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专业课教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1.合理处理教材内容
教材是教学的主要依据,好的教材对教学起到极大促进作用。综观现用的职高教材,在体系上存在以下几点不足:有些章节比较重理论、轻实践;课本部分内容陈旧,有些方法、规范与现行的不一致;课本着重介绍的方法,在当地也许不常用。基于此,我对现行的教材进行了适当删增。在教材具体处理上,以需求为重点,注重实践方法的介绍,减少偏深理论的推导,对教材内容进行大胆的精选,删去了一些对专业学习实用性不大,又比较难掌握的部分;授课时根据经验,结合当地形势增添了一些新内容,让学生掌握实践性的东西,既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也可以从中学到实用的知识和本领。
2.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
职高学生文化基础大都偏低,接受能力差,许多人过去并没有接触过机器,对机械缺少感性认识。针对这种情况,我在教学过程中,将传统的“填鸭式”课堂教学改为直观教学。借助实物、挂图、多媒体等手段,使学生具有初步的感性认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具体做法如下:
2.1 充分利用好实物教具。实物教具是指从汽车上拆下的零部件,平时收集的报废零部件或塑料仿真模型等,它具有鲜明的直观性,能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使用实物教具要掌握正确的方法,才能发挥实物教具的优势,取得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2.2 充分利用好挂图。
大部分汽车零部件挂图本身就是课文插图的放大,它与课本内容紧密配合,有助于学生对课本内容的理解,并从挂图中获得一定的感性认识。利用挂图辅助教学,课前应将所用挂图按使用的先后顺序排好,以免在课堂上翻找,这样既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又浪费时间。讲课时,要依据讲授内容来指图,指图位置要准确无误,切记教鞭在图上晃来晃去,更不能将位置指错,否则会使学生产生迷惑,影响对知识的接受。课堂上如果有实物教具,再配以挂图将二者对照讲解,学生容易将实物和挂图联系起来,既可以看到实物的外表,又可以了解其内部结构,这样加快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识图能力,教学效果更好。
2.3 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多媒体作为传递教学信息的媒介,能把抽象的教学内容化为直观的教学信息,既辅助于教,又辅助于学。特别是它能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直观想象地再现客观事物,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材料。我在课堂教学中尽量使用多媒体,生动形象地向学生介绍专业知识,受到学生好评。但课堂教学中多媒体的引入并不意味着就能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在使用多媒体时要注意适度、适时,注意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3.注重实践教学,加强技能训练
职高培养的是技能型人才,因而实践教学就成了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学生是否具备熟练的动手能力,也就成了衡量职高学生水平高低的标准。同时,实践技能的强弱也决定着学生毕业后能否尽快适应工作环境,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3.1 将专业理论教学和技能操作训练有机结合,使学生有较多机会将专业理论知识与实际反复对照、理解。理论学习与技能训练的反复交叉,内容不断更新,学生有新鲜感;理论指导下的技能训练,能使学生感觉学到了实在的本领,自信心增强。由于激发了兴趣和积极性,技能形成进程加快,技能操作训练与专业理论相对应,紧密衔接,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密切结合,理性与感性的同步认识。
关键词:技校 专业课 情感教育
从教十几年来,笔者一直承担机械基础、机械制图等机械类专业基础课的教学工作。对技校生来说,技校阶段是学生人生历程中由发展到相对成熟的重要转折期,在这一时期,很多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机械基础、机械制图等专业课,与学生在初、高中阶段学过的知识差别很大,课程内容范围广,涉及面宽,学生普遍反映不好理解和掌握,不少学生因而失去了学习兴趣。在这一过程中,如果恰当地投之以情感,加强师生间的情感沟通,实现师生间的情感互动,则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下面,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几点看法。
