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浇筑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混凝土浇筑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混凝土浇筑范文第1篇

由于各阶段的不同控制措施,所以在施工中必须把握好关键环节,进而能保证浇筑技术的不断提高。

关键词:混凝土浇筑;振捣

中图分类号:TU375文献标识码:A

随着施工技术、施工工艺的不断进步,以及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等的不断推广。混凝土浇筑技术在很多建筑施工中被广泛运用。下面就混凝土浇筑技术在施工中的运用进行简要分析。

一、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施工浇筑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首先根据设计配合比优化施工配合比,如采用商品混凝土,应要求搅拌站进行严格的混凝土配合比的试配,砼施工配合比应通过试配确定。在试配的基础上优选混凝土配合比,针对根据现场技术要求及实际情况提出的最优试验室配合比,在实际生产中进行生产配合比的试拌,以满足施工要求的各项技术指标。要合理安排材料供应、运输道路及脚手架、机械振捣设备及电源、混凝土浇筑振捣生产工人等,并注意天气变化,做好防雨、防风雪、冰雹等不可预见自然因素。其次,要按施工要求检查模板和基槽,如有积水、木屑、垃圾等应先清除干净。在浇注前,模板应封闭漏洞及孔隙,浇水湿润,防止漏浆。浇水量视模板材料、干燥程度及气候条件而定。最后,应检查钢筋的规格、数量、位置,看是否符合设计图纸的要求,并检保护层厚度、预埋件及预留孔洞的位置是否正确。钢筋焊接位置及钢筋表面必须清理干净。总之要做好浇筑前的充分准备工作。

二、施工过程的保证措施。

(一)技术保证措施

1、砼出灰口下落,上倾落高度不得超过2米,浇筑高度如超过2米必须采取措施,用串桶或留管等。

2、使用插入式振动器应快插慢拔,插点要均匀排列,逐点移动,顺序进行,不得遗漏,做到均匀振实,移动间距不大于振动器作用半径的1.25倍(一般为300-400mm)。振捣上一层时应插入下层50-100mm,以使两层砼结合牢固。振捣时,不得触及钢筋的模板。

3、浇筑砼应连续进行,如中间休息应尽量缩短时间,并在砼初凝前,将首次砼浇捣完毕。间歇的最长时间一般不得超过2h,或超过2h应按施缝处理。

4、浇筑砼时应观察模板,特别是集水坑模板、钢筋、预留孔洞、预埋件和插筋等有无移动、变形或堵塞情况。发现有问题及时向现场施工员汇报及时处理,并在初凝前修好。

5、混凝土塌落度大或者表面砼会产生裂缝时,为防止产生裂缝在混凝土预凝后,采取二次抹平压实。

6、基础浇筑砼时现场必须按要求做好抗压和抗渗砼试块数量。

7、在浇筑混凝土时必须专人负责现场观看,一但有发现小裂缝马上再次压实抹面,复盖薄膜。

(二)质量保证措施

1、 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

必须满足设计图纸及规范要求混凝土强度等级

2、 原材料的要求

由于是大体积混凝土需要降低水化热,且要满足混凝土后期强度,防止产生裂缝,水泥采用矿渣硅酸盐水泥,商品混凝土碱的含量必须满足国家标准,且含量不超过5kg/m3。

3、搅拌站选择

考察搅拌站,选择适用于本工程搅拌站供应砼。

4、 混凝土运输

(1)场内混凝土运输采用塔吊、地泵共同来完成;浇筑竖向结构的墙、柱混凝土时,采用移动式布料机,使其保证浇筑的灵活性。

(2)运输时间:混凝土从搅拌机卸出到浇筑完毕的连续时间(min)

温度 混凝土强度等级 混凝土强度等级

时间(min) 时间(min)

≤25℃ 12090

>25℃ 9090

(3)季节施工: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可能受温度影响或者长时间停留等原因可能混凝土会出现离析或者分层,此时要进行二次搅拌并检测混凝土的坍落度,使其符合相应的标准和规定。

(三)安全保证措施

1、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正确戴好安全帽,使用个人劳护用品,同时身体必须健壮。

2、夜间施工应有足够的照明,电线必须架空在2.5m高以上

3、所有电器设备的修理拆换工作由专业电工操作,严禁操作工自行拆动。

4、使用浇筑砼机具应检查电源电压,输电必须安装漏电开关,保护电源线路是否良好,电源线不得有接头,机具移动时,不能硬拉电线,更不能碰到钢筋和其它锐利物拖拉,防止电线割破而造成触电事故。

5、覆盖砼时,别把孔洞盖住(或做标志)以防操作人踏空跌落或受伤。

6、严禁酒后和身体不健康人作业。

三、施工中混凝土的浇筑及振捣

(一)分层和振捣方式

大体积混凝土一定混凝土要分层振捣且按1:5的斜向坡度推进,推进层厚度0.4~0.5m,目的是防止底板混凝土因浇筑量大、面大而导致冷缝出现,振捣棒必须插入下层混凝土内5~10cm,使其上下层间不形成混凝土缝,紧密结合一体。

