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英语语音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 英语语音 负迁移 对策
一、引言
在我国英语教学中,“聋哑英语”这一语言学习现象至今困扰着众多英语学习者。“聋哑英语”现象的产生是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学校过度追求英语过级率,学生盲目地投入各类英语备考中,把注意力过多地集中在词汇、语法、写作等项目,忽视了英语语音的学习,最终导致无法达到语言学习的终极目标:交流。这种学习目标的偏移也使学生陷入枯燥的单词记忆和语法分析中,丧失了学习英语的最大乐趣,因为当学习者拥有庞大的英语词汇量和系统掌握语法知识结构后,却不能用英语与他人交流,极大地打击了其英语学习的积极性。语音基础不仅影响着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同时对英语其它方面的学习也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如何走出这一语言学习怪圈,本文欲作些探讨,旨在抛砖引玉。
二、英语语音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英汉两种语言在语音体系中存在着较大差别,然而部分英语学习者学习语音时常忽视两种语音体系之间的差异,直接将汉语中的语音发音习惯用至英语中,造成了语言中语音的负迁移。语言迁移是在学习第二语言过程中,学习者会自觉不自觉地把本族语的语言模式或规则转移到目的语中去,从而对第二语言习得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这称为语言迁移。由于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的形式同异兼有,学习者既会转移相同的语言形式,也会转移不同的语言形式。前者叫做语言的正向迁移,后者叫做语言的负向迁移。学习者在英语语音学习中常存在着以下负迁移现象。
1.汉语中不存在的音素对英语语音的影响
英语中一些音素的发音在汉语中能找到可借鉴的对象,然而部分音素发音在汉语中却无可参照之处,如英语中的长短元音,舌齿音/θ/,/?奁/,软腭音/?耷/等。部分学习者急于求成在语音学习时直接将汉语中的发音习惯迁移至英语发音中,结果把长元音和短元音混为一谈,把sheep读成ship,把bit读成beat;辅音中的舌齿音/θ/,/?耷/,用汉语中与之相近的只有舌尖音s(思),z(资)代替,把think读成/si?耷k/,把this读成/zis/;辅音中的软腭音/?耷/与汉语中n的发音比较相像,很多学习者就用n来代替了/?耷/,把thing读成thin。
2.英语单词重音对英语语音的影响
英语中存在着单词重音的现象,即在双音节词和多音节词中,至少有一个音节读得特别重而清楚,而其他的音节则轻而含糊。读得重而清楚的音节,叫做单词重音,又叫重读音节,而读得轻而含糊的音节,叫做非重读音节或轻读音节。但这一现象在汉字发音中却不存在,学习者在记忆单词时不习惯这一现象,因此常忽略单词重音,然而单词重音的错放会造成听者难以理解说话者所要表达的内容,并且会产生词性的变化。如双音节词的重音多数在第一个音节上,词性大多表示名词,双音节词的重音多数在第二个音节上,词性大多表示动词,如:单词object,这个单词是双音节词,如把重音放在第一个音节上[??蘅bd?廾ikt],则表示名词:物体,目标,宾语,对象;如把重音放在第二个音节上[?藜b?d?廾ekt],则表示动词:反对,拒绝,抗议。
3.方言的影响对英语语音的影响
方言对英语语音学习的影响是极大的,在特定地理区域生活的人们有着自己的语言习惯,学习语言时会不自觉地将其应用到目的语中,因此造成负迁移的产生。安徽部分地区,尤其是六安地区的学习者容易受到方言中鼻韵母an的影响,读元音/?/时后面始终带上鼻音/n/,将/?/误读成/?n/,造成如back与bank无法区分。
如此盲目地运用,难以掌握标准的英语发音。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找到科学的学习方法来提高学习者的发音。