一、教师应注重情感的感染
“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称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首先要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了解学生的需要,怀着满腔热情进行教学活动,给学生树立无形的榜样。其次,在教学中,教师要认真钻研、吃透教材,设计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教具要直观形象,教学语言要生动,语调要抑扬顿挫、富有感染力,教学设计要环环相扣,做到有张有弛起伏有致。这些都有助于产生内心情绪的体验,引起师生的情感共鸣。
教师的情感感染还体现在和谐的师生关系中。教师应以平等的态度对待每个学生,教师对学生真诚的爱,是培养学生情感的最好方法。教师要给学生以持续不断的信任、鼓励,创设温馨的情感氛围,为顺利上好一节课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把握专业课内含的情感因素
在钻研和设计教学方法时,必须充分挖掘专业课中蕴含的情感因素。
首先,用专业课本身所具有的魅力去吸引和感染学生。如在讲授机械制图课程三视图的投影对应关系—“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之前,笔者先告诉学生:这是我国图学史上著名的视图规律“九字诀”,它的创造者,就是我国著名的工程图学专家、科普作家和教育家赵学田教授。这“九字诀”将深奥化为浅显,把复杂变为简单。它一出现,就得到了教育界、科技界的重视和承认,全国各种制图教材广泛采用。那么这“九字诀”到底是什么呢?它有什么神奇的作用呢?大家想知道吗?这一教学情境的创设是以知识本身的魅力来吸引学生,能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其次,可从专业课的实用性入手,把枯燥无味的数字、图形符号、工作原理、应用特点与生活实践相联系,让学生认识到各种各样的机械就在我们身边,从而使学生产生亲切感,产生学习专业课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其三,利用教材中出现的各种知识、科学家故事,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他们自强不息的精神。比如在机械基础课程绪论课的教学中,笔者先朗诵《诗经·七月》中的“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给学生展示“耜”的图片;接着放映以沈从文先生的小说《边城》为蓝本拍摄的电影片段,让学生观察“水碾”;再将它们和蓬勃发展的现代化农业机械做对比。这样进行教学不仅使学生接受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还使他们体会到现代科技文明的优越性。这些机械工业的壮丽场景,很容易使学生把所学专业与未来职业生动具体地联系在一起,从而极大地引发了学生对专业课的感知和探求的兴趣,与此同时,还可直观地对学生进行理想、抱负的教育。
再如讲阿基米德蜗杆时,笔者先请几名学生讲讲阿基米德的故事或名言。学生往往会争先恐后地说“洗澡”“浮力”“王冠”“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动整个地球”,然后笔者再补充阿基米德的其他贡献,并鼓励学生学习他热爱学习、善于思考的优秀品质。
三、想方设法赋予学生成就感
关键词:中美高校;专业教学;比较研究
中图分类号:G40-059.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2)11—187-03
众所周知,美国的高等教育在全世界瞩目,世界一流的高校很大比例都出自美国,这与美国高校高等教育的方式方法存在很大的关系。笔者自2004年至今一直在国内从事管理专业的教学研究工作,期间曾在美国一所高校做访问学者,并在该校管理系从事了一年多的专业课教学工作,对美国的高校专业课教学有一定的认识。由于教育理念和文化传统的不同,中美两国高校教育的整体教学模式有很大不同,本文将从课程设置、课程考核、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及课程评估等方面对中美两国高校管理类专业课教学进行比较研究,以期为我国高校专业课教学提供一些参考。
一、中美高校专业课教学的共性
(一)教学目标明确,专业性强
