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教研活动记录

教研活动记录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教研活动记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教研活动记录

教研活动记录范文第1篇

时间:20XX年XX月XX日下午

地点:总后六一幼儿园礼堂

参加人数:孙路(市早教所教研员)、范惠静(丰台区教研所教研员)

刘建霞(总后六一幼儿园园长)、幼儿园教师16人及业务干部3人

全国各地专家同仁近70人

主持人:范茜(总后六一幼儿园业务副园长)

活动主题:在大班区域体育活动中,如何运用玩具材料促进幼儿上下肢充分活动

活动过程:

一、提出教研专题

主持人:本学期大班设立了跳跃、平衡、投掷、钻爬、合作等5个户外区域,在活动中我们发现,幼儿有身体局部运动负荷过大的现象,如在跳跃区活动的孩子下肢运动量较大,而上肢运动量少,而在投掷区的孩子则相反,上肢运动量大,以往我们研究过区域材料的投放,基于这个基础,我们今天研的主题是:如何在区域体育活动中充分运动游戏材料,促进幼儿上下肢充分活动。首先请跳跃区、投掷区的指导老师进行一下情况介绍。

二、跳跃区、投掷区的指导老师反思与讨论前的质疑

1、跳跃区指导教师情况介绍

冯斌:跳跃区是以发展下肢为主要活动区域,在本区孩子能通过材料与玩具互动达到跳跃动作水平的发展,有单肢跳、双脚跳、行进跳等动作技能,由于设置的游戏活动较多,孩子们的兴趣高,有的孩子不愿意换区,这些孩子下肢活动运动量大,上肢活动少,怎样使上下肢活动协调发展呢,这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根据研究重点我们试着调整,添加适量玩具,如跳竹竿时提供上肢活动的辅助材料,从上向下跳的游戏中增加了原地套圈的活动,增加了一些吊饰让孩子在跳的过程中增加一些击打动作。我觉得这是我们初步的尝试,希望多听听大家的意见。

主持人:各位老师对冯老师的发言还有哪些不清楚的地方可以提问。

一名教师质疑:请具体解释一下青蛙跳水的游戏中,跳台的高度和垫子的距离是怎样设置的?

冯教师解答。

2、跳跃区指导教师情况介绍

怀向群:我们发现本区存在的问题是,幼儿在活动中上肢动作多,下肢活动较少,只是前后移动,左右平移,下肢动作单一,幼儿上肢容易疲劳,下肢得不到活动,产生上下肢运动量不均衡现象,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投放了不同层次的材料如不同大小的、不同重量的投掷球,高低不同的篮框等,并通过“贯兰高手”等游戏增加孩子下肢的运动量。我们想听一听大家更好的意见和建议。

一名教师质疑:在区域中提供宽而大的垫子有什么意图?

怀教师解答

范惠静:我想提出一个问题,今天你的问题是什么?你想通过今天的教研活动解决什么困惑?请求什么帮助?刚才听了两位老师的介绍,一个是上技区域指导老师,一个是下肢区域指导老师,两位老师组织的活动正好是反着的,共同存在的问题是局部身体运动多,老师很关注孩子的发展,发现问题了,孩子到这个区域时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你怎么来解决这个问题?

三、参与式讨论

主持人:围绕今天研的主题,结合上午观摩到的情况和下午两位老师的发言,请大家发表各自的见解。今天分四组,如以往一样其中有组织者,记录员,时间播报员,发言人,与以往不同的是来了很多观摩的老师,所以有三个与以往不同的要求,一是记录员要尽量写大字;二是发言人讲话语速要慢;三是小组研讨时间为15分钟。

也欢迎全国的各位专家参与我们的讨论。

教师自由组合分四小组讨论,市区教研员、园领导参与讨论。

四、分组发言(请各组发言人陈述自己的观点与共识)

以下是各组发言提纲

l 小开拓者组:

1、玩具材料的运用:1、玩具本身的功能运用2、幼儿在活动中的使用,玩具投放以后是否发挥了它的作用

2、孩子上下肢的充分活动:玩具的运用促进上下肢充分发展,上下肢活动设置不要太牵强,教师指导幼儿使用玩具,充分发展上下肢。

l 福娃组:

材料的投放运用

1. 在层次上高低不同、宽窄不同。

2. 数量上运用

3. 运用环境提供合理场地。

4. 如何了解和把握投掷材料的运用

5. 针对个别儿童的差异,合理投放材料。

l 亮眼睛组:

1. 设置综合区来弥补上下肢不协调的问题。

2. 教师多角度的观察孩子。教师应做一个观察记录,活动卡来了解每个幼儿的活动情况

3. 场地、玩具的使用是否合适孩子的发展?

