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农谚包含的物候知识

农谚包含的物候知识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农谚包含的物候知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农谚包含的物候知识

农谚包含的物候知识范文第1篇

这些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物候知识在我国起源很早。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就是物候学。物候学记录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养育往来,如桃花开、燕子来等自然现象,从而了解随着时节推移的气候变化和这种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

物候观测使用的是“活的仪器”,是活生生的生物。它比气象仪器复杂得多,灵敏得多。物候观测的数据反映气温、湿度等气候条件的综合,也反映气候条件对于生物的影响。应用在农事活动里,比较简便,容易掌握。物候对于农业的重要性就在这里。下面是一个例子。

北京的物候记录,1962年的山桃、杏花、苹果、榆叶梅、西府海棠、丁香、刺槐的花期比1961年迟十天左右,比1960年迟五六天。根据这些物候观测资料,可以判断北京地区1962年农业季节来得较晚。而那年春初种的花生等作物仍然是按照往年日期播种的,结果受到低温的损害。如果能注意到物候延迟,选择适宜的播种日期,这种损失就可能避免。

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

首先是纬度。越往北桃花开得越迟,候鸟也来得越晚。值得指出的是物候现象南北差异的日数因季节的差别而不同。我国大陆性气候显著,冬冷夏热。冬季南北温度悬殊,夏季却相差不大。在春天,早春跟晚春也不相同。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所以在华北常感觉到春季短促,冬天结束,夏天就到了。

经度的差异是影响物候的第二个因素。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所以沿海地区的春天的来临比内陆要迟若干天。如大连纬度在北京以南约1°,但是在大连,连翘和榆叶梅的盛开都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又如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或谷雨节,烟台要到立夏。两地纬度相差无几,因为烟台靠海,春天便来得迟了。

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而到秋天乔木的落叶则越往高处越早。不过研究这个因素要考虑到特殊的情况。例如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这叫逆温层。由于冷空气比较重,在无风的夜晚,冷空气便向低处流。这种现象在山地秋冬两季,特别是这两季的早晨,极为显著,常会发现山脚有霜而山腰反无霜。在华南丘陵区把热带作物引种在山腰很成功,在山脚反不适宜,就是这个道理。

此外,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1741到175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同1921到1930年十年的平均值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九天。就是说,春天提前九天。

农谚包含的物候知识范文第2篇

一、课尾留疑问题的设置原则

(一)留学生感兴趣的问题

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有兴趣的问题才愿意主动去探究,所以在课尾一定要给学生留使他们感兴趣的问题。什么样的问题既让学生感兴趣又能有效地完成阅读文本的任务?这就需要教师既要熟悉教材又要了解学生的心理认知规律。

(二)留学生有疑惑的问题

朱熹有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惑能让学生带着一种高深莫测的好奇,带着这样那样的猜测与期待去读书,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让他们自由自在地与文本进行碰撞,引爆思维的火花,激活学生潜在的学习动机,所以在课尾一定要给学生留有疑惑、有价值的问题。

(三)留疑的时机要恰当

不少有经验的教师课尾往往在学生“欲知后事如何”的探究欲望产生的时候戛然而止,从而给学生留下一个有待探索的未知空间,激发学生探求新知识的迫切愿望,使“且听下回分解”成为学生的一种学习期待。这种期待利于促使学生在课外时间里对语文教材内容及延伸问题的持续关注,提高他们上语文课的兴趣。这个戛然而止的时机就显得很重要。

二、课尾留疑的操作策略

(一)利用课文的某些写作手法来设疑

课文有一些作品作者在写作时采用欲扬先抑、象征等手法,教师可以巧妙地利用这些手法来课尾留疑。如《阿长与》一文,鲁迅采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笔者在教学第一课时是这样留疑的:这样一个愚昧迷信、没有文化、啰嗦、喜欢切切察察的保姆,鲁迅为什么会在她辞了人世大概三十年后专门写文章来怀念她呢?是什么值得鲁迅这么怀念和感激她?

