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科学探究

科学探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科学探究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科学探究

科学探究范文第1篇

新教材的每个章节都是先给出“联想、质疑”,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活动、探究”,做到有的放矢。期间结合“观察、思考”,然后“交流、研讨”,最后“概括、整合”,对每个学生达到可以“迁移、应用”的效果。很明显,新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都在高唱着“科学探究”的主旋律,让每个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化学知识,从而认识和解决化学问题,这是一种重要而有效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思想。每个学生在探究过程中都能进行大量的思考和反思,发现自己与他人的长处以及存在的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在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时,既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又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增强对生活和自然界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增强热爱祖国的情感,树立为民族振兴努力学习化学的志向。

以往的实验是教师或课本“划”出了从问题到结论的单一路径,让学生验证性操作一遍,是一种老套的哺育。而科学探究是让学生运用观察、实验、调查等方法,广泛获取信息,从日常观察和化学学习中提出问题,做出猜想或假设,设计实验或有关的活动方案,寻求解决问题的依据或证据,定性或定量的处理有关的信息和资料,从而提出解决问题的合理建议。纵观这套教材,不难发现,没有严格区分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这就给教学留下了很大的空间,教师可以将这些实验设计成边教边做,也可以设计成探究实验,激发学生的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使获得化学知识和技能的过程成为理解化学、进行探究、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和形成科学价值观的过程。例如《化学反应原理》电镀模块,给出材料:铁钉,石墨棒,CuSO4溶液,导线,电源。给出任务:镀铜。在本实验中,铜盐溶液作为电镀液,待镀的铁钉作阴极,铜片作阳极。让学生自己动脑设计实验,然后再动手做试验。试想学生的记忆会多么深刻,看似一节课时间仅仅只做了一个实验,但学生却更深层次地理解了电解原理,并且达到了应用的目的,掌握了电镀的思维方法和技能。

科学探究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能使学生在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受到科学方法的训练,体验探究的乐趣,形成和发展探究能力。它对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例如沉淀溶解平衡,对PbI2固体的溶解平衡实验,以及ZnS转化为CuS,突出了学生自主实践活动的能力。再如,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一样吗?通过探究实验发现有的灯泡亮,有的暗,可总结出导电能力不一样。接着继续探究其原因,从而归纳强弱电解质概念。整个学习过程自然而然,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中学习知识和技能,认识多姿多彩的化学,同时也便于教师在教学时将主要精力放在激发兴趣上,留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去想象美好的化学世界。实验是学生学习化学,实现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结合观察、阅读、讨论、交流、辩论等积极地学习方式,增强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锻炼了学生的学习能力,从而培养了学生科学的思维和创新的精神。

新课程注重从自然和生活现象引入问题,通过探究寻找规律,介绍知识在生产和生活中的作用;注重将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渗透于不同章节,让学生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会学习的乐趣,自觉地学习化学知识和技能,体验探究的过程,学习探究的方法。新课程还重视学科间的联系,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对有关问题做出正确的评价。《化学反应原理》沉淀溶解平衡部分,运用了两个实例解释。实例1,利用X射线对钡的穿透能力较差的特性,医学上在进行消化系统的X射线透视时,常使用BaSO4做内服造影剂。实例2,如果误将可溶性钡盐如BaCl2当做食盐或纯碱食用,会造成钡中毒。中毒者应尽快用5.0%的Na2SO4溶液洗胃,随后导泻使钡盐尽快排出体外。这些实验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同时引导学生认识到化学在促进社会发展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作用。

科学探究范文第2篇

鸭暖中学七年级(4)班 李天凯

探究是一切的基础,是生命的本质—我们应该善于探究身边的科学,科学就像一位神奇的魔法师,变化莫测:科学就像一个五彩的万花筒,千奇百怪:科学就是一位多艺的表演者,向我们展示着科学的火花……

小时候,我看见小鸟在天空中自由的飞翔,自己也想像小鸟一样飞,可是怎么也飞不起来,姑姑家有一对鸟的翅膀,我想鸟儿是因为有翅膀才会飞,我用翅膀不就可以飞起来。可是,着、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不可能的,于是,我便想知道鸟儿为什么会飞。

通过询问,观察、上网……我知道了鸟儿为什么会飞。

首先,鸟类的身体外面覆盖着轻而温暖的羽毛,羽毛不仅具有保温作用,而且使鸟类外型呈流线形,在空气中运动时受到的阻力最小,有利翔,飞行时,两只翅膀不断上下扇动,鼓动气流,就会发生巨大的下压抵抗力,使鸟体快速向前飞行。

其次,鸟类的骨骼坚薄而轻,骨头是空心的,里面充有空气,解剖鸟的身体骨骼还可以看出,鸟的头骨是一个完整的骨片,身体各部位的骨椎也相互愈合在一起,肋骨上有钩状突起,互相钩接,形成强固的胸廓,鸟类骨骼的这些独特的结构,减轻了重量,加强了支持飞翔的能力。

另外,我认为在鸟类身体中,骨骼,消化,排泄,生殖等器官机能的构造,都趋向于减轻体重,增强飞翔能力,使鸟能克服地球吸引力而展翅高飞。

科学探究范文第3篇

今天,越来越多的人已经强烈地意识到,“哲学与科学之关系”已是一个不可回避、亟待回答的前沿问题。在这个问题上,大致不外两种对立的立场:

