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建筑学专业

建筑学专业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建筑学专业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建筑学专业

建筑学专业范文第1篇

我国建筑学专业的教育模式一直突出类型设计实践,采用由循序渐进、从简到繁的实践教学方法。虽然学生可以通过学习对建筑设计方法有大致掌握,但是从专业素质以及应用能力来看,课程设置上存在突出问题。设置课程的教学对象从横向和纵向都应当进行覆盖,如“建筑法规”面向建筑学专业本科生,“智能化建筑导论”面向建筑系硕士生,“现代建筑技术科学导引”面向建筑系博士生,“结构概念与体系”面向建筑学专业与结构工程专业本科生,“景观生态学”面向艺术设计专业本科生等。

(一)重视设计,忽略技术

目前许多高校的建筑学专业课程设置中,仍然将设计课程与技术课程割裂开来,使得技术类课程相对建筑学专业成为独立的学科。技术类课程缺少与设计教学的互动,在总体教学组织上缺少统筹规划。设计课程专业学习仅仅对建筑的美学、空间利用、形式结构、色彩等方面进行考虑,却忽略了建筑技术,导致课程枯燥。一般来说,注重学生创意能力的培养,根据不同的设计原理,教师会布置相关设计题目。而同步开设的建筑技术类课程主要包括建筑结构与构造、建筑物理与设备等方面,其知识点繁多且复杂,技术性强,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发挥能动性小。在设计课程的对比下,建筑技术类课程更显得乏味。同时在课程安排上,教师也会侧重绘图技巧,导致学生精力大多用在绘制图表上,而对常用的建筑技术知识不求甚解,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课程体系涣散

从教学计划中的课程体系来看,主要矛盾体现在课程体系涣散、联系性不强。建筑技术与建筑设计相对独立,部分建筑技术课程过分强调自身课程体系的独立性,造成技术被作为单独学科讲授,导致设计课程出现功能认识与形式模仿的状况。学生无法建立完整的知识结构,导致综合技能掌握更加薄弱。建筑技术类课程教学内容实用性不明显,采用循序渐进方式进行课程设计,所以低年级学生的设计题目及设计建筑技术问题比较简单,学生在设计构思时对建筑的美学、空间利用、形式结构兴趣浓厚,但对技术类的问题考虑甚少。另外由于接触的建筑技术问题比较简单,所以学生在设计中不会考虑建筑技术对设计的合理性影响,导致学生错误的认为建筑设计主要是解决好建筑功能问题、建筑形象问题,而不会考虑技术类问题。

二、建筑学专业建筑技术类课程教学改革

(一)加强技术类课程的设计比重,强调实践性教学模式

传统的建筑技术类课程,大多都是以教师课堂讲解为主,学生对技术类课堂教学的反应多为枯燥、难以理解,并且技术类课程中涉及的公式繁多、知识复杂、量大,同时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缺乏,课堂气氛沉闷,使得教学与实际差距甚大,教学质量难以提高。工程实践中的技术设计是建筑专业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但大学课程中却没有一门系统的、综合的技术设计课程,学生只能凭自己摸索获得不完整的知识。应改革建筑技术类课程的教学方式,压缩、精简理论部分教学内容,加强技术类课程的设计比重,如建筑构造课程由两个学期的构造1课程、建筑构造2课程,可调整为理论课程与建筑构造设计课程,前者以讲解为主,后者以设计为主。提高建筑技术课程的教学效果,可以将教材内容以专题课形式进行讲解实践。将课堂教学部分分为课堂理论部分与实践性教学两部分,在课堂上根据教学内容将两部分进行穿插讲解,实现重要理论技术与实践在课堂上同时进行,并非传统教育模式下的课堂讲解后再进行实践。这种教学方式能更好的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学以致用能力,提高教学质量。针对建筑技术类教学中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可从几方面入手:(1)现场教学,现场教学具有灵活性,技术课堂讲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利用课堂实践,带领学生到学校周边工地进行现场教学,增强学生的感官认识。另外教师也可根据课堂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对校园周围建筑进行实践调研,并对调研结果在课堂进行分析,创造良好的教学气氛,同时增强建筑技术类教学的趣味性,让学生能够在学习中主动探索。(2)要求学生运用建筑技术知识,绘制技术设计分析图,查找自己的设计方案是否存在不合理性。这一教学方法的实施,首先要教师先了解学生有做过哪些类型设计,选取学生做过的设计作品,然后根据技术教学进程,让学生从建筑技术角度分析自己的方案是否设计合理,在课堂上进行讨论。这样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对建筑技术课程兴趣增强,大大的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主动性。(3)运用典型案例教学。典型案例教学可以让学生直接了解到在方案设计中所忽略了的建筑技术问题。因为学生在学校学习阶段所接触的设计题目,涉及的建筑技术问题一般比较简单,教师可以找一些建筑技术比较复杂的实际工程案例,在课堂上进行剖析,让学生能够充分的认识到建筑技术设计的重要性,并能在今后的方案设计中充分考虑建筑技术问题。

