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商鞅变法的影响

商鞅变法的影响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商鞅变法的影响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商鞅变法的影响

商鞅变法的影响范文第1篇

[关键词]商鞅变法;司马迁;司马光;比较;史学取舍

一、从商鞅早年经历浅析变法动机

对商鞅求见秦孝公之前的人生经历描述,《史记・商君列传》和《资治通鉴・卷二》(1)基本一致。商鞅在年轻时就“好刑名之学”,辅佐魏相公叔座担任中庶子的职位。商鞅拥有才能,公叔座在病重时嘱托过魏惠王要利用此人才,“愿王举国而听之”,如果不用“当杀之”,但是魏惠王却根本没把公叔座的话当成一回事,认为“公叔病甚,悲乎”,甚至认为听了他的建议,“岂不悖哉”。由此看出,商鞅并未受到重用,这可看作是他日后西入帮助孝公的巨大动因。

至于商鞅为什么到了秦国,秦孝公通过什么任用了商鞅,两书的描述有了明显的详略之分。《资治通鉴》中详细描写了秦孝公的一段招贤令,写到秦孝公回忆秦穆公的光辉,“思念先君之意,常痛于心”(2),他希望“强秦”,这也是秦孝公日后迫切希望采取措施巩固统治的原因。除了统治者的强国目的,商鞅本人也有自己的私人目的,孝公的法令中说“宾客群臣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3)。前面已经提到过,商鞅在魏国不受魏惠王的重视,有了这么好的成名逐利机会,商鞅自然不会放弃,大张旗鼓的进行改革便是迅速成名获取地位的有效方法。

商鞅说服孝公的过程,《资治通鉴》的描述十分简略,“卫鞅既至秦,因嬖臣景监以求见孝公,说以富国强兵之术”。而《史记》中却有段精彩的叙述。面对秦孝公,商鞅首先提出了“王道”,秦孝公不感兴趣,商鞅又提出“帝道”然而“未中要旨”,经过两次挫败,商鞅理解了秦孝公的想法,提出了“霸道”之说,孝公听得津津有味,“语数日不厌”。《史记》对这一段的描述恰好呼应了秦孝公诏令中说希望东伐,恢复秦穆公政令的美好愿望。同时也显现出商鞅渴望的到重用的强烈愿望,商鞅身为法家,也兼用了儒家的思想对秦孝公进行试探,他“挟持浮说”,正说明了他用了很大的努力迎合国君的想法以得到与其才能匹配的政治地位和经济财富。

总之,无论是秦孝公的强国目的,还是商鞅的个人目的,这两者都成为了开展商鞅变法的有力动机。

二、从商鞅变法措施谈变法的功过

商鞅在与甘龙、杜掣进行了一系列是否要变革旧制度的激烈争论后,秦孝公最终还是同意变法,“以卫鞅为左戍长,卒定变法之令”(4)。商鞅变法的措施在《史记》和《资治通鉴》有详细的描述。

商鞅变法措施颇有成效。经济方面,商鞅实行重农抑商,奖励耕织政策。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商鞅推行耕战的政策,不仅保证了战争的兵源,也促使了秦国经济的发展。

社会方面方面,商鞅实行奖励军功的政策,严禁私斗。这样不仅改善了民风,减少了争斗,也从实际上废除了士卿士禄制,使得军队的战斗力加强,提高了士兵的积极性,以立功为荣。而且据林剑鸣的《秦史稿》所说,当时的私斗其实所指的邑斗,也就是奴隶主贵族争夺土地的争斗,所以商鞅法令的出台也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奴隶主势力的扩张。行令几年后,“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什伍制度,制度很大程度上是对秦献公时期制定户籍的延续,法令出台使得秦国的人民不敢以身试法,有助于社会安定。

在《史记・商君列传》中还提到一点“民有二男以上不分邑者,倍其赋”,这一点在《资治通鉴》中被省略了。但这一点也是十分重要的,这一点也可称为小家庭制度。对于一户有两个儿子不分居的,就用强迫的方法,给以这类人加倍赋税的惩罚。这样移风易俗的做法,不仅有利于增加人口数量,还有利于保证国家对税收的征收,也改变了秦国以前的落后习俗,配合了当时社会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体制。

关于法令的实施,商鞅也并不是十分顺利的,司马光和司马迁二人都记录了两个小故事,一个是“徙木立信”,一个是惩罚太子犯法。司马光对“徙木立信”的整个做法是认同的,的确,“国保于民,民保于信。非信无以使民,非民无以守国”,这样的做法有利于推动了法令的实施。太子犯法后,商鞅严厉处罚了太子的老师和太傅,这种魄力使得“明日,秦人皆趋令”。商鞅这一行为是对壹刑也就是“刑无等级”、“无贵贱”很好的实施,同时这也是商鞅重刑主义原则的体现。

