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天净沙翻译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
一点飞鸿影下。
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前言】
《天净沙·秋》是元曲作家白朴创作的一首写景散曲,作者通过撷取十二种景物,描绘出一幅景色从萧瑟、寂寥到明朗、清丽的秋景图,是一首描写当时社会的抒情曲。写出了诗人由冷寂惆怅之感到开朗希望的情怀。
【注释】
⑴残霞:快消散的晚霞。宋沈与求《石壁寺山房即事》诗:“画桥依约垂柳外,映带残霞一抹红。”
⑵轻烟:轻淡的烟雾。
⑶寒鸦:天寒即将归林的乌鸦。宋秦观《满庭芳》词:“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
⑷飞鸿影下:雁影掠过。飞鸿,天空中飞行着的鸿雁,宋鲍照《数诗》:“四牡曜长路,轻盖若飞鸿。”
⑸白草:本牧草。曲中为枯萎而不凋谢的白草。又解释为一种草名。唐元稹《纪怀赠李六户曹》诗:“白草堂檐短,黄梅雨气蒸。”
⑹红叶:枫叶。
⑺黄花:。一作“黄华”。
【翻译】
太阳渐渐西下,天边的晚霞也逐渐开始消散,只残留了几分黯淡的色彩,映照着远处安静孤寂的村庄,拖出那长长的影子。轻烟淡淡飘向空中,几只乌鸦栖息在佝偻的老树上,远处的一只大雁飞掠而下,划过天际。看天地间,山青水碧,白色的芦苇花飞扬,红色的枫叶艳丽,金黄的开放。
【赏析】
白朴这首小令《天净沙·秋》与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无论写法还是构成的意境都有相似之处。此曲题目虽为“秋”,并且写尽秋意,却找不着一个“秋”字。 此曲开篇先绘出了一幅秋日黄昏图,营造出一种宁静、寂寥的氛围,再以名词并列组合的形式,选取典型的秋天景物,由远及近,描绘出一幅色彩绚丽的秋景图。秋景也由先前的萧瑟、寂寥变为明朗、清丽了。
这首小令,只五句二十八个字,篇幅虽短,却以神来之笔捅绘出了一幅绝妙的秋景图。前三句着力渲染出一派深秋凄凉之景。黄昏时:如血的残霞映照着一座孤零零的小村庄,夕阳淡淡的炊烟袅袅,几只归巢的寒鸦,静静的站立在老树枝头,忽然,一只哀鸣的孤鸿,在人边晚霞影里远远的飞翔,而后两句,作者却将笔锋一转,写到:青山静静、绿水悠悠,白草绵绵,红叶片片,黄花朵朵,在暮色中,这些明丽的色彩,为这萧杀的气氛平添了许多生机活力。一扫前人一悲到底的俗套。
白朴在写秋景选词语辞精炼,其词并不是单纯的突出秋的悲凉。前二句的“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共用了六个图景:“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而其中任何一个图景,都代表着秋日秋景的萧瑟气氛。为了要使这种萧瑟气氛活泼起来,于是作者接下来选用了“一点飞鸿影下”作为上半段的结语。如此一来,原本萧瑟的画面转成了活跃,寂寞的秋景仿佛也展现了另一种鲜活的生气。最后为了加强作者心目中秋景是美丽而有韵味的形象,因此再以“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作为曲文的结束语。这两句用了“青”、“绿”、“白”、“红”、“黄”五种颜色,而且“白草红叶黄花”这三种颜色,是交杂在“青山绿水”二种颜色之中;“青山绿水”是广大的图景,“白草红叶黄花”是细微的图景,如此交杂相错,于是原本是寂寞萧瑟的秋景,突然变得五颜六色而多彩多姿。由此可见,白朴的散曲写作技巧的高明了。
年代:元代
作者:李致远
体裁:散曲·小令
宫调:越调
曲牌:天净沙
画楼徙倚栏杆,粉云吹做修鬟,璧月低悬玉弯。落花懒慢,罗衣特地春寒。
[注解]
画楼:装饰华丽的楼阁。
徙倚:留连、徘徊。
粉云:白云。
