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闪着泪光慢慢的决定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富阳市职业高级中学计算机教研组长,从事班主任工作13年。
教学箴言:
接受学生,站在他们的立场上思考问题,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会理解、信任你,并被你感化。
在我做班主任工作的十几年里,我坚信:如果能够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思考问题,了解他们的特性,深入他们的内心,因材施教,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那么,他们就会在潜移默化中理解并信任你,最终被你感化,从而改变自己的行为。
笔者班里的小高,才读高中却已有7年的烟龄。这个每周一包烟的学生,着实让我煞费苦心。起初,我经常找小高谈话,要求他戒烟,可每次他嘴上答应得好好的,实际上却屡教不改。
当他再一次抽烟被生活指导老师抓住后,我在办公室与他展开平等的对话。小高倾诉了自己的无奈,他也想戒烟。可面对陪伴了他7年的香烟,他一时无法割舍。
“对于一个从小学三年级就开始抽烟的学生来说,一时要他戒烟也确实难为了他。” 宽容才是解决问题的良方。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思考问题,我决定从每周减少小高的抽烟量着手慢慢帮助他戒烟。
“你愿意听从老师的戒烟办法吗?”我不同于往常一味否定他的态度,让小高有些吃惊,他连连表示愿意。最后我们约定:小高尽量克制自己,实在想抽烟,就到我办公室抽,当然前提是没有其他老师在场。此外,每抽一支烟,就要扣考核分10分,被扣的考核分需要他在其他方面弥补回来。
这看似不符合学校的规章制度。但若换个角度思考,我每周坐三次班,即使有办公室老师不在的场合,小高每周能抽烟的数量最多是3支,相比以前足足少了17支烟。如果能够借此培养学生诚实的品质和积极向上的态度,何尝不是一件好事呢?
戒烟的过程是痛苦而漫长的。一次,我坐班,但办公室有其他老师在,小高让我出来一下,表示自己实在想抽烟,恳求我让他在寝室的卫生间抽一支。三思之后,我带他来到了操场的一个隐蔽处,将烟递给他,说:“你快点抽,我给你放哨,万一有人来了,马上把烟给我。”小高拿过烟抽了几口就不抽了,他眼里闪着泪光,说:“老师,谢谢你!”
自打这次之后,小高更信任我了。他逐渐控制住自己不抽烟,晚自修还帮我一起管理班级的纪律。
很多时候,学生的承诺是老师逼迫的,是不自愿的。强制之下必然会衍生出更多的谎言。与其说这是老师对学生的严格要求,不如说是老师把学生的承诺当作安慰自己的理由,自欺欺人罢了。
汤庆会带着四个孩子最终到达北京大学附属实验学校,用一个母亲的细腻、耐心,抚慰着孩子们受伤的心灵,走出震后恐惧和痛苦的阴霾,融入新的生活……
一位母亲的“本能”:“快
上我的车,我们一起走!”
37岁的汤庆会在四川都江堰市政工程公司工作。2005年5月12日地震发生时,她和同事及时逃出了办公楼。之后,她迅速奔向停在楼下的小车,要去都江堰外国语实验学校找儿子张继木。在车上,她给在青城山镇当副镇长的丈夫打电话,但电话不通……
张继木在外国语实验学校上初一。12日下午2点多钟,他和同学们正在做课前准备,他是当天的值日生,倒完班里的垃圾后到楼道里的水龙头处洗手。洗着洗着,水龙头突然爆了!同时教学楼也开始摇晃。全校同学大喊大叫地往外跑,楼梯上挤的全是学生。张继木随着人流跑到操场上。
不久,汤庆会赶到学校,找到了儿子。她一把将张继木搂在怀里,惊魂未定:“儿子,你没事就好……”
城市几乎完全陷入瘫痪,到处都是废墟和悲怆哭泣的人群。市区停水停电停气,家里的房子也摇摇欲坠。13日晚上,一直无法联系上丈夫的汤庆会带着儿子来到崇义镇土桥乡,在车子里宿了一夜。
14日一大早,只见大量的人流涌进土桥乡,他们都来自20公里外的蒲阳镇。据说,蒲阳镇清江化工厂发生爆炸,剧毒液氯发生泄漏,毒气正从空中向崇义镇飘来!
汤庆会无法弄清这一消息的真假,她开上车拉着儿子就走,随着人群惶恐地向成都方向逃生!
沿途是成群结队奔逃的人群,汤庆会透过车窗看见路边有两个女孩、一个男孩手拉手,正一脸惊惶、无助地望着她,他们年龄都跟她的儿子差不多,身边没有一个大人。两天来,最让汤庆会感到震惊和刺痛的是,有数不清像她儿子这般大的学生倒在了废墟之下,也有许多孤独的孩子再也找不到父母……
那三个孩子似乎再也跑不动了,脸上满是恐惧,绝望地呆在路边。汤庆会只觉得浑身有一股热热的东西涌出来,喉头发硬。她迅速停下车,向车外的三个孩子招手:“快上我的车,我们一起走!”
“谢谢阿姨!”三个孩子浑身颤抖着坐上来,汤庆会扭过头对他们说:“我们一起去成都!”三个孩子本已六神无主,此时,他们只能把自己的安危交给这位刚刚结识的好心阿姨……
三个孩子中最大的王凤19岁,在四川雅安市职业技术学院护理专业读大一。5月12日,她想回都江堰的家中看看。谁知乘坐的大巴车刚进入连绵起伏的青城山,地震发生了!只见前方烟雾迷漫,大块石头滚落到路边,路两旁的房屋大都倒塌了,路边聚集的人越来越多,有的妇女抱着婴儿站在路边,有的坐在路边哭泣。
此时,王凤已出了一身的汗。她开始不停地往家里打电话,拨打父亲的手机,可全都不通。
王凤在都江堰回观路下了车。她茫然四顾,只见四周大部分房屋都成了一片废墟,附近只有一个红十字医院,还有一部分房屋支在空中,医护人员正紧张、忙碌地给伤员打点滴。
走到二环路时遇到一辆三轮车,王凤问车主要多少钱?车主抹了把眼泪说:“姑娘,快上车吧。这么大的灾难,谁还有心思赚钱?我赶紧送你回家,看看亲人是否平安。”“大哥,谢谢你!”王凤的心抽紧了,坐上那辆颠簸的三轮车……
比王凤小的女孩名叫张魏,是都江堰聚源中学初二(8)班学生。12日下午,当语文老师正抽查一名女生背诵《五柳先生传》时,教室突然轻轻地摇晃起来,老师立刻带领学生冲出3楼的教室,张魏也夹在同学中间往楼下冲。
楼梯的水泥面裂了,台阶松动了,扶手也扭曲变形了。张魏突然被绊倒了,后面一位男同学用力拉了她一把,她爬起来继续朝楼下冲!当她随同学们跑出楼外约20米时,回头一看,教学楼“轰”地一声笔直地坍塌了!
