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水墨画教学

水墨画教学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水墨画教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水墨画教学

水墨画教学范文第1篇

小学美术 水墨画教学 教学方法

在当今的小学美术课本中,低、中、高年级均有“水墨游戏”课程,在新课标中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在《美术课程标准解读》中,在“造型・表现”学习领域,对于学生的要求有如下解析:学生应分别在三个方面达到一定的目标,分别是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态度目标。而具体到阶段目标,低、中、高学段在“造型・表现”一栏分别提到“……大胆、自由地把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表现出来,体现造型活动的乐趣”;“……激发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愿望”;“……发展美术构思与创作的能力,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情感”。由此可以看出,小学美术课本中出现的“水墨画”课程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传统教学”,更不可能也不应是成人水墨画技法的“传授教学”。对比过去的教学,新课标的要求更强调“形象、感性、情绪、想象、个性、创造、体验和实践”。

一、传统水墨画教学弊端及思考

传统的水墨画教学所注重的只是专业知识和技能技巧传授,学习表现的内容往往仅局限于教材和书本,不能很好的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学生跟随教师一笔一画的“依葫芦画瓢”,在这种概念化程式化的学习方式下,学生们的思维空间、想象空间、表现空间、个性发展受到局限,他们得到的仅是“像与不像”、“对与不对”、“行与不行”、“好与不好”这样的评价。水墨画课堂成了教师展示自己水墨画基本功的舞台,学生成了台下的观众,他们看着老师的表演,既赞叹又望尘莫及,当他们自己拿起画笔的时候,不知道该如何下笔,只能跟着教师临摹,一旦离开教师的牵引,他们更是无所适从。长此以往,他们逐渐对学习水墨画失去了兴趣。

因此,作为今天的小学美术教师,需要重新思考两个问题:“水墨游戏”的教学目标该如何定位?如何上出既能吸引学生又能体现对祖国传统文化艺术的传承和发展,还能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型“水墨游戏”课呢?

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方法上锐意改革创新。笔者认为改革创新主要包含四个方面:一是深入了解学生,体察他们的所思所想;二是采用多种教学策略,灵活掌控课堂;三是启发学生,变僵硬的程式化构图为个性化布局;四是鼓励激发学生,对自己和别人的作品进行多元评价。上述这些,都是为了充分地调动和培养学生们的独特思考力和创造力,使教与学的关系充满着灵动、活跃、和谐、个性,使水墨画课堂更加充满生机和活力。

黑格尔指出:“最杰出的艺术是想象”。试想,人的想象力是无限的,人有了想象力便有了思维的最大空间。如何让水墨画真正的走近学生?如何让学生运用水墨画的表现形式展现自己的所思所想?如何让少儿的独特创意(写意)通过水墨画的构想去呈现他们的真情实感?如何以更多的物质材料和创新策略的介入成为探索少儿水墨画教学新路的艺术手段?教师通过水墨画的教学,引导学生大胆地发散思维,给予水墨画想象的天空、创造的灵感、表现的激情。水墨画既有高雅、深奥的一面,又有自由、游戏的一面。儿童的感觉是很直观很真诚的。

二、水墨画教学的理性认识

每一位从事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老师都应该清楚的知道,对儿童进行的美术教育是一种素质教育,而不是某种专业技能技法的培训教育,水墨画教学正是如此。在小学美术课本中,水墨画课常以“水墨游戏”这样的课题呈现,目的是想让水墨画教学与学生之间更加贴近,并且,游戏的形式更能唤起儿童的兴趣。从儿童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这也更能引起儿童心理上的有意识的注意。与其他少儿美术门类的学习相比,水墨画对少儿的吸引力显得较弱,究其原因有如下几项。

1.工具的差异

水墨画传统的技法,要求“笔、墨、纸、砚”等一应俱全,如果再备足水、色、盘、印等工具,要摆满整张课桌,学生作画的空间只能小了又小,课前准备繁琐,课后收拾亦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其他画种的学习,对于工具的要求,显然会精简许多,

2.认识的差异

持传统的水墨画教学态度的教师,往往将“临摹”看成是水墨画教学的常用模式,认为临摹走的是一条“捷径”。殊不知,“临摹”会误导孩子,长此以往,他们只会画临摹过的画,除此以外,便无从下手。因此,对水墨画学习心有余而力不足。

3.观念的差异

有些教师认为,今天正处在信息化时代,诸如“水墨画”这样老套的画种对儿童来说已是可有可无,因此不认真对待水墨画教学。长此以往,儿童也对水墨画兴趣不大。

综上所述,在新课改理念的背景下,笔者不禁要问:儿童水墨画教学,路在何方?“水墨游戏”教学,路在何方?

