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大学生心理测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1.何为“心理贫困”。
湖北大学心理学系副教授谢桂阳给出了以下定义:心理贫困,就是指贫困大学生由于经济贫困,从而产生一系列个性特征和心理健康上的变化。
2.贫困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
谢桂阳教授曾对湖北大学185名贫困生和271名非贫困生进行过心理测试,结果表明,同年龄的贫困生与非贫困生,在个性特征和行为上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他们更为敏感、拘谨;在心理健康状况上,他们心理健康水平过低———人际关系敏感、敌对性、精神病性的得分明显高于非贫困生。
无独有偶,宁夏大学学生工作部和教育科学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对在校贫困大学生进行的一次心理调查结果也表明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堪忧:在217名被调查的贫困大学生中,有73.27%的贫困生对生活状况不满意、64.51%的贫困生体会不到生活的幸福,还有52.53%的贫困生存在抑郁状态或抑郁倾向。
从以上调查结果不难看出,相对于其他学生,贫困学生在人格和心理健康上更容易陷入“心理贫困”中,更容易罹患各种心理疾病。
二、贫困生“心理贫困”的表现。
1.性格问题。
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公布的《中国贫困高考生调查报告》指出,在北京高校中,60%的贫困生对自己的经济状况感到“羞愧难当”;22.5%的贫困生感到很自卑,不愿让别人知道自己的处境,并抗拒师生善意的同情。
自卑、敏感、脆弱是一部分贫困生最普遍的心态。在这种心态下,会出现三种行为表现:一是通过优异的学习成绩来补偿因贫困带来的心理自卑;二是在盲目的攀比中产生无助感,自愧不如别人;三是逃避离群,仇视社会和他人,在心理极端脆弱的状态下容易采取极端方式对待生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2.人际交往问题。
贫困生因贫困而自卑,但又有极强的自尊心。他们渴望融入集体,被他人接纳和认可,却又不愿接受别人的同情和帮助。多数贫困生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在人际关系上趋于封闭,有的贫困生因经济困难而故意疏远同学;40%的贫困生参与社会活动的热情因贫困受到打击,他们一般很少参加需要花销的集体活动,更有近20%的贫困生由于贫困而对社会持极端的观点。
3.学习问题。
家庭贫困的学生在求学过程中,往往承载着家庭和个人对未来更多和更高的期望,他们中的一些人给自己制定了很高的目标。但在现实生活中,他们一方面因期望值过高而无形中给自己增加了心理压力;另一方面,许多现实问题很难通过他们自身的努力而得到解决。贫困对学业的影响较大,他们除了与别人一样竞争之外,还必须为生计问题而奔波。这就使他们长期处于心理紧张、焦虑的状态,使学习压力更大。
贫困学生心理问题的出现不是偶然的。当强烈的自卑感、极度敏感脆弱的自尊心、拘谨压抑的性格、尴尬的人际关系、因期望值过高而产生的学业压力等因素共同作用的时候,就会引发问题行为。在贫困生的问题行为当中,比较突出的除了人际交往困难、学习失败以外,还有出走、旷课、偷窃、打架等。据统计,因学业不良而留级、退学、结业的学生中,贫困生的人数明显偏高。
三、心理帮扶的渠道。
1.完善勤工助学,提高贫困生自助能力。
现在许多高等院校对贫困生都采取传统的资助方法,从生活费、学费上资助,减轻经济方面的压力,但上述各种手段容易使许多学生处于被动的位置,产生依赖心理。而勤工助学与其他资助方式最不同的一点就是“参与式”,学生不再消极被动的等待捐助,而是靠自己的劳动来自救。勤工助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经济困难的学生家庭减轻学习和生活负担,还可以克服大学生的依赖心理,培养大学生自主、自强意识。在勤工助学活动中,大学生们不断变换着自己的角色,在与不同的人和事频繁接触的同时,学会了应付多种多样复杂局面,增加了对社会和人的了解。最关键的一点是,通过勤工助学,贫困生从观念上摆脱了等待救助,学会了平等、积极、主动。
(1)对贫困生资助的宣传要合理。
