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成功者的习惯

成功者的习惯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成功者的习惯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成功者的习惯

成功者的习惯范文第1篇

【关键词】工程造价工程施工管理关系

中图分类号:TU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工程造价

工程造价即工程建造的价格,指对整个工程项目建设花费的全部费用。对于投资企业来说,工程造价是投资企业对项目进行评估决策、勘察设计、工程招标、工程验收等整个投资过程中产生的一切费用。对于施工单位来说,工程造价特指工程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

二、工程施工管理

工程施工管理是整个工程管理的一部分,是对施工过程中各个事项的管理,主要包括成本控制、进度控制、质量控制。成本控制即在施工过程中的坚持成本最低化、全面控制、目标管理控制、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对投入的成本进行有效控制,使成本与预算相吻合,达到预期的成本控制目标。进度控制是在工程进度计划的基础上,合理调配各种资源,确定工期,对工程进度完成的全过程进行监控,以促进工程施工按照计划按时完成。质量控制主要是从人员、材料、机械三个方面进行质量控制。对人员的管理是指选用合适的人才,有效精简人员,充分调动每个人员的积极性,使每个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发挥最大的价值。对材料的控制是指对材料的采购、运输、储存、使用等全过程进行管理、控制。采购物美价廉的建设材料,对其进行合适的运输、储存,减少损耗,使用时按照施工需要合理使用各种材料。对机械的控制是指充分利用机械进行程序化操作,减少施工成本,保证施工效率,避免人员伤亡风险。

三、工程造价与工程施工管理的关系

工程造价与工程施工管理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工程施工的有效管理,能降低施工阶段的成本,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直接影响整个工程的造价,甚至可以说施工管理中的成本控制是工程造价控制的最重要部分。施工阶段是整个工程的主体部分,工程造价的预算对工程施工有着重要指导作用,造价的科学合理预算影响工程施工的有效进行,影响工程施工管理。

(一)工程造价对工程施工管理的指导和制约作用

工程造价的编制对施工过程中成本控制有着指导性意义。工程造价的编制是对工程全过程的造价编制,包括施工过程中造价的编制。工程造价的编制没有在对施工单位设备、施工人员情况充分了解、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可能会造成工程造价编制与施工管理工作不适应,工程施工的管理不能按照工程造价的指导有效进行,管理混乱,影响工程的进度。过低的工程造价预算,会影响施工的开展,过高的预算则会导致浪费,造成成本的提高。因此,工程造价的编制,需要对工程实际情况、施工单位的机械设备、施工人员的能力进行充分的调查、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合理编制,保障工程造价与工程管理相适应,促进工程管理工作有效进行,促进工程有效开展,发挥工程造价的指导价值。

(二)工程施工管理对工程造价的影响

工程施工管理的科学有效性对工程造价有着重大影响,科学的施工管理能根据工程的具体实际情况,合理调配人力、物力资源,使有限的资源发挥创造最大的经济效益,能有效降低工程成本,控制工程造价。而不合理的工程管理则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工程进度缓慢,安全管理的欠缺还会导致工程索赔等等,都会造成工程成本的增加,工程造价大幅度提升。

1、机械管理对工程造价的影响。机械是工程项目的固定资产,施工前对施工机械的购买、租赁等进行经济指标评估,充分核算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使用机械的频率和时间,合理进行机械的购买和租赁。另外对机械进行保养,延长机械的使用寿命,保证机械有效运转,也能节省大量的机械维修、更新费用。机械的合理使用还能减少人力的投入,降低人员伤亡风险,减少工程索赔发生的概率,从而有效降低成本。

2、材料管理对工程造价的影响。材料费用往往占工程造价的百分之七十,对材料的有效管理能有效控制工程造价。关注市场行情,及时采购物美价廉的建材,对建材进行适当的运输、储存,减少不必要的损耗,根据施工实际需要合理使用相应种类、数量、型号的建材,都能节省大量材料费用,减少资金投入。

3、人力管理对工程造价的影响。施工人员是工程施工环节的关键,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负责程度直接影响工程的质量,也影响着工程造价。负责的高技术工人员能有效控制施工质量,减少返修浪费的时间、材料、人力、物力,从而降低成本。再者,施工人员的工作效率也影响着施工的时间,低效率的施工可能造成工期延误,进而增加成本。

4、进度管理对工程造价的影响

对工程进度合理控制,进行科学的进度编制,确定合适的工期,对工程实施进度进行有效监控,能促进工程顺利、按期完成。工程进度计划是基于对各项资源最大有效利用基础上进行编制的,工程延期会造成投资的增加,盲目的赶工期会额外增加投入成本,影响工程造价。