修鬟:美丽的环状发髻。
璧月:璧玉一般的圆月。月亮的美称。
懒慢:散漫。形容落花散漫无力。
特地:特别,格外。
[译文]
徘徊在画楼栏杆前,白云下春风吹着秀美的环状发髻,圆月低低悬在玉弯。落花纷纷飘散,罗衣单薄,感到特别清寒。
关键词:单元结合 意境整合 语言空间-心理结构-物理空间模式
职称网
一、引言
格式塔心理学(Gestalt Psychology)以维台墨于1912年发表题为“似动的实验研究”的论文为诞生标志,亦称完形心理学,主张用“格式塔(Gestalt)”(即整体)的观点研究心理现象(Kohler,1967)。核心理论是“异质同构”,指在任何情况下,真实的知觉不是盲目地与其相应的心理过程结合,而是在本质的结构特征内的同类连接(Koffka,1935)。异质同构不仅为各个领域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论,而且还解释了人的审美经验和现实世界之间的关联,但它忽视了社会历史因素和现实世界对人的情感活动的影响。基于此,本文试图从格式塔心理学角度、“异质同构”这一空间维度,提出“语言空间-心理结构-物理空间”模式,为理解《天净沙·秋思》的空间语义提供新的视角。职称网
二、相关研究回顾
维台墨在实验中发现格式塔的性质不在部分,而在主体之中,所以分析部分不能解释全体的性质(转引自Wolfgang Kohler,1967)。这作为格式塔心理学的第一个重大发现引起了各个领域专家的思考和研究。文学艺术方面,姜秋霞(1999)、姜秋霞和权晓辉(2000)及孟瑾和冯斗(2005)讨论了格式塔的意象在文学作品中的应用及其价值。对《天净沙·秋思》的研究多在译文对比和翻译策略方面(殷召荣,2008;江媛,2008),刘丽(2009)简要探讨了《天净沙·秋思》的意境之美。但以上研究均未实现格式塔心理学与文本的结合。本文将从格式塔心理学角度,通过单元结合和意境整合两个方面探寻这首小令的语义空间,提出“语言空间-心理结构-物理空间”模式,从而更好地理解《天净沙·秋思》的空间语义。
三、《天净沙·秋思》的空间语义
(一)单元结合
格式塔心理学中的结合表示单独的视觉单元完全契合在一起。这可以使原来并不相干的视觉形象自然而然地关联起来,从一个视觉语义延伸到另一个视觉语义。本小令前句可分解为九个单元: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它们的性质、形象各不相同,意义也是分离的。作者分别在中心语的前面加上相同语义色彩的修饰语(人家除外),叠加结合起来,中间不插入任何连接词,表面上看起来是一个个独立的单元,却给读者以观看幻灯片的视觉效果。从“枯藤”到附着于上的“老树”再到归巢栖息于树上的“昏鸦”,由外向内描写了一个相互关联且有序的整体——暮秋环境这一静的界域(静域)。功用上的联络拓展了单元语义的空间容量,不是之前的那个独立单元在读者的知觉中的对应物。“小桥流水人家”这三个单元给人以温暖、亲切之感,迎合了诗人此时思念家乡的心情,诗人用明朗的色调再造一重动的界域(动域)。而“古道西风瘦马”则展现了一个色彩惨淡、气氛阴郁的动态环境。后两小句是一明一暗的两种动域和第一小句的静域结合在一起,形成对照。不仅如此,诗人此时遇见的“人家”与其所处的环境也形成对照,这使情更悲、景更哀。“夕阳西下”和前面的单元景物一样继续铺排,但此单元带来了色彩上的丰富性。这无疑增强了视觉上的格式塔效果,可见这里不仅增加了一个单元,更重要的是创造了一种气氛。格式塔心理学认为“基-形关系(figure-ground relation)”是“形(figure)”由于其自身特点,而依赖于其所在之“基(background)”;“基”相当于一个结构,“形”载于其中,因而受其制约(Koffka,1935)。至此,诗人所做的“基”的工作已完成。“断肠人在天涯”是整首小令的点睛语,道出了诗人极致的悲苦和孤独,该小句在“基”的背景下充当了“形”的角色,从而达到了“形基”结合。形基现象在表达了诗人的羁旅之愁、传达了本小令的中心语义的同时,还提供给读者以广阔的想象空间。我们发现这样的单元结合、界域融合所达成的相符不仅仅是能指与所指事物之间的一一对应,而且“所指”使其语义更加饱满、使空间更富整体感、和谐感,实现了语言空间和物理空间的最佳融合。
