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创新创业学院工作计划

创新创业学院工作计划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创新创业学院工作计划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创新创业学院工作计划

创新创业学院工作计划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管理;平台建设;过程管理;评价体系;长效机制

中图分类号: 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S2016-0473(2017)02-0026-11

doi:1019366/jcnki1009-055X201702004

[HT4ZDX]一、引言[HJ5mm][HT]

不创新,就灭亡。在2013年五四讲话中强调,“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创新不再是可有可无的奢侈品,而成为当代青年生存的必需品”。创新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和国际竞争力的核心体现。党的十以来,我国已经明确提出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作为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方向。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对于促进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 -2020 年)》明确指出,要把提升高等教育质量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为适应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2012年教育部在“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的基础上正式启动“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是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和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直接面向本科生实施,旨在促进高等学校转变教育思想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创新创业能力训练,增强高校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在创新基础上的创业能力,培养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的高水平创新人才。[1]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秉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倡导启发式教育和研究性学习,为探索建立完善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提供了新思路[2],是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实施以来,许多高校结合自身特点,开展了大量践活动,并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总结。例如,秦添等[2]总结了华东理工大学在构建创新创业教育平台方面的经验。朱洪波等[3]以同济大学土木工程材料专业为例分析了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对学生自身发展的有益作用。杨芳等[4]介绍了中南大学在实施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过程中取得的成效。朱泓[5]介绍了大连理工大学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做法。郭莉等[6]以北京邮电大学为例总结出“兴趣驱动、自主实验,重在过程,面向需求”的活动原则,并通过加大奖励指导教师的力度来提高活动训练质量。

尽管上述研究在人才培养模式、平台建设经验以及具体支持措施等方面取得了一些可供借鉴的经验。然而,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在我国起步不久,经验积累略显不足,尚处于发现问题的阶段。另外,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是一种综合性教学改革项目,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许多问题仍有待深入研究。例如,初铭畅等[7]对辽宁工业大学创新创业训练情况的问卷调查显示:大学生对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了解程度存在较大差异,30.86%的学生是通过同学了解到的;15.71%的学生了解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的途径是通过主办方网站,此外还有大约50%的学生对此并不了解。由此可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尚未实现教学改革目标,尤其在项目管理方面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实际上,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是临时性、一次性的活动,具有鲜明的项目特征,例如独特性、目标性、生命周期性等。借鉴现代项目管理理念和方法统筹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可以取得良好成效。基于此,本文以郑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为例,提出构建基于项目管理模式的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实践体系。围绕质量、费用和进度三大控制目标,阐述以过程管理为主导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途径和效果,以期为土木工程类大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提供新的思路和参考。

二、开展创新创业训练的必要性

(一)服务于创新型社会的时代需求

21 世纪的综合国力竞争,核心在于科技与人才的竞争。竞争的焦点聚集在创新上。我国提出要在2020年迈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另外有200多个快速发展的城市提出建设高水平创新型城市发展目标。总理在2014年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理念,强调要掀起“人人创新”的新态势。创新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主旋律,创新型社会是发展的必然趋势。强调[8],“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必须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好。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为了加快形成一支规模宏大、富有创新精神、敢于承担风险的创新型人才队伍,要重点在用好、吸引、培养上下功夫”。因此,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大学生,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宝贵的人才储备,是建设创新型社会的必然要求。

(二)服务于创新型大学的内在需求

时代的发展赋予高校更高的使命与责任,高等教育已经不再是纯粹的专业教育,而是应该通过完善课程教学体系、加强实践教学引导,逐步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思维,进而提升创新能力。高校工科人才培养目标要实现从培养质量合格的工程技术人才、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向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高层次创新型人才转变。原中南大学党委书记李健教授曾提出建设创新型大学的理念[9],为高校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新思路。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的中心任务,人才培养质量是衡量高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准。因此,加强创新型人才培养是创新型大学生存与发展的必由之路。

(三)服务于创新型市场的就业需求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高校招生人数不断扩大,相应地毕业生人数大幅度增加,从2006年的413万人陡增至2016年的770万人。然而,就业市场日趋饱和,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在这种环境下,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取决于创新实践能力。一方面,提高创新能力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目标和任务,也是企业评价人才的重要指标,因此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成为大学生就业竞争的重要砝码。另一方面,随着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自主创业成为就业的另一条出路。创业市场呼唤创新人才。开展创新创业训练,培养具备创新能力和创业意识的大学生,是日趋激烈的人才市场提出的新要求。

三、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现状

自2012年教育部启动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以来,得到部属和地方高校的积极响应。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立项数量和参与范围达到空前规模。仅2016年,就有33054项获得批准立项,其中创新训练项目27375项,创业训练项目3956项,创业实践项目1723项,立项数量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参与高校涉及116所部属高校和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地方高校,参与学生数量高达115047人,国家财政拨款资助项目总经费5.928亿元。2012-2016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立项情况详见表1。

可见,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呈现出如下显著特征和发展趋势:一是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得到国家、地方、高校和学生等各个层面的高度重视。该项目由学生自主申报,在学院、学校、省级教育主管部门和教育部逐级审核后由教育部统一批准和组织实施,并由国家财政给予专项经费支持。无论是立项数量还是资助经费都充分反映了这一特点。二是高校和学生申报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积极性高,参与度高。由于该项目是本科教学工程的重要环节,既可以锻炼学生独立思考和实践动手能力,又有经费支持,因此得到高校和学生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青睐。近3年来,该项目每年参与高校接近1000所,参与学生高达10万人以上,且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

四、郑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组织与实践

(一)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实施概况

为全面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和本科教学工程,助力创新型国家建设和中原经济区发展,大力弘扬“创新、创业、创优”三创精神,着力培养新时代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精神和能力,自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启动以来,郑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高度重视,积极动员,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实践活动。目前,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已经成为我院大学生创新业培养教育的重要载体之一。学院鼓励和支持学生和教师积极申报,建立了完备的“国家级、校级和院级”项目三维立体资助体系,充分调动了师生的参与热情。2012-2016年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共有109项获得立项批准,其中国家级15项,校级62项,院级32项。具体立项情况详见图1所示。

纵观郑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组织申报和实施过程,取得的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一是项目覆盖面广。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以土木工程专业为主,同时涵盖交通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城市地下空间工程等三个专业。二是师生受益面大。近年来,申报各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数量稳步上升。2012-2016年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参与学生人数超过500人,占全院学生数量的40%以上;指导教师数量超过100人次,占全院专业教师数量的35%以上。具体参与情况详见图2所示。三是取得成效显著。依托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申请专利10项,获得软件著作权5项。另外,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已成为学院挑战杯项目遴选的主要来源。

(二)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存在的问题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通过师生访谈、问卷调查和具体指导等方式,发现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另外,通过文献查阅分析,认为有些问题是个例,但大部分问题具有共性特征,譬如:第一,项目选题偏差。大学生创新创新训练选题途径主要有两种方式: 一是学生自选,二是教师给定。创新创业训练一般面向大二下学期的学生,由于现阶段他们对专业知识掌握不足,选题时容易出现盲目性。而教师给定的题目,往往存在科研性过强,难度系数偏大,使得学生产生胆怯心理,失去兴趣。第二,过程监控不力。项目批准立项后,一方面,由于教学科研任务繁重,指导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和联系,学生得不到及时指导。另一方面,学生没有处理好项目和学业之间的关系,在项目上付出的时间不足,另外项目成员分工责任不明晰。第三,重申请,轻完成。由于缺乏科研兴趣,以及获取荣誉的功利性,学生往往在项目申报时表现积极,而在实施过程中缺乏动力和持之以恒的精神,导致出现中途放弃的现象。焦金琳等[10]对参与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武汉大学药理学专业学生进行调查,也发现了类似的问题。第四,课程体系不合理。人才培养方案中,实践教学环节不足,没有设置创新型试验和相关实践教学,学生得不到充分的实践锻炼;课程体系中,没有安排创新创业有关通识课程,学生无法得到广义上的创新创业理念教育。第五,经费管理不健全。创新创业项目设有专项经费,经费要求由学校教务处和学生处负责管理,受学校财务制度监督。在经费使用上存在程序繁多、监管不力、与项目相关性认定不严、学生不通过指导教师直接使用等问题,经费使用混乱严重影响了项目按计划实施以及参与各方的积极性。第六,评价体系不完善。成果审核时没有明确的量化标准,亦没有相应的奖惩措施;对项目参与主体的评价不全面,评价手段过于单一;参与评价的专业教师和科技人员不足等。

