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心中有朵花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母爱虽然让你有时烦恼,却,总是在不知不觉中温暖你,感动你
“这道题又做错了,你这么笨吗!”“你烦不烦人!”“咚”门关上了。我慢慢地靠着墙滑坐在地上,“为什么,为什么……”我将脸埋在怀抱里,泪,滑落了下来,隐在了夜晚里。
夜深了
“咔嚓,知——”门开了,一个黑影走了进来,看见了坐在地上的我,轻轻的叹了气“傻孩子呀……”我却毫无知觉,她轻轻地抱起我,将我放在了床上,又轻轻地走了出去“知——咔嚓”茶几上,母亲节那天我送的满天星,静静的盛开着。
清晨,我醒了,正诧异是谁将我放在了床上时,我无意中看见了茶几上的满天星,我想起了母亲,我顿时愣住了“为什么……”我的泪水又流了下来。
茶几上一杯热牛奶下,压着一张纸条,是母亲对我的道歉:“对不起。”“是我对不起你。”我呢喃着。
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作为素质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音乐教学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新的教学手段、教学方式、教学内容正被引入课堂,其中尤其引人注目的当属多媒体教学的开展。教师应充分运用多媒体优化音乐欣赏教学,以更加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对音乐构成全新的诠释。学生在直观、具体、生动、有趣的课堂气氛中,激发了学习音乐的兴趣,加深了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
一、有助于提高学生对音乐欣赏课的认识
常规教学中,每遇欣赏课,教师只是靠录音机放放乐曲,讲解讲解,使学生以为音乐欣赏课就是听听乐曲而已。过后再问起学生乐曲反映的是什么情感、各种乐器之间怎样相互配合,他们一概不知。我们应通过现代化多媒体教学,将学生的听觉与视觉很好地结合起来。例如提到什么是协奏曲,如果只单说定义,那么在学生的头脑中印象不会很深,但若结合着画面再来说就会变得通俗易懂了,学生的感情也会自然而然地投入进去。一堂课下来,他会对乐曲每一乐段所表达的情感、反映的思想内容有很深的理解,也就转变了以往欣赏只是过过耳朵关的旧观念,可以将“欣赏”引申为“心赏”,用心来体会。
二、变单一式问题教学为启发示教学
传统教学中教师会经常问:“这段旋律下行,曲调低沉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而这段旋律上行,曲调激昂又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问这些问题的目的是让学生的思路跟随乐曲的发展而发展,理解乐曲所要表达的含义。利用了现代化多媒体教学,学生可以观赏到交响乐队的实际演奏,难以理解的乐段还可以配以相关故事录像片段,并且有文字说明。所有这些音乐画面同时出现,且有文字说明,无疑会在学生的脑海中形成鲜明的印象,令强迫性记忆转化为情感记忆,那么诸如上面所提出的问题无需教师去问,学生便会自然地判断出乐曲所要表达的情感。如在欣赏《梁祝》一课英台抗婚一段中,先是由大管及大提琴奏出旋律下行的封建势力主题,这里为了增加学生对乐曲的切身感受,我剪辑了故事片《梁祝》中英台抗婚中的部分情节,当欣赏到这段时,我播放了故事片断,学生在听与看的同时也就自然地理解了乐曲所要表达的内容。英台反抗的主题中,小提琴强烈的切分节奏,旋律上行,表现的是英台抗婚不嫁,这时也播放了故事情节、英台在背景电闪雷鸣前与父亲祝员外抗争。所有这些都使得学生会主动地参与乐曲的发展,真正地了解了乐曲表达的含义,乐曲在潜移默化中很容易地被学生接受了。
三、变枯燥性教学为兴趣性教学
首先,现代化多媒体教学使学生的视线不再单纯地固定在黑底白字的“哆来咪”之间,让课本知识都动起来,极大地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即便是板书输入到计算机中配以各种声音、颜色就会让学生感到非常新奇。其次,抓住学生情感波动情况,适时让他们张开嘴巴,用唱谱的形式把他们的情感表达出来,那么他们的悲喜就会自然地流露出来,这比常规教学中教师教一句学生唱一句要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增加课堂容量,使乐曲的欣赏具有连贯性