这些措施都是在显王十年之前发生的事,也是商鞅的第一次变法,经过了这次变法,秦国达到了“家给人足”的目的,对于商鞅本人来说《史记》中记载“于是以鞅为大良造”,他所想要的地位名声也已得到。

商鞅的改革措施是符合当时的历史趋势的,但他的重刑原则却使得他激化了与贵族奴隶主之间激烈的矛盾,“孝公卒,太子立,宗室多怨鞅”(5)最后得到车裂而死的下场。但这毕竟只是商鞅的个人悲剧,并不是历史的悲剧,商鞅死后,其变法仍然在秦国推行,可悲,可叹。

三、从变法评论谈社会意识与阶级局限性对史学家的影响

文末,两位作者都对商鞅变法发表了自己的感慨与评论。在商鞅的为人方面,司马迁和司马光不约而同地用了“刻薄”二字。司马光发表感慨时写到“而商君尤称刻薄”,而司马迁的描述更为直截了当“商君,其天资刻薄人也”一开始就将商鞅定性了。之后便是介绍一系列他所做的刻薄少恩之事,说他“刑公子虔”、“欺魏将”等等。其实“欺魏建”只是一种战争谋略,“刑公子虔”只是对商鞅法令的正常实施而已,只通过这些事情完全将他定为人品刻薄,这未免太偏激了。

这些评论也从侧面反映出社会意识对史学家的重要影响,曾振宇曾经说过,“中国历史有一个颇具规律性的现象,后一个朝代总是极力诋毁前一个朝代,以此来为当今朝代的存在寻找合理的依据”,司马光作为一个史学家,即使秉持客观的原则,贯承“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他还是不能做到完全摈弃政治功利和个人的感情因素。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周记显王十年发表了自己看法,此时只是商鞅的第一次变法。他主要是从诚信的角度发表看法,赞赏“秦孝公不费徙木之赏”的行为,来勉励“四海治平之政者”要注重诚信。司马光都没有对他使秦国富强的功劳进行赞美,而只是针对“诚信”发表了“夫信者,人君之大宝也”等看法,顺带还不忘骂上商鞅一句刻薄,这样的评论一方面是因为司马光坚守“鉴于往事,有资于政道”的原则,想要通过历史事件来劝勉现在的帝王,从历史兴衰成败中提取治国的经验。一方面也是因为司马光所处的社会环境,司马光生活在宋真宗、宋神宗时代,正是王安石变法开展之际,虽然与王安石私交还不错但是在政治上的意见摩擦还是很大的,在政见不同、难于合作的情况下,司马光请求担任闲职开始著史,从阶级角度看,司马光依然是地主阶级保守派,站在保守的立场上,司马光对自上而下的改革创新有着一定程度上的偏见也就不足为奇了。

由此可见,当时的社会意识对史学家的影响依然是巨大的,史学家还不能完全站在历史的高度看问题。虽然《史记》和《资治通鉴》在著述时都秉持了尊重史实的基本原则,但其中的取舍之处也启示我们作为史学研究者要有谨慎对待史料的研究态度。

参考论文:

[1]冯雨晴,从变法者角度看商鞅变法成败.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

[2]曾振宇,历史的商鞅与符号化的商鞅.齐鲁学刊,2003,(6).

[3]洪家义,论商鞅变法.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1).

[4]彭秀礼,孟子改良思想与商鞅变法主张的比较分析.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5).

注释:

1为行文方便,以下简称《史记》与《资治通鉴》。

2《资治通鉴》卷二,周纪二,显王八年

3同上。

商鞅变法的影响范文第2篇

一、教学目标

掌握春秋战国时期铁器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广;都江堰的修建;商鞅变法主要内容及其历史作用,封建制度的确立和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教师解决办法:在课堂教学中突出一个“变”字,突出几个变化:生产中的变化――生产工具、生产设施、生产方法引起了社会生产关系的变革,从而引起了社会制度的变化,让学生对“大变革”时代有更为深入的理解。

指导学生分析商鞅变法的背景、内容、意义,培养学生初步理解、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教师解决办法:采用采访形式模拟商鞅变法时商鞅对变法内容的考虑,模拟秦国的农民、士兵、商人对商鞅变法的反应,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个问题。