水墨画是我国的传统文化艺术瑰宝,和中国京剧一样是国粹。正是为了推动我国少儿学国传统艺术,增进儿童对我国水墨画的了解,提高兴趣,促进文化艺术的传承,同时也是为了锻炼少儿的创新能力,水墨画教学因此被编入美术课本,成为孩子们的必修课。在过去的传统教学中,有不少教训,特别是在观念和方法上存在问题。正如美术评议家陈履生提到的“现代化对传统文化的消解使中国人的水墨感退化,对于儿童来说,那种感觉可能仅存于血缘之中”。可见,要让儿童的天性、儿童的率真与程式很强、规范很严格而且积淀又很深厚的这么一个文化遗产来相互碰撞,就是要孩子从小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让孩子与我国的传统艺术靠得近一些,同时将自己幼小稚嫩的感情融入笔墨之中,将水墨画的高雅、深奥与儿童的童趣、游戏结合在一起,在这样激起的火花中,我们会看到儿童的天性得到了尊重,传统艺术得到了拓展。

三、少儿水墨画教学方法与策略

既然说传统的水墨画教学方法已不能适应现代人才的培养目标,那么,作为美术教师,我们又该如何思考,怎样才能探寻出在一条少儿水墨画教学的新路呢?

1.引导孩子从认识自己的生活入手

生活是艺术的源泉。对于孩子而言,生活就是最好的老师。要画出最美、最有真情实感的水墨画,必须到生活中去体验。例如:美术课本中为了让孩子理解水墨线条,表现出水墨线条的枯,湿,浓,淡,粗,细,连,断,把“画线”比喻成“去散步”,因为孩子对散步有直接的生活体验,他们也能够较好的理解“经过草地、小河、山坡,天气不断变化着;下雨了,下雪了,电闪雷鸣……”这样,教师引导他们先从心理上握住墨笔,在想象的世界里畅游一番,心中构思好画面,之后再拿起毛笔,一边寻找感觉,一边自由地让线条游走于纸端,也许在不经意的“涂鸦”中,反而会产生神来之笔,起到意想不到的独特效果。

2.引导孩子学会观察、学会取舍、学会表现

每个孩子都对周围世界非常感兴趣,但他们往往只注意事物的表面。要让他们去表现生活中的场景,或是自己感兴趣的物体,教师必须引导他们仔细地观察要表现的对象或启发他们展开想象。教师在课堂上经常用到多媒体,在没有实物的情况下,可以借助多媒体,将被观察对象的影像制成幻灯片,播放给学生看,让他们仔细地观察,找出事物的大体特征并且大胆地进行整理和概括。一般说来,儿童时期正是手、眼、脑的协调发展时期,也是感觉、知觉、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的萌动时期,他们对事物的敏感和观察力特别强,思维灵活,想象丰富,只要教师在课堂上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情境,注意调动起他们的学习热情,运用启发式教学策略,并适当进行范画演示,鼓励他们乘兴而作,勇敢释放自己的创作激情,相信孩子们会放下思想包袱,在水墨世界里自由驰骋,也一定会画出自己心中最美的画卷。

四、水墨画教学应成为真正的水墨游戏

在“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游戏”是指教师通过安排学生做游戏的方式,使学生感受各种造型活动的乐趣,最终实现自我真实情感的教学方法。这是一种寓教于乐的教学方法,不仅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时还能够使全班同学共同参与到一项非常有趣的活动中来,有益于班级体的团结和合作能力的形成。当然,教师在引导学生游戏前,首先要将自己的情绪调整到一个最佳的点。

要让水墨画课堂生动起来,要让水墨画成为真正的水墨游戏,教师还要作更多的思考。

1.作画工具的多样化

我们知道,传统的水墨画技法只能使用毛笔,儿童水墨游戏中,我们可以找到许多毛笔的替代工具。比如:棉棒、鹅毛、柔软的树枝,甚至还可以鼓励孩子们直接用手指去画。儿童在接触这些工具时,首先是惊讶和好奇,然后便急着想去尝试。此时,教师的启发引导和示范就变得尤为重要。要告诉孩子们的是,这些工具和毛笔比起来,有较大的差别,在表现物体时,既要大胆,又要谨慎。

2.独立作画与小组合作相结合

在新课标理念中,也十分提倡孩子们的小组合作学习。首先,教师帮助营造合作的氛围是调动学生合作学习的关键之一。在水墨游戏课堂里,小组合作能够激起孩子们的兴趣,他们可以像“过家家”一样,先讨论,再分工,然后来扮演好各自的角色。你画小鸟,我画大树;你画人物,我补外景;你画小河,我添远山;你画动物,我加森林……孩子们在合作中游戏,在合作中快乐,在合作中寻找感觉,在合作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找到属于自己的创作天空。

3.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选择学习内容

小学段的水墨游戏课程应把着眼点放在引导学生感受、体验上,教师需要引导他们将看、画、玩融为一体,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兴趣跟随、体验、感受、发现,有目的地选择学生感兴趣的学习内容,开展教学活动。但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和学习的深入,须给他们增设适度的水墨画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进行创作练习,鼓励学生表达个性、张扬个性。

五、尊重儿童天性激发创造潜能

艺术大师毕加索曾说:“人们都听不懂鸟鸣是什么意思,但却都喜欢听它的声音。”