现代化多媒体教学利用现代先进科学技术,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节省了许多不必要浪费的时间。如板书、倒磁带等。这些工作在现代化多媒体课堂上教师只需坐在电脑前移动一只鼠标在屏幕一点,就可以选取任意一段音乐、画面。如《梁祝》这一小提琴协奏曲,用常规教学方法在一节课中是不可能完成的,若下一节课接着讲,就会令学生的情感失去连贯性,难免要在课堂前几分钟进行复习,产生不必要的重复,现代化多媒体教学则可以通过快捷的音乐转换、画面剪接将时间节省下来,无形中提高了课堂效率,增加了课堂容量。
五、增进学生对乐队的了解
【关键词】游戏多元化教学 幼儿 教育
1 引言
孩子们的思想单纯,思路简单,正是智力和性格养成时期,需要幼儿园老师给予正确的引导,让孩子的心理不受污染。同时正是幼儿的单纯性,使得常规的教育方式效率低,孩子对知识的接受能力差。幼儿园教育的主要目的是激发孩子们的潜能,培养其正确的思维方式,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在幼儿园做游戏是通常采用的娱乐方式,殊不知,游戏也可以作为教学方式在幼儿园中推行开来。做游戏对孩子的益处是十分巨大的,不但能愉悦孩子们的心情,还能提高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提升学习质量。使用游戏多元化的教学方法,能够推进幼儿园教育事业的发展,可以提升幼儿园教育质量,是一种较为现代的幼儿教育模式。因此,幼儿教育工作者应积极使用这种方法教学。
2 幼儿教育现状
当今时期,幼儿教育越来越受到广大父母的青睐,在青少年儿童教育阶段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而幼儿园教育随着时间的推移呈现出一种疲态,让人们感觉有些供不应求,“供”指传统的陈旧的幼儿园教育方式,“求”是指现代化的教育方式,即传统的教育方式不能满足现代幼儿园教育的要求。传统的幼儿教育以管制为主,并不会发挥孩子们特长,还会使得孩子愈来愈依靠老师和家长,降低孩子们学习的积极性和获取知识的主观能动性,限制孩子们思维的发散,使独立思考的能力有所欠缺。
当然,越来越多的老师认识到教育方式的缺陷并积极地投入到教育方式的改进工作中。然而在采用游戏教学法的过程中,有很多幼师在不否认游戏教学法优势的前提下认为游戏和学习是相互冲突的,两者是不能同时进行的。因而导致教师自身对游戏教育法的抵触,不能发挥出该教学法应有的活力,使得孩子们在玩游戏时不能畅享,学习时不能静心,知识获取途径程半堵塞状态。还有部分教师只带着孩子们玩单一的游戏,长此以往游戏教学法的优势非但不能发挥出来,还会让孩子们厌倦,事半功倍。
3 游戏教学法的应用
3.1 正确处理好游戏和幼儿教育之间的关系
3.1.1 统一游戏和教学的目标
首先要明确教育目标,让游戏为教育目标服务。为了更好的发挥游戏多元化的教学优势,无论采用哪种游戏方式,都应紧紧贴合教育目标。因此需要根据需求选择相应的游戏来促进教学的进行,这就要求教师应熟练掌握各类游戏,并能够清楚的认识到游戏多元化教学的重要性;还要求幼师能够整体掌握全体学生的学习生活状态,对下一步的发展做科学的预案。
当选择游戏教学方法时,应该有较为明确的目的,确立孩子们在游戏中的主体地位,把教学内容与游戏内容结合起来,把教学目标和游戏目标统一起来,在游戏的过程中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育的目的。
3.1.2 游戏与孩子们的需要相匹配
在游戏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实施的过程中,不能让孩子们放养式的去玩耍,而应是按照教师的要求去做。这就使得选择合理有效的游戏全在教师,教师则应了解儿童的喜好,根据了解的情况使用合适的游戏作为教学手段,让孩子们在愉快的心情中获取知识和经验,最大程度发挥游戏教学的优势。
3.2 教学过程
3.2.1 游戏之初的设计
在教学前期应该对游戏有一定的策划,合理规划游戏的内容、地点和开始时间。例如,游戏时间的纵深会影响孩子对游戏本身的体验。游戏时间不足会使得孩子感到愤懑,对结束游戏这件事情本身有不满情绪,使得游戏性质发生改变,还会让游戏里蕴含的知识流失,使得游戏设计变得毫无意义。而游戏时间跨度过大会让本来有趣的游戏变得无趣。所以恰当的游戏时间是游戏设计之初需要首先考虑的。同时幼师应充分的利用一切资源,广泛收集有趣,有价值的素材,积极与其他同事交流合作,更多的去创新有意义的游戏。