注意活动材料的安全使用。

l 提问者组:

1. 通过交换区域就能解决这个问题。

2. 有些游戏可以增加辅助材料。

3. 辅助材料应该符合大班幼儿的发展。

主持人:四个组起的名字很有意思,分别是小开拓者、福娃、亮眼睛、提问者。小开拓者代表一种探索精神,福娃代表的是热情,亮眼睛是要有一双观察的眼睛,提问者代表的是一种反思精神,我认识这正是开展教研工作老师应具备的素质。

以上四组教师有这样一些共识:一是提高玩具的运用率,增强玩具的挑战性,孩子爱玩的,能促进上下肢充分发展的玩具应继续投放,而孩子运用得少的应调整。在玩具本身的运用上,摆放上,使用上要巧妙。二是在使用上引导孩子主动探索,引发孩子去想,去思考如何运用玩具,这就是老师应起到的支持者的作用。三是巧妙运用玩具丰富游戏情节,将运动锻炼融入游戏中,老师在今天活动中运用了一些游戏,但还不够,还要多为孩子创设游戏情境,使幼儿上下肢得到充分发展。请刘园长为我们的活动进行点评。

刘园长:为什么叫亮眼睛?

教师赵萍:要观察孩子。做任何事要从观察出发,老师要有一双敏锐的眼睛。

刘园长:我特别喜欢这个名字,观察孩子的目的是什么?

教师赵萍:是促进孩子的发展,反馈行为。

刘园长:这是《纲要》对我们的要求,我们要做到心中有孩子,今天幼儿玩的水平、能力上老师的观察还不到位。活动指导的方法,我们有预成的指导,有生成指导,要根据孩子实际情况针对性地指导,我们今天是否根据游戏情境和孩子生成活动的情况进行指导的呢?如在投掷区孩子玩的水平,质量,教师把握还有欠缺,心中有孩子在理念上有,但在实际活动中有欠缺,一些孩子玩的水平、能力老师还未观察到,希望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还要做到用亮眼睛去观察,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指导孩子活动,这才是促进孩子发展。

活动指导的方法上,大班老师都很投入地参与到活动中,但参与并不是全身心与孩子一起玩,这是基本要求,在参与的同时还要关注孩子的发展,要眼里有孩子,指导要有点、有面,要关注每一个孩子的发展,每个孩子的活动,质和量不是玩了就够了,要玩得有质量,就要引导他。

我们关注充分活动,充分的定义是什么?我认为老师要把握这个度,刚才质和量不是说玩了高兴了,质和量就达到了。作为大班末期,我们有要用《纲要》的要求来指导我们的活动,使我们玩得有质量,如投,孩子动作是不是到位,量是不是够了,老师就怎么指导,现让孩子快乐发展,快乐是基本,但同时还要发展,还要进步,还要提高,老师要运用玩具材料来促进游戏,让孩子充分运动,充分发展。

主持人:谢谢刘园长。提请教师注意刘园长在刚才所说的,在参与活动时教师的身份与孩子是平行的;指导活动时教师作为观察者的身份应高于孩子,要能发现孩子的问题,并给予支持。

范蕙静:谈谈自己的感受,思考。上午和下午都是围绕着“区域体育游戏”这种组织形式展开的,根据“纲要”中健康领域目标展开的,《纲要》中提出培养体育活动的兴趣是体育活动的重要目标,最终是提高幼儿活动的兴趣。《纲要》中也提到要通过环境的利用有效促孩子发展,从这两点分析,区域游戏组织是多种多样的,是满足不同兴趣,不同需要的孩子的。在区域游戏中如何既满足兴趣有促进孩子的发展,老师提出这个困惑,怎样权衡两者关系?我认为值得肯定的是:

1、选题方面是认真领会“纲要”精神,注重观察孩子,能有针对性地提出存在的问题,确立研究问题,我们的研究是在实践中选取的问题,将教师的行为与幼儿发展联系起来,选题符合《纲要》精神,符合孩子发展需要的,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2、研究过程不论质疑,还是讨论,能有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在老师的引领谈话中体现了尊重孩子,了解发展,关注孩子的兴趣需要,从儿童角度想,注重活动的综合性,趣味性而且寓教于游戏中。

3、研究组织氛围民主、开放,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共同解决问题,提高教师的水平,教师们有的说,踊跃说、愿意说、抢着说,并能够谦虚的接受意见,达到同伴互助的作用。

质疑:(选题上)

