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非四个字的成语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我最喜欢的功课是语文课,你们知道我为什么喜欢语文课吗?原因是这样的,在我读幼儿园时,我的家人都是四个字四个字地说话,而且出口成章,令我非常佩服,我也希望我能听懂,可是我就是听不懂。但是,当上了小学学了语文课后,他们不管怎么说成语,我也会知道那个成语的意思了。啊!原来学习成语也会有乐趣。
记得的有一节课,老师说要教我们学歇后语,那时候,我真是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了,幸亏语文老师给我们解释说:“歇后语上半是迷,下半是迷底。”教室里顿时鸦雀无声,大概过了一两分钟,老师提出了问题,她说:“‘泥菩萨过河’下面是什么?”我们都举手回答,语文老师让王精华回答,王精华说:“自身难保。”语文老师说:“答对了”。没想到,学歇后语,竞有那么大的乐趣。
这下子,你们明白了吧!我爱语文课,因为它给我的学习生活增添了许多乐趣。
有趣的形容成语:
【奥妙无穷】:奥:深奥。指其中不易为人所知而奇妙有趣之处极多。
【枯燥无味】:枯燥:单调。形容单调,没有趣味。
【妙语解烦】:有趣的话引人发笑。
【妙语解颐】:解颐:开颜而笑。有趣的话引人发笑。
【庆赏无厌】:庆赏:欣赏;厌:厌烦。指某种事物或作品很有趣,令人百看不厌。
【饶有兴趣】:令人感到很有趣,并十分注意。
【谈论风生】:风生:谈话时兴致很高,气氛活跃。形容谈话活跃而有趣。
【谈吐风声】:形容谈话活跃而有趣。
【相映成趣】:映:对照,映衬。相互衬托着,显得很有趣味,很有意思。
关于成语
成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在用词方面往往不同于现代汉语。其中有古书上的成句,也有从古人文章中压缩而成的词组,还有来自人民口里常说的习用语。有些意义从字面上可以理解,有些从字面上就不易理解,特别是典故性的。如“汗牛充栋”、“虎踞龙蟠”、“东山再起”、“草木皆兵”之类,在汉语成语里占有一定的比例。汉语历史悠久,成语特别多,这也是汉语的一个特点。
成语是一种现成的话,跟习用语、谚语相近,但是也略有区别。最主要的一点是习用语和谚语是口语性质的,成语大都出自书面,属于文语性质的。其次在语言形式上,成语几乎都是约定俗成的四字结构,字面不能随意更换,而习用语和谚语总是松散一些,可多可少,不限于四个字。例如“快刀斩乱麻”、“九牛二虎之力”、“驴唇不对马嘴”、“前怕狼,后怕虎”,这是常说的习用语;“百闻不如一见”、“真金不怕火炼”、“有志者事竟成”、“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这是一些经验之谈,表示一个完整的意思,属于谚语一类。成语跟习用语、谚语是不一样的。
成语大都有一定的出处。如“狐假虎威”出于《战国策·楚策》,“鹬蚌相争”出于《燕策》,“画蛇添足”出于《齐策》,“刻舟求剑”出于《吕氏春秋·察今》,“自相矛盾”出于《韩非子·难势》,都是古代的寓言。如“完璧归赵”出于《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破釜沉舟”出于《史记·项羽本纪》,“草木皆兵”出于《晋书·苻坚载记》,“一箭双雕”出于《北史·长孙晟传》,“口蜜腹剑”出于《唐书·李林甫传》,都是历史上的故事。至于截取古书的文句用为四字成语的更为普遍。如“有条不紊”取自《尚书·盘庚》“若纲在纲,有条而不紊”,“举一反三”取自《论语·述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痛心疾首”取自《左传》成公十三年“斯是用痛心疾首,昵就寡人”,“分庭抗礼”取自《庄子·渔父》“万乘之主,千乘之君,未尝不分庭抗礼”,“奴颜婢膝”取自晋代葛洪《抱朴子·交际》“以岳峙独立者为涩吝疏拙,以奴颜婢膝者为晓解当世”, “胸有成竹”取自宋代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诸如此类,不胜枚举。其他采用古人文章成句的也为数很多。如“忧心忡忡”出自《诗经·召南·草虫》,“外强中干”出自《左传》僖公十五年,“以逸待劳”出自《孙子·军争》,“水落石出”出自苏轼《后赤壁赋》,“萍水相逢”出自唐代王勃《滕王阁序》,“牢不可破”出自唐代韩愈《平淮西碑》。