3.2.2参与、调控及师生互动
为了保障孩子们的安全和更好的发挥游戏的效用,教师应实时参与游戏。这样不但可以增近师生关系还可以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去学习教师身上的闪光点。当孩子们兴趣缺缺的时候,教师应及时尽到自己的责任,调整游戏过程,适当暗示,同孩子们交流,征求孩子的意见,让孩子们感受到很强的游戏代入感。教师与儿童扮演角色,实现师生无间互动
3.2.3 游戏总结
通过游戏总结不但可以了解幼儿思想,还可以引领孩子们对游戏进行思考,获得更深层次的感悟,对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儿童综合能力有很大意义。
4 指导原则
游戏教学法有很多指导原则,最需要坚持的是社会性原则和主体性原则。
社会性:对幼儿的教育,是在幼儿阶段依据相应目的和阶段有目的性构建起来的团体学习。教育幼儿是为了让他们在教师的带领下对人类发展的社会化过程的经验进行掌握。
主体性:幼儿变为学习的主体,对幼儿的实际学习情况进行及时地掌握,对他们的思维能力进行锻炼,对幼儿的学习态度和兴趣进行主动地培养。
【参考文献】
[1]范元涛.幼儿园教学游戏化研究.学前教育学.西南大学.2011(学位年度)
滑玉16是河南滑丰种业科技有限公司以自选系HF02-22为母本、自选系H473-2为父本杂交育成的玉米单交种,2010年通过安徽省审定,审定编号:皖玉2010001
2 特征特性:
夏播生育期93天。株高244厘米,穗位高106厘米;叶片数20片左右,色泽浓绿;株型紧凑,果穗均匀整齐,果穗筒型,穗长15~20厘米,穗粗5.3厘米,穗行数18~22行,行粒数30~35粒,出籽率87.4%,千粒重310~330克,籽粒马齿型,黄粒白轴,结实性好。高抗矮花叶病,抗小斑病,中抗弯孢霉叶斑病、茎腐病。
3 产量表现
2006年安徽省联合鉴定试验6点全部增产,平均每667平方米产543.9千克,比邻近对照平均增产17.23%,居72个品种第3位。2008年安徽平均每667平方米产499.8千克,9个试点7个点增产,增产幅度1.51~13.44%,比对照品种增产3.65%,居A组13个参试种第5位,达极显著水平。
4 适宜区域
适宜安徽省中等以上肥力水浇地种植。
5 栽培技术要点
5.1 播种
5.1.1 选种备播:适时早播。早播是优质高产的必要条件,夏玉米播种越早越高产。因为早播能给夏玉米生长发育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能提高光能利用率,增加有机物积累而增加产量。据实验,5月26日~7月6日,每早播1天增产1%。麦田套种的地块一般在麦收前7天进行播种。播前对种子进行粒选,剔除小粒、破粒、秕粒,选用籽粒饱满、大小一致、颜色鲜明的种子,播前晒种,并用种衣剂拌种,足墒下种,一播全苗。
5.1.2 种植方式:采用宽窄行(宽行行距80厘米,窄行行距50厘米)或等行距种植(66厘米),株距25厘米,留苗3500~4000株/667平方米。
5.1.3 化学除草:播后出苗前,用玉米专业除草剂喷洒。
5.2 苗期管理
5.2.1 间苗、定苗:出苗后进行查苗,3叶期开始间苗,5叶1心定苗,定苗过晚不仅容易拔断,而且根系、叶片相互影响较大,易造成苗荒、植株瘦弱、发育不良,还容易造成倒伏。去弱苗、病苗、小苗、留均匀壮苗。缺苗处在邻近穴留双苗。
5.2.2 防治病虫害:出苗后,每667平方米用40%的氧化乐果0.05千克,对水40~50千克喷雾,防治蚜虫、蓟马、红蜘蛛、粗缩病。
5.3 拔节期管理
5.3.1 追肥:第1次在播后27天左右(展开叶7~8叶),施用量为施肥总量的30%~40%,每667平方米穴施碳酸氢铵50千克(或尿素20千克),过磷酸钙40千克(或磷酸二铵15千克),氯化钾30千克。弱苗、小苗施偏心肥,促弱转壮。
5.3.2 浇水中耕:墒情不足时,浇小水,并结合中耕培土,可进行5~7厘米的中耕,促进根系发育。
5.3.3 防治病虫害:用40%的氧化乐果+50%的甲胺磷+粉锈宁(三唑酮)喷雾,防治粗缩病、褐斑病、粘虫、造桥虫等。
5.4 喇叭口、授粉期管理
5.4.1 施肥:第2次在播后40天左右(展开叶11~12片),施用量为施肥总量的40%~50%,每667平方米穴施碳酸氢铵25千克(或尿素15千克),过磷酸钙10千克(或磷酸二铵5千克),挖穴深施。
5.4.2 浇水中耕:此时为需水高峰期,应保证充足水分,如遇干旱应立即浇水,注意中耕以破除板结,并消除田间杂草。
5.4.3 防治病虫害:每667平方米用呋喃丹0.5千克,加细砂10千克,拌匀后,撒于玉米心叶处,有效防治玉米螟、粘虫。