1.问题还要再进一步在明确,老师困惑在哪?通过今天的活动,你解决了什么具体问题。老师每个人获得“一言一得”,你参加教研后你的提高在哪儿?进步在哪?我们在选题考虑是一个人的问题还是大家的问题。

2.研究的内容还要从细致、细微入手,小开拓者组,有层次,有脉络,有关键点,有的组写得宽泛。

3.区域体育活动的研究至今要重新审视,思考,是否还要按基本动作要求去分区,我们发现了跳跃区投掷区孩子的问题,如何根据孩子的发展进行分区,再者创设适宜环境,投放适宜玩具材料都需要我们进一步思考。能不能突破传统做法,不用动作技能的名称框住我们的思维,建议可否开展勇敢者等区域,有所创新。

孙路:符合“纲要”要求,符合幼儿身心发展。游戏促进了孩子全面的发展。材料投放体现了层次性,年龄特点及趣味性。这个题目只是个话题,是老师发现的,还是孩子们的问题。主要借话题来探讨儿童观、教育观。

老师观察到这个问题时,是不是上肢动下肢不动或相反呢?我发现中班做不到,大班幼儿基本能做到全身协调。

当孩子特别感兴趣时一定有他的道理,是发展的需要,因为孩子的运动每一遍的意义都不一样。

我对运动教育的看法,不单纯是体能锻炼,是一个裁体,是一个运动的教育,全方位的让幼儿获得发展。哪个是让孩子有创意的,哪个是克服恐惧感的,从这个角度来讲的。

大会讨论

黄琼:根据上午预设的三个问题,看六一的活动,包括区域、环境,发现亮点、特色,有建议、想法提出来。

大连:教研活动有理论认识和实践高度

户外活动具有层次性、丰富性,材料丰富,一切想着孩子的需要。老师的眼睛是亮的,心是平和的。教育氛围浓厚,把教育理论融入教育活动之中。

山西太原:两感谢:1、为提供机会2、服务好。

两感叹:1、园长是专业、专家级的亲自参与。

2、教师能真正的参与教研。

两建议:1、困惑如果能当场明确,当场解决。

2、讨论要有相关的理论拔高。

两问题:1、如何定的这个题?

2、园本教研的步骤是怎么进行的?

范副园长:这个课题是上学期教研内容的延伸,上学期我们研究的是户外区域体育活动中玩具材料的投放,通过研究老师们自制了大量的户外玩教具,这些东西是否适合投放,应如何更加合理的运用,才能促进幼儿体能的发展是这学期我们要研究的。在组织户外区域活动中发现,教师们发现有一部分孩子不愿意换区域,在某些区域幼儿有身体局部运动负荷过大的现象,结合上学期的研究内容及教学中发现的问题,我们确定了研究方向。

河南洛阳:1、材料极为丰富,品种的丰富,而且全是自制的。

2、刘园长的参与、水平引领着老师的研究。

长沙教育局幼儿园:

1、 活动形式多样、丰富。

2、园本活动真实,园本活动的深度不够充分,点没有充分解决,点应放在

a、材料的三显:哪些适合大班、中班、小班,哪些适合上下肢运动的。

b、形式的设计:怎样来促进上下肢发展?可分为上肢区、下肢区、综合区来划分,并在各区域分出难易程度,适合每个儿童的不同需要。

c、指导策略:老师分工,对不同区域,不同孩子来摸索指导策略。

以上关于幼儿园教研活动记录范文的文章由查字典范文大全整理,请继续关注查字典范文大全。

安徽铜陵:

1、幼儿园体育活动环境的创设好。

2、体育活动材料投放有层次、清晰,材料丰富。

3、体育活动形式多样。

4、孩子在游戏中快乐,老师注意在活动中的社会性。

5、如何促进孩子与玩具的互动?教师虽然注重了个体差异,但教师的指导策略还有待提高。

6、动作较随意,对动作的质和量的指导要加强。

7、教师过多的关注动作,怎样通过活动培养孩子的气质和品质

8、教研平等、民主,问题来自于孩子,来自于实践。每位老师都参与讨论,范老师的发言体验了引领作用,注意指导老师的提问,有理论提升。

甘肃兰州:

三感受:特色鲜明,有内容、有层次。

良好的研讨团队。

范惠静老师的点评专业、有层次、有实践。

一建议:运用回转录象的方法来研讨。

一问题:幼儿园在下一步的活动中有那些落实。

杭州学前教育:

1、活动的质和量的问题怎样进行评价、记录的,让孩子知道进步在哪,技能也要有,非智力品质也要有。

2、投放玩具的适宜性,如竹竿投放手铃就很适合,更好符合跳的节奏。

昌平学前教研室:

1、关于提高玩具的利用价值。

2、教研员的专业引领。

上海黄琼:

l 对幼儿园活动的看法:

优点:

1、材料的自制和创造性的运用。

2、孩子的运动能力、兴趣和状态,可以折射出全园活动的力度。

3、运动上的整合意识,研究的体育整合了孩子方方面面的内容,加入了舞蹈,儿歌的内容。

问题:

1、教师在现场的作用?

