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病理学课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1-0132-02
普通植物病理学是农业院校中植物保护专业重要的基础课程之一,主要讲授植物病理学的基本理论、概念等。该课程对学生进一步学习植物病理学起着不可忽视的启蒙、解惑和引导作用。因此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熟练掌握该学科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术成为高等院校面临的挑战。实践性教学是高等学校培养和造就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重要环节。普通植物病理学教学实习作为该课程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既是对理论学习效果的检验与应用,又对学生基础知识与实验基本技能的巩固与提高起着重要的作用,为进一步学好植物病理学专业课打好基础。同时通过实习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植物病理学的兴趣,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意识、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独立的科研能力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为巩固所学知识,培养高素质植保人才,学校在每年的秋季开学初专门安排3周时间进行集中的普通植物病理学野外实习。
一、教学实习目的
为巩固学生对普通植物病理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完成理论课程和实验课程学习后,按照大纲要求在秋季学期初安排3周时间进行集中的教学实习活动。
二、教学实习安排及实习内容
1.指导教师及学生的人员安排及责任要求。①人员安排。为保证实习质量,明确老师的责任,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每个自然班分为两个实习小组,每个实习小组指派一名专业指导教师负责学生的全部实习过程。这样安排既可避免以往人员过多学生只是被动地跟帮走,或者学生找不到指导教师的情况发生。同时也可以实现老师与学生一对一、面对面地直接答疑解惑,大大提高了实习的效果。②指导教师职责。首先,植物病害标本的采集。指导教师带领实习小组的同学对实习地点的植物病害发生情况进行初步的调查,了解不同的生态环境、不同的生长季节等与植物病害发生的关系;指导学生对实习地点的植物病害标本进行采集,注意不同种类的病害采样部位的差异,尽量采集植物病害症状表现典型的样本;督促学生做好记录,包括植物名称、病害名称、采集时间、地点、采集人员等信息;负责解答学生在采集标本过程中提出的疑问。其次,植物病害标本的制作和鉴定。指导教师指导实习小组的同学对采集回来的植物标本进行整理和分类,指导学生依据所采病害种类采用不同的标本制作方法,如叶片可以采用干燥压制的方法保存,而柔嫩的果实则需要进行一定的处理后采用不同的浸液浸泡,尽量保证标本的原色;永久玻片的制作,指导学生对不同的病原物选择不同的制片方法,保证病原物形态特征明显;引导学生借助工具书对所采病害标本进行鉴定。最后,指导教师要认真督促学生保质保量完成实习。③学生任务。首先,学生要对本次实习的目的、要求、内容及注意事项有充分的了解,并对理论教学中相关知识点进行认真复结:如植物病害的病状和病征,植物病害与虫害、伤害、衰老的区分。主要植物病害的识别要点。侵染性病害与非侵染性病害的区分。培养基的配制。临时玻片和永久玻片的制作。干制标本和液浸标本的制作等。其次,服从老师的安排并认真学习植物病害标本的采集、制作、鉴定等各个实习环节。在老师的指导帮助下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锻炼和提高自己的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独立科研能力。最后,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实习任务。