在操场上,张魏一次次被那些焦虑、痛苦的家长追问:有没有看到几年级几班的学生?到哪个地方去找?张魏大多摇摇头。有的家长听说几年级几班没有一个人跑出来,顿时抱头痛哭,然后跑到废墟上,光着手去挖自己的孩子,双手鲜血淋淋……
最小的男孩名叫王俊杰,在土桥中学读六年级。当教室晃动时,因他坐在教室后门旁边,恰巧后门开着,他拼命地跑出教室,成了全校第一个逃出来的学生……
14日早晨,王凤、张魏和王俊杰也听到了化工厂爆炸、毒气泄露的消息,他们只好随着人群一起奔逃,并最终汇集到了一起。跑着跑着,他们实在跑不动了,手拉着手绝望地站在路边,幸亏遇到汤庆会,
三个孩子坐上汤庆会的车,他们的眼前还在不停地闪着那让他们惊恐、痛苦的一瞬间!
孩子们不要害怕!“妈妈”
把你们带到最安全的地方
汤庆会以每小时二三十公里的速度,小心地沿着一条老公路,往成都方向开去!汤庆会的这辆乐驰牌小车,是4月份才买的,驾照也才刚拿到手不久。地震发生前,丈夫坐在副驾驶座上陪着,她才敢开车,而且从未跑远过。
如果走高速公路,只要三四十分钟就可到成都,但汤庆会不敢开车上高速,这时高速公路要首先让给部队的救援车,她怕自己技术不好,在高速公路上出了问题,影响这条“救援线”,于是选择了这条通往成都的老公路。
车子越往前走,王凤越发意识到这条路有多么艰辛和危险!这条老公路非常狭窄,好多地方几乎挨着山岩,地震发生时由于山体滑波,路面上滚落着一些乱石、泥土和树枝。而且余震随时都有可能发生,一旦发生泥石流和山体崩塌,他们这辆坐着五个人的小车就会被埋在乱石之中或翻下悬崖。
“一车,四个孩子啊!”汤庆会的心每一刻都在悬着,自己出于一位母亲的本能,把三个孩子叫上车,身上陡添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只想让他们尽快逃离险境,把他们带到安全的地方!
许多逃生的人骑着摩托车,也在穿越这条老公路,这给了汤庆会一些勇气,至少自己不是孤独无助的。上初一的儿子对车也略懂一些,而且性格外向,非常健谈,他坐在副驾驶座上,镇定地“指挥”着母亲,还不时扭过头,要坐在后排的王凤、张魏、王俊杰不要害怕:“我妈虽然没有单独开过车,但地震发生后,她也不知从哪儿来的勇气,车子开得又稳又好,我们会平安地到达成都的!”
两个年龄较小的孩子还没完全从惊恐中回过神来,王凤说道:“阿姨真不简单!”这个时候,彼此的鼓励和安慰不亚于食物和水。
为避让路中间的乱石、树枝,汤庆会车开得越发小心。有时,她不得不停下来,下车搬掉路上的石头和树枝,再继续前进!地震带来的破坏已经让那条老公路面目全非,尽管非常小心地驾驶,但车子还是撞在了大石块上。在孩子们的一阵惊叫声中,汤庆会一个紧急刹车,心陡地拎了起来:“孩子们,有没有伤到?”回头见四个孩子安然无恙,汤庆会长长舒了口气,仔细看看,只见车子撞上了一块突然从山上滚下的石块。
汤庆会急忙下车,试图移开那块惹祸的石块,可移了半天,石块只浅浅地移了几公分。汤庆会心急如焚,在这样一条挨着山岩的路上,随时都会有滚落的山石威胁孩子的生命,多呆一分钟,就多一分钟的不安全。正焦急间,四个孩子已经下了车。汤庆会曾和孩子们约法三章,不允许他们下车,她生怕突如其来的石块伤到孩子。此时,见孩子们一声不吭地和自己一起卖力地移着石头,汤庆会动了动嘴唇,却没有说出话来。几个人合力将石头移开后,王俊杰连连甩手,原来石块锋利的棱角划伤了他的手指。
移开了石块,汤庆会催促道:“孩子们快上车,我们赶紧离开这里。”车子在路上跑了2个多小时,才进入成都平原。上午快11点时,到达成都市区,这时汤庆会反倒不敢开了。地震中,成都也有数千人伤亡,市面并不平静,市民们晚上大多不敢回家睡觉。一时间,汤庆会不知道该带着四个孩子去哪里。看着孩子们眼巴巴地看着自己,汤庆会的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带着孩子们去一个安全的地方!她想起远在北京工作的姨妈,心里有了主意,于是对王凤、张魏和王俊杰说:“我们回家不安全,成都也没有亲友,我带你们去北京好不好?”三个孩子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此时在孩子们的眼里,汤庆会是他们唯一的依靠,早已六神无主的孩子们不约而同地点点头。
汤庆会打通了一位在成都的大学同学的电话,那位同学在裕华保龄球馆门口接过车子,将五个人送到了成都北站。
成都到北京一张卧铺票要四五百元,汤庆会身上只有1000元,王凤身上有200元,其他两个孩子则身无分文。汤庆会的同学掏出身上所有的钱来,给五个人买了火车票。
汤庆会和四个孩子终于顺利地坐上了成都至北京的列车,但她的心仍没有落下来。丈夫的电话还是不通。距地震发生已经40多个小时了,她不知道丈夫的生死,丈夫也不知道她和儿子的下落……
14日晚上8点多钟,汤庆会在火车上终于打通丈夫的手机:丈夫安然无恙,正在一线抗震救灾!汤庆会激动得两眼闪着泪光,拥抱着四个孩子久久没有松手。
汤庆会的丈夫得知妻子正带着四个孩子去北京,叮嘱道:“孩子们还小,受到地震的惊吓,心理会有恐惧;老师和同学们没有跑出来,他们会时时感到痛苦!你一定要好好照顾他们。”汤庆会流着眼泪说:“我是做母亲的,我知道!”
