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教师形象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有人可能会说,家长请老师吃饭、送点礼品,是尊师重教的体现,有什么不好呢?我认为,家长请老师吃饭学生是知情的,并且多数学生之间包括家长之间是互相通气的,一旦你答应了一个家长的请客,就会有更多的家长要求请客且难以谢绝,因为其他家长会担心自己不请客孩子会不被重视或受委屈。家长请客,与其说是尊重老师,不如说是家长不放心老师;更有甚者是想通过吃饭、送礼,拉近与老师的关系,从而让老师对自己的孩子多关注一些。谢绝家长请客、送礼,是对我们自身形象的一种主动维护,它既能有效避免老师受家长摆布、维护我们老师做人的尊严,又能树立老师在家长、学生心目中的威信。
二、关爱全体学生,营造令人鼓舞的、温暖的学习环境
如何给学生营造一个令人鼓舞的、充满温暖的学习环境呢?我认为作为教育者的老师,首先必须给学生足够的关爱。班上有的学生,成绩差,习惯差,虽然努力学习了,也学得相当吃力和苦闷,再怎么帮助他们,他们的成绩也提高甚微,对这样的学生我们并不能因为他们的成绩难以提高就放弃他们,我们应经常与他们个别交流,鼓励他们;如果我们冷落甚至歧视了他们,他们极有可能破罐破摔,继续捣乱甚至走向社会的对立面。关爱能温暖他们,能使得他们自信地、开朗地生活。老师只有给学生营造了这样一种充满希望的、温暖的环境,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心态;能够给学生营造这样环境的老师,才真正称得上“良师”。
三、尊重学生,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人
是否尊重学生,是否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这是学生、家长乃至社会都很关心也很敏感的问题,也是我们师德是否合格的体现。老师不得法的严格教育会激化师生矛盾,严重摧残学生的身心健康,并极大地损坏教师的形象。老师必须学会尊重和爱护学生,因为我们教给他们什么,他们就会回报社会什么,我们尊重爱护了他们,他们才会自重及爱人,才会成为身心健康的,对社会有用的人。
其次,罚站也是不尊重学生的教育方式之一。罚站不仅不能解决任何问题,而且会激起学生的逆反心理。学生不管犯了什么错误,我们老师都不能简单粗暴地对待,而要讲究教育方法。就如迟到,也有无数种原因,只有找到了问题的症结所在,然后和学生一起商量解决的办法,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也只有这样做,老师才能称得上是具有良好师德的合格老师。一味地罚站,罚来罚去,学生的问题依然是问题,而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和威信却会大打折扣。
[关键词]教师形象;内源性考察;教育实践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808(2011)02-0058-04
教师形象是对培养或成为什么样的教师的描述。对于教师形象的不同假设、期待和取向,将对教师研究、教师政策、教师管理、教师教育和教师评价产生根本性的影响。我国当前对“教师形象”一词的理解和使用大致有两种情况:一是认为教师形象是对教师职业的社会职能、使命和价值要求作进一步强化、提升,如人们对教师的蜡烛精神、春蚕品格和灵魂工程师的赞颂与召唤,实际上强调的是对教师职业价值取向的隐喻和期待;二是从期望教师具备的某方面素质的角度来谈教师形象,如智慧型教师、研究型教师、创造型教师形象的提出。然而,这两种理解都是从社会期望的角度来概括的,都是“外烁”的教师形象。教师形象有其内在的质的规定性,对教师形象的考察应该立足于对教育实践性质的考察。从教育实践的特性来看待教师形象,是对教师形象的内源性考察。
一、考察教师形象的内部视角:教育实践的特征
人类的实践具有自身“实践的逻辑”,这种实践的逻辑与“理论的逻辑”有着很大的不同。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P.Bourdieu)认为,“实践的逻辑”是由习性、意图、时间和场域等因素构成。换言之,实践活动受宏观和微观的社会历史文化脉络的影响,是价值负载的,受到时间和所处的身体、心理和社会空间的规约。他认为,影响实践活动的主要因素有四个。一是习性(habitus),又译为“惯习”,是特定环境中约定俗成的规范、行为方式、潜在规则。实践者在实践活动中是受制约同时也受惠于习性的。实践者所处的历史、文化和社会大环境以及小环境等制约着实践的现实条件,同时,这些约定俗成的规范、行为方式也保证了实践者在处理各种问题时的高效率。