2.具体实习安排及实习内容。实习采取指导教师带领学生集中采集植物病害标本和学生自由采集植物病害标本相结合的方式。第一周周一的上午老师讲解实习安排,包括实习的目的、内容、进度、任务,要求、注意事项等,并分组领取实习用的工具。下午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准备实习用品,包括永久玻片的染色液和浮载剂的配制、培养基的配制、实习用具的灭菌消毒、三角袋的折叠等。从第一周周一下午开始至第二周周末集中进行植物病害标本的室外识别、采集、制作与鉴定。主要的实习地点包括农田、果园、蔬菜生产基地、市内公园、山区等处。为帮助学生尽快进入实习状态,由指导教师选取实习地点的某种病害为例,详细讲解该病害的症状、发生规律、病害循环、病害防治等。指导学生对该实习地点的植物病害进行采集,最后由学生将植物病害标本带回实验室进行整理、分类、标本制作、鉴定。除指导教师带领采集植物病害标本之外,其他时间由学生小组组长带领本组成员自主安排时间采集和制作植物病害标本。作为指导教师自始至终坚持及时指导所带领的实习小组,对标本的采集、整理、分类、制作、鉴定等各个环节进行详细地指导。第三周主要在实验室内制作永久玻片、植物病害干制标本和液浸标本的保存,实验室每天安排指导教师轮流值班。
三、教学实习考核
以往的实习考核方式为只交一份实习报告就可以,这样容易造成学生实习不认真,敷衍懈怠现象的发生。因此为保证实习的质量,我们变更了考核方式。具体如下:(1)出勤率。这部分由每组的指导教师负责,占总成绩的10%。(2)植物病害标本的质量和数量。以小组为单位,每组上交制作合格的植物病害标本50份,占总成绩的20%。(3)永久玻片的质量和数量。每人上交制作合格的永久玻片5张,占总成绩的20%。(4)标本识别考试。要求每位同学在本次实习所采集的标本中任意抽取10种进行识别,占总成绩的20%。(5)实结报告。每人上交一份实习报告,报告内容占总成绩的30%。
四、结语
普通植物病理学课程实习对激发学生学习病理学专业课程的兴趣,树立正确的专业思想,具备过硬的专业素质具有重要意义。为提高实习的效果我们采取老师带领学生采集植物病害标本与学生自主采集植物病害标本相结合的原则,既明确老师的责任又极大程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大学生正处于活泼好动的年纪,亲自动手采集制作植物病害标本对于他们充满了诱惑力。因此在实习中我们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鼓励和引导学生自己动手采集、制作和鉴定植物病害标本,指导教师主要起引导、答疑作用,这种实习方式深受学生的欢迎,学生参与实习的积极性非常高,直至实习结束许多同学仍有意犹未尽之感。
虽然在实习开始时学生出现茫然无措之感,出现分不清自然衰老、伤害、虫害与病害等现象的发生,但是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学生很快便将植物病害与其他现象区分开,并学会将理论课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通过实习,学生们对于普通植物病理学课程有了深入的了解,掌握了植物病害标本采集、制作、鉴定的基本知识;对一些常见植物的主要病害的发生与危害有了感性的认识;在采集制作植物病害标本时同学们不仅提高了动手动脑能力,也深切体会到了团结协作的重要性;实习中学生在指导教师的帮助和指引下将自己以前课堂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体会到了理论与实践的区别以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同时通过实习,培养了学生学习植物病理学的兴趣和探秘自然的兴趣,为今后的专业课学习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考核制度的改革也改变了以往学生敷衍实习现象的发生,促使学生认真对待课程实习的各个环节,培养和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加深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和理解,从而保质保量地完成实习任务,切实达到实习目的。
参考文献:
[1]纪兆林.浅谈多媒体在普通植物病理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02):183-184.
[2]青玲,孙现超.浅析新形势下植物病理学专业素质教育的困境及应对策略――《普通植物病理学》课程改革的思路及实践[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5(2):238-241.
[3]易龙,蔡乐.普通植物病理学实践性教学的探索[J].高等理科教育,2011,(3):126-129.
[4]顾丹丹,钮绪燕,刘杨.普通植物病理学实践教学的完善与提高[J].天津农业科学,2013,19(12):39-41.
[5]朱宏建,周鑫钰,周倩.《普通植物病理学》实践教学改革初探[J].价值工程,2013,(20):303-304.
[6]Geroger N Agrios.Plant Pathology.Four Edition.New York.Academic Press.1998.