5、成本控制对工程控价的影响

工程施工管理中的成本控制实际是工程控价的一部分,成本控制的有效性直接影响这个工程的造价。将成本控制意识贯穿于整个工程施工的各个环节,贯穿于对整个施工单位、整体施工人员、所有机械、材料的管理之中,对成本控制管理进行责任主体划分,建立严格的成本控制考核绩效制度,根据具体的施工项目进行成本预算和成本控制,对施工过程中的变动情况做好成本控制等等,将有利于整个工程造价的控制。

参考文献:

[1]陶宏宾.浅谈工程造价与工程施工管理的相互影响关系[J].企业导报,2011(19)

[2]崔冬军.论施工管理与工程造价的相互制约关系[J].民营科技,2010(12)

成功者的习惯范文第2篇

[关键词]建筑施工 进度 质量 成本 关系

[中图分类号] TU7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4)-4-329-1

1建筑施工进度与成本控制的关系及协调

(1)建筑施工进度与成本控制的关系。在建筑施工管理中工程项目的工期和成本是两个重要的方面,有着重要的地位。一般情况下,工程项目的工期的长短以及施工进度的安排都会影响到施工成本。对于某项工程,各工序之间是有严格的承继关系的,如果工期发生变化,那么相应的费用也会发生变化,进一步影响到总成本。因此,利用网络优化的办法,将一些关键线路的持续时间进行压缩,这样就可以达到降低成本的要求;而且各子项目的工期不同安排也会影响到施工成本。就进度和直接成本的关系来分析,无论采用那一种方法加快施工,都会使得直接成本增加;而对进度与间接费用的分析,间接费用会随着工期的加长而不断增加。因此,工期的过短或者延长都会使得工程成本的增加,合理的工期就会付出合理的成本,而合理的成本又对应着合理的工期,二者是对应统一的。

(2)建筑施工的进度和成本控制的协调。有时候加快施工进度,合理的缩短工期,对于成本可以相应的减少而且还可以让工程早日发挥投资效益。但是,如果盲目的进行压缩工期,这样只会造成增加更多的人力、物力以及财力,加大了工程项目的成本。因此,要根据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来安排合理的工期。在实际的操作中,我们要根据实际的施工情况,采用先进且合理的施工技术和施工工艺,对配置生产要素进行合理的优化,这样不仅可以做到缩短施工工期,还可以不用增加施工成本。而且我们还可以在施工的时候,调动广大员工的积极性,对施工过程实时的管理控制,以保证工期的正常实现。

2建筑施工质量与成本控制的关系及协调

2.1建筑施工质量与成本控制的关系

对于一个工程项目来说,质量和成本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如果该项目工程的业主对于质量有较高的要求,那么相应的投入资金就要比较多,如果业主过分的减少投资资金,那么相应的质量就得不到保障。如果一个工程项目的成本计划制定的比较合理规范科学,使得该工程项目进展的比较连续、均衡,这样的话就会使得该工程的质量得到一定的保障。许多大型的工程项目,一般都要求必须在某一特定的时间内完成,有些施工单位会为了利润,进行偷工减料,导致工程的质量下降,质量的不及格又反过来进行停工返工,这样就造成成本的增加。根据上面的关系可以得到,对于一个工程项目,要有合理的成本,只有这样工程项目的质量才能得到保证以及控制。

2.2建筑施工质量与成本控制的协调

根据工程项目质量与成本控制之间的关系可以得到,在确定一个目标的时候,都会对另外一个目标产生影响,所以,要想对质量和成本控制目标进行合理的协调,就要在质量目标与成本控制目标之间寻求出一个平衡点,使得即达到了节省成本,还能使得质量得到保证,做到目标系统的最优化。在协调两者的关系时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对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进行考核以及培训,淘汰不合格的施工人员,并通过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增强他们的质量意识。

(2)就是要建立起一套完善的责任制,把质量的目标进行一级一级的分化,最后将其落实到每一个人的头上,这样便于对出现的问题进行追究责任,而且还能起到督促的作用,督促每一个人员尽职尽责的完成自己的任务,这样每一个细小的任务都顺利的完成,就会使得质量得到保障。

(3)就是要合理科学的确定出一个质量成本,既能够使得质量得到保障,还能使每一份资金都得到合理的运用。

3协调好质量、进度与成本关系的建议

3.1要充分的做好建筑施工前的工作

要协调好质量、进度与成本之间的关系时,首先就要求要做好建筑施工前的准备,这是施工企业做好建筑施工的基础和前提条件,而且还是保证建筑施工工作的协调化、均衡化以及经济化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因此,施工企业要尽量做足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1)首先要建立一套完善的用人制度。积极的引进先进的工作人才,对现有的人员做好考核以及培训工作,辞掉那些靠人际关系过来,而没有真才实学的人,对那些有能力有知识的人才要重用,给他们发展他们能力的舞台,并通过培训提高员工的技术水平以及责任意识等。