三、提高语音的对策
策略有助于学习过程的理解掌握,它将减少习得者学习中的困惑和焦虑,保持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动力,或者改善学习态度提高学习动机。为了使学习者在语言学习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以下将提供几点在语音能力提高上行之有效的策略。
1.采用夸张对比的教学方式
在传统的英语语音教学中,教师对英语语音的发音规律和特点,做了大量详尽的讲解,但收效甚微。语言学习是十分直观的,需要学习者去听音感知,而不是单纯地靠理论灌输。鉴于以往教学中的教训和语言语音习得的特点,笔者建议在英语语音教学中利用夸张对比的教学方式,帮助学习者感知正确的英语音素发音及一些语音特征(连读、同化、弱读、重读)。在音素的教学中,教师可酌情采用夸张的口型、声音和手势,使学生正确感知并分辨两种语言音素的异同;在语音语调的教学中,采用绘声绘色的朗读、夸张的肢体语言,使学生在轻松活跃的氛围中正确感知和掌握语音语调。
2.加强有针对性的听辨音练习
学习者在感知准确发音后,教师应通过听辨音练习帮助学习者深化语音记忆。对于汉语中不存在的发音和学习者常容易混淆的音素,教师应设置针对性练习,让学习者反复听辨,分析构成障碍的原因,使学习者完全掌握两种语音之间的异同,从而形成正确的语音概念体系。如/?/,/e/这组学习者常容易混淆的音标,教师可给出多组含有音标/?/,/e/的单词:beg,bag;desk,lamp;pen,pan,通过听辨音练习让学习者感知两个音素之间的正确发音和发音特点,并根据学习者所犯的错误,寻找问题的根源。大多数情况下,问题的根源在于所听到的和所掌握的发音不吻合,应分析构成障碍的语音变化点,反复听辨,帮助学习者逐渐形成正确的语音习惯,让正确的读音在脑海里留下深刻的印象。
3.强化模仿与朗读训练
教师应注重模仿与朗读练习,它可帮助学习者准确掌握音素、重音、连读、弱读、失爆和语调的变化等语音特征,从而形成良好的语感。许多学习者在英语学习的初级阶段,因自己的口音问题羞于开口,教师应进行适当的心理引导。在教学中教师可采用鼓励式教学法。在语音材料的选用上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英语实际水平,选用生动有趣、篇幅短小、发音清晰的慢速语音材料。在训练时应避免速成心理,训练应扎扎实实地开展,采用慢速大声的模仿方式,让学生充分感知细节,力求口型与舌位的正确,使口腔肌肉得到充分的锻炼,多练习掌握其技巧。在不断练习和纠正错误的训练下,形成良好的语感。模仿和朗读是学习语言十分有效的方法,只要坚持练习,定能取得可喜的成绩。
四、结语
总之,在英语语音学习时,应注重英汉两种语言语音体系的仔细对比,避免语音学习负迁移的产生。针对学习者在语音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应分析其原因,采取有针对性的策略,帮助学习者提高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何兆熊.现代语言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2]胡壮麟.语言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3]李继文.母语负迁移对英语学习的影响及其对策[J].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24(2):64-67.
[4]杨琴.安徽方言区大学生英语语音负迁移现象研究[J].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6(1):124-126.
[5]Maclntyre,P.D. and Noels,K.A.Using social psychological avariables to predict the use of language learning strategies[J].Foreign Language Annals,1996,(29):373-386.