【关键词】病理学 教学模式 改革 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16-0063-01
我校病理学教研室对病理学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整合病理学教学模式,采用案例版教材,把临床具体病例引入理论教学课堂,丰富形态学实验课、完善实验教学,以适应培养学生的岗位职业能力的未来发展需要,我们获得了一些经验和成果。
一 教学模式改革的实施
1.引入案例
整合病理学课程教学模式的目标是突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然后强调理论知识。病理学理论分为总论和各论,总论是所有疾病的一些共同发病规律,各论是各系统器官疾病的具体表现。
传统的病理学教学是依次对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经过和转归进行讲授,而对学生能力的要求相对较少。为突出学生能力的培养,教研室对具体疾病的授课方法和内容进行了改革,引入案例。如在讲授消化性溃疡时,先从疾病典型的临床表现入手,之后给学生展示病理标本,然后对病因和发病机制作一解释,再结合病理改变,分析相应的临床表现,从形态到功能、到生化改变,全面透彻地阐述疾病,这部分内容要求学生灵活应用。这样既突出了重点,强化了必须掌握的知识点,又可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运用于临床医学,掌握疾病的临床诊断和病理诊断。
2.图像和模型相结合,开展实验课教学
病理学是一门形态学科,以解剖学、组织学为基础,对疾病进行形态观察。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教研室把大体解剖模型标本和组织学切片融入教学中,进行复习巩固。尤其是讲解病理学各章节时,在观察器官切片标本之前,首先利用解剖模型标本复习各器官的解剖学知识,然后复习组织学知识,从宏观到微观,使抽象的微观世界和宏观世界联系起来,加深学生对结构的认知程度,直观地做到了人体结构从宏观到微观的过渡。
老师应利用实时多媒体教学设备和显微电视摄像系统,向学生展示病例相关的病理标本,并予以解释,也方便回答学生对标本的疑惑。老师利用图像处理软件,比较正常解剖结构及病理标本、正常组织学结构及病理学结构,给学生更加直观的印象,有助于对病变的理解。尤其对教学中的难点和重点,进行放大倍数拍摄,点击典型结构区局部放大或缩小,指导学生理解教学内容。大量的知识信息通过多媒体技术综合演示出来,可以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充实教学内容,联系多个学科,从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认识疾病,将基础医学与临床诊断联系起来,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
3.多媒体互动系统引入实验课考核
我们应用数码互动系统的教学编辑软件将切片图片编撰成多套练习题,便于学生进行自检练习,检测学习效果。考试过程中,教师利用这一教学系统同时发放一对一考试试题,进行实验考核。考核成绩作为平时成绩的一部分,最终汇入总成绩,这样使考试更公平、公正。
二 教学模式改革的成果
我们将传统教学和改革后的教学进行了对比,选取北华大学医学院2009级医疗专业196名学生,由计算机随机组合编为4个班,确保学生入学分数各班比较无差异。选取1、2班为实验组,共68人;选取3、4班为对照组,共68人。期末考试平均成绩,实验组:78.32±5.36,对照组:69.71±7.32,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成绩有显著性差别(P
三 结论
通过对病理学教学方法的改革,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能牢固掌握病理专业知识,提高了自主学习、分析推理、准确判定等综合能力,为今后临床知识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达到了培养实用型人才的教育目的。
参考文献
[1]宋汉君、姜思政、罗佳滨等.新形势下医学教育培养模式和目标的探索与实践[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06(3):15~17
[2]李玉林.病理学(第七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
[3]Schneider S,Bazarian J, Spillane L,et a1.Educational Prescriptions:Problem based learning in the ED[J].Acad Emerg Med,2002(10):1053~1061
Practice and exploration of pathological bilingual teaching model in the ordinary medi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LI Sheng ZHANG Runqi
Pathological Teaching and Research Office, Faculty of Basic Medicine,Xi'an Medical College, Shaanxi Province, Xi'an 710021, China
[Abstract] Medical bilingual teaching is the inevitable product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 Pathology is an important basic disciplines of medicine and it is a bridge between basic medicine and clinical medicine. So it is quite necessary to carry out the bilingual teaching of pathology. In order to adapt the teaching development, the medical English major was first elected to bilingual teaching in pathology since 2011. Our pathology teaching team is Shaanxi provincial teaching team, and our pathological course is the provincial level high-quality goods curriculum. In recent years, the whole teaching team gained some experience and understanding in the teaching mode, teaching material, teacher training of bilingual teaching through the bilingual teaching practice and exploration. All of these provide a lot of useful reference for future pathological bilingual teaching.