高等教育的任务就是力争培养专业人才。因此,高校的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教学活动、社会实践都是围绕培养一定的专门人才这个目标而安排的。随着社会竞争加剧,学生就业难度加大,因此如何使学生在就业市场上具备竞争力,学习到社会中需要的基本技能和本领,也对高校的专业教育提出了严峻的要求。此外,科学技术的发展迅猛异常,学科间相互渗透、相互交叉十分广泛。一方面学科的分化越来越细,出现许多分支学科;另一方面学科之间又越来越综合,出现许多边缘学科、交叉学科、横断学科。学科问的渗透交叉、综合分化,向学校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改革学校的专业和课程设置,以适应现代科学技术综合与分化的发展趋势。
因此,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要求高等学校教学过程必须在加强基础课教学的基础上,逐步提高专业化的程度。
(二)教学内容力求新颖,与时俱进
高等学校的教学内容虽然仍以传授人类长期积累下来的知识经验为主,但是教学内容要将最新的学术发展状况渗透到教学中去,要与时俱进,既保证知识的高应用性,也力求知识的新颖性和创新性。
首先,教学内容具有一定的前沿性。高等学校的教学不仅要向学生传授已经有定论的科学知识和专业知识,而且还要向学生介绍最新科学成就,各种学术流派和学术观点和未来学术的发展方向。其次,教学活动具有一定的科研性。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会把科学研究引入教学过程,培养学生从事科学研究的习惯和能力。教师把自己的科研成果融入教学内容之中,一方面会使教学内容更为丰富和充实;另一方面还可以逐步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的意识和从事科学研究的兴趣。
(三)教学手段、教学形式的多样性
高等学校的教学除了按照教学计划进行系统的课堂教学,还要组织学生参加与专业相联系的现场教学、社会调查、社会实践、生产实习、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等多种活动。从教学活动方式来说,高等学校除了在课内传授系统的科学知识,还要在课外广泛开展各种学术活动,如建立各种学术活动小组、聘请国内外学者专家讲学、定期举办学术讲座等。这些活动不仅拓展学生的知识范围,培养研究兴趣,及时吸收科学最新成果,而且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领域,使学生学会将理论知识用于实践从事科研工作。
(四)教学主客体间强调互动性和相对的独立性
高等学校的教学强调教师和学生间的互动。教师需要借助各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进行思考,通过传授知识,让学生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然后独立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教师的独立性体现在教师按照设定的教学目标的要求,准备课程,并结合自己的科学研究和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内容的充实。学生有较多时间去图书馆、资料室查阅各种参考资料,完成教师布置的论文及其他作业,并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自己喜欢的选修课及课外活动。
二、中美高校专业课教学的差别
基于以上高等教育的共性,我们将从下面七个方面来对比中美高校在管理类专业教学上的区别,以便充分发掘美国高校管理类教学的优势,为我国高校的专业课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课程设置
中美高校的管理类专业都采用学分制的方式进行选课,但是中美高校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在学分制的灵活性上存在很大的区别。
中国大学实行了学分制,然而我国的学分制结构中必修课程的学分通常在75%-85%,一些系里要求必须选的选修课也占据了一定的比例,剩余的公选课,学生实际上修读课程的自由度很小。而且基础课(思想政治,,数学,英语)的比例占到总体学分的35%-40%,比例严重失调。所谓的学分制成了有名无实的一种设置。一般来说,我们的管理类专业要求本科生四年毕业,学制相对固定。
美国大学传承的是一种“自由教育”。学生在大学期间除了主修几门必选课,还可以跨越不同学科,从道德哲学、伦理到数学逻辑,从自然科学地人文科学,从历史到其他文化研究都广泛涉猎。学生自由选读课程的权限很大。而且美国的学分可以在多年内完成,学生只要修够学分,并且必修课和选修课比例符合要求,就可以申请毕业。
(二)课程考核
中国大学对于学生成绩的判定倾向于期末一次的考试成绩与平时成绩的综合。普通的必修课,一般占到总成绩的80%,平时成绩20%。选修课的期末论文或考试成绩一般占到总成绩的70%,平时成绩30%。这种考核方式较为单一,对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缺乏评价。这种期末成绩占绝对百分比的方式会使得学生放松平时的学习和积累,将“赌注”压在最后一次期末考试上。