【关键词】方言 英语语言 教学 负迁移
一、变异理论和迁移理论
语言变异与地域、发话者的社会身份和使用场合都有一定关系。社会心理学家罗杰・布朗指出,有两个因素促使人们选择某一语言变体:权势量(power)和共聚量(solidarity)。“权势量”和“共聚量”的绝对值会根据每个社会的社会价值不同而有所变化。罗杰・布朗同时指出,即使是同一社会,在不同的时期,人们的社会价值观念也会有或显或微的差异。比如在中国大陆推行普通话之前,北京区域中,原汁原味的北京话就很受推崇,甚至成了人们身份和地位的标志。北京本地人也会有很明显的排外思想,其他地区的方言根本不会受到迁就。但随着外来人口不断涌入北京,同时普通话在全国得到推广,北京话就失去了以往的优势地位。人们在日常交际或是商务来往中都会尽量使用普通话。
在第二语言语音学习过程中,第一语言往往会对英语语言的学习产生影响。这种现象被称作语言的迁移。语言迁移有正面和负面之分。语言学家Freeman指出:“当两种语言有很高的相似度时,正迁移就很容易发生,反之则容易发生负迁移或者干扰。”(Freeman,1991)。
二、河南英语学习者英语常见的语音错误
笔者对100名河南籍大学生进行语音测试调查,所有受试者均为在校大学生,英语水平在四级以上。调查工具使用Cool Edit Pro2.0进行录音和杂音处理。由于篇幅限制,测试内容不再呈现,仅呈现对测试结果进行的分析总结。
1.元音的负迁移。
(1)长短音:发音长短把握不好。英语中具有非常明显的单元音划分,并且对元音的长短和发音器官的松紧程度都是有明确规定的。但笔者分析测试结果发现,41% 的学生对gee/d?i: /-gift/gift/ 中的/i:/-/ i/音区分并不明显。究其原因,河南方言使用者对元音的长短和肌肉的松弛度要求并不高。因为元音发音长短和肌肉的紧张程度很多时候不会造成意义的区分。
(2)元音后常有/u/的加音。在对测试结果进行统计时发现,有39%的学生在测试中会多发/u/音。比如发blouse 时会发为/bulauz/。通过分许河南方言发现这是由于河南方言中很多发音儿化音过重造成的。
(3)双元音/ai/发音不到位。英语和普通话中均有/ai/音。在英语中此音称为双元音,发音时对声音的圆润程度要求较高,是从元音/a/滑向元音 /i/。在普通话中此音被称为复韵母,发音时要求口腔开口度由大到小,舌位由低到高。但是河南方言对复韵母/ai/的开口度要求并不高。这就导致很多河南籍的学生在发带有这个音的英文字母时,发音不圆润,比较干脆。笔者在做统计时发现,29%的学生会把buy/bai/读成/bei/。
2.辅音负迁移。
(1)/l//n/音不分。/l//n/音不分现象在信阳籍学生中体现最为明显。笔者调查中发现,信阳籍学生对/l//n/音不分的现象不仅仅体现在英语发音中,甚至是在普通话中也有体现。在调查抽取的学生中有21名为信阳籍学生,其中18名的信阳籍学生把英语中的nice/nais/发为/lais/。在英语中,/n/是鼻音,发音时要求软腭下沉,音从鼻腔中发出。因此/n/也叫做鼻塞音。/l/在发音时要求舌尖抵住上齿龈,气体随软腭上升,并且要绕过鼻腔,音是随着舌头两边气体的排出发出的。口腔构造的遗传以及后天的河南方言教育等多种因素造成很多信阳籍学生将这两个音混淆,很多信阳籍学生指出区分这两个音很吃力。
(2)/ θ/和/?/音不分。英语中存在/ θ/和/?/音,但在河南方言中这两个音是不存在的。/s/和/z/这两个音与/ θ/和/?/音在听觉上存在相似之处。在河南地区,很多小学初中教师为河南本地人,普通话不能达到二级甲等,日常交流使用的也是河南方言,在教学生时/ θ/和/?/音不分。这就造成河南高校学生在日常英语交流中也存在/ θ/和/?/音不分的现象。
(3)/v/和/w/不分。很多河南籍学生会用/w/音代替/v/音。笔者在进行录音分析时发现这种现象非常严重。
三、正确对待方言对英语语言学习的负迁移作用
在英语语音学习中,母语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因素。在处理母语对英语语音学习的影响时,一味地“堵”不如有效地“疏”。
四、英语语音教学的建议和对策