2、关注安全,鼓励孩子去玩。

3、教师在现场的观察,支持孩子获得最大的挑战和发展。如:运动量差异的关注和支持上,教师的观察需要提高。

4、 孩子的自我服务。如:在整理玩具材料上应让孩子自己来。

l 环境:

建议体现课程的价值取向,表达的结果多,质疑、提问的过程较少。在区域活动中课程平衡的问题。

l 对教研活动的看法

优点:

1、有主题,有目的。

2、有表达,有质疑。

3、有引领,有归纳。

建议:

1、开放与梳理的关系,有梳理才能上层次。

2、前期的学习、准备、预设和现场倾听。

3、及时归纳在教育方面注意的问题,学习方面注意的问题,都要说清楚。

4、留意上面的思考,让老师带着问题回去。

l 对教研员的看法

优点:

1、导向正确

2、参与是平等的。

3、引领是专业的

最后建议:

1、教研员在理性上帮助老师提高表达的逻辑性上需要加强。

2、“协调”与“充分”的问题怎样梳理、定位的好一些,需好好的总结一下。

教研活动记录范文第2篇

关键词:初中化学;活动设计;情境创设

作为一名化学教师,应当从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出发,通过有效引导,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环境中感受化学的无处不在性,并充分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让学生学会利用所学的化学知识解决生活中与化学相关的一些实际问题。这一要求,是初中化学新课程标准对化学老师课堂教学所提出的,其明确表明了化学教师利用课堂实际来创设生动活泼学习情境的必要性。因此,现阶段,有效的对化学课堂教学情境创设进行探究是十分重要的。

一、现阶段初中化学教学活动设计与情境创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教学活动设计中的情境创设概念存在错误理解

所谓的情境创设是指任课教师坚持以教学目标为指导,在学生原来的认知及经验的基础上,通过设计一系列的师生共同活动的课堂场景,以此达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引发学生联想的目的,从而更深层次的掌握和理解化学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但在实际操作中,存在部分教师将情境创设理解为多媒体教学的代名词。因此,他们在化学课堂上过分的利用多媒体,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大量的图片、视频及动画。与此同时,由于部分教师制作的课件过于花哨,这导致着学生的注意力极易分散,且容易喧宾夺主。其实,简言之,教学情境是一种有利于学生理解教学内容的情境,化学实验、化学史实以及与化学相关的生活实际都可作为化学情况创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教学活动设计中的情境创设过于形式化

虽然在教学实际中,已经有部分教师开始使用情境创设进行教学,但实现效果并不理想。一些化学教师在进行情境创设教学时,情境的创设过于形式化,通常有始无终。即在引出所讲问题之后,教师就将所创设的情境抛于脑后,只注重讲解化学知识,忽略了对情境的介绍,也没有对情境中所存在的化学知识进行挖掘。另外,存在部分教师对情境创设所使用的素材一味的追求课堂趣味性,忽略了那些素材中是否存在化学知识,最后让情境创设成为了一种活跃课堂教学氛围的手段。例如:有些教师上课前喜欢通过音乐或一些与教学知识关系不大的图片来开始知识讲解,这虽然能提高学生的兴趣,但对学生掌握相关的知识并无益处。

(三)教学活动中的情境创设与学生的认知不相符合

教学情境的创设应当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开展,但在实际教学应用中,存在一些教师,特别是新任职的教师,由于缺乏一定的教学经验、对教材整体的把握度较弱以及与学生之间的了解并不深入,这致使着教师在情境设计时,往往会设计出一些与学生实际认知不相符合的问题情境,从而对最终的教学效果带来不利影响。例如,有的化学教师为了寻求创新,就引用学生所不熟悉的背景或者难度较高的创设素材,但由于学生接触化学的时间有限,所以难以对情境创设中的问题进行解答,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