二是意图。实践活动都是有意图的、目的蕴含其中的、价值负载的。由于实践活动是人的活动,因而,在意图上呈现出多样性和多变性。这使得实践者难以按照既定的蓝图进行一丝不差的施工,强行纳入类似工厂生产线的批量产出,而要关注每一个具体人微的变化,处理随时随地出现的异样情况。三是时间。在习性与意图之外,时间对实践行为构成也发生不容置疑的作用。布迪厄认为,“实践在时间中展开”,具有“不可逆性”;“实践的时间结构,亦即节奏、速度,尤其是方向,构成了它的意义”。正是这种无法逃脱的时间结构及时间流逝的单向性,使得行为人在实践过程中产生一种“紧张感” (sense often-sion)乃至“紧迫感” (sense ofurgence)。在这种感觉的支配下,行为人身处实践过程中没有多少时间来驻足静观、反躬自省,必须尽可能快地对各种情况作出“恰当”处置。四是场域,它由时间和空间构成。空间包括身体空间、心理空间和社会空间。身体空间指实践过程中身体被安置的空间;心理空间指实践过程中各方在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等方面相互信任与相互理解的空间;社会空间则指实践过程中各方社会身份及其关系的结构。性别的差异、种族的不同、阶层的分化、信仰的多样性构成了客观的社会空间。上述三种空间之间具有内在的联系,经常是综合性地作为关键要素影响行为人的意图、感受与策略选择。
以上分析的是普遍意义上的人类实践。教育实践作为人类特殊的实践活动,它同样遵循“实践的逻辑”。换言之,教师的教育实践同样受到习性、意图、时间、场域的制约,同时也受惠于它们的作用,并表现出相应的特征。根据上述“实践的逻辑”,本文将教师教育实践的特征归纳为“情境性”“复杂性”和“价值性”,分别体现教育实践的情境特征、对象特征和目的特征。
(一)教育实践的情境性
教育实践具有很强的情境性,具体表现为紧迫性、“下意识”行动和条件制约。
一是紧迫性。教育实践具有内在的紧迫性,教师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迅速作出抉择,采取行动。通常,问题一旦出现,教师最先的反应就是迅速采取行动解决问题,而不是先运用理论进行分析和解释,这使得教师的教学实践成为一种复杂情境中的即时抉择。课堂情境中存在着大量需要教师临场决策的“常规”场景。实践的紧迫性要求教师必须即刻作出恰当的反应。国外研究人员发现,教师每小时作出与工作有关的重大决定为30个,在一个有20-40名学生的班级中,师生互动每日达1500次。因此,他们认为:医生所遇到的复杂情况可以与教师所遇到的相比拟的只有一次,即在发生自然灾害时或之后的医院急诊室中。
二是“下意识”行动。“下意识”行动概括的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情境殊的工作方式。一方面,教师长期身处学校教育的场景中,对身处的世界获得了一种“下意识”的把握能力,能够自发地预见一种内在的倾向性并采取行动。另一方面,教师自己所提倡的价值观和习惯的思考方式常常通过教师的行动来反映。虽然部分教师(特别是优秀教师)能够用概念和语言表达自己之所以这样做而不那样做的理由,但真正指导教师行动的“知识”通常无法直接用语言表达出来,而是更多地渗透在其身体行动中。
三是条件制约。教师的工作受到习性的规约。教师所处的社会大环境以及学校文化的小环境等构成的约定俗成的价值观、规范和行为方式等,都对教师行为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在日复一日的教育实践中不知不觉地改变、发展和成长。
(二)教育实践的复杂性
受实践的“意图”“时间”特性的影响,教师的实践具有复杂性的特点,具体表现为以下三点。
第一,教学是预设基础上的生成过程。课堂教学情境的流动性使得教师的教学难以按预定的方案和程序开展,而往往是预设基础上的生成过程。在课堂生活中,教师几乎不可能做到对教学活动完全预见到、计划好或加以控制。
第二,教学是持续整合多种知识、实现多重目标的过程。教学复杂性的一个原因在于,一个教师必须处理的有关学生学习的许多问题是同时发生的,而不是一个接一个的。美国密西根大学教学论专家拉姆珀特(M.Lampen)这样描述教学的复杂性:“教学情境中教师、学生、学科所构成的‘三角关系’中的‘点’在持续地转换,教师必须处理变换的情境、学习需求、挑战、问题和两难困境;教学有多重目标,这些目标必须被同时处理,也就