(二)利用课后问题来设疑

语文教材课后的问题都是由教材编写者经过深思熟虑、千挑万选提出来的,这些问题有的能概括文章内容、有的能夯实基础知识、有的能加强情感体验、有的能拓展课外阅读。所以我们要充分利用它们,在课尾留疑环节时可以利用课后问题来设疑。如教学《走一步,再走一步》时,笔者利用课后的问题留疑:生活中难免遇到困难,你遇到过什么困难?是怎样处理的?有什么经验教训?写出来,下节课我们来交流。

(三)联系社会热点事件来设疑

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人对日本人没有什么好感,而且在2012年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为首的日本右翼势力上演买岛登岛闹剧,围绕的争端开始了,这一事件更加剧了中国民众对日本人的憎恨,那么结合这一社会热点事件,笔者在教学《藤野先生》第一课时课尾这样设疑:“1、藤野先生到底是个什么样的日本人?作者在与其分别20年之后还这样敬重、怀念他?2、又是什么原因导致跟着恩师藤野先生学医的鲁迅中途辍学,弃医从文呢?”对于这些问题,学生会产生好奇心: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日本人会令我们的文坛巨匠鲁迅对他肃然起敬?鲁迅原来是学医的?那么是什么原因使他弃医从文了呢?这些问题始终萦绕在学生头脑中驱动他们去解决。

(四)应“平中生有”来设疑

有些文章学生读起来平淡无奇,感觉没有什么疑惑,实则不然,鲁迅的文章大体都是这样。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在平常中找到突兀、在无疑中生疑。如教学《风筝》一课时,课文写了一件“我”幼年时不让小兄弟放风筝,并毁坏了他的风筝,长大后追悔莫及,去讨小兄弟的宽恕,他却全然忘却,使“我”更感悲哀的事。这里面就有了疑惑:当“我”向兄弟道歉时,兄弟已全然忘却,为什么“我”不觉得宽松反而觉得“沉重”呢?

(五)延伸课文知识来设疑

学习科普类的说明文,学生既可以学习写作方法,又可以获得科普知识。教师可以在课尾利用课文知识的延伸来设疑,这样可以将本节课或本章内容的知识向其纵向延伸或向其他方面扩展,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如教学《大自然的语言》一课时,学生了解了书本上作者介绍的简单物候知识,知道了部分的“大自然的语言”,而大自然的语言有很多很多,透过这些语言我们能读懂什么。所以在教学这一课时笔者是这样留疑的:(1)下面几则农谚,你知道它们包含的知识吗:龟背潮,下雨兆;蚯蚓爬上路,雨水乱如麻;泥鳅静,天气晴;鸡迟宿,鸭欢叫,风雨不久到。(2)你能试着找出几则吗?

三、解疑的操作策略

(一)课堂解疑

所谓课堂解疑就是指利用课堂上的时间组织学生通过阅读文本解答上节课的课尾留疑。在解疑的过程中,教师是解疑的组织者、引导者,学生是解疑的主体,所需解疑的问题一般与课文本身关系比校大,如教学《藤野先生》一文的课尾留疑:“1、藤野先生到底是个什么样的日本人?作者在与其分别20年之后还这样敬重、怀念他?2、又是什么原因导致跟着恩师藤野先生学医的鲁迅中途辍学,弃医从文呢?”像这样的问题就有必要利用课堂解疑。课堂解疑的组织方式就是以现有的授课方式为主,它主要强调以兴趣为引导。

(二)课外解疑

所谓课外解疑是指在课堂以外的时间,利用上节课的课尾留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自主通过查阅资料、阅读文本来解答上节课的课尾留疑。在课外解疑中,教师不再是解疑的组织者、引导者,而是辅导者,要为学生创设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环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找到问题的答案。课外解疑的组织方式主要是个体或组建学习小组,强调与研究性学习相结合。课外解疑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有利于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有利于整合文本、网络等教育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