安抚震后受伤的心灵,“母
亲”与孩子的心一起跳动
15日晚11点,汤庆会和四个孩子下了火车。在北京西站地下商场,汤庆会给每个孩子买了一套换洗内衣。
到达姨妈刘志琼的家,已快到16日凌晨了。40岁的刘志琼在北京大学附属实验学校当校医,她早已准备好了热饭热菜等待孩子们。吃过饭,张魏、王凤打开燃气热水器洗澡,换上汤庆会买的贴身内衣。她们已经好几天没有洗澡了,头发都纠结在一起。直到这时,从目睹惨剧的惊愕和麻木中醒过来的孩子们开始痛哭起来。张魏一边洗澡一边流眼泪,她的许多同学连一个干净的澡都没洗,就匆匆地告别了这个世界,她的心里涌起无边的疼痛……
刘志琼一家住得并不宽敞,晚上她把两间卧室让出来给四个孩子。地震发生后,几个孩子如惊恐的羊羔,再加上连日奔波,都已极度疲惫,躺在床上很快就睡着了。
16日上午,刘志琼把四个孩子带到学校检查身体。得知从灾区来了四个孩子,校长李春明立即召集办公会,决定由学校免费安置四个孩子的学习和生活。
北大附属实验学校是一所有名的寄宿制学校。校办王淑任征求汤庆会和四个孩子的意见,王凤和张魏希望他们能住在一起。考虑到四个孩子舍不得分开,并且需要汤庆会的照顾、安慰,王淑敏想办法在学生公寓中安排了一个能住五人的大套间,张继木和王俊杰住在外面,汤庆会带王凤、张魏住在里间。
四个孩子那四颗动荡的心,稍微平定了下来。然而,汤庆会的心却放不下来,自从14日清晨开始随人群逃生,王凤、张魏和王俊杰失去了家人的消息,无法知道亲人的安危。她用手机一遍遍地联系他们的父母,可因为通讯中断,始终联系不上。
下午,张魏、张继木和王俊杰领到了北大附属实验学校的校服。张魏一直穿着聚源中学的校服,汤庆会说:“脱下来,我帮你洗干净,放好。以后带回去再穿。”
张魏谢绝了,她在水房里慢慢搓洗着这件红蓝相间、带着聚源中学标志的校服。洗着洗着,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一样滚了下来。中午,她在学校阅报栏里看到了聚源中学的消息:上百名从废墟里挖出来的同学并排躺在操场上,虽然看不清他们的面孔,但是他们身上统一的校服都还依稀可以辨认……张魏双手捂着脸,失声痛哭!
地震后的孩子,当他们侥幸逃生、安顿下来之后,恐惧、痛苦的一幕就会在他们的脑子里一次次地闪回。汤庆会听到张魏的哭声赶到水房,紧紧地抱住她:“孩子,你要哭就哭吧,有什么都说出来,老憋在心里也难受。”张魏一边哭一边说:“阿姨,当时我从3楼往外跑时绊倒了,要不是有个男同学拉了我一把,我可能再也没有机会穿这身校服了。我班上那两个没跑出来的女同学,平时我跟她们最要好,学习、玩儿都在一块,可跑的时候我却没顾得上她们……”
汤庆会的眼泪潸然而下。就在中午吃饭时,她还接到一条短信,一位朋友在地震中离去了。这已经不是她第一次得到这样的坏消息了。怕孩子们的情绪受到影响,她一直克制着没有说。此刻,她被张魏的痛苦深深地触动,将她搂得更紧了:“孩子,你不必内疚,不要责怪自己,这不是你的过错。”在汤庆会母爱般的拥抱和抚慰下,张魏终于慢慢地平静下来。
当天晚上,睡到半夜的汤庆会发现王凤的床头还在闪着微弱的光亮,并发出“嘀嗒嘀嗒”的声响。她知道王凤还在发短信。到了北京之后,这个19岁的女大学生,始终不停地在发短信,可是却很少收到回复……
汤庆会听到了一阵非常压抑的抽泣声。她轻轻地爬起来,搂着王凤的肩,与她并排靠在床头。王凤用餐巾纸擦着眼泪说:“阿姨,有好多同学,我都联系不上了……”汤庆会说:“你别难过,事情也许不像你想的那么糟糕,你们只是暂时联系不上罢了。”
这一夜,汤庆会几乎没有合眼。凌晨2点多钟,她发现外间亮着灯,悄悄地起床去查看,发现12岁的王俊杰歪在桌子上睡着了,他旁边放着纸和笔。四个孩子,数王俊杰年龄最小,也数他最沉默内向。可是,他睡到半夜之后,却突然起床拉亮电灯,在本子上写下了这样的文字:我的同学,我好想你们!
汤庆会的眼泪不知不觉地涌了出来,她半搂半抱着将王俊杰扶到床上睡下,凝视着孩子眼里闪烁的泪光,久久无语。
17日上午,王凤终于联系到了自己的父母,随后张魏和王俊杰也与父母取得了联系。四个孩子的情绪渐渐地稳定下来,虽偶尔会有失眠、颤抖、心悸或出现梦中惊叫,由于有汤庆会的陪伴、照顾和安抚,心理上正在一点点地走出阴影!
2008年5月19日上午10点,北大附属实验学校在校图书馆门前举行欢迎新生入学仪式,王凤、张魏、张继木和王俊杰站在队列前面,站在前排的还有汤庆会。国旗升到旗杆顶部,又徐徐降了下来,全体师生为地震遇难同胞默哀三分钟。
张魏换上了洗得干干净净的聚源中学的校服,代表四个孩子发言:“是你们的爱,让我们来到这里,并让我们重返课堂……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用感恩的心来回报所有人对我们的关心、爱护!”