是说,在教授教学内容的同时,要实现学生的社会性和理智方面的发展,注意到孩子的个性需求;教学要针对多样化的学生群体,这些学生在文化背景、先前的经验以及学习需求、优势、难点以及能力水平上都是不一样的;教学要求将多重知识整合起来。”例如,为了促进所有学生的学习,教师必须持续地整合自己关于儿童发展的知识、学生的学科知识、小组互动、学生的文化和背景以及有特殊需要的学生的兴趣、需求和长处。正是由于教育实践领域的这种复杂性,爱尔兰教育学者安德鲁・伯克(ABurke)把教师比作一个“实际艺术家”,即“一个脱离公式、规定和规则系统的人,他审时度势,用其洞察力、直觉和常识作出明智的判断,在证据不十分确凿的情况下采取适当合理的行动”。
第三,教师的工作边界模糊。从教师工作的内容和责任来看,教师工作的内容繁杂多样,时空边界模糊,缺乏明显的上下班界限;教师承担的责任也非常弥散,既要负责学生的教育教学,还要参与学校的管理和与家长的沟通,事无巨细,相互缠绕。
(三)教育实践的价值性
教师工作的价值陛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教师的实践受到布迪厄所说的“意图”的支配。
首先,教师工作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教育是有目的的行为,从事的是“良心事业”,需要全身心的投入。教师有一种“为了孩子好”的意识,对他们抱有良好的期望,并以一种自己认为“良好的”“恰当的”的方式影响他们。-其次,教师的教育教学效果具有内隐性。教育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其作用是缓慢的。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第一,教育是教师与学生的交往生活过程,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相互的,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其中起到很大的作用。教育教学效果是师生相互作用的结果,而不只是教师个人教育行为简单、直接的结果。第二,就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方式而言,这种影响也是综合性、渗透性的,是连同教师的情感、个陛、人格、知识、能力、经验等多方面共同起作用的过程。这种影响体现在学生身上,是“润物细无声”式的,很难立竿见影。第三,学生作为活生生的人,具有千差万别的个性和不同的天赋。学生不同的家庭环境、生活经历和个性气质,使得他们不可能以同样的方式受到教师的影响。教育的效果也就不可能以同样的标准来衡量。第四,学生的成长是学校、家庭、社会共同作用的结果。三方面协同作用时,会相互巩固和提升教育效果;反之,则会相互削弱。
教育活动是灵魂碰撞、心灵相遇的精神活动,情感的变化、内心的体验、价值的生成往往是无法直接观察到的。美国当代著名教育伦理学家内尔・诺丁斯(N.Noddings)用这样一句话来概括教育的效果:“严格地说,教育没有什么最后的产品――没有什么人接受教育后能够成为完美的人;但是,教育会培养出那些向我们展示进步和成长的人。”
二、从教育实践的特征看教师形象:反思性实践者
上述分析表明,教师的教育实践既不同于理论工作者的研究,又不同于技术工人的操作。它不是一个用既定的理论或原理去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完全规范化的行为和技能不能适应教师职业的专业特性。美国学者唐纳德・舍恩(D.A.Schon)把这样一种实践称为“反思性实践”,教师是在实践中不断探究问题并解决问题的“反思性实践者”。
(一)“反思性实践者”的提出
1983年,舍恩在分析建筑师、工程师、管理者等专业实践案例的基础上,提出“反思性实践者”的概念。他把各行业的专业实践划分为两类:在某些专业实践领域,问题(目标)是清晰的,达成目标的手段也可以清晰地确定,这些领域的实践者犹如在“干爽的高地”上行走,他们熟练地应用自己掌握的知识、技术解决当前的问题;但是,在很多专业实践领域,实践者犹如在“湿软的低地”行走,他们不能应用已有的原理与技术直接解决问题,而是要在揣度情境、调整既定方案、不断探索中明确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此时的实践者,就是在复杂多变的实践情境中不断探究问题、寻求问题解决的“反思性实践者”,其典型特征是“行动中反思”。“行动中反思”即一边行动一边思考目标和方法,不断根据问题情境及行动结果调整自身的思路和行动。在这个过程中,实践者解决问题所借助的知识是“行动中的知识” (实践性知识),它是实践者在专业实践活动中对活动进行反思而形成的知识。舍恩的反思性实践思想与教师的教育实践有着内在的契合。教师就是在复杂情境中探求问题的“反思性实践者”,他们通过自身的经验对实践中的问题不断反思与建构,形成自己的知识一实践性知识。教师通过反思教学活动以及根据实践情境重新解读理论、概念与原理,批判、检视与发展自身的实践性知识。
