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智能手机

智能手机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智能手机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智能手机

智能手机范文第1篇

讨论主题:智能手机的是与非

讨论者:妈妈、尹杭

主持者:爸爸

爸爸首先发言,明确了本场讨论会的主题、规则等,并宣布讨论开始。

尹杭:我认为智能手机(以下简称手机)的好处多多,它是电话、闹钟、游戏机、地铁票、银行卡……它就像变形金刚一样,我们每个人都离不开它。

妈妈:我承认手机便携、功能多,可是它除了通话之外的功能我不敢恭维。论拍照效果,它比相机差;论阅读,那么小的字,太费眼睛;论支付,它安全吗?

尹杭:可是,在当今这个社会里,不用手机,简直就是外星人或者“恐龙”。没有它,我们简直寸步难行,会变成荒岛上的鲁滨孙。

妈妈:是啊,现在好多人都变成了手机人,手机就像人体“器官”一样不可或缺。可是对于手机的过度依赖,会给人际交往带来困扰,造成“社交恐惧症”;有的人长时间玩儿手机,会感觉视觉疲劳、头痛,未成年人有的得了近视,还容易得腱鞘炎、颈椎病;许多人玩儿上瘾了,手机成了“电子海洛因”――朋友或者家庭聚餐先用手机给饭菜拍照,然后各玩儿各的手机;不断地查看菜单屏幕、新闻、电子邮件、微博、应用程序……2013年10月,山东航空公司一架飞机上的乘务人员竟然置全体乘客的性命于不顾,在飞行途中偷偷开手机,玩儿了近半小时。

尹杭:这不错,但是手机也是有很多好处的。比如说,出门吃饭的时候,我们走到哪家饭店,就可以用手机查一下有没有团购,可以省很多钱呢。除了生活和娱乐之外,很多人都有系统软件、导航地图、办公工具等工具性APP,手机可以用来办公。

妈妈:嗯,你说得也有道理。适当地用手机,是很方便。可是有的人一味追求新款或是功能齐全的款式,三天两头儿就换手机。其实,一部高档手机,有可能70%的功能都是没用的、多余的和闲置的。

尹杭:其实还是应该实用第一,不应该一味追求新款和赶时髦。无论手机多漂亮、时尚,它的第一功能仍然是通信。有些手机的APP挺好玩儿的,也便利快捷,可是也带来了一些副作用。比如说:美图秀秀毁了我们的审美能力;线上交流让我们懒得和人进行真正的交流;GPS让我们拒绝思考,大脑退化……

爸爸:今天的讨论非常好,双方都能认真地倾听彼此的观点,尊重并理解对方的意见,并对自己的观点加以修正。同意你们的观点,手机有利也有弊。对于学生来说,还是用一部有最基本通话功能的普通手机好。

智能手机范文第2篇

笔者最近迷上了智能手机,但却拿不准这“高深”的玩意儿到底适不适合自己。想起以前在电脑上玩过的游戏机模拟器,我不由得动起了模拟智能手机的主意。如果可以通过电脑来模拟操作智能手机,我不就能了解它的真实情况了吗?

智能手机也模拟

我一直都对Windows Mobile系统的手写智能手机比较感兴趣,正好前不久微软了Windows Mobile6(以下简称WM6)的PC模拟器软件,它可以在PC上模拟运行WM6系统。除了电话功能外,WM6的其他功能都可以完美模拟运行,用它来了解WM6,岂不是事半功倍么?

由于这个模拟器需要其他一些软件支持,因此还需先安装“Microsoft VisualStudio 2005”、“ Compact Framework”和“Microsofl DeviceEmulator”这三款软件(相关下载/pod)。在软件安装完毕后,双击快捷方式,熟悉而又新鲜的WM6就跃然屏上了。

熟悉WM系统的朋友都知道,它的操作是通过触摸笔的点击来进行的。在WM6模拟器上,同样是用“触摸笔”来完成操控,不过这支触摸笔是由鼠标虚拟的罢了。

玩转模拟器,细品智能手机

既然WM6已经在电脑上“跑”起来了,当然要看看智能手机究竟有哪些功能了。点击各项功能菜单,模拟器中“日程表”、“SIM卡管理器”、“Windows live Messenger”、“Windows update”等东西一应俱全,与真实的WM6并无差异。

由于仅仅是模拟器的缘故,无法测试电话功能。不过看起来WM6的默认通话界面在黑色主色调的衬托下,多少有些时尚的味道。此外,快捷按键的设置与前代相比也有了一些变化,使用起来应该会更为方便。

在集成游戏方面,微软依旧保留着包括“纸牌”在内的几个经典小游戏。它们虽然经典,不过耐玩程度却不高,只能勉强拿来打发一下时间了。笔者觉得,要是下代WM中,微软能集成像“光晕”这样的大作就好了,呵呵。

在把玩了一番WM6之后,我忽然想起一件事情。既然是智能手机,免不了要安装一些相关软件。那在WM6系统上,这些软件的兼容性究竟如何?在WM6系统上,究竟有没有什么好玩的游戏呢?