美国大学注重在评定学生成绩时能反映出其综合学习能力,在评定过程中引人多元化标准,以确保评定的准确和客观,因此,在考核学生时更强调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和手段
我国高校管理类专业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比较注重教授知识,使学生构建一个知识体系,因此,方法多以课堂讲授为主,辅以案例分析。现在多媒体教学基本普及,但是满堂灌的方式仍比较普及。正规大学采用网络教学的方式仍旧比较少,网络教学多应用于成人教育学院。
在美国,教师的任务不是教给学生什么,而是帮助学生如何构造知识。教学过程更重视学生思维的自主性,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提纲挈领地讲解重点难点之外,更注重提出个人的见解,并启发学生的自身思维,鼓励他们形成自己的观点。多媒体授课、网络授课相当普及。同样一门课程,学生可以选择通过网络学习,或者通过课堂学习的形式。教师也可以借助网络的方式,随时将辅助材料、新的案例、与课堂教学相关的科研成果等与学生共享,并可以采用网络的形式进行课堂讨论、答疑、小测验以及期中和期末考试。
(四)教学大纲
我国高校在一门课程开设之前,都要有一个教学大纲,内容包括课程的教学目的,基本内容、要求及学时分配,与其他课程的联系与分工,教学方式,成绩评定方法,教材及教参。教学大纲经过领导和相关部门批准后,教师根据教学大纲中课程内容以及学时分配来准备教学计划,学生很少能见到教学大纲。甚至学生在修课之前,根本不知道本门到底要讲授些什么内容。
美国的教学大纲制定的非常细致。教学大纲一方面是教师的教学依据,另一方面是学生选课的关键。美国高校会在下一学期开始前二三个月将拟进行的教育任务公布在网上,每门课程都要附上相应的教学大纲,和讲授教师的介绍,学生可以自己任意下载。在了解了本门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后,来决定是否选修这门课程。此外,教学大纲是学生学习该门课程的一个重要依据。教学大纲里明确了本门课程使用的教材、参考资料,每次考试(包括测验)、作业的类型、所占分数、考试时间,以及评分标准。学生根据这些具体的要求来进行学习,并需要在规定的时间之前提交作业。否则,视为学生没有按照教学要求完成课程。此外,美国的教学大纲还是教师和学生在出现意见时,裁定教学问题的一个重要依据。所以,美国教师力求将教学大纲写得非常详细,以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五)对于作业的管理
中国高校专业课教师很少为学生布置论文类作业,有些选修课的结课作业采用论文的形式,但学生的抄袭严重。教师凭自己的经验明明感觉作业大部分都是学生借鉴别人的,却往往因为没有判断的依据很难处理。现在对于研究生的毕业论文,很多学校采用了复率的中文软件,但是并没有在教学中进行大规模的推广使用。
美国高校教师普遍采用第三方平台进行学生作业的比对。学生很清楚自己哪些地方需要修改。教师可以限定一个重复比率的最高值,当超过这个比率时,学生必须修改自己的作业重新提交,否则作业按抄袭论处,记0分处理。
(六)对于师生课程出现问题的解决方式
国内高校师生间的关系一般比较融洽。学生相对于教师而言,还处于弱势地位,学生投诉教师的事情鲜有发生。学生如果对期末考试成绩有异议,也只会通过私下里的协调来解决,很少通过官方渠道,因为这样往往会适得其反。
美国高校的师生间关系是平等地位。学生尊重教师的专业素养,而并不是教师本人。如果学生认为教师对他的作业和考试成绩评定存在异议,可以首先跟教师沟通,如果沟通后学生仍不满意,则可以进一步向教研室主任投诉。教研室主任根据教师的教学大纲、教师的反馈信息,以及学生的陈述进行综合判断,然后给出自己的裁决意见,通知双方。如果双方中的任何一方对意见不满,仍可向院长进行投诉。院长会召集院领导班子对投诉做出最终裁决。这绝不是形式,每个学期都会有这样的投诉发生。学生据理力争,希望采用各种手段得到分数。
(七)如何看待学生对教师的评价
国内大学目前在课程结束后会要求学生填写对于教师的授课意见与建议,并对教师进行打分。对于得分很低的教师,学校甚至要求教师进行重新培训学习才可以继续上课。学校在组织评优和教师评估时,必须要所授课程全部获得“优秀”的教师才有资格参与教学优秀的竞选。
美国高校每一门课程进行两次类似的调查,获得学生对教师的意见和建议。第一次发生在开课一个多月后,旨在了解教师对于课程的准备情况、教学内容的合理性,以及学生对课程和教师的满意度,学校会把调查情况及时反馈给教师。第二次在期末考试后,期末后的这次调查和建议仅供领导和教师参考。笔者曾经咨询过主管教学的领导,如何看待对于学生给教师的评分。学校并不希望教师为了获得学生的好评而降低对学生的要求,因此要得分过高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不完全是好事。
三、美国大学教学的借鉴
笔者认为,应借鉴美国大学课堂教学的成功经验,对我们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进行认真的反思,并由此做出相应的调整。