1.提高学生学习动机。动机是提高学习者学习的内部动力。语言学家奥苏贝尔指出,学习者的学习动机与学习成果呈正相关,相辅相成。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明确指出学习英语语音对未来职业的帮助。教师的优秀语音会给学生造成深刻的影响,促使学生去探索语音的发音标准。
2.积极寻找英语语音与河南方言的切合点。教师和学生都应该不断去比较英语发音和河南方言发音的异同点,不断纠正错误的发音方式。
3.语音纠错时应注意策略。研究表明,方言对学生语音的影响是不可能完全避免的。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这一点。
语言学家Brown指出:如果认知反馈能够运用的得当,错误纠正将会十分有效。教师应当及时指出学生的语音错误并进行重复强调,鼓励和纠错相结合,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关键词: 重庆方言 英语语音 负迁移
方言,即学习者的母语,也称第一语言。语言迁移是指学习者在第二语言学习用母语规则将已获得的知识、技能对目的语知识和技能的习得产生影响。母语迁移可分为正迁移(Positive Transfer)和负迁移(Negative Transfer),正迁移是指在外语的语境中不知不觉地受到母语的影响而借用母语的某些形式,刚好这种借用符合外语的习惯对目标语言的学习产生促进作用。而负迁移,又叫干扰,指借用的母语形式不符合外语的习惯,或者不被该语言的本族人所接受,对目的语的学习产生消极影响。当两种语言在某种结构上产生不同,不同点往往成为学习者的难点所在,此时就容易出现语言的负迁移现象。本文将结合母语负迁移现象分析重庆学生在英语语音学习中存在的困难及其成因,以帮助该方言区的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重庆是我国四个直辖市之一,位于我国西南,东接湖北,西邻四川,春秋巴国地。这里生活着汉族、土家族、苗族、侗族等多个民族,总人口约3235万,本地人交流多用重庆方言。在世界语言之林中,汉语属于汉藏语系,英语属于印欧语系。在汉语方言体系中,重庆方言属于北方话中的西南官话方言。接下来我将从三方面阐述重庆方言在英语学习中的负迁移:重庆方言的声母发音系统在英语辅音发音方面的负迁移;重庆方言的韵母发音系统在英语元音发音方面的负迁移;重庆方言声调在英语语调方面的负迁移。
一、重庆方言的声母系统在英语辅音发音方面的负迁移
重庆方言虽然属于北方方言,但其辅音声母比普通话少两个,重庆方言中只有19个声母。而在英语中,辅音音位有24个。辅音的标准分类的标准有三条:(1)发音部位;(2)发音方式;(3)声带振动情况。其中发音部位受方音影响较大。下面就是重庆的方言声母表与英语辅音表。
首先,重庆方言最大的特点是没有平舌和翘舌之分,基本上将普通话中的翘舌音都念为平舌音。从而很少使用[zh],[ch],[sh]这四个音节,普遍将其念为[z],[c]和[s]。再加之,/θ/与/?奁/这组特有的辅音是普通话及重庆方言中都没有的。而重庆方言中/s/与之类似但发音方式完全不同于这组辅音。因此,重庆学生经常把这组读音读为/s/与/z/,如three/θri:/和this/?奁is/通常被读为[sri:][zis],/θ/是“th”的发音,发音时舌尖轻触上齿背,气流由舌齿间送出,形成摩擦音。/e/是浊辅音,声带振动,发这个音主要是舌尖与上齿之间的摩擦。
其次,重庆方言在辅音方面另一大特点就是n和l不分,确切地说是重庆方言中没有声母l,所以重庆人分不清“男女”和“褴褛”的读音;这种方言迁移到英语的语音学习中,致使重庆的学生无法正确读和听以辅音n和l开头的单词,他们分不清night和light的发音,因为重庆人基本上把所有/l/开头的单词都读成了以/n/开头的。/n/是舌尖中鼻音,其的发音方法是:舌尖抵住上龈,形成阻塞;软腭下垂,打开鼻腔通路;声带振动,气流同时到达口腔和鼻腔,在口腔受到阻碍,气流从鼻腔透出成声。而/l/是舌尖中边音,其发音方法是:舌尖抵住上齿龈的后部,阻塞气流从口腔中路通过的通道;软腭上升,关闭鼻腔通路,声带振动;气流到达口腔后从舌头跟两颊内侧形成的空隙通过的成声。重庆人分不清/n/和/l/的关键在于:发l音时,软腭只下垂,而不上升。软腭不上升,则口腔闭塞,鼻腔通畅,故而发出的还是鼻音。英语中以/l/开头的单词多达数千个,因此,该负迁移在英语发音中表现得极为显著,重庆学生的该发音现状亟待改善。