(二)将建筑技术与建筑设计课程进行优化整合

建筑学专业范文第2篇

报考条件:有一定艺术修养,对形体、空间、艺术要敏感,有丰富的空间想象力、造型能力和表现能力,同时具有较为广博的知识面。还要具有一定的美术基础,具备较强的沟通能力和吃苦耐劳精神。具有较好的建筑学专门知识。

简介:建筑学是一门以学习如何设计建筑为主,同时学习相关基础技术课程的学科。主要学习的内容是通过对一块空白场地的分析,同时依据其建筑对房间功能的要求,建筑的类型如体育馆,电影院,住宅,厂房等不同类型,建筑建造所用的技术及材料等,对建筑物从平面,外观立面及其内外部空间进行从无到有的设计。其中所学习的范围小到简单的房间布局,大到城市数个街区的建筑群体的设计。

培养要求:建筑学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建筑设计、城市规划原理、建筑工程技术、环境和空间表现、绘画艺术等方面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受到建筑设计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项目策划、建筑设计方案和建筑施工图绘制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来源:文章屋网 )

建筑学专业范文第3篇

文章基于项目教学法的教育理念,以建筑学专业导论课的教学改革实践为例,在教学中,以项目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探讨导论课教学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并结合笔者的课堂实践提出具体的改革措施,以期对应用型本科大学专业导论课的教学提供借鉴。

关键词:

建筑学专业导论;教学改革;项目教学法

我国的建筑学教育始于20世纪50年代,建筑学专业导论课是建筑学科的入门课程,大部分学校设置的课程为建筑初步,分两个学期进行学习,其重要性在国内外建筑教育界都已得到了普遍的认同。它不仅要使学生初步的认识建筑,了解建筑设计的任务和步骤,还要培养学生的建筑艺术修养,建立初步的建筑空间感和训练建筑表现能力等多项任务。而更为重要的,是应当通过该课程激发出学生对建筑设计的兴趣,掌握建筑学的学习方法,为未来建筑师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建筑学的专业教育中,建筑初步课程的教学改革成为各大高校课程改革的焦点,笔者也结合本校应用性大学的特点和建筑专业“4+1”培养方式的特殊性,对建筑学入门课程进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实践。由于本校建筑学的入门课程在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及课时的分配上都有所变化,课程命名为建筑学专业导论。

1建筑学专业导论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建筑初步自1973年开设以来,经过几代教师的教学探索与实践,形成了成熟稳定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思路,但是由于近年来受大学扩招这个大环境的影响,学生的基本素质有所变化,加之现在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广泛应用都对传统教学内容和方法有所冲击。特别是针对我校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的教学特色,迫切需要优化该课程的教学模式。从教学内容来看,建筑初步分为相对独立的几大模块,各个模块分别对应后续学习的几大课程,这就造成了各大模块之间联系不够,老师在教学深度上把握不准确,学生在学完该门课程之后对教学目标不够明确等弊端。具体的课程内容以集中在线条、渲染等基本技法训练为主,注重掌握操作性技能与规范性为准则,造成学生进入二年级设计时,对空间的认识、对形体的控制感到困惑。这种表现技能训练占用了学生大量的课下时间,但也仅停留在认知阶段,有些同学也会因此丧失对建筑学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2深化教学内容的改革