对于儿童水墨画,或者说水墨游戏,我们需要关注的,不应是他或她画得像不像、对不对,而是要在课堂上保护孩子们的天真和灵感,更不能强迫他们过早的按成人的标准临摹名家的画法,“尊重孩子的天性”和“激发创造的潜能”应成为包括水墨游戏课在内的美术教学中的重要原则。

儿童水墨游戏有别于成人水墨画。这是因为儿童幼稚,单纯,心灵纯净,他们的画不受绘画“程式”的限制,因而形成了儿童画独特的稚拙美。他们在用水,墨,色表现物体的时候,往往没有细节刻画,也看不到透视变化,这是由他们的年龄特征和认识所限制的。如果我们看到他们画的人物只有眼睛、鼻子、嘴,而没有耳朵和眉毛;如果我们看到他们画的汽车只有车身和轮子,而没有车窗;如果我们看到他们把人物的腿画得上细下粗且没有脚……我们只能说,这时的孩子还处在对事物进行认识的初期,这是他们思维活跃,大胆的童真的表现。重视水墨游戏教学,就是尊重孩子的天性,鼓励孩子的创造。一幅水墨游戏作品就是一颗童心,就是一个纯真的童年的影子,还是一片情感的净土的写照。我们能从一幅幅水墨游戏作品中感受到孩子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对色彩的赞美,感受到画面中旺盛的生命力。而这正是在祖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熏陶下,儿童自己用心灵绘制出的富有想象力、创造力、生命力的水墨画。

对于水墨游戏教学方法的探索,路还很长。在师生不断的学习与交流中,相信我们会迈出更具创造性的脚步。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美术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水墨画教学范文第2篇

关键词: 水墨画教学 笔墨 美术教学

在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美术教育的目的不再是造就艺术家,而是着眼于素质和品位的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品位和艺术敏感。中学生对水墨画接触比较少,还有未开化的特征,其精彩之处在于率直、天性、非理性,表现出对色彩、线条、形式、形状等元素的知觉。对中学生来说,学习水墨画首先要学会正确的执笔方法,初步了解水墨的浓淡变化和水分的控制,具有简单的造型能力。中学生完全可以像用其他媒材一样,在宣纸上自由挥洒,表现出色彩的绚丽多彩、水磨的干湿浓淡变化,在水、墨、色的交融中抒发自己的所思所感。

在实际教学中,我结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注重用现代教育理念进行水墨画教学,注重绘画与生活的联系。通过水墨游戏活动,培养学习兴趣,发展个性,完善人格,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让学生多欣赏、多观察,培养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一、在游戏式教学中让学生掌握水墨画的笔墨技巧

每个画种都有自己的形式特色,而这些特色是因为使用各具特色的材料而产生的。国画是中国的一大国宝,其中又分为工笔和写意,我们根据孩子爱涂爱抹的天性,先从国画里的写意画讲起,对中学生的辅导要强调掌握水墨画的技法精神,重视培养中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能像对成人培训一样苛求。但是水墨画最基本的用笔、用墨、调色等方法要严格要求,使之养成良好的习惯。自古无规矩不成方圆,学生的模仿能力相当强,老师要严格要求自己,设计好学习的形式和内容,激发学生对水墨画学习的兴趣。

1.学会用笔体验线条之流畅美。

初学水墨画,首先要学会用笔。笔分为狼毫(硬)、羊毫(软)、兼毫,初学者可先选用兼毫,这种笔软硬适中比较容易掌握,选择好笔后再动手勾画长短、粗细不同的直线、波浪线、折线、弹簧线及螺旋线等,可以增强对笔的控制能力,体验到柔软的毛笔在宣纸上画过时产生的顺畅感,初步获得对用笔方法的感悟。为了提高学生的兴趣,可以给出一些图案让学生用线条勾勒出来,比一比看谁刻画得最像,最生动。

2.体验笔墨之层次美。

中学生对浓淡变化的墨色充满了好奇心,尤其是看见通过笔墨可以画出几种层次的变化,他们的求知欲会更强烈,这时老师再适时引导点播,用小魔术等方法,鼓励他们自己试一试、调一调,边涂抹边体会,边练习边掌握,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体会感知水和墨的调和方法。

3.体验用笔之变化美。

中锋、侧锋、顺封、逆峰会产生不同的效果,老师可以依次进行示范,让学生仔细观察线条的变化并尝试练习,可以设计一些有趣味的装饰画来调动学生的兴趣。例如我分别让学生来刻画动物的皮毛、脚印、斑纹、树干的纹理、主枝、辅枝、山石的变化等,以这样的方式来感受用笔之变化美。