学校在对贫困生进行经济援助时,很容易就把贫困生的资助做成对外宣传的工程,比如邀请受助学生公开谈感受、表决心,公开曝光等,殊不知很容易造成对贫困生自尊心的伤害。这种公开的宣传会使他们的生活状况完全暴露,加重敏感和自卑心理。因此,高校在宣传时应征得受助人同意,尽量保护贫困生的隐私和自尊,以合理的不伤害贫困生心理的方式来表彰献爱心的精神,鼓励受助贫困生努力学习、回报社会。
(2)对贫困生心理问题不能“一刀切”
有些心理问题不光是贫困生特有的,普通大学生群体也会存在类似情况。但有的高校政工干部经常把贫困生置于学校的焦点下,将贫困生与其他学生区别对待,放大贫困生身上出现的问题,殊不知这样对他们是一种很大的心理刺激,非但起不到激励的作用,反而会加重他们的心理负担。
3.加强对贫困学生的思想教育。
(1)建立一支过硬的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创新心理辅导模式。
高校应建立一支以专业心理健康教师为主体,政工干部、辅导员为辅助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分清职责,各司其职。同时定期进行专业技能培训,不断增强其心理健康教育的水平和能力。在心理教育模式上一方面要秉承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形式,另一方面要探索创新的更有针对性的教育模式。
(2)大力宣传和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多开设一些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课程和讲座,帮助学生了解其自身的心理健康状况,让他们知道自己需要改变的心理特点以及引起这些不健康心理的原因,学会如何改变自己的不良情绪,完善应对的方式。
(3)加强贫困生回报社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有些贫困生在得到学校或社会的帮助后,对赞助人却很冷漠,也没有回报社会的意识。这给学校对贫困生回报社会的思想教育提出了要求。学校应有意识地将支助活动加以深化,变社会的爱心为自己成才的动力,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丰富回报社会的途径,例如参加志愿活动等,让他们通过公益活动在奉献社会中升华自己。
关键词: 大学新生 心理适应 对策
心理适应是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经常涉及的一个重要概念。心理适应的衡量指标被称为心理适应性。心理适应性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是大学生在学业适应、人际关系、生活适应、环境适应、自我适应等方面通过自我调节、自我管理,同周围环境和谐共处的一种能力[1]。大学新生的心理适应性不仅会左右他们的学业和人格,而且会影响他们未来的社会适应。据统计,我国大学新生适应不良的发生率高达20%,且有逐年攀升的趋势[2]。因此,了解大学新生常见的心理适应问题及原因,找到应对策略就显得尤为必要。
一、大学新生心理适应常见问题及原因
(一)生活与环境适应问题。对于大多数新生来说,上大学是第一次远离父母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自己能否合理、有效地安排日常生活是生活适应的重要内容。由于水土、气候、饮食习惯不同,往往会给他们带来某些躯体不适感。躯体不适感容易引发新生们对身体健康的焦虑和担忧。此外,来自城市的大部分新生都是独生子女。他们在家中过惯了被人安排、受人照顾的舒适生活,独自生活能力较差。
(二)人际适应问题。进入大学前,许多人没有真正过过集体生活,无须处理人际相处问题。进入大学后,新生必须面对新的同学关系、师生关系,尤其是复杂的宿舍关系。在新的环境下,他们渴望被接纳、被认同,但由于人际交往经验欠缺、人际交往技巧不足,他们往往对人际交往缺乏应有的正确认知。当对方没有第一时间给予正面反馈时,他们就会产生焦虑、自卑、胆怯等负面情绪,严重影响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导致人际适应问题。
(三)学习适应问题。学习的适应问题主要表现在学习动机不适应、学习能力不适应和教育教学模式不适应等三个方面。步入大学之后,学生的学习动机呈多元化发展趋势。学习动机的多样化导致学习动力各不相同,学习效果千差万别。大学对学生自主学习的要求较高,被老师牵着学的被动学习再也无法跟上大学学习节奏。此外,大学新生要面临新的教育管理模式和授课方式。如果不能及时调整则很容易对大学学习感到迷茫、不知所措,严重影响新生学习积极性,降低学习效率,甚至导致厌学、逃课等。