(2)其次就是要加强对建筑图纸的研究。施工图纸在实际施工中是有重要作用的,是建筑施工的主要参考,加强对建筑施工图纸的研究,可以预先对建筑施工有一个大概的了解,这样在实际施工中就能做到心中有数。

(3)合理科学的做好建筑施工预算。科学合理的建筑预算能够使得施工持续、均衡,这样有利于施工质量得到保障。

3.2要把进度控制、成本控制以及质量控制的目标落到实处。首先进度控制的任务就是将建筑物完成的工期控制在合同规定的期限之内;成本控制的目标就是要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的花费较少的资金;质量控制的目标就是要保证好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问题。要把这三个目标落到实处就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要有一个周密的计划,做好事前、事中以及事后的组织管理工作,对设备、零配件以及材料等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查,健全完善质量监督体系。

(2)要充分合理的运用工程进度款,以确保施工单位按时按量的购买材料、分发工资以及调用机械设备等。定期的召开现场会议,提出并解决现场施工中出现的问题,技术人员要在现场查找研究影响进度的原因,并及时的和施工组一起解决问题。

(3)要采用最优的施工方案,降低由于施工方案的落后造成的成本浪费;要从一开始就对施工成本进行控制,不要出现前面宽裕,后面紧张的局面;要加强质量的管理,控制返工率,因为,返工不仅耽误进度,而且还会增加成本。

4结语

综上所述,质量、进度以及成本之间的关系既对立又相互统一,质量需要足够的成本来保证,成本降低又会使得质量难以得到保证,进度过快又会影响到质量,进度过慢又会增加成本。本文就三者之间的关系采取了一系列的探讨,并给出了自己的一些建议,希望能够对这三者的研究起到一定的作用。

参考文献

成功者的习惯范文第3篇

【摘要】 【目的】 比较不同时期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诱导痰中细胞组成的变化,及其诱导痰中细胞成分尤其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与气流受限的关系。【方法】 对110例COPD患者[急性加重期COPD (AECOPD) 患者(A1组)62例、稳定期COPD患者(B组)48例]及30例健康对照者(C组)进行肺功能测定及痰诱导,痰液处理后沉渣作细胞学分析。其中AECOPD组在治疗1周后(A2组)再次进行上述指标的测定。【结果】 140例受试者中有21例因不能耐受痰诱导过程或痰标本不合格而退出研究,最终有119例受试者完成本研究(A1,2组48例,B组43例,C组28例)。A1组、A2组、B组、C组诱导痰中细胞总数(10 6/mL)分别为(8.8 ± 3.7)、(6.5 ± 2.6)、(5.0 ± 2.8)、(2.8 ± 1.3),细胞分类中A1组、A2组、B组以中性粒细胞为主,分别为66% ± 15%、60% ± 10%、55% ± 11%,而在C组中则以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为主,分别为37% ± 10%、32% ± 8%;AECOPD患者(A1组、A2组)诱导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与肺功能指标(FEV1、FEV1%pre、FVC、FEV1/FVC)呈负相关(r分别为-0.860、-0.682、-0.662、-0.300,P < 0.001);稳定期组(B组)中性粒细胞与FEV1、FEV1%pre负相关(r分别为-0.346 、-0.421, P < 0.05),对照组中性粒细胞与肺功能无相关性(P > 0.05)。【结论】 AECOPD、缓解期、稳定期患者诱导痰细胞以中性粒细胞为主,健康者诱导痰细胞以巨噬细胞为主;气道局部中性粒细胞增多与各期COPD患者气流受限存在密切的关系。

【关键词】 阻塞性肺疾病;诱导痰;中性粒细胞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是一种以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为特征的疾病,与肺部对有害气体或有害颗粒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1]。由不同炎性细胞、炎症介质和细胞因子介导的慢性气道炎症,会进一步引发气道阻塞和气道重构,对COPD发生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已证实诱导痰法是一种非侵入性、安全、简便易行直接测定气道炎症的方法,已广泛用于哮喘的临床研究及诊治中。近年来,诱导痰技术在COPD气道局部炎症机制研究中的应用越来越受重视,其安全性和有效性也得到证实[2,3]。但目前较多关注的是诱导痰中炎症因子、炎性介质在COPD中的作用,而诱导痰中细胞成分的变化及其与各期COPD气流受限的关系研究报道较少,尤其COPD急性加重期诱导痰细胞学分析未见报道。我们通过观察COPD急性加重期、缓解期和稳定期患者及健康对照组诱导痰中的细胞总数及细胞分类的变化,及其与肺功能的关系,来阐明气道局部炎症细胞在COPD中的作用。