(二)意境整合
孟瑾(2005)认为从格式塔心理学角度看,整体意象又称为格式塔意象,它以篇章为载体,接近于意境。整首小令是客观对象和主观感情的结合,其中客观对象由多个个体意象组成,但其形成的意境又超越意象之外,这一点和格式塔意象不谋而合。格式塔心理学认为整体不是部分的简单相加,个体性质的结合不代表整体的性质。本小令由两个句子组成,前句包含九个词语,每三个构成一个小句,每一小句即自成一幅场景,这一场景并非词语的简单叠加而成,一字一词均代表一个意象,这些意象看似离散,但作者在每小句后做押韵处理:鸦ya、家jia、马ma,使整个描写不但形合而且音合,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空间意境。诗人紧扣“秋思”,并置七个静态的个体意象:“藤、树、鸦、桥、人家、道、马”。如果说前句写景,那么后句则是着眼于“断”字抒情,描绘“夕阳西下”和“断肠人在天涯”这两个动态意象,并注意以“下xia”和“涯ya”收尾,与前句保持音韵上的一致。前后衔接连贯,前句除“人家”以外,作者均采用修饰语+中心语结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古+道、西+风、瘦+马)。通过这一结构中的修饰语:“枯、老、昏、小、流、古、西、瘦”,作者将自己的人生经历投射到景物上;后句与前句情景交融,形成映衬,突显了诗人此时四处漂流、无处落脚的悲苦。王国维(2003)在《人间词话》中写道:“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内”指情,“外”为景,他认为“情”“景”两个元质构成了“境界”。可见,情景乃创造意境的必要条件,前者直抒胸臆,后者创造气氛,两者结合组成了格式塔意象。本小令的意象传递如下:
境:一个秋天的傍晚,寥无人烟,诗人身旁只有马儿陪伴,且无寄宿之所。
情:“断肠人”是全诗的诗眼。诗人此时只身在外、孤苦无助,心中充满了对家乡的思念和对自身处境的无奈。
意境:在一个凄凉的秋天的傍晚,诗人满腹辛酸地走在古道上,身边只有一匹瘦弱的马儿陪伴,秋风瑟瑟,连乌鸦也归巢栖息,而自己却漂流无所,心中的疾苦悠然而生。
诗人用这种凄美的意象:枯藤、老树、昏鸦(其中“藤、树、鸦”是物理世界中真实存在的事物,分别被赋予了“枯萎的、僵老的、已经归巢的”精神世界的意义,映射出自己此时此刻的心情,形成了客观的境、主观的情达到传情造境的效果,完整地再现了《天净沙·秋思》的意境。语言结构、心理结构和外部事物完美契合,其空间语义远在意象之上。同时,还赋予了诗句本身极大的整合空间,给身处物理空间的读者以丰富的想象空间,这样语言空间和物理空间通过心理结构这一媒介在意境中得到完美的融合。
四、结语
本文通过单元结合和意境整合探讨了诗人通过外在事物表达内在情感而呈现出的凄凉清冷的意境,化抽象的语言为直观的意象,并提出“语言空间-心理结构-物理空间”模式,为探寻《天净沙·秋思》的空间语义提供一定的参考。该模式可以简单图解如下:
心理结构
↗(知觉、情感)
语言空间 物理空间
(诗句语言) (现实世界)
……
在理解诗句的空间语义的过程中,读者不是将诗句语言直接转换成现实世界的直接对应物,而需通过自身的情感知觉加工这一中介过程,从而形成一个三角图示。这样,诗句的语言经过诗人的个人情感这一心理结构的融合而可能与物理空间形成一对多的对应关系,变得复杂,给读者以丰富的想象空间。这一模式体现了诗句语义空间理解上的灵活性。
参考文献:
[1]江媛.“归化”“异化”理论下的《天净沙·秋思》英译文赏析
[J].安徽文学,2008,(8).