(四)自我适应问题。自我适应问题主要表现为自我认识不清楚,自我意识不客观。自我意识指个人对于自身及内心世界的主观反映。新生正处于自我同一性形成的关键时期,自我意识逐渐增强,但由于生活阅历较少,往往不能对自己进行客观评价,容易出现理想与现实脱节、自我发展目标不明确等问题。此外,部分新生对所学专业不接纳、不认同,导致对前途茫然、失望,心理上的抵触情绪和失落感比较突出,严重影响其对大学生活的适应。
二、对策
(一)加强新生入学教育。为加大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的力度,学校要成立专门的新生入学教育协会,由专门的工作人员负责此项工作,并制定新生入学教育的标准及细则。新生入学教育协会要定期开展新生入学教育讲座,适时适当开展班级团体辅导、心理健康测试,及时发现新生中存在的心理问题,并给予正确的引导和教育。此外,还应大力引进国内外其他高校先进的入学教育经验,引导学生尽早适应大学生活。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联谊活动、知识竞赛、演讲比赛等校园活动,让新老学生都参与,增加新老学生沟通交流的机会,丰富新生的课余生活,让新生更快地融入美好和谐的校园生活,尽快建立新的校园交际网。
(三)发挥朋辈的榜样示范和互动作用。从高年级学生中选拔出一批思想道德素质高、学习优、综合能力强的优秀学生, 以先进事迹报告会、主题班会、经验交流会等活动形式,给新生在学习、生活和情感上树立起看得见、可效仿的榜样。通过朋辈榜样的示范和互动解决新生在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促进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
(四)畅通交流渠道,帮助新生走出心理适应困境。数字化时代,学校心理咨询中心要充分利用QQ、微博、微信、易信、飞信等现代化手段,积极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并通过这些网络形式与学生互动交流,及时发现同学中存在的问题,正确引导,帮助新生走出心理适应困境,尽快度过新生心理适应期。
三、结语
大学新生心理适应问题一直是心理健康教育关注的热点。顺利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学生管理相关工作人员的不断努力。通过加强新生入学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发挥朋辈的榜样示范和互动作用等,积极引导大学新生及时调整自己,投入到多姿多彩的大学生活中,最终顺利度过大学适应期。
参考文献:
关键词: 贫困大学生 心理健康 调适对策
身处现代社会,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对于每个人来说至关重要。大学阶段是一个人未来人生的奠基时期,其心理健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大学生的成才。我国高等教育肩负着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的使命,重视心理健康教育,优化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是高校教育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高素质人才需要的必然要求。
1.贫困大学生心理贫困的表现及特点
心理贫困主要是指心理上受到刺激或打击而引起的伤害,从而导致一系列个性特征和心理健康上的负性变化。由于现代社会科技的飞速发展,社会生活节奏加快,竞争日趋激烈,以及行为方式、价值观念等因素变化、冲突的影响,人们的心理问题普遍地增多。就贫困大学生而言,由于其特殊的家庭环境和生活条件,他们的心理贫困现象更加突出。
1.1自卑和无望心理。
自卑是一个人对自己不满、鄙视等否定的感情,是对自己的得失、荣辱过于强烈的一种心理体验。[2]贫困大学生在实际行为上表现为节制、认真、负责、细致周到、尽职尽责、讲求实际、紧张困扰、严肃内向。由于自卑,导致自轻、自贱、自我鄙视,对自己持有完全否定的态度和情感体验,缺乏生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生活困难对他们心理造成了重大的挫折,面对挫折,他们往往感到自己无能为力,从而丧失挑战的勇气和信心,在心理上采取了逃避、退缩的应对方式;缺乏人生的远大理想和生活目标,消极地对待人生,消极地看待生活中的一切,使整个人生带有浓重的灰色调。