二、做好化学课堂教学情境创设工作的方法

(一)利用生活经验创设教学情境

生活之中处处存在化学,化学与生活之间的关系是密切相连的。通过对实际生活经验、常识进行分析,来做到教学情境的有效创设,不仅能让学生切身体会到化学的重要性,还能帮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做到学以致用。例如:当教学知识讲解到检验装置气密性的实验教学时,化学教师可以将生活中修车师傅利用打气试水法来检查轮胎是否漏气的案例作为情境创设的素材。因为,其方法原理是通过打气让轮胎的内胎气压大于外界气压,以此产生胎内外气压差,并将轮胎放入水中,以便检查轮胎是否漏气。这一实例的举出,还能启发学生产生联想,通过加热、降温、打气等方法也可改变密闭装置内的气压,从而到达检验气密性的效果。

(二)利用实验操作创设教学情境

实验操作作为化学教学课堂中的重要内容及手段,也是进行科学探究不可或缺的重要方式。同时,实验操作也是进行教学情境创设素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为了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应将自己演示实验转变成学生自主实验,将验证性实践转化为探究性实验。比如:在盐的水解教学实验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参与到不同盐溶液PH值的测定过程中,亲身经验盐溶液PH值的测定,从而引起学生对知识掌握的共鸣,促进学生探究欲望的激发。并且,在实验操作过程中,让学生自主提出问题,自己组成小组进行讨论解答,最后,对实验的结果进行总结和完善,直至获得最为满意的实验结果,这能在提高学生实验操作能力的同时,促进学生总结能力、学习能力、团结协作能力的加强。

(三)利用图表展示创设教学情境

在教学实际中,利用图表展示,可以直观、清楚的将信息之间的关系进行呈现,协助学生将各项事物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进行条理化、有序化,在加深学生对知识了解的基础上,便于学生发现不同事物之间存在的区别与联系。因此,在教学情境创设中利用图表元素,能在培养好学生分析能力的同时,让学生理性考虑和分析问题,以期达到最佳的学习状态。例如:在元素周期表的教学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图表的运用来发现规律;在化学反应速率与平衡的课堂教学上,教师可以通过各项曲线的利用做好教学情境的创设,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了解到各项元素的变化给化学反应速率与平衡所带来的影响。

参考文献:

教研活动记录范文第3篇

下面以我校英语组出色完成一次区级公开课的任务为例,说明校本教研活动因反思而精彩。

本学期我校接到区级任务:在初中英语“集体磨课”现场观摩暨教学疑难问题解决研讨活动中上一节公开课。主题:词汇教学。时间:第五周。经英语组讨论,由七年级的夏老师负责讲课,其他老师听课,并提建议。

一、集体反思,点燃智慧火花

因为是区级公开课,英语组长做了计划集体磨课三次并给每个组员发短信,再三叮嘱组员认真听课并做好记录。第三周的周三如期进行了第一次磨课。夏老师开的是七年级下Unit 3 This is my sister中Section A (1a-2b)。她是这样来处理这堂课的:

第一步:课前热身活动。让学生欣赏一首与本节课内容有关的英文歌曲。第二步:导入。通过询问学生是否喜欢这首英文歌及它的全家福,找到共同点――幸福家庭,然后利用全家福进行词汇教学。第三步:教授词汇。这部分采用的是听录音,让一排的学生repeat,同时进行音标教学。接着引进另一幅幸福的全家福并教授词汇friend,让学生帮助介绍樱桃小丸子的家人,从词进行到句。也就是在句子中巩固词汇,巩固词汇是学习运用语句。第四步:练习。词汇教授完之后,让学生完成课本的1a,接着完成1b,并对涉及的两个语句进行磨音,并渗透语音知识(连音和省音)。第五步:巩固利用课本的图片,这也是幸福全家福,引进2a与2b的听力练习,目的在于巩固所学的词汇和语句。由于本课时的可朗读文本没有,所以夏老师把听力材料进行处理用作磨音的材料,并挖空,再次强化本堂课的词汇句型。第六步:活动。Family day呈现一个幸福的全家福,让学生运用所学的词汇和语句进行介绍。第七步:总结。再次进深词汇与句型。第八步:作业。画一张全家福,并在班上介绍。

开完课,教研组对这节进行了评课。参加教研活动的老师们首先肯定了这节公开课中的有效举措,同时指出不足之处:词句教学环节零散,新单词与新句型的呈现略显单一。操练巩固这一环节出现的非真实交际现象。怎样体现本堂课的“有效性”?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组长要求每一位组员回去后再仔细看一看听课记录,回忆听课过程中发生了那些教学事件,从旁观者的角度去分析具体的教学情境,努力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授课教师对此也虚心接受,回去后也进行了反思和对教学设计进行了调整。