需要注意泵管需架设在支设的钢管架上,不能直接放置在钢筋骨架上。架设泵管的钢管要在混凝土初凝前拔出,防止底板混凝土出现纰漏。

(二)泌水处理

在浇筑过程中会有混凝土的泌水,会导致砼强度不均并产生收缩裂缝,因此要及时处理,为此要预先在筏板的模板四周预先留设泄水孔,做到有泌水立刻清理。

混凝土温度控制

混凝土要严格控制各项温度指标,使其在允许范围内,防止混凝土产生裂缝。

控制指标:

1、混凝土内外温差不大于25℃。

2、降温的速度要控制在不大于1.5~2℃/d。

3、控制混凝土出罐和入模温度。

加外加剂:掺入粉煤灰,目的来替换一部分水泥,减少水泥用量,从而降低水化热;掺减水剂,目的减小水灰比,防止水泥干缩产生裂缝。

四、施工后混凝土养生及注意问题

.混凝土二次抹平压实后、即可先在混凝土表面先盖一层薄膜,然后并及时洒水养护防止产生裂缝。

(一)砼浇捣12小时后必须派专人负责浇水养护,并保持湿润,因基础是抗渗砼,再少砼保养时间不得少于14天。

蜂窝:砼一次下料过厚,振捣不实或漏振,模板有缝隙使水泥砂浆流失、钢筋较密而砼坍落度过小或石子过大,模板有缝隙,以致砼中的浆水从缝隙中涌出。

(二)露筋:钢筋垫块位移,间距过大或砼浇捣不密实也会出现露筋。

(三)孔洞:钢筋较密的部位砼被卡,未经振捣就浇上上层砼,漏振及接搓不到位等出现孔洞。

混凝土浇筑范文第2篇

关键词:钢管混凝土柱;混凝土;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实用价值

前言:科学技术作为当今社会生活中的第一生产力,在当今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起到无可替代的作用与价值。其中单以建筑工程中的活动为案例,混凝土作为构件产品的技术材料,越来越受到用户与厂方的欢迎和重视。钢管混凝土就是把混凝土灌入钢管中并捣实以加大钢管的强度和刚度。一般的,我们把混凝土强度等级在C50以下的钢管混凝土称为普通钢管混凝土;混凝土强度等级在C50以上的钢管混凝土称为钢管高强混凝土;混凝土强度等级在C100以上的钢管混凝土称为钢管超高强混凝土。

一、钢管混凝土的应用历史

钢管混凝土称得上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在建筑领域之内研发与应用的结晶与产物。在家居设备基本实现电力化的基础上,建筑设施的设计与建造领域之内则实现了钢管混凝土设备的广泛应用[1]。早在十九世纪的八十年代中期,钢管混凝土的结构及使用就率先在英国出现。1879年,英国的塞文铁路桥的竣工,便主要借助了这种新兴技术的成果,在钢管中注入了混凝土,有效防止了内部的生锈腐蚀甚至产生了极大的抗压成果。英国之后,法国在桥梁建筑和营造的过程中也开始广泛应用这种钢管混凝土。及至二战之后的日本、瑞士等国也是如此,在大量节省建筑钢材的前提下,也使得本国的建筑技巧大大提高,并为战后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付出了很大的贡献。

二战结束后引发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到来,新技术的推广以及对大型工程项目的指导和辅助也达到了一个空前的巅峰。将近一个多世纪以来,钢管混凝土这种组合性的材料取得了了科学原理的理论研究层面的不断深入,施工技巧在应用实践中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改进,全世界的高层居民楼、机关单位的办公楼抑或是高速公路与桥梁等均离不开这种组合技术材料[2]。由于钢管混凝土的抗压能力极强、承载力量大,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自身的实用价值在不断得到多元化的挖掘和运用,使得上个世纪末期钢管混凝土的产量与销售利润大大提升,也在生活细节中处处可见。拒不完全统计,从1990年到1994年,短短的五年之内含有钢管混凝土技术参与的拱桥就超过了二百架,其中我国占据二十多架,而到了1998年又增加到了六十多架,科学地位与实用价值在不断得以提高和利用。钢管混凝土结构在我国的高层建筑工程、地铁车站工程和大跨度桥梁工程中得到了较多的应用。此外在多层、高层民用住宅建筑中也已开始采用钢管混凝土柱和钢梁组成的框筒(剪)结构体系,并且经济效益显著。