(一)提高教师教学的自由度
教学是一个师生知识创新的过程,严格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教学,会扼杀掉教师和学生的创造性,也会使课堂教学变得索然无味。教师在教学目标的引导下,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动用自己的专业素养,采用灵活的手段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二)教学方式更新
毫无疑问,课堂教学仍旧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但是国内高校也应该充分利用网络教学、实地教学来丰富高校专业课的教学。而且,教师可以将自己的科研成果,以及教学辅助资料在网上与学生共享。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安排案例分析、撰写论文等作业,学生在仔细分析教学材料,查阅相关文献后在网络上提交,也便于教师审核和批改。如果能借助第三方平台进行,则一方面学生会更加自律,受到软件的约束不能过多地抄袭,必须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完成作业;另一方面教师在批改作业时,也会减轻一部分非智力性工作的负担。
(三)将教学的主题从教师向学生转化
美国的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如何分析和解决问题,很多教材上的内容教师并不讲解,而是留给学生课下自己阅读,教师会提出一些供学生思考的问题,在学生读书后到课堂上来讨论,并在讨论的过程中,点明知识点和注意的事项。这种师生互动效果良好,不仅达到了学生学习知识的教学效果,也使得教学过程不那么死板和乏味。
关键词:职业学校;建筑专业;教学改革;改革途径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7-0039-02
现如今,建筑人才已成为我国建筑行业发展的中流砥柱。职业学校作为建筑人才重要培养地之一,其身兼重任,职业学校的建筑工程专业课教学方法的改革,不仅仅关系到建筑人才的培养,还关乎着我国建筑行业的未来发展。作为建筑专业课教师,我们的任务任重而道远。
一、建筑专业课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分析
职业学校建筑专业课教学之所以要进行改革,是因为以下两方面的原因:第一,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它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创造了大量的财富。随着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建筑行业发展也极为迅速,正因为如此,建筑行业对建筑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多,现在,建筑行业对建筑人才的要求早已不仅仅停留在“量”上,更看重的是“质”,是人才的专业技能和知识储备。职业学校的学生是直接面向社会的,他们毕业后将走进企业的一线技术岗位,因此,他们必须具备丰富的知识储备和过硬的实操能力,这样才能够脱颖而出,顺利实现就业。传统的教育模式,过分地注重知识理论教学,忽视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对学生未来的就业是极为不利的,因此,我们必须进行教学改革。第二,目前,虽然建筑专业的学生就业率占有很高的比率,但是通过调查我们了解到,仅有部分学生从事了与所学专业相关的工作岗位,也就是说,在高就业率的背景之下,其实还有很多学生走向了一个与所学专业毫不相干的职业,这严重违背了我们的教学初衷,我们的教学是希望传授给学生一技之长,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本领”,然后将这些“本领”毫无保留地运用于将来的工作之中,在未来的工作中取得一定的建树。现在很多企业在招聘应届毕业生时,要求比较严苛,而众多毕业生达不到这些企业的要求,不得已才选择了从事其他职业,为了帮助学生顺利实现就业,提高学生的核心竞争力,我们必须进行建筑专业课程教学的改革。
二、建筑工程专业课教学方法的改革途径
1.分层教学方法的尝试。分层教学法,顾名思义,就是指将学生分成不同层次,为他们制定不同的学习目标,安排不同的学习任务,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学习效率。分层教学法的实施,需要教师从根本上掌握学生的性格特点及学习状况,根据学生的基础水平,再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通过分层教学法,每位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与同等级的学生进行探讨和交流,有利于加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思维探索能力。