[2]刘丽.别有诗情画意生 此处无思胜有思——浅谈马致远《天净
沙·秋思》的意境[J].资治文摘,2009,(7).
[3]姜秋霞.文学翻译中的审美过程:格式塔意象再造[J].外语与外
语教学,1999,(12).
[4]姜秋霞,权晓辉.文学翻译过程与格式塔意象模式[J].中国翻译,
2000,(1).
[5]孟瑾,冯斗.古诗格式塔意象和意境的传递[J].外语学刊,2005,
(4).
[6]殷召荣.从形合、意合看古诗增译——个案分析《天净沙·秋
思》[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8,(5).
[7]王国维.人间词话[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8]Kurt Koffka.Principles of Gestalt Psychology[M].Great
Britain: Routledge and Kegan Paul Ltd,1935.
关键词:层次理论;三美论;《天净沙・秋思》
中国诗词讲究格律、行韵,语言精练,字里行间含蓄唯美。许教授是有史以来将历代诗词译成英、法韵文的惟一专家,不但英译的诗词让人赏心悦目,也提出了自己的翻译理论。其中“三美论”就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英伽登文学艺术作品结构层次论的影响,许教授在此基础上结合诗词的行文特点总结而来。
一、文学艺术作品结构层次理论和三美论之间的关系
罗曼・英伽登(Roman Ingarden, 1893-1970),波兰著名哲学家、美学家和文艺理论家,他将文学作品结构划分为四个层次:
(一) 语音层次,具体意义的承载体,是词语能表达其意义的外部结构。在作品构建中,语音的选择决定了文本的节奏。
(二) 意义单元层次,为整个作品提供框架。英伽登将“所有和语词发音有联系并且和它一起创造了‘语词’的东西”[1]称为意义。“语词意义是一个具有适应结构的心理经验的意向构成。”[2]文学作品的属性由句子所构成的意群决定,即意义单元;意义由“语词”构成的句子展现。
(三) 图示化观相层次,任何作品只能用有限的语句表现有限空间内事物的某些方面,大量的“未定点”和“空白”,等待读者用想象进行系统组合与填充。
(四) 再现的客体层次,“再现的对象只具有实在的外观,并不是真正地在于实在的时间和空间中”。[3]读者通过意义层看到的形象就是作者在作品中虚构的对象,读者通过意识活动以图示化形式“再现”。
这种分层是对作品内部结构的描述与剖析。在此基础上,许教授结合诗歌文体特点提出了“三美”翻译理论[4]。关于“三美”间的关系,意美是最重要的,音美是次要的,形美是更次要的。
一旦译文不能传递原文内容所产生的一种意境或联想的美,翻译就偏离了初衷。这也是许教授将“意美”放在首位的缘由,“意美”是诗歌的深层结构,是首要目的和必要条件,“音美”和“形美”是手段和前提,为“意美”创造条件。
语音层次指译文借用译语的格律,选择和原文音似或音近的韵脚,还可以借助双声、叠韵、重复等方法表达原文的音律和节奏,尽可能使译文达到音乐美感,即“音美”。
有些作品描述了实在的对象,即第三层次“图示观想”。还有些文学作品引导读者进入一个远远超出画面本身的界面,即第四层次“再现客体”,即纯粹意向性的文学主题。这两个层次为读者的审美再创造活动预留了空间,否则就不会有再现的图像或与之相关的审美对象。许教授将两个层次合为“形”,只有将诗歌的句式、长短、对仗等方面尽可能与原文形似才算“形美”。
二、许译《天净沙・秋思》中“意、音、形”结合的实例
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是元曲中的佳作,脍炙人口。小令以秋天借景抒情,寓情于景,在景情交融中构成一种凄凉悲苦的意境引发共鸣。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此曲共两句,以众多排列的意象寄寓诗人思想的艺术形象。第一句九个名词排列,无任何连词,分为三组,第一组由下及上,藤缠树,树上落鸦;第二组由近由远,桥、桥下水、水边住家;第三组从远方到眼前,古驿道、道上瘦马,“西风”从触觉上增加了意象的跳跃感,又不超出秋景的范围。“枯”“老”“昏”“瘦”使浓郁的秋色中蕴含游子无限凄凉悲苦的情怀。寥寥几笔却勾勒丰富而幽深的意境,是这首小令的魅力所在。许教授摆脱原诗的形式,将原诗拆开重构:[5]
Tune: Sunny Sand
Autumn Thoughts
Ma Zhiyuan
Over old trees wreathed with rotten vines fly crows;
Under a small bridge beside a cot a stream flows;
On ancient road in western breeze a lean horse goes.