5.4.4 隔行去雄:在玉米雄穗露头时隔行或隔株去雄,减少雄穗的遮光和养分消耗,在授粉结束后再将余下的雄穗全部拔除。在盛花期如遇大风或连续阴雨天气,可进行人工辅助授粉,提高结实率,增加穗粒数。在辅助授粉结束后10天,对全田植株逐行进行检查,发现空株将其拔除。
5.5 灌浆成熟期管理
5.5.1 施肥:第3次在授粉后10天,每667平方米施尿素5~10千克,同时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以提高粒重。
一、新课程标准对英语词汇教学的新要求
学英语最难的是什么?无疑是背单词,这是学英语的一大难关。“词汇是语言的三大要素之一,人类的思维活动是借助词汇进行的,人类的思想交流也是通过由词构成的句子来实现的。没有词汇,任何语言都是不可想象的。”
词汇教学是最基本的初中英语教学,记忆并熟练掌握运用大量词汇是检验和衡量英语学习效果的主要标志。根据2000年开始在全国各地中学实施的《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规定,初中生毕业时应学习和掌握3000个左右单词和400~500个习惯用语和固定搭配。这样的要求与过去相比有较大提升。但相当一部分学生却远远达不到这个要求,这直接影响了他们学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也牵制了英语各方面技能的提高。
这一情况既反映了英语词汇在英语学习中不容忽视的重要地位,又对我们的英语教学,尤其是词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
二、新课程标准下在英语词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必要性
在新课改的带动下,多媒体信息技术已走进了我们的英语课堂,以传统教学所无法比拟的优越性,为英语教学注入了新鲜的血液,特别为英语词汇教学的改革提供了充分的物质和技术条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提出:“教师要积极利用网络信息技术等丰富的教学资源,力求合理利用和积极开发课程资源,拓宽学生学习和运用英语的渠道,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教学效果。”
运用多媒体辅助词汇教学,生动、形象、直观、信息量大、互动性强,很好地解决了传统词汇教学中存在的孤立、单调、缺乏互动性的弊端,有利于优化词汇学习效果,促进传统词汇教学向全新、高效、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因此,要攻克英语词汇教学这一难关,多媒体信息技术是最理想而有效的辅助工具。
三、利用多媒体辅助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实践案例
基于以上理论基础和教学原则,我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摸索出了以下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多媒体辅助词汇教学的方法,大幅度提升了词汇教学效果。
1.利用多媒体技术将图、文、声、像有机结合,全面调动学生多种感官,提高学习效率
认知心理学对记忆率的研究发现:“学习同样的材料,如果单靠听觉学习,3小时后能记忆获知的70%,3天后将为10%;单靠视觉,3小时后记忆中留存72%,3天后降为20%;而如果听觉和视觉同时使用,则3小时后保存记忆85%,3天后留存记忆65%。”由此可见,记忆词汇要靠眼看、耳听、口读、手写等综合运用才能达到最高的记忆效率。光背不说、光背不写、光背而不用心看,这样都达不到良好的效果。而多媒体却为我们解决了这个难题。教师教授词汇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把词汇加上声音、图像、动画等,充分调动学生的听觉和视觉等多种感官,培养学生运用音、形、义三个方面的综合,利用多种感官的协同来识记单词,自然能达到快速高效记忆词汇的效果。例如,在教授七年级下册中有关各学科的词汇时,我先在幻灯片中展现不同学科课堂的照片,并配上单词标准读音,使学生既听到单词的读音,又看到直观的画面,记忆起单词自然就更快更准,而且兴致也更高了。
2.利用多媒体技术将不便带入课堂的实物以图像方式直观地呈现出来介绍词汇
