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王羲之传

王羲之传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王羲之传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王羲之传范文第1篇

王羲之书换白鹅中的书具体指《黄庭经》。在王羲之的楷书作品中,以《黄庭经》最具代表性,关于这幅作品的创造还留下了一段有趣的故事:相传在山阴地方有一位道士,很喜欢王羲之的书法,也很想求王羲之给写一本《黄庭经》。

他早已把帛纸准备好,但当时的王羲之已名声在外,这位道士担心王羲之不肯答应。后来,经多方打听,道士了解到王羲之平素非常喜欢鹅,就特地养了一群十分逗人喜爱的大肥鹅,以便见机行动。

有一天,王羲之坐船路过山阴一带,道士闻讯后,把他那一群鹅赶往王羲之经过的地方。王羲之看到河里,游着的一群白鹅,两掌拨水,昂首前进,羽毛白净,形态优美,心里别提有多喜欢了。他停下船看了又看,一直舍不得离开。

(来源:文章屋网 )

王羲之传范文第2篇

今天的天气可真不错,我们即将前往下一个目的地——兰亭。

要说天下第一行书是谁,想必这名字已经是家喻户晓了。那就是中国古代著名的书法家——王羲之。王羲之有着一部代表作,那就是《兰亭集序》。今日,我们就要去探秘关于王羲之的点点滴滴。

都说王羲之爱鹅,我想这是有道理的。刚进入大门,就是一个鹅池,几只白鹅在雄赳赳气昂昂地仰头大叫。原来,王羲之爱的是它们的骨气。几只白鹅走起路来端庄极了,原来王羲之爱它们的气质啊。鹅池旁边有一座亭子,亭子中有一块碑,上面刻有“兰亭”二字。导游老师说这块墓碑是后人一块一块拼凑而成的,因为在时期遭到了巨大的变化。继续往前走,变到了“曲水流觞”了。相传每到一个固定的日子,王羲之就会邀请好友前来喝酒,一起作诗。所以说,在这里,留下了许多不朽的名篇。接着,我们参观了八个大缸,哦,原来是墨池。据说,王羲之每天要练八池墨水的字。真是令人佩服啊。

接着便是王羲之纪念馆了,纪念馆里陈列了许多王羲之的作品。有书画,也有书法。虽在我这个年纪还无法理解他的作品意义,但我却能明显地感觉到王羲之字中透露的英气。可能呢,这就是他的字吸引着人们的原因吧。

走吧走吧,下一站,迎接我们的又将是什么呢?

王羲之传范文第3篇

关键词:网络传输介质;网络布线;有线传输;无线传输

中图分类号:TP3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 (2010)24-0059-03

0前言

随着计算机应用的普及,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网络时代的到来,在现代化大楼中计算机网络必将与电话一样,日益成为一个不可或缺的系统。因此将计算机网络布线系统与电话布线系统结合考虑,组成一个统一的综合布线网络,必能更加方便用户,降低用户的总投资,也使得计算机网络系统本身更加易于管理,更加灵活、可靠。

在多媒体、音视频技术被广泛应用的今天,用户对于网络要求越来越高,传输的数据量也变的越来越大。网络用于数据的传输,其数据传输必须依赖于某种介质来进行。在这种环境下,作为数据传输的承载体-传输介质变的更加重要,在计算机网络布线中,可以分为有线介质和无线介质两种,而有线介质是计算机网络最主要的传输介质,通常又被分为铜介质(双绞线和同轴电缆)和光介质两种,无线介质作为有线介质的有效补充,被广泛的应用于不适合布线的网络当中。本文主要介绍各种常见传输介质,以及各自的特点。

1有线传输介质

1.1铜介质

铜介质是被广泛应用于计算机网络当中的一种电信号传输介质,主要有双绞线和同轴电缆两种,现在新构建的计算机网络基本上都是以双绞线作为传输介质的星型拓朴结构网络,而同轴电缆则在渐渐退出计算机网络市场,目前应用最多的场景是我们熟知的有线电视网络,家中的有线电视连接线缆就是细同轴电缆。