一种可谓“取代论”,这是科学主义者的观点,认为科学产生之前,人们对世界的认识水平太有限,太“不科学”,只能聊以传统哲学的方式、即以“玄想”的方式去把握世界;而科学既经产生,哲学的认识方式就该退出历史舞台了。在科玄论战中,邓中夏的观点颇有代表性:“自从各种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发达之后,哲学的地位,已经被这些科学取而代之了。哲学的所谓本体论部分——形而上学,玄学鬼群众藏身之所——已被科学直接的或间接的打得烟消灰灭了。现今所残留而颇能立足的方法论部分,都是披上了科学的花衣,或是受过了科学的洗礼,如胡先生所信的实验主义,名义上虽则寄籍哲学,实际上科学乃是他的老家;由他们口口声声拿‘科学方法’做夸耀骄衿的无价之宝,便可以证明了。所以我的意思,哲学已是‘寿终正寝’,索性把哲学这一个名辞根本废除,免得玄学鬼象社鼠城狐一样,有所依据。”[21]

与此相对立的一种立场则可谓“分治论”,这是许多人文主义者的看法,或者说,是一种无奈的苦衷,一种“退守”的、略带几分伤感与苦涩的抗辩,认为哲学与科学各有其疆域,应该“大路朝天,各走半边”,井水不犯河水;至于这种疆域具体如何划定,则又各说不一。

在我看来,“取代论”自有它的几分道理。传统的哲学“日不落帝国”对许多领域的统治,确实应该由科学的自治取代──事实上,这种事情早就开始发生并且仍在进行。但这个过程无论进行到哪一天,哲学都不可能最终被逐出精神生活的王国。只要人类存在一天,哲学就会存在一天,因为科学固然可以而且应该“拒斥形而上学”,但人却做不到,人不能不与“形而上学”打交道,因为(下文我将说明)“形而上学”乃是人之行为的思想前提、人之生存的精神条件。所以,“分治论”也有它相当的理由。康德说,他为理智划定界限,是为了给信仰留下地盘。这个说法颇有充分的理据,因为存在着这样一种论域,它是人之行为的必要前提,但科学或理智永远不可能“证明”它,而它正是哲学的论域。

但这种“分治”观如果仅仅停留于此,那还是不充分的。其实,更进一步考察起来,哲学的论域不仅超越了科学,而且从根本上制约着科学;“形而上学”问题不仅为人类日常行为、而且为科学提供前提──具体来讲,它所提供的,乃是人之任何行为所必须以之为前提、而又永远不可能被任何科学证明的“信念”。这种信念,就是关于“生活”、“生存”、“存在”或者“实在”的一种“认定”。没有这种关于实在的信念,人,包括科学家,就无法采取任何行动,而势必陷于比哈姆雷特的犹豫不决还要严重万分的状态,只能坐以待毙。所以,吴稚晖当年曾指出:“即通明的哲人,早已不信上帝,尚坚称宗教可以与宇宙同尽。其实彼所指之同尽物,乃为宗教家久假不归的‘信仰心’而已。信仰心自然与宇宙同尽。”[22]此“信仰心”即指信念,它是与宇宙同始终的。难怪屠孝实评论吴稚晖:“惟吴君之主张,仅谓玄学之提倡,无益于今日之中国,初非谓玄学绝对不可谈,此种议论,其所争既不过先后缓急之间,对于玄学之本身,未尝有否认之意。”[23]

玄学与科学的对立性

在科玄论战中,对于科学家丁文江攻击玄学家张君劢,张东荪曾经评论道:“我认为丁先生不是真正拿科学来攻击玄学,而只是采取与自己性质相近的一种哲学学说而攻击与自己性质相远的那种哲学学说。”[24]“经我分析的结果,丁在君先生并没有反对玄学,只是反对张君劢先生的人生观罢了。张君劢先生的人生观是一种哲学……丁在君先生为要反对他,所以不能不急急忙忙采取哲学中的另一种:如詹姆士杜威罗素当然是一种哲学,不是科学。”[25]确实如此。事实上,要拿科学来攻击哲学是不可能的事情。丁文江的科学观,是建立在某种哲学观念基础之上的,这种哲学观念,就是近代范畴的经验主义哲学。这里的对立不是科学与哲学的对立,而是哲学的两种预设或关于实在的两种信念的对立。所以,当年屠孝实也指出:“然细读丁君前后诸文,对于本体论之研究,亦未尝否认之,且自称为存疑的唯心论者。”[26]

关于实在的信念,确实是人的一切行为的前提。举个简单的例子,你感觉肚子饿了,你拿起碗,往食堂去。你此时的行为是基于一个不假思索、所谓“不证自明”的信念的:确有这样一个食堂存在,它可以解决你的饥饿问题。然而这个食堂的存在乃是不可证明的,正如任何存在都是不可证明的(不仅经验、逻辑,就是实践也不能“证明”这一点,我们下文将要讨论)。但你认定有这么一个食堂存在,这就是信念。不客气地讲,所谓“客观实在”、“理念”、“上帝”等等──都是一种精神的“食堂”而已。我个人承认是一个“唯物论者”或者实在论者;但我同时承认,这并不是因为我手头已经握有了关于物质世界客观存在的证据,而是因为我拥有这样一种关于客观实在的信念。这种信念之所以叫做“信念”,就在于它的“不可证性”。现代实验物理学已经或多或少悟出了这一点,这是大家熟知的,无须我在这里唠叨。