针对上述问题,重新审视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确定的立项原则[11]“兴趣驱动、自主试验、重在过程”,不难发现大部分问题与项目管理有关。究其原因是目标控制不明确,而且没有落实在过程管理中。另外,上述问题与项目管理中的质量、进度和费用三个核心方面息息相关。为此,郑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在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实施过程中,大胆借鉴项目管理理念和方法,以目标控制为核心,以过程管理为主线,构建了基于项目管理模式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实施途径。

五、基于项目管理的创新训练模式

(一)加强平台建设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目牵动学校、教师和学生等不同主体,涉及教学、科研、管理等多方工作,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为保障项目顺利实施并取得成效,建设科学、规范、高效的多元化平台尤为重要。加强多元化平台建设,营造有利于目标实现的外部环境,为项目管理奠定基础。

组织管理平台。一是组织机构。学院成立了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领导小组、工作小组和专家小组。领导小组由院长担任组长,分管教学的副院长担任常务副组长、分管学生工作的副书记担任副组长,成员由专业系部负责人组成。工作小组由学院教学办和团委组成,组长由学院教学办秘书担任,学院团委书记担任副组长,成员由学院教务员及辅导员、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协会主席团成员组成,共同负责师生动员、团队组建、立项评审等协调工作。专家小组以学院教授委员会成员为主,实行指导教师回避制度,具体负责项目评审与推荐工作。二是管理制度。实行学校和学院两级管理,教务处作为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指导与监督工作;学院根据教务处有关规定,负责项目的组织申报、过程实施和协调配合等具体工作。学院在上级管理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出台了《郑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本科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管理办法》和《郑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本科生创新学分认定管理办法》等。

实践训练平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创新源于实践。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将“自主试验”作为立项原则,就是强调实践训练的重要性。因此,搭建多维实践平台成为保障训练质量与效果的必要条件。第一,将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纳入人才培养方案,突出实践教学环节,加大实践教学力度。学院2015版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时强调体现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成立了由实习基地高级管理人员和工程实践中心负责人参与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实现了创新创业类课程设置与专业课程体系有机融合,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与专业实践教学有效衔接。第二,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在充分利用校内试验条件的同时,积极构建校企协同创新实践教育中心。学院确定了土木工程综合实验室向本科生创新试验全面开放、重点实验室有条件开放的指导思路,同时与河南省第五建设集团公司等签署了24个实践教学基地,建立了3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第三,以精品课程建设为核心,努力营造立体化实践教学资源体系。加强精品课程、精品教材建设,同时将精品资源共享课、视频公开课和慕课、微课等形式纳入建设内容,为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实践活动创造便捷有利的学习条件。

信息交流平台。鉴于项目申报数量不断增加,参与学生动态变化等特点,传统管理方式不仅效率低,而且容易出错,有必要加强信息化平台建设。依托土木工程学院虚拟教学试验中心,努力搭建项目信息交流平台,实现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精细化管理。加强信息交流平台建设,对管理人员而言,可降低劳动强度,提高服务水平;对指导教师而言,可拓宽沟通渠道,提供跟踪指导;对参与学生而言,可方便项目选题,有利于团队组建。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信息交流平台主要由以下功能模块组成:项目管理模块,涵盖申报、评审、立项、检查、结题等环节;成果管理模块,包括项目成果、展示、查询等;信息交流模块,面向项目管理人员、指导教师和参与学生;创新创业论坛,开放式交流模块。

(二)注重过程管理

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立项原则中最关键的一条是“重在过程”。过程管理强调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收获,是项目管理的核心环节。根据项目管理P(计划)-D(实施)-C(检查)-A(处置)循环法则,将最严格的过程管理贯穿于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全生命周期中,落实到每一个细节,才能取得最佳效果,实现项目参与各方的利益最大化。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全过程管理的主要流程,如图3所示。

计划阶段-P。这一阶段,强调项目策划的重要性,重点关注项目选题的可行性。在接到学校教务处申报通知后,首先做好宣传动员工作,最大程度地调动指导教师与学生的积极性。在项目团队组建上,鼓励学生跨年级、跨专业组建团队,充分发挥不同年级学生的传帮带作用,以及不同学科的交叉与融合。在选题模式上,强调学生自主选题与导师推荐选题相结合,采取双向选择,注重项目的科学性、规范化与可行性。另外,重视企业参与,鼓励选题面向企业需求,突出实践创新。

实施阶段-D。该阶段是对项目执行力的检阅与考验,强调项目按计划进行。充分发挥指导教师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启发与引领作用,强化“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理念,指导教师应在在资料检索、试验方案、数据处理和论文撰写等方面进行引导,而不是越俎代庖。充分调动项目团队中每一位成员的主观能动性,打破大锅饭,避免滥竽充数现象,做到人尽其才,尤其是项目负责人应有足够的主动性和责任心。另外,加强经费管理,完善预算支出,保证专款专用。加强指导教师在项目经费使用上的监督作用,简化和规范报账程序。

检查阶段-C。该阶段是全过程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是项目质量、进度、费用等目标管理的重要手段。严格开展中期检查,包括项目任务完成情况、遇到的困y和问题以及下一步工作计划等。认真检查各项原始记录,包括试验研究记录、小组讨论记录、师生交流记录以及经费使用记录等。根据检查结果,对工作不力、弄虚作假或因主观原因导致项目停滞不前或进展缓慢的,责令限期整改,必要时暂停经费使用,直至项目终止。对中途放弃的项目,参与学生记入诚信档案黑名单,不得再次申请参与创新创业训练活动,指导教师三年内不得再次申请指导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处置阶段-A。该阶段是项目实施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全面检验项目质量、进度、费用是否合理的重要过程[12],包括结题验收和反馈改进两个部分。结题验收时学生应提交项目结题报告、研究报告和结题材料等,其中结题材料包括科技论文、奖励、作品、专利或软件著作权等形式,经指导教师和学院分管领导签署意见后报教务处,由学校或学院组织专家进行验收,结题验收结束后项目组根据反馈意见进行修改完善。在此阶段,应认真组织结题验收答辩,由项目负责人汇报研究过程与项目成果,每位团队成员汇报个人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参与的内容与收获。通过验收的项目,将对参与学生认定创新学分2 学分。郑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创新实践学分认定体系表见表2所示。验收评为优秀的项目, 符合免试推荐研究生条件的,将对参与学生予以优先推荐。另外,加强创新创业训练成果档案管理,纸质版成果材料由学院评估办存档,电子版成果由学院虚拟实验中心在信息交流平台存档。

(三)完善评价体系

全方位、多角度地合理评价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有助于改进和完善项目管理体制。应在“倡导主动实践,重在研究过程的”的指导思想下,摒弃“结果至上”的传统评价体系,建立能够体现学生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的综合评价体系。构建完善的评价体系要坚持结果评价与过程评价相结合,紧紧围绕项目质量、进度和费用进行项目效果评价,实行评价对象主体化、评价指标多元化和评价标准定量化。

评价对象主体化。学生是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参与主体,应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主体评价机制。对于参与学生而言,要从创新意识、文献阅读、专业知识、实践能力等科研素质锻炼以及团队协作、沟通能力、表达能力、社交能力、就业能力等综合素质提升等两个层面,系统评价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取得的收获。