1.1.1双绞线双绞线是在星型拓朴结构的计算机网络中应用最多的一种传输介质,内部是由八根铜导线组成,为了减少电磁信号的相互干扰,每两根按一定的密度缠绞在一起。这样,在传输电信号时相互之间辐身出的电波就会相互抵消,有效的消除干扰。双绞线这个名字也是因为这样的结构而引申出来的。 在外部,有一层韧性及高的保护外皮保护。

(1)屏蔽双绞线。按其双绞线是否有屏蔽层,我们可以把双绞线分为屏蔽双绞线和无屏蔽双绞线两种,在区分的时候,可以直观的去看外保护套内是否有铝锡包裹。基本上我们在布线时都会选择无屏蔽双绞线,其最大的原因是因为这种双绞线在制作工艺上要比屏蔽双绞线容易很多。从安全性的角度来考虑,屏蔽双绞线要比无屏蔽双绞线有更高的防窃听能力,传输性能也优于无屏蔽双绞线。

(2)无屏蔽双绞线。双绞线最早的使用是被用于电话信号的传输,后来才被渐渐引入到数字信号的传输当中,在很久以前,我们基本上都是使用的3类双绞线,最大只能达到16Mbps的带宽,而现在我们在计算机网络中广泛使用的都是超五类双绞线及六类双绞线。最大能达到1000Mbps的带宽。通常我们都是RJ45连接器,也就是俗称的水晶头进行连接双绞线与网络端口,其中在使用的只有八根线芯中的4根,用于双向传输(全双工),根据连接两端的网络端口不同,会有直通线、交叉线及rollover三种,直通线主要用于不同的两个端口,比如网卡-交换机,交叉线用于连接相同的两个端口,如网卡-网卡,而rollover线主要被用于使用RJ45转换器连接交换机或者路由器的控制端口。双绞线唯一的缺点就是传输距离较短,只能达到100m,所以在布线的时候,如果使用星型拓朴结构,覆盖的范围只能达到200m×200m。

1.1.2同轴电缆铜介质的另一类就是同轴电缆,这种电缆与双绞线不同,内部只有一根做为传输信号用途的铜导线,在铜导线和保护外套中间还有屏蔽层,不同的同轴电缆屏蔽层不尽相同,如在基带同轴电缆当中,屏蔽性通常都是铜制材料的网状,而宽带同轴电缆则使用铝状的冲压技术材料。这都使得铜轴电缆具有更高的屏蔽性能,抗干扰能力要优于双绞线。因为同轴电缆内部只有一根铜导线,所以全部的设备都必须使用BNC连接头连接到这一根导线上,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总线型物理拓朴结构。在总线型拓朴结构的网络当中,信号是从发送机器向线缆两头同时发送的,所以在这种结构的末端需要有接地。通过使用接地,信号才不会反射回线缆。 如果不安装接地,线缆中就会产生重复的电信号,淹没正常的信号。 同轴电缆主要有两种,粗同轴电缆和细同轴电缆,粗同轴电缆是铜介质中传输距离最长的,在10base5的标准当中,可以达到500米的传输距离。细同轴缆在10base2的标准当中可以传输185米。

1.2光介质

光纤因为使用光信号,在传输距离、数据承载量及信号的抗干扰性能等方面都有铜介绍不可比拟的优势,但其造价相对过高。从光纤的结构来看,基本都包括三个部分外部保护层,内部敷层及光纤核心组成。其中外部保护层主要是为了保护光纤的内部,通常都会使用非常坚硬的材料制成,内部敷层主要功能是防止光信号的泄露。在光纤的核心部分,是传输光信号的主要部分,一般都是使用石英玻璃制成,横截面积非常小,光纤的线芯直径一般都被设计为62.5微米或150微米。还有一种是没有外部保护层和内部敷层的光纤,我们称之为裸光纤,光纤跳线就是裸光纤的一种。