二、重点和难点

1.重点:商鞅变法的内容及历史作用。教师解决办法:教师通过模仿央视《对话》栏目的形式,把商鞅作为采访对象,把学生作为参与观众,让学生对商鞅变法的理解更加具体化和直观化。在讨论过程中让学生自己说说对变法的看法,了解商鞅变法是符合历史发展潮流的,是顺应民心的,所以带来了秦国生产力的发展和富强。

2.难点:生产技术的进步、商鞅变法与大变革时代之间的关系。教师解决办法:生产技术的进步通过对春秋战国前农具质地材料的演进使学生了解生产工具对于生产的重要性,以理解整个教学过程中为什么把生产技术的进步作为商鞅变法的背景。有了生产的进步才有了生产关系的变化,才有了对变革的要求。

【课型选定】

基于对教学目标和对教材、学生知识、心理等的分析,课型选定为:师生合作型的活动课。

【课堂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第七课《大变革时代》,看到这样的题目你有什么感想?

生:改革的时代,变化的时代,是一个日新月异的年代。(学生回答有多样,关键是了解变革就意味着改革,意味着除旧革新。)

师:同学们回答得很好,那么改革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今天老师就带大家以古论今,从发生在春秋战国时期的这场变革谈起,来看看到底什么是改革?

【课堂教学】

师:今天我们这堂课,老师要布置给同学们一项重要任务,就是一起来寻找大变革时期里发生的变化。大变革时代到底发生了哪些变化?请同学们在听课的过程中来归纳一下,看谁找得多,记得全。

师:好,下面我们就来找找看,大变革时期的第一个变化是什么?

变一:铁农具的广泛使用。

在讲铁农具广泛使用以前我们先来回顾一下,在这之前,人类使用过的劳动工具有哪些?

师(总结学生的回答):打制石器,到骨质或木制的耒耜,原始社会晚期又出现了青铜农具,春秋时因为铁制品非常锋利和坚硬,比较青铜制品制作起来容易,而且价格低廉,所以铁制的农具迅速而广泛地被使用了起来。

变二:牛耕的使用。

师:铁农具的推广,大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当时标志着生产力提高的另一个方面是牛耕。

(展示FLASH)师:看完这段FLASH你有什么体会?

生:牛耕比人耕速度快而且省劲得多了。

师(总结并过渡):铁农具和牛耕的广泛使用和推广,使得社会生产力大大提高了。同时为精耕细作、扩大耕地创造了条件,为了更好地耕种,很多人想到了兴修水利来灌溉农田。于是,战国时期各国纷纷兴修水利。其中最著名的是秦国的都江堰。

变三:水利工程著名的都江堰。

师:都江堰于2000年11月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目,说明都江堰在世界上还是很知名的。都江堰是一个非常伟大的工程,是由秦国蜀郡太守李冰修筑的防洪灌溉工程。下面我们共同来了解一下都江堰这个水利工程的运作原理是怎样的?

生(观看介绍都江堰的FLASH和图解,并总结):现在我们都了解了都江堰的工程原理,它根据防洪灌溉的需要,做到“旱则引水沁润,雨则杜塞水门,随时调节内江的水量。

都江堰使原来“旱涝多变”的成都平原变成“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一直以来的水患变成了水利。

师:好,以上我们讲了春秋战国时期在生产生活上发生的很多变化,铁农具、牛耕的广泛使用,以及水利设施的建设变水患为水利等。下面我们来看看大变革时期的最重要的一个变化,就是商鞅变法。

变四:商鞅变法。

师:在战国初期,秦国相对于中原和东方的一些大国来讲势力比较落后,为了让自己强大起来,秦国出现了一位开明的君主“秦孝公”,他想变法图强,于是下令招纳贤人进行改革。商鞅便应约而来,协助秦孝公进行改革。

前面我们已经学习过了春秋以来,由于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广,高效率的工作速度使大量荒田被奴隶们开垦出来,而新开垦出来的荒田就变成了部分奴隶主“私田”,于是越来越多的劳动也压在了奴隶身上。奴隶生活更加悲惨,开始趁机逃亡来摆脱他们越来越悲惨的命运。面对这种部分奴隶出逃而手中奴隶则无心劳动的情况,当时的奴隶主就开始改变自己的剥削方式,不再强迫奴隶在自己的田地上耕作了,而是把这些田地出租给这些奴隶,并且约定每年收获时奴隶上交一部分粮食作为田租,其他留给奴隶自己。这样一来,这些私田的主人就是原来的奴隶主身份就发生了变化,从奴隶主变成新兴的地主,而租种这些土地的奴隶转变成了农民。

