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浅墨

浅墨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浅墨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浅墨范文第1篇

浅墨范文第2篇

那一朵晚开的玫瑰

还没有等到最后一朵完美绽放

便在清冷的冬雪中低垂着哀伤

荒凉雪舞的季节,衣抉的惆怅遗落了瓣瓣花香,风也轻抚了纱曼,一阵寒凉,静夜沉寂,一缕薄雾笼罩着街道的每个角落,夜风清冷刺骨,茫然四顾,一袭寒冷独舞了沉睡的夜空,零星的时光,交错着薄凉。

文——那转身后的落寞

触手可及,墨染岁月淡白的痕迹,流年的瞬间来无影无无踪,静默的释放,内心的世界坦白给黑夜,岁月与我,到底是花开流水无情,盛世的让人感叹日渐苍老,依着岁月的肩膀,墨染的感慨万千,用平庸和成熟肢解着桀骜不驯,心在律动,寒风轻轻抚过眉间,青春的欢愉,已是那样的遥远,模糊了沉寂的时光,岁月静好,凄凉了美。

丝缎光滑,如霜美丽,一场美丽的邂逅,终究逃不过烟花易冷的璀璨,时光的荒芜,闪动着旧年的影子,笙歌心伤,多年以后,如期的穿巡风化的褶痕,风寒月冷,眼眸里满是寻觅,那些说不出写不完的故事,依旧零落在唯美的残句里,最后只剩一枕清梦,早霜的习习冷风,荒凉了我的长夜,动人心魄的深处,心伤着自己灵魂的独舞。

朦胧的夜,朦胧了昨日的情真意切,寒宿一地落花飞,素年锦时,苍白无力,生死两茫,谁曾经说过,不离不弃,呢喃在耳边的相惜,从妖娆到凋零,从魂归到梦里,镜花残月,生死相恋,而如今,却不知你在哪里?

烟尘之中,落絮纷飞,看凋谢成一朵彼岸花,错错对对,春去冬来,将真情深藏在字里行间,晾晒一地的痴心,寡思安逸,深夜无眠,唯有文字墨汁拥暖,也唯有文字,与我朝暮惜见相伴,这一生,让我执笔换的一场温柔的期许,不盼望天长,也不等地久,岁月寂寥,与你相见,便是最大的幸福,存一份完整的温柔,念一场最深情的邂逅。

千里寒光,幽声萧萧,冷若冰霜的文字在寂静里浅唱,徜徉在岁月的画卷,在季节中挺拔流年的执着,风寒,已不是落花的季节,三千繁华,忧愁孤吟,岁月不过是一捧黄沙,清愁似织,思念如涓涓流水,几望天涯,华美离殇,只为那倾城如画,搁浅的往事,凄美又伤情,牵引着记忆,眼里全是潮湿的凋落,揉碎在岁月的守候,萦绕孤寂相伴。

撩拨着平静的心湖,前尘过往,几多风雨几多情,红尘多劫,几多不堪,十分好月,却不照人圆,游离在心碎的瞬间,冷香如墨,不问芳草,细数时光年华匆匆,命中注定的缘分随即安然,最深的伤处,轮回在寒风边际摇摆边沿,仰望沉醉,却不能走到过去,回望来时路,只剩下满目苍夷,凋落了希冀,空旷的世界之中,谁还能给自己一个温暖的依偎,朝朝暮暮,把飘零揣在怀里,静数相望。

曾经以为,爱情来了就不会走,曾经以为,天涯尽处,你会是我永远的守候,曾经以为,流着泪的孤独,你会看懂,红尘街头,离愁满地,让我冷了心,苦了守候,牵不到你的温柔。

半世悲喜,一纸白筏,两行心酸泪,书不了的当初,湿了岁月的枕头,在那个岁月的风口,叶落暗黄,一袭芳魂,虚度了一场韶华,绝尘的一路伤痕,今世纠缠不清的宿命,终是用几页白筏,更代不堪的永生,世界的尽头,续一节残篇,再回首,杯盏茶冷,抛却时光,一则笑语为流年哀伤。

沉沦在破碎的记忆里,不想再去徒劳的寻寻觅觅,繁华离合,冷风凄雨,天涯苍茫的无由哀叹,深邃的夜空,再也没有了我期待的风景,有一句话,滴墨说得好,心之净土,红尘中的向往,一生想要的太多,梦想终会破灭,焉有不苦尝世道的,认了吧,终归是要空空的归去。

时光荏荏,现实,总让我触目惊心,翻阅尘世过往,一阵阵心疼不已,潜藏在时光的行程,低着头迈步,背负着厚厚的行囊,让我觉得呼吸时那么的难,这冲诉着尘间红尘气息的地方,我,不愿再待下去,离开,还有我的容身之所吗?哪里才是我的归处?