1 材料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收集2004年10月至2006年03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科门诊及住院的110例COPD患者及30例健康对照组(C组)。COPD患者中急性加重期患者(A1组)62例,COPD稳定期患者(B组)48例。缓解组(A2组)指上述AECOPD组病人经正规治疗1周后临床症状缓解者。稳定期组(B组)病人指患者咳嗽、咳痰、气促等症状稳定或症状轻微持续2个月以上者;2周内无呼吸道感染,未使用全身激素及抗生素。健康对照组(C组):选择年龄匹配(年龄±2),非呼吸系统疾病的健康人群。纳入标准:所有COPD患者均符合COPD全球创议(GOLD)[1,4]的诊断标准(支气管舒张试验后FEV1 < 80%预计值,FEV1/FVC < 70%)。AECOPD患者均符合ATS/ERS的AECOPD诊断标准[2,4]。排除标准:除外哮喘、支气管扩张、肿瘤、结缔组织病、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等疾病。合并高血压病、严重左、右心功能衰竭(心功能Ⅲ、Ⅳ级)者不纳入研究范围。凡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告知本研究的目的及试验方法,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研究方法

根据Pin等的改良方法,我们制定了痰诱导及痰液处理规范操作流程[2]。受试者在诱导前测定FEV1,然后吸入200 μg沙丁胺醇,15 min后测定FEV1作为基础值,在室温下CSW-1型超声雾化器(汕头光电研究所,标准号YY/TO109-93)吸入3%高渗盐水2 min后,用双氧水漱口,深咳痰液入无菌容器中;继续吸入3%高渗盐水,间隔3 min测FEV1和连续监测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收集痰液至少1 g以上。取无唾液成分的痰液放入离心管中,加入4倍体积的0.1%DTT孵育,螺旋振荡15 min,3 500 r / min (r=15 cm),离心20 min。沉淀细胞用Hank’s液悬浮,在血细胞仪上计数细胞总数,用台盼蓝(Trypan)排除法测定细胞是否存活及存活率,细胞存活率>50%为合格标本。调节细胞悬浮密度至1×106,将75 μL悬浮液置于细胞离心机,450 r/min (r=15 cm),离心6 min,细胞沉渣涂片,风干,吉姆萨染色,每张涂片计数400个非鳞状上皮细胞计算分类,鳞状上皮细胞< 20%者为合格标本,提示痰来源于下呼吸道,并对细胞进行计数和分类。COPD患者的舒张试验及所有受试者的肺功能使用肺功能仪(Sensor Medics Ltd, USA)进行测定。痰诱导过程中监测FEV1采用便携式肺功能仪(Micro Medical公司,英国),SpO2用便携式脉搏容积血氧饱和度仪(Osaka公司,日本)。

1.3 统计学处理

各组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各组均数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组间两两比较用SNK-q检验,方差不齐者采用秩和检验,粒细胞数与肺功能的关系用Spearman相关分析;所有数据的计算、统计分析用SPSS 13.0软件处理,以 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患者一般情况和肺功能分级

入选的的110例COPD患者均符合COPD中-重度标准。其中AECOPD患者62例,稳定期患者48例,健康对照组30例。

转贴于

62例AECOPD患者入院当天和治疗1周后(缓解期)分别进行痰诱导,其中有14例患者不能耐受痰诱导过程或痰标本不合格而退出研究,最终顺利完成痰诱导且痰标本合格患者有48例;48例稳定期组(C组)退出研究5例,顺利完成痰诱导且痰标本合格患者43例;30例对照组(C组)纳入研究有28例,2例因痰标本不合格而退出。各组性别、年龄、FEV1、FEV1占预计值%和FEV1/FVC等数值详见表1。

四组间性别、年龄无差异(P >0.05);AECOPD治疗前后肺功能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

2.2 各组诱导痰液的细胞分类情况

对照组诱导痰细胞分类中,巨噬细胞占(37.1 ± 9.8)%,明显高于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上皮细胞比例;各期COPD中性粒细胞比例明显高于其他细胞比例,随着病情的好转,肺功能改善,由加重期、缓解期、稳定期痰液中性粒细胞计数依次下降,但仍高于对照组,P < 0.05。而淋巴细胞、嗜酸性细胞变化不大(表2)。