评价指标多元化。建立完善的分类评价和分级评价体系,实行评价指标多元化。注重项目类型的差异性,例如理论研究型、应用研究型和基础研究型等项目,评价方法和评价指标应有所区别和侧重。另外,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有国家级、校级和院级之分,项目级别不同,资助力度不同,评价标准亦应有所不同。再者,可引入各类学科竞赛及课外科技作品竞赛,例如结构模型大赛、加筋土挡墙设计大赛等,作为辅助评价指标。

评价标准定量化。为准确评价项目实施效果,评价体系应力求做到细化和量化。采用量化打分表的形式,在项目结题汇报、成果报告、成果质量、经费使用等方面进行量化评价,并由评审专家组赋予相应的权重,建立加权评价体系。以此为基础,采用项目实施效果三级评价准,即优秀(≥90分)、合格(60~89分)、不合格(

(四)建立长效机制

创新型人才培养,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因此,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应建立长效化运行机制,推动高等教育改革可持续发展。

建立奖励激励机制。为了调动学生和指导教师的积极性,应建立长效奖励激励机制。对于学生而言:学生是创新主体,也是创新项目中最活跃的因素。坚持“兴趣驱动”的立项原则,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才能落到实处。对结题验收评为优秀的项目,除认定相应的创新学分外,还可颁发奖励证书并在评优、保研、奖学金评定时作为加分的重要依据。对指导教师而言:项目通过结题验收后,给予相应的教学工作量,例如按指导两个学生毕业论文的工作量计算,如果指导的项目被评为优秀,给予的工作量适当增加,并作为下一次指导项目资助等级和资助额度的基础业绩,也可申报学校的优秀教学成果奖,或作为职称晋升的加分指标。

营造创新创业校园文化氛围。校园文化环境是学校在长期教育与教学活动中积淀和形成并积极作用于全体师生的价值取向、行为规范、校风学风及相应的制度、物质和精神环境等各种文化要素的综合体。校园文化是培育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的创新型人才的土壤和根基。学校和学院应致力于创新型校园文化建设。利用网站、QQ、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开设学生创新创业专栏,形成良好的舆论宣传氛围;开展大学生科技活动月、挑战杯科技作品竞赛,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成果展、创新创业论坛、名师名家讲座等活动,营造创新创业教育文化氛围,以自主创新、先进高尚的文化培育学生、塑造学生,使继承、创新、发展的理念扎根在每位学生思想里,形成“鼓励创新、容忍失败”的创新校园文化氛围。

构建多渠道保障机制。在条件与资源保障方面,依托专业实验教学中心和研究性实验室、教学实践基地,为训练活动提供实验场地、仪器设备和实践平台。在经费支持保障方面,设立专项经费支持训练活动,根据不同级别、不同研究内容,对立项项目给予相应的配套经费支持,并对经费实施专项管理和动态管理。在指导教师保障方面,建立多元化梯队,形成配置合理的“1+1+1”指导团队,即专业教师+企业人员+管理人员,拓宽指导教师层次结构。在组织体制保障方面,强化科技社团在项目管理中的桥梁纽带作用,例如充分发挥大学生创新创业协会的积极作用。另外,构建项目延伸与拓展机制。对于一些周期长、难度大的项目,一届做不完的,可以延伸到下一届接着做下去,并充分利用老带新的优势。例如,朱佳音老师指导的“中原地区传统生土民居的热响应特性及再生设计研究”团队,程晓琳同学从上一届小组成员到这一届项目负责人连续参与,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六、结论

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是服务于创新型社会建设、创新型大学发展、创新型市场竞争的内在要求和必然趋势。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得到国家、地方、高校和学生等各个层面的高度重视,高校和学生申报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积极性高,参与度高。以郑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践为例,发现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项目选题偏差、过程监控不力、重申请轻完成、课程体系不合理、经费管理不健全和评价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围绕质量、费用、进度三项控制,以目标管理为核心,以过程管理为主线,构建了基于项目管理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实施途径并从加强平台建设、注重过程管理、完善评价体系和建立长效机制等方面进行了系统论述,是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管理模式的一种有益尝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 教育部关于做好“本科教学工程”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EB/OL] (2012-2-22)[2017-01-12]. 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5649/201404/166881html.

[2]秦添,张正清,胡欣敏,等.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管理的实践与思考-以华东理工大学为例[J]. 化工高等教育, 2016 (4):19-23,27.

[3]朱洪波,闫美珠,李晨, 等. 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的作用探讨-以土木工程材料类项目为例[J].高等建筑教育, 2014, 23 (2):99-102.

[4]罘迹韩雷,尹辉. 中南大学扎实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J]. 中国大学教学, 2014(10): 33-35.

[5]朱泓. 大连理工大学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报告[J]. 中国大学教学, 2015(1): 75-78.

[6]郭莉,王菡,王栩楠. 探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管理模式[J]. 现代教育技术,2012( 6) :118 -121.

[7]初铭畅,李晓梅,高薇欣.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实践与探索[J]. 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4):104-106.

[8]. 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EB/OL]. (2014-08-19)[2017-01-12]. 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14-08/19/c_126887271htm.

[9]李健. 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创新型大学建设[J]. 现代大学教育, 2005(4): 1-3.

[10]焦金琳, 张郦, 余帆, 等. 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方向[J]. 西北医学教育, 2016(1): 10-12.

创新创业学院工作计划范文第2篇

[关键词]创新创意;机械电子工程;CDIO;项目教学

[中图分类号] G4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7)05-0074-02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一个国家兴旺发达不竭的动力。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1]成为新常态经济下的必然选择,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双引擎之一。高校基于培养人才、服务社会的职能所在,必然要为我国社会发展、经济增速提供必要智力支持。在近年来教育部大力推动高等工程教育[2],积极推动地方高校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发展的契机下,黄淮学院一直走在同类高校的前列,成为高校转型发展的先行者。[3]黄淮学院是国内较早开始创新创意课程的高校之一,课程的开设提升了学生对创新创意的认识和兴趣,培养了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技巧,在初期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但也逐渐显现了一些教学问题,使得创新创意教育不能持续发挥其作用、更好地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一、CDIO理念

CDIO工程理念[4]即工程实现所必需的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运作(Operate)四个过程,是近年来国际工程教育改革的最新成果,主要是以项目产品从设计研发到产品运行整个过程为载体,让学生充分参与其中,突出“项目驱动教育”、学生“学中做,做中学”的过程,建立“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型教学模式。通过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强的项目在实验室开展授课,基于构思、设计、实现、运行四部分来实现师生的“教”、“学”互动,课程教学模式如图1所示。CDIO模式彻底改变了上课中教师主动、学生被动的局面,实现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有机结合,以及教学过程和生产过程的无缝对接。理念依托项目为载体,全面强化学生的工程基础知识、个人能力,并培养其人际团队能力和工程系统能力。

二、创新创意教学现状

黄淮学院在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发展之际,就已经筹备自编教材《创新创意基础教程》[5],并在学校各个本科专业开展创新创意课程通识教学,主要通过对创新能力、创新过程、创新思维、创新技法、创新成果管理与应用五个方面的讲述,向学生介绍创新的作用和意义,提升学生对创新创意的认识和兴趣,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技巧。这在初期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但也逐渐产生了一些教学问题。比如创新创意课程注重理论认识,实践偏少,结课后学生无法将理论与现实相结合,这门课程就失去了对学生创新能力进行培养的意义;由于课程内容c各个专业的相互融合不足,导致学生不能在自己的专业领域进行持续创新;再者,机械电子工程学科交叉反复[6],涉及机械工程、电子工程、计算机工程等领域,学生的创意也千变万化,若没有专业教师指导,遇到问题后很容易不了了之,阻断了学生的创新过程。