1.2敏感心理。
在自卑心理的影响下,一些贫困生变得敏感多疑,他们不愿意与别人谈论自己的不幸,不愿意让别人知道自己的贫困,更不愿意公开求助于社会、学校、老师和同学,甚至在自己的心中筑起了围墙,把别人的关心和帮助当成是对自己的怜悯和嘲笑,对别人充满了敌意。[3]
1.3焦虑心理。
焦虑是一种内心紧张不安,预感到似乎将要发生某种不利情况而又难以应付的不愉快的情绪。贫困大学生经济负担重、思想压力大,精神经常处于一种焦虑状态。他们大多来自农村,家里的父母面朝黄土背朝天,起早贪黑地拼命挣钱,东挪西借,维持着他们的学业,有的家庭还不得不让其他子女辍学来减轻负担,由此贫困生深感内疚。他们最大的愿望是以优异的成绩报答父母,但是由于方法不得当等原因,又无法出类拔萃,不少人为此终日忧心忡忡。
1.4虚荣心理。
极少部分贫困生的虚荣心很重,他们对自己的处境感到羞愧,甚至以与自己的现实条件不相符的举动来掩饰自己。例如,有的贫困生为了照顾“面子”,节衣缩食换来表面上的西装革履,过生日时请客大把挥霍。有所学校发放特困生助学金,竟有30%的人拒绝上台领取。有的学生宁可食不果腹,也不去做勤工助学的工作,嫌丢人。更有甚者,在学校不敢相认自己来自农村的父母,认为他们破旧的衣服和不雅的举止让自己颜面无光。这种行为更是暴露了他们心理上的虚弱,实际上是自欺欺人,一旦平静下来,会导致更大的心理压力。
1.5嫉妒心理。
嫉妒是与他人比较,发现自己不如别人而产生的一种怨恨或不满的情绪体验。与城市学生相比,进入大学后,农村学生经受更大的变化,他们看到城市学生的整体素质比他们高出很多,不仅知识面广,而且会琴棋书画,活动能力、社交能力也相对较强,性格也比较开朗活泼,而自己则欠缺很多。很多贫困生来到大学后才第一次看到手机、电脑等,他们产生了很不平衡的心理,认为这一切都是因为自己出生在贫困地区或落后农村的缘故,看到同班同学大手大脚地花钱,由羡慕而滋生嫉妒。
1.6依赖心理。
诚然,大部分贫困生都能保持一种积极上进的状态,通过勤工助学等多种手段来解决自己的物质贫乏问题,打算刻苦学习来报效祖国、提高自己,[4]但是,也有一些贫困生却自怨自艾,不能正确面对现实。
2.解决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有效途径
我国高校贫困生的心理状况令人担忧,如果任其发展的话,可能会成为严重的心理障碍。目前国家正在逐步完善贫困生经济保障体系,形成了“奖、贷、助、补、免”的资助体系。但是对于贫困学生,仅从经济上解困是不够的,还应针对他们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采取一定的调适对策,使贫困生健康成长,从而顺利完成学业,健康地走向社会。
2.1通过助学贷款、勤工俭学、各种助学金等为贫困生提供经济帮助,这是他们摆脱“心理贫困”的前提。
大学教育是非义务性教育,培养一个大学生按每年一万元左右计算,四年最低也需要四万元左右才能保障他们顺利完成学业,这对于一个贫困家庭来讲无疑是一个天文数字,想摆脱经济上的困扰成了他们的当务之急。针对这种情况,各高校应根据自身条件,在最大的范围内为贫困生提供帮助,缓解他们经济上的压力,这是他们摆脱“心理贫困”的前提。我们要尽量争取大学生助学贷款,把款贷给那些最困难最需要帮助的学生,让他们知道祖国和人民在关注他们,尽最大的努力为他们排忧解难。再就是提供勤工俭学的岗位。各所高校为贫困生提供了大量勤工俭学岗位,有些学校甚至把一部分本来由临时工承担的岗位都让给贫困学生去做,使学生既得到了锻炼,又获得了部分生活费用,是一种两全其美的好办法。还有就是通过各种形式的校友基金为全面发展的贫困生提供助学金。另外,还有一条更为广阔的门路,学生可以利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有偿地服务社会,如家教、零工、寒暑假工,等等。以上这些方法不仅为贫困生提供了经济帮助,而且让他们度过了“心理负重”期,变压力为动力,为树立自立、自强、自尊和自助能力打下良好基础。
2.2对贫困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心理干预帮助其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