到了战国时期,新兴的地主阶级为了确立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先后在各国掀起变法运动。其中,以秦国的商鞅变法效果最显著。在这些变法中,影响最大、效果最显著的便是商鞅变法。为什么商鞅变法会有如此显著的效果呢?商鞅变法究竟有哪些内容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商鞅变法。

(模拟中央电视台访谈节目,采访“商鞅”。)

大家看到这张投影一定会觉得既熟悉又奇怪,知道的同学能一下就认出这是中央电视台一个非常著名的访谈节目“对话”栏目的片头。但是台标怎么是秦国国家电视台呢?其实没错,我们下面就是要模拟一场两千多年前由秦国国家电视台主办的访谈节目“对话”。从现在开始,我们的课堂就成了电视台的摄制现场,而在这里的每一个人就都变成了摄制现场的观众和嘉宾。

而我呢,就是这个访谈节目的主持人,当然不能我一个人唱独角戏,我们还要请一位接受采访的嘉宾――商鞅先生,现在有同学愿意和老师配合扮演商鞅接受我的访问吗?有愿意的同学就自己上来,我在上面等你。(搬凳子,上台,有同学走上来)好,同学们应该给他点掌声好吗?

各位观众,各位嘉宾大家好,欢迎收看本期的对话栏目,我是栏目主持人。现在我们国家正在进行着一场如火如荼的改革,就是著名的改革家商鞅进行的变法,对他进行的这次变法在大街小巷,甚至各大媒体网站都褒贬不一,今天“对话”栏目有幸请来了这场改革的核心人物“商鞅”,请他直面全国的观众来谈谈这次变法。大家欢迎。

师:商鞅,你好。今天非常高兴地请到了你,听说您是因为我们国君秦孝公招纳贤人进行改革,你就来到了我国。首先谈谈您来秦国实施改革最初的感觉吗?

商鞅:主要是旧贵族反对我变法,但是我不计较这个。因为你看商汤王、周武王他们都进行了变法,国家才富强起来的,所以只要对国家有利就要改革。

师:那你有哪些改革措施呢?

商:首先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

师:这个措施是不是就是国家在法律上承认了地主和自耕农的土地私有权,自由买卖也成为合法的了吗?我认为这对于新兴地主是个非常好的消息。现场有新兴地主的代表吗?这个变法措施您应该是非常支持的了。您愿意给大家说说,如果法律确认你对土地的私有权,你将怎么做?

(作为“新地主”的同学各抒己见。)

师:很好,其实,在这之前其实民间就有了土地私有的现象,还有人出租土地,招揽人给他耕种,这个法律的颁布实际上就是使这种现象合法化了,对吗?那您的第二条措施呢?

商鞅: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

教师:免除徭役是好事啊,老百姓就不用为政府承担无偿的建设和修建各种公用设施的任务了,减轻了老百姓的负担。现场有农民朋友吗?能给大家讲讲你们听了这个措施后的感想吗?

(作为“农民”的地主各抒己见。)

师:这两项措施真好,有利于调动我国人民工作和生产的积极性,有利于我国经济的迅速腾飞啊。

(教师思路:以下有关商鞅变法措施奖励军功和建立县制教师和学生都用这种思路,以采访的方式为主,先由“商鞅”阐明改革的措施及其详细的实施内容和措施的必要性,再由教师采访“现场嘉宾”让学生对这些措施各抒己见,讲讲自己的想法,最后由教师总结改革措施的益处并“结束采访”。)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看了这段采访一定都非常了解商鞅变法的内容了,现在老师给大家两分钟的时间,平复一下刚才激动的情绪,回到今天金陵中学的课堂上来,大家一起来看看书,在书上找到商鞅变法的内容,再把它看一遍,然后再想想商鞅变法对当时的秦国和之后的秦国产生了哪些影响,有什么重要意义?