二、钢管混凝土柱的科学原理与技术结构

(一)科学原理

混凝土,简称为“砼”,是指由胶凝材料将集料胶结成整体的工程复合材料的统称。钢管混凝土是指在钢管中填充混凝土而形成、且钢管及其核心混凝土能共同承受外荷载作用的结构构件,按截面形式不同,可分为圆钢管混凝土,方、矩形钢管混凝土和多边形钢管混凝土等。其中钢管混凝土便是混凝土应用技术与实用价值中的升华载体。钢管混凝土在应用中兼具金属和土质的双重优势:混凝土的抗压强度高。但抗弯能力很弱,而钢材,特别是型钢的抗弯能力强,具有良好的弹塑性,但在受压时容易失稳而丧失轴向抗压能力。而钢管混凝土在结构上能够将二者的优点结合在一起,可使混凝土处于侧向受压状态,其抗压强度可成倍提高.同时由于混凝土的存在,提高了钢管的刚度,两者共同发挥作用,从而大大地提高了承载能力[3]。

钢管混凝土是无缝钢管与混凝土两种精华材料的精华凝合之作,其英文简称为CFST,在世界和中国的范围内知名度颇高。在高强度的混凝土中贯入薄壁圆钢管内而形成的组合结构材料,在两种或两种不同力学性能的材料产生中发生紧箍式的作用,并有助于工程施工体系之内实现技术性的巩固和协调,具有承载力高、延性好以及抗震性能优越等突出的特点和优点。

(二)技术结构

钢管混凝土的施工结构主要包括钢管的制作和安装、钢管内混凝土浇筑和钢管外部外钢筋混凝土的施工等三个主要构成方式。三大部分的施工应当在具体的实践施工过程中呈现无形的三叉戟格局,通过相互衔接与密切配合,将混凝土柱的应用价值和技术功效达到最大化[4]。而究其原理则具体体现为相互之间产生的一种粘合力的牵制作用,使得钢管与混凝土处于三向受力状态,如图1所示。

图1 钢管混凝土柱三向受力图示

钢管混凝土的施工技术以三方受力原理为主要技术动力,在施工建筑的体系中使产品的稳定性能大大增强。钢管混凝土在实行结构施工的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以无缝钢管的刚性力量承担起施工阶段的结构重量,同时还要保证其不受到混凝土柔性养护力量与时间所带来的摩擦影响。同时还需要注意的是,钢管内部填充的大量混凝土,能吸收大量的热能,因此遭受火灾时管柱截面温度场的分布很不均匀,增加了柱子的耐火时间,减慢钢柱的升温速度,对于钢管抵抗燃烧也能起到相当程度的缓解作用,具有防火和抗火的功效[5]。此外由于钢管混凝土构件的截面形式对钢管混凝土结构的受力性能、施工难易程度、施工工期和工程造价都有很大的影响,所以这种技术在耐腐蚀的能力上也令人叹为观止。

三、钢管混凝土柱在混凝土浇筑施工过程中的问题及其对策

(一)主要问题

虽然钢管混凝土在施工技术的运用活动中的实用价值得到了科学界的关注与认同,但是由于我国在这一层的科学研究处于起步阶段,对于钢管混凝土的技术原理的认识没有突破感性认识的局限,虽然在实践工程项目活动中取得了一定成就,但总体拉看特别是与美国、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比较而言,在钢筋混凝土的结构剖析能力上显示出很大程度上的不成熟。

这种不成熟主要体现在两个侧面。第一,在针对钢管混凝土的本构关系的处理上,中国境内的研究水平至今仍然缺乏体系化的构建,对于钢管混凝土内在的力学原理和力学行为的剖析了解仍然不够深入。除了三方受力分析外,其余的理论常识几乎完全空白。加之国内工程企业管理上的短板,使得这种技术的运用在国内市场或多或少显得不接地气。第二,传统的工程实践中,压浆和微膨胀的混凝土用来解决混凝土收缩的问题一度普遍运用,但是这种技术手段随着建筑要求和标准的越发严格与提高,其内在的局限性已经越发明显[6]。这种局限主要体现为压浆和微膨胀作为一种低端技术的操控技法,使其对钢管混凝土的本身无法进行系统而又精准的有限元计算,现有的计算模型除了矩阵位移的方法之外,别无其他的理论建树。这就导致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随着日光照射的强烈与加剧,混凝土会在温差变动之下受到负面影响而出现结构上的缝隙,进而削弱自身的套箍力量,最终使得整体建筑质量受到一定损害。

(二)控制对策

面对着国内混凝土施工技术的短板,采取解决问题的措施应当以加强对钢管混凝土的理论学术研究和多元化、多渠道的实践能力飞跃为主,实现良性而又可靠的控制对策[7]。首先在学术研究层面上,面临自身的成就局限要采取两重性的心态和态度。一方面,面对着业已取得的部分成就,需要加强其实践指导,并且在必要时刻实行一些实验性质的建筑,以具体的现成的试验产品为模板,进行全面化的理论联系实际的科技研究活动;另一方面对于大部分的不足,要积极学习发达国家在钢管混凝土的技术应用过程中常用的经验。在混凝土的有限元计算的能力上、混凝土与钢管器材的构建方法上,都要实现绝对强度的精湛与熟稔。