2.1课程体系的设置

根据学生学习的成长过程,按由浅入深、由基础到专业的顺序,将建筑学专业的课程分为专业导论一一设计基础一一建筑方案设计—建筑施工图设计一综合设计五个层次。整个课程体系的教学着眼于理论与实践的融会贯通,在专业导论课阶段,把一些简单的项目放到教学中,形成做中学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认识建筑的基础上尽早的接触设计,熟悉设计,加深对专业的认识。作为建筑学专业基础课的建筑初步为两个学期开设,总学时196,改革后的专业基础课由建筑学专业导论、建筑设计基础及构成设计等三门课程组成,作为新生的入门课程,教学目标更加清晰、明确。使学生初步认识建筑,认识建筑设计,明确建筑学专业的学习目标和就业方向,培养学生学习建筑学的兴趣,实现真正的入门教育。

2.2教学内容和学时分配

建筑学专业导论课就是要回答三个问题:什么是建筑?什么是建筑设计?建筑设计的想法应如何表达?有了明确的问题,建筑学专业导论课的理论教学与课程实践就可以围绕这些问题展开了,第一个问题的回答要贯穿整个导论课的始终,结合经典建筑作品的分析与相应的理论讲授;第二个问题的回答要通过对历史上优秀建筑作品的分析再现入手,同时要讲授一些经典的建筑空间组合手法;第三个问题是第二个问题的具体化,学生对什么是建筑设计有了一定认识以后,要通过教师对建筑表现手法的初步讲解以及完成一套小型建筑方案设计来摸索、体验具体的建筑设计方法和流程。应应用型本科大学及“4+1”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建筑学专业基础课课程主要针对基于以上指导思想,笔者编制了建筑学专业导论课程内容和学时建议方案,该课程共开设了48学时,其中认知教学20学时,实践教学18学时,每周平均3学时。其中认知教学为理论讲授包括:建筑概述4学时,建筑技法表达2学时,建筑平面识图、制图4学时,建筑方案设计入门8学时;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方法为学生自主学习、小组互评、教师辅导,其中初始建筑2学时,建筑平面图抄绘4学时,小型建筑方案设计与讲评12学时。在认知教学中还加入了课程体系与就业领域介绍的章节,使学生在对后续的课程设置及未来的就业方向有了一个清晰的认知以后,会更加明确学习目标,避免弯路。教学改革后,强化了原有经典内容,如建筑空间形态构成、建筑方案设计初步;增加新的教学内容,如初识建筑、建筑识图;剔除落后的教学内容,如删除开设多年的水墨渲染,只对建筑表达技法做认知性介绍。

2.3阶段性评估完善考核方式

改变传统一考定输赢的考试方法,增加阶段性评估,整个课程考核的分数由三部分组成,平时考勤加课堂表现占总分值的20%,阶段性的训练作业如,初识建筑、建筑抄绘等占总分值的30%,最后期末考核占总分值的50%。这种考核方式不仅使学生更加重视平时的训练,也可以使学生在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得到及时的反馈,提高教学效果。

3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改革

3.1改变教学主体,增加学生主动性

在新的教学模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也不再是以前的“接受式”学习方式,而是增加了自己的动手能力,主动去学习,例如,在建筑历史的讲解过程中,除了老师的重点讲述,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己去搜集国外与国内的知名或自己感兴趣的建筑,整理相关资料(包括建筑区位、建筑特色,自己的认识等)以文字和图片的形式展现个大家,表现较好的同学给予加分鼓励。经实践,这种方式不仅增加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自信心,课堂气氛活跃了,学生自然记忆深刻。“初识建筑”是很多院校已经采用的建筑学基本功训练形式,经过多校调研和考察,决定将其引入本校课程体系中。可综合绘图和PPT演讲等方式,考核学生对建筑历史、工程字、线条练习等内容和汇报演讲的能力,这是建筑学专业的初学者对建筑的第一次正面感知态度的表达,识大家一个展示创意和设计想法的机会,这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们也从中发现了更多学生身上的闪光点。

3.2项目教学法贯穿教学的始终

以前的建筑概论课程以理论讲授为主,课程免不了枯燥乏味,那么教学模式改革后的建筑导论课程在讲授的过程中增加具体项目,以项目为线索贯穿相关理论,理论结合实践,使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了解建筑学专业的必备专业素养与业务能力。以“小型建筑方案设计”项目为导向,讲述建筑方案设计的一般步骤,在学习完相关理论之后,最后以自己的设计方案作为考核内容。在教学之初就以项目为引导,让学生感觉学有所用,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热情。