不仅科学无法证明实在,哲学本身也不提供这种证明。近代以来的哲学历史已经表明,“实在”实在是“不可知”的。近代以来,哲学企图以两种途径去通向实在:一是以培根为代表的经验主义,一是以笛卡儿为代表的理性主义。我们知道,经验主义哲学本欲通过“感知”把握实在,到头来却发现,原来感知经验这个东西压根儿就靠不住,结果走向“不可知论”。这并不是因为他们太蠢太笨,而是因为经验或感知本来就无法证明实在。理性主义又如何呢?笛卡儿的理性分析确实令人叹服;但我们都知道,这一切都建立在“我思故我在”这个公设之上。在笛卡儿看来,“我在思考”乃是不证自明的实在。然而问题就出在这里:你凭什么说“我在思考”?焉知你不是在“庄生梦蝶”或者“蝶梦庄生”?你能拿出证据来吗?如果能拿出来,那个证据肯定就是经验,而经验已经被证明是靠不住的。那么,你能推出这个结论来吗?纵能推出,既是“推出”的,那就需要逻辑前提,也就是说,“我思”仍然不是原初的前提。其实答案很简单:“我思”正是笛卡儿的一个信念。所谓“不证自明的”,其实就是信念而已。

接下来是康德开创的德国古典哲学。康德对于哲学史的意义就在于:其一,他试图弥合经验主义与理性主义;其二,然而他意识到这两者都不能把握实在,如果不自量力,势必陷入“二律背反”。既然如此,德国古典哲学就向另外一个方向迈进:“自我意识”的“思辩”──通过思辩的途径来打通主体与对象的限隔,以解决“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问题。但我们应该心知其意:不论“自我意识”,还是“绝对精神”,都既不是经验归纳出来的,也不是理智分析出来的;“思辩”不是“证明”,它只是一种对信念的阐释。说到底,哲学不应该是一种“证明”,而只能是对存在或实在的一种阐释。哲学不可能、也不想证明什么;它只是对关于实在的某种信念加以阐释,或曰给出一种“说法”。至于你信不信这种说法,那仍然是一个信念问题。

所以,给某种哲学冠之以“科学的”名目,那是荒谬的:不是这种“哲学”本身荒谬,就是这种叫法荒谬。至于所谓“科学哲学”(应该不是ScientificPhilosophy,而是ThePhilosophyofScience),我想,如果它是哲学,就绝不是“科学的”;如果它是“科学的”,那就一定不是哲学。

关于“实在”的证实问题,用马克思的话语来讲,叫做“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问题。马克思早在《费尔巴哈论纲》中已然指出,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因为是不可证的),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但人们对马克思的意思往往有一种极大的误解,以为实在问题不是理论可以证明的,却是实践可以证明的。其实,实践同样也不提供关于实在的任何所谓“证明”。一旦以为实践可以提供这种证明,势必陷入理论困境。这道理很简单,实践本是主体性、目的性的活动;实践的成功,正是主观目的的实现,因而你虽然可以说是证明了主观符合了客观,然而同样也可以说是证明了客观符合了主观──这就是说,它所证明的正是“意志”、以及由意志所支配的主体理性的力量。你凭什么敢于肯定,实践的成功不是如费希特所说的“自我设定非我”?这仍然是一个不可证明的“信念”。

这正是德国哲学最突出的一个特征:意志主义的倾向。不要说费希特、谢林、叔本华,便是黑格尔亦如此。例如黑格尔哲学,通常谓之为“理性主义”的;但实质上他的“绝对理性”是一种“绝对意志”即绝对主体性,理性不过是它的自我展现的形式;换句话说,思辩理性只不过是那个绝对主体意志的自我展现。因此,这个过程就表现为知、情、意之同一。所以,思辩是绝对意志通过自我否定而达到自我肯定的过程;也就是说,所谓“思辩”只是绝对意志确立关于自我的绝对信念的方式,这种方式,本质上是一种“阐释”。

这就涉及了“如何得到关于实在的信念”这个问题。信念是怎么得来的呢?这种信念既不是经验归纳的结果,也不是逻辑演绎的结论。对一个有头脑的人来说,经验是不能为他提供信念的,因为他很清楚,经验是靠不住的,从个别经验中归纳出一条一般规律,往往是所谓“危险的一跃”(dangerousleap);理论更不能为他提供信念,“理论是灰色的,生活之树是常青的”,理论的逻辑前提可以“无穷倒溯”,其终点也就是不可证实的信念。

信念的来源,我称之为“领悟”。领悟既非逻辑演绎法的推论,也非所谓“科学归纳法”的结果。当然,领悟是有经验作为基础的。没有相当的生活实践经验的积累,是谈不到有所领悟的。所以,与其说“实践出真知”,不如说“实践出信念”。但是,从经验到领悟,绝非归纳的过程。无论你有多少经验,你也无法得出“实在”。一个疯子的感官往往特别敏感,但他的“丰富经验”都是虚幻不实的。领悟也与理智有关,没有相当的理性能力也谈不到领悟。例如被人视为“非理性主义”的柏格森哲学,实际上也大量使用逻辑理智的推导;但是,他对“生命冲动”的领悟则绝不是逻辑地推出的。反之,作为西方理性主义鼻祖的柏拉图,其“理念世界”也不是理性逻辑所能推定的。在中国,如冯友兰的“新理学”,人皆注意到了他的新实在论的逻辑分析方法,殊不知他的“天地境界”,作为最“形而上”的人生境界,却并不是可以“推出”的,而只能是“悟出”的。

所以,领悟的关键就在一个“悟”字。此即海德格尔之所谓“思”,所谓“颖悟”。“悟”是一种非常复杂、玄妙的过程:它长期积累,而瞬间完成;它有演绎而非演绎,有归纳而非归纳;它是经过“经验”的,但最终是“超验的”;也是经过“理智”的,但最终是“超智”的。所谓“超”,就是并不否认感性与理性,而是超越它们。百“感”交集,百“思”莫解,可是“蓦然回首”,“一旦豁然贯通”,于是,我们获得了关于实在的一种信念。