Westwards declines the setting sun.
Far, far from home is the heart-broken one.
从意义层次看,许教授采用了意译的方法,“wreathed”意为“to be covered in sth”,用动词过去分词表明 “trees”和“vines”之间的所属关系。用小屋“cot”,代指抽象名词“人家”。补译介词“Over”、“Under”、“beside”、“on”和“in”,明确描述了事物间的位置关系;增译谓语“fly”,“flow”,“go”,说明了事物间的主谓关系,使前九个原本模糊的意象都或多或少地具体化了,也给原诗并列静态的景物增加了动感,不仅准确地传递了原诗的意义,还表现出“意美”。动词“decline”英语有“become gradually worse in quality”之意,译文词义贴切对应不仅仅译出了“西下”,还使读者产生联想,由深秋的景色衬出了旅人凄苦的心境。最后 “far”一词的重复,突出了原诗的主题,把在外漂泊的旅人那黯然神伤刻画得淋漓尽致,令读者回味从而达到移情的效果。
语音层次上,译文语句流畅通顺,韵律和谐自然。原诗“鸦”“马”和“涯”押尾韵/a/,“家”和“下”押/ia/韵,译文在处理时拆开重组,“昏鸦”译为“fly crows”谓语在前主语在后,将“a stream”置于句尾并增译“flows ”,“horse”后增译“goes”是为了和“crows”押尾韵/z/。同样“夕阳”和“断肠人”皆置于词尾为了押尾韵/?n /,且“人”用代词“one”也是从韵律角度考虑,从而达到“音美”使译文符合英诗“aaabb”的韵脚,读来琅琅上口。
图示观相层上,译文增译冠词“a”并明确了名词的单复数“trees”“vines”“crows”刻画了:深秋的黄昏,一个风尘仆仆的游子骑着一匹瘦马独行在古道上,看到了古藤缠绕的老树、盘旋天际即将回巢的乌鸦,站在小桥上听着潺潺流水,西风吹来更觉凄凉。题目增译“tune”指明是曲牌名。其次,译文根据英语句法规则、表达习惯,增添了冠词、介词和动词,一改原诗顺序。原诗中三组独立的事物组合被译为三个逻辑完整有主语、谓语和状语的句子,且事物间紧密联系由静变动。“bridge”“cot”前加上介词限制,译为状语成份,而“a stream”成为主语,动词“flows”使读者身临其境――看到了小桥,旁边是小屋,似乎还听到了桥下潺潺的溪流声,具有极强的感染力。让画面再现的客体更为生动,引发读者的好奇心――诗人在深秋黄昏是何心境?译文皆用倒装句式流畅自然,第一四五行全部倒装,第二三行部分倒装,如此的“形美”句式使译诗语言符合英诗表达习惯,更生动形象地传递出原曲凄凉的意境,最大限度地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空间。
三、结语
许教授通过增译使译文符合英诗的文体表达习惯,采用押尾韵和倒装手法,进行文字雕琢。并灵活运用英伽登的“结构层次说”,从意义、语音、图示观想、再现客体层上,即“意、音、形”协调作用下恰如其分地译出了原诗的秋景,由景烘托出意境;四个层次的自身审美价值,即“意美、音美、形美”共同作用达到“复调和谐”的整体审美价值。
参考文献:
[1] 罗曼・英加登.《论文学作品》. 张振辉译.开封: 河南大学出版社,2008: 83.
[2] 罗曼・英加登.《对文学的艺术作品的认识》. 陈燕谷、晓未译.北京: 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8: 22-23.
[3] 英伽登.《对文学的艺术作品的认识》.陈燕谷、晓未译.北京: 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1988 : 56.