重庆方言的第三大特点是/h/和/f/不分,部分重庆人通常把以声母/f/开头的字读成以/h/开头的,并且在/h/后面加上了韵母[u]。例如:“发财”(fācaí)通常被读成(huācaí)。重庆人通常又把以/h/开头的字读成以/f/开头的,如:“虎年”(hǔnián),通常被读成(fǔnián)。/f/的发音方法是:下唇接近上齿,形成窄缝,软腭上升堵塞鼻腔通路,声带不颤动,气流从唇齿间的窄缝挤出,摩擦成声;/h/的发音方法是声门留出窄缝,软腭后部升起堵塞鼻腔通路,声带不颤动,气流从声门窄缝挤出,摩擦成声。这两个音在英语发音中的负迁移比较弱,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个单词受了其负影响,如fashion/f??蘩?藜n/,部分重庆学生发成[h??蘩?藜n]。
再者,重庆方言没有/v/这个音,通常把以/v/开头的单词读成以/w/开头的,如vine/vain/常被读成wine[wain],versed/v?:st/常被读成worst[w?藜:st]。/v/的发音方法是下齿轻触上唇,气流由唇齿间的缝隙间通过,引起摩擦,其为浊辅音,声带需振动。而/w/的发音方法是舌后部向软腭抬起,双唇收得很圆很小,并向前突出,发音时声带振动。
二、重庆方言的韵母发音系统在英语元音发音方面的负迁移
在汉语中,韵母是声母后的一部分,一般由元音及元音加辅音n/ng构成;而英语元音中不含辅音成分。英语元音分为单元音和双元音,重庆方言的韵母跟普通话的一样分为单韵母、双韵母和鼻韵母。重庆方言只有6个单韵母,英语里有12个单元音,而且分为前、中、后元音。元音的标准有三条:(1)舌头的前后位置;(2)口腔的开合(或舌位的高低);(3)唇的形状。其中前两者是学生最容易受方音的影响而读音不准的两个方面。
尽管重庆方言的韵母数量大于英语元音的数量,但英语中的某些元音是普通话及重庆方言没有的。以下就是重庆方言韵母表和英语元音表。
注:1.为了便于研究讨论,上表中前为拼音字母,后为该拼音字母的国际音标。2.表中的双引号表示重庆方言的韵母中没有“ing”[i?耷]这个音。
重庆方言区没有类似英语语音中长元音的发音,导致发音对应缺失,重庆学生易混淆/?蘧/与/:/、/?/与/?蘅:/、/?藜/与/?:/、/i/与/i:/、/?尬/与/u:/这五对短长元音。如重庆学生会把“cart/k:t/(马车)”念成“cut/k?蘧t/(切割)”,把“fool/fu:l/(傻瓜)”念成“full/f?尬l/(满的)”等。
重庆方言的复韵母[ei,ai,ao,ou]和英语的双元音/ei/,/ai/,/?藜?尬/,/a?尬/虽然都是以强元音为主,向弱元音方向滑动。但是,(汉语)重庆方言中滑动较快,而且并没有达到弱元音的位置,念起来二者浑然一体;英语的滑动比较明显,二者比较独立。复韵母[ei,ai,ao,ou]发音口型要比英语的双元音/ei/,/ai/,/?藜?尬/,/a?尬/小。重庆学生读双元音,滑动较快,强元音发得不饱满,口型没有变化。如,容易把like/laik/读成[lek]。
重庆方言中没有“ing”[i?耷]这个音,通常,重庆方言以in[in]代替“ing”[i?耷],如“明天mingtian”通常被读成“民天mintian”,迁移到英语语音学习中,重庆学生无法正确读出/?耷/,如king/ki?耷/通常被读为kin[kin]。要正确发出这个音,须记住/?耷/的发音方法:舌尖接触下齿背,舌后部抬起,紧贴软腭,形成阻碍,且软腭下垂,打开鼻腔通道,气流从鼻腔流出,其为浊辅音,声带需振动。
参考文献:
[1]Rod Ellis.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7.
[2]白继忠.普通话水平测试培训教程.甘肃教育出版社,2003.
[3]查爱霞.普通话和方言对英语语音的负迁移作用.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2007.
[4]黄景湖.汉语方言学.厦门大学出版社,1987.