可见这种不可证实的关于“实在”的信念当然不是科学──不论经验科学还是理论科学──所能提供的;而它倒是一切科学的前提,或者说,是一切科学由以出发的观念基础。任何一门具体的科学,总是一个逻辑的系统(包括演绎逻辑、“归纳逻辑”),也就是说,它总是以某种一般的“原理”来作为它的逻辑前提,这种前提对于该门科学来说便是所谓“不证自明”的东西,其实也就是它的一种“信念”。一门具体的科学依赖于这种信念,所有科学的总体同样依赖于这种信念;只不过前者是关于某种具体实在的信念,而后者是关于实在总体的信念。举例来说,爱因斯坦之发现相对论,便是基于他对“时空”范畴所进行的新的思考的。而他对时空范畴的新思考,既非经验、亦非逻辑理智所能处理的,实际上,那是极为典型的哲学思考,或者说,那是一种“领悟”。爱因斯坦谈到自己发现相对论时承认,“对于发现这个中心点所需要的批判思想,就我的情况来说,特别是由于阅读了戴维·休谟和恩斯特·马赫的哲学著作而得到决定性的进展。”[27]又如现今物理学所提出的“超弦”概念,虽然可作所谓10维、12维空间的数学处理,但“超弦”观念本身的产生和提出,则是哲学领悟的结果,而且这个结果也同样不可“证实”,却正在成为越来越多物理学家的信念。我们记得,曾经嘲笑张君劢,说孙行者(玄学)怎么也不可能跳出如来佛(科学)的手掌。后来张东荪又如法炮制:“我现在亦学之先生,把孙行者与如来佛的比喻,用在我所敬爱的丁(文江)先生身上:哲学就好比如来佛的掌心,丁先生一个跟斗翻了十万八千里,以为出了哲学的范围,其实还在如来佛掌心里。”[28]

所以,科学的基础就是关于实在的信念。对科学基础的追问,已经是现代哲学的一个经常讨论的重大问题;但最早对科学的基础提出质疑的,则是休谟。休谟关于作为科学基本信念的因果律的客观必然性的诘难,是人类思维史的一次革命。他说:“第一,我们有什么理由说,每一个有开始的存在的东西也都有一个原因这件事是必然的呢?第二,我们为什么断言,那样一些特定的原因必然要有那样一些特定结果呢?我们的因果互推的那种推论的本性如何,我们对这种推论所怀的信念的本性又如何?”确实,科学以因果律的客观必然性为前提,却从不问、更不可能“证明”这种前提本身的性质如何;其实,这实在是一种信念而已。休谟指出:“我们如果不能指出,没有某种产生原则,任何东西决不能开始存在,那么我们同时也永远不能证明,每一个新的存在或存在的每一个新的变异都必然有一个原因;前一个命题如果不能证明,那么我们就没有希望能够证明后一个命题。但是前一个命题是绝对不能用理论来证明的。”[29]到此为止,休谟都是正确的;问题在于,他接下来把这种信念解释为经验的联想,也就是说,把科学的基础从逻辑理性转移到感知经验上。其实,作为科学基础的因果律的客观必然性乃是一种哲学的领悟。

话说到此,我仿佛已听见有人嚷道:“喔,你那是非理性主义、神秘主义!”确实,哲学的“领悟”作为一种特定的把握存在的方式,是“非理性”的。所谓“非理性”,是说它不是一种理性思维或者逻辑思维;但它并不是“反理性”的,也就是说,与其说它是排斥理性的,不如说它是包容理性的。它含有理性,却不等于理性,正如它含有感性,却不等于感性。领悟作为一种思维方式或意识形式,其独特性主要在于其对象或内容的独特性:科学所要把握的是存在的有限性,而哲学所要把握的则是存在的无限性──不仅是在时间、空间上的无限性,而且是在其“可能性”上的无限性。存在是无限可能的,生活是无限可能的。对此,你可以觉得它“神秘”,但神秘感总是出于无知。实际上,应该说哲学的“实在”并不比科学的“超弦”更神秘。

这里,让我们还是回到马克思的实践论上去吧。我们所谓“领悟”,也可以叫“实践的领悟”或者“在实践中的领悟”。前面说到,休谟把因果律的客观必然性归结为经验的联想,说到底,其实就是个归纳的问题。然而我们已经知道,事实上任何经验归纳都是不可能得出关于实在的一般命题的。不过,休谟又还提到,这是“绝对不能用理论来证明的”,却又接近了事实;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里就说过,这类问题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哲学的领悟,既不是归纳得来的,也不是演绎得来的,而是从生活实践中“悟出”的。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实践出信念”。

总之,科学的进行同时需要三样东西作为前提条件:感知的经验,理智的逻辑,还有关于实在的信念。而后者是哲学提供的。哲学就是:领悟—信念—阐释。

这里我预感到有人将会提出这样的诘难:“如果关于实在的信念不可证明,如何保证此信念的客观普遍性?”这里实际包含着两个相互关联而又完全不同的问题:一是所谓信念的“普遍性”,即如何解释人们在信念上具有共通性、“同感”或者“共识”、从而能够“交流”的问题;一是所谓信念的“客观性”,即如何保证这种信念具有实在性或者可靠性的问题。