贫困生的心理问题是带普遍性的问题,各高校针对此问题较多的是从经济层面予以解决,具体包括设立奖学金、贷学金、勤工助学金、特困补助等,而心理社会层面往往被忽视。贫困生的心理问题与其成长环境、家庭背景、经济状况、人格个性等因素有关,特别是经济困难造成的心理压力使有的学生存在认知上的误区,认为自己在同学面前低人一等,内心压抑、焦虑、自责产生负性情绪,以致影响到与其他人的交往。如不能及时进行心理调节,走出认知、情绪的误区,会出现心理障碍乃至疾病。高校贫困生出现的心理问题是一个成长问题,应引起高校的充分重视,积极地对贫困生进行心理干预,从贫困生的社会心理背景、成长过程、人际交往技巧、情绪调节着手,帮助他们调整心理偏差,树立自信心,促进他们自我认识、自我调整和自我发展,在困境中崛起,变痛苦、自卑、压抑为平静、力量,培养他们积极向上、自强自立的心理取向。[5]
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干预的前提是获得贫困大学生群体的基本心理数据资料,对其心理健康状况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和估计。探讨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为进行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提供资料。我国高校在贫困生基数较大的情况下要大力加强团体咨询的开展,将团体咨询和个别咨询有机结合起来进行。
3.结语
随着近年来政府工作向民生改善政策的倾斜,各高校也在想方设法为贫困生的物质、经济上的脱贫创造各种条件、各种机遇。这对于贫困大学生的成长是非常有利的。与此同时,各高校对贫困生的心理脱贫也要落到实处,不少高校尽管建立了心理咨询室,但由于条件不够,人力不足,心理咨询工作开展非常艰难,不少学校仅仅是把心理咨询当作是政治辅导的补充、政治辅导员工作的一部分。这一些现实都说明,对高校贫困生的成长,我们在心理脱贫方面力度还不够,如果我们能够做到对贫困生物质脱贫、心理脱贫同样重视,贫困生必将更加健康地成长,对我国的人才培养必将作出重大贡献。
参考文献:
[1]贾海宁.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校,2005,(1).
[2]冯薇,赵玉璋.高校贫困生心理特点及教育[J].云南教育,2002,(18).
[3]程森成,夏江敬.贫困大学生不良心理个性分析及对策[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1,(4).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 考试作弊 心理分析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5)07-174-02
考试是高校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是检测和评价教学效果和质量的有效手段。它既可以对教师的教学情况进行检验,也可以督促学生有效地学习专业技能。考试作弊不但破坏了考试的公平与公正,干扰了正常的教学秩序,而且损害了高校的校风和考风,影响了对教学质量的正确评价。因此,高校应采取有效的措施,防范考试作弊的蔓延。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分析大学生考试作弊的心理特点,正确引导大学生的考试心理,才能防范和遏制大学生考试作弊现象,为大学生创造公平的考试环境,以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目标。
一、考试作弊的特点
1.考试作弊人数在增加,作弊主体多样化。高校自有课程考试以来,学生作弊现象就从未杜绝过。随着高校招生的扩大,高校人数的增加。同时由于主客观的原因,学生考试作弊的现象已成为普遍现象。特别是近年来,无论是普通的课程结课考试、期中考试、期末考试,还是全国大学外语四六级考试、计算机等级考试,或是社会上的招工、招聘、入职考试,均有考试作弊现象。而且考试作弊人数在增加。考试作弊主体多元化表现在通过处理学生作弊中,发现考试作弊的学生,不仅有平时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而且平时学习成绩不错的学生也有考试作弊的行为,学生作弊主体多样化。
2.大学生对考试作弊潜在的认同。高校的课程考试其目的是为了督促学生加强学习,检查学生学习情况,确保学生能够顺利完成学业。但由于受社会上消极因素的影响,作弊的学生认为考试作弊与他人无关,是个人行为,更与一个人的思想品德、诚实守信无关,偶尔作弊无伤大雅,只要考试能够顺利通过就达到目的。有的学生在制作考试作弊所用的各种小抄时,并不避讳其他同学,甚至在公共场合交流考试作弊的成功经验,炫耀考试作弊的技能,把考试作弊看作是正常现象,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在思想上有一种“有考试就有作弊”的错误思想,折射出高校大学生对考试作弊潜在的认同。