[Key words] Bilingual teaching; Ordinary medi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Pathology; Course
双语教学(bilingual teaching)是指在专业课的教学中,以外文原版教材(一般为英文)为基础,采用母语和外语(主要指英语)两种语言同步授课的一种教学模式[1]。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国际科技交流的通用语言――英语,逐渐成为获取知识的重要工具以及学术交流的重要载体。在医学领域中,新的研究成果大部分都以英文的形式发表,所以英文文献和科研成果在医学工作、科研交流中都不可避免需要接触到,因此要更好地掌握医学的新理论和新技术,就必须具备良好的英文交流能力。然而目前我国医学工作者中外语基础参差不齐,这一点很大程度上也制约了医学在我国的发展,所以有必要从医学工作者的后备军――医学生开始,将英语和医学专业知识紧密地结合起来。因此医学双语教学就成为了时展的必然产物,它可以让学生在学习和掌握医学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提高专业英语水平,并能熟练查阅相关的英语专业书籍和文献,为将来的学习、工作打下坚实基础。教育部2001年时,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要求生物医学等专业在3年内外语教学课程要达到所开课程的5%~10%[2]。
病理学是医学教育中重要的基础课程,也是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之间的一座桥梁,因此开展病理学的双语教学十分必要。目前,作为教育部所提倡的教学方法,医学课程的双语教学在我国大多数医学院校中已陆续开展。但在二本医学院校中,病理学课程的双语教学,尚处在探索阶性阶段,在整个双语教学中还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比如双语教学师资配备不足,比如学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等。为适应教学发展,西安医学院(以下简称“我校”)首先选择了英语基础较好的医学英语专业,从2011年开始开展医学课程双语教学的尝试,英语专业学生有着相对扎实的英语基础,将来主要在卫生、教育、科研、新闻出版等部门从事医学专业的翻译、研究、教学、写作等。我们病理学教学团队是陕西省省级教学团队,所承担的病理学课程是陕西省省级精品课程,在近几年的病理学双语教学实践和探索工作过程中,我们整个教学团队在双语教学的过程中在教学模式、方法、教材、师资培养等方面获得了一些心得和体会,将为今后的病理学双语教学提供有益的借鉴。
1 病理学双语教学的教学目标
病理学双语教学的目标应该是,培养学生通过英语的思维习惯来正确地理解病理学的专业知识,最终让学生能够运用英语进行病理学专业的表达、交流。通过病理学双语教学让学生在掌握专业的基础上提高专业英语的水平,并能阅读相关的英文病理学书籍和文献,为将来的医学工作和科研打下坚实的基础。但是如果简单地把双语教学等同于专业外语教学,就会背离双语教学的初衷,而且还会严重影响双语教学的效果和学生对病理学课程学习的热情[3],因此随着双语教学开展的进行,需要教师来不断地依据学生的阶段性反馈及时修改和调整教学目标。
2 病理学双语教学中英语所占比重
在病理学双语教学进行之前,我们首先通过大学英语四级通过率对学生的英语水平进行了摸底,根据每一级学生英语水平的具体情况,再来确定双语教学中英语所占比重。医学英语专业的学生本身医学课程的基础就比较薄弱,再加之病理学专业词汇又相对复杂,所以如果在教学中加入了过多的英语,不仅会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甚至还会引起学生对病理学课程的反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循序渐进,按照学生的英语和专业课基础,以及学生在教学中的反馈来选择双语课程中合适的英文比例[4]。我们结合对历届学生的调查和摸底,发现在我校病理学课程双语教学中英语所占的比例以控制在20%~30%为宜。
3 病理学双语教学模式中的问题和对策
我们教学团队在病理学双语教学的实践过程中,感受不少的挑战和难题,其中比较突出的是学生面临的语言障碍和双语师资的缺乏[5-6],我们教学团队成员经过讨论、交流,以及和学生间的多次座谈、沟通,有如下的心得和体会:
3.1 普通医学高等院校中学生的英语水平和医学专业基础参差不齐
学生是双语教学模式的主体,他们的英语水平和对双语课程的接受程度是决定双语教学成败的关键所在。在双语教学实施之前,很有必要对学生的专业课学习情况和英语基础(如大学英语四级通过情况)进行调查。先掌握学生的基础,以便在后续教学中采取合适的教学模式及策略。在普通医学本科院校中,学生的英语基础普遍较弱。而病理学又是基础医学向临床医学过渡中的桥梁课程,因此学生在前期学习中医学知识的储备对后续的双语教学影响很大。如果一方面学生英语基础较薄弱,另一方面对病理学课程专业知识的理解和分析能力也有限,那么病理学双语教学的难度就可想而知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不断和学生沟通、交流,尽快地接受学生的反馈,及时对教学的内容和方式进行调整。