通过展示实物来教单词一向是英语词汇教学中运用得比较广泛且有效的词汇教学法之一。但很多实物是不方便带入课堂的,而多媒体就以其便捷的独特优势,轻而易举地解决了这一难题。例如,在教授八年级上册中各种动物的词汇时,我将要学的各种动物的词汇都以生动形象的图片在多媒体课件中呈现出来,并让学生根据每幅图回答“What is this?/What are these?”学生通过直观地观看图片,既获取了词汇的知识信息,又深刻体会了词汇的意义,从而达到快速高效识记单词的目的。
3.利用多媒体技术营造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词汇教学的有效性
兴趣是求知的先导,只有让学生本身对英语词汇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才能使整个学习过程变得轻松而容易。学生兴趣的提高离不开生动形象的教学素材,多媒体以其图、文、声、像并茂的优点,彻底改变了教师一支粉笔、一张嘴“满堂灌”的教学模式,而是营造一种能使学生主动参与,兴趣浓厚的课堂氛围,使学生耳目一新。“只要学生对这些鲜活的图画、照片等发生兴趣,就能极大地提高高效记忆外语单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就会在短期内记忆大量的外语单词。”一旦学生的兴趣被调动起来,学起词汇也就轻而易举了。例如,在教授七年级下册中有关天气的词汇时,为了加深学生对词汇的印象,我运用多媒体动画演示了天气变化的全过程。在课堂上我只要点击鼠标,风声四起、乌云密布、电闪雷鸣、倾盆大雨等一系列情景就都“声像并茂”地展现在学生眼前,学生的注意力和兴奋点都立刻被调动起来,对这些词汇自然印象深刻。
4.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有利于对词汇进行巩固、复习与检测
“学得快,忘得快”,这是所有外语学习者在词汇学习过程中的通病,因此,和遗忘作斗争是词汇教学的一项重要工作。只有反复重现学过的词汇才有利于巩固,词汇的记忆效率正取决于学生接触词汇的频率。有了多媒体的辅助,教师可以科学合理地利用课件,有计划地安排词汇的重现再认,及时巩固,最大限度地提高记忆效果,预防“今天记明天忘”的现象。例如,我常常将平时积累的大量图片逐一呈现,让学生根据图片说出相应的词汇,大大提高了复习效率。
5.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游戏和竞赛,增强词汇教学的趣味性
游戏竞赛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在词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设计和开展丰富多彩的游戏和竞赛活动,可以使机械枯燥的词汇教学变成学生积极参与并乐在其中的学习过程,而传统的黑板是永远无法实现这种效果的。例如,在学习了八年级下册各种服装的词汇之后,我让学生做了个记忆游戏,我利用多媒体的动画效果在幻灯片中快速呈现了十几张服装图片并进行计时,学生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记下所看到的服装并说出相应的英文单词,同时回答跟图片内容有关的问题。结果学生们都表现得非常踊跃,在轻松有趣的游 戏氛围中,就连一些原本较难掌握的词汇也变得容易多了,大家都很有成就感。
总之,在新课程下,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改革是适应新时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多媒体信息技术以传统教学所无法比拟的众多优势在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为这一改革提供了契机,注入了活力。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恰当、合理、有效地应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辅助我们的英语教学活动,最大限度地为教学服务。若能如此,必能彻底改变目前初中英语词汇教学存在的学生怕、困难大、效果差的局面,大幅度提高英语词汇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杭宝桐.中学英语教学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