四、钢管混凝土柱的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的实用价值

(一)扩大混凝土使用范围

尽管混凝土的科学原理和应用价值在国内仍然还要经历比较漫长的挖掘阶段和研发过程,但是站在世界科学发展史的高度上看,钢管混凝土在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体系中所具备的实用价值仍然是显而易见的。首先对于混凝土这种工程原料来看,它至少是扩大了混凝土的使用范围。混凝土可以追溯到古老的年代,其所用的胶凝材料为粘土、石灰、石膏、火山灰等。根据考古人员的发现和研究,得出了早在五千年前的凌家滩先民的生活中,便开始将混凝土作为房屋建设的原材料,并利用木骨撑起泥墙,这种格局的运用就已经具备了钢管混凝土的雏形。第二次工业革命以后,英、法、德、美等国的科学家都认识到这种技术在建筑领域内的价值,于是纷纷展开深入研究,从家居生活的家具一直到今天的桥梁道路、高楼大厦,钢管混凝土以其刚性力量与柔的完美结合,逐渐成为混凝土施工中必不可少的工具,甚至成为了改变可这个世界景观的技术材料[8]。

(二)固化建筑产品的质量

钢管混凝土实现了钢管技术与混凝土建筑功能的完美合一,在社会生活与工程实践的体系中取得的最大最直接的影响便是带动了建筑行业的蓬勃发展,因为在质量等硬件设施的建设和完善上实现了质变化的飞跃[9]。国家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房地产市场的空前活跃为建筑行业的进步带来了客观上的契机,但是由于住宅工程在市场经济的自发性的束缚之下仍然凸显出质量问题上的牵制与桎梏,使得居民的居住和出行均面临着一定的安全隐患。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拓展对于这种安全隐患正起到了一定的补充作用。而钢管混凝土的推广与普及尤为混凝土的浇筑技术带来了崭新的技术支持,从根本上便对建筑产品的浇筑质量起到了釜底抽薪的固化作用。即便遭遇地震,大凡7.0级以下,基本不会造成重大损失。

结论:钢管混凝土以其自身非凡的实用价值为建筑行业带来了崭新的发展时代,具有很大程度上的里程碑意义。技术层面的广泛运用,不但保障了建筑产品的全面进步和质量安全性能的大幅度进展,更使得居民生活水平在物质层面和需求上的提高,对于和谐社会的积极构建,也提供着潜在的保障作用和稳定功能。

参考文献:

[1]彭伟,汪再红.复杂钢管混凝土柱的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J].建材世界,2010,2(3):64-67.

[2]朱家荣.自应力钢管混凝土拱桥施工技术研究[D].重庆:重庆交通大学,2010.

[3]李江.超高层矩形钢管混凝土柱施工质量控制及关键技术研究[D].北京:北京建筑大学,2014.

[4]吕乃刚.钢管混凝土粘结脱落检测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12.

[5]未晓丽.钢管混凝土组合框架施工力学性能研究[D].兰州:兰州理工大学,2013.

[6]周烨.钢管混凝土柱在水电站厂房结构中的应用[D].长沙:长沙理工大学,2013.

[7]江俐敏.钢管混凝土空间桁架组合梁桥结构优化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11.

混凝土浇筑范文第3篇

关键词:预应力;T梁;混凝土

1 工程概况

隰县制梁场位于临汾市隰县城南乡李城村,设于新建中南部铁路通道线路DK250+800~DK251+180里程段线路右侧,平行于线路布置。承担中南部铁路建设Ⅰ标石楼隧道出口至隰县隧道进口段内23座桥梁的T梁预制架设施工任务。共计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简支T梁592孔1184片。其中32m T梁568孔,24m T梁24孔。

2 混凝土工程

2.1 准备工作

2.1.1 混凝土浇筑前应做好钢筋、模板、预埋件和预留孔道位置检查记录,并将预应力孔道位置作为一个重点检查项目进行检查。混凝土浇筑前需经质检工程师及驻地监理工程师签字认可。

2.1.2 混凝土含气量控制在3%-4%,选择模板温度在5~35℃的时段浇筑预制梁混凝土,拌和物入模温度控制在10~30℃。混凝土的含气量、入模温度技术指标底板、腹板、顶板各做一次。灌注前应将模板、钢筋上的杂物清除干净,阴雨天气或施工场地泥泞时,上模型作业人员应将鞋子冲洗干净,防止泥土污染钢筋或混凝土。冬期模型内不得有积雪或冰块,并做好防雨雪遮盖防护措施。

2.1.3 为保证浇筑过程中振捣更均匀,应根据浇筑顺序将振动器分成若干组并分设开关,做好接地接零保护,具体施工时要求专人看管。

2.2 浇筑顺序

梁体混凝土浇筑采用纵向分段水平分层工艺,浇筑方向是从梁的一端循序进展至另一端。在将近另一端时,为避免梁端混凝土产生蜂窝、麻面等不密实现象,改从另一端向相反方向投料,并在距该端4m-5m处合拢。分段长度4m-6m,段与段之间的接缝为斜缝,上、下层混凝土接缝相互错开,在前一段混凝土初凝前开始浇筑下段混凝土,以保证浇筑的整体性。预应力混凝土T梁的马蹄部分钢筋较密,为保证质量,采取先浇马蹄部分,后浇腹板。其横隔板的混凝土与腹板同时浇筑,浇筑时分段分层,平行作业。