关键词: 增译 诗词翻译 意境美 音韵美 形式美
一、引言
中国古诗词来自于古代优秀的历史文化,具有一定的历史研究性和鲜明的时代性,在当今中国文学史乃至世界文学史上,中国古诗词都是文化中的经典,它的地位是无可替代的。为了传承中国的优秀文化,为了让中国文化走向世界,让更多的外国人了解中国,了解中国博大精深的五千年文化及感受汉语古诗词的魅力,国内外许多翻译家在古诗词英译的道路上倾尽心血,艰难前行。其中,在翻译古典诗词方面,首屈一指的人物当属许渊冲。在诗歌翻译理论方面,他提出了“三美论”。文学翻译要做到“信,达,雅”,而诗词翻译的标准则更高,翻译诗词要做到意境美、音韵美、形式美,最大限度地保留原诗的韵味。在诗词翻译中,运用增译策略,有助于译文达到音美和意美的效果,将原诗的意境完美呈现。
二、许渊冲的文学翻译理论
许渊冲在继承前人学说的基础上,提出了自成一派的翻译理论“优化论”,可以用“美化之艺术,创优似竞赛”这十个字加以概括,并且其在《翻译的艺术》、《文学翻译谈》、《文学与翻译》等著作中,对形似与神似、求真与求美、翻译与创作、“翻译腔”和“四字成语”、中西文化的差异、两种文化的竞赛等问题进行了具体的论述,归纳起来可以分为以下三论:“三美论”(意美、音美、形美)是译诗的本体论。三美之中,最重意美,音美次之,最后是形美,也就是说,翻译是美的创造,所以神似胜于形似,要在传达原文意美的前提下,努力做到三美齐备。“三化论”(深化、等化、浅化)是译诗的方法论。分别利用加词、换词和减词等方法,通过意译努力达到神似的境界。“三之论”(知之、好之、乐之)是译诗的目的论。知之是使人理解,这是翻译的基本要求;然后要求好之,能使人喜欢;最高的境界是乐之,能使人愉快[1]。
“三美论”是许渊冲提出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诗歌翻译理论,“三美”源自鲁迅的《自文字至文章》:“其在文章……遂具三美:意美以感心,一也;音美以感耳,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所谓意美,就是指译诗也应有意象及由意象组合而成的顺理成章的意境。中国诗词非常讲究“言不尽意”的“弦外之音”,重含蓄,字少意多,更由于历史悠久,寥寥数语往往包含许多传统意象。英译汉语诗词时要特别注意传达原诗的这种意象美。音美,就是译诗也应具有英诗的节奏美和押韵美。中诗讲究平仄,中国古典格律诗在英译时可采用英诗的抑扬格或扬抑格音步。除此之外,中诗的音美还常常借助双声(声母相同)、叠韵(韵母相同)或尾韵得以体现。英译时,可考虑用头韵或尾韵译之, 使富于韵律美的原诗,在译诗中也能保存其歌咏性和音乐性。形美,就是译诗也应有英诗的形式美。汉语诗歌有古体诗和近体诗之分,在诗的行数、每行的字数及平仄上都有相应的规定。近体诗还可分为绝句、律诗和排律,这些诗词在英译时,可考虑自由选择英诗中的抑扬格格律诗、英雄双行体或十四行诗[2]。
三、增译法的运用与“三美论”
黄忠廉在“七大全译方法” 中明确提出了增译,“增译,即增加式全译,指从原文出发根据逻辑、句法、修辞的需要在译文中增加一些必要的语言单位的全译方法。按增译使用的频率大小排列,增加的语言单位有词,短语和小句”[3]。
在诗词翻译中,采用增译策略,有助于译文达到音美和意美的效果,将原诗的意境完美呈现。
《春晓》是唐代著名诗人孟浩然的名作。诗人抓住春天的早晨刚刚醒来时的一瞬间展开描写和联想,生动地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怜惜之情,这首诗是五言绝句,全诗只有20个字。此诗有多个英译版本,这里以许渊冲的译本为例,分析增译策略与“三美论”。
春晓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以下是许渊冲的翻译:
Spring Morning
This spring morning in bed I’m lying,
Not to awake till birds are crying.