心思萧瑟,万念俱灰,不想讲话,不想看书,不想写字,寂寥无声的思绪随着散漫在仓皇里游走,冷风轻轻的吹拂,一个人安静的行走,默默的观望,奔波忙碌,耗尽力不从心,这个人生,带来了什么?又收走了哪些?岁月——一份漫长的煎熬,麻木着我的每根神经,过了今天,不知道明天又该做些什么?

浅墨范文第3篇

关键词:龚贤;笔墨;圆;润

中图分类号:J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05-0193-01

一、龚贤简介

龚贤(1618―1689),江苏昆山人,字半千,号柴丈、野遗等。性孤僻,与人落落难合。一生过着漂泊、流离、卖画、课徒的清贫生活。他长期侨居金陵,位居“金陵八家”之首。有人把他的艺术分为“白龚”、“灰龚”、“黑龚”三个阶段,准确的概括出了龚贤不同时期的艺术特点。”龚贤的山水画继承了古人优秀的用笔、用墨、用水、用色等技法,以为自己从艺作画的取证,又以造化为师,对传统全面而正确的继承。

二、龚贤的笔墨特色

(一)圆笔中锋 密笔短皴

龚贤强调中锋用笔的重要性,他说“中锋乃藏,藏锋乃古,与书法无异。笔法古乃疏、乃厚、乃圆活,自无刻结板之病”。龚贤的中锋用笔,笔墨单纯、沉着、圆厚,这是龚贤用笔的长处。所谓用笔圆者,非方圆之圆,乃圆厚之圆也。用笔单纯,可避免笔法变化过多,繁琐细碎,尤其是表现千岩万壑大景致的恢弘气势。龚贤关于用笔说“笔法易遒劲,遒者柔儿不弱,劲者刚而不脆。一笔是,则千笔万笔皆是。寓刚于柔之中谓之遒劲。遒劲之法不独画树,画山画石皆用之”。龚贤强调用笔要活,在山石表现上龚贤多用密笔短皴,这种手法明显的脱胎于董源,只是他的画中更多地还是强调中锋用笔。龚贤的密笔短皴积墨之法与董源的披麻皴、点子皴有着直接的关联。龚贤的密笔因其层次丰富,几类墨法,因而他说“墨中见笔法,始灵;笔法中有墨气,则笔法始活,笔墨非二事也”。

(二)老、鲜、秀、润

在龚贤的绘画作品中,与“白龚”相对,而被称为“黑龚”的绘画作品数量甚多,体现了龚贤的标准画风,这种风格则以墨见长。龚贤画山,其在皴擦之间必有染。龚贤亦是以董其昌为师,但他却而走出了另一条路――“守黑”。在大面积墨的厚积中,经营出神秘而幽深的黑,最终形成“黑龚”的面貌。他创造了独特的“积墨法”,“积墨法”即通过反复皴染以求得浑厚苍润之效果。他每于作画时先以阔绰而凝重的线条勾括大体,再分具体结构,渐次用墨,一遍又一遍地皴擦渲染,笔与笔之间留出空隙,通过积墨来增加山水画的厚重和华滋感。龚贤用墨当然离不开笔,但其用笔还是为了设墨,最终归于用“墨”。他的墨能做到老鲜秀润,笔与笔之间留出空隙。第二遍第三遍积染时,增加其厚度华滋感,使之浓郁苍秀,直到积染七八次、十余次,愈积愈厚,愈积愈黑。