“成语”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形式简洁而意思精辟的、定型的词组或短句。它一般由四个字构成,结构匀整、含义丰富、风格高雅,有很强的节奏感和表现力。指导学生学习和理解成语,对充实学生的语言基础、丰富学生的语言质量、增强学生的话言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述质量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但学生在成语学习中却出现了诸多问题。本文就小学生成语学习的通识性错误及相应的教学对策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予以阐述,旨在交给学生一把钥匙,以打开成语学习的这道门。
一、意境结合,做到明其理、知其意
【错误1】
小学语文从一年级下册起在每个单元的练习里安排了“读读背背”的板块。其中一部分是“熟记成语”。对于知识储备不足的小学生来说,诵读成语就像朗读古诗一样有口无心,甚至望文生义。比如,许多学生把“前呼后拥、前俯后仰”当作意义相同的两则成语,其实两者字面意思相近,意义截然不同,前者表示“出行时前面有人吆喝开路,后面有人围着保护,旧时形容官员出行,随从的人很多”,后者表示“身体前后晃动,形容大笑或困倦得直不起腰的样子”。针对学生的这种通病,教学必须采取有效策略。
【教学对策】
1.串一串。有些成语意思连贯,教学时不要孤零零干巴巴地对它们进行念诵,可以尝试运用“语串”来诵读成语,加深学生对成语意思的理解,如以下教学片段:
教师出示“人声鼎沸、欣喜若狂、载歌载舞、灯火辉煌”四则成语,有些学生对“载歌载舞”不懂,有些学生对“灯火辉煌”不懂。教师呈现2008年8月8日晚上北京奥运会开幕式“鸟巢”内人们狂欢的情景,引导学生:当时的“鸟巢”是什么样的一个情景?(生答:场地上沸腾了,人们伸出两个指头欢呼着,跳跃着,成为欢乐的海洋)这就叫——“人声鼎沸、欣喜若狂”。还有些人又是唱歌,又是跳舞,这叫作什么呢?(生答:载歌载舞)广场上的灯都亮了起来,照得广场就跟白天一样,这就叫——?(生答:灯火辉煌)
教师不失时机地提出要求:想象当时的场景,连读这四则成语!
采用情景教学的最大功效就在于利用情景阅读综合领会多个成语,这就像物理学电路中的“串联”,一盏灯泡不亮没关系,并联线路依旧通电——学生对“语串”中的某一个成语不懂不会“卡壳”,连贯诵读就能“通电”。
2.停一停。成语绝大多数是四个字的,在朗读时一般都是两个字作一次停顿,如:平分/秋色、披肝/沥胆、曾几/何时,等等。在朗读这些成语时则要根据它们的结构和所表达的意思选择停顿。如果学生有了一定的成语储备,教师还可以适时地帮学生整理出“AABB型、AABC型、ABAC型、ABBB型、AAAB型”等成语格律,对学生学习成语很有帮助(如下图所示)。
成语的学习是环环相扣的,学生熟练地掌握了成语的阅读方法,就像是掌握了文章的分段,把握了文章的意义一样,自然而然就有利于对成语的理解。
二、追本溯源,做到识其性、究其因
【错误2】
成语的意义往往不是语素意义的简单相加,它的含义蕴藏在字面底下,要求学生不能机械地在字面上做文章,而小学生语言基础薄弱,往往会犯诸如此类的错误:“胸有成竹——胸中长出一棵完整的竹子”“望洋兴叹——对着海洋,感觉到难以逾越而叹气”等,这些都是望文生义、没有透过字面去抓成语本质而闹的笑话。
【教学对策】
在教学处理中首先要理清成语出处,如:
(1)神话寓言,历史传说——叶公好龙、夸父追曰、精卫填海……
(2)轶闻遗事,歇后语——夜郎自大、四面楚歌、望梅止渴……
(3)古代文献,历史事件——闻鸡起舞、三顾茅庐、孟母三迁……
(4)诗文语句——红杏出墙、世外桃源、柳暗花明、走马观花……
(5)口头俗语,谚语——狼子野心、铜墙铁壁、东张西望…….