在模拟器的安装文件夹下,有一个“Storage Card”的文件夹,这个文件夹就是虚拟的存储卡。只需把WM软件拷贝到这个文--件夹下,然后运行即可。想试试看智能手机软件、游戏,真是太简单不过了。

笔者是一个游戏迷,当然是先模拟一下游戏看看了。从网上下载了《帝国时代》和《国际象棋》两款游戏,将其拷贝到“Storage Card”文件夹下,就可以运行了。从模拟的情况来看,它们运行起来都非常不错,挺好玩的。

作为智能手机而言,软件的支持度是非常关键的。笔者在这里也用模拟器运行了一下PPC的软件,由于比较喜欢在手机上看图,因此专门验证了著名的看图软件“ReSCO PhotoViewer”。在模拟器上,这款软件运行得非常流畅,使用情况让人满意。不能不说这款模拟器真的很强,模拟相关软件、游戏非常便捷。

写在最后

智能手机范文第3篇

有这样一款智能手机,软件是Windows Mobile操作系统,硬件为3.7英寸触摸屏、全字母键盘、内置GPS、提供蓝牙连接,我想所有看到这个硬件配置的人都会承认它看起来足够诱人,如果不要钱的话,估计很多人都会乐意把自己现在用的手机换掉。

可是使用没有超过两天,我就已经被其拙劣的表现气得想把这款手机直接扔到墙上摔个粉碎。这部价格昂贵的智能手机给你的感觉是设计人员在一台PDA上很努力地移植了一个大学生业余开发的电话程序,然后装上一个键盘就当作商务手机卖给你了。

举个例子,在待机界面下直接按字母键,这部电话居然没有任何反应,需要你打开联系人程序才能查找电话号码。要知道现在即使不足一千元的傻瓜手机也能通过数字键直接按拼音字头查找联系人了,这款智能手机有完整的字母键盘居然还做不到这一点。另一个问题就更加匪夷所思,如果你不想接听电话,按下挂断按钮之后电话还需要接近两秒钟的时间才能够停止铃声―如果你在开会时碰到这种情况肯定会深感尴尬。

类似的易用性问题发生在不止一款智能手机上。我感觉目前的智能手机并没有实现真正的智能,除了少数几款产品之外,绝大多数价格昂贵的智能手机性价比还处于极低的位置。其实很多价格便宜的手机易用性都已经做得相当出色,但为什么性能更强的智能手机却很难做到呢?

我忍不住猜测这两类手机的研发属于不同团队。为传统手机封闭操作系统开发软件的团队已经对用户的实际需求有了深刻的理解和多年的积累,我们才能今天在市场上买到价格便宜又好用的手机。但是高端手机面对的是全新的软硬件平台,而能够在这些平台上开发的团队还没有积累足够的经验――产品易用性提高绝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轻易实现的,特别是功能和应用还在迅速成长与变化的手机产品。

在谈论数码相机的时候我就提出过类似的观点。尽管数码化似乎一下降低了相机产品的进入门槛,稍有些实力的厂商都能推出自己的数码相机。但是大浪淘沙,几个回合下来笑得最好的还是那些在胶片相机和影像产品上历史最悠久的品牌。

手机产品也是类似,进入时间最长的品牌最容易在新的竞争形势中获得优势。尽管微软在桌面操作系统上叱咤风云,手机操作系统却仍然不敌MOTO的Linux、Nokia的Symbian和索爱的UIQ。虽然这些操作系统各有其弱点,但综合使用感受却是相当不错。

智能手机范文第4篇

我有时觉得他们有点傻,在享受这些边角功能时,一天到晚还要花心思看护好这些机器,隔三差五,总是听到“我的手机丢了……我的手机被偷了……”之类的消息,这个时候,我总是不怀好意地偷乐:嘿嘿!看见了吧,谁让你们用这些招摇的家伙的?看我的黑白屏手机多安全!