(二)反思性实践者的肖像
根据教育实践的特征和舍恩的反思性实践思想,我们可以勾勒出“反思性实践者”的肖像。作为“反思性实践者”的教师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特征。
1.视育人为己任,对学生发展怀有深切关注和强烈的责任感
在教育实践中,坚持“视育人为己任”的信念,意味着教师始终要怀有一种“一切为了孩子”的坚定信念,持之以恒地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一方面,教师努力发现和改善自身行为的动力和最终目标,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另一方面,只有对学生的发展怀有深切的关注和强烈的责任感,教师才会去不断探求教育教学的奥秘,提升教育实践的质量。
视育人为己任,意味着对儿童倾注无时不在的关怀,教师要对自己教育教学活动的每一环节及其对学生的发展可能产生的影响深思熟虑。对人的“关怀”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教育的根本精神所在。关心儿童、呵护儿童、以教育的本来面目关照教育,就必然要求教师向儿童敞开自己,真正成为儿童的研究者,成为儿童避开外界不良影响的呵护者,成为儿童发展的促进者。
2.对教学持探究立场,做自身教育实践的研究者
教师应该是自身实践的研究者(探究者),他们自觉参与到教学研究中并成为研究的主体。教师在自己的教学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境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究,不断改善自己的实践,使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更合理、更有效。教师通过反思与探究,逐步养成研究自身实践的习惯,不断改进教育教学行为。与专门的研究人员不同,教师的探究是一种不脱离实践情境的、动态的探究,探究的目的是改善他们的实践。
探究需要具备虚心、开放的心态。教师的探究的立场,意味着一种随时准备向新问题、新观念、新事物及新选择吸收养分的意愿,不固守既有观念,有足够的判断力,能够对现有的教育理念提出质疑,用一种积极的心态探查教育问题,倾听多方面的意见,对新的理论、方法、动向保持一种专业敏感,主动向各种信息渠道开放。它要求教师不仅
能够对自己第一手的教育经验进行反思和评判,而且乐于尝试新的方法和策略,不断检验自己所采用的各种教育教学理论、方法的恰当性,努力探究教育教学中出现的各种疑难问题。
3.沟通儿童与课程,把学科知识转化为适宜儿童的学习活动
与其他专业一样,教学工作需要扎实而宽厚的知识基础,但教师的知识不仅体现在质与量上,更重要的是体现在以恰当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上,善于把成人的知识转化为儿童的知识。用杜威的话说,就是使教材(学科知识) “心理化”。教材的心理化就是把各门学科教材或知识的各部分恢复到它所被抽象出来的原来的经验的过程。学科知识是概括化了的人类经验,由于经过了概括和整理,它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儿童的经验。心理化了的教材就变成儿童的教材,从而可以与儿童既有的经验相互作用。教师的使命就是要把学科教材解释为儿童的生活经验,促进儿童现有的经验向学科知识所包含的逻辑经验不断发展。
在课堂教学中,沟通儿童与课程的关系,关键是要寻找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的最佳结合点,把教学内容从静态的符号还原为鲜活的生活,尽可能地使内容贴近生活,与周围的世界息息相通。这样的教学才真正会对学生的知识发展与精神发展产生影响。
4.富有教学机智,随时捕捉教育契机并采取恰当的行动
一、钻研教材,灵活教学