在理清成语出处特点的基础上,可以结合成语的来源来理解古义寓意,如果用现今的意思去解释这些词,就会曲解或者解释不通。如“走马观花”这一成语中的“走”,学生往往极为自然地用现今“行走”的意思去理解,而成语中“走”的本义是“跑”“溜”的意思。
成语、格言、谚语、歇后语同属于熟语的范畴,都是常用而定型的词组或语句,都具有丰富的内容和精练的形式,其特点与成语类似。鉴于此,教学可以寻求结合古诗,特别是学生喜欢的歇后语、谚语等展开,不仅有利于理解成语的内涵,更有益于成语的积累和旁征博引。只要放手让学生去做,还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以下是学生自行整理的诗句中的成语。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春风得意走马观花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一物是人非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一红杏出墙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视死如归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千呼万唤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万紫千红
如此一来,学生在解读古诗词的同时加深了对成语的理解,在收集积累成语的同时也促成对古诗词更好的解读。
三、理清结构,做到观其形、通其境
【错误3】
成语的定型性很强,它的结构成分不能轻易变动,排列次序也不能轻易改变,是由组成它的各个词凝练为一个整体的,它不是一般的词组,如果一味按照一般的词组去分析,就难免会失误。最普遍的一个现象是褒贬不分,如有学生造句:侵华日军在南京疯狂屠杀中国平民,这是有口皆碑的事实,任何狡辩都改变不了。“有口皆碑”指所有的人都是活的纪念碑,比喻对突出的好人好事一致颂扬,把它用在“疯狂屠杀中国平民”这件事上,犯了褒词贬用的毛病。
第二个现象是张冠李戴。如有学生这样造句:真奇怪,我的语文书怎么不见了,难道会不胫而走?“不胫而走”原意是没有腿却能跑,形容传布迅速(胫:小腿),其使用对象是“消息、新闻、事件”等,不能用以指物品。本成语可改为“不翼而飞”(没有翅膀却能飞。比喻东西突然不见了)。再如学生往往把“比翼齐飞、劳燕分飞、相敬如宾、破镜重圆”用于同学之间、朋友之间(这几则成语只用于夫妻之间而不能用于其他)。
第三个现象是敬谦误用,如有学生这样造句:小刘要出远门了,临行前他有个不情之请,求我帮忙照顾他生病年迈的母亲。“不情之请”指不合理的请求,是谦词,不能用于他人。学生在使用中较易搞错的谦词还有:抛砖引玉、一孔之见、蓬荜生辉等:较易搞错的敬词有:鼎力相助、如坐春风等。
第四个现象是轻重失当。如有学生这样造句:“李老师身兼班主任、年级组长二职,又担任三个班的数学课,真是日理万机。”日理万机用于一个老师身上,显然是不妥的。
第五个现象是自相矛盾。如:“几年前,我们在小学相识;今天,我们又在异地萍水相逢。…‘萍水相逢”比喻向来不认识的人偶然相遇,此成语用在句中,明显与前面自相矛盾。
【教学对策】
显然,成语言简意赅,使用得当可以使语言简洁,增强修辞效果,而使用不当就往往弄巧成拙,甚至闹出笑话。因此,我们在教学中不仅要帮助学生弄清成语内涵,还需理清结构,作适当的同类相归,让学生自行分清褒贬,弄清敬谦。以辨别带有“花”字成语的方法为例: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只要学生都把自己的“作品”与同学交流共享,学生就能群体性区分张冠李戴、褒贬不分、敬谦误用等现象,从而观其形、通其境。
四、意境结合,做到通其变、累其类
成语学习重在运用和积累,成语积累方法多样,然而学生在积累成语时往往多干瘪性记忆,少理解性塑造,教师在教学时应注意意境结合,如教学“承前启后、鞍前马后、遮前掩后、惩前毖后、瞻前顾后、思前想后”这组成语时,让学生观察其有什么特点,学生一下子就能发现每个成语的格式都是“×前×后”。教学时让学生紧抓这一特点,进行识记,学生不仅背得快而且记得牢。又如“蜻蜒点水、走马观花;百年不遇、铁树开花;时过境迁、明日黄花”这三组成语教学时,引导学生观察这三组成语有两个特点:(1)每一组的两个成语意思相近。(2)每组成语中都带有一个含有“花”字的成语。指导背诵时让学生记3个含有花的成语,再想与其意思相近的成语。这样一来,6个成语的识记量减少为3个成语,且学生加深了对每组相近成语的理解,可谓“少而多得”。
另外,也可呈现一些别开生面的形式,帮助学生积累成语。如:
这样,组织学生按类复习,巩固运用,久而久之,积累的成语以类相聚,以堆相砌,必将成为学生一笔宝贵的语言财富。
同时,成语的格律并非都是四个字的,要适时地告诉学生这个现象,并尝试让学生整理。
1 汉语成语的定义及特性
它是意义完整结构定型、表达凝练,含义丰富的固定短语,多为四字格式,也有二字、三字、五字等成语。如“五十步笑百步”、“欲速则不达”、“醉翁之意不在酒”。成语一般用四个字,言简意赅,富有表现力。其句法功能相当于一个词。如,“杯弓蛇影”、“千金一笑”、“万紫千红”、“七嘴八舌”。
汉语成语有以下三大特点:意义上的整体性、不符合语法规律性、用词固定性。
2 汉语成语的翻译及其方法
2. 1直译法
直译法(literal translation)能够保留原文的巧喻及形式,是最好的成语译法。但直译法必须在不违背译文的语法习惯又不致引起误解的情况下才能使用。譬如下面几个成语。
触景生情— The scene brings back memories.