根据不同的分类方式,光纤通常会被分为多模光纤和单模光纤或者阶跃光纤和渐变光纤,后者由于涉及到光学理论,读者会比较难理解。所以这里我们为大家介绍多模光纤和单模光纤。

(1)多模光纤的线芯横截面比单模光纤要宽很多,光信号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入光纤的线芯进行传输。在多模光纤中,光信号可以以不同的模式进行传输,可以直线传输也可以使用折射和反射来向前发送信号。由于信号的发送模式的不同,同时进入光纤的光信号到达目的地的时间也会不同,同时由于多组信号在一条通道上传输,形成光散的可能性也较大。

(2)单模光纤的线芯横截面通常很窄,只能有一道光信号传输,正因只使用单独模式的光信号,所以在单模光纤中,无光的信号色散,这使得传输信号的距离会更长,传输数据量也更高。

(3)两根光纤的全双工传输 。一根光纤一般只能单向传输信号,所以如果想要组成全双工系统,就必须得要有两根光纤组成。光信号传输实际上是电信号传输的一种变体。完整的光纤通信系统都会有一个光信号到电信号和电信号到光信号的转换过程,这个过程由光电转换器来完成。为了保证光信号远距离、低损耗的传输,整条光纤链路必须满足非常苛刻且敏感的物理条件。任何细微的几何形变或者轻微污染都会造成信号的巨大衰减,甚至中断通信。在实际工作中,引起光缆链路故障的主要原因有:光缆过长、弯曲过渡、光纤受压或断裂、熔接不良、核心直径不匹配、模式混用、填充物直径不匹配、接头污染、接头抛光不良、接头接触不良。

2无线传输介质

无线介质不使用电或光导体进行电磁信号的传递工作。从理论上讲,地球上的大气层为大部分无线传输提供了物理数据通路。由于各种各样的电磁波都可用来携载信号,所以电磁波就被认为是一种介质。

2.1无线电频率电波

电磁波频谱10KHz至1GHz之间为无线电频率,它包含的广播频道被称为短波无线频带;甚高频(VHF)电视及调频无线电频带;超高频(UHF)无线电及电视频带。无线电频率按管制带宽和非管制带宽划分管制带宽的用户必须从无线电管理部门得到许可证才能使用。对无线电管理部门有权管理的频率区域,用户一旦得到使用许可,即可保证能在这一特定区域内得到良好的传输效果。

(1)低功率、单频率无线电仅适用于短距离、开放式环境中。尽管低频相对长的波长可在大多数材料上通过,但是低功率的特性限制了这种系统只能在短距离或者是无障碍的通路上传输。低功率、低频不能保持高的传输率,它的标准传输率是1Mbps。单频系统可以提供与铜线相近的传输率,然而它的衰减率较大,抗电磁干扰的能力也非常小,因而它一般的有效距离仅为几十米。

(2)大功率、单频率无线电也可以在整个无线电频率范围使用,同小功率、单频率无线电的差别是主要用于长距离户外环境。大功率决定了信号通路的灵活性,目前它已成为理想的移动式传输手段。它的传输率可达10Mbps,但所需费用是相当昂贵的。

2.2微波

微波数据通信系统主要分为地面系统与卫星系统两种。尽管它们使用同样的频率,又非常相似,但能力上有较大差别。

(1)地面微波,一般采用定向抛物面天线,这要求发送与接收方之间的通路没有大障碍或视线能及。地面微波信号一般在低GHz频率范围。由于微波连接不需要什么电缆,所以它比起基于电缆方式的连接,较适合跨跃荒凉或难以通过的地段。一般它经常用于连接两个分开的建筑物或在建筑群中构成一个完整网络。微波数据系统无论大小,它的安装都比较困难,需要良好的定位,并要申请许可证。传输率一般取决于频率,小的是1~10Mbps。衰减程度随信号频率和天线尺寸而变化。对于高频系统,长距离会因雨天或雾天而增大衰减;近距离对天气的变化不会有什么影响。无论近距离、远距离,微波对外界干扰都非常灵敏。