3.1.1 首先要让学生正确认识到双语教学的必要性 影响病理学双语教学效果的,不仅仅是学生扎实的英语基础,更重要的是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只有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才能真正在病理学双语教学模式中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在病理学双语教学开展之前,我们首先要统一学生的思想,让学生必须正确认识到关于本双语教学的必要性。帮助学生着眼未来,充分认识到双语教学是医学教育的必然趋势,不要对双语教学产生反感和畏难情绪,并且鼓励学生要克服一切困难,积极参与到双语教学中来。
3.1.2 鼓励学生在课后查阅病理学英文文献和资料 查阅病理学相关英文资料,这是双语教学模式的最好实践,这样做,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对英语病理学词汇有更深刻的记忆,另一方面为学生在以后的工作和深造中查阅文献打好基础。另外文献中的新知识和新信息,也会增强学生对病理学双语教学的兴趣。
3.1.3 在病理学双语授课中应采用由浅入深的教学方案 在病理学双语教学开始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先记重要的病理学词汇,在实验课绘图作业中要求用英文进行旁注;在学生应逐渐适应以后,就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图书馆、网络查阅相关英文文献或病案;最后,就可以在双语教学中引入临床病理讨论中,就可以分小组选代表制作PPT,尝试使用英语进行简单的病案分析。在教学中应该让学生主动参与双语教学,争取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直接用英语来回答专业问题,还可以布置让学生来做每章节的英文小结。
3.1.4 学校可以考虑开设“卓越班”实施双语教学 在医学教育中双语教学模式的展开并不应该只局限于某几门课程,而应该贯穿整个基础、临床和实习课程中,只有保证双语教学延续性和连贯性,才能真正营造出浓厚的双语教学氛围,真正做到加强医学生外语能力的培养。在普通的医学本科院校中多数学生英语基础比较薄弱,而且,医学课程若使用双语模式则需要相对较多的课时[7],另外,如果采用双语授课模式来讲授所有医学课程,学生整个在校学习时间也需相应延长。因此,在普通的医学本科院校中可以考虑在部分专业中选择英语基础较好的学生,相应延长学制,开设“卓越班”,以便更好地实施双语教学,培养出具有较高英语水平的优秀医学人才。
3.2 普通医学高等院校中缺乏高水平的病理学双语师资力量和配套的教学资源
为了适应医学发展国际化的需要,培养一支年轻的、优秀的双语授课教师队伍非常必要。在系统的医学教育中,双语教学的开展不能仅局限于某一学科,而应尽量涵盖各个医学,从最初的基础医学课程开始,直至学生完成全部临床课程,都应该配备优秀的、充足的双语师资力量。从事病理学双语教学的教师在精通病理学专业的同时也应该具备良好的英语基础。只有双语师资队伍建设的过硬,才可能把双语教学有声有色的展开。在普通的医学本科院校中,师资力量无法与重点院校相比,海外留学归国人员较少,虽然大部分专业课教师英文阅读能力尚可,但听、说方面较为欠缺,特别是讲授时的语音、语调和语言使用的正确性有待提高,而且缺乏双语教学的经验[8]。
3.2.1 储备和培养优良的双语师资队伍 储备和培养双语师资队伍需要制订长期的计划,要做好储备和培训需要经历长期的努力,不可能一蹴而就,所以需要通过各种方法加强对教师专业英语的口语、听力、思维方式的培训。首先,在引进教师的时候,外语水平应当作为重要的参考指标,而在选择双语教学师资时更应选择英语基础较好的教师[9]。其次,应该在各方面加强双语师资的培训。例如由我校英语专业教师或者外教对双语师资进行英语听说能力的培训;到国外医学院校进行短期学习培训;到国内具有较高双语教学水平的大学进修;定期举办病理学英文文献的讲座,由双语授课的教师轮流用英文主讲[10];邀请国内外专家来学校对教师进行双语教学的培训;另外团队内的集体备课也非常重要,双语授课的教师间可以相互进行评议,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使双语教学更加规范化、标准化,团队成员之间的经验交流有利于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双语教学氛围,能够促进教师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不断提高各自的教学水平;另外必须建立严格的试讲制度,上岗关要严格把握,试讲这一环节可以发现任课教师存在的具体问题,并及时加以解决。