削足适履— to cut the feet to fit the shoes .
川流不息— flowing past in an endless stream.
易如反掌— as easy as turning over one’s hand.
无可救药— beyond cure
犬马之劳— to serve like a dog or a horse .
2.2同义成语借用法
用同义习语或成语(synonymous idioms)来翻译汉语成语,对外国人来说,在意义上的了解不成问题;缺点则是不能擅用。有些英语的惯用语一看之下非常近似,但语义轻重不同还是无法对译。下面列举一些内容和形式都能够相通的汉英成语。
一文不名— without a penny to one’s name
绞尽脑汁— to rack one’s brains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Man proposes ,God disposes.
隔墙有耳— Walls have ears.
千真万确—true as gospel.
对牛弹琴— to throw pearls before swine.
晴天霹雳— a bolt from the blue.
水底捞月— to fish in the air.
猫哭耗子假慈悲— to shed crocodile tears
说曹操,曹操到— Talk of the evil ,and he is sure to come.
2.3意译法
如果以上两种方法无法解决成语汉译英的难题,就只好退而求其次,忍痛割爱,舍原文的巧喻,致以意译(free translation).如以下数例: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willingly fall into the snare
东施效颦——blindly copying others and making oneself look foolish .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the villain’s design is obvious.
木已成舟——What’s done is done.
杞人忧天——unnecessary anxiety.
2.4注释法
采用注释法(explanation)的好处是能介绍本国成语的特色,并能兼顾比喻形式清晰各方面意译法中的几个成语。若改成注释法,就能写成这种形式:
2.4.1 like the fish rising to chang Tai Gong’s hook less and bait less line —willingly fall into the snare.
2.4.2 Dong shi ,an ugly woman, knitting her eyebrows in imitation of the famous beauty si shi only to make herself uglier —blindly copying others and making oneself look foolish.
2.4.3 Sima chao’s ill intent is known to all — the villain’s design is obvious.
2.4.4 The wood is already make into a boat —What’s done is done .
关键词:汉语成语 日语成语 概念 来源 文化特色
成语结构形式固定、表义生动丰富,是语言在长期频繁使用过程中,以某些典型性为代表约定俗成的产物。中日两国同属亚洲汉字文化圈,语言文化交流源远流长,在成语的概念、来源、文化特色等方面都存在着共性和差异。
一、汉日成语的概念
(一)汉语成语的概念
《现代汉语词典》中将“成语”解释为“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定型词组或短句。汉语的成语大多由四个字组成,一般都有出处。有些成语从字面上不难理解,如‘小题大做’、‘后来居上’等。有些成语必须知道来源或典故才能懂得意思,如‘朝三暮四’、‘杯弓蛇影’等。”