3.考试作弊的形式多样化。随着信息产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一些电子产品已经成为考试作弊的工具,使高校大学生考试作弊的形式向多样化发展。除了传统的传递纸条、交换试卷、约定暗号、通过肢体语言传递信息外,已经发展到利用电子产品作为作弊工具,如将答案用复印机缩印后粘贴在饮料瓶上、提前进入考场将考试答案写在书桌上、墙壁上,有的利用手机、计算器、在市场上购买的微型耳机等,还有的学生为了预防监考老师没收答案,准备了多份答案,甚至有的学生通过社会上的小招贴广告等,制作假身份证、假学生证、假考试卡等学校要求的有效证件。可见作弊形式花样翻新、形态多样。
4.考试作弊现象呈现市场化趋势。当前市场上出现的各类助考机构,根据大学生的考试作弊需求,他们有的出售作弊产品、出售考试答案,有的做出各种各样的宣传与承诺、为作弊学生寻找替考、,还有的专门造假,为作弊学生制造假证明、假证书。尤其是目前热点的全国大学外语四六级考试、计算机等级考试及各种任职上岗资格证书等等,各种考试作弊宣传的招贴、广告在高校随处可见,由此可以看出高校考试作弊现象已经呈现市场化的趋势。
二、考试作弊的危害
1.考试作弊危害大学生的身心健康。考试作弊无论是过程还是结果,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危害都是极大的。考试作弊行为是否得逞,作弊者都有一定的精神压力和心理负担,对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都是有害无利的。各高校为了加强考试管理,都制定了相应的规章制度,特别是对考试作弊行为都有严厉的处罚条例。但仍然有部分学生为了达到个人目的,无视学校的规章制度铤而走险。如果作弊得逞,势必会滋生学生不劳而获的思想,养成弄虚作假和投机取巧的坏习惯。作弊情节轻者会受到纪律处分,重者会取消学位资格,甚至被开除。无论何种结果,对学生的身心健康都是不利的。
2.考试作弊破坏公平竞争原则。高校课程考试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评价教师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业成果的重要依据,同时也是促进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学生的学习成绩目前是衡量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素质是否达到教学目标的重要指标,考试结果的测评效度是通过公平性的考试过程体现的。但是,因为考试作弊的因素,破坏了考试公平公正的原则,败坏了高校的考风考纪,使考试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同时平时不努力学习的学生,通过考试作弊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影响了其他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关键词:大学生犯罪;心理透视;预防
中图分类号:D6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33-0235-02
一、当前大学生犯罪的现状与犯罪特点
中国大学生年龄一般介于18~22周岁。若从中国刑法规定的刑事责任年龄看,大学生这一群体具有负完全刑事责任年龄阶段。大学生学习时间一般长达四年之久,且学习环境又较为封闭,社会就业和现实社会发展对大学生在此期间的心理变化会产生很大影响。结合近年来各类大学生刑事案件分析,大学生犯罪变化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犯罪人数逐年增加,犯罪类型多样化以及犯罪手段残忍加剧。据有关统计资料表明,青少年犯罪占整个社会刑事犯罪的70%左右,其中大学生犯罪在近几年逐渐上升,约占17%;中国高等学校学生违法犯罪的,占高校总人数的1.26%。其中盗窃案件就占到50%,打架斗殴、杀人伤害等人身伤害的犯罪仅次于盗窃犯罪案件。而走私、贩毒、高科技智能犯罪也在呈上升趋势。
通过对有关数据的统计分析,发现大学生刑事犯罪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1.从犯罪类型来看,以侵财型犯罪和伤害型犯罪为主。目前,在大学生犯罪类型相比较中,盗窃罪“遥遥领先”居第一位。盗窃行为在大学生中成为一种比较严重的现象,盗窃的目标往往是钱包、银行卡以及一些贵重物品,例如手机、便携式电脑甚至教学实验室中有较高价值的教学仪器等。除此之外,故意伤害罪所占比重也相当大。