三、CDIO模式应用

基于“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精神,针对目前的创新创意教学现状,为了加强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持续培养,各院系重新修订了培养方案,每学期采用“16+2”模式,即16周教学加2周创新实践的教学方式。在创新创意课程结束之后,以学生的培养目标为导向,采用CDIO的工程教育模式,在每个学期初启发学生构思(如图2所示)。对于应用性、操作性较强的项目,学生可通过教师指导,认真研究设计方案,分析项目实现的可行性,在最后的创新实践周内完成自己的创新作品,从而强化自身在专业领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

(一)教学项目的选取与组织

专业知识、实践技能和职业素养培养以项目为载体,是CDIO工程教学模式的突出特点,因此项目的相应教学环节需要按照项目实施的完整过程来安排,能力和素质目标需要依靠业界专家和专业课教师在充分提炼教学内容、就业社会能力需求的基础之上共同确定,做到理论知识和项目的实践统一。

(二)CDIO模式教学过程

下面,笔者以PLC控制搬货机器人的设计、安装和调试为例,结合表1阐述CDIO模式下的机械电子专业创新创业课程教学过程。

1.项目构思

机器人是信息时代高速发展的产物,学生对机器人等自动化产品的研究、设计的兴趣比较高,实现功能后的成就感也就越大。在构思过程中,教师要抛砖引玉,让学生自行思考机器人功能,并提出适合学生难度的功能要求,然后要求学生分组讨论构思,考虑项目所需器件及其原理,以及程序设计思路。搬货机器人能够模仿人手和臂膀的部分功能动作,按照人为设定的程序实现抓取、搬运工件的功能,能够减轻企业的人力资源成本,提高劳动效率。

2.项目设计

在工业项目设计阶段,明确系统的控制要求和工作内容后,教师要求学生查找相关资料,确定工作计划和初步设计方案,以便做好统筹安排。学生需要对相关的软件、硬件设备有一定的了解,并在教师的帮助下完善设计方案。

3.项目实施

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指导,讨论、评估项目实现的可行性,为学生讲解设计的一般方法。学生则需要思考搬货机器人机械部分设计、硬件电路的安装,端口分配及参数设置,软件的编写和调试。由组长分配任务,各项工作齐头并进。

4.项目运作

项目实现后,学生要在教师指导下通电调试,观察运行效果。学生按照小组进行项目答辩,现场进行项目演示,对比与其他小组设计实现过程的异同,并对自己的设计系统进行优化和完善。

四、结论

通过实施基于CDIO工程教育理念,创新创意课程与专业实践平台相结合的创新创意课程教学方法,学生创新创意课程的主观能动性被极大地调动了,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学生的创新创意思维也被专业创新能力与工程实践应用能力提高了,为我校应用技术型大学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 参 考 文 献 ]

[1] 刘良军.引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新常态[J].南昌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15(5):25-29.

[2] 王孙禺,赵自强,雷环.国家创新之路与高等工程教育改革新进程[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3(1):14-20.

[3] 唐福永.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以黄淮学院为例[J].河南科技,2013(10):275-278.

[4] 陶勇仿,商存惠.CDIO大纲对高等工科教育创新的启示[J].中国高教研究,2006(11):18.

创新创业学院工作计划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创业教育;“四位一体”理念;创业教育创新实验区

[中图分类号] G64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893X(2013)04?0007?03

设立和建设创业教育创新实验区,是实施教育部高等教育质量工程的重要内容。德州学院从2007年启动创业教育创新实验区工作以来,先后经历了“四位一体”理念探索与形成(2007.7-2008.12)、创业教育实验班试运行(2008.7-2009.7)、“四位一体”创业教育创新实验区建设方案确立(2009.9-2010.7)、创业教育内容与方法创新(2010.9-)、创业教育与就业教育全面融合(2012.3-)等五个发展阶段。创业教育创新实验区从理念、模式、内容方法、理论和实践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促进了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和办学特色的形成。

一、“四位一体”的创业教育理念

所谓教育理念,是关于教育基本问题的深层次本质和规律的观念[1]。科学的教育理念能正确地反映教育的本质和时代特征[2]。显然,教育理念是一个解释办什么样的教育和培养什么样的人的本质性问题。1998年10月,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召开了首次高等教育大会,发表了《21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和行动世界宣言》,首次提出了“促进高校毕业生成为工作岗位的创造者”的高等教育理念[3]。2009年出版的《中国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发展报告》特别强调了创业教育的核心理念,即“把成才的选择权交给学生”[4]。

现实中,高等学校三种权力的际遇是不同的,行政权力一直以来高高在上,学术权力地位逐渐上升,而学生学习权力几乎被忽视。学生学习权力主要表现为教育选择权。把成才的选择权交给学生,说白了,就是把教育选择权交还给学生。创业教育作为和学术教育、职业教育同等重要的高等教育,确立一种适宜学生自主选择、自我调试、自立自强的教育理念,是倡导创业教育的高校必须首先完成的一项工作。“四位一体”的创业教育是德州学院2007年以来,经过多方调研、反复论证,并在实践中不断调试形成的教育理念,尽管还存在许多不足和缺陷,但显现的活力和效果是突破性的。

所谓“四位一体”,就是把创业教育内化为素质选拔、知识传授、能力训练和就业指导相互渗透、互为依托、浑然一体的综合教育体系,学生在这个教育体系中享有比较充分的教育选择权。德州学院“四位一体”创业教育体系如图1。

图1 德州学院“四位一体”创业教育体系

二、“四位一体”的创业教育体系建设

1. 素质评价系统建设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探索创业型人才素质评价和选拔机制是创业教育体系建设的首要工作。主要包括如何建立创业型人才选拔系统、如何搭建在校大学生入区(创业教育实验区)通道、如何构建多样化开放式的创业教育实验区等机制问题。实验区的做法是,大学第一学期,面向全体新生单独开设“创业基础”必修课,培养创业意识,宣传创业知识和观摩创业教育创新实验区运行;同时,基于高考成绩的智力评价,对志愿新生进行智商、财商、职业能力、创新意识、创业素质等一系列素质评价。事实上,不管教师还是学生,都不是完全理性的“经济人”,都受到生理、认知、动机、环境等因素的制约和限制。因此,在学生是否具备创业的“天赋”素质、是否适合入区开展创业活动,在决策之前很难做出最优判断和决策。因此,实验区把大学生入区渠道分为选拔通道和绿色通道,对于不能通过素质选拔进入实验区的学生,如果个人意愿强烈并能够展示出某种“偏”“怪”“特”“奇”才能,可以通过绿色通道入区学习和创业。

创业教育创新实验区由创新创意实验区、产品(创意)研发实验区、创业计划设计实验区和创业企业孵化区四个部分构成。实际运行中,四个实验区不仅仅按照流程对大一入区学生开展创业教育,其他各级在校生都可以通过绿色通道直接进入实验区学习和活动。有时,实验区还会到相关系部邀请学生入区参加活动。譬如,产品(创意)研发实验区在遇到技术攻关和科学难题时,会主动聘请电子、化工、机械等专业的教师和学生指导和参与研发设计;创业企业孵化区经常邀请工商税务、市场营销、客户经理、校友会成员、亲朋等帮助企业解决困难和指导工作。所以,在入区学生素质评价系统建设中,实验区遵循着创新、开放、务实和多样化的原则。这一原则为实验区知识学习系统、能力训练系统和就业指导系统提供了全面、高效的支持。

2.知识学习系统建设

创新创业学院工作计划范文第4篇

由于学院对招生、就业工作的高度重视,我办由原来的4名工作人员新增至6名,组成了我们这样一支年轻的队伍,全办6名工作人员,平均年龄不足30岁,工作中,我们充分发挥年轻人的特点,充满激情、相互协作、团结奋进,取得了明显的成绩;也正因为年轻,工作中也难免出现年轻人容易出现的错误。下面就将一年来我办的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一、招生工作