4教学改革的未来挑战

以项目为导向性,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模式,在教学效果上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是具有一定的可行性教学模式。但在实施的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下挑战,如授课内容深度及教材问题,目前对于课程改革没有针对性的教材,以往教材的主要内容是对整个建筑学专业课程的总结与概括,这就使得许多内容与后面的课程有所重复,以至于老师在讲解过程中,每个知识点的深入程度不好把握,希望通过后续工作,设计一套针对应用性科技大学建筑学专业的教学方案,也期望对其他导论课程有所借鉴。

作者:刘淑娟 单位:广东白云学院建筑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白旭.对建筑初步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2003年9月第12卷第3期

建筑学专业范文第4篇

关键词:结构;空间;构图;质感

中图分类号:J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1)03-0197-02

建筑学专业的学制多数为五年制,第一年的美术课以素描、速写、为基本教学内容。与其他形式的绘画或设计不同,建筑学专业的素描教学存在着一定的针对性,它的目的是培养未来建筑师坚实的造型能力,同时也培养和开拓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审美能力,更为关键的是要能掌握和运用这个造型语言,把想象变为现实。结合建筑学专业特点导出学习专业素描的目的和意义,就是在培养造型的基础上强调一个空间转换与整体分析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形成立体思维,注重实体与空间、体块与体量相互关系的空间形态创造。所以,建筑学素描训练的意义远不止于掌握描绘物体表征的技巧和对平面构图的一般把握。在教学过程中多和学生交流,听听学生对此的看法,增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互动性,给学生多创造较为活跃的开放课堂,引发学生对素描的视觉兴趣与最直观的思考。这样,素描理论课程就不会显得那样的乏味了。对此本文就建筑类专业学生的素描教学谈几点自己的认识。

一、从结构分析上理解形体

空间透视在建筑类专业中占有重要位置,因此素描课从分析几何体的透视开始观察和分析形体结构,从最简单几何体开始着手,树立学生对空间的理解能力和想象能力,逐步学习整体地观察和描绘以及把握画面的构图能力。在对形体空间的分析理解和描绘过程中,让学生理解结构素描是研究体积的几何构成的理想工具。它所关注的是对象的基本几何关系,平面形状或者三维体积的几何关系,而不是对象的表象。一个成功的结构素描需要对物体的三维结构有一个完整的理解。描绘过程中的某些辅助线(轴线、切线、刻画线等等)可以一直保留着,在素描深入时它往往能够协助解决一系列的问题,进一步确定物体的结构、透视和比例关系。当然,在这个阶段,不是说完全不用明暗,而是使学生明确理解明暗的作用主要是增强对象的形体与空间感受,增强画面的表现力。对于结构素描中线条的理解也应是多方面的:受光,背光,中锋、侧锋,厚、薄等线条都须根据物体多方面地加以处理。在接下来的几何体组合以及静物素描训练中仍从结构入手,加深结构观念在学生头脑中的印象,使他们理解所有物体都可以归纳为几个基本形体。建筑专业学生在看待物体时往往只注意物体的局部和表象,因此在教学中就必须要求学生抛开表象,认识物体内部结构的相互关系。几何体、静物乃至于人体的外在的形体都是由各自的内在结构决定的,它们所呈现出的转折关系都是其内部结构的外在形式。当把物体的内在结构抽取出来加以训练时,学生会逐渐感受到结构的重要性,并加以理解。强调结构分析让学生在对整个物体组合较复杂的关系中进行简明的几何构造式的剖析,对形体的关键性部分进行充分的观察和全面的了解。这种方法有助于学生理解形体和空间的关系,培养学生对物体内在结构的自觉关注,达到从内到外的多层次的理解,进而扩展到把握各种物体的描绘方法。

二、从多种角度上观察物体

(一)从整体出发。任何客观存在的形体形象均是由各个局部组成的一个整体,整体离不开局部,局部受整体的制约。观察中整体的逻辑思维就是怎样构图、怎样处理各静物之间的前后空间关系等。