2.3 浇筑过程

2.3.1 在梁体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指定专人看护模板、钢筋和附着式振动器,发现螺栓、支撑等松动时及时拧紧和打牢,发现漏浆及时堵严,钢筋和预埋件如有位移,及时调整保证位置正确。

2.3.2 混凝土浇筑入模时要均匀移动下料,注意与振捣相配合,以免因混凝土分层厚度太大振捣困难,产生蜂窝麻面等缺陷。

2.3.3 底腹板混凝土浇筑以附着式振动器侧振为主并辅以插入式高频振动棒振捣为辅成型,在混凝土浇筑前4m和后4m必须上下前后同时开启振动器,振动时间以混凝土不再下沉,不出气泡,表面开始泛浆为度,使梁体混凝土表面光洁,没有或极少气泡。

附着式振动器振动时间一般为30s。振动棒施工时必须严格控制“三度”(速度、深度、密度)要坚持快插慢拔、边振边拔的原则,深度以不触及梁体抽拔管为原则,密度间距为20cm,振动棒应垂直点阵,不得平拉,并应防止过振、漏振。

2.3.4 桥面混凝土采用插入式振动棒振动。振动棒移动距离应不超过振动棒作用半径的1.5倍(约40cm),每点振动时间约20s~30s,振动时振动棒上下略为抽动,振动棒插入深度以进入前次灌筑的混凝土面层下20mm为宜。灌筑过程中注意加强倒角、交界面的振捣。桥面板混凝土灌筑到设计标高,初凝后及时赶压、抹平,保证排水坡度和平整度。

2.3.5 混凝土浇筑完后,用提浆整平机将砼表面压实抹平,抹面时不得洒水。底板及顶板混凝土浇筑至设计标高后随即进行第一次抹面收平,第一次抹面收平后,重新进行第二次赶压抹面收平,做到顶面光洁平整,并防止裂纹产生。

2.3.6 顶板混凝土初凝后,用1台磨光机修整顶板表面,达到平整光洁的效果,但要注意与养护工艺的结合。

2.3.7 混凝土浇筑完成的12~20h(在砼终凝完成后,具体时间根据季节不同而变化,夏季时间偏短、冬季偏长)以后,试抽拔一小段橡胶管,若发现端头露出部分无粘结的砼,则可继续抽拔;反之则立即停止,每1小时试抽拔再确定抽拔时间。

2.4 特殊气候下控制要点

2.4.1 在炎热高温天气浇筑混凝土时,应避免模板和新浇筑混凝土受阳光直射,入模前的模板与钢筋温度以及附近的局部气温不应超过35℃。当昼夜平均气温高于30℃时,应按夏季施工办理,尽量安排在上午11:00以前浇筑完或16:00以后开盘灌筑。

夏季高温混凝土温度控制:①拌和用水温度控制在15℃左右,必要时采用冰块降低拌和用水温度;②搅拌机温度控制在25℃以内,可用冷却水洒水降温;③砂石料温度控制在25℃以内;④梁体钢筋骨架温度控制在25℃以内,必要时覆盖降温;⑤混凝土入模温度控制在25℃以内,若不满足应适当调整上述各个部位温度;⑥散装水泥的温度在35℃以内;⑦模板的温度控制在30℃以内,在模板及钢筋安装完毕后浇筑箱梁砼之前用养护罩覆盖避免阳光直射模板和钢筋,同时端部通风,或用冷却水喷洒模板,降低钢模板表面温度。

2.4.2 当昼夜平均气温连续3d低于5℃或最低气温低于-3℃时,需采取保温措施,并按冬季施工处理。

冬季施工保证混凝土入模温度措施:①拌合站料场、搅拌楼、配料机和传送带等均用轻钢结构的棚架结构,冬季安设保温篷布防止冷空气和冰雪进入棚架,在深冬季节温度低于5℃时棚架内安设炉火升温;②混凝土运输车、输送泵和管道均用保温材料包裹或覆盖,降低混凝土运送过程中的热能损失;③为保证模板和钢筋的温度,可在浇筑前,覆盖养护罩通蒸汽预热,提高其温度到15-25℃之间后再浇筑混凝土;④冬季施工优先采用加热水的方法调整拌和温度,水温不高于80℃,防止水泥产生假凝现象。

2.5 过程控制

2.5.1 在混凝土浇注过程中,分别在地板、腹板、顶板混凝土中随机取样制作混凝土强度及弹性模量试件共10组,其中弹模试件2组。试件要随梁体或在同样条件下振动成型、养护,28d标准试件按标准养护办理。

2.5.2 试生产前对所选用的水泥、砂、碎石、掺合料、外加剂等原材料制作抗冻融循环、抗渗性、抗氯离子渗透性、耐腐蚀性和抗碱-骨料反应的耐久性试件各一组,进行耐久性试验。