为圆满完成招生任务,我办今年专设招就办主任助理一职,由其专门处理招生工作。回顾2014年的招生工作,我办做到了早部署、早安排、早动手。招生计划分布合理、招生咨询热情周到、招生策略调整得当,这为我院2014年圆满完成省厅下达招生计划,实现新生报到率创历年新高奠定了基础。具体而言,我办在招生方面做好以下工作:

1、认真分析,科学合理地编制招生计划

在认真调研的基础上,制订了我院2014年分省分专业本科招生计划。为使我院生源结构更加多元化,2014年,我办大胆提出在上海、青海两地增设招生计划,招生效果明显。2014年我院共计在全国30个地区(省、市、自治区)招生,招生计划3100个。

2、加强招生宣传,努力吸引优质考生报考我院

宣传材料方面,3月初我办便开始设计招生简章,在总结以往招生宣传工作的基础上,以广大考生及家长所关注的热点问题为突破口,认真撰写学校概况和专业介绍的文字材料,突出我院的办学特色、专业特色和办学成果,认真挑选图片,精心制作学院的招生简章。宣传形式方面,我办利用现有资源,通过做好“三个平台、一场咨询会、一条电话线”最大化地发挥宣传效果。“三个平台”主要是指学院招生信息网、江西教育考试院高考平台以及学信网阳光高考三个网络平台,做到及时更新招生信息、及时回复考生咨询,热情细致地解答考生的问题;“一场咨询会”是指江西省高招咨询会,由于我院招生重点放在江西省,因此,江西省内的宣传尤为重要,每一年都会参加江西省组织的高招咨询会,通过与家长、考生的面对面沟通了解招生形势,为考生填报志愿做指导;“一条电话线路”是指学院招生咨询热线,高考前后,尤其是填报志愿之前,来电咨询的考生家长络绎不绝,为了给考生及家长更好地服务,从高考结束后,我办安排专人负责招生咨询,晚上及周末也不例外,受到了广大考生及家长的好评。2014年,除少数地区有降分外,我院最低录取分均控制在三本线以上,确保了生源的质量,尤其部分省份最低录取分接近二本分数线,如广西、海南、福建、安徽等地。

3、实施“阳光工程”,适时调整招生策略,圆满完成2014年招生录取工作

2014年我院计划招生3100人,实际录取3597人,录取率116%,来校报到人数3162人,新生报到率87.99%。2014年在全国高招工作严格控制的前提下,我院招生工作分管院长能够根据各省不同的政策及时调整的招生策略,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报到率。比如对山西、湖北、海南、重庆等不显示考生电话的地区,采用“根据分数高低,专业志愿优先”的录取原则,尽量满足考生的第1、第2专业志愿,大大地提高了考生报到率,2014年山西省报到率达到了100%,比2013年提高近12%。

4、做好新生录取后各项后续工作

为了确保所有考生利益,在新生报到期间妥善做好考生及家长的来电来访接待工作,及时反馈新生请假信息,暂时保留学籍;对应征入伍的新生按时按要求办理学籍保留手续;新生报到结束后,及时核对已报到学生信息,及时上报录取信息,打印录取新生花名册;对新生邮寄来我办的学籍档案认真整理,及时分发;各项工作认真细致,未出现一起因工作疏忽引发的矛盾。

二、就业工作

1、认真做好2014届毕业生就业工作。3月-6月期间,就业工作的重心是2014届毕业生的就业工作。继续做好毕业生专场招聘会的组织,就业信息的,促进毕业生就业,同事发挥就业工作二级管理的作用,督促各分院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实施就业信息周报制,督促各分院及时上交已签订就业协议,并及时核对、统计、公示,通过就业办与各分院的共同努力,上报省就业办就业率达到96.42%,相比2013届提高3.32%。

2、努力搭建大学生创新创业平台。为了增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经申报教务处同意,拟在全院开展《大学生创业指导》课,为此,在本年度,我办在分管院长的带领下,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下,编撰了《大学生创业指导》教程,不久将出版;此外,我办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大学生创业讲座以及各类创业设计大赛,2014年3月-5月,我办举办了“道亨斯”杯大学生创业设计大赛,有12支队伍参赛,参赛人员达到120余人,大赛经过报名启动、初赛、网上评选、决赛四个环节,在整个比赛过程中,我院学生的创业意识及创业点子受到了专家评委的充分肯定;2014年10月10日,我办邀请道亨斯经济牧场总经理张模兵来校开展了以“励志照亮人生、创业改变命运”为主题的创业知识讲座,通过各类创业讲座、大赛的组织,大大增强了学院的创业氛围。值得一提的是,我院2014届毕业生共计11人创业,在江西省高校位于前列。

3、多种途径和形式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进一步提升毕业生就业能力。一是加强就业指导课管理,规范就业指导课程内容,要求各就业指导课老师统一授课内容,注重就业指导课的实际作用;二是邀请上海乔布堂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运营总监陈志想老师来我院主讲“简历特训—打造个人职业品牌”大型讲座;三是开展“ 个性化就业指导”服务;四是加强学院就业信息网建设,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就业指导咨讯。

5、认真做好困难毕业生就业帮扶工作。我办非常重视困难毕业生的就业工作,2014年,我院家庭困难毕业生649名、残疾人毕业生1名、就业困难和残疾毕业生1名、就业困难和家庭困难毕业生1名,通过建立困难毕业生档案、提供个性化就业指导、提供个性化就业服务等措施,实现了我院家庭困难毕业生就业率达87.06%,其余三类毕业生完全就业的成绩。同时,为了尽量帮助困难毕业生,我办认真组织做好“2014届毕业生一次性求职补贴”申领、发放工作,全院共计42名困难毕业生申请成功,我办工作人员虞赞华认真、负责、急学生所急的工作态度受到了省人力资源省会保障厅及毕业生的好评。

6、做好2014届毕业生离校手续办理。为了使2014届毕业生离校手续办理更通畅、更顺利,我办坚持“四个到位”,即责任到位、措施到位、服务到位和落实到位,想毕业生所想、急毕业生所急,由丰艳兰、虞赞华、章翠萍、全哲君4名同志分别负责5各分院的毕业生离校手续办理,办理方式既可以是集中办理也可以是个别办理,具体办理方式与各分院沟通确定,在离校手续办理高峰期,我们全办人员放弃午休、放弃周末,为的就是能让毕业生能尽快办完手续,开开心心离校。

7、认真做好毕业生报到证发放及学生档案的邮寄工作,努力实现“零误差”工作目标。为了使毕业清楚自己的毕业档案将寄向何地,以及如何办理报到手续,针对2014届毕业生,我办专门设计制定了毕业生档案邮寄告知单;在档案封装、邮寄过程中反复核查档案封装是否存在错装、漏装等问题,反复核对邮寄封面单位地址与报到证单位是否一致,努力实现“零误差”。

8、积极引进各类招聘会,为毕业生择业就业搭建平台。2014年共组织专场招聘会58场,中小型集中招聘会5场,就业信息网全年招聘信息222条(统计期间为2014年1月1日——2014年12月31日),共引进197家单位来校招聘,提供就业岗位上万个。截止目前,根据江西省高等院校就业状况月报(2015年第1期),我院2015届毕业生就业率达到13.84%,在全省独立学院就业率排名第一。

9、做好2014届毕业生的就业数据补充上报工作。截至2014年8月31日,经国家统计局江西调查总队核查后,经江西省教育厅赣教就字【2014】4号文件确认,我院共计2375人就业,初次就业率为81.79%。在6月10报盘就业数据基础上核查出530人为虚假就业,经将数据分解反馈至各分院,在各分院的大力支持下,完成了255人的就业信息补报工作,补报后就业率达90.53%。