一个IT传媒工作者,还在使用黑白屏的老古董,多少给人一些惊讶。3个月前,我的老黑白屏手机的电池彻底老化了,因为已经用了5年了,所以新买了一部老品牌的黑白屏手机,现在非常满意。它充一次电能用4天,体积小到一掌握住看不见,价格才300多元。我已经备份好通讯录,打算毫无顾忌使用它,随时准备丢失,随时准备购买。如果我用一个智能手机,它不但加重我裤子口袋的负担,还有可能携带我照片、录像隐私,变成一颗小炸弹。

把Windows Mobile用到手机上是一种荒唐的做法,我家里抽屉里就有这么一部手机,它沉得像一块铁,它有一个推拉的键盘,其复杂程度让我立马放弃它。用这类手机时,有时不知道是我在用它,还是它在用我?所以它至今还在抽屉里睡大觉。Windows Mobile是微软提供给便携系统的,它的通用性注定它效率低下,而结果是逼得手机在硬件上投降――体积增大、电池时间缩短、价格上升,越来越违背手机自由便携的天性。

iPhone最近很成功,多点触控操作有革命性突破,很受欢迎,不过仔细思索一下的话,iPhone的价格还是挺高的,不觉得这类产品能在中国成功,就算成功也是苹果公司的成功。“山寨机”是iPhone的另一个极端,成为了玩具,有人说它会搅乱市场,并不奇怪,国内市场向来怪物先得势的。

智能手机范文第5篇

与此同时,需要提醒的是:智能手机品类已趋向成熟,任何基于智能手机领域革命性、颠覆性的技术革新几无可能。剩下的只不过是一些或大或小,基于改进/改善性质的技术创新,根本憾动不了苹果iphone作为智能手机领域“领导地位”的技术先发优势。----就像当年的IBMPCjr一样,想挑战苹果家用电脑的霸主地位,以其自由翻新的键盘,低于苹果家用电脑三分之一的价格,1亿美元的广告预算,向苹果家用电脑发起进攻。其结果是:18个月后,IBMPCjr以损失1.5亿美元的代价,最终退出了家用电脑市场。----就像当年苹果的麦金塔一样,想挑战IBMPC的市场霸主地位,以其卓越的技术性能(用户图形界面,上下拉菜单)。每年以2亿美元的营销费用向IBM台式电脑发起进攻。尽管苹果麦金塔有更好的软件,更好的操作系统和更好的捆绑软件,苹果仍然只拥有4%的市场份额。

产生问题的原因在于:IBMPC和苹果的家用电脑在消费者的心智中已完成了基于该领域“领导地位”的心智认知“注册”;成为该“领域”公认的领导者。一些微小的,基于改进/改善性质的技术创新、技术革新根本憾动不了它们各自领域的市场领导地位。这种填补企业产品线空白,而不是市场空白的策略模式很难改变市场格局。这也正是为什么企业新产品开发十有八九失败的主要原因。我认为,华为的acendd quad智能手机就处在这样一个挡口。

在这里,需要强调的是:营销不和产品打交道,营销和感觉打交道。华为在智能手机市场上不管用何种形式挑战趋于成熟的智能手机品类市场,都改变不了华为在消费者心智中的弱势品牌认知。况且华为在传统手机和智能手机领域并不具备可信度和市场声誉,这是华为致命的问题。----作者认为,现在的华为只不过是又一个联想罢了。当年的联想同样可谓意气风发、信心满满、霸气十足;以17.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IBM剥离的台式电脑事业部。从此踏上了征战台式电脑市场、意欲“称霸武林”的征程。联想以为,只要掌握或者购买IBM的核心技术,一切都将顺势而为。但是联想忽视了消费者心智认知在打造品牌过程中的所起到决定性的作用。这是联想致命的问题。现如今的联想与当年的联想相比可谓“判若两人”。其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呈现在消费者面前的是举步维艰的弱势品牌认知。

认知才是品牌的核心

“更好产品、更高质量、更好技术,事实会证明一切”思维是打造品牌的一种误区。这是一种典型的由内而外的思维模式;这是一种典型的管理者思维模式,而非基于由外而内的、全局性的营销思维模式。现在的华为就是这种典型管理者思维模式的翻版。

华为想用技术,想用这种大无畏、不信东风换不回的雄心与霸气来征服智能手机市场,显然是非常不明智的。因为,华为忽视了消费者心智认知要素以及华为在智能手机领域的市场声誉和可信度因素。----就像当年光明牛奶副总裁在波士堂接受访谈时一样,曾经信誓旦旦地说要“重整河山、收复失地”。其实他根本不懂营销,不懂得心智认知在打造品牌过程中的作用。这种“自以为是”的蛮劲思维在营销上“一无是处”。在当时我一针见血地指出:消费者的心智认为,大草原的牛奶一定是最好的,而上海产的牛奶一定次于大草原的牛奶。这是消费者的一种普遍认知。可是,作为光明牛奶的副总裁居然忽视这种显而易见的、普遍的消费者认知。他可能到现在还不明白,只要有大草原的牛奶挡在这里,光明牛奶就根本做不好营销工作,永远差人一截。因为营销不和产品打交道,营销和感觉打交道。----遗憾的是,这么一条最基本的,显而易见的营销法则作为光明牛奶的副总裁居然一无所知。因此同样注定了光明牛奶没有未来。