【关键词】德育教育
我班(六年级)有三名学生已经上网成瘾,在网吧通宵上网已成为常事,并且他们都是单亲家庭(有一个与父亲生活,另外两个与母亲生活)。我和家长对他们的批评教育已经不计其数,但收效甚微,家长甚至失去了信心,对孩子的教育或漠视或强硬而粗暴,我也觉得无计可施,有些灰心。
临近上学期期末,他们的毛病又犯了,而且比前几次都严重。星期一,三名学生没来上课,家长也没来请假,我马上与家长联系,得到的答复令我很吃惊:他们三人星期六下午出去后就没有回家过,有一个学生还偷了家里的200元钱,家长到处寻找但没有找到,都无可奈何。我与家长分析,他们肯定在网吧玩游戏。中午,我们终于在一家很隐蔽的网吧找到了他们,他们在网吧玩了整整30多个小时,其模样叫人心酸至极:整个形容丝毫不像一名学生。愤怒之极我把他们及家长带到我的办公室,对他们进行严厉的批评教育。但我发现作用并不大,他们表明上虽然承认了错误,内心悔改的决心和信心却不足。他们只是在被动地接受老师和父母的说教,心灵的深处始终没有触动。“得用一种办法拨动他们心灵感动的弦”――我这样思考着,“营造一种特殊的氛围,让他们自己说”,这种想法一下涌上心头。于是我决定下午就开一个“我最想对父母说的一句话”主题班会,让三位同学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对父母说一句心里话,这样对全班的同学也是一次深刻的教育。
班会课上,三位家长站在教室的前侧,等待者自己顽固孩子的心里话,全班同学也在期待着。第一个孩子进来了,他径直走到母亲面前蓦然跪下,哽咽者说:“妈妈,我对不起您”,顿时,教室里掌声不绝,母亲有些颤抖,她扶起儿子说:“你改正了,妈不会怪你”,接着母子抱在一起,哭成一团。第二、三个孩子说着“爸爸,请您别再打我”,“妈妈,请您原谅我”并与父母抱头痛哭,全班同学都被感动了,大家都在抽泣,我的眼眶也潮湿了。孩子的坦诚、父母的博大在瞬间表现的淋漓尽致,所有的同学都经历了一次心灵的感动。
通过这次教育,三名同学再也没有进过网吧,他们对待生活和学习的态度非常热情、积极,父母更是觉得这种巨大的变化是一个奇迹。
孩子不良行为习惯是用不合道德要求的行为方式满足个人欲望,并多次侥幸得逞的情况下形成的,这种坏习惯所产生的情绪体验又加强了类似的不良习惯。三个学生到网吧上网的行为开始时只是偶然发生,但由于家庭特殊,缺乏严格的管理和合理的疏导,到网吧上网的行为一而再、再而三地重复,上网获得的舒适情绪体验不断强化了上网的欲望,于是不良习惯并逐步形成,不断重复后就愈加牢固,矫正起来就愈加困难。所以防止不良习惯的形成,要防微杜渐。但不良习惯一旦形成,教师要如何帮助学生矫正,这也是我们经常遇到的问题。
有严重不良习惯的学生由于担心受到或者曾经受到别人的指责与嘲笑,往往比较“敏感”、“有戒心”、“有敌意”,常常主观认为老师不信任自己,同学小瞧自己,家长厌弃自己,以至于对真正关心他们的父母、老师也不愿接近,采取回避、沉默、甚至对抗的态度,这种情况下,父母、师长的教诲多半成了耳边风,当这种教诲被他们曲解时,还会使师生关系、家庭关系进一步恶化,势不两立,苦口婆心的说教就会显得更加苍白无力。
为了消除上述心理障碍,教师应该运用一些感人肺腑的事迹和言语,依靠教师教育的艺术,营造特殊的氛围,启发学生的觉悟,使他们的心灵产生感动或震撼,从而打动他们的心,引起态度的转变,甚至是爆发式的转变,激起上进的愿望,产生“痛改前非”的心理动机,这样才能有效帮助学生矫正不良的行为习惯。
我们应该怀着如履薄冰的态度去对待儿童的教育问题,小孩的想法、看事情的角度和成人完全不一样,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往往只依靠强加自己的观点,企图“修正”孩子的想法和行为,这其实只能是教师的一厢情愿,我们更多的是要为学生创造心灵体验的机会和氛围,使学生在体验过程中逐步形成自己的观点,逐步改变自己的行为。
我对学生进行关于亲情、友情的教育是这样设计的:孩子们,今天我们每个人乘着一条船带着自己的母亲、一名最要好的朋友、宠物、书籍、玩具和食物要渡过一条大河到对岸,请同学们将你所带的人和物品名称写在纸上……同学们,不幸的事情发生了,我们乘坐的小船进水了,船在慢慢地下沉,我们得逐步丢弃所带的东西,请你逐一划去要丢弃的物品,你丢弃的东西将永远不再拥有。(很多同学都在小心翼翼划去写在纸上的名称,越往后越难,表现得异常谨慎,说明他们的心理已进入了体验状态,游戏接着进行)。同学们,很不幸,我们的船损坏严重,每条船只能乘坐一人到达河对岸,我们不得不放弃其中的两个人,请你把他们从纸上划去,划去后我们将永远失去他们……这时,教室里安静得出奇,学生的心理在经历艰难的选择,他们在自我、亲情和友爱之间作出抉择,谈何容易。有几个同学甚至眼里闪着泪光,他们无法选择是放弃自己还是母亲,一堂课在沉重的氛围中结束了。
“你学习好了不起呀?我抄你作业是给你面子,真是不知好歹。”苏菲狠狠地骂,她恨不得转过身去踢程小乐几脚。