教材是教学的依据,教师应钻研教材,掌握教材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和连贯性,了解各部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理解和掌握各部分教材在整个学科知识体系中的前后联系和纵横关系,以及它的特殊地位和特殊作用,以便在实际教学中,把知识讲得深刻和恰倒好处。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应当只注重教材的机械灌输,而应在钻研教材的前提下,把握教学内容、掌握学生情况,换言之,为了帮助学生攻克教材,并把攻克的过程转化为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并使学生素质全面得到提高的过程。教师在课前必须进行一系列准备,应充分考虑所采用的教学方法能否适合教学内容的需要,是否适于自己的教学对象――学生,能否有利于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的。尝试教学法、目标教学法、探究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等不同的教学方法可在教学中视教材内容、教学对象灵活多变地运用。
二、和蔼可亲,关爱学生
一个教师是否堪称为人师表,是否能受到学生的欢迎,非常重要的一点,是他在学生中是否有和蔼可亲的形象。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和蔼可亲,对学生一片真情,关心学生,信任学生,就会赢得学生的支持,就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掌握教学的主动权。当然,教师在和学生交往中,应对学生一视同仁,公正对待,真正关心每一个学生,信任每一个学生,从心底里相信每一个学生的智慧和能力,相信每一个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在思想、知识、品德上取得不断进步。一个教师有了人情味,还要信任学生。教师不能用一成不变的眼光看待某些学生,一定要用发展的、全面的、客观的眼光,不但要看到学生的过去,更要看到学生的现在,看到学生的潜力;不但要看到学生的某些缺点,更要看到学生的优点;不但要看到学生的表面现象,更要找到发生这些现象的原因。只有这样,才能取得学生的信任和爱戴。
三、注重仪表,端庄大方
仪表,指人的服饰和姿态,它是人内心修养的外在表现。师生在接触时,学生首先也是从审美的角度去观察教师的,这时教师的形象、仪表和行为举止就成了最直接、最活跃、最关注的因素。而且教师的举止、仪表会长久地,留在学生心中,它们常常是赢得学生愉悦、趋近尊敬、钦佩的外在美感形象力。所以教师的服装应做到称身适体,适合本人气质与教育对象的心理;朴素大方,不刻意雕琢,显出高雅端庄;和谐并保持自我风格。
四、语言幽默,生动形象
作为一名教师,在形象上可以首先划分出内在形象和外在形象。内在蕴涵是外在形象的基础,外在形象是内在蕴涵的表现,二者既有不同又有者不可分割的联系。所以想要具有良好的教师形象,就要注重内外在的双重因素,不可偏废。
内因是变化的根据,要具有良好的教师形象,首先要有良好的内在蕴涵。
1、为自己树立一个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中学学生的求知欲望强,可塑性强,正是受到外来影响最为突出的时候。在这个期间里,教师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为学生树立一个标杆,树立一个榜样,才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使学生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之材。
2、要尊重科学、勇于创新。教师是一个特殊的职业,有着“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的特殊使命。教师要继承前人的文化成果并加以传播,继往开来,所以教师对知识要有一个科学的态度,尊重知识,尊重科学,并要勇于创新,不断学习新知识,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和科研水平。
3、要有渊博的学识和精专的专业素养。教师之所以能够“传道授业解惑也”,主要的原因在于教师继承着前人的文化成果并继往开来,这就需要教师具有渊博的学识和精专的专业素养,这是一名合格教师应具备的最基本的素养之一。只有知识渊博,术有精专的教师才可能受到人们的尊重。
4、爱岗敬业,尽职尽责。作为教师要热爱教育、热爱学校、热爱学生。教书育人,要学习陶行知先生的“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教育思想,认真教书育人。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努力做到爱岗敬业,不误人子弟。