第二天,教研组员们碰了一次头,谈了谈对第一节课的反思,组长把这些反思记录下来,提供给开课老师参考。有了这次思维交流和思想碰撞,夏老师很自信地再次走了上讲台。

二、集体反思,开阔思路获启发

第四周的周三进行了第二次磨课。由于要突出“有效性”,而且这个“有效性”是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所以经组员们商讨决定对听课记录进行详细的分工,并给学生们准备了当堂测验的小卷子。听课的老师分为九组:第一组负责教学结构记录,第二组负责教学活动转换记录,第三组负责课堂提问记录,第四组负责课堂反馈记录,第五组负责结构性语言记录,第六组负责学生语言流动,第七组负责学生学习状态记录,第八组负责移动路线记录,第九组负责师生语言互动的分析。

由于开课老师比较努力,加上集体的力量,这节课开地比较成功。上一节课出现的问题都得到了很好地解决。比如:操练巩固这一环节出现的非真实交际现象。英语教学提倡真实交际,在情景中进行真实交流。但是,却出现了学生说“假话”的现象,也就是非真实交际。究其原因,一是为了配合老师上课的需要;二是七年级的学生由于掌握的词汇和句型有限,在表达时容易出现言不由衷。学生们在英语课堂上之所以主动地配合教师上课,跟教师平时的课堂指令和指导有关,所以在平时的课堂教师要多使用交互式课堂指令语言,除了要鼓励学生合理创新,也要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真实情况表达。如果遇到学生由于语言的局限而无法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时,教师可以在交际过程中适当、适时、适度地穿插词句教学,设计恰当的词句拓展练习。词汇教授完之后,夏老师问学生Do you have a happy family? 换成Do you want to have a happy family? 学生不再是配合式地回答“Yes”,而是发自内心的“Yes”。由于有适度地词句穿插和扩展,词句教学环节不再零散,新单词与新句型的呈现不再单一。课后马上进行的小测验,也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加上通过反思九组老师的课堂记录,我们有信心把这节课展示给全区的英语教师。

三、集体反思,专业引领提升水平

此节课获得了全区英语教师的一致好评,并展示了农村学校的英语教学风格。通过这一系列的校研活动,使老师们都认识到:要追求高效的课堂,课前老师要做充分的准备,特别是要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好的教学设计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之一;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是关键;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情感融洽、气氛适宜的学习环境,并尊重学生,理解学生的要求和想法,用充满爱的眼睛欣赏学生……通过这一系列的校本教研活动,我们体验到了校本教研活动的非凡魅力。在反思每一个教学环节时,我们努力探寻理论和实践的衔接点、融汇点,尽可能弥补期间的空隙,探寻新的教育理念转化为教育行为的最佳呈现方式和有效策略,不知不觉中提高了理论水平和教学能力。

四、认识与结论

教研活动记录范文第4篇

大唐镇小 戚飞云

一、指导思想

“与时俱进,弘扬个性”是时代的主旋律。素质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要把人的因素放在第一位置上来考虑,要把着力点放在挖掘人的潜力,发挥人的主体性和发展人的能力上,要努力使学英语课堂教学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即学生的学习、生活、劳动的需要,学生学习兴趣、爱好特长及个性发展的需要。我们开展““英语课堂教学中如何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主题教研活动,就是要探索能满足在英语课堂中学生个性特长发展需要的途径、方法。使英语教育主动地适应社会、适应学生,这对推进学校的素质教育是十分有意义的。

二、活动目标

作为教师我们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应实施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来释放那些被压抑的潜意识,要彻底地摆脱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把精力放在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提供信息,引导学生的积极思维上。要在课堂中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操作、实践探索的机会,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英语和感知英语,体会到英语就在身边,感受到英语的趣味,体验到英语的魅力。作为学生只有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投入学习活动,才能使外部的学习活动逐步内化为自身的智力活动,从而更有效地获取知识,发展智能,提高素质,弘扬个性。

三、活动内容

(一)创设愉悦的自主探究情境,激发学生参与意识

(二)注重课堂实践活动,提供实践参与时空,展开自主探究的过程

(三)创设生活化的英语情境,营造参与氛围,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四、活动过程

2008学年第二学期

教研活动主目标英语课堂教学中全面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

教研活动主题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自主探究与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实践与研究

教研活动主形式理论学习+课例研究+教学沙龙

教研活动流程设计

时间地点分活动内容参加人员分活动形式预期效果

2月下旬校外自主研修系统的理论知识分备课组读书报告,总结,体会等认识课堂教学中发展学生个性特长重要性

3月上旬校内听取专家有关个性特长发展的理论与案例全组人员讲座初步了解课堂教学中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的学习观课方法和数据记录手段