《辞海 语言文字分册》中给“成语”定义为:“熟语的一种。习用的定型的词组或短语。在汉语中多数由四个字组成。组织多样,来源不一。有些可从字面理解,如‘万紫千红’、‘乘风破浪’;有些要知道来源才懂,如‘青出于蓝’出于《荀子・劝学》,‘守株待兔’出于《韩非子・五蠹》。”
刘叔新指出,成语的独特之处是在表意方面――表意的双层性。一个固定语,如果有一层字面上(表面上)的意义,同时透过它又有一层隐而不露的意义,而且这隐含着的才是真实的意义,那么就会被大家看做成语。[1]
综合上述定义,可以看出汉语成语具有结构的凝固性,在形态结构上较为固定,其构成语素不能随意换位,也不能用其他同义语素替换,并且大多为四字结构;在语义上具有整体性和引申性,即成语的意思不是其构成语素意义的简单相加,而是呈现一个整体的意思,并且成语的真实意义往往隐藏在字面意思背后,是一种比喻义、引申义;另外,对成语的准确理解需要具备相应的汉语“百科知识”,[2]即扎根于中华民族社会文化传统、习俗、历史,来源于汉语使用者的日常生活经验的知识。
(二)日语成语的概念
《学研国大辞典》中提到“成”时,解释如下:“①昔の人によって作られ、きまった形をとって言いわされてきた言。②熟。”(①古人创作的,有固定形式的习惯的语言。②熟语)
《国大辞典》将“成”解释为:“①古人が作り、しばしば用いられてきた句。成句。②熟、合、合成など、二以上がまとまってできたことば。”(①古人创作的,至今常用的短语。②熟语、复合词、合成词等由两个以上语素构成的词语)
《新明解国辞典》对日语的“成”解释为:“①故事に基づいて出来たり有名な古人が言い出したりした熟で、のきいた(含みの有る)表として何かというと引用されるもの。②「用句の称。”(①来源于典故或是出自有名的古人口中的熟语,表达一定的意义且常被引用。②“惯用语”的别称)
综合上述辞典的解释,可以看出日语成语的概念比较宽泛,认定标准比较模糊,无论是构成字数,表达意思,还是来源出处,都没有严格的限定。如:以心心(心领神会)、我田引水(自私自利)、家の犬(丧家之犬)、三の礼(三顾茅庐)、蛇足を加える(画蛇添足)、草を打って、蛇をかす(打草惊蛇)等,日语中的成语既可以由四个汉字构成,也可以由汉字与假名构成,一些词组、句子也可以被认定为成语,这就不难理解为何日语辞典中“成”一词还有“熟(熟语)、用句(惯用语)”的意思了。
(三)汉日成语概念内涵与形式结构的对比
综合上述定义,日语中的“成”可以理解为汉语的熟语,即汉语中固定的词组或句子,使用时一般不能任意改变结构形式,包括成语、惯用语、谚语、格言、歇后语等。汉语中的“成语”绝大多数是四字成语,汉语中的“成语”大体上相当于日语“熟”中的“四字熟”。因此,日语“成”超出了汉语“成语”的范围,包含的内容更多,更广泛。
汉语的成语、惯用语的结构大都是短语形式,而谚语、格言和歇后语大都是句子形式。日语的成语相当于熟语,包含了谚语、惯用语、四字熟语等。其结构包括了短语形式,如:夫の利(渔人之利)、因果(因果报应)、大器成(大器晚成);句子形式,如:志千里に在り(志在千里)、の目を真珠の中に混ぜる(鱼目混珠)、弓の音にも怯える(惊弓之鸟);两字词组形式,如:守株(守株待兔)、杞(杞人忧天)、完璧(完璧归赵)。
汉民族传统文化喜欢偶数,讲究格式上的对仗和音律上的押韵,所以汉语成语的基本结构是四字短语。而深受汉文化影响的日语成语虽然也讲究对仗工整,但结构形式上的要求却没有汉语严格。这是由于汉日两种语言分属不同的语系,各自具有不同的特点,汉语归属于汉藏语系,是孤立语,没有词尾变化,汉字是象形文字,作为音形义的结合体,每个汉字有独立的表义功能,字与字的结合相对容易;而日语归属于阿尔泰语系,是黏着语,动词、形容词、形容动词、助动词本身存在词尾变化,同时需要相应的助词粘结不同的成分,添加语义或者发挥某些语法功能。因此,日语在语言的构成上不及汉语方便,很多成语不能像汉语成语那样组成严格工整的四字对仗形式。汉语的成语多为四字,格式工整,而日语成语形式多样,造词方式更加灵活。但是,日语成语定型的结构形式一般不能任意改变,这一点与汉语相同,即无论是汉语成语还是日语成语,结构形式都具有一定的固定性,构成语素相对稳定,不能随意替换,构成成语的各个语素形成一个整体,成语的语义不是各个语素语义的简单相加,而往往是隐寓在成语中的比喻义或引伸义。
二、汉日成语的来源