10、做好2014届毕业生问卷调查及单位问卷调查,完成2014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根据《关于做好江西省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编制工作的通知》(赣教就办字【2014】7号)文件精神,要求本科院校于12月25日前编制并本校就业质量年度报告。为真实、客观地撰写我院就业质量报告,我办早着手、早做准备,提前设计好调查问卷,通过各分院、各2014届毕业班辅导员发放给2014届毕业生并收回,顺利完成了2014年就业质量报告,此次调查各分院共计回收513份学生问卷,35份单位问卷,回收率偏低,望各分院认真总结此次调查经验,今后在此项工作中争取更好的效果。

三、其他工作

1、提高认识、明确思路、科学分工。我办人员少、任务重、压力大。为此,年初便根据各工作人员的专业、性格特点进行合理分工,同时明确部门办事流程,全办6人各司其职,运转顺畅。

2、加强内部学习,提高工作素质。由于部门人员流动性较大,为了尽快提高新进员工的工作能力,部门从本年度开始每两周召开一次例会,例会主要是学习省厅下发的各类工作文件、了解招生就业形势、讨论工作思路、布置工作任务。通过例会,迅速地提升了部门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更增进了部门的凝聚力。

3、梳理规章制度,简明办事流程,提高服务效率。2014年,在院办的统一要求下,本部门对相关工作制度进行了重新梳理,摒弃了一些过时的、低效率的规定,明确了学生办事流程并公布于就业信息网,大大提高了服务效率及学生满意度。

4、认真配合学院综治管理、资产管理各项工作要求,完成相关台账;认真履行学院指示,完成招生、就业评估材料。

四、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年来,在学院领导的关心重视下,在分管领导的具体指导下,在全院各部门的配合下,我办圆满完成了招生、就业各项任务,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具体而言,主要体现在:

(1)招生宣传方式过于单一。

目前学院招生宣传仅通过有限平台开展,虽然目前我院保持较好的社会声誉,生源充足,但在当今信息化时代,我办应积极思考新的宣传推广方式,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招生宣传效果。

(2)就业工作信息化程度相对薄弱。

在信息化时代,职业活动将逐渐转向以网络为主,如由现场招聘转向网络招聘,报到证、毕业生档案由纸质全部转向电子信息等。我院就业工作也需要紧紧跟随时展的脚步,全面建立起就业工作信息化体系。但目前我院就业工作信息平台单一,就业工作信息化的程度还远远不够。

(3)就业指导的方式需不断创新。

近年来,我院就业指导方式不断创新,成立了大学生创业与就业指导教研室,开设职业生涯规划、创业指导、就业指导课,开展个性化就业指导服务。但是在开展团体咨询、网络职业测评与网络咨询方面还有欠缺。

(4)就业市场拓展工作需进一步加强。

近年来,我院就业市场拓展工作虽然有了很大的起色,为广大毕业生提供就业机会的同时,也扩大了学校的社会影响力,而且来校招聘的企业质量也逐渐提高。但是,在优质就业企业挖掘、优质岗位提供、毕业生回访、就业基地建设方面还显得比较薄弱,有待进一步加强。

(5)大学生创业教育需进一步加强。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各高校要激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加强创业教育和指导服务。在过去的一年里,我院创业工作虽取得一些成绩,2014届毕业生创业人数11人,在全省位于前列,但我们深知学院的创业工作还需不断完善,比如创业典型案例的收集太少,创业活动的开展仍需增加,创业孵化基地的建设仍需加紧。

(6)国家基层就业项目的宣传组织、统计工作需进一步加强。

(7)与各分院、各部门的沟通需进一步加强。

创新创业学院工作计划范文第5篇

咳,又走神儿了。时钟嘀嗒嘀嗒地响着,可键盘却迟迟敲不出字来。我想,老先生当年怎么也不想到,自己用斧子劈开了混沌,却并未得到非黑即白的世界。从高层写字楼向下看车流,轿车灰色的居多,与马路的色系一样;站在琳琅满目的商场专柜前,无论你是何种肤色,灰色系的衣服往往可以百搭。

时间像一个个灰色的逃兵,从我身边仓促跑过。去年此时,也是两会刚刚结束,我采访了创业黑马,三个爸爸创始人陈海斌。那时,我们还在聊“风口、众筹、场景、圈子”,许多热血青年在混沌之中开辟着创新创业之路。

又是一年两会结束时,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多次提到“依靠创新引领经济转型”。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产生了各种模式的创新,它们像灰色地带里的新物种,挑战着现有的定律。

以共享经济为例,自诞生之日起, 它就成为传统经济的“搅局者”,以“混沌”的状态现身于世,有时甚至游走在法律和规范的模糊边界。然而,这并未阻止它以其独特的魅力持续发酵。Uber、滴滴实现了共享出行;WeWork、优客工场实现了共享办公;TED、知乎实现了共享知识; Pager、Medicast实现了共享医疗……

张瑞敏说过,“没有成功的企业,只有时代的企业。” 出路绝了,却非绝无出路,共享经济的繁荣,背后的方法论是什么?它又以何种模式作为支撑?本期对话嘉宾,优客工场执行合伙人,幂次方学院(优客工场商学院)执行院长辛琳琳女士,听她讲讲,优客工场以及旗下的幂次方学院,如何从灰色地带出发,用全新的方法论拨开迷雾。

共享经济

关键点:空间的生意

记者:“共享经济”成为今年全国两会上代表和委员议论的新热点。近年来,作为优化社会资源配置的重要模式创新,以互联网和科技为驱动力的共享经济在各国掀起了一股“共享”潮流。比如在国内,滴滴、摩拜、OFO、优客工场等,均是共享经济在出行领域成功运用的企业代表。严格说来,共享经济并非互联网时代的特有产物,从商业开始出现的那一天起,共享经济的萌芽就产生了。您能否结合现在正在做的事儿,为我们讲解一下,何为共享经济?

辛琳琳:当前我们讨论的共享经济实则为一种“新共享经济”,它强调“闲置”资源和“业余技能”的共享。因其“闲置”和“业余”,共享的成本便可做到更低,从而取得了对传统商业模式的相对优势。

小微企业在美国是经济主体,98.2%的企业都是小微企业,这类企业令社会的生产效率提升,资源更容易实现共享,产生巨大的社会价值。大家都知道,优客工场的创始人、幂次方学院院长毛大庆先生,是原万科集团高级副总裁。因此,我就以地产业为例,谈谈共享经济。简单来说,商业地产的空置率和租金都很高,这些位于核心商圈的好房子没办法给真正需要的人使用,这是资源的巨大浪费。优客工场现在干的事儿,是房地产的新延续,是“空间”生意。我们是对空间的再利用,面对一个几万平方米的租赁空间,干过房地产的人会知道如何划分、如何布局更合理。我们拆掉墙壁,打破隔断,让需要的人进来办公,并为他们提供创业所需要的服务,这就是共享经济。

从表面看,优客工场做的事情是在全国16个城市布局联合办公的空间,然后租赁办公桌。但事实上,优客工场的盈利在桌子以外,核心是基于桌子后面搭建新的盈利平台。两万张桌子是量变到质变的临界点。

共享空间让空间被重新定位,资源变化性地整合,而这种变化是跟着城市人的消费趋向进行变化的,让大家在一个空间里可以接触到更多的资源,让生活变得更高效。

商业社群合作是共享空间业务里一个非常重要的主题词,标志着知识财产(以下简称“IP”)的落地,标志着各种自带内容和自带势能产业的组合。比如由奥运明星投资创立的投资公司,他们自带动能(内容、投资)和势能(明星效应),进入优客工场的社群后,不仅提高了社群的能量,更能从社群里找到更多的合作伙伴和服务商。

线上的交流越无障碍,线下的人格化消费才会更值钱。所以,IP转化为盈利是肯定的。流量搭载平台,会迸发出更多的价值。对于优客工场来说,桌子是入口,流量才能产生价值。

共享办公

关键点:颠覆创新

记者:从您的介绍中,我们对共享经济有了更直观的了解。近几年,资本、技术都跃跃欲试,在各个领域开创共享平台,推动共享经济对传统经济模式的颠覆。优客工场打造的新型高端创业平台,在办公领域也分得一杯羹。据我了解,在此领域发展态势最为迅猛的莫过于Wework,2010年成立于美国纽约。Wework的商业模式是租赁大面积的商业地产,将其改造成共享办公空间。曾看过一组数据,给我的触动很大,美国的Airbnb估值到了400亿美金时,员工只有97个,而中国很多上千亿市值的房地产公司,旗下员工却有上万人。这样一对比,生产效率的差距就显现出来了。这就是共享的力量。在您看来,共享经济下的共享办公会有多大空间?