[5]王桂珍.英语语音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6]翟时雨.重庆方言志.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关键词】母语 壮族学生 英语语音学习 干扰 对策
语言是人与人联系与沟通的纽带,由于学生在学习新的语言之前一直使用母语与周围的人们交流,因此其对母语的语法规则十分熟悉,再加上各类语言之间拥有天然的联系和共性。因此学生在日常学习中,总是不由自主的将对母语使用的习惯移动到目的语的学习使用中,这样母语的发音习惯对学生英语学习所造成的影响很大。壮族学生由于独特的母语发音口音,因此学习英语发音时具有更加困难,具有独特的发音特点。本文结合教育经验,对壮族学生在英语语音学习过程中受到母语的影响进行探讨和研究。
一、研究壮族学生在学习英语语音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学生在学习英语发音时,要面对众多的问题。首先是来自于自身母语和方言的影响,由于人类学习语言都是具有经验性的,这一特点在母语的学习过程中尤为突出。学习母语时首先从小时候就开始模仿大人的发音与说话,接着在长时期的语言实践中逐渐形成。因此当人们在掌握了母语的发音之后,再学习英语,就会将母语的发音经验转移到英语的学习中去,此时修正不正确的发音习惯就比较难,成为阻碍壮族学生学习英语语音的主要障碍。
壮族学生由于受自身方言的影响,对音素的发音比较困难,而正确的音素发音是使对方听懂的首要步骤,因此加强壮族学生的正确音素发音的教学和培养成为首先要解决的难题。其次,学生总是容易混淆元音中的长短音,这是因为汉语中没有类似的长短音,导致学生很难从母语的基础上形成对英语长短音的理解,在实际应用中经常混淆两者之间的联系。最后,由于壮族学生的母语中拥有浊音,因此学生很容易发出[b]/[d]/[g]这三个音,却不太容易发出圆唇音。所以造成壮族学生在英语语音的学习过程中,既有特长的一面,也有困难的一面。
二、针对壮族学生在英语语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所提出的对策
首先,由于现阶段教学大纲中对学生英语学习的要求是要加强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掌握必要的语言知识和英语技能,及时准确的纠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错误发音,继而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加强学生的英语语音学习与使用。建议老师根据壮族学生的自身发音特点,根据每个学生的具体状况,建立一个针对单个学生的语音档案。从而使老师能够因材施教,详细的了解壮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而并非传统的机械式的照本宣科,针对性的教学,使其能够切实的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
其次,壮族学生能否切合实际的读出正确的英语语音,掌握每个音标的口腔发音部位是首要任务。这就要求老师在日常教学中应该利用各个音标在口腔中的平面图向学生展示每个音素形成的特点和发音的方法,亲身做示范,用切身的实际体会来指导学生注意在英语语音学习过程中所需要注意的问题。
最后,由于地域经济水平的差异,导致教学条件和教学设施的不同。在一般的英语教学中,绝大多数都是本国的教师,母语是汉语,因此教师本身就存在着英语发音语调不规范的缺陷。在这种情况下,任课教师更应该对自己严格要求,精益求精的研究自己的任课课程。对壮族学生在英语语音学习的过程进行总结和归纳,切实地掌握英语语音教学的基本规律。另外,教师还应该解放思想,具有创新精神,采取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寓教于乐,吸引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切实地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和英语发音水平。
结束语
学好一门外语,首先要拥有正确的发音。对于壮族学生而言,由于自身母语语音系统的复杂性和独特性,因此壮族学生在学习英语发音时拥有得天独厚的一面,也存在着不可避免的缺陷。这就要求教师在实地教学中,抓住壮族语音和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掌握学生学习英语语音困难的症结,采取多种方式避免学生因为厌恶英语课堂而
去学习兴趣,影响学生英语语音学习的持续健康发展。使英语教师为最终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和口语能力,令学生拥有纯正的英语发音而努力。
【参考文献】
[1]陈雯.试论母语迁移对英语语音学习的影响[j].读与写杂志,2008,5(4):15.
关键词: 非英语专业学生 语音学习 音素 语音能力
语音是学习一切语言的基础,有声语言是第一性的,通过人的发音器官实现有声语言的第一性和进一步的思想交流。英语语音教学仅限于对英语音标的学习,甚至由于各地师资水平层次不一,有的学生连基本的音标都没系统学过,造成的结果是只能靠汉语发音的所谓相似发音学习和记忆英语单词的发音。我通过2010和2011两个年度英语语音公选课的教学发现了一些问题,并针对学生英语语音能力培养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
1.学生语音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1.1语音基础差。