二、巧妙设计练习形式以多元化的教学代替单一的教学形式

多样的练习形式可以营造课堂气氛,保证学生的学习兴趣,减少疲劳。我将水墨画练习分为以下几种形式,使学生通过不同的练习形式感受成功的喜悦。

1.演示练习做基础。

范画演示是教学中最常用的一种练习方式,但应避免那种依葫芦画瓢式的全部演示方法,应把重点放在有难度的笔墨演示上。如示范花卉时,我们可先画出枝干然后让学生自己决定果实的位置,加深学生对造型及构图美的认识,这样既能节省时间,更重要的是将学生从单纯的机械模仿变为有独立个性的意象练习,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2.以个别带全体。

鼓励画得好的学生当场作画示范,这样既提高了表演者的绘画水平和心理调控能力,对其他同学又是一种鼓励和鞭策,是一种学生自我教育和提高练习的形式。

3.小组合作融气氛。

一个学习单元结束后,我采用这种同学间相互切磋的联系形式,两人或多人合作,一人画一部分,在共同研究、相互学习的基础上合作完成一幅画。如荷花可一人画叶,另一人画花,以达到优势互补、取长补短的效果,同时也可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

4.师生结合解疑问。

练习中学生会碰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墨色渗画过分),也会发生一些意想不到的偶然现象和效果,教师不妨接着画几笔,借题发挥,因势成行,使之成为妙趣横生的形象。反之,也可以老师先画上几笔,让学生接着画。经过这种练习,学生会应对学习中出现的预料外的变化,提高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精心选择教学内容,让每个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心

中学生水墨画任何内容都诉诸他的笔端,甚至是成人不好表现的内容,他们都能挥洒自如。建构主意学习观认为:“学习不是简单的接受,而是积极的建构,学生对知识的内化是在他们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基础美术教育不是专业美术教育,而是一种生活美术教育。它所包含的内容应该有利于学生未来的生活和学习。

1.传统题材出新意,生动活泼见情趣。

教学中以听一听、讲一讲、议一议、画一画、评一评、创一创等活动,积极创造调动学生内在情感和动机的情境,在多层面参与中,建构起新的指示,实现传统题材与学生实际情况的新链接。

现实生活找题材,挥毫泼墨乐趣多。要真正在教学中实现自主学习、有效合作、多元创新,直面生活是一条有效途径。现实生活是学生取之不尽的源泉,要运用启发、引导的方式刺激学生的绘画愿望。

2.古诗配画乐陶陶,幅式多样形式新。

水墨画教学范文第3篇

作者简介:程雪峰,男,小学高级教师,浙江省海盐县实验小学教育集团,邮编:314300。

目前,经教育部认定的各套教材都编排了水墨画教学内容,但从绘画要求与欣赏图例来看,都太偏重于专业知识和技能技巧的传授,不能很好地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与时代特色。课堂上,学生看着老师潇洒的示范表演,既赞叹又望尘莫及;到他们自己拿起画笔的时候,又不知道该如何下笔了。这种依样画葫芦的教学方法捆住了儿童的手脚,使他们不能很好地表达自己的情感世界,慢慢地就会失去学习的热情,更谈不上创造思维的发展了。怎样才能铺开一条符合当下时代语境的水墨画教学之路?吴冠中先生曾经说过,“缺乏形式感的画家,一如没有武器的战士”。在倡导多元文化的社会环境下,在视觉文化大潮冲击的现实生活中,青少年热情追捧娱乐性、视觉性、商业性为特征的流行文化已成事实。教师不能一味地谴责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漠视,而应该更多地思考,怎样让传统文化悠远绵长的韵味与现代多元的个性表达互融对接,让更多孩子从内心喜欢上传统文化,让他们在吸收传统涵养的同时有更多充满灵性的艺术创造?为此,笔者在儿童水墨画教学方面做了一些探索与尝试,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水墨写生——捕捉特色生活情境

写生是美术教学造型能力培养的重要手段,也是学生感悟生活、收集创作素材的好渠道。丰富多彩的现代生活是学生水墨画创作的灵感之泉。许多教师在课堂中往往只想到一些传统的、教条式的绘画内容,学生的创作看似生动有趣,其实作品存在着“符号化”的印痕,反映了创作者脱离了观察和体验,造成了“情感缺失、技能僵化”的现状。随着现代生活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观念与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吃穿住行、娱乐休闲的内容和形态也日新月异。教师耍善于引导学生从真实的生活情境出发,捕捉现代生活中的新鲜素材,引导学生现场写生或对着图片写生,表现自己最感兴趣的部分,使作品紧扣现代生活脉搏,同时,也加深自己对生活的理解与感悟。