关于人们在信念上的共性或者“共鸣”,这确实是存在的。例如许多人一致认定“物质”就是绝对的客观实在;另有许多人一致认定“上帝”才是绝对的客观实在。这种“共同信念”的产生,其实是基于主体方面亦即“人”的共性的(包括生理结构、心灵构造),此即所谓“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不仅在不同的人群之内各有其共同信念,而且在他们之间,也就是说,整个人类也有共同信念。例如不论是笃信“物质”还是笃信“上帝”,两者有一个共同信念:在“我”之外,存在着一个绝对的客观的实在。即便是佛教徒,也未能“超脱”这一点,例如典型的唯识宗的“唯识无境”说,最终总得承认“识”、尤其“阿赖耶识”是实在的。

至于对信念的客观实在性的诘难,不知道读者注意到没有,这种提问方式本身是成问题的,因为它问的正是所谓“主观符合客观”的问题,这个问题事先预设了一个假定,就是“客观实在”;然而“客观实在”这个预设正是我说的那种不可证明的东西──信念。王平陵曾指出:“科学的研究事物,不问其对象之真伪,但依据日常的经验,假定此现象为真有,乃立于假定之上,从而探究其原理罢了。如物理学假定物质为常在,从而究其现象的法则;心理学假定精神为真有,从而叙其作用之变化。至于物质精神为实为妄之讨论,则侵入于哲学之范围,而非科学所能担任的了。”[30]

科学对其研究对象的“真有”“常在”的“假定”,便是我们所说的“信念”。张东荪在谈到智力测验的时候曾说:“讲到智力实验,过达德告诉我们说有一个不因学习而改的先天智力,所测的即是这个抽象的智力而不是具体的学习。我想这个话丁先生听了一定不大高兴,因为不料货真价实的科学方法却背后先有一个玄学的假定。但是削去这个假定,科学的智力实验法亦立不住了。”[31]事实上,某种“玄学的假定”是科学的前提。对此,当年屠孝实曾说过:“科学虽以现实之经验界为对象,然其所用之根本概念,如物力时空因果之类皆不加批评而承认之,是固非知觉之对象,而实玄学思维之产物也。”[32]

关于这个问题,美国哲学家蒯因的“本体论承诺”思想值得我们特别注意。他认为,我们接受一种科学理论,实际上就接受了一种关于存在的约定或者预设,这就是一种“本体论承诺”。“我们之接受一个本体论在原则上同接受一个科学理论……是相似的。一旦我们择定了要容纳最广义的科学的全面的概念结构,我们的本体论就决定了。”当然,“这里所考虑的不是本体论的事实,而是对论说的本体论许诺。一般地说,何物存在不依赖人们对语言的使用,但是人们说何物存在,则依赖其对语言的使用。”[33]但科学在说某物怎样之前,总得说某物存在,即先得有个本体论许诺。

所以,关于“哲学”的界定,我们不得不回到亚里士多德。他把哲学贞定为“形而上学”,即“物理学之后”(Metaphysics)[34]。(这里所谓“物理学”,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科学”的代名词。)因此,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哲学是在科学“之后”(也就是“之外”)的学术。有一些问题,是科学不讨论也无法讨论的,它们正是哲学的课题。用中国话来讲,科学研究的是“形而下”的问题(“形而下者谓之器”),而哲学研究的则是“形而上”的问题(“形而上者谓之道”)。在这个问题上,康德之区分“现象界”与“物自身”是很英明的。

然而现代分析哲学居然提出了“拒斥形而上学”的口号。在我看来,科学确实应该拒斥形而上学,否则便是越俎代庖,不自量力。但那是科学而非哲学的事情;而且所谓“拒斥”,这里只能理解为“不予研究”(科学不能“拒斥”关于实在或者存在的信念,已如上述)。科学不应研究形而上学问题;那是哲学的领地。可是,哲学怎能拒斥形而上学?恰恰相反,哲学应该“拒斥形而下学”。当然,这里所谓“拒斥”,也是“不予研究”的意思。哲学不应研究形而下的现象界,虽然它可以并应当利用科学或者“形而下学”的成果。

可是,在科学主义的实证主义“时代潮流”影响下,一些“哲学家”也跟着起哄,以为哲学也应该“拒斥形而上学”。结果他们忘却了自家的责任,跑去鼓捣“逻辑分析”、“语言分析”之类本该属于科学的玩艺儿。说实话,我经常怀疑所谓“分析哲学”究竟还是不是“哲学”。分析哲学只是在一种意义上还是一种哲学,那就是它自在地隐含着一种本体论或形而上学:这里,世界或存在的本体、本原或本质,就是语言或者思维的逻辑结构。在这个问题上,只有蒯因算是老老实实承认的。可是这样一来,分析哲学本身不也是一种“形而上学”了吗?他们的“拒斥形而上学”,不是拿自己的形而上学去排斥其它的形而上学吗?