“算啦!苏菲。”同桌杜冰好言相劝。
“不能算,我就是看他程小乐不顺眼,拽什么……”苏菲故意提高嗓音,让坐在她身后的程小乐听个真切。
内敛的程小乐低头不语。
“得罪谁不行呢?偏偏得罪苏菲。”“完了,程小乐这下完了。”班上的同学都在嘀咕。谁不知道,苏菲的父亲是市里出名的大老板,她能上一中就是花高价买来的名额。
在平淡、重复的学习生活中,一丁点小事也会让大家兴奋不已,更何况这次的事情发生在“尖子生”程小乐和“大款女”苏菲身上。
二
这天,程小乐向老班申请调座位,远远避开苏菲。
“最好别再让我看见你!”苏菲见程小乐调位置后,巴不得他换到另一个班去。
“他惹不起你,大美女!”杜冰笑着说。杜冰知道苏菲人不坏,就是任性,如果事后程小乐肯向苏菲道歉的话,事情就会解决了。她也试着去找过程小乐,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他,但是,程小乐说完“我不会向她道歉的”,就走了。
“两个一样的臭德性。”杜冰喃喃自语。
程小乐一如既往地沉默,除了上课,他很少留在教室,更不和任何同学亲近。
苏菲依旧每日玩乐,连作业都有同学帮她做好并按时上交。见程小乐避开后,她也不好意思再找茬。他们同在一个教室里,却如路人。
同学们原以为有场好戏看的,没想到戏精彩开场,却匆匆落幕,大家失望之余又慢慢回到以往平淡、重复的学习生活中。
三
圣诞节前,班里决定搞一次圣诞晚会。
“我负责晚会的音响。”苏菲说。只要有玩,她就雀跃不已。
“我布置教室。”杜冰积极响应。
班上的同学,你一言我一语踊跃发言。只有程小乐没说话,他不想参加这次晚会,但老班一锤定音,参加晚会的人一个都不能少。
圣诞节那天,刚放学,苏菲就匆匆离开教室。她找了个踩三轮车的老头把家里的音响载到学校,自己骑着很炫的赛车跟在后面。
“到一中,高一年级。”苏菲对踩三轮的老头说。
进了学校,在教学楼下,苏菲遇见了程小乐。
“程小乐,你过来帮忙老头把音响搬到教室去。我先上教室再喊几个人下来。”苏菲说着,锁好车“蹬蹬蹬”径自跑上楼,根本没有注意到程小乐表情的变化。自发生上次的事情后,这是她第一次喊他的名字。
几个男生下来了,大家帮忙着把音响搬到教室。
“多少钱?”苏菲一边指挥大家放好音响一边询问价钱。
“不用了,能为你们做点事,我也很高兴。”踩三轮车的老头边擦汗边说。
“怎能不用钱呢?你辛苦踩三轮车不就是为了挣钱吗?”苏菲说着随手递过去拾元钱。
“真的不用了,我是小乐的爸爸,能为你们做点事,我很高兴。”老头说。
“什么?你是程小乐的爸爸?”大家面面相觑,气氛顿时颇为尴尬。
“对……对不起!叔叔……”苏菲的脸在瞬间变得绯红。他是程小乐的爸爸?自己居然……还叫他老头?苏菲内疚不已。当她寻找程小乐,想向他道歉时,程小乐已经不见了。
望着渐渐走远的小乐父亲,望着他佝偻的背影,苏菲心里塞满了难过和自责。
那天的圣诞晚会很成功,可是苏菲并不快乐,她不知自己要如何才可以得到程小乐的原谅。
四
程小乐在班上依旧是沉默的,他学习很刻苦,但是每天一放学就准时离开学校。
苏菲放学后却不愿意离开学校,她害怕回家。父母离婚的事犹如晴天霹雳,母亲很快就搬走了,她被判给了父亲,而父亲总是深夜才回来,有时更是彻夜未归。冷冷清清的家就像一座荒坟。
父母以前常吵架,那时苏菲觉得他们好烦,但现在想起那时的吵闹声,竟无比怀念,无论如何,总比这冷清的情形强。苏菲一个人待在家里,形单影只,每天晚上陪伴她的只有电脑。原来母亲总不让她上网,现在没人管了,有大把时间可以自己支配,刚开始,她玩得不亦乐乎,可是几天过去,她再也没有兴趣了。一整夜一整夜,她就一个人坐在客厅发愣。
似乎在一夜之间,苏菲沉默了很多,也不再张扬。有时上课也会认真听一会儿。更多的时候,她是趴在桌子上盯着程小乐的背影发呆。
五
寒假来临的时候,同学们欢呼雀跃。
苏菲一个人在校园里游荡,直到夜幕降临才慢腾腾地到车棚取车。为了躲避冷清的家,她决定去外婆家。外婆家在市郊,骑车去要一个小时。
冬天的夜特别黑,街上车流穿行。一路上,苏菲左闪右躲,像一条迷途的鱼。快到城乡结合带的一个拐弯处,街灯昏暗,苏菲撞上了一辆逆向行来的三轮车。苏菲摔得不轻,手掌擦破了皮,膝盖也出血了。
“你这人怎么骑车的?现在撞坏了我的三轮车,你说怎么办?”三轮车上下来一对中年夫妻。
苏菲看了一眼自己的橙色赛车,前轮有些变形了。中年夫妻气势逼人,苏菲不知所措地站着,浑身颤抖。
“你们怎么可以逆向行驶呢?这路灯又这么暗……”苏菲委屈地解释。
“你撞到了我们,还有理?”中年男子走上前去,一把抓住苏菲的手。
“你干嘛?别碰我!”苏菲尖叫起来,身子边筛糠似地往后躲,边努力抽回自己的手,无奈她力气太小了,怎么也挣脱不开那男子粗壮的大手。
“请你放开她的手。车子相撞,也不全怪她。你们说要怎么赔呢?”一个陌生却又有些熟悉的声音突然响起。
苏菲抬起泪眼婆娑的脸,愣了,是程小乐!
在苏菲抬起头时,程小乐才发现是她。“怎么是你?”他惊讶地问,心里却想:这张扬的女子,平日的霸气都跑哪去了?