另外,水墨写生是绘画者情感和客观对象的直接对话,作画过程对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发展有很大的好处。中国传统绘画美学思想向来主张“写意不写形”,教师在水墨写生指导时不应太拘泥于现实对象,而应尊重学生对客观对象的选择与理解,把充满灵性的笔墨线条和天真稚趣的想象力结合起来,突出水墨技法的感性运用,突出个人审美体验的独特表达。 给学生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是写生教学的首要目标。面对丰富多彩的自然世界,教师往往把自己主观的审美体验强加给学生,并且作为一成不变的评价标准,如构图是否完美,结构是否严谨,等等。怎样在写生过程中挖掘学生的个性潜质?笔者认为,靠悟性,靠视觉积累,学生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在《小镇老街》写生活动中,笔者要求学生仔细观察生活在老街的人们的生活场景,选取让自己感动的一个细节来表现所思所想。学生穿行在走上去会笃笃作响的石板路上,好奇地打量着两边的景色,微风中咿呀摇晃的花格木窗,眯起眼蜷缩一团的老猫,以及挂在竹节架上的玉米、红椒等都让他们感到新鲜而有趣。观察完成后,笔者对学生讲述了老街繁荣热闹的过去,光滑的石板、褪了色的店铺字号,就是辉煌历史的见证。如今,老街变得寂寞而温暖,这种感觉我们可以尝试在画中表现出来。人文解读给学生的观察提供了情感视角,较好地解决了写生作品个性化表达的难点。

水墨写生另一个重要优势就是训练学生敏锐而自信的个性品质。很多学生面对自然对象时会犹豫,一落笔就觉得错了,想着换纸。在教学过程中,笔者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构想画出第一笔感受,不要涂改与重复,第二笔继续寻找与调整。虽然每一笔都是简单的,但汇集起来就是韵润丰富的。当技巧训练到成熟阶段时,如何保持孩子鲜活的初体验,而不因技巧的繁琐掩盖灵性,取决于教师在其写生过程中的发现与及时引导。教学过程重点把握的是灵性、韵味和个性语言,始终倡导独特的思维方式和大胆创造的思维状态。(图1至图4)

二、水墨构成——探寻个性画面经营

中国绘画构图有着很强的程式感,这种程式感是古人对艺术表现方式的高度提炼,也传达了中国古代哲学的美学思想。现代视觉艺术观念下,画家与流派精彩纷呈、争奇斗艳,其创作理念、表现风格、表现手法突破了造型的限制,作品强调创作者的个性表达,强调画面中各种组成元素对画面整体美的营造。如,借用蒙太奇的手法把不同时空的人物组合在一张作品中,表达画家对生活的一种隐喻;又如,以脸部特写的方式组织画面,在局促紧张的构图中表达人物的情绪;等等。这种画面构成方式可以让观众更加直接地切入画面图像背后的精神寓意,也更能为这个时代的儿童所理解与喜爱。

在儿童水墨画创作过程中,借用现代平面构成的手段来诠释画面的立意,更符合学生情感表达的习惯。教师指导学生由视觉趣味引入构图,运用近似、特异、肌理、韵律、平衡等平面构成要素强调画面的视觉表现力,指导他们如何处理形象与背景虚实相生的关系,更能激发他们学习水墨画的兴趣,并形成可持续的创作力。

现代视觉图像在视觉构成方面更突出直观性与指向性,注重视觉表达语言与图像效果的视觉冲击力,这与学生的认知特点有很多相似之处。教学中,笔者通过对多元视觉图像的感知与学习,培养学生从内心情感体验出发,在创意构图能力与形象的组合造型能力方面做了细致的分解与规划,为后期的意象性表达做了铺垫。

水墨画教学课例《城市窗口》以现代高楼住宅的表现为切入点,作品用浓墨块面虚化楼房的建筑结构,把围合的空间作为住宅单元。学生打开记忆与畅想之门,表达各种各样的城市居家生活场景,在重复异构的构成方式中表现都市化高楼中的生活状态。(图5至图8)

按常规图像构成的眼光来看,那么多重复的生活场景在画面中平铺直叙,缺少连接关系,必然存在“散”的问题。那我们就在“散”上做文章,把元素打散,着墨于每一笔细节,自然呈现一种“半抽象”状态,与当下审美语境相契合,体现出很前沿的审美品位。

三、水墨语汇——体验本真情感表达

笔墨韵味是水墨绘画的审美内核。笔墨语言的学习首先要了解水墨的特性。在教学中,笔者简单讲解宣纸、水、墨、毛笔的性能和基本用法后,通过干湿浓淡的笔墨变化,让学生自己体验水、墨、笔、纸的融合,感受其韵味所在,同时,能够及时发现并肯定学生的每一笔灵性感受,鼓励他们大胆轻松地进行自我表现。

有的学生为了达到对形的控制,像握铅笔那样握毛笔,小心翼翼地作精细描画,而不敢放开表现。笔者便鼓励他们变化笔锋,寻找并感受线条变化。孩子们大胆尝试后,有了惊奇的发现:“我画的线条像舞蹈的人。”“我的宣纸上渗开的墨,像大熊猫的头。”“我画的线条又尖又硬,像一把犀利的宝剑。”……当学生面对抽象的笔墨之美产生联想时,这种联想可以让他们在笔墨运用上变“偶得”为“主动”,为以后的自主运用做了很好的铺垫。