2.3 诱导痰细胞成分与肺功能的相关性

各组诱导痰中性粒细胞比例与FEV1、FEV1%pre、FVC、FEV1/FVC的相关性见表3。从表3可见AECOPD(A1、A2组)中性粒细胞与FEV1、FEV1%pre、FVC、FEV1/FVC皆呈显著负相关(r分别为-0.860、-0.682、-0.662、-0.300,P < 0.001);COPD稳定期组(B组)中性粒细胞与FEV1、FEV1%pre、FVC、FEV1/FVC也呈负相关,但相关性不如AECOPD组;各组散点具线形趋势。对照组中性粒细胞比例与肺功能各指标无相关性,P >0.05。

3 讨 论

COPD是多种炎症细胞和炎症介质参与的气道炎症。通过诱导排痰法检测有关炎症细胞和介质指标,阐明局部气道炎症与气流受限的关系,已证实是一种非侵入性、简便可行的新方法[2]。诱导痰标本是否来自下气道、痰标本是否合格主要通过诱导痰的细胞学检查来判断,目前常用的标准是[5]:每低倍镜视野下痰标本的白细胞数 >25个、鳞状上皮细胞< 10个,吉姆萨染色后每张涂片计数400个细胞其中鳞状上皮细胞< 20%且细胞存活率 >50%为合格标本。本研究亦采取此标准为判断痰标本是否合格的标准。结果显示9例痰标本细胞存活率< 50%而退出研究。

诱导痰的来源与自发排痰、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支气管活检的部位不同,主要来源于外周气道至中央气道的分泌物,反映了气道分泌物自然状态下的浓度,具有更集中的细胞和生化物质成分,尤适合气道炎症疾病如COPD、哮喘的研究。健康人及不同呼吸道疾病其诱导痰细胞分类的比例存在明显的差异,反映了不同疾病发病机制的差异。健康人群诱导痰中以巨噬细胞、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为主,哮喘患者诱导痰中以嗜酸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为主[6],而COPD患者诱导痰中则以中性粒细胞为主[7]。我们的研究中还发现COPD急性加重期、缓解期、稳定期诱导痰中均以中性粒细胞为主,嗜酸性细胞变化不大,健康对照组中则以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为主,但中性粒细胞比例不如COPD高,与Balzano[8]及O’Donnell[9]的结果基本类似。本研究发现各期COPD的中性粒细胞的百分比与FEV1、FEV1%pre、FVC、FEV1/FVC呈负相关,以加重期组相关性更明显,对照组中性粒细胞与肺功能无相关。本研究COPD加重期中性粒细胞明显增高,经治疗症状缓解后,诱导痰的中性粒细胞虽有明显下降,但其数值仍高于对照组,稳定期中性粒细胞数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5),提示中性粒细胞不仅在COPD加重期对气道炎症及气流受限中起重要作用,而且促使缓解期和稳定期气道炎症持续存在。COPD气流受限增加主要在小支气管和细支气管,中性粒细胞这些部位浸润,释放炎症介质、多种蛋白酶,从而诱导气道分泌细胞分泌粘液,引起一系列炎症反应,加重气流受限。同时痰液中中性粒细胞增加而嗜酸性细胞无增加也反映了部分患者对激素治疗的抵抗作用。但有报道[10]一些COPD加重期痰液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加,吸入激素后痰中嗜酸性细胞比例和嗜酸细胞阳离子蛋白降低。因此,定期检测COPD患者诱导痰中细胞分类,嗜酸性细胞比例可估测药物的效果。

本研究进一步证实诱导排痰法的安全性和可行性,共110例COPD患者进行了该项操作,91例患者安全渡过全过程并且痰标本合格。诱导痰液显示了各期COPD患者诱导痰中细胞组成的变化,AECOPD患者诱导痰中的中性粒细胞与肺功能明显相关,从炎症细胞角度说明气道局部炎症在COPD气流受限中的作用,为COPD的抗炎治疗尤其是抗中性粒细胞的治疗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FABBRI L M,HURD S S,GOLD SCIENTIFIC COMMITTEE. Global strategy for the diagnosis, management, and prevention of COPD 2003 update [J]. Eur Resp J, 2003,22(1):1-2.

曾 勉, 吴健锋, 谢灿茂,等.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规范化痰诱导安全性的初步研究 [J].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5,28(4): 238-241.

SUTHERLAND E R, PAK J, Langmack E L, et al. Safety of sputum induction in moderate-to-severe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J]. Respir Med, 2002, 96(7): 482-486.

CELLI B R, MACNEE W, ATS/ERS TASK FORCE. Standards for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COPD: a summary of the ATS/ERS position paper [J]. Eur Respir J, 2004, 23(6):932-946.

KIPS J C, INMAN M D, JAYARAM L, et al. The use of induced sputum in clinical trials [J]. Eur Respir J, 2002, 37(Suppl):47s-50s.