3.2.2 编制适合普通医学院校的双语病理学教材 双语教材是双语教学的载体,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很多教师认为,双语教学要开展,就必须要依托英语原版教材和教辅用书。但是鉴于普通医学院校学生的英语基础相对薄弱,从和学生交流沟通中,我们发现,只有少数学生提出可以使用英文原版教材,而大多数都要求使用适合我校学生基础的自编的双语教材,而且国外英文原版教材内容大都和我国的病理学教学大纲不太相符。因此,适合绝大多数学生的双语教材的编制就提上了日程。只有自己编制适合本校学生英语水平的教材,才能真正达到双语教学的目的,否则一味强调使用英文原版教材,将可能会顾此失彼,造成学生对双语教学的抵触和反感,反而使教学效果走向另一面[11]。
考虑到学生的英语和专业课基础以及未来工作岗位的需要,在教材的编写上需要以够用、适度为原则[12]。病理学英语词汇是病理学双语教学过程中的难点,在编写双语教材时,病理学词汇难度要适宜,需要的时候应该辅以中文讲义,一定要适合本校教学的实际情况,把握好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另外,在编写病理学双语教材的基础上,还可以同时编写配套的双语版病理学实习指导、提纲、习题册等[13]。学生在听课时可以将提纲当笔记用,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可全神贯注于整个双语教学过程。每章节前应有相应的英文总述,每章节后应附有相应的英文小结,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对所学内容及时回顾和总结,可以在优秀的英文原版教材中摘取部分经典案例,用作病案分析。
3.2.3 自主研发病理学双语课件 双语教学的开展离不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我们通过我校附属医院病理科、图书馆、各大病理学网站以及英文原版教材等多渠道收集大量素材,采集了典型病理学学图片、动画、影音资料等,充分利用形态学科的优势,制作出了形式生动活泼的多媒体课件,可将病理学内容深入浅出地讲解清楚,更能够激发学生对病理学双语授课模式的学习兴趣。制作精良的多媒体课件能形成多种刺激,直接作用于学生的视觉、听觉,不但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有利于弥补学生英语基础薄弱对专业知识理解的影响。
多媒体课件中的英文比例从我们的调查结果看,应该控制在20%左右为宜,这样大多数学生才能够真正理解专业知识内容,英语比例过高,学生反映将无法跟上课堂进度。毕竟,双语教学的主要目的仍是让学生接受和理解专业知识,专业英语的提高只能排在其后。另外,为实现良好的双语教学效果,在课件中最好采用中英文对照的方式,方便学生接受双语授课的同时较好地理解专业知识。在课件制作时,内容应该清晰易懂,用词应该精确简练,条理应该明确清晰。同时也可在英文原版教材中摘录部分低难度较大篇幅的内容,并且辅以较多的图片和动画等素材,来帮助学生理解[14]。还可以在每章节讲授结束后,要求学生自己制作简短PPT并进行英文小结,这样更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便于学生理顺本章的知识要点。
关键词:森林病理学;实验教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B
“森林病理学”是森林保护专业的重要专业课程之一,该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实验教学是该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消化课堂理论教学的知识内容,还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自学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随着人类社会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森林病理学的学科及概念范畴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已经远远超越了学科建立之初的认识。
当代森林病理学的核心特征是将分子、细胞、个体、种群、群落、景观、生态系统等不同结构层次作为一个有机系统来研究森林病害。从开设“森林病理学”实验课程以来,老师们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然而,“森林病理学”学科的迅猛发展要求该课程实验教学必须与时俱进。因此,面对这种现状,我们需要在以前的实验教学课程设置的基础上进行相应调整。