美术教学是知识、情感与技法内化的过程。笔者认为,学生对水墨技法的学习运用一定要与审美感知联系起来,脱离审美本体的技法表达与学习是毫无意义的。如,在《小镇老街》一课中,为了表现老街的拙朴,笔者把传统山水绘画中的皴法作为本课一个知识技能点引入。通过两幅作品的比较,我们发现加上皴擦后的作品更能体现老街在经历风风雨雨、沧桑岁月后归于沉寂的意境。学生理解了皴擦技法的表现效果与作品意境表达的对应关系后,自然能以思考的姿态来对待技法的学习。在此基础上,笔者再启发学生怎样用不同的皴擦来表现石板、土墙以及竹编器皿等各种质感,整张作品在水墨画技法的支撑F便呈现出丰富而又有张力的画面效果。

儿童的水墨画作品有一种与生俱来的率真与稚趣,这是许多成人画家所向往与追求的境界。究其原因,孩子经验少,对许多画面的细节不求甚解,往往用粗略的笔触一扫而过,不受客观形象过多的牵制;这种轻松率性在儿童水墨画创作过程中非常珍贵,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在创作指导中注意培养学生归纳与概括的能力,以简驭繁,把他们的情感表达与多元水墨效果的表达结合起来,感悟水墨画的趣味感和妙趣天成的表现效果,这样,学生的创作能力才会有质的飞跃。

在《草船借箭》一课中,笔者结合浓雾中景物的特点,用突出中心、虚化外围的处理方式设计了很多关于笔墨元素的突破点(表1),引导学生在理解画面中的各类材质后寻找对应的笔墨处理要领,营造画面趣味。(图9至图12)

儿童水墨画教学应该以形象与笔墨之间对应感知的方式进行。学生对笔墨的内化理解直接影响到绘画过程中笔墨的运用能力,如,笔的中锋、侧锋,运笔的顿挫、疾徐,墨块的大小和墨色的干湿浓淡等的对比运用,能产生不同的笔墨形象。教师应根据学生年龄,创设轻松有趣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对画面各组成部分的材质特征作深入观察和分析,当学生的形象意识作为表现主题进入造型活动中时,便会与大脑感知过的笔墨技法相联系,自然形态中那些与笔墨塑造相关的形象结构、动态特征便能在他们笔下自然地流露。这一过程,既是学生游戏水墨的过程,同时也是水墨审美能力、水墨画创作能力内化建构的过程。

四、水墨呈现——融合多元艺术形式

我们把现代视觉艺术看成是一座大厦,里面由各种不同视觉类型的艺术形态组合而成,装置艺术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代表。装置艺术融合了多元艺术创作思潮与方法,以团队合作的方式使艺术创造与作品展示的舞台从平面走向立体,从单纯欣赏走向互动空间,使创作者与欣赏者、欣赏者与作品、作品与环境等思维与空间关系和谐对话。

对现代装置作品的借鉴,使水墨艺术在形式语言上有了更加广阔的表现空间。如,把装裱好的作品贴在灯罩外部,借助灯光的作用表现出透明、朦胧的效果;又如,把水墨画作品与服装设计结合起来,让学生先在布料上绘制传统水墨图案,再设计成各种服装进行表演等。这样的活动把艺术创作与艺术体验结合在一起,让艺术真正融入校园,让校园处处充满艺术。

水墨画教学范文第4篇

【中图分类号】G623.7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16-0075-01

作为中国传统的艺术形式和一种独特的艺术语言,水墨画在美术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作为美术教育工作者,我们有义务帮助学生感受水墨画独特的艺术语言,并让他们了解、体会民族的传统绘画形式和内在精神。但对于小学生来说,水墨画教学不宜讲得太深、太专业,故而,笔者在水墨画教学中,主要将目光放在了水墨画的基本元素――点线面上。

1.偶然天成,漫步抽象的点线面。

对于水墨画初学者来说,从笔墨纸砚到握笔习惯,再到笔墨晕染,一切都既陌生又新奇。作为教育者,我们要寻求一种有效的方法让学生排除陌生,迎接新奇。如:苏少版《美术》一下《拉根线条去散步》的教学中,教师带领学生调出浓淡枯湿不一的墨,然后在宣纸上白由挥洒,上下、左右、来来回回地乱涂乱画,直到笔干墨竭,然后蘸水、蘸墨继续运动,这是点线面的自由运动。画完后,教师可引导学生认识他们作品中的墨点、墨线、墨块,并让其比较分析,明确各种点线面是如何表现出来的。这时,学生会惊讶于自己不知不觉就运用了中国画的一些基本笔法、墨法,学习的热情一下子就提高了。此外,还可以让学生在挥洒的墨点、墨线、大块的墨面上适当添画,将无形变有形、抽象变直观。这种寓教于乐,玩中学、学中玩的方式,充满着童趣。