“程小乐!”苏菲欢喜地低叫一声,仿佛在茫茫沙漠中偶见一潭清泉。仅仅一会儿,她又惆怅起来,往日的泥鸿雪爪掠影般在脑海中闪过,他会不会趁机报复我呢?想想自己以前对他的种种,苏菲难过地耷拉下脑袋,不再说话。
“请你先放开她的手,大家有话可以商量。”程小乐对中年男子说。
“逆道行驶,本身就不对,还想让人家小姑娘赔钱,太不道德了。”一个阿姨打抱不平。
“是不是想敲诈小女孩呀?你的三轮车屁事没有,倒是人家小女孩的车子前轮都变形了,还想让人家赔钱?”一个男青年讥笑说,逗得大伙一阵哄笑。
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大家七嘴八舌地指责那对中年夫妇。中年男子见情形对自己越来越不利,颇不情愿地松开了抓住苏菲的手。他看了看中年女人,俩人对视一眼后,他说:“最少得赔我五块钱才可以走,是你的车撞我的,算我倒霉。”
“这五块钱给你吧,你们可以走了,以后别再逆向骑车了。”程小乐从口袋里掏出钱递给中年男子。
人群很快散了,昏黄的街灯下,只留下苏菲和程小乐。
“你能走得动么?”程小乐一边扶起倒在地上的赛车一边问苏菲。
“脚很痛!”苏菲低语。她一直没有勇气和程小乐对视。
“对了,你怎么会在这里出现?太谢谢你了!”苏菲又说。
“我帮我妈在这儿卖水果,摊子就在前面,先过去坐坐吧,休息一下会好些。”程小乐羞涩地说,手指了指前面不远处的一个水果摊子。
六
坐在程小乐不挡风不遮雨的水果摊前,苏菲一阵寒战。
“你是去哪呢?怎么一个人?”程小乐问。
静默片刻,苏菲抬起头望着幽暗的夜空,一脸迷茫。
“苏菲,你是不是有什么事?”程小乐关切地问。
“没什么事。”苏菲低语,眼神黯淡的她问:“小乐,你觉得青春是什么?”
“青春?青春应该就是追求吧,朝着自己的目标不懈地努力追求。”程小乐说。
“我的青春却只是一片迷茫,我彷徨地度过每一天,却不知道自己的追求是什么……”苏菲的声音很轻,宛若这寒夜中的一声叹息。
打开话匣子,苏菲禁不住向程小乐倾诉起来。程小乐安静地聆听,目光平和地望着苏菲。
“苏菲,我们都才十六岁,青春才开始,不能留白……”听完苏菲的话,程小乐坚定地对苏菲说。
“嗯!”苏菲脸上漾起了一丝笑容,她望着小乐,心潮起伏。
七
苏菲第一次去程小乐家是在新学期开始后的一天傍晚。
巷子深处,一间破旧的老屋。程小乐走在前面,他没有注意到苏菲的紧张。进到屋子里,一股浓郁的霉味扑鼻而来,还夹杂着呛鼻的中药味道,伴随着一阵剧烈的咳嗽声,房间里走出来一个拄杖的羸弱老人。
“小乐,你回来啦?”老人说着话,又一阵咳嗽。
“爷爷,你先歇着,我帮你把药热一热。”程小乐放下书包,招呼苏菲坐下后就一溜烟跑进厨房。
苏菲望着门外已经坍塌的院墙,望着年迈多病的老爷爷,心里哽咽。
程小乐在厨房忙活了好一会,出来时满头是汗。苏菲望着他,不知说什么好。生活给了小乐一家如此沉重的担子,他却依旧活得那么从容。
晚上离开小乐家时,她想了很多很多她以前未曾想过的事。
“怎么了?苏菲。”程小乐问。
“小乐,答应我一件事,好么?”苏菲认真地说。
“什么事?”小乐问。
“你可以当我的家教吗?我想每星期去你家三次。”苏菲说。
“我不正帮你补习功课么?还当什么家教?”
“不一样的,我想正式请家教,是付费的。”
听了苏菲的话,程小乐沉默了。
“小乐,按劳取酬,天经地义。你当我的家教,我一定可以把学习赶上。”苏菲诚恳地说。
“你要来我家,随时都欢迎,但不要付费。”
“我请任何家教都要付费,如果你不收,我再也不会来了。”苏菲坚决地说。
“你难为我?”
“那你就忍心看我堕落?程小乐,不用你送!我自已会回去。”苏菲说着,用力蹬车,一溜烟骑到前面去了。
程小乐望着那辆渐渐远去的橙色赛车,心里一片迷惘。他不知道自己要如何做才好,而且十六岁的自尊又怎肯让人轻易践踏?
八
苏菲真的变了。她开始三天两头地逃课,还把自己打扮得妖里妖气的。
一天放学,程小乐在车棚里拦下了苏菲。
“走开!好狗不挡道。”苏菲不正眼看他。
“苏菲,对不起!我……”程小乐的脸涨得通红。
苏菲偷偷瞟了程小乐一眼,见他面色绯红,尴尬地站在边上不知所措,心里直乐。她是想帮程小乐,她不希望他家的日子过得那么艰辛。直接给钱不好,请家教是她唯一能想到的最好理由,在他拒绝后,她无奈才出此下策。她知道程小乐对她一定不会坐视不管的。在他贫穷却温暖的家里,自己过得有多快乐?他知道么?这是任何金钱都买不到的。
琴声响起,他们真挚地相爱
北京夏天的傍晚,空气中的燥热还未散去,在北京参加演出的马艳丽与朋友到西餐厅吃晚饭,突然响起的钢琴声打断了她和朋友的谈话。音乐仿佛来自很远很寂静的天空,又仿佛来自自己内心深处,马艳丽握叉子的手轻轻颤了一下。她循着声音望过去,看到钢琴背后坐着一个西装革履的男子。他视周围如无物,优雅而专注,他长长的苍白的手指在琴键上滑动,仿佛在抚摸自己最珍爱的宝贝。马艳丽顿时产生一股与他相识的冲动。