KRISIUKENIENE A, SITKAUSKIENE B, MALAKAUSKAS K. Peculiarities of induced sputum inflammatory cell counts in allergic versus non-allergic asthma [J]. Medicina (Kaunas), 2005, 41(3):196-202.

DOMAGALA K J, MASKEY W M, KRASZEWSKA I. The cellular composition and macrophage phenotype in induced sputum in smokers and ex-smokers with COPD [J]. Chest, 2003, 123(4):1054-1059.

BALZANO G, STEFANELLI F, IORIO C, et al. Eosinophilic Inflammation in Stable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Relationship with Neutrophils and Airway Function [J]. 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 1999, 160(5):1486-1492.

成功者的习惯范文第4篇

关键词:建设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消费者购房债权;顺位关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以下简称《合同法》)第286条对承包人的工程款债权即建设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进行了规定,明确发包人逾期不支付工程款的,除按照建设工程的性质不宜折价、拍卖的以外,承包人就该工程折价或拍卖的价款优先受偿。此外,《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建设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问题的批复》(以下简称《批复》)第2条规定:“消费者交付购买商品房的全部或者大部分款项后,承包人就该商品房享有的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不得对抗买受人。” 但该《批复》的规定过于笼统,在实际适用中难免产生争议,本文即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

一、建设工程价款优先权的法理分析

(一)性质之争

关于建设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的性质,学者间大致有以下几种观点。

1.特殊留置权说。该观点认为建设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属于不动产留置权,鉴于我国将留置权限于动产及权利的规定,该观点主张,《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现在还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以下简称《担保法》、《物权法》)将留置权限于动产而不及于不动产的规定不利于对债权人的保护,应适当扩大留置财产的范围,由此出发,建设工程的承包人可以对不动产即该工程行使留置权,而不动产留置权行使的相关内容依《担保法》和《物权法》的规定进行。

2.法定抵押权说。该观点主张建设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属于法定抵押权,认为《合同法》第286条通过立法的形式直接赋予承包人以抵押权。早期梁慧星学者还表示,《合同法》第286条从设计、起草、讨论、修改、审议直至最后通过,始终被理解为法定抵押权,且在历次专家讨论会上,也未有人对此表示异议。①

3、法定优先权说。该观点主张建设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属于法定优先权,其既不同于留置权,也不同于抵押权,而是法律直接赋予承包人的优先权。

对于上述三种观点,笔者赞同法定优先权说。留置权说对现有法律体系的冲击太大,其不满足“动产”、“占有”这两个成立留置权的必要条件,在实际适用时会面临无法可依的困境,这对承包人的保护非常不利。而抵押权说忽略了不动产抵押权须经登记方能成立这一事实,虽然以“法定”抵押权的限定可以弥补形式上的不足,但如此一来也弱化了建设工程价款受偿权的“优先性”,因为被定性为法定抵押权后,其只能同其他意定抵押权同时受偿,而不能优先受偿,这是对立法意图的违悖。

认可建设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的性质为法定优先权,有以下几点考虑。第一,《合同法》及《批复》中均明确提到了“优先”的字眼,这体现了立法的倾向性;第二,将建设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定性为法定优先权,可以避免将其定性为抵押权或留置权所面临的法律困境和实务困境,能够更好地保护承包人的利益;第三,承包人包括大量的建筑工人、技术人员等,还牵涉材料商等相关利益主体,对他们利益的优先维护有助于实现按劳分配及维护社会的稳定,这应当也是立法者考虑的因素。

(二)优先权定位

优先权通过法律直接规定的方式予以设定,从本质而言,其是债权实现的一种保障,担保债权优先受偿,但这并不意味着优先权就是担保权,其只是同担保权一样具有保障债权优先实现的作用。从这个角度出发,优先权是法律为了保护债权人的利益而强加给债务人的义务,而且优先权还具有实现公平正义的效果。依据债权的平等性特征,当某一债务人有数个债权人时,这些债权人居于平等的地位,并不能以债权数额较大或债权发生在先而主张优先受偿。在债务人的财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时,各个债权人依其债权额比例受偿。而优先权破除债权形式上的平等,赋予某些特殊债权人可以优先于其他债权人受清偿的权利,以实现实质公平。②

二、消费者购房债权的法理分析

对消费者购房债权的保护,本质上是为了保护消费者的生存利益,这是最基本的利益,所以这里的“消费者”应指为生活消费需要购买使用商品房的自然人,而不包括为了营利的目的而购买房屋的经营者。

《批复》规定“消费者交付购买商品房的全部或者大部分款项后,承包人就该商品房享有的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不得对抗买受人。”首先,“大部分”该如何界定,是实务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其次,“不得对抗”是否意味着在顺位上居次,也一直存有争议;最后,该规定并未明确不得对抗买受人的何种权利,是请求给付房屋的债权,还是所有权,还是开发商无法给付时的价款返还请求权及损害赔偿请求权等。

(一)对“大部分”含义的界定

成功者的习惯范文第5篇

【关键词】 慢性重型肝炎;sCR1;动态变化

The relation of chronic heavy type hepatitis serum sCR1 development change and hepar function loss degree

LIU Ai-xiang,MENG Fan-ke,ZHANG Yu-li,et al.