2.继承传统,学练大师的点线面。

在《美术》教材中,有很多适合学生学习的国画大师的画,教学中,让学生赏析这些国画大师作品中的笔墨构成,学学大师们点线面精妙的组合、搭配,可以避免乱涂乱画、盲目学习带来的不良后果。如:在教学苏少版《美术》二下《水墨画树》中,黄宾虹喜欢用枯枯的线条画树干,用枯浓的墨点点画树叶,学生也可以尝试这样的方法;傅抱石喜欢用湿润的笔触点染树叶,以此体现夏天墨色淋漓的感觉,同样学生也可以尝试这样的画法。课中,通过对比学习两位国画大师的范作,学生感悟到了笔墨的变化以及水墨画的韵味。除此之外,还可以赏析吴冠中先生水乡题材画中的点线面,意犹未尽的水墨语言能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3.尝试写生,体验自然的点线面。

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但很多时候,我们只会在封闭的教室里涂涂染染,而在教室里“闭门造车”会让学生缺少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及相关情感体验。因此,笔者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地穿插了写生环节,以此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并让他们感受点线面在自然界中的状态。

在教学苏少版《美术》二下《水墨画花》一课时,正值梅花盛开,笔者带着学生走出教室,观察梅花,并讲解梅花的枝干如何用线条表现、花朵如何用点表现。学生通过观察、对比,积累了感性素材,丰富了视觉经验,这样教师就无须费尽心思地讲解梅花的形态了,学生写生时,运用墨色的变化,笔墨的干、湿、浓、淡,以重墨、干笔、侧锋画梅花的枝干,用淡墨细线画小枝,用朱红点出花瓣。在笔墨的变化中,学生获得了创作的乐趣。

4.结合儿童画,想象水墨点线面。

水墨画教学范文第5篇

关键词:水墨画教学;趣味教学;儿童

水墨画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是历史的缩影,是传统文化的独特象征,代表着我国民族的精神,被称为我国国粹,其用笔用墨用色妙趣横生,意境深远而独到,体现着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素养、审美意识以及美学思想。传统的水墨画教学中,都会有一系列的程式化的步骤和技法,一般的传统教学中都会让学生对水墨画进行临摹,使得学生从思想以及表现等各方面均收到束缚,在学生作品中程式化比较多,所以传统教学方法,对学生的艺术表现力、创造力等各方面都会产生不利影响。随着新课改的改革,关于儿童水墨画教学的改革实验在美术可能中也不断被涉及,并且新课改革也不断要求美术老师从生活角度出发而不是从美术角度出发来看待美术教育。在儿童水墨画教学中怎样增加“趣味”,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应该是每个美术老师首先考虑的问题,在教学前以及教学活动中如何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是最主要的核心主题,首先水墨画是一种视觉艺术,单纯的说教肯定是不会出现好效果的,所以就需要老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立体的多方位增加学生学习的趣味,来达到吸引学生注意力以及学习探索欲望。例如在画荷花、或者小动物的时候,可以先让学生欣赏以下视频,通过刺激视觉来唤醒学生的视觉、听觉系统,进而激发学生绘画兴趣,从而再导入用笔用墨的重要性,提出重点,使学生明白认识到本课的学习主要内容,然后再进一步推动技法的学习动力。本文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现将对于水墨画“趣味”教学总结如下。

多方面出发,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对于儿童来说,一般精神注意力不易集中,而他们这个年龄段,游戏是他们的最爱,可以通过做游戏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孩子在游戏中可以达到最自然的状态,那么我们通过这个特点,以人的发展为第一要素,尊重学生、尊重客观规律,来寻找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

渗透经典,感受民族文化魅力

水墨画作为我过民族国粹,有着悠久的历史,承载了很多的文化元素,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欣赏作品图片时,应以经典为主,来提高学生眼界,对作品的优劣进行辨析,比如,在《彩墨游戏-文字攻略》课中,以云南纳西族的东巴文字作为切入点,可以使学生体验到世界唯一还在使用的象形文字的魅力。

尊重学生身心发展,以生活为主体来拓宽水墨画题材

对于学生来说,每天发生的事都是有意义的,需要教师来挖掘、开发,来作为孩子学习的题材,在学生进行创作前,可让他们说说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交流想法,来拓宽绘画题材。杨景芝老师曾经在《儿童美术教学法研究-美术教育与人的发展》一书中指出,“儿童绘画是反映自身生活的主体性表现活动,大多数儿童都能以各种自发的方法作画,他们生活的环境决定着太忙绘画题材的内容,新鲜有趣的事时时激发着创作灵感,引起绘画的冲动”

主动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自己设想方法,然后根据学生方法进行演示,让学生自己去思考体会,比如降到浓淡这个问题是,可以让学生说下自己的理解,然后老师进行进行演示,来证实他们想法的正确与否。