一曲结束,四下掌声一片,男子回到自己的座位,和他的朋友坐在一起。马艳丽走上前去试着和他聊了几句,才知道他就是大名鼎鼎的导演郎昆。心直口快的马艳丽说他弹的听似欢快的音乐中浸透了离别的感伤。郎昆惊讶于这个女孩敏锐的观察力,颇有赞同意味地笑了。他还告诉马艳丽这首曲子是为即将要去美国深造的朋友弹的,说着,他向对面坐着的男子举起酒杯。她默默地看着郎昆,被一种男人间的友情打动。郎昆对这位聪明的女子也有好感,他听说马艳丽很喜欢音乐,便主动邀请她去听他们音乐戏曲频道主办的大型音乐会――克莱德曼的钢琴音乐会。马艳丽欣然接受。
短暂的交谈给彼此留下了美好的印象,马艳丽结束演出即将离开北京,她与郎昆相约在北京昆仑饭店顶层的旋转餐厅吃晚饭。当她走进饭店,等待她的是一幕她一生都不会忘记的浪漫景象:烛光像天上的繁星般闪烁,郎昆和黑色的钢琴被包围在星星之中,《致爱丽丝》的音乐像流水一样滑过他的指尖,漫过她的心灵,千言万语都汇成了一首曲子,诉说着无限的深情……她静静地站着,聆听着,眼睛亮晶晶的,长发和睫毛闪烁着奇异的光彩。曲罢,郎昆走到她面前,轻轻地揽住她的柳腰,在她耳边说,我喜欢你,我们在一起吧。
他们相爱了,但离别对情人而言无疑是最残酷的事情,郎昆魂不守舍,他渴望爱人巧笑倩兮地陪伴在自己身边,也害怕分离会熄灭他们刚刚燃起的爱火。而马艳丽也很失落,但她却不能因为爱情而耽误了自己的工作啊。
不久,中央电视台去河南做武术节开幕式晚会,郎昆是总导演。郎昆兴奋地拨通了马艳丽的电话,谁知伊人已去上海,马艳丽的父亲接了电话。郎昆灵机一动,使用“父母路线”,邀请她父母到现场看晚会,两位老人欣然同意。不料半小时后,他接到马艳丽的电话,她责怪郎昆事先没有和自己商量,还说,他们语言不通,沟通上可能有困难。“沟通不成问题,你放心,五分钟搞掂。”为了这“五分钟”的承诺,郎昆缠着河南的同事学了三天河南话,果然,整个晚会过程中,他把两位老人照顾得非常周到,他们都非常满意这个北京小伙子,马艳丽的妈妈还直夸他说的家乡话“没挑”。
在分离的日子里,他们只能靠电话传递着彼此间的相思之情。但郎昆和马艳丽都清楚,一份靠电话来维持的爱情是不能长久的,作为男人,郎昆明白自己有责任来改变这样的状况。在第二年的“少林武术节”上,他提前约了马艳丽带父母到现场来看晚会。郎昆也和父母来到河南,显然郎妈妈和郎爸爸是带着看看“媳妇”的心情来的。他们在一起共进晚餐,看着马艳丽紧张的样子,郎昆乐了:小傻瓜,我妈妈早就喜欢你了,她今天还替我为你订了玫瑰呢。说完,他变魔术般地拿出一大把火红的玫瑰花和一只精心挑选的白金戒指,单腿跪下,深情款款地说:宝贝,嫁给我吧。看着微笑着的双方父母,她才恍然大悟自己是惟一被蒙在鼓里的人。马艳丽的心情像玫瑰花一样灿烂,她害羞地点了点头。
2001年9月,两个有情人登记结婚。在登记完毕回家的路上,突然,郎昆转过身,像孩子一样依恋地紧紧抱着马艳丽,幸福来得太突然,他生怕一松手就不见了。许久许久,他才开口说,谢谢你,老婆,我会一辈子对你好。
爱是一个永恒的承诺,他知道,自己承诺了,就永远也不会忘记。那一刻,他看到妻子眼中的泪花。
温馨家庭,爱的光芒在婚姻中闪烁
婚后的生活,二人过得更加滋润。郎昆是学音乐出身,身上有艺术家的浪漫气质,他也把这种浪漫带到生活中去。每天回家,路过花店,他都会买一束鲜花带回家,插到花瓶中,马艳丽一回家,闻到鲜花的清香,工作的疲劳消除了一大半;每天睡觉前,他都会为马艳丽讲一个动人的爱情故事,在丈夫的声音的陪伴下,她总是很快就进入了梦乡;每天早晨,他一定会比马艳丽早起,为她冲好牛奶,煎好鸡蛋,让诱人的蛋香把妻子叫醒……
他们是情投意合的一对,郎昆经常带着妻子参加一些大型的博览会、音乐会、画展等有意义的活动。回到家后,两人还津津乐道地交换一下意见,有时妻子谈出自己的观点竟和他惊人的一致,有时由于意见不一引起的争论也会带给他启发。
但是,生活并不总是风花雪月、音乐和艺术、爱情童话。琐碎与平淡随着岁月的流逝慢慢地浮到生活的表层,而郎昆与马艳丽正是在婚姻的考验中成长起来的。2002年的一天晚上,郎昆正坐在沙发上听音乐剧,马艳丽在忙着整理家务。突然,他的手机传出了一阵音乐声,郎昆扭头一看,赶忙拿起手机走进书房接听。看着丈夫一副很神秘的样子,马艳丽不禁心中起疑:有什么事她听不得吗,非要到书房里去说?她悄悄走进书房,突然听到丈夫叫电话里的人的名字:“雅静。”这分明是一个女孩子的名字。事后,郎昆告诉她那是他们单位的一个女实习生对他有好感,他怕马艳丽多心,才躲躲闪闪的。马艳丽后悔自己给了郎昆太多的自由,所以才有姑娘给他打电话来,她暗下决心,以后要加强管束。
自由惯了的郎昆一听妻子要管他,心里一急,烦躁地说:“你如果不能信任我,我们再过下去也没什么意思,干脆离婚算了。”
