒体网络环境让交流互动便捷有效。

新课程标准十分重视变革传统写作教学“学生写,教师改”的评议方式,提倡学生间的交流与评论,在第二学段与第三学段中分别提出了“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愿意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等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等具体要求。

多媒体网络环境下的作文教学与传统作文相比具有更加多维的评价、修改互动方式。传统作文教学一般有这样几个步骤:教师命题、学生写作、教师批改、学生誊写。

这种方式的弊端是互动性单向且封闭,学生只能从老师这儿得到单方面的评价信息,教师的评语也常常是寥寥几十字的短评,信息量有限。而多媒体网络环境下的作文教学,则打破了传统作文封闭式与单项式的互动方式。其操作流程如下:教师将作文命题上传至网页,学生根命题进行写作,完成习作后上传至网页发表,先由班级网友点评,点评后学生进行修改,修改后再次上传,接着,由老师进行点评并修改,最后学生根据老师的点评进行修改,并上传至班级主页。从流程上看,学生作文被修改与评点的可能性由原来的一次或者两次被扩展到无限多次。教师与学生封闭式的交流互动方式被打破,学生对信息的获取也由原来的一维变为多维。

在“大自然的启示”这一网络作文教学中,我采用的流程是:

在多媒体网络环境中,教师与学生的角色任务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一方面,教师已由作文的讲授者成为作文信息的编辑者、组织者、导航者;另一方面,学生已由生搬硬套地去写到带着任务解决问题去写,师生双方通过一定的反馈系统,搜集与传递数据,各取所需,共同发展。

今天,现代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越来越深入,作为城市的学生,渐渐远离乡村,远离原生态,对自然的认知将要凭借更多的现代信息技术来完成。多媒体网络环境下的作文教学让城市儿童的双眼回归自然,让更多的创新植根实际,同时它也强调教师应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进行设计、开发、使用、管理和评价,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新能力提供了新思路、新途径。实际教学中,我们应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有效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