2.5.3 批量生产中,预制梁每生产20000m3混凝土抽取抗冻融循环、抗渗性、抗氯离子渗透性、耐腐蚀性和抗碱-骨料反应的耐久性试件各一组,进行耐久性试验。

3 结束语

预应力混凝土T梁以其跨度大、自重轻、施工方便的特点,被广泛应用到铁路桥梁建设中,同时由于各施工过程涉及到的技术强度高,安全风险大,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应注意做好施工前的技术交底工作,尤其是混凝土浇筑工程,要严格按预定施工交底进行浇筑,做到事前控制事后验收的质量第一的思想意识。

参考文献

[1].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T型梁的施工[J].民营科技,2011,5.

[2]黄远彬.浅析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T型梁施工及质量控制[J].建材与装饰(下旬刊),2007,11.

混凝土浇筑范文第4篇

【关键词】作用和重要性;施工技术

在今天高速发展的建筑行业,类型多样化和功能齐全化已经变成了行业内部共同要求。但是大部分的建筑采用的都是混凝土结构构造,这充分说明了混凝土浇筑技术在现代建筑行业的普及性和重要地位。不过在提高工程施工效率,追求建筑物使用性能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对混凝土施工质量的管控工作,只有在确保混凝土工程质量安全的前提下才能更好地为建筑的长久使用服务。

一、混凝土浇筑技术在建筑施工中发挥的作用及重要性

1 混凝土浇筑技术概述

众所周知,混凝土是一种混合施工材料,其主要成分有砂石、水分和一些其他添加剂。在经过凝固成型之后的混凝土水泥抗压性强、强度高,能满足各种建筑工程的需要而被广泛应用。但是混凝土质量又会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浇筑工艺的不规范也是其中之一。

裂缝是混凝土质量的头号天敌,所以在浇筑工序中一定要注意采取有效措施来尽量减少裂缝的产生,对混凝土质量起到较好的保护作用。

2 混凝土浇筑技术的重要性

在混凝土浇筑施工环节,确保混凝土少裂缝产生是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相关的防护措施可以从三方面进行着手:

2.1 严格控制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对水泥类型和质量进行严格检测,并要求厂家出示相关的质检报告、合格证书以及相关参数证明,确保水泥没有明显质量问题且型号与施工设计方案相匹配方可验收并投入使用。在正式施工开始前还有一道复查工序,为的是确认混凝土水泥强度、初凝时间等各方面参数与国家相关施工规定吻合,充分满足施工实地要求。这样就能从根源上保证混凝土施工的质量安全。

2.2 设计人员要根据施工现场实际『青况选用合适型号的混凝土水泥,施工人员要检查该型号是否是施工现场需要的混凝土水泥型号,与厂商送达施工现场的水泥型号是否一致。

3.3 在对混凝土水泥进行复查确认无误验收以后,还要对其进行抽样调查。抽取相关样本送交国家相关质检部门进行性能测试,测试结果达到标准再继续进行混凝土浇筑工序。在浇筑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混凝土原材料的投放配比和浇筑搅拌时间,严禁任何形式的违章操作出现。针对施工期间的气候变化,如雨天水分较多的情况下,对混凝土进行含水量检测并相应地调整加水量,以保证浇筑出来的混凝土基本符合施工要求。

二、混凝土浇筑技术的应用

根据应用在建筑物的具体部位不同,混凝土浇筑技术可分为四个部分。

2.1 建筑基础浇筑

建筑基础浇筑包括在各种类型的地基基础上进行混凝土浇筑。浇筑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将垃圾清理和排水工作落实到位,以防对混凝土夯实度和初凝时间造成影响,导致返工,严重影响施工成本和施工进度,对工程总体利益造成损害。

2.1.1 桩基础施工。在台阶形状的桩基础进行混凝土浇筑工序时,应按照台阶分布将浇筑一次性完成,不能留有任何缝隙;在对凝固混凝土进行拆卸时也要一次性完成,以保证砂浆能够充分填满模版。在杯口形状的桩基础进行混凝土浇筑工序时,要先用尽可能短的时间振实其杯口底部的混凝土,之后稍微暂停一下再继续浇筑混凝土,这样做可以有效控制杯口标高在指定范围内;杯口模板的位置也要特别注意,尽量采用两侧对称的方法进行浇筑,可以有效避免因一侧混凝土过重使芯模上升的不良施工现象出现。

2.1.2 大体积基础施工。大体积基础对混凝土的整体性要求较高,所以宜采用连续不问断的方式进行分层浇筑。在一层浇筑完毕以后就将其捣实,然后才能再进行下一层的浇筑工序;相邻层与层之间应结合密切无缝隙直至混凝土初凝完成。如果有特殊晴况不能一次浇筑完成的话可以设置基础后浇带,后浇带的尺寸应综合考虑到混凝土在凝结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膨胀及收缩情况再做定夺。