需要提醒的是:在成熟的品类中,产品质量、技术创新、技术革新只不过是支持定位、完善/丰满品牌的一种工具而已,它属于进化的范畴。----就像当年美国克莱斯勒汽车公司一样,它们有很多的技术革新,如动力方向盘、动力制动器、交流发电机、电控车窗等一系列技术创新,都被通用汽车公司所利用,成为通用汽车公司之“嫁衣”。就像当年施乐发明了现在电脑必备的鼠标、以太网、用户图形界面一样,都被其他电脑制造商所利用。---产生问题的原因在于:在消费者的心智认知中,施乐是一家复印机公司而不是一家电脑制造公司。不管施乐如何努力,都是于事无补的。这不是施乐做不做得到的问题、能不能做到的问题;而是消费者心智如何认知施乐的问题以及施乐专不专业、施乐有无市场声誉和可信度的问题。----所以说,胜与败是认知问题、市场机会问题、时机问题,是懂得你胜在那里,败在那里的问题。心智认知即品牌事实,认知引导事实。

作者认为:华为进入智能手机领域的最佳时机应该是在苹果iphone推出第一款智能手机之时就应及时地推出用其他方式命名的华为智能手机与之抗衡。并用汰旧迎新等方式进行自我革新,以此来征服消费者。可惜的是,华为现在推出智能手机为时已晚!----华为如果真的想在智能手机领域有所作为,那么,华为就应该站在苹果iphone的对立面,或寻找苹果iphone智能手机的固有弱点,并攻击此弱点。可惜的是,要寻找苹果iphone这样的固有弱点,非常的困难。----需要指出的是,华为当前用“更快、更好、更薄”的定位诉求方式很难成就华为,因为这并不是智能手机决定性的固有弱点,很容易被人模仿。

作者认为:既然苹果iphone智能手机已经成为业界霸主,同时市场处于饱和状态以及品类已趋向成熟状态。那么,华为的acendd quad智能手机就没有必要做一些补充性质的、完善性质的、跟风性质的技术创新。而应该像IBM、DEC、IBMPC一样做一些开创品类的事情。跟风而制的策略模式成就不了华为。除非“领域”领导者自乱阵脚、主动放弃阵地。可惜的是这样的机会微乎其微。----同时需要提醒的是:高科技产品基本上属于标准之争,很少有第二品牌存在的空间。

高科技属于美国 不属于中国

在这里,需要强调的是:高科技产品的认知属于美国,而不属于中国。就像茶叶、丝绸、陶瓷属于中国而不属于美国一样。就像可乐是属于美国而不属于中国(娃哈哈非常可乐)一样。这不是中国或者美国的企业做不做得到的问题,能不能够做到的问题;而是消费者心智如何认知你的问题。心智认知即品牌事实,认知引导事实。----同样需要说明的是,智能手机正处在鼎盛时期,今后将缓慢地逐步走向衰退。这是一种规律,是不可抗拒的;同时也表明了智能手机市场将逐步走向薄利或者说是微利化时代。千元智能手机、500元智能手机的陆续推出就是一个证明。

华为应采取/借鉴的策略模式

如果华为真的想在智能手机市场一显身手,那么,华为在品牌塑造过程中就应该弱化华为电信设备制造商的身份,专注于智能手机领域(我想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这是华为当前的主业)。----当年的英特尔芯片的成功就在于明智地舍弃了电脑存储器业务,单一专注于芯片业务。因为英特尔公司看到了芯片的未来前景。---当年诺基亚的成功就在于明智地舍弃了以橡胶为原料的一系列橡胶产品、电子产品、机械和电脑业务;专注于单一手机业务,从而成就了诺基亚“世界手机之王”的领导地位。----几年前的香飘飘奶茶的成功就在于明智地舍弃了袋装奶茶、即时冲泡年糕、奶茶店、房地产等业务。即时损失了3000多万。全心全意专注于单一杯装奶茶品类,成就了香飘飘。同时用市场占有率、利润率、品牌溢价等指标来检验香飘飘的成功。成为真正意义上主导品类、“称霸武林”的强势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