3月中旬校外观课—记录全教研组观课,运用《课堂教学监控观察表》收集有效信息,产生初步思考

3月下旬不限撰写观课反思分备课组案例研究观课反思成文,文章要以数据和记录为基础

4月上旬校内实践---创新全教研组个人教学实践,实践反思成文

4月中旬校内全组主题式教学研讨全教研组初步制定主题“教学展示”活动形式教师能将教研生成运用于实践,以教学是否有效反过来验证教研是否有效。

教研活动评价(这部分需要在后期完成,教研设计时要考虑进去)

教研活动是否针对教师现实需求(是否)问题解决方案是否形成(是否)教师参与程度与研修现场氛围(好、较好、一般)教研活动是否为教师寻觅到专业支持(是否)教研活动的成果是否得到体现(用论文、反思等形式为活动中的生成寻求理论支持)(是否)教师是否有运用活动成果与教学实践(是否)教师的教学实践验证是否和教育活动中设想的解决方案相关教研组长自我总结和反思

课题观点记录

一、突出个性发展主体地位的英语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个性特长的主渠道,为发挥好主渠道作用,我们对课堂教学的组织、课堂教学的结构必须改革,建立起突出个性发展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有以下设想:

1、创设民主和谐的英语课堂教学氛围。

2、确立适合主体发展的英语课堂教学结构。①教学目标和学习目标相结合。②教学情感和学习情感相结合。③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相结合。

3、创设一个发展多元格局的小学英语教学体系。①变统一的教学内容为不同层次的教学内容。②变固定的班级统一练习为多层次的练习。③变“应试型”评价为多元化评价,以更全面、更精确反映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与整体综合素质情况,以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二、拓展个性发展广阔天地的学生活动课程,设想创设一套符合本校学生实际的英语校本活动课程,以拓展学生的个性发展。

三、努力创设满足学生个性特长发展的硬环境,这需要学校有整体的规划和中长期的目标,为学生开展课外兴趣活动提供物质上的保证。

教研活动记录范文第5篇

一、建立健全镇、村园一体化管理机制

建立健全以镇为本的一体化管理制度,确保镇本研训活动有序有效开展。我市通过出台并严格落实《关于推进全市学前教育镇、村园一体化管理的实施方案》《胶南市学前教育镇、村园管理一体化考核奖惩制度》,规范了学前教育办学行为,激发了镇、村园干部教师参与一体化管理的积极性,提高了幼儿园的教研活动质量。

实行“三个统一”教师管理制,促进各园师资均衡配置共同发展。一是师录用。缺编幼儿教师每年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教体局面向全市统一考录,统筹配备到乡镇幼儿园,不足部分再统一招聘,依法签订劳动合同。新教师在中心幼儿园顶岗实习一年后,根据工作需要在全镇范围内统一调配,同时镇域内教师还进行定期交流。二是师培训。由中心幼儿园制定教师研训方案,坚持双周集中培训,统一学习交流;单周由村办园根据自己的园情以及发展重点,在中心幼儿园的指导下自行研训,确保园本研训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三是统一集体备课。由中心幼儿园组织全镇幼教骨干教师编写适合乡镇特色的园本课程方案,各村办园在中心幼儿园的培训、指导下科学使用。中心幼儿园和村办园教师统一集体备课时间、统一组织主题,活动内容和形式由各级教研组和专题教研组研究确立。

实行“三课带动”和“三个跟进”制度,发挥干部、骨干教师的专业引领作用,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一是实施“三课带动”,即开展“园长指导课”,业务园长、教研组长“示范课”和骨干教师“优质课”。我们通过“园长指导课”传达给教师新的教育理念和目标导向,做教育教研的“引路人”;通过业务园长、教研组长“示范课”以及每年一次的业务干部大练兵,在“说课、讲课、评课”过程中提高业务组织能力和指导能力;通过选拔优质课培养骨干教师,充分发挥他们在课题研究、课程建设、教师培训等活动中的引领、示范和带动作用。二是实施“三个跟进”,即实行中心园干部跟进村办幼儿园、跟进新教师和跟进教研活动。实行跟进干部定岗、定责、定目标,并与跟进对象业绩进行捆绑式考核,通过这种“搭台子”、“结对子”、“压担子”的方式增强她们开展教研工作的内驱力。

二、落实“中心带动、村办联动、典型带动”机制

近年来,我市积极落实“中心带动、村办联动、典型带动”机制,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促进镇、村学前教育均衡发展。