2.1.3 条形基础施工。考虑到条形基础的水平距离较长,应该在建筑开始前在基础两侧的木模板上画出合理的标高线;浇筑应采用逐段逐层推进的方法,依照梯形来对基础每个层段问进行全面衔接的浇筑,同时段与段之间的浇筑混凝土应严格控制在2-3m之内,不能过少也不能过多,从每一处细节上保证混凝土浇筑技术发挥出它应有的效用。

2.2 建筑物剪力墙浇筑

在对建筑物的剪力墙进行混凝土浇筑时,比较常用的浇筑手段就是长条形流水线浇筑作业,随着每一段的浇筑作业完成而逐渐提升高度。在入模操作时要用铁锹将混凝土和砂浆装入模板,绝对不能用料斗直接灌人,尽量避免对混凝土结构的损坏。首先要在墙体的地面浇筑厚约5cm的均匀混凝土,然后才能对墙体进行混凝土浇筑或者层面混凝土结合工序。此种情况下的混凝土浇筑工序可以留有一点施工缝,但是需要注意缝隙的主要位置应该为门洞和窗洞上。浇筑施工要保持连续性,不能有间断,同时加强接口处混凝土的振捣力度,保证其密实度。

在墙体一些孔洞位置进行混凝土浇筑工序时,首先需要一致的就是洞口周围混凝土高度,保持在同一条水平线上。内墙和外墙接口的墙柱部分应与墙体同时完成混凝土浇筑工序。振捣过程中,振捣棒与洞口最好相隔30cm以上,应保持洞口两侧振动的同步性,以减少振捣力对洞口形变的影响。最后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绝对不能移动钢筋,要对其做好严密的保护措施并定期检查保护层厚度,以保证混凝土浇筑工序不会对剪力墙的结构产生较大影响。

2.3 建筑物框架浇筑

如果建筑物是多重框架形式,那么就要相应采取分层浇筑的方法,其中层次的划分根据水平或垂直方向又有着不同的标准。层与层之间的浇筑工序顺序应该是从柱到梁,首先考虑到柱,其次才是梁板。这方面的浇筑工序最好在模板安装之后、钢筋捆扎之前进行,这样可以为混凝土浇筑提供一个已经安装好的平台,对其起到很好的支撑作用。

在混凝土浇筑期问要时刻注意钢筋的位置是否正确,如果一旦发现有偏移发生就要及时地矫正钢筋,让建筑物总体结构保持稳定。

在建筑物的主梁附近,是钢筋的密集安放区,体积大、数量多、摆放不规则的钢筋给混凝土浇筑工序增添了不小的困难。为了有效对该位置进行浇筑,可以考虑采用细石混合水泥取代砂石混合水泥的混凝土来实施浇筑作业,并辅以人工捣固的方式配合以期达到规定的混凝土浇筑效果,充分保证混凝土浇筑技术的顺利实施。

混凝土浇筑范文第5篇

【关键词】房屋建筑;混凝土浇筑技术;浇筑方案;管理措施

前言

在我国经济,技术水平不断发展的趋势之下,建筑业也随之发展,其建筑专业科学和技术水平也有显著的提升,使得建筑的质量得到保障。在大多数房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是最为常见的,也是城市建筑中的主要结构。随着发展步伐的加快,城市中的楼层越来越高,对高层建筑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严格。但因施工时间长、混凝土浇筑量大,对混凝土的施工更显得至关重要。文章则是首先对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浇筑技术的重要性进行分析和阐述,列举了其浇筑方法的类型,并对其通常采用的施工计划方案进行探讨,总结提出了如何有效管理混凝土浇筑技术的方案措施。

一、混凝土浇筑技术的概念与特点

所谓混凝土浇筑技术就是将砂、石、水泥等材料通过一定的比例进行混合并搅拌均匀,浇筑到建筑施工中所指定的位置。混凝土在建筑施工中有着其自身的优势,大致为:第一,其原材料都是价格较低,较为普遍丰富的。主体材料为水,砂石,水泥,能是存在于自然中极易获取的材料。其材料价格低廉,生产工艺又不复杂,从而使得混凝土的成本很低。第二,混凝土浇筑技术受外界条件影响较小,对于施工场地和设备的要求也不是很高。第三,混凝土有很好的隔热效果,并且它耐用性很强,也具有抗挤压的特性,这就极大的满足了建筑施工的要求,是其首选材料。

二、房屋建筑施工中混凝土浇筑的重要性

1)水泥、砂、石在水中搅拌之后成为混凝土,水泥经过此过程后会形成凝胶,包裹在砂的表面,并填充中间的缝隙,使其紧紧结合成一个整体,达到施工要求的强度及耐久性等等。因此混凝土的浇筑技术直接影响到整体工程的质量。

2)混凝土浇筑施工时,要集中精力防止裂缝的产生。浇筑时的裂缝一般情况下会因为温度下降,从而使混凝土收缩,变干燥,这时混凝土的内部就会有强大的拉应力产生,一旦拉应力过大超过了抗拉的强度,混凝土的表面就会有裂缝的出现,破坏混凝土的质量。