2.从犯罪主体来看,涉案大学生的范围有扩大趋势。前几年,犯罪大学生多出自二三年级或民办大专院校,而今,来自重点高校甚至名牌高校的犯罪大学生较以往有所增多。今年4月成都市某重点高校九天内接连发生两起在校大学生致人死亡的案件。此外,在大学生犯罪中,女大学生犯罪现象有上升趋势。
3.从犯罪动机来看,非贫困化趋势较为严重。以往大学生犯罪,尤其是财产型犯罪,其作案动机常出于家庭贫困的原因,近几年,笔者发现非贫困化的作案动机越来越严重。非贫困化的动机有多种:有的出于追求享受,爱慕虚荣;有的为打击报复,泄私愤;有的可能是因为学习上的竞争或是恋爱方面的原因;有的则是出于空虚无聊,寻求刺激。
4.从犯罪经验来看,大学生犯罪多为初犯、偶犯,犯罪手段较为简单,且大多数犯罪后悔罪态度明确,可改造性较大。
二、大学生犯罪心理透视及原因分析
(一)大学生犯罪心理透视
1.情绪具有不稳定性。情绪是激发心理活动和心理行为的动机,情绪构成一个基本的动机系统,它能驱动有机体发出反映,在最广泛的领域为人类的各种活动提供动能。情绪的作用在于能够放大内驱力的信号,从而更强有力的激发行为。现在的大学生犯罪大多数都表现为激情犯罪,即情绪不稳定,易冲动,感情用事,自控力较差。他们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情绪具有明显的不稳定性,并且他们对于一些认识比较偏激,不能用正常的眼光去看待问题,换言之,即是缺乏理智,具有明显的一时冲动等特点。在失去理智的情况下,他们对自己的行为是否会触犯法律,会造成什么后果缺乏考虑,加之心理只感到愤怒、怨恨、嫉妒和恐惧,从而就向引起这些情绪的客体进行发泄或者是向与之无关的当事人进行发泄,从而导致了犯罪行为的产生。
2.具有不良情绪。这里说的不良情绪主要是以性格孤僻、焦虑不安、抑郁情绪、敏感多疑、强迫自我、内在心理压力和自卑等为主。据《江南时报》报道,在中国,有焦虑不安、恐怖和抑郁情绪等问题的大学生占学生总数的16%,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显示,只有不足15%的患者得到了适宜的治疗。而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研究员王玉凤研究也表明,大学生中有16%~25.4%的有心理障碍,尤以焦虑不安、神经衰弱、强迫症等为主。当这些不良情绪积累到一定程度,行为人就会出现情绪发作,进而产生犯罪动机并实施犯罪行为。
3.具有强烈的享乐欲望。现在许多高校周围的餐馆、游戏厅、网吧几乎被学生占满,而教室里往往空空荡荡,许多学生更愿把精力投入玩乐而不是学习上;另外,学生高消费心理突出,把穿名牌服装,买高档商品(如手机等)看成一种时髦。但是大学生几乎都没有独立的经济来源,没有独立的经济能力来负担这种高消费,他们唯一的经济来源只能是靠父母给予的生活费。而每个同学之间各自的家庭经济条件不同,这就直接导致了物质条件的差距,那么就会给某些同学在心理上造成了极大刺激和打击。在有限的金钱和现实之间便形成了巨大的落差,为了享乐,这种落差直接导致的后果就是不知不觉的慢慢走上犯罪的道路。
(二)大学生犯罪心理分析
1.自尊心与自卑感的矛盾。随着大学生独立意向的增强,他们的自尊心也迅速增强。大学生非常关注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和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形象,渴望得到他人的尊重与认可。但是,当他们跻身大学校园,发现自己只是大学生这一群体的普通一员,良好的自我感觉将会不复存在,而新的竞争压力又会使不少大学生产生心理的失衡,从而转向自卑导致自己心胸越来越狭窄。
2.社会认知上的自我中心观。所谓社会认知上的自我中心观是指在个体与他人或社会的关系上往往只从自我的立场出发,而不能从他人或社会位置去思考问题或处理问题的认知方式。社会认知上的自我中心观正是阻挡个体客观认知他人与正确把握社会规范的一个心理问题。由于不能从他人或社会角度去分析问题,在进行某种社会行为时,也就不能或无法了解他人对此的真正态度,不能意识到或了解社会规范对此行为的评价,对社会规范的遵从难免不会发生问题。曾经轰动一时的清华大学学生刘海洋伤熊行为反映出他在社会认知上仍然没有超越儿童时期的“自我中心状态”,其心理水平与社会角色极不一致。
3.自我意识的混乱。自我意识是指个体对自身的意识。自我意识表现为自我概念、自我评价和自我理想的辩证统一。所谓自我意识的混乱是指个体无法形成正确的自我概念和适宜的自我态度,以致不能达到自我同一性的确立而获得安定、平衡的心理状态。