一是实施中心带动,典型引路。中心幼儿园是乡镇学前教育的样板。开展教研活动时,中心幼儿园首先进行教研“示范”,让村办园长、骨干教师全程参与,学习教研活动组织的流程、方式与方法:在此基础上,再把中心教研组的分支研究活动“搬”到规模比较大的村办园(如青岛市村级示范园)开展,由村办园骨干教师或园长担任活动的主持人,参与活动的策划、组织与实施,为自主开展教研进行“热身”活动。最后由中心教研组业务干部全程跟踪指导各村办幼儿园开展教研,引导教师进行反思总结。通过这三步走,由中心园把村办园的教研工作“引上路、扶上马、送一程”,充分发挥了中心幼儿园的辐射、带动、示范作用,手把手帮助村办园开展教研活动,提高了教研活动质量。

二是采取预约式教研,实现村办联动,优势互补。村办园根据自己的资源优势(教师特长、办园特色)和教研需求申报教研活动主题,在中心教研组及挂靠干部的论证指导下确立教研活动主题、内容及方式,并根据按需施训的原则,由中心幼儿园根据各园教研活动进度统筹安排活动时间,指导村办园有效开展教研活动。

三、创新教研工作方式

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

第一,开展“共读、共研、共实践”活动,确保教师能够学得精、研得实、用得好。

我们在全市开展“纲要回头看”、“教材集中学”、“好书大家读”等活动,活动要求干部与教师共同经历读书、研究、实践三个阶段,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完善教育行为。

在理论学习阶段,我们实行自主学习与引导学习相结合的方式。一是自学理论,提升内涵;二是引导学习,内化提高。在研究论证、编写教案阶段,让教师通过观摩现成的教育活动,理解掌握理论知识在实践活动中的运用,根据“以学定教、教为学服务”的原则,设计活动教案。在实践应用阶段,让教师通过亲身执教来检验教学目标的实现情况,从而判断目标的确定是否科学。

通过以上两个环节,让教师通过研究、内化、实践和反思,最终落到教育行为上来,提高自身的教学技能。

第二,实施主题案例研讨,让教师在“学习、辩论、展示、反思”中提升教育智慧。

树立“问题即课题”理念,开展有效教研。如针对大班自然观察角的“记录册”经常流于形式、观察目的不明显、记录方式不规范、记录结果不真实的问题,我们开展了以下主题案例研讨活动。

活动一:确立研究主题,剖析优秀案例,理清活动思路。该活动确立的研究主题,是如何利用自然角让大班幼儿学会简单的观察记录,并提供现成的科学活动案例《区分盐水和糖水》录像,提供简单明了的记录表,帮助幼儿确立正确的观察目的。

活动二:围绕研究主题,展开集体讨论,确立解决措施。确立研究主题以后,要引导幼儿讨论,怎样体现观察的主体?记录表格如何设计?对于没有观察记录经验的班级,在一段时间里,教师要引导幼儿先观察一种现象,并提供直观的栽种、水浸方式,以便幼儿观察。同时,还要设计简单的表格和标记,让幼儿负责观察记录。

活动三:实践研究主题,组织活动展示,互动合作提高。教师按照观察目的协同幼儿一起布置环境,设计好表格,并教会幼儿使用,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再进行活动开放,开展观摩研讨。

活动四:立足幼儿学情,深入反思完善,进行流程再造。根据幼儿的纪录情况进行反思,尝试让幼儿同时观察两种现象,即植物的再生性和向光性;尝试让能力强的幼儿设计表格,进行再观察、记录。

教师在参加集体研讨、观摩、学习的基础上,通过认真研究幼儿的活动实情,深入反思,完善活动方案,提高教学研究活动的实效性、针对性。

第三,开展“一课多轮”、“同课异构”研讨活动,不断提升教师的研究水平和教育技能。

“一课多轮”就是首先选定某一领域的课题,由一名教师制定教案并实施教学,让小组成员听课、观察、记录、录像,作为研究“标本”,再让教师观看自己的录像,进行自我反思,并通过小组成员议课指导,进行完善;然后由该教师在另外的班级实施二轮研究课,仍由小组成员听课、观察、记录,与首轮研究课进行比较,依次进行第三轮、第四轮……直至满意为止。通过对同一节课的多次反思、反复实践,不断强化了教师对教材的深入挖掘和课堂教学策略的深入研究,不断优化了课堂教学,构建了高效课堂。

“同课异构”是中心园确立的课题,它是由教师通过集体备课,在自己的班级组织的活动。同时分管干部和全体教师参与听课、评课,大家就同一个课题,展示自己不同的教学风格,通过相互比较,取长补短,发现自身的缺陷,寻找最佳的教学方案,提升教师的业务水平。这使同一堂课展示了不同的风采,昭示了不同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