(2)卫星微波,是利用地面上的定向抛物天线,将视线指向地球同频卫星。卫星微波传输跨越陆地或海洋。所需要的时间与费用,与只传输几公里没有什么差别。由于信号传输的距离相当远,所以会有一段传播延迟。这段传播延迟时间小为500毫秒,大至数秒。卫星微波也常使用低GHz频率,一般在11~14GHz之间,它的设备费用相当昂贵,但是对于超长距离通信时,它的安装费用则会比电缆安装要低。由于涉及卫星这样现代空间技术,它的安装要复杂得多。地球站的安装要简单一些。对于单频数据传输来讲,传输速率一般小于1~10MHz。同地面微波一样,高频微波会由于雨天或大雾,使衰减增加较大,抗电磁干扰性也较差。

2.3红外系统

还有一种无线传输介质是建立在红外线基础之上的。红外系统采用光发射二极管(LED)、激光二极管(ILD)来进行站与站之间的数据交换。红外设备发出的光,非常纯净,一般只包含电磁波或小范围电磁频谱中的光子。传输信号可以直接或经过墙面、天花板反射后,被接收装置收到。红外信号没有能力穿透墙壁和一些其它固体,每一次反射都要衰减一半左右,同时红外线也容易被强光源给盖住。红外波的高频特性可以支持高速度的数据传输,它一般可分为点到点与广播式两类。

(1)点到点红外系统。这是我们大家最熟悉的,如大家常用的遥控器。红外传输器使用光频(大约100GHz到1000THz)的最低部分。除高质量的大功率激光器较贵以外,一般用于数据传输的红外装置都非常便宜。然而它的安装必须精确到绝对点对点。目前它的传输率一般为几Kbps,根据发射光的强度、纯度和大气情况,衰减有较大的变化,一般距离为几米到几公里不等。聚焦传输具有极强的抗干扰性。

(2)广播式红外系统。广播式红外系统是把集中的光束,以广播或扩散方式向四周散发。这种方法也常用于遥控和其它一些消费设备上。利用这种设备,一个收发设备可以与多个设备同时通信。

3结语

从各种通信介质在计算机网络中的应用可以看出,通信介质的选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计算机网络设备,不同的介质和设备适用于不同的场合,必须通过用户现场环境进行设计。不但要考虑其性能指标和参数,还要考虑其价格、施工难易程度和对连接硬件的要求等。随着网络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传输介质将会在各个方面有更大程度的完善,从而更好的实现各类信息的可靠、安全、高速的传输。

参考文献

[1] 仇佩亮.计算机网络技术[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

王羲之传范文第4篇

晋穆帝永和九年(353年)三月初三日,王羲之与名士孙统、孙绰、谢安、支遁等41人在会稽的兰亭修禊,曲水流觞,赋诗抒怀。其间做诗37首,结纂为《兰亭集》,由王羲之为此作序,这就是被书法界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集序》,也称《兰亭序》、《兰亭》,千百年来倾倒了无数习书者,王羲之亦因此被后人尊称为“书圣”。

王羲之(303-361)字逸少,东晋时期人。祖居琊(今山东临沂),西晋末年南迁后,定居在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遂为绍兴人。王羲之故居位于绍兴城内蕺山脚下的戒珠寺。在绍曾任会稽内史,官至右军将军,所以世称王右军。在他任职期间,薄功名利禄,为人耿直,关心百姓疾苦,是一个务实为民的清官。同时时常以作书养鹅为乐。晚年辞官隐退后,放浪形骸于山水之间,卒年59岁,葬于嵊州市金庭镇瀑布山。