三、混凝土浇筑的分类

现今建筑施工中,混凝土浇筑方法的种类有很多,最为常见的方法主要有:驳岸加固双管法、大直径薄壁预应力输管法以及小直径钢管法等。

1)驳岸加固双管法要充分保障混凝土与水相互隔离,从而确保混凝土在水下浇筑的质量。并且在此技术工艺施工中,要保障基础开挖、钢筋混凝土方桩的沉桩、模板安装和水下混凝土浇筑等工序的质量,可以保障混凝土浇筑施工的质量,使混凝土浇筑高效的进行。

2)大直径薄壁预应力输管法在房屋建筑浇筑施工过程中起到非常大的作用,因此被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到。

3)小直径钢管法现采用C50混凝土,通过对混凝土配合比的调整,从而达到分节浇筑、以泵管注入并辅助振捣措施进行,使施工达到了极为良好的效果。

四、分析房屋建筑施工中混凝土浇筑的方案

方案一:全面分层浇筑。以循序渐进的方式开展浇筑工作,第一层浇筑完成后在进行下一层的施工,逐层深入,按部就班,从而完成浇筑施工。在实际施工中,这种方案耗时较长,在大面积需要进行浇筑工作时通常不被选用。

方案二:分段分层浇筑。是在上一方案的基础上的发展,采用的是由底部开始进行浇筑,但施工工作要放缓,上一层的浇筑工作需间隔一段时间后进行。这套方案可以是上一方案的补充,可以针对有长度面积较大但厚度较小的建筑进行施工。

方案三:斜面分层浇筑。就是把混凝土从顶端倾泻下去,形成1:3的自然斜面,然后再从底部向上逐步浇筑,适用于长度既长、厚度又厚的建筑工程的混凝土浇筑。

五、房屋建筑施工中加强混凝土浇筑的技术管理措施

在实际建筑工程施工中要预留出工作缝,以保证底层混凝土凝结后进行下一步来提高整体完整性。所以混凝土浇筑技术在混凝土生产、运送与振捣等环节都需要很好的协调性。

1.混凝土浇筑前的准备

第一,要事先由管理人员对混凝土浇筑所用材料进行检查,尤其是对水泥的种类,标号进行核查,并仔细查看其出厂合格证,确保其材料是达到设计要求和规定的。复检工作也要进行到位,符合规定,从而保障原材料的质量和强度,初凝,终凝时间达到相关规定的要求。除此,施工的原材料也必须与设计图中的各方面严格相符,保障其产地,种类等条件符合要求。第一时间将所用产品的样品送检,进一步保障质量。

第二,混凝土制作中,各个不同材料的投放量,投放次序都是有着严格的规定,比如主要的材料如:骨料,水泥,掺合料,外加剂等都要按顺序放入,搅拌及浇筑的时间也必须严格控制和把握。

第三,在进行高层建筑施工时,通常将混凝土通过泵或是管道运送施工。在这一过程中,施工人员要对运送泵的进行熟练的操作,掌握其操作方法。同时,为了应对突况和意外,要在运送前准备好各种可能用到的零件,使维修工作可以在第一时间开展。

2.混凝土浇筑的工艺

在工业建筑中,混凝土结构多为大体积型,以承受较大荷载,对整体要求也相对较高。在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过程中大都采用二次振捣,以减少水分、气泡上升所产生的微孔,还可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密实性与抗渗。

高层建筑框架混凝土浇筑结构可按竖向分层施工,每层每段施工中时,要先浇柱、后浇梁、板。前梁板未绑扎前安装柱子并进行浇筑,对梁、板进行浇筑时,可在1-1.5小时后再进行。

3.对混凝土的养护

要确保在混凝土浇筑后浇上水,并持续大于12小时,对混凝土进行重点的养护工作,来保证混凝土表面的湿润。一旦混凝土表面出现了裂缝,就要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对待细小裂缝时,要将其先周围清洗干净,并在其完全干燥之后将环氧浆液灌入裂缝中。

结束语

综上所述,混凝土浇筑技术是我国建筑施工中一项至关重要的技术手段,是确保所建工程安全,也是保障施工及建筑整体质量的关键因素,企业获得经济利益的重要一环,它也间接的关系着人们生活是水平的高低,生命财产能否得到保障。鉴于此,在科学技术发展如此迅速的如今,混凝土技术也需要跟随趋势,不断加强,通过改善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进而促进进一步改善建筑的质量,使人们的住宅安全,可靠并且舒适宜人。

参考文献:

[1]胡婷婷.浅析工业与民用建筑中的清水混凝土施工工艺[J].中国城市经济.2011(18).

[2]李狄祥.混凝土外观质量达到清水混凝土的施工措施[J].商品与质量.2009(S3).

[3]康秀玉.现浇清水混凝土楼面板的施工技术[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09(11).

[4]陈洁,李惠丰,程宝良.浅谈建筑施工中的混凝土浇筑技术[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