首先,压缩基础验证性实验课时,保留如“林木叶部、枝干、根部病害观察”等经典实验环节,增加综合设计性实验课时,如“林木抗病性测定和植物病原物致病性分化测定”等实验。分子生物学发展日新月异,已经日趋广泛地向生命科学不同分支渗透。为了保证实验教学内容前沿化,我们增设了诸如“林木病原真菌基因组DNA提取及电泳检测分析”等常用的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并且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介绍与森林病理学技术操作相关的网站和一些外文数据库,这不仅扩充了学生的知识面,也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其次,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兴趣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验证性实验中,针对与普通植物病理学课程内容略有重复的知识点,我们结合讲述式和启发提问式教学方式,让学生根据所学的普病知识来掌握林病实验要点。综合设计性实验中,主要进行启发讨论式教学,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为了提高实验教学质量,我们还借助多媒体来讲解实验原理、方法和技术要点。“以教师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无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这种形势下,“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型模式诞生,并广泛运用到课程教学中。为了进一步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我们积极倾听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并进行整理归纳,将可行的建议运用到后面的实验教学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激发了学生进行创新性科研项目的兴趣和主动性,因此,我们经常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诸如此类的各种形式的课外实践活动来培养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
最后,教师对教学的态度、业务水平、敬业精神、教学方法和手段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教学效果,因此,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授课水平。每位教师必须扎实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时刻关注学科的发展动态,还要丰富自身的生产实践经验,只有这样,才能将理论和实验教学融会贯通。课堂教学需要精心设计,因为教师对专业的热情和强烈的兴趣爱好能够极大地感染学生。每一堂课上,我们都怀着饱满的热情向学生传递知识、耐心讲解,在这种正能量的带动下,教学效果良好。
虽然“森林病理学”实验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然而,在现代林业和生态文明建设加速发展的形势下,林业企事业单位对森林保护专业拔尖创新型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教师需要在以往的实验教学内容、方法手段、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革探索,形成能够适应现代林业发展和需求的实验教学体系。
参考文献:
[1]吕 全,张星耀,梁 军,等.当代森林病理学的特征[J].林业科学,2012,48(7):134-144.
[2]高小宁.农业有害生物及治理实验教学体系的创新[J].科技信息, 2009,(30):5.
关键词:医学:成人教育:病理课程:改进
中图分类号:G72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3-0175-02
一、医学成人学历教育的现状
1.学历层次不同。医学成人教育主要有二类人员,一是高升本,二是专升本,前者大多是高考落榜学生或者是社会人员,他们没有医学知识基础,这部分人对学习有较高的积极性,愿意全面系统地学习医学基础知识,学习态度较认真。后者来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卫生中等专业学校毕业,他们已具备医学基础知识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对医学基础知识具有选择性的需求,他们希望学到解决实际工作问题的有关知识。所以针对不同的人群和教育层次应采取不同的教材和教育手段,吸引这部分人主动学习端正学习态度而不是来校学习只是混文凭,作为升职称和就业的一张纸。医学教育责任重大,课程多,基础课程中病理学是一门形态学科与临床联系紧密的课程,课文中涉及大量的器官、组织细胞疾病形态描述和发病机制,使其内容比较枯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产生厌学情绪。学历层次的不同,导致学生们的理解和接受能力的不同。针对不同层次学历的人员,教师在授课时增加了一定的难度,要把握好一定的教学尺度,使每个受教育者学而受用。切实落实成人教育的指导方针,保质保量使受教育者接受本科教育。