总起来说,一方面,哲学由于其“超验”“超智”的特性,它要借助于“形而下”的科学而超越之,从而达到对存在的“形而上”的把握;另一方面,也由于其“超验”“超智”的特性,哲学又为科学提供信念的基础、逻辑的前提。

本此,梁启超对科学派和玄学派的两员主将的一句评语是很公允的:“在君过信科学万能,正和君劢之轻蔑科学同一错误。”[35]仿此,我们也可以说:玄学派的过信玄学(何况只是一种意志主义的玄学),正和科学派的过于轻视玄学同样错误。关于这点,先生有一个比较平允的说法:“人类自有一种超乎实证的世界观与人生观的要求,不能对实证哲学而感为满足。又人类自有对于不可知而试为可知的要求,不能对不可知论而感为满足。于是更进一步为形而上学,即玄学。古代的玄学,是包含科学的对象,一切用演绎法来武断的。现代的玄学,是把可以归纳而得的学理都让给科学了。又根据这些归纳而得的学理,更进一步,到不能用归纳法的境界,用思索求出理论来;而所求出的理论,若演绎到实证界的对象,还是要与科学家所得的公理,不相冲突。……所以专治一科学的人,说玄学为无用,不过自表他没有特别求智的欲望,可以听其自由。若是研究玄学的人,说玄学与科学可以不生关系,就不是现代玄学家的态度。”[36]

玄学与科学的统一性

当然,我们以上的讨论是从哲学或玄学与科学的差异性或对立性上着眼的;其实,玄学或哲学与科学也具有统一性。这有两层意思:一是两者的互动性,一是两者的同一性或一致性。

所谓互动性,是说哲学与科学总是互相依存的。王平陵曾指出:“在希腊时代的科学,全是包括于哲学之内;及科学离哲学而独立以后,哲学依然存在,并没有缩小他的范围,或消灭掉他的痕迹。不但如此,而且有许多科学者,正因为哲学而存在,他的科学的创见,才能发挥光大的;就是由科学万能的见地上,所成立的‘实证论’,要亦不过是科学的哲学罢了。更就事实而观,近代的大科学家,由科学的见地而发展,其结局税驾于哲学的境地的,正复不少。例如达尔文是一位生物学者,然而他的进化论,则超脱科学的领域,而入于哲学的范围了。赫胥黎黑格尔[37]辈,都是进化论者,也渐次接触于哲学问题了。此外由科学方面而接近于哲学问题的,尚是很多。”“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哲学是科学的综合。”“哲学由科学而得材料,以充实其内容,可免踏于空虚的流弊;科学则由哲学而巩固其目的与基础,以获得论理的确实性。是以二者的进步,是相互关联的,科学进步,则哲学亦必进步;哲学发达,则科学亦必有同样的发达,两者各尽其职能,于是人生便得完全的进步了。”可惜他仍然站在一种二元对立的思维立场上,虽然“承认科学与哲学,有并立的可能性”,但是声称“确知其在作用上,为对立的而非一元的”。[38]

所谓同一性,是说哲学与科学在一定程度上原是同质的东西。对此,张东荪曾指出:“我本来亦晓得哲学与科学的界限是难分的:如牛顿的绝对运动论在当时何尝不是科学,然而马赫便说是哲学而不是科学。而马赫的经验论却被发明量子的濮朗克(普朗克)所讥笑,以为仍是哲学而不是科学。马赫攻牛顿,濮朗克再攻马赫,难保不再有人攻濮朗克么?”[39]确实,在很多情况下,对于一种理论,我们往往很难简单判定它是科学的还是哲学的。究其原因,在于:哲学体系中往往包含有许多经验实证的、逻辑推定的内容;科学理论中往往包含有一些直觉的、领悟的内容。这是因为,如王平陵所说:“哲学与科学的关系,非全然同一,亦非全然无别,盖‘同中有异’,‘异中亦有同’。哲学必俟科学而完全,科学亦必俟哲学而始得正确;所以说科学哲学为补合的二元论,就是这个缘故了。”[40]关于科学与哲学间界线的模糊性,波普尔曾指出:“现代物理学,特别是爱因斯坦理论(1919年曾受到广泛讨论),是高度思辩、高度抽象的,远远离开了可称其为‘观察基础’的东西。一切想表明这种理论也多少是‘以观察为基础’的企图,都是没有说服力的。”[41]

纵观“科玄论战”及此后数十年间关于科学与“玄学”论争的历史,我们有哪些经验教训可以汲取呢?我们这里回到本书的开头所说的:虽然科玄论战的提问方式本身无可避免地存在着问题,它提出的问题是无法得到解决的,但是毕竟科玄论战的意义在于它提出了问题——而且是从哲学的高度上提出了问题——,而不在于它解决了什么问题。它促使我们意识到:我们首先要做的事情,不是提出与之不同的新的问题,而是必须改变原问题的提问方式。

至于科玄论战的问题究竟何在、究竟应当如何解决问题,我们已经展开了讨论,这里只想再次着重指出:从思维方式上来看,认知与意向的对立、知识与价值的紧张,其在理论上的根本原因是近代以来的那种二元对立的分析模式。这种思维模式,虽然从历史的角度看有其必然性、合理性乃至于必要性,但它毕竟总是将原本同一的东西分解为互相对立的两个方面,却不能在更高层次上把这两个方面统一起来。在哲学层面上解决科玄之争问题的形而上学基础,必是马克思的实践论——当然是在当代哲学思维水平上被正确地阐释、发展了的马克思的实践论——,因为认知与意向在实践之初原本是同一的,知识与价值在实践之末必定是统一的。

这当然是一个艰巨的任务,远不是本书所能胜任的。在此,作者只想向哲学界表达一个本书无暇无力承当的祈愿:重新深入研究马克思的“实践”范畴,尤其是“实践的结构”、它与“存在”以及心灵的“意识的结构”的实质关系。

注释:

[1]收入《科学与人生观》。

[2]张君劢:《再论人生观与科学并答丁在君》,收入《科学与人生观》。

[3]同上。

[4]亚里士多德语,或译“存在者之为存在者”。

[5]张君劢:《再论人生观与科学并答丁在君》,收入《科学与人生观》。下同。

[6]张君劢:《人生观之论战·序》,收入《中西印哲学文集》。

[7]同上。

[8]张君劢:《科学之评价》,收入《科学与人生观》。

[9]蒙培元:《中国心性论》,第185页。

[10]蒙培元:《心灵超越与境界》,第258页。

[11]丁文江:《玄学与科学——评张君劢的〈人生观〉》,收入《科学与人生观》。

[12]屠孝实:《玄学果为痴人说梦耶?》,收入《人生观之论战》。

[13]颂皋:《玄学上之问题》,收入《科学与人生观》。

[14]张君劢:《再论人生观与科学并答丁在君》,收入《科学与人生观》。

[15]同上。

[16]孙伏园:《玄学科学论战杂话》,收入《科学与人生观》。

[17]张东荪:《劳而无功》,收入《科学与人生观》。此处引文为张氏所译。

[18]张东荪:《劳而无功》,收入《科学与人生观》。

[19]张东荪为孙伏园《玄学科学论战杂话》写的按语。

[20]商务印书馆1999年本;以下凡引此书,只注页码。

[21]邓中夏:《思想界的联合战线问题》,今收入蔡尚思主编《中国现代思想史资料简编》第二卷。

[22]吴稚晖:《一个新信仰的宇宙观及人生观》,收入《科学与人生观》。

[23]屠孝实:《玄学果为痴人说梦耶?》,收入《人生观之论战》。

[24]张东荪:《劳而无功》,收入《科学与人生观》。

[25]张东荪:《科学与哲学》,商务1999年本,第56页。

[26]屠孝实:《玄学果为痴人说梦耶?》,收入《人生观之论战》。

[27]《爱因斯坦文集》,第1卷,第24页。

[28]张东荪:《劳而无功》,收入《科学与人生观》。

[29]休谟:《人性论》,第96、99页。

[30]王平陵:《“科哲之战”的尾声》,收入《科学与人生观》。

[31]张东荪:《劳而无功》,收入《科学与人生观》。

[32]屠孝实:《玄学果为痴人说梦耶?》,收入《人生观之论战》。

[33]蒯因:《从逻辑的观点看》第16、95页。

[34]“物理学之后”虽然不是亚里士多德本人确定的说法,但确是他实际的处理方式。

[35]梁启超:《人生观与科学》,收入《科学与人生观》。

[36]:《简易哲学纲要》,见蔡著《中国伦理学史》第169-170页。

[37]E.H.Hackel,此非德国古典哲学家黑格尔——引者注。

[38]王平陵:《“科哲之战”的尾声》,收入《科学与人生观》。

[39]张东荪:《劳而无功》,收入《科学与人生观》。

科学探究范文第4篇

关键词:科学教育; 人文教育; 结合

中图分类号:G6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5)02-067-001

主体性教学、科学探究已成为小学科学教育的两面大旗帜,于是科学教学领域中刮起了一股“活动教学”风。在课堂上,我们还发现,老师开始请同学们自己设计实验,自己研究问题,于是我们看到很多实验小组乒乒乓乓乱弄一气,甚至为了谁先做实验争吵不休,哪里谈的上有所记录,有所发现。

……

是老师有错?高估了学生的能力?还是我们的新课程出了偏差?其实都不是。我们不能盲目的随大流,在人性教育的呼唤愈来愈壮大的今天,科学教育如何找准它的位置,体现它的价值,需要我们循序渐进的摸索,本文提出了科学教育三个递进的着眼点,以收抛砖引玉之效。

一、人文教育需潜移默化

所谓“人文教育”,简单地讲,就是旨在培养学生人文精神、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教育。某节课课间,整理讲台,讲台上遗留了几粒已干瘪的豆芽,准备把它们清理了,我随口问了问学生:“同学们这豆芽能长大吗?”“能!”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喊道。他们的回答大大出乎我的意料,我正想告诉他们这些豆芽是长不大的,后来又转念一想:为什么不让事实说话?于是建议学生把豆芽种下去试一试。种到盆里后,每天有一名同学负责浇水,另一名同学负责把它捧到外面晒太阳,学生们满怀希望,可是过了两周,豆芽还是没有动静,我和学生挖开一看:豆芽全烂了。大家纷纷指责那位负责浇水的同学,说是因为水太多了,豆芽才会烂了。直到我重新分发给孩子们一些漂亮的花种,让他们回家“好好照顾”,他们才笑颜重回。

二、切身体验莫越俎代庖

体验是指学生在参与科学学习与实践活动中获得情绪感受,并融入自身的经验之中。它强调学生亲历过程,伴有情绪反应,并对原有经验发生影响。美国一个自然学者说过,“感觉这个世界远比知道和理解这个世界更重要。”不要以为,我们的学生在入学前是一张“白纸”,他们并不是带着一个空白的头脑来到教室,他们带着对这个世界6年的丰富经验和个人观点来到教师面前,因为从他们诞生那一天起,他们就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探索,那是一种本能。但是,他们的看法有错漏粗疏之处,他们可能只是无意识的发现。所以在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结合的基础上,根据学生已有的水平,创造条件引导他们在“见所未见,见而又见”,“闻所未闻,闻而又闻”,让他们感受了再感受,重新认识周围的世界。科学课程要让孩子们走进自然,接触生动活泼的生命世界,去田野树林、山川湖泊,看花草树木、虫鱼鸟兽,他们会发现每一片树叶都不同,每一朵花儿都绚丽,从而激发热爱生命的情感和探索世界的意趣。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环境日益被破坏,环境意识虽然人皆有之,但学生往往会产生这样一个错觉:环境保护是政府的事,我们无能为力。所以,在讲到《垃圾》一节时,我先请同学们成立调查小组,作课外统计,调查分析:每个家庭每天会扔掉几塑料袋垃圾?有哪些垃圾种类?目前,有哪些处理垃圾的方法?等等,经过一段时间的活动,同学们收集到许多令人惊讶的数据,例如一个塑料袋在自然情况下要100年多年才会被完全降解,而一个稍厚的塑料瓶要几百年,玻璃瓶要4000年,同学们也很惋惜的发现,有很多可循环利用的材料,作为废弃物处理了,当然,他们也欣喜地看到学校、社会积极响应倡议书的号召,街道上,校园里有了垃圾分类箱。原来,我们也是有能力有责任保护好周围的环境卫生的。经历了这个活动后,同学们深刻体会了那句司空见惯的“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标语中所包含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如果不是让孩子们自己种一棵植物,他们就不会发现原来一颗种子的生命力是那么顽强;如果不是让他们自己设计实验方法验证,他们就不会发现自己也是一名小小科学家;如果不是让他们自己成立环保小队,考察水域、给小鸟找个家,他们就不会发现环境污染有多严重……