Zao Zhuang Shi Zhong District people hospita,2771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resarch chronic heavy type hepatitis patient serum sCR1 thickness change studies , discusses chronic heavy type hepatitis sCR1 thickness change with the effective detecting index owing a disease occurrence , development and the prognosis relation.Methods Chose 78 cases chronic severe hepatitis,76 cases chronic hepatitis,61 cases cirrhosis in our hospital and 28 healthy people who were evaluate serum sCR1 by ELISA.Results Arithmetic weighted mean of serum sCR1 were(34.3±9.1)ng/ml in control group,chronic hepatitis group were(72.5±15.3)ng/ml,cirrhosis group were (91.8±28.1)ng/ml, chronic severe hepatitis group were (163.2±56.5)ng/ml.Conclusion Chronic heavy type hepatitis serum sCR1 development change isclosely related hepar function loss degree.

【Key words】 Chronic heavy type hepatitis sCR1 development change

DOI:10.3760/cma.j.issn 1673-8799.2010.06.02

作者单位:277100山东省枣庄市立医院检验科

CR1是补体受体的一种,补体受体是细胞表面的重要膜结构。1993年Pascual等[1]报道了一种分子量为200KDa的可溶性CR1(sCR1),存在于正常血浆中,正常值为13~81 ng/ml。血清中sCR1由细胞分泌产生,血液中sCR1的水平与某些疾病具有一定的关联,研究发现sCR1水平升高与机体重要脏器的功能损伤相平行。

慢性重型肝炎,其病死率很高,早期发现和及时治疗是提高重型肝炎患者存活率的关键。因此笔者建立了血清sCR1酶联免疫夹心测定方法,研究慢性重型肝炎血清sCR1动态变化与肝脏功能损伤的程度,笔者对78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76例慢性肝炎患者,以及 61例肝硬化患者进行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标本 本组215例为枣庄市立医院住院患者,均为乙肝病毒感染,男142例,女73例;年龄26~68岁。其中78例慢性重型肝炎、慢性肝炎76例及61例肝硬化患者,慢性肝炎又分为肝功能正常35例和肝功能活动期41例两组。均符合2000年《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的诊断标准[2],正常对照组28例,均为枣庄血站健康献血员。静脉空腹采血后分离血清,所有血清皆冻存在-20℃冰箱,实验前于37℃解冻。

1.2 方法

1.2.1 免疫试剂 鼠抗人CR1 单抗(IgG1,E11克隆)、碱性磷酸酶标记的羊抗鼠IgG、抗体稀释液、标准品、BSA、底物及底物液等由中国免疫学会红细胞免疫专业学组提供。

1.2.2 标本 待测血清皆冻存-20℃,实验前37℃解冻。

1.2.3 细胞制备 将“O”型正常人枸橼酸钠抗凝全血1 ml(在采血当日实验),2000 r/min,离心5 min,取中下层沉淀红细胞10 μl加入到含有等渗盐水的10 ml玻璃试管内混匀,洗涤两次,2000 r/min,离心5 min,保证每次洗涤无红细胞丢失。最后一次洗涤后弃净上清夜,加1%S/BSA90 μl和固定液10 μl,震荡混匀,室温固定30 min。再用5 ml1%S/BSA洗涤一次,弃净上清夜。加1%S/BSA1 ml制成红细胞悬液,4℃保存备用。

1.2.4 测定方法 将标准品(7孔)、空白对照(1孔,用抗体稀释液代替)、待测血清各100 μl加入空白V型板中,加入配制好的定量鼠抗人CR1单克隆抗体10 μl,37℃孵育60 min。每孔加入20 μl定量配制的“O” 红细胞悬液,振板器震荡混匀,37℃孵育30 min。用1%S/BSA洗涤两次,1500 r/min,板式水平离心2 min。每孔加入碱性磷酸酶标记的羊抗鼠IgG10 μl,37℃孵育30 min。1%S/BSA洗涤两次。每孔加入120 μl配制好的底物液。37℃孵育30 min。水平离心,吸取上清液显色液100 μl移于另-U型比色板,在酶联免疫检测仪读取数值,同时用标准曲线计算其浓度。