(三)水法妙用

龚贤论画法认为“润墨鲜,湿墨死”,他把润和湿区分开来,提出润而不湿的用墨。龚贤所谓的“润”,关键在于皴法之时能见笔,所以说他“润而有骨”。龚贤的画由于以枯笔求润,能在墨中见笔法,墨中有骨有韵,润湿得宜,取得了外润内有骨,柔中有刚之性。从龚贤的画中我们能领略到:多雨,空气清新湿润,树木浓郁、润泽的南方自然环境,是龚贤对润的追求的现实依据,润成为龚贤笔墨特色之一。湿润如玉,既是其画格,也是其人格。

(四)笔墨浑沦

浑沦是龚贤由笔墨达成的画之气韵。他开创了“浑沦”之说。浑沦的境界是由纯熟而达到“拙”的表现。及有点像老子所谓的“道之为物,惟恍惟惚”,力求达到一种含蓄、淡泊却又意蕴无穷的境界。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皴,干染也”的提出,他使皴扩大了用处范围,也就是说皴可以和染一样隐迹立形。一方面使笔墨浑沦;另一方面,又能在厚黑的墨中,解决墨的浮泛,而使墨中有骨、有韵。从而达到“墨气中见笔法,笔法中见墨气”的墨彩效果。

三、龚贤笔墨的影响

龚贤的成功是离不开笔墨的,从其笔墨与传统、造化己心的关系上,揭示了笔墨的大自然大创造,从而使我们看到龚贤赋予笔墨的新品格、新内容。同时也使我们看到笔墨带给我们的空间是不断延展的,是神秘而令人向往的。

龚贤在对大自然的穷源尽势和消解古人的过程中,成功的从白到黑从简到繁,创造出前无古人的苍黑、深沉、清雅、高洁的艺术风格。他把对艺术与现实的辩证关系的理解,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既要不违反现实,又要高于现实。他的《课徒画稿》以高标、充实、科学、系统的艺术实践苦功,探索艺术规律,并将其高层次的创作心得、艺术手段的隐秘难得之处,深入浅出的公开讲解示范给初学者。

作为明末遗民画家龚贤,坚持反对宫廷绘画之中的仿古之风。重视师法自然,强调在继承基础上创新。因其思想的不同流俗,才使其绘画极具个性。同时借助于江南云山烟树的造化之功,形成自己独特用笔用墨技法和绘画风格,因此成为明末清初画坛一位杰出的山水画家。

参考文献:

[1]陈洙龙,陈旭.龚贤[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12.

[2]周积寅.中国画论辑要[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5.7.

[3]刘小军,刘慧敏.浅析龚贤笔墨风格与画论[J].怀化学院学报,2007(04).

浅墨范文第4篇

【关键词】 中国水墨动画;民族特色;散点透视

一、中国水墨动画的艺术语言构成

艺术语言是指运用独特的物质媒介进行创作使得艺术具有独特美学特征和艺术特征的表现方式和手段。艺术语言不但是创造艺术形象的手段,其本身作为人类艺术思维的工具就具有审美价值。中国水墨动画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态,也拥有自身的艺术语言。

1. 水墨线条与丹青墨色

谈及中国水墨动画的造型语言首先不得不提及其根源――中国水墨画,中国水墨画属于国画的一种,是与设色画相比较而存在的,是一种静态的造型艺术形式。水墨动画片虽是动态的综合艺术形式,但仍以中国水墨画技法作为人物造型和环境空间造型的表现手段,其仍然具有中国水墨画的造型语言特点。

中国水墨画的造型语言,主要表现在工具材料上,采用中国特制的毛笔、墨或颜料,在宣纸上作画。由于采用特制的毛笔,使得“笔墨”成为水墨画重要的技法和理论术语。所谓“笔”是指钩、勒、皴、点等毛笔的不同技巧,使水墨画表现出变化无穷的线条颜色;所谓“墨” ,则是指以墨代色,运用烘、染、泼、积等墨法,使墨色产生丰富而细微的色度变化。