(二)形体观察。观察形体,主要是让学生了解物象的形体结构。有了这种形体观察的概念,就比较容易掌握物体的基本形体和表现物体的立体感、空间感和透视变化。

(三)虚实观察。物体在空间必然受到光波、空气层、环境色和物体本身的影响,使物象产生虚实的变化。一般地说,近实远虚;视中心实,视边缘虚,硬质处实,软质处虚。在教学中,重要的是教师根据这些一般规律,引导学生通过反复观察比较,找出物象的虚实关系,这样既能表现物体的结构、光影效果,又能表现出物体的质感。

(四)从书籍或别人的画中学会观察,这也是效率比较高的一种提升方式。在书籍上,优秀的作品体现了作者较深的观察力,并在文字的指导下能使读者感受其独特的观察方法,纳为己用;在练习中,每个人的观察都不一样,引导观察相互的作业,能体会其他同学作业的另一种方式,这是种效率增替。

三、从构图上理解画面

建筑素描,作为建筑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构图是学习绘画的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研究构图是素描学习最重要的基本功,要想成为一个好建筑师,你就要持续不断地研究它。面对同一个景物,也许会有多种布置方案,如何选择如何安排,在一个有限的方框之内将自己的想法体现出来,变成绘画的形式语言,将无形的、摸不着的、不确定的感受和还未成形的意图凝固下来,这就是构图的任务。在教学中应经常随意摆放几个形体,让学生主动构图。在绘画过程中,学生会很容易带着思维上的惰性来被动的表达几何形体,手勤脑不勤,被遮住的地方就不是他所及范围了。不经常强调,就很容易变得手松。构图是锻炼学生自主表达能力最关键的一步。对于画面的取舍完全属于主观行为,有效避免被对像盲目的牵着鼻子走。

四、从物体质感上练习

通过明暗与光影的练习,学生可逐步运用明暗与光影的变化,在一定的范围内表现物体材料的质感与肌理特征.诸如质地坚实,表面光滑的玻璃与瓷器的釉彩,抛光的金属与有光泽的各种石材等,它们对光的接受与反射都非常敏感、强烈,其形状边缘也十分清晰;而质地松软,表面粗糙的麻毛织品,原始木材与砖瓦石块等,它们对光的反射则比较缓慢,边缘也柔和得多.所以这些都可在素描练习中借助对不同物体质感与肌理的仔细分析与观察,用不同的表现技法将其刻画与展示出来.在整个素描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灌输、摸索、探讨、互动等多种方式,使学生逐步掌握素描技法语言。开始的阶段,学生对技法语言比较生疏,教师需要多讲这方面既有的知识和研究成果,比如线条不仅具有不同轻重、深浅、软硬、直曲等变化,垂直线还具有简洁、上升、张力、延伸、宁静、深远等效果,斜线具有动感、活跃、不安定等情感特征.通过讲解让学生知道线条不仅仅是轮廓线,其实线条及其它造型元素自身的属性是非常丰富的,可以转化为主观造型上的情绪化表现内容。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有些难点问题会反复出现.比如关于素描中明暗交界线的教学就是一个难点.所谓明暗交界线就是明暗交接的地方.不同的物体明暗交接的地方所呈现的形态不同,因此表现方法不同.具体作画过程中是不能按明和暗这两个极致色彩来再现对象的,而应通过表象分析客观对象的内在结构、空间层次,并能从中理解到与建筑设计相关的形象思维方法,强化素描对于建筑设计的指向性等.老师对这些问题要耐心讲解,以加深学生的认识和理解。

在教学方法上可将全过程示范教学与根据学生个性特点有的放矢进行辅导相结合。俄罗斯著名美术教育家阿・贝斯特洛夫教授认为素描上的许多本事、大量技法、表现手段,必须通过教师实际作画来传授,这是欧洲绘画史上自文艺复兴时代就有的,在画室里传艺,从大师到学徒,师徒之间的心手相传的传统的延续和发展,教师有责任引导学生进入视觉的世界,解决画面上出现的问题,然后才能用理论阐述明白,作为造型基础课的素描,是以少量的基本原理为指导的不断重复、提高的艰苦艺术实践过程。教师要通过作画的完整过程,形象地阐明他的素描教学要点.

总之,在对学生的整个素描教学过程中, 应强调形体、结构、构图和物体的质感,以提高学生的造型能力与设计能力为主线贯穿于始终,若整个素描练习能通过这样的训练,就可使学生全方位地接近自然,多角度地思考、分析自然,并能运用多种形式去表现自然与设计新的形态,以此获得未来所特有的思维方式与表现能力,最终达到眼、心、手的高度统一与协调,为今后顺利进入与深入建筑设计专业的学习创造必要的基础条件.