成语作为语言中词汇的一部分,是人们常用的定型化了的固定短语,是一种特殊的词汇单位。词汇相对于语法,是比较容易发生变化的,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以及人们实践领域的不断扩展,新词汇不断产生,旧词汇不断消亡,词的语义也会有所扩大、缩小、转移。然而,成语却相对更加稳定。成语可以反映出一种语言的特点,反映出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和社会生活特征。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两国文化相互交融,彼此影响,而在两国文化交流的早期历史中,中国对日本的影响远远大于日本对中国的影响。公元3、4世纪汉字传入日本,日本开始以汉字记录本国语言,并在随后的历史中以汉字为基础创造了假名文字,伴随着汉字传入日本,很多汉语成语也大量涌入日语,今天日语中可以看到很多来源于中国故事典故的成语,它们或者直接照搬汉语成语,或者与汉语成语有着共同的来源,在此基础上加以改造,即汉日同源成语。[3]但是,我们也会发现许多“日本式”成语,即日本民族自己在语言历史发展中创造的成语,体现日本社会文化特色的汉日不同源成语。
(一)汉日同源成语
中国成语大多可以在古籍中找到出处,其中包括了古代寓言、历史上的真实故事,以及截取古文文句构成四字短语等。如:“狐假虎威”出自《战国策・楚策》,“刻舟求剑”出自《吕氏春秋・察今》;“完璧归赵”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草木皆兵”源于《晋书・苻坚载记》;“奴颜婢膝”取自晋代葛洪《抱朴子・交际》。
日语成语很大一部分也来自汉语古籍。黄靖对《日本谚语成语辞典》中的成语作了统计,分析指出与汉语同源的日语成语谚语共约549条,其中约50%来自中国的古籍。如“三(韦编三绝)”来源于《史记・孔子世家》;“の争い(鹬蚌相争)”源自《战国策・燕策二》;“上花を添える(锦上添花)”源于王安石的诗“丽唱仍添锦上花”所提炼的“锦上添花”。[4]
另外,汉语和日语中都有一些成语来自西方经典以及佛经,如“火中の栗を拾う”来自伊索寓言的“火中取栗”,“因果”、“一托生”、“性成佛”等均出自佛教典籍。
(二)汉日不同源成语
不同源成语是指日本民族自己创造的成语,能够反映本民族独特的社会文化特征和认知理解方式。与汉语不同源的日语成语中,有的来自民间流传的生活习语,如:をむ(打马虎眼)、腐っても(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出自童话故事的,如:けて悔しき玉手箱(后悔莫及)、恐れ入り谷の鬼子母神(不胜惶恐);源于历史故事的,如:小田原判定(议而不决)、洞が(见风使舵);来源于诗歌的,如:酒屋へ三里豆腐屋へ二里(穷乡僻壤)、孝行のしたい分にはなし(子欲孝而亲不待)。
三、汉日成语体现的不同社会文化特色
汉日同源成语,反映了中华民族的古代社会文化特色,日语中存在大量的与汉语同源的成语体现出日本对中国文化的认同与向往。而汉日不同源成语存在形式上差异的同时,在内涵上所呈现的不同则更加丰富,包括了地理环境、风俗习惯、宗教文化、心理认知等的不同。汉语成语体现出中国的大陆农耕文化特色,汉民族发源于内陆中原地区,以农业生产为主,注重根据规律的季节变化生息劳作,固守传统、稳定,重视理性和抽象思维。如:安土重迁、开疆拓土、落叶归根、五谷丰登、归马放牛、瓜熟蒂落等。
日语成语体现出日本的海洋渔猎文化特色,日本是一个岛国,日本民族最早以渔猎、采集为生,面对海洋的汹涌多变,日本民族性格具有开放性、冒险性,重视实际利益,有危机意识,善于吸收改造他民族的文化,同时海洋性气候湿润多雨,自然富于变化,植物茂盛,种类繁多,日本人对天气、季节、动植物等的感觉敏感细腻,日本人亲近自然、关心自然的特点在成语中也有所体现。如:のも信心から(精诚所至)、柳に(逆来顺受)、夏の小袖(不合时宜)、六日の菖蒲(明日黄花)、猿も木から落ちる(智者千虑,必有一失)等。
参考文献:
[1]刘叔新.汉语描写词汇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139.
[2]池上嘉彦,潘钧.认知语言学入门[M].北京:外研社,2008: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