2.一体化教学方法的尝试。建筑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它不仅要求学生要掌握必要的理论知识,还必须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因此,教师应该采取一体化的教学方法,在建筑专业教学中,将理论与实践完美地结合起来,全面提高学生的实操能力。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将一体化教学方法与多媒体教学完美地结合起来,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将实践操作的步骤和过程用图片或者视频的形式播放出来,让学生通过观看图片或视频,直接地感受到实践操作的全过程。在得到了最直观的感受后,再配以教师的讲解和对教材的阅读,让学生能够感触更深,理解更透彻。
3.快乐教学方法的尝试。快乐教学方法,就是要为学生创设一个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学生在这种快乐的教学氛围之下,很容易被感染,渐渐地由被动变为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教师的教学活动中来,全面配合教师的教学,增强了与教师之间的互动,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充分开放自己的思维。快乐教学法的实施,有一个必要前提,那就是师生之间必须建立一种相互信任的良好关系,学生只有对教师充分信任,才能够把自己的心里话告诉教师,才能够敞开心扉,和教师畅谈。因此,教师要努力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构建一个和谐的师生关系。
三、建筑专业课教学改革手段
1.明确学习目标和教材特点。很多新生刚接触到建筑专业课,会感到有些新奇,又有些陌生。在刚开始教学时,我们就应该为学生做一个系统的介绍,包括建筑专业的特点、课程设置以及教学内容等等,让学生对建筑这个专业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比如说,《建筑制图》这门课程的主要内容是识图、绘图,这就要求学生要有比较强的空间想象力,再比如,《建筑构造》的主要内容是房屋的构造组成和做法,学生只有多观察、多留意身边的建筑物才能够学好这门课程,再比如,《建筑力学》主要研究建筑结构的力学计算理论和方法,让学生懂得如何才能在更经济的情况下使房屋结构更安全。在教学之初,我们就要告诉学生具体的学习目标,让学生对所学习的课程有个基本的了解,这样对学生的学习是很有好处的。
2.构建真实专业思维,培养学生对专业课的学习兴趣。建筑专业课实践性强,所以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形成一种较为真实的专业思维,使学生身临其境,建立专业意识,培养专业习惯。专业思维的构建可以通过多观察建筑物以及多看一些房屋图片来实现;学习建筑制图可以通过制作模型培养空间想象能力。例如,在教学《制图与识图》这门课程时,我们可以利用各种模型,来引导学生自制模型,学生在制作的过程中,可以培养对学科的兴趣,同时又能够很轻松地掌握书本上的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安排班级负责人去采购一批土豆或萝卜,然后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对这些土豆和萝卜进行切割,最终形成各种各样的立体图形,再画出三视图。做好之后,各小组可以相互交换三视图,然后来猜想这个三视图的原型是什么,这样的一个过程,既提高了学生的作图能力,又充分发挥了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3.注重德育教育,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建筑专业是一个非常特殊的专业,通过它培养出来的人才所生产的产品关系到使用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高楼大厦平地起,抓好质量为第一。成绩不好技能不强是“次品”,思想品德不好是“废品”。一个合格的专业技术人员,不仅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同时还要有很强的责任心和忧患意识。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案例教学法,选取一些典型案例,让学生通过了解和分析案例,知道工程质量的重要性,一个“豆腐渣工程”不仅仅会为公司和个人的信誉带来损失,更是威胁到人们的人身安全,会给国家和社会带来严重损害。教书为主,育人为重,教育可以让学生明白利人利己的务实的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职业认同感,使他们在服务他人中找到自己人生的价值。