After one night of wind and showers,
How many are the fallen flowers.
以这个译本为例,笔者略作分析如下:
(一) 运用增译策略,让诗歌的意境得到完美呈现。
在“三美”当中,“意美”是第一位的,译诗时要能传递原诗的神韵,不仅要忠实地反映原诗的意义,还要保留原诗的意境,给读者传递美感。
在原诗中,诗人描绘的是在一个春天的早晨,一觉醒来,不知不觉天已亮了,到处是鸟雀的啼鸣声。这时,突然回想起夜里睡梦中曾听到一阵风雨声,便联想到庭院里刚刚绽放的花儿被摇落了多少。在第一行诗中,诗人并没有提到自己躺在床上,在译文中,译者增译了原文没有的语言信息,译为“The spring morning in bed I’m lying.”,“in bed I’m lying”贴切地表达了那种慵懒舒适的感受,与第二行中的 “crying”压了尾韵,虽然是增译的词语,却很好地传递了原诗的意境美。译文第二行中译者也增译了一个语言信息,原诗并没有提到诗人是被鸟儿吵醒的,在译文中,作者增译了“Not to awake till…”,读者可以感受到诗人清晨在睡梦中被鸟啼声吵醒。此处译者增译的内容丰富了该诗的意境,使译文更加连贯,有承上启下的作用。译文第三行中译者用“shower”替换了 “rain”来描述昨夜的大雨,体现了雨大这个意境。
(二) 运用增译策略,让诗歌的音韵更加完美。
中国古诗词讲究对仗、平仄、韵律美。英文没有平声,仄声之分。中国古典格律诗在英译时可采用英诗的抑扬格或扬抑格音步,也可考虑用头韵或尾韵来翻译。
以《春晓》为例,此诗为五言绝句,共四句,每句字数一致,1、2、4句押“ao”韵,读起来朗朗上口,有节奏感。许渊冲的译本再现了原诗的韵律,采用了“aabb”结构。在第二行译文中,为了押韵,也为了完美呈现原诗的意境,译者增加了语言信息(in bed I’m lying),既达到了“意美”,又达到了“韵美”。
(三)运用增译策略,也能做到“形美”。
由于跨文化差异的存在,为了保持译文的可读性,在诗词翻译的过程中需要采用增译策略。如果增译的词语多,就很难做到形合,很难保留与原诗完全相同的“形美”。
以《春晓》为例,全诗共四句,20个字。在许渊冲的英译版本中,一二三句单词个数一致,每句都是6个单词,用词简洁,长短错落有致,完整地展现了唐诗的形式美。
杜争鸣在翻译《天净沙・秋思》时,译文中也添加了一些必要的关联词语,但他将译文的形合、意合锤炼得很好。
原文如下:
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杜争鸣的译文:
Dried vines cling to an aged tree with evening crows;
By a small bridge over a stream are some homes,
Along an old road swept by west wind comes a lean horse.
As the evening sun to the west sets,
The heart-broken man is now at the world’s edge.
此译文保留了原文词语概念出现的顺序不变,通过增加的动词、介词等让译文的语义更加连贯,传达了原诗的意境(例如:cling to, with, by ,over,along, swept by, comes, etc.),同时保留了原文的音律美。此译文将意境美、音韵美及形态美表现得淋漓尽致,给予读者美的享受。
四、结语
增译是汉译英中的一个重要技巧,由于英汉两种语言的句法、修辞及文化上的差异,为了提高译文的可读性,让译入语读者获得与原语读者相同或者近似相同的感受,在译文中需要增加一些语言信息,以增强译文的可读性。对于译入语读者来说,中国古诗词较其他文学体裁更难读懂,只有让译文达到“意美、音美及形美”,读者才能体会到原诗的意境。所以,译者在翻译古诗词时,既要考虑这种跨文化差异,有目的地提高译文的可读性,又要保留原诗的美感。此时,译者可以利用增译法,通过增加一些语言信息,帮助译文达到“三美”的标准。
参考文献:
[1]许渊冲.中国学派的古典诗词翻译理论[J].北京:外语与外语教学,2005:11.
[2]马.从文学翻译到翻译文学:许渊冲的译学理论与实践[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