对于绝大多数大一新生来说,中学阶段的英语学习更注重语法能力和考试能力,教师不会花太多的时间更正学生错误的发音,更不用说系统讲解语音知识了。这就造成绝大多数大一新生缺乏语音知识,甚至连什么是音素、英语语音中音素的数量、元音音素和辅音音素的区别都不知道,更不用说了解英语语音中的重读、话语节奏、连读、同化、弱化等规则了。
1.2母语和方言的影响根深蒂固。
对于大学一年级的英语学习者来讲,汉语是他们学习、运用了近二十年的语言,因此,很多情况下更习惯用汉字或拼音标注英语单词的发音。汉字或汉语拼音对英语的字母、音标发音造成了极大影响。其次就是各地方言对于学生发音的影响。某些地域的方言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英语的发音,比如四川、山东、福建、广东等地。
1.3语音练习方式单一。
总体来说,语音教材均分章节介绍不同的音素、发音示意图、单词句子的读法、语音语调等,每章节后都附有近乎相同的词汇、短语和句子练习。另外,练习方式的枯燥、单一也使学生没有兴趣坚持练习发音。
1.4对语音学习重视不够。
许多学生都认为语音课就是读单词、短语、句子、文章,把语音课当做一门孤立的课程,并没有意识到语音教学和听力、基础英语、口语等课程的有机结合,也没有意识到学好语音对培养其他英语能力的促进作用。
2.学生英语语音能力的培养
2.1了解英语语音学习的相关知识,系统地学习语音。
学习语音时,首先要搞清楚字母、音素、音标,以及音节之间的关系。字母是语言的书写形式,英文中有26个字母。音素是语音的最小单位,是语音学家在分析和比较了许多种语言后概括出来的最小的语音单位,有48个,一般分为元音和辅音两大类。每一个英语词都有语音形式和书写形式,音标就是用来标记每一个词或字母的读音的书面符号。一定要把音标和写法相同的字母区分开来,音节是读音的基本单位,任何单词的读音,都分解为一个个音节朗读。
2.2克服焦虑心理,提高自信心。
焦虑是学生在学习中一种特有的心理现象,对英语学习者产生的影响不容忽视,大多数学生因为英语水平不高,怕读英语的时候出错、丢面子而紧张焦虑,从而不愿意开口练习,也因此语音能力得不到提高,继而影响英语其他能力的提高,形成一种恶性循环。学习者要摆正心态,放下包袱,不要因为害怕出错而不张嘴,出错并不一定是坏事,在练习过程中发现错误、及时纠正,才能达到提高语音的目的。
2.3了解英语音素的发音,多模仿、勤练习。
语音学习不仅是模仿,还要明白发音的原理,做到自觉模仿,多加练习,但要避免用自己语言里近似的音代替别的语言里的音。比如,在教学中发现总有些学生把字母C[si:]发为[sei],把path[pɑ:θ]发为[pɑ:s]。音素[s]的发音原理为双唇微微张开,舌尖上抬,接近上齿龈,舌头自然放松,气流通过舌尖和上齿龈之间的缝隙,形成摩擦而发音,但声带不振动。音素[θ]的发音原理为舌尖微微伸出,上下齿轻轻咬住舌尖,送气但声带不振动,气流通过舌尖和上齿龈的缝隙摩擦而发音,但学生往往将舌齿音[θ]发为齿龈音[s]。
学生明白了音素的发音原理后,甚至可以做到无师自通。我们的发音器官都相同,发音原理大多可以通过自身的体验领会,并不难学。比如,清辅音和浊辅音发音的主要差别在于前者声带不震动,后者则需声带振动,在学习时可以把手放在喉咙处体验领会。
2.4克服方言影响,讲好普通话。
有些同学由于受到方言发音的影响,在英语语音上发音不准确,比如[n][l]不分,尤其我院学生多来自山东省,许多内陆地区学生对英语音素[s][z]发不好,直接原因就与其方言的发音有关,这种现象被称为母语负迁移现象。母语负迁移现象是指学习者把母语的某些语言项目直接迁移到目标语中,导致错位的出现。从上述例子中可以看出,说好普通话对避免类似负迁移现象有很好的作用。
2.5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营造语音学习氛围。
近两年我院开设了针对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语音选修课,学生们也确实有这样的需求,想系统学习英语语音知识,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的英语语音学习进行正确引导,方式方法要灵活多样,比如可采用小对话、小笑话、绕口令和英文诗歌等激起学生的兴趣和热情,提高教学效率。运用绕口令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锻炼学生舌头的灵活性,读音及辨音的准确性;用英文小诗训练语音技巧使乏味的语音教学变得生动有趣,听者也能从语言的音韵中得到美的享受,从而多学、多说、多练,提高英语语音水平,促进英语学习。
2.6利用网络平台,获取更多学习资源。
在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网络给学习者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与交流的平台。在网上有很多好的英语学习网站和视频,比如百度文库、大耳朵英语学习网站、普特英语学习、《疯狂英语》、《走遍美国》等,给学习者营造了一种相对宽松的学习环境。学生还可以通过看原声电影、听英文歌等方式,轻松地培养语音能力。
3.结语
英语语音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使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创造机会让学生通过语音学习学会交际,最终使学生全面提高英语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胡壮麟.语言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2]王桂珍.英语语音语调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