5、树立明礼诚信、情趣高雅形象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教师树立明礼诚信、情趣高雅形象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作为教师要树立高尚的人格、良好的形象,这样才能使教师自身具有较强的亲和力,使教师在与学生的交往中成为每个学生的朋友,让所有的鲜花和小草都能获得阳光和雨露。这样的教师是学生的知心朋友,学生也必然敬而近之。
在当今社会中,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家庭把孩子的教育当成首要之举。教育幼儿,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它看似容易,但做起来难。有许多的家长,由于溺爱孩子,致使孩子无法管教。因此,往往寄托于教师。说实话,幼儿教师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胜任的,因为他既是孩子的尊长,要在孩子心中树立威信,又是孩子的朋友和孩子心心相印,还是孩子的导师,为他们打开知识的宝库,他的含义是复杂的,但并不是每一位幼儿教师都是称职的,下面,我从三个方面来谈谈好的幼儿教师应该是什么样的:
一、幼儿教师应具有一定的知识修养
教师应该是知识面广阔,思维敏捷的,这就要求教师在教育当中寻求多种多样的方法去教育引导幼儿,幼儿的思维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简单,他们随时随地都有千奇百怪的问题出现,不知什么时候,一个突发的问题就向你提出来,比如:有的孩子会问你:“老师,我在电视里看到外国人的眼睛是蓝色的,咱们是黑色的,为什么跟咱们的不一样呢?”还有的孩子会问:“老师,为什么草和树叶一到冬天就枯死了,一到春天又长出来了呢?”像这样的问题,你会随时遇到很多,如果不能给孩子以满意的回答,那么孩子一方面感到失望,一方面他会觉得你也不知道,这就有损于教师自身的形象,如果孩子思而不解的问题得到满意的答案,他会觉得非常满足,他会认为教师就是一个知识宝库,取之不尽,教师在孩子心目中是神圣的,高大的,是可以信赖的,孩子就会信服你,要做到这些,教师的知识不丰富是不行的。教师自身还要必须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素养。
二、幼儿教师应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
孩子是幼小的苗,娇嫩的芽,在生长过程中,难免要出现问题,这就要看教师是怎样看待的,在日常生活中,孩子们由于没有生活经验,缺乏辨别能力,做出一些不对的事来,比如:有的幼儿喜欢拿别人的东西,当老师发现后,批评他时,他却满不在乎,好象刚做完一件好事似的。如果这时,教师不予理睬,继续放任,那就会一发不可收拾的;如果教师对这个孩子耐心教育,帮助他认识到错误,让他感到自己的行为是不对的,给他一个心理暗示,那么情形就会不一样了。与此同时,教师还要注意防止消极暗示对孩子的影响,有的孩子因为成绩差,缺点多,从老师厌烦的眼光里受到消极的自我暗示,产生出自卑心理,相反,如果教师过分炫耀孩子的才华,也同样会使孩子产生自满情绪,作为教师要善于发现和扶持孩子身上的优点,切不可把优点误认为缺点压抑指责。
做到这些,是需要教师经过自己理智的思维过程来进行考虑的,要给孩子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环境,这样有利于幼儿自信心的培养。所以在教育活动中,教师必须处处给幼儿爱心,处处信任他们,并善于使用鼓励肯定的词语,不轻易否定幼儿的发言、想法。教师要以自身的教学艺术吸引幼儿的注意,并且千方百计地为幼儿创建进行探索活动的机会。
三、幼儿教师应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思想品德
1.为人师表,这是衡量教师最基本的标准,作为幼儿教师,做到这个标准是远远不够的,由于幼儿教师是跟幼儿打交道的,所以既要活泼、开朗,又要严肃认真;既要庄重大方,还要放松自己。
2.环境、父母、老师的言行,都是幼儿模仿的对象,因此,应该给幼儿创造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给孩子以积极健康的暗示,使他学有榜样,诚实向上,而创造这样的心理环境,教师的责任是重大的,一个有修养的教师,无论对待什么样的孩子,都不会用简单粗暴的态度,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育人”,培植一棵成材的树木不易,教育一个品学兼优的孩子更不易,孩子要行得正,必须有一个好的榜样,这就要求我们幼儿教师本身具有很深的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