参考文献:

[1]周晓萍.绘画基础・素描[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5.

建筑学专业范文第5篇

关键词:SWOT 地方高校 建筑学专业

一、发展现状

近年来,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建设活动的蓬勃发展,为与之关系紧密的建筑类专业提供良好的发展机遇,尤其是建筑学专业,担负着培养及提高未来建筑师素质的责任,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建筑学专业涉及领域广泛,要求从业者具有知识面广泛,以及较强的形象思维能力、图形表达能力、感性创造力和动手能力,从而满足现代社会的多元化发展。因此建筑学专业相对其他专业对开设院校和师资以及外界教学环境有更高要求。

地方建筑学院校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在譬如专业发展以及滞后于传统建筑院校,缺乏基础较好的生源和综合素质强的师资,学校专业定位以及专业教学特色的建立等诸多问题上与重点院校仍有较大差距。因此更应该积极应对市场发展的需要,合理确定培养方向定位,着力体现地方高校建筑学教育办学特色,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激发建筑学专业活力,提高建筑学专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本文拟通过分析陕西理工学院建筑学专业优、劣势,探讨地方性高校建筑学专业的发展策略。

二、优、劣势分析

陕西理工学院位于陕西南部的秦岭与巴山之间的汉中市,正处于汉水流域上游,在历史和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中,积淀了丰厚的文化底蕴,以它优越的自然、特殊的地理环境彰显着个性。学校也形成了“扎根秦巴,艰苦创业,服务基层,培养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的高级应用型人才”的鲜明办学特色,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办学实力显著增强。

本校建筑学专业也以具有成熟教育经验的建筑院校为学习典范,希望借鉴这类院校的成熟经验,往往忽略了自身的特色优势,一味朝着优秀学校靠拢,实际情况却并不乐观,很难达到与其专业建设水平相当的高度。

由于本校地处汉中,虽然具有独特的自然和人文环境,但是相对其他传统建筑院校,发展相对缓慢,尤其是建筑学专业开设仅10年,与其他老院校相比没有优势可言,加上地处三线城市,无论是师资力量的补充还是生源都受到影响,这也是本校建筑学专业发展的瓶颈。

三、发展策略

建筑业的大力发展对地方高校建筑专业来说,是极好的机遇,建筑设计人才需求的不断增加,促使建筑专业报考人数逐年上升,很多院校相继开设建筑学专业,学生就业前景好。加上国家对陕南地区的重视,利用利好政策,发挥本院校建筑学专业的地域唯一性优势,着力为本地城市建设服务,改善自身办学条件,增强专业竞争力,反哺社会。

首先,注重利用区域优势,培养学生崇尚自然、延续城镇历史文脉、勇于创新,既尊重人文精神,同时也以文脉传承作为教学特色,由此创建具有当地地域特色的建筑学专业教育方式,既利于当地城市建设的发展,也促使教学与实践相结合,达到专业教育最根本的目的。

其次,以培养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学生为主要目标,提高学生自学能力、接受新技术新知识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学习能力不同的学生,提出有针对性的教学模式,改变一成不变的教学体系,保证基础教学的同时,寻找增长点,提高整体教学水平, 克服譬如学生定位以及自信心的建立等诸多问题,建立符合本院校实际的建筑学专业发展方式。

再者,教师通过注重陕南地域文化的研究,促进自身能力的增长,扩充教师专业以及相关专业的知识,利用“广义建筑学”教学方法,整合现有教育资源,建立具有特色的专业课程体系,拓宽学生视野。

四、结语

建筑学专业教育是一个复杂的教育体系,它是与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紧密相关的。因此,本校建筑学专业需要审时度势、保持行业敏锐度,增强与地域文化之间的融合,既延续历史文脉又促进新技术的发展,承前启后,服务社会,探索有效的专业可持续发展模式,增强专业的生命力和竞争力,才是我们发展的宗旨。

(校级科研项目基金SLGKY12~19,陕南移民背景下城镇聚落的生态重构与特色研究)

参考文献:

[1]鲍家声.建筑教育发展与改革.新建筑,2000(1):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