辛琳琳:相比“共享办公”这个说法,我们更认同叫它“联合办公”。未来的城市空间将完全被颠覆,以前定义的商业模式将彻底被打破。到2020年,中国经济排名前20位的城市,商业和写字楼的面积将达到3亿平米,其中30%将转化为各种共享空间,不一定是办公室,也可能是共享的教育、医疗、剧场。在这些城市中,今天每平米一年的租金大约是3000元,到了2020年,我们按最保守的预测也要4000元,这将是一个两千多亿元的市场。这样一算,现在开始对办公室进行改造,把社群的概念植入到空间中去,五年后,这就是一个达到千亿级规模的市场。

在伦敦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写字楼,里面的40个剧场都是可以共享的,每天都被订满,所有人都可以上台表演,也可以当导演,还可以当观众。这个模式就颠覆了城市中传统办公楼的刻板印象。

在中国,我们也已经看到了越来越多的创新创业模式,小微公司的数量越来越多。移动互联网时代,个人的创业价值将被放大,个体的价值在互联网和共享经济的作用下会转化出很多重要的产品。

每一个入驻空间的内容创造者都在释放着价值,比如说马艳丽的团队如果在我们的空间里,那这个空间在服装界的创新上就有了很高级的势能。比如戴玉强老师的“戴你唱歌”搬到我们这里,我们就会迅速集结一批音乐创业者,这就是自带势能的话语体系。

在优客工场的740个入驻企业中,超过千万用户的公司约有70多个,超过百万用户的更多。我们曾做了很好玩也很有意义的事情――精准扶贫。

在我们的空间里有一家专门做农业精准扶贫的公司,我们帮他们发起了小型公益筹款,就是打通这些拥有千万用户的企业,让这些企业的用户一起参与到这次公益活动中来。一天内,几百万元的扶贫款就到位了,大家都是十几块、几十块的捐款,但社群所带来的巨大流量让这件看似很难的得简单了。

优客工场打造的联合办公的意义之一,就在于它是一个大型的商业社群和撮合平台,是具有社群属性和社交功能的。它是从互联网技术主导的信息时代过渡到移动互联网技术主导的共享经济时代的一次创新,它的本质是改变了企业间、人与企业间、资源和企业间、人与人之间的商业社交关系,它要做的绝不是一个办公室。

共享培训

关键点:幂次方学院

记者:优客工场会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地方,有各种各样奇妙的化学反应。它更像“隔壁的邻居”,小伙伴们一起轻松愉快地沟通,甚至是相互去聊新业务,更有甚者聊着聊着就成立了一家合资公司。这种共享思维慢慢融入到这个平台上每一个人的大脑里。相信此时的创业者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希望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分享到更多的经验。创业者们也希望有这样一个平台,听到专家的指导、同行的分享,甚至是失败的案例,打破行业的壁垒,给更多企业赋能。在此需求下,优客工场在去年成立了幂次方学院,为平台内外的学员搭建一个学习的平台,能为我们介绍一下你们的幂次方学院吗?

辛琳琳:在优客工场,我们见识到太多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他们在这个过程中不光是发展的问题,还有资源对接的一些困惑。当然在优客工场里面有很多的企业,他们有非常好的案例,比如说有新三板上市的,有投融资非常顺利的,当然还有一些融资仅几个小时就突破千万的企业,他们是怎么做到的呢?

在成立幂次方学院之前,我和团队在一起研究了多种关于学院定位的方案。如果把它做成一个商学院,每年收取高昂的学费,这就违背了我们创立学院的初衷。因为许多创业者在创业初期,资金是匮乏的,他们宁愿把钱投入到项目中去,也不会每年拿几十万投入到学习中来。如果把它做成像黑马社群那样,像我们这种刚起步的社群是没办法和他们竞争的。于是,我们将幂次方学院定位在服务创业公司上。作为优客工场创业生态圈的重要组成部分, 幂次方学院为创业者及其企业在创业道路上提供从单项类到模块式以及综合性的各类创业管理实践课程,通过创新创业案例的收集调研、沉淀应用,打造中国创新创业教育案例库,服务创新创业人群。

在过去的时间里,我们的团队在不断地尝试各种类型的课程,我们从公开课到沙龙课,一直到加速课程,从我们的创业企业的培训到转型的传统企业,参加学习分享的伙伴超过6000多人,我们能够深刻感受到大家对创业创新知识的渴求,这正是我们希望做的。

所以我们坚定了幂次方学院要做的几件事情,第一,我们聚焦做案例教学,除了成功的案例教学,我们更希望做失败的案例教学。幂次方学院是一个非常好的结合体,能够帮助我们打通从理论到实践落地的过程,然后把这些案例拿出来给大家分享,相信我们能够建立中国众创最大的案例库。

第二,我们要做青少年科普。青年强则国强,我们要从青年开始做科学创新思维的培养。这也是符合国际的潮流和趋势,我们身边有很多朋友,他们的孩子在国外读书时,已经参与到了创业创新。我们曾联合硅谷的小栈教育科技公司,开始进行初中生到高中生青少年的全站工程师培训,这些从硅谷回来的工程师们,希望能够将最新最潮的科技与青少年一起分享,帮助他们成长。我们这样做并不是让他们马上去创业,但是这种创新创业的思维要融入到他的思想里面,我相信这对中国未来的创新创业有巨大的推动力。

第三,我们要做行业集群,做科技类创业学院。现在市场上IP非常之多,这一方面我们希望把IP的经验拿出来分享,还要有一些新的培育模式。我们要提高和培养更多的IP,不光是在广度上面,我们还要做得更精深,然后帮助更多的企业,更深入地去推动整个行业的发展。

举个例子,现在VR、AR非常的火,但是它没有大批量地应用到我们的生活中,很多的企业其实有的在使用,但在发展过程当中已经遇到了一些瓶颈,没有办法推动技术的广泛应用,很多人也在寻找方向,寻求突破。幂次方学院也关注了这个问题,现在学院已经有300多家VR/AR学员企业,并于国内外近20所顶尖科技、高校进行了合作,积极帮助企业发展、行业应用落地,在科技、创业路上,我们未来还会有更多的合作。

共享角色

关键点:增值服务

记者:听到您对优客工场和幂次方学院的介绍,给我最大感触就是,年轻人,玩的就是“共享”。除了为创业者提供创业阶段所需的物理办公空间,更重要的是能够激发他们商业的灵感,整合上下游合作链条,形成创业生态。但是我更想问您一个最实在的问题,作为创业者,他们没有能力玩生态、玩共享,因为他们初出茅庐,缺资金、缺资源、缺人才。除了在物理空间之外,你们这个平台可为入驻者提供哪些增值服眨