我们在欣赏中国水墨动画时,其每一个镜头或场景都能看出其中的水墨笔法,水墨的渲染使每一种事物都有其自己的表现语言。

2.影视语言

中国水墨动画运用动画拍摄的处理技术,把形象和构图逐一拍摄下来,通过连续放映,形成浓淡虚实活动的水墨画影象。因此中国水墨动画不光综合了水墨画的造型语系,它还综合了电影的艺术形式,具有了更加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1)景别:电影镜头画面是电影语言的基本元素,不同的镜头画面可以创造出不同的艺术形象。中国水墨画的“散点透视”决定了中国水墨动画场面景别大多数为全景,在表现人物心理的时候,特写也很少出现,一般使用肖像式的近景,大部分使用大远景使人物角色占据了极小的空间,以达到情景交融的浪漫抒情效果。《山水情》结尾处少年因为琴师的离开而觉得内心特别孤单无助,导演将少年放置在画面的左下边九宫格处,少年处在一片茫茫山色中只占了画面的不到十分之一,少年之后又以这样的比例在接下来几个全景中上下求索,最后当少年明白老师的用意后,坐在山崖上用一曲琴声表达了老师的知遇之恩。

(2)光线:中国画家创造了独特的皴法、描法及擦染,对物象内部结构与光分布的处理,不是借助透视法、明暗法,而是一种独特的表现形式:水墨。作为塑造形象的基本手段,水墨不强调自然界对于物体的光色变化,不拘泥于物体外表的相似,而多强调抒发作者的主观情趣。如当牧童向空旷深隧的大山呼唤水牛时,当少年遥望已经远离的师傅时,当小鹿听到崇山峻岭中妈妈的呦呦鹿鸣时,主人公的心情不着痕迹的便刻画出来了。

(3)构图:比起其它形式的绘画作品,水墨画画家在创作过程中常常随手挥洒,不受时空限制,甚至不受知觉的限制,常常出现大量形状不规整但疏密有致的留白,画面的韵律与节奏就在水墨的深淡浓浅及线条的浓密舒缓中表现出来。

《牧童》中水牛在水中驮牧童这一场景中,虽只有水牛和牧童,但是我们能根据流动的留白感觉到水的存在性与真实性;当体现牧童吹笛的美妙时,有雄鹰在蓝天翱翔,画面三分之二皆是空白,但就是这样大胆的构图使我们体会到笛声的缈远与悠扬。

(4)蒙太奇:由于中国水墨动画主要是表达一种意境,叙事性弱,所以主要用画面来表现人物的行为及情感,电影镜头感不强烈,大多运用长镜头,画面平稳、节奏舒缓,借景抒情,很少表现人物的主观意识及心理活动,由此形成了浓郁抒彩和含蓄境界的独特风格,或者使用人物在场景中的纵身调度,或使用从左往右从上往下的镜头移动来调度场景。

(5)声音:中国水墨动画中出现的音乐的重要性远远超过一般的影片,音乐不再是一种可有可无的“背景”,而是一个具有独立意义的角色,这是同这部影片弱化叙事强调意境紧密相连的。

《牧笛》刚开始是一段悠扬的笛声,随着笛声的结束一阵阵知了的叫声把观众带入到了乡村的夏天,在牧童梦境中衍生出的那俩只黄蝴蝶像是俩个欢快愉悦的乐符,而将全片推入的是一曲由我国老一辈笛子宗师陆春玲演奏的音色纯净、指法细腻的笛子独奏。

二、中国水墨动画的艺术形象

艺术形象是艺术作品的核心,其不仅具有具体可感的形象性,且能将广泛的生活内容概括其中。中国水墨动画注重对中国传统艺术语言的借鉴和探索,从中国传统绘画中寻找审美语言、造型风格和艺术符号。

浅墨范文第5篇

一、茶的君子之风和行茶之道

茶是饮中圣品,自古就有君子的美誉,为人所景仰。茶性温和,如君子之气;古有“君子之交淡如水”,茶叶也与水相适宜:茶叶在温度适宜的水中上下翻滚,叶片种类不同,宽厚纤细各异、色泽浓郁清浅不一,香高,味醇,形美,馥郁芬芳。有人把中庸看作是一种君子人格,我则把茶的温与润和儒家的中庸之道等量齐观:茶性温和,水温适宜,水量适中,烹茶人手法不疾不徐,饮茶人心态平和,端茶时不偏不倚,饮茶时清清醒醒,清茶一杯,清风几许。中华民族极其崇尚和谐统一,“和”不仅是道德范畴,更是美学境界。而茶人茶事、行茶之道端正平和,宽容慷慨。所以说,茶文化是一种富有中国传统特色的文化。