4.心理脆弱,无法应对挫折。大学生犯罪,主要原因有自控力较差,心理脆弱,无法应对挫折。大学生中独生子女是绝大多数,远离父母独立生活之后,对挫折没有准备,一旦遇到比较大的事件,容易产生过激行为。如大学生吕某强制猥亵妇女一案,吕某与女朋友在热恋之中突然失恋,面对突如其来的感情打击,吕某难以接受,某日凌晨恰好遇见被害人,一时无法抑制心中的冲动,便起了歹意。最典型的案例莫过于曾震惊全国的马加爵凶杀寝室室友案。
三、预防大学生犯罪的对策思考
1.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和法制教育,增强大学生法律意识。目前,中国针对在校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和法制宣传教育仍很薄弱。在开设课程方面,各个高校都普遍重视专业课、外语课等,而往往忽视思想道德的教育。而开设的法律基础课和思想政治课针对性不强,内容僵化,一般局限于讲授一些法律基础知识,导致一些大学生接受教育的效果不理想。特别是学校招生规模逐年扩大,而校方对学生的德育等管理却未加强,存在重知识“输入”而轻思想品德的“塑造”,致使一些大学生在对物质享受的盲目追求中迷失了方向,犯罪的数量才会与日俱增。同时,法律是道德的底线,法制教育同样也是道德教育的基础。通过各种形式的法制教育,使大学生不仅掌握一些重要的、基本的法律知识,而且要培养出一定的法律意识,使他们的脑子里装上法律这根弦,遇事知道用法律来衡量,从法律的角度思考能不能干、该不该干。在刘海洋伤熊案中,他在被拘留后说,自己学了法律基础课,知道民法、刑法等,但不知道伤害狗熊是违法犯罪的,但现在知道了,自己很后悔。由此可知,刘海洋并未将法律知识转化为法律意识用于指导自己的行为,从而不知道自己的行为究竟是做得还是做不得。
2.加强对大学生心理引导,培养良好心理素质。我们在教育体制改革中必须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只有这样才能改变大学生成长中存在生理营养过剩与心理营养不良、生理早熟与心理晚熟亚健康状态。同时,大学生自身要重点加强对犯罪心理的自我防范。针对大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学校要有意识地开展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开设心理咨询机构。正确的心理引导,可以培养引导大学生控制情绪,消除其人格障碍,学会宽容,提高大学生承受和应对挫折的能力,学会处理现实与愿望的矛盾,学会自我调适,做事前理智思考,以乐观和坚强的积极态度去面对所遇到的困难;可以使大学生放弃偏激和自卑心理,笑对人生,热情生活,多交朋友,使自己的心理常常处于轻松愉快之中;培养大学生正确的恋爱观,使他们正确处理恋爱与性问题,正视恋爱关系,保持稳定的情绪及健康的心理。
3.加强学校的内部管理。美国犯罪专家萨瑟兰的“不同接触理论”和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都揭示了个体形成犯罪心理与不良的环境因素有关。预防犯罪首先必须保证良好的校园生活环境,切实加强学生的管理。面对当前高校校园治安的新形势、新特点,学校应当更新观念,加强教育,不断增强师生员工维护校园稳定的自觉性。从健全规章制度着手,改进工作作风,把握学生思想脉搏,切实解决学生的各种困难,及时发现并改善处理各种矛盾。积极构建“人防、技防、物防”三位一体的治安防控网络,是做好校园治安稳定工作的物质条件保证。另外,加强高校保卫队伍建设,是做好校园治安工作的主要依托力量。
4.加强与当地司法机关的积极协助。检察机关作为法律监督机关,同时在刑事诉讼中承担着重要职责,充分发挥检察机关在预防大学生犯罪方面的作用,对于大学生犯罪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充分发挥检察职能作用,积极与高校合作,创建全新的大学生犯罪预防体系模式。通过检校合作为大学生开设预防大学生犯罪专题讲座、警示图片展览、选取典型案例组织大学生参加庭审旁听,分批组织各院校大学生到警示教育基地或监管场所,参观在押人员的监区生活,现场听取服刑人员的忏悔和指导模拟法庭等形式有针对性的对大学生进行法制教育,指导大学生妥善解决生活中遇到的法律问题,引导大学生学会自我保护。
参考文献:
[1]周保强.大学生犯罪心理分析及预防[J].犯罪研究,2008,(3):5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