马艳丽一听,也急了,忍着眼泪,决绝地对郎昆说:“离就离,你放心,我不会耽误你的。我们马上写好协议,明天就去离。”说完,马上拿出两张白纸,写下离婚协议书,递给郎昆。郎昆起初不看,见马艳丽不肯罢休,只得接过协议,看了一眼,小声说:“写得好。”然后一声不吭一个人抱着枕头到沙发上睡了。第二天一早,马艳丽起床不见郎昆的影子,只看到桌上仍然有香喷喷的煎蛋和牛奶,眼泪就忍不住流下来了,一个人愣了半天,直到有人开门仍是浑然不觉。郎昆从后面悄悄地抱住她,温柔地说:“老婆,我们不闹了好吗?我一个晚上没睡着,我爱你,我离不开你啊!”听着丈夫的肺腑之言,马艳丽悲喜交集,咬着嘴唇说,还不是你逼的。郎昆一听,以为妻子还不肯原谅他,脸涨得通红。看着他急成那样,马艳丽不禁笑出声来,一场离婚闹剧就这样不了了之,但从此后,他们家有了新的规矩,以后吵架再也不提“离婚”这两个字,毕竟它对夫妻感情的伤害实在太大。而且,马艳丽也想通了很多道理,夫妻之间只有充分尊重对方相信对方,婚姻才不会成为爱情的坟墓,而且,在婚姻中给予对方足够的空间,彼此反而会更加珍惜这份理解和信任。
郎昆和妻子在生活中不断地磨合,婚姻日益和谐,他的事业也突飞猛进。2001年,他总导演的《天涯共此时――2001年国际频道中秋晚会》获中国“彩虹奖”一等奖、大众电视“金鹰奖”最佳节目奖及优秀导演奖。2003年9月他参与创办中央电视台戏曲音乐频道,并担任编辑部主任。
由于工作的特殊性,郎昆常在各个城市之间奔波,陪伴妻子的时间有限,二人依然是聚少离多,但妻子把家中的一切都收拾得妥妥帖帖,鱼缸里的水永远是新鲜的,他最心爱的钢琴总是一尘不染,书房里的唱片像列队的士兵整整齐齐地排着,父亲和母亲的生活也是马艳丽在帮着料理。对妻子,他始终怀着一股歉疚之情。一次,飞机晚点,深夜12点,郎昆才拖着行李站在家门口,屋子里的灯仍亮着。他走进门,看到马艳丽已经趴在桌上睡着了,桌子上摆着红酒和一大桌丰盛的菜,中间还放着一个大大的生日蛋糕,上面写着:“生日快乐”,这才突然想起今天是自己的生日。郎昆看着睡得像孩子般的妻子,她在睡梦中翘起嘴角,大概是梦到了和丈夫团聚。那一刻,他深刻地体会到了妻子对自己的爱。
永远的承诺,把爱搬上春晚舞台
春晚导演的荣耀,获奖的辉煌,在郎昆的眼里,都不是最重要的,“我最成功的作品是我的女儿”。
从结婚那天开始,郎昆就很希望有一个自己的宝宝,但妻子是模特,生孩子肯定要影响她的事业,于是他就把这个想法埋在心里。但是,他买了一只特别可爱的小狗,把小狗当孩子一样看待,给它喂各种好吃的,买漂亮的衣服和各种各样的电动玩具,每次一回家,他都要先哄哄小狗,还给小狗起名叫郎小马,有时又叫它马小郎,逗得马艳丽笑个不停。
2003年春天,正在办公室为非典的事忙得焦头烂额的郎昆突然接到妻子的电话,放下电话后,兴奋地对每个人快乐地叫着:“我要做爸爸了,我要做爸爸了。”
最初还不知道宝贝是男是女时,郎昆曾经跟妻子半开玩笑地说,自己早就给孩子起好名字了,女儿就叫郎小马,儿子就叫马小郎。然而,这个想法遭到了妻子和郎马两家家长的“强烈反对”:态度太不认真了!怎么能和家里的小狗狗一样!于是,在家人的逼迫下,郎昆查了上百遍字典,并经过反复研讨,最后给孩子定名为“郎玛沁歌”――郎玛,是爸爸妈妈的姓氏谐音,“沁”字含义丰富,因为孩子属羊,长辈们决定给她一片丰沛的水草――科尔沁草原,“歌”是因为郎昆学音乐出身,希望女儿将来能继承父业。
每天,郎昆都会隔着马艳丽的肚皮跟宝宝说话,那一番“自说自话”,总会把马艳丽逗乐,只听他一会儿说,“小玛歌呀,你快点生下来吧,生下来替爸爸捶背”,一会儿他又说,“小玛歌,你妈妈又欺负爸爸了,你替爸爸说说你妈妈”。也许是经常听爸爸声音的缘故,小家伙出生后特别喜欢爸爸,她喜欢搂着爸爸亲,也把郎昆感动得不得了。
2003年11月2日,郎玛沁歌出生了。看着马艳丽躺着被推进手术室,郎昆的心都悬在了嗓子眼,在手术室外面不停地踱步,一听到响动就跑到门缝前看个究竟。最后,他终于忍不住要求陪伴妻子等待小生命的降临,直到听见大夫说,是个女孩,很健康,整个人才一下松下来。他看到躺在病床上疲惫的妻子,说,是个漂亮的女孩,两个人的眼里都闪着盈盈的泪光。
自从有了孩子后,郎昆更加恋家了。工作之余他不会轻易参加各种应酬,无论怎么忙,周末的时间他是一定会留给女儿的。如果他出差,每天肯定要往家里打好几次电话。到了飞机场,会给马艳丽打个电话;飞机起飞前,会打个电话;飞机降落后,再打个电话;到了宾馆,再打个电话。如果哪一次马艳丽碰巧没听到,郎昆会一连打几个过来,而且如果他是往家里打电话,只要女儿还没睡觉,他肯定要求:“让小玛歌跟我说几句话吧。”虽然孩子还不会说话,咿咿呀呀的,他在那边听着还是感到特别高兴。马艳丽曾经自信地对媒体说,即便春节晚会也没有力量把郎昆从她和女儿的生活中抢走。
但是,2005年春节前,郎昆确实更加忙碌了,他在剧组整整待了两个月,连家都没有回,他要和妻子见面都难。这对他们夫妻来说都是很艰难的日子,但马艳丽明白,要执导这样一台晚会,对于人的体力、精力都是极大的挑战,男人事业是最重要的,作为妻子,自己只能理解,从精神上给予他支持。这种彼此牵挂,让他们又痛又幸福。于是,马艳丽决定带着孩子,提着洗好的衣服和做好的饭,到会场去探班。郎昆看着站在自己面前的妻女,又惊又喜,抱着小女儿转了一大圈,接过妻子做的饭,一边吃一边赞叹“好香”,一家人乐融融的,令旁人羡慕不已。看着丈夫瘦了一圈,马艳丽十分心疼,她说,等这阵子忙过了,一定要好好给你补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