二、茶叶的气韵和水墨之境

凡人该怎样才能用水墨描绘出茶叶的筋骨?有人善于运用色泽清亮、鲜墨淋漓的酣畅尽兴,而有人则甘于陷入自己残墨水渍的小世界中独处,蓬头垢面,古拙地运笔,让过量的水墨肆无忌惮地沿着宣纸蜿蜒行走、浸泅开去,水渍涨漫,斑驳明灭,沁心,润心。几片茶叶,只是清一色的墨迹,谈不上妙笔,堪堪可以诉说笔墨涵秋的美好,飘渺,朦胧,似深山野寺中的晨钟暮鼓,夜月桑槐下的深闺怨妇的浅唱低吟,废弃庭院古井中的死水,波澜不起。

三、茶叶包装设计理念和水墨元素在其中的运用

中国五千年文化中包蕴着种类繁多、题材丰富的传统元素,水墨元素的确算是其中佼佼者。水墨元素所特有的艺术思维特色为各行各业的包装设计源源不断地提供着养分。它在茶叶包装设计上的运用绝对是最成功的案例之一,因为水墨与茶叶,古来相映成趣,紧密相联。

从水墨中提取灵感,从水墨的视角上去表现茶叶,要求我们深切地去领悟水墨的精髓、真谛和传统茶文化的精神,充分认识包装设计的科学理念。当极具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特色的水墨与茶叶包装设计的奇巧构思碰撞出火花之际,茶叶的档次和品味都将会得到提升。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传统茶道文化衰落的今天,茶叶可能会凭借其外包装给人带来的惊鸿一瞥,甚至其本身魅力在世界舞台上大放异彩也未可知。

(一)水墨元素在不同种类茶叶包装上的具体应用分析

在此,我想要用前人一个关于诗与酒的例子来做比:读易安词,宜喝淡酒 ;读柳郎词,小啜甜酒,酒不熏人人自醺;喝烈酒则大歌东坡词;读辛弃疾词,应饮高梁小口;读放翁,应大口喝大曲;读李后主,应用老酒煮姜汁熬出怨苦味;至于陶渊明、李太白则浓淡皆宜,狂饮细品皆可。茶叶包装设计也如此,水墨的浓淡与深浅应当注重茶叶的类别、色泽、肥瘦,让搭配更加和谐、雅致,使人赏心悦目。因为在选择水墨作为设计元素时,我们已经摒弃了色彩冲击力,视觉冲击力的不降反增则需要茶色与墨色的密切配合。

平生最爱绿茶,愚以为绿茶系列的包装设计最是简易,也最需匠心独运。三两支素净的墨梅或是柳林竹韵都可突出它的清爽、鲜香,但是今人要想三两笔绘出其中意趣来谈何容易。红茶惯常选用暖色调,大团大团的墨迹着实与它相配,有很浓郁的厚味之感。比如“停车坐爱枫林晚”一句描绘的意境何如?墨气最深处,应是士子的裙裳和天边的墨云。黑茶一般选用的是浓墨与湿墨作为主调的包装,名副其实,黑茶冲泡出来的也是大团的浓黑。

笔者见过吴冠中先生的《遗忘之花》,长着长长茎条的花朵向上仰视苍天,设色浓郁,墨影斑驳,观者有一种突如其来的不自在感,容易陷入紧张气氛。《遗忘之花》与黑茶的包装设计似乎很是合拍(图 1)。

(二)水墨元素在茶叶包装设计中的再现

水墨元素在茶叶包装设计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使用水墨书法元素辅助茶叶包装设计,活跃包装设计上的固定文字结构,在现代茶叶包装中,此类运用众多,用草书、行书写出主体部分,再在空白处添上与清纯的茶水相得益彰的图形与绘画;二是用水墨的笔意和气韵来表现,可以自己构图,也可用借鉴先人作品,比如金朝太古遗民的《江山行旅图》运用在茶叶包装设计中,着实令人惊羡,鉴古然后得今,继往更为开来(图 2)。

四、结语

相关期刊更多

美术大观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北方联合出版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居业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山东省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创作评谭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江西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