1.2.5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所有数据均由Excle处理。两两比较组内各数据间差异的显著性,以P

2 结果

2.1 对照组和不同肝病患者血清sCR1、CHE、PT、PTA变化见表1。

表1

对照组和不同肝病患者血清sCR1、CHE、PT、PTA变化(x±s)

分组例数sCR1(ng/ml)CHE(U/L)PT(S)PTA(%)

正常对照2834.3±9.16987.2±2989.312.9±3.1*89.9±15.3

慢性肝炎7672.5±15.34354.5±1891.218.5±3.161.5±17.5*

肝硬化6191.8±28.13678.2±1789.319.1±2.958.3±13.9

慢性重型肝炎78163.2±56.51992.4±1015.328.9±7.828.7±15.8

注:慢性重型肝炎与正常对照组,*P

2.2 慢性肝炎对照组所分的肝功能正常和肝功能活动期两组测sCR1含量X,发现两组存在显著性差异。肝功能活动组sCR1水平(102.8±19.8)ng/ml,肝功能正常组sCR1水平(49.2±11.5)ng/ml,肝功能活动组水平明显高与肝功能正常组。

2.3 慢性重型肝炎不同时期血清sCR1浓度的动态变化 作者把78例慢性重型肝炎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死亡组51例,分为早期、中期、晚期,存活组27例,分为早期、中期、恢复期。对不同时期做血清sCR1浓度测定。发现慢性重型肝炎两组早期中期无显著性差异,晚期与恢复期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

表2

慢性重型肝炎两组不同时期sCR1含量(x±s)

分组例数早期(ng/ml)中期(ng/ml)晚期(ng/ml)恢复期(ng/ml)

死亡组51132.9±43.5218.4±62.7248.7±71.5

存活组27141.2±41.9187.5±63.881.5±22.8

注:慢性重型肝炎两组早期无显著性差异,晚期与恢复期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

图1

慢性重型肝炎各期取其均值做动态曲线如下:结果明显看出早期中期无显著性差异,晚期与恢复期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

2.4 肝硬化不同肝功能患者的血清sCR1浓度,笔者按照肝功能Child-Pugh分级,分为A、B、C三级,测定A级sCR1水平为(69.1±10.2)ng/ml;B级为(94.5±19.4)ng/ml;C级为(131.8±28.1)ng/ml。正常对照组为(34.3±9.1)ng/ml。结果随者级别的增高其浓度均有显著增高。C级的浓度显著高于A级。A、B、C三组之间比较差异高度显著,并且正常对照组血清sCR1最高浓度全部低于肝硬化人群。

2.5 慢性重型肝炎及肝硬化患者血清sCR1浓度≥100 ng/ml90例,100 ng/ml的患者,其肝功能损伤较重,预后较差。

3 讨论

慢性重型肝炎系在急性肝脏损害的基础上以慢性免疫损伤为主的疾病,不但肝脏功能损伤严重,而且循环产生大量的免疫复合物,机体对循环免疫反应产物的清除功能状况,与疾病的发展和预后关系重要,肝病患者循环sCR1的量与循环免疫反应产物含量成正比关系,慢性重型肝炎,其病死率很高,早期发现和及时治疗是提高重型肝炎患者存活率的关键。因此研究慢性重型肝炎血清sCR1动态变化与肝脏功能损伤的程度,不但对深入研究慢性重型肝炎疾病发生发展的机制有重要意义,而且对探求新的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指导作用。慢性重型肝炎血清sCR1动态变化与肝脏功能损伤程度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①慢性重型肝炎死亡组,存活组的早期、中期及肝硬化患者血清sCR1浓度均显著高于正常人群,且慢性重型肝炎死亡组,存活组的早期、中期患者血清sCR1浓度升高的幅度明显大于肝硬化患者,并随CHE的降低,PT的延长及PTA的降低而逐渐升高;②慢性重型肝炎两组的早期中期无明显差异性,但两组的晚期和恢复期有明显差异性;③肝硬化患者按Child分级不同,其sCR1浓度随肝功能损伤加重而上升;④血清sCR1浓度持续>100 ng/ml的患者,其肝功能损伤较重,预后较差。因此,慢性重型肝炎患者血清sCR1浓度的变化与肝功能损伤程度密切相关,该指标可作为慢性重型肝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判断病情发展及预后的重要参考指标。该研究创新处有:通过对慢性重型肝炎患者血清sCR1的动态变化的研究,探讨慢性重型肝炎血清sCR1浓度变化与该病发生、发展及预后的关系,探索预警慢性重型肝炎发生和发展的有效检测指标,这对慢性重型肝炎的诊断和病程转归中的变化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对慢性重型肝炎的早期、快速、准确诊断,提供了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