只有亲身体验的东西,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获得。教师、家长是不能越俎代庖的,关注学生的个体经历、经验、感受与体验,使科学学习成为一种愉悦的体验方式。

三、科学探究莫浮于表面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 孩子们与生俱来具有好奇心和探究欲。

在课堂上,老师放手让孩子们进行“探究”: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探究”后各实验小组汇报: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老师很满意,学生也很满意,于是一堂课圆满的结束。学生有探究吗?有,但是是浅层次的,充其量是体验后所得的认知。事实上这种情况普遍存在,很多时候,我们的学生和老师只是满足于表面的“探究”体验,而没有个性的研究。当然,我们对低年级学生的探究要求是放低的。

追求“一英里深”的探究,是科学教育提出的又一新的要求。对学生而言,只有人文教育的前提保障,深刻的体验基础,才会有更深入的探究。对教师而言,教师要有敏锐的观察力,要能够抓住深入探究的切入点。

比如,我要求有条件的同学自己准备蚯蚓并观察其喜欢的土壤,学生在寻找蚯蚓的过程中对它的生活环境有了感性认识。就在实验课快结束时,一个同学皱着眉头提出疑问:为什么他家房后的一块土地也是阴暗、潮湿的,可是却一条蚯蚓也没有?底下几位同学也提出了类似问题。捕捉到这个信息后,我激发学生兴趣,鼓励他组建小组继续深入研究,并无偿提供给学生实验仪器、药品的帮助,根据分析、检测,发现:原来蚯蚓喜欢生活在PH4.5-8.5的土壤中,有些同学家屋后的土壤碱性太重而不适于蚯蚓生活。也许这是学生不经意的流露,但老师要善于发现、善于引导,让更多的孩子愿意想方设法深入研究。

科学探究范文第5篇

科学探究教学是指,教师按照科学探索和教育教学的一般规律,创设有益的教学情境,引导和帮助学生就某一探究主题自主地开展搜集资料、调查研究、设计操作实验、合作讨论等探究活动,在小学科学课程中指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是让小学生通过自主的探究活动,学习和掌握科学知识和科学规律,体会科学研究时的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探究能力和科学素养。科学探究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学生的自主性。学生是自我知识建构过程中的积极参与者,通过探究自然而然地进入科学的学习。第二,过程的体验性。学生进行的科学探究活动,是让学生亲身体验和理解知识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探究活动的结果并不重要,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对由亲身体验引出的现象概念有更加深刻的认识。第三,重视科学素养养成。科学探究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让学生通过自己参与、亲身体验、合作讨论,从而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和科学素养。

二、小学科学探究教学存在现状分析

探究教学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被引入到基础教育中,越来越受到广大中小学教师的重视,但在现实小学科学教学中也还存在着较多问题,教学效果并没有明显的变化,其主要原因还是教学改革的理念谈得比较多一点,而实际操作层面的教学方法却很少有专门指导。所以,小学科学教师已基本领悟了新课程改革的新理念,也明确了教学改革的方向,很多教师都将教育关注的主体放在了学生上,认识到了教学内容应该丰富、教学方法应该多样化、要多关注教育过程的实施,但实施教育过程的时候,教师却也力不从心,不知如何建构组织课堂教学,如何运用探究教学模式,或者运用了探究教学,而实质的教学效果并不如人意。所以,解决小学探究教学实际操作问题,是我们要首先思考的问题。

三、小学科学探究教学策略思考

1.信任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探究教学与传统的教学方式不一样,教师首先要创设宽松的学习情景和情境,尊重和信任每一位孩子,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主观能动性,积极引导组织学生质疑、思考、调查、探究、讨论。在探究活动过程中要为学生提供适时的指导和帮助。所以,在探究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多创设自主探究的实践机会,让学生自主设计实验,观察现象,思考分析,探究问题。要充分利用实验室的资源开展一些生动有趣的科学实验。如在《声音是怎样产生的》、《让灯泡亮起来》、《观察金鱼的身体》、《水和油的分离》、《设计制作一个雨量器》等这些具有小实验、小制作性质的探究课时,应该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探究分析,让学生尽情地探究快乐的实验,在玩中学,学中玩,让学生喜欢探究、喜欢动手,必能增长小学生的探究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动手能力。因此,作为小学科学教师,如何开展有效的探究教学,更多是设计研究探究活动,组织引导探究过程,关键是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信任和尊重学生,把科学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多思考、多讨论、多实践、大胆放手,让科学探究课活起来。

2.贴近生活,探究实验贯穿于课内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