王羲之书法主要特点是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后人评曰:“飘若浮云,矫如惊龙”。王羲之最大的成就在于变汉魏质朴书风为笔法精致、美轮美奂的书体,开创了妍美流畅的行、草书法先河。特别是行书《兰亭序》犹如行云流水,潇洒飘逸,骨格清秀,点画遒美,疏密相间,布白巧妙,在尺幅之内蕴含着极丰裕的艺术美。无论横、竖、点、撇、钩、折、捺,真可说极尽用笔使锋之妙。《兰亭序》凡324字,每一字都姿态殊异,圆转自如。王羲之出神入化,不仅表现在异字异构,而且更突出地表现在重字的别构上。如出现的20个“之”字,各有不同的体态及美感,无一雷同,宋代米芾在题《兰亭》诗中便说:“廿八行,三百字,‘之’字最多无一拟。”重字尚有“事”、“为”、“以”、“所”、“欣”、“仰”、“其”、“畅”、“不”、“今”、“揽”、“怀”、“兴”、“后”等都别出心裁,自成妙构。唐太宗赞叹它“点曳之工,裁成之妙”。黄庭坚称扬说:“《兰亭序》草,王右军平生得意书也,反复观之,略无一字一笔,不可人意。”《兰亭序》道媚劲健的用笔美,流贯于每一细部。

董其昌在《画禅室随笔》中写道:“右军《兰亭序》,章法为古今第一,其字皆映带而生,或小或大,随手所如,皆入法则,所以为神品也。”后世珍视其布白之美,临摹者虽难免渗入各自的笔性,但无人稍变其章法布白。《兰亭序》的章法,天生丽质,翩翩起舞,其舞姿之美是无与伦比的。

《兰亭序》在王羲之死后的二百七十年间在民间珍藏,后唐太宗设法从民间购进御府,旋又殉葬昭陵。传世本种类很多,或木石刻本,或为摹本,或为临本。著名者如《定武兰亭》,传为欧阳询临摹上石。《洛阳宫本兰亭序》传为褚遂良第十九次临摹本。褚遂良所临又传有《神龙半印本兰亭序》、《张金界奴本兰亭序》,因前者有“神龙”半印,后者有“张金界奴上进”字。又有唐太宗朝供奉拓书人直弘文馆冯承素钩摹本,称《神龙本兰亭》,此本墨色最活,被视为珍品。此外还有“薛稷本”、“赐潘贵妃本”、“颖上本”、“落水本”等等。

王羲之传范文第5篇

王羲之树立了行书发展中史上的第一个里程碑。“王体”书法,行草最为强项。在完成汉字书体演变,真、行、草三体俱备的魏晋时代,王羲之的主要成就和贡献还是表现在行书和草书上。他的行书开宗立派,在行书的定型、美化和完善的发展过程中,承上启下,揭开了新的一页。他所创造的“若断若连、如斜反正”的新体,开一代新风。婉丽多姿、道法自然,风流潇洒,是典型的魏晋风度,为行书的创作树立了美的典范。其代表作有《兰亭序》、《平安帖》、《孔侍帖》、《快雪时晴帖》、《得示帖》等,均被后人称之为“神品”。他的出现,对我国书法艺术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梁武帝萧衍说:“羲之书字势雄逸,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阁”。李嗣真赞他的行草“如清风出袖,明月入怀”,乃“草之圣也”。唐太宗李世民对王羲之推崇备至。据张彦远《法书要录》所载,太宗皇帝所收的羲之真迹有三千六百纸。正是由于王羲之的书法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又得到了帝王的尊崇,所以在东晋至唐初的几百年的时间里,可以算“二王”统治的时代。唐太宗对《兰亭序》真迹爱不释手,极为推崇,并被陪葬昭陵。宋代大书法家米芾写诗称赞道:“翰墨风流冠古今,鹅池谁不赏山阴。此书已向昭陵朽,刻石犹能抵万金。”《兰亭序》用笔,给人以浑然天成的感觉。善于运用勾、挑、牵丝来加强点画间的呼应,使点画之间脉络相通,意气流动。其牵丝映带,揖让挪移,则又气脉贯通,俯仰有情,这样增加了行书的灵动性和呼应关系。行行长短配合,错落有致。结构极尽变化,不求平正,强调欹侧,不求对称,强调揖让,不求均衡,强调对比。其中,凡是相同的字,写法各不相同,最为突出的是20个“之”字,写法个个不同,或平稳舒展,或藏锋收敛,或端正如楷,或流利飞动,达到了多样与统一的艺术效果。