一高职学校环艺专业课教学现状
1.过度扩招造成学生综合素质下降由于社会层面的原因,高校扩招和经济发展的矛盾使大学教育出现了许多问题,其中,学生的综合素质下降对环艺专业教学质量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环艺专业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它有很强的技术性和艺术性。环境艺术设计理论家理查德•多伯提出:“环境艺术设计作为一门艺术,它比建筑设计更复杂,比规划涉及面广,比工程更有情感。”作为环艺专业的学生,应具有较强的艺术敏感性和实践操作能力。但是,目前环艺专业的招生原则与高等学校的扩招政策在某种角度上可谓格格不入。一方面,高等学校为了招到足够生源,降低了文化课和专业课的录取分数线。据笔者调查,有些招进来的学生只是接受了几个月的技能培训,色彩、素描这些基本的技能都没能掌握。另一方面,一些学生把环艺专业作为进入高校学习的捷径,因为这类专业文化课分数线较低,许多高中生在文化课成绩较差的情况下,听从家长或教师的劝说,在没有兴趣和爱好的情况下选择环艺专业。在这种情形下,学生学习没有主动性,多处于被动、厌学的学习状态,影响了学习水平及教学质量的提高。
2.教师专业素养偏低大学有着自由奔放的思想魅力和神圣不可侵犯的精神魅力。这就意味着进入高校做一名大学教师的门槛是很高的,包括学位和职称等方面的限制。每位大学教师都需要具备广博的专业知识,但是,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大学教师仅仅具有学术基础却使环艺专业的教学遭遇了瓶颈。受校园环境的影响,环艺专业的教师一般都具有较高的理论素养,但是实践能力和市场意识相对缺乏。环艺专业的技术规范很严格(如室内设计,需要了解结构、材料和工艺等多方面的问题),而且实践性相对较强,在不具有相关技能的条件下,所谓的设计必将是一纸空文。大多数教授专业课的教师将艺术设计作为纯理论课程。这些现象造成课堂气氛沉闷,学生没有兴趣,甚至学生所学知识已严重过时,与社会脱节,影响学生未来的就业。
3.教学方法不合理传统的环艺专业教育模式虽然系统性和综合性较强,却缺乏创新中。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让学生通过背诵、记忆、练习掌握知识,这样会使学生养成保守的习惯,成为知识型的人才。在现行的教学模式中,环艺专业课的教学一般采用课堂讲授的方式,教师的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缺乏创新,缺乏与专业课有关的经济、社会、人文和科学等方面的内容。
二高职环艺专业课教学改革对策
1.建立立体的教育体系环艺专业是一门具有高度综合性的专业,具有动态性和多维性的特点。其培养目标主要是通过系统性、综合性的教学,培养各方面协调发展的人才,学生要具有敏锐的艺术知觉,较强的环境意识、创新意识、超前意识和经济意识,掌握扎实的设计技巧并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以适应当前环境艺术设计的要求。环艺专业,应培养学生面向社会的意识,课程设置应重视实践教学,在理论基础上注重实践能力的提高。把环境艺术设计作为一个体系贯穿于高职三年的教学过程中,使整个教学围绕培养目标有序展开。
2.重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建立专业课教学水平稳步提升的实践教学系统,开展模块式教学,专业设置满足职业需求,着力加强课程设置的职业性、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和教学内容的实用性。注重培养学生应用技术的能力,以培养能力和素质教育为核心,重视专业课教学的适应性、实践性、针对性、连续性和渐进性。以“初步实践——学习理论知识和加强实践并行——综合实践”的模式进行。在环艺专业的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做实验、做习题、进行课程设计及现场教学,利用讲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在实践过程中强化学生的理论基础,改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教学效果。
3.采用多媒体手段教学首先,环艺专业的理论基础知识易于理解,但是创意设计和节点构造能力的学习有时无法用文字表达清楚,必须辅以直观生动的图表画面展现出来才能让学生明白。其次,基于新的课程内容和结构的调整,使用多媒体手段教学可以增加课堂信息容量。单门课程的学时可以适当减少,但是单位课时课堂上的教学内容信息容量却大大增加,这有利于更好地实现培养目标。需要强调的是,信息容量的增加并不是将之前的教学内容简单“压缩”,而是在加入经典案例、附上工程现场图片、经常更新教学素材前提下的信息容量的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