辛琳琳:在联合办公20多年的行业历史中,传统的模式主要是租赁办公工位,现在,增值的服务越来越多,建立和维护创客间的社交圈也变成了主流和趋势。

我们会在政务、法务以及商务接待等方面给入驻者提供便利,物理空间正在逐渐由一个主体变为承载各类增值服务的载体。

为创业者提供增值服务,首先得从创业者的需求着手。创业者有七大需求:资金是最大的需求,其次是人才引进,第三是管理与企业文化,第四是产品营销渠道,第五是政策的保护,第六是资源交流,最后才是办公场地。我们可以依据这七大需求来设计联合办公空间的增值服务,甚至是根据不同创业团队的特殊需求,提供定制化的服务,进一步优化空间的服务模式。

如果你真正融入到这个空间里,你就会发现,这里可能是学校、研究所、俱乐部、社交圈子……它有无限可能。

现在的创业者已经不再将办公空间简单地视为提供办公硬件的场所了,而是愈发看重它们所构建的商业生态及其附属的增值服务链条。因此,我们会选择人事、财务、法律、金融、投资机构等方方面面的课程分享专业知识,让创业者在创业初期就走上合法合规的轨道去经营公司。但不管哪种模式,都是为了给创业团队提供一种低投入的办公选择,我们做过测算,这种共享商业模式能够为创业者降低40%左右的办公费用。

今天的年轻人是如此地喜欢社交,并习惯融入到社群内,喜欢在一个趣味相投的社团内出没,这是因为人格消费已经变成一个稀缺品时,物理组织和社会的组织体就非常有价值。在联合办公的体系内,体验价值、链接功能、社群感、大数据是它的四角坐标,而空间、社群、服务则是这个办公生态最重要的三元素。

当下有个词汇很流行:斜杠青年,斜杠生活。我常说自己也不知道自己是干什么的,有时候我是幂次方学院的执行院长,但有时候我又在搞联合办公,可我又是组织社群工作的,我什么都可以干,很灰度。比如我们公司的员工,更确切地说是小伙伴们,他们每一个人都身兼数职,有时做市场,有时做技术,有时又搞招聘,一个人,多重身份。我经常和小伙伴们开玩笑:我们好像一群正冲在灰色地带的战神。

除了联合办公空间变成一个资源搭载平台和流量变现平台外,培训和辅导、投资和孵化也是共享模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优客工场目前已经孵化了很多和优客工场社群有关的产业,学院就是其中之一,我们在不断织网,网越大,价值越大。

这就是我们畅享的未来生态圈,我们希望未来的城市会出现这样的空间,办公室消失了,无企业、无公司,最重要的是,我们找回了最温暖的人格魅力和人格消费的精神价值。

共享思维

关键点:去权威

记者:一个人总有多重身份,往往隐秘的身份比外显的身份更有趣。那个叫做嵇康的铁匠,还能写一手不错的文章;那个叫黄公望的卜者,还能画几笔淡雅的水墨。身份的不确定性,自然会给管理带来更大挑战。走进优客工场位于北京阳光100的办公区,只觉得眼前一亮:占地8000多平方米的开放式办公区,极具艺术气息。办公区、会议区、演讲室、健身房、咖啡厅……不同于传统的商务办公环境,优客工场的办公场所更像一个见证梦想变为现实的“梦工厂”。我们都知道,您曾为滴滴打车在半年的时间里招募到了2000人,这个事迹每每被人提起,都像一个传说一样。作为一个HR,您创造了一段传奇。现在转行成为一位老板,在这个混沌的空间里探索的同时,您对人力资源管理有哪些更深层次的理解?

辛琳琳:您过誉了。您口中的“传奇”它不是我一个人完成的,我非常感谢我的团队能和我一起面对那么多挑战。我经常在社群里与HR分享自己的心得和体会,做老板以后,我更加感受到人才对一个企业的重要性。不同于之前我所任职的其他公司,在幂次方学院,我和员工之间的相处模式,不是上下级的那种关系,大家叫我琳琳姐。我们是一个团队,这里很像舞台,每个人都是合伙人,大家一起努力付出心血。

作为学院的创始人,从职能部门到创业者,感觉自己思考问题的角度有很大的改变。做HR会更谨慎,做创业者更多的是布局和定位。就拿90后员工来说,他们大多不喜欢按部就班地工作,他们有很强的表现欲,尤其擅长完成跨部门的合作。为了更好的完成工作,我根据90后员工的特点制定出了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推行项目管理机制,让小伙伴参与到战略的制定过程中来,让他们更有参与感,更深刻的理解项目的需求;通过选拔机制任命项目负责人;工作不设限能够更好地激发90后员工的工作热情。不用制度去约束人,不用所谓的体制去管辖人,我们用有悖于传统的用人方式,樽约旱男缕教幂次方学院,注入了更多的活力。而且我更加欢迎员工来挑战我,反驳我,让我也在他们的感召下不断成长。

这样做更好的发挥员工的个人主动性,让他们更有共享意识,这其实是有利于企业向前发展的。员工和客户的满意度也大大提高了,这可是我们意想不到的收获。

看着身边的小伙伴每天像打了鸡血一样充满战斗力,我自己也会受到感染,保持着战斗力满格的状态。成为创业者之后,我心中的格局变得更大了。我们希望做一家有价值的公司,我们希望借助优客工场这个平台,让更多人打开视野,找到适合自己创业、适合自己在伟大的时代顺势而为的方式。

为创业者提供实现梦想的新型共享式平台的同时,我作为创业的新鲜人,也努力实践着自己的创业梦想。这样的创业机会千载难逢,只要肯去做,就有机会取得巨大的成功。讲真,别看我是第一次创业,但我相信,只要借助“互联网+”的思维顺势而为,我和我的合伙人毛大庆一定会在这个看似不确定的伟大时代有所作为。

记者手记

追鹿的猎人看不到山

前几日,同事送我一包绿茶,说是今年的新品。倒上开水,凑嘴喝上一口,就连我这种“茶盲”也能感受到那种唇齿之间的浩荡清香。又过几日,一位云南的朋友寄过来一饼普洱茶,说是陈年佳品。乍一看,一团黑乎乎的“粗枝大叶”,横七竖八地压成了一个饼形,闻一闻,也没有特别的清香。弄下一撮泡在开水里,喝上一口,便再也停不下来。如果用“轻盈”来形容绿茶,而对普洱茶而言,则以自己不轻盈的外貌,换得了品茶者的“轻盈”。

再吧嗒一下,有一种冲动要和云南好友分享一下品茶的心得。如果说,青春芳香的绿茶只能浅笑一年,那么普洱茶却可历经数年仍筋骨疏朗,容光焕发。我虽不懂茶道,但却知道茶最珍贵艰深之处,是其气韵和力度。聊至兴起,好友却说了一句让我懊恼的话:“科学家们研究至今,还无法说明茶的气韵和力度的成因。”

这种“鬼话”似曾相识,好像我在每一次采访时,被采访者都会说“我也不知道未来该如何发展”“我也不能确定自己的身份是什么”“现在还没有一个定论”。每每听到此种言论,我仿佛做了一场“假采访”。

细算起来,人类每一次从未知到已知都非常偶然。一年前,我还不知道大街上锁着的一排五颜六色的单车是什么“鬼”,如今它们已成为一种时尚出行利器;不知从何时起,身边的人都开始“不务正业”,开车回家还要接个单,美其名曰“顺风车”;连一直以来号称“同行是冤家”的公司们,也坐在一间办公室里青梅煮酒,说是“联合办公,合作共赢”。

时展如此迅猛,想来有那么多的未知也在情理之中。漫长的时间能让万物展现出一种深刻的逆反。就像十年前,在任正非还没成为网红时,就已提出“灰色管理”。在大谈精益管理的时代,任正非却看到了一块不能量化、固化甚至是未知的部分――灰色地带。在灰色管理中寻求平衡点的过程,就是让是非对错之间相互吸收,正如阴、阳两级表象的矛盾对立物却是相融相合的。记得他当时说过这样一句话:“面对未来的风险,我们只能用已知的规则来对付未知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