2.继续教育质量重视不够。社会的发展,规范管理提高了在职人员的学历要求,对每个劳动者而言都面临继续教育、终生教育的问题[1]。如何办好医学成人教育,存在四方面的难题:一是大多数学生自由散漫和因工作没有时间学习,希望考试容易通过,按时毕业拿文凭。二是希望学校开辟绿色通道,因为不能耽误工作,要求在家自学。三是基于前两点造成教学安排无法正常进行,只能每学期短期集中授课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和强调学科应该掌握的知识重点和难点。四是迄今为止无针对医学成人教育学生编写的教材,究竟讲什么,增加什么或删减什么,基本上由任课老师根据课时数来决定。这样随机性很大,教学质量难以控制[2]。我们充分认识到这点,重视医学基础课程病理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方面进行了改进。
二、制定适合医学成人教育的病理学教学计划和学习形式
1.优化教学计划,灵活设置病理课程。普通高等教育的模式不完全适合成人学历教育,表现在课程设置、教材选用、教学管理等诸方面。不能沿用普招学生高等教育的教材与教学大纲,而应根据成人学生的特点,了解成人学生的来源和知识结构、学习目的来制定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比如,在形态学中病理学是医学学科的桥梁课程,是医学基础课和临床紧密衔接的专业,它涉及各学科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授课尺度的把握很重要,尤其对医学成教生而言,他们的实验课安排很少,有的没有实验课所以对完全没有医学基础高升专的学生,教师授课时需特殊对待。病理课程是通过病变组织和器官的形态变化来研究其疾病的发生、发展和结局。所以,教师授课时尽量多使用大体标本和组织图片,把复杂的病理机制问题用图片和动画效果简单明了地说明。有些医学术语容易混淆的知识应进行比较和区别:良性与恶性肿瘤的区别,炎性假瘤与肿瘤的区别,使学生明白炎性增生与肿瘤增生的区别和临床意义〔2〕,使他们扎扎实实学习医学基础知识,而不能照本宣科。学生对形态学科通过实体和图片更容易理解和领会教师的授课内容。对专升本学员,他们是有医学基础的学生,厌倦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对待这些学员,教学过程中应根据他们的专业特点,多联系临床个案结合病理临床表现,展开病理学的理论知识与他们的专业相结合,注重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同时,减少部分章节的内容而把较难掌握的内容适当多讲,重点、难点对临床关系密切的新知识、新理论和新的诊治技术应作适当介绍。做到以临床为中心,紧密联系临床实验。
2.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建立学校教学网站。由于医学成人教育的特点与统招学生不一样,他们大多数不脱产,是边工作边学习,以工作为主,不能保证学习的时间,学习形式是以业余为主,教师授课为辅。所以教师必须充分利用互联网教学功能,保证学员通过学校教学网站,找到该年级、该专业本学期的相关课程,通过网络观摩教师授课。网络教学的优点;不受时间、空间限制,随时可登录本校教学网站学习,反复学习加强理解,还可以网上互动交流,比课堂教学效果好。我校目前已开展了网络教学平台,病理课程充分利用网络优势,在网络教学中插入疾病的动态演示图,既方便了学生理解疾病的病理变化,也方便了老师授课时的描述,大大地提高了教学质量。在每学期临考前教师进行面授,集中解决个别问题[3]。网络教学是辅助现代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也是为统招和成人教育的学生提供宽阔获取知识的平台,是目前配合多媒体教学的重大突破。对教师的知识水平要求较高,在准备网络授课内容时,需准备不同的版本,针对统招生的、针对成教生高升本的、专升本的课件及根据专业其偏重点的也不同。
病理课程是形态学科,是医学基础课的桥梁课程,内容丰富,与临床联系紧密,专业名词多,医学成人学生的基础参差不齐,接受能力各不相同。除了好的课件外,图文并茂,丰富的临床案例分析和临床表现及检查手段是提高成人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应结合临床,注重能力培养,实现网络化教学,从而克服单纯自学的盲目性和面授时间短教学内容多的矛盾。对高升本的学生,要求掌握病理解剖课程基础知识为主,但不能采用普通高校的教材,减少教材的深度要求和广度增强教学内容的应用性。而专升本的学生,大多是由于学历偏低,知识不能满足当前的工作需要,为了提高职称水平,冲着文凭而来学习,学习主动性较差,但知识的接受能力较强。教师在病理课中偏重与临床紧密联系的内容和医学新进展,少一些研究性的和分子生物方面的内容。培养合格的医务工作者是我们教师共同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卢虹,汪辉文.对医学成人教育招生现状与前景思考[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科版),2004,4(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