我们今天有幸看到的《兰亭序》诸帖,仅是初唐褚遂良、欧阳询、虞世南、冯承素等几位大家的临摹本。王羲之的草书艺术价值也相当之高,它是在继承和扬弃章草与张芝草书变革过程中而生成的。遒美劲健、线条流畅、沉着痛快,气象万千,所谓“一画之间,变起伏于峰杪;一点之内,殊衄挫于毫芒”。

王羲之是一位伟大的书法革新家。王羲之所处的时代是我国历史上的重大变革时代,所以他的书学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他在自述学书经过时说:“余少学卫夫人书,将谓大能,及渡江北游名山,比见李斯、曹喜等书,又之许下见钟繇、梁鹄书,又之洛下蔡邕《石经》三体书,又于从兄洽处见张昶《华岳碑》,始知学卫夫人书,徒费年月耳。羲之遂改本师,仍于众碑学习焉。”这段自述说明了两个问题:一是说明他在学书时走过一段弯路;二是说明他对蒙师卫夫人不满。何以如此呢?卫夫人家学渊源,又传钟繇之法,是当时著名的女书家。王羲之初学于她,且“将谓大能”。所以,当他看到秦汉人之古迹后便欲改学,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正是王羲之大胆革新精神的体现。在革新创造精神的指导下,他不是单纯地模仿别人,跟在古人后面亦步亦趋,而是汲取前人的养分去丰富自我的艺术创造,并表现出惊人的创造才能。这正是王羲之书法倍受推崇,被人誉为“书圣”的缘由。

王羲之书法反映了魏晋时代的审美追求。书法艺术风格的形成,取决于自身的审美意识,而审美观念的建立,又直接受到时代风貌的影响和制约。 “汉末魏晋六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痛苦的时代,然而却是精神史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因此也就是最富有艺术精神的一个时代。”在这一时期,新的审美观念和标准的在文人个性自觉的基础上得以确立,各种艺术形式在要求表现自我情志的同时,开始追求形式的妍美。文学、书法、绘画等各个领域的一大批极富天才、敢于创新的文学家、艺术家,冲破传统的樊篱,以“画乃吾自画,书乃吾自书”的气概,开拓出文学艺术的新境界。

王羲之的书法对古今中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临摹王羲之的名作或师其笔意自成一家的书法名家有陈隋智永,唐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颜真卿、柳公权、孙过庭、怀素、张旭,五代杨凝式,宋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元赵孟、鲜于枢、柯九思、明祝允明、文征明、董其昌、黄道周、王铎,清刘墉等。清中叶后,包世臣、康有为提倡北碑,一时北碑南贴抗衡于世。但习碑者亦尊崇王羲之包括王献之在内的“二王”书法。王羲之的书法艺术是人类的共同财富,不仅在国内,而且在海外也受到人们的喜爱和崇拜。日本、韩国及东南亚书家对王羲之一直是顶礼膜拜,奉若神灵。自唐时起,王羲之书法作品随中日两国文化交流的频繁而东渡日本,就对日本书体书风产生了深刻影响,从而有力地促进和推动了日本乃至亚洲书道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家骥,张静.王羲之的书法艺术[J].走向世界,2003年04期

[2]程竞明.晋墨留香——访王羲之故居和兰亭[J].炎黄春秋,2003年12期

相关期刊更多

书法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上海世纪出版(集团)有限公司

农业发展与金融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书法赏评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黑龙江书法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