同样在教学中需要老师们根据每个学生不同因材施教,但是基本趣味水墨画教学均遵循以下原则:1.创造性原则:首先在教学中老师需要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这样学生才会去深入的学习,另外需要培养孩子的表现欲望,多鼓励,打破固有的程式,让他们敢想敢问,引起学生不断分析归纳新对象,培养其具有创造精神的个体。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不仅使儿童在水墨画的学习中有所发展,而且有利于学生学习其他课程。创造性原则体现的科学研究的价值意义,能使儿童在水墨画学习中有所发展,有所突破,打破固有的程式,大胆的进行水墨实验,解放思想突破固有的条条框框,创造新形式,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创造性精神的个体。2.因材施教:学生作为一个个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缺点,这就需要老师根据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以及个体差异,来将学习内容调整为学生可接受的的程度,进行教学,这也是现代教学中一项重要原则,对培养创新性人才有着重要意义。本身儿童趣味水墨画就是一门自由的艺术形式,所以在教学中,更应该灵活的按照每个学生兴趣、爱好以及优缺点进行有目的的,讲方法的因材施教,对于注意力不集中、好开小差的学生,需要变化多种表现形式,来提高他们的专注力,培养他们自己的自控能力。对一些反应迟钝的学生,就需要他们多做些水墨画的基本功练习,在练习中多激励他们的技能、方法以及思考能力。对于一些接受能力强,但是平时态度马虎的同学,需要严格要求他们,并让他们去表现难度大的物象。3.发展性原则:发展性原则是目前素质教育的核心点,主要体现在对学生长远规划,儿童水墨画教学中的发展性原则就是指美术教学对促进儿童长远发展。概念简单,但是实施起来不是那么容易。在儿童水墨画的学习中,需要积极引导学生自己去解决现有水平与将要达到的水平这个矛盾,即是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去探索、去实践、去领会绘画的意义、去尝试各种笔墨技法,避免老师直接给学生答案,而不给学生留下思考空间的教学方法。4.积极评价原则:水墨画是儿童通过对所绘物象的特有认识,在作画中,每次的成长表现均可给人带来惊喜。儿童本身也处在生长期,所以在对他们的作品进行评价时多用建议、商量的语气指出作品的不足,引导他们进一步绘画创作,不能用“像不像”、“准不准”“拙”、“劣”、“差”等来对儿童作品进行评价,尽可能多去正面评价,一点的进步也要及时鼓励他们,增加他们的自信心。另外孩子的认识水平有限,每个人又有不同,所以在绘画中表现的肯定是有好有坏,比有接受能力强者,有动手能力强者,这样的要及时给予肯定;而接受能力差,动手能力弱的学生,更需要不断寻找他们的闪光点来进行鼓励,孩子都是从鼓励中慢慢成长的。

五、总结

美术作为最人类最早和最重要的文化记录,在整个教学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促进意义,不仅体现在了儿童的审美观点形成,而且对于儿童的感知能力,思维能力的形成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儿童时期由于科目的不断的增加,很多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兴趣逐渐的减弱,而这个时期的学生,抽象思维、形象思维、感知能力等各方面正在不断增强的阶段,尤其是审美能力也是一个发展的关键点。另外这个时期的学生对于表达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比较不足,常常会导致他们在学习中“眼高手低”,影响了对学习的自信心,从而对学习兴趣有了明显的下降。所以这个阶段就需要我们作为教师的积极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评价等多方面给予探究和改革。本文针对学生的特点,从兴趣出发来提高学生自主、思考以及审美能力。本文研究主要也是基于创新性思维教学策略和创新性思维教学模式,打破长期以往对于知识传授、技能训练偏重的教学模式,积极的改变灌入式、传授式和程式化的教学模式,对以技术为根本、经验为中心的传授途径以及保守的课堂教学旧观念进行改变。将学生发展目标放在第一位,注重“以生为本”在美术课堂中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发挥创造力,来形成一种体现新教学理念和教学策略的教学方式,并将学生的学习美术的能力与兴趣贯穿到生活中来,不仅增加了美术教学的生动力和趣味性。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增加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了学生思维能力。

趣味水墨画的教学,不仅可以以开放的态度与开发的方法去构建一种全新的儿童美术教学模式,还可以更好的发展个人的创造性、多样性、整体性、主动性。趣味水墨画教学目的不是让孩子学到多熟练的技能,或画出多么惊世的作品,而是通过趣味水墨画的教学,让学生有自主创作的机会,让孩子充分感受艺术文化,挖掘儿童绘画以及创作的潜能,培养儿童的审美能力,从而使其获得自信,获得成功感,对儿童以后建立健全的人格,服务于社会,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陶振兴.中国当代都市题材水墨画研究[D].郑州大学,2011.

[2]张斌.幼儿水墨画教学的思考[J].基础教育研究,2016,12:91-92.

[3]金立成.浅谈“小练笔”在水墨画教学中实践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06:216+273.

[4]胡文梅.素描教学应与水墨画相结合[J].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1998,02:47-50.

[5]邢静,杨飞.基于水墨艺术的动画场景教学研究[J].大舞台,2013,01:184-185.

[6]庄会秀.写意・笔墨・中国画教学――第三届中国美术・长安论坛纪要[J].西北美术,2009,04:34-42.

相关期刊更多

中国美术馆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出版集团

美术界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广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书画世界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安徽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