生: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师:其实除了商鞅变法之外,战国时期还有很多国家都进行了变法,封建制度逐步构建起来。奴隶主的身份转化成了地主,奴隶转变成了有了人身自由帮地主干活的农民。有了地主和农民的这对生产关系,封建社会就形成了。因此,战国时期是我国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时期。(请同学在书上将相关内容勾画出来。)

【巩固小结】

商鞅变法的影响范文第3篇

1、商鞅兵败被杀死在郑国黾池,之后商鞅的尸体被运回咸阳,秦惠文王下令将商鞅处以车裂之刑,商鞅死后,其家眷也都被诛杀,他所推行的商鞅之法仍然保留,可以说商鞅对秦朝影响深远,就算商鞅不在了,他所开创的制度条例已经根深蒂固。

2、商鞅(约公元前395年-公元前338年),姬姓,公孙氏,名鞅,卫国人。战国时期政治家、改革家、思想家、军事家,法家代表人物,卫国国君后代。

3、商鞅辅佐秦孝公,积极实行变法,使秦国成为富裕强大的国家,史称“商鞅变法”。政治上,他改革了秦国户籍、军功爵位、土地制度、行政区划、税收、度量衡以及民风民俗,并制定了严酷的法律,经济上,他主张重农抑商、奖励耕战;军事上,他统率秦军收复了河西之地,被秦孝公赐予商於十五邑,号为“商君”,史称为商鞅。

(来源:文章屋网 )

商鞅变法的影响范文第4篇

关键词:中学 历史 诚信 影响

诚信,即诚实守信。诚指的是真诚,说老实话,办老实事。信指的是守信,不轻易许诺,许诺则信守承诺。无论何时何地诚信都是为人最重要的品德,中国自古就有"一诺千金"、"一言九鼎"的佳话。历史教学是同学们树立诚信意识的"杠杆",是同学们树立诚信意识的有利条件。历史情境不仅能唤起同学们的爱国情感,而且能够提高同学们的综合素质;历史人物能够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历史规律有助于指导学生行成正确的人生观。中学历史教育能够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要对中学历史教学引起足够的重视。

历史学科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它涵盖了社会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如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中学历史教学对学生诚信教育有着重要的影响,体现在:

一、 中学历史教学课程中含有诚信教育要求的标准

中学历史教学课程中含有要求理解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标准,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对当代中学生树立争取的世界观价值观有着重要的意义。经过数千年的孕育和积淀,中华优秀文化和传统美德中诚信是必不可少的美德之一,是每个人的立身之本。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尤其以诚信为重,"诚者,天下之道也。"以诚待人,讲守信用是监理和谐社会的首要条件。在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青少年人群中讲求诚信显得十分必要和紧迫。所以,教师在建立教学内容时就更加要注重同学们诚信意识的培养和提高,在潜移默化中对同学们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为同学们立足社会奠定扎实的诚信基础。在历史教学中,要注重对"移木为信"之类的注重诚信的典故的讲解,让同学们明白,取信于民是历史人物取得事业上的成功的前提和条件。历史教学课程是以诚信教育为基本要求的,在遵循这一要求的基础之上对教材的内容进行整理编排,从而使诚信教育系统的展示在课本之上,为诚信教育提供了前提条件。

二、中学历史教学内容中含有大量的诚信教育

古今中外的历史中,涉及到诚信问题的具有代表意义的历史人物和历史故事不胜枚举,这些内容都或隐或显或直接或间接的分布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有正面的例子也有反面的例子,通过不同的方式对同学们的诚信意识产生着深远持久的影响。使同学们在历史的学习中,不仅掌握了历史知识还在树立了诚信意识。有关于诚信的至理箴言更是数不胜数,如:"学者不可以不诚,不诚无以为善,不诚无以为君子。修学不以诚,则学杂;为事不以诚,则事败;自谋不以诚,则是欺其心而自弃其忠;与不诚,则是丧其德而增人之怨";"故君臣不信,则国政不安。父子不信,则家道不睦。兄弟不信,则其情不亲。朋友不信,则其交易绝";"言必信,行必果";"人,以诚为本,以信为天";有关于诚信的历史事件更是比比皆是:"烽火戏诸侯";"完璧归赵";"三顾茅庐";""......

历史教材中的诚信材料都是前人经过千百年的锤炼而传承至今,都是能够经得起时间和历史的推敲,具有较强的可信度和说服力,是诚信教育的有利素材。

三、 历史教学为同学们树立了正面楷模

诚实守信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讲求"真",也就是追求事物的真实面目。在中学历史教学中还历史人物和事件一个公平公正的评价,绝不美化或者丑化任何一个历史人物或历史事实,这是对诚信的一种最好的诠释。在中学历史教学的商鞅变法中,就给了商鞅变法一个公平的评价。商鞅变法巩固和加强了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有助于秦国的法治发展和完善,秦国在商鞅变法后迅速的强大起来,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但是,焚书坑儒的做法也使文化的丰富上受到了严重的打击,过于严苛的法令也是百姓受到了很严重的摧残,使民心向背为秦朝的灭亡埋下了祸根。在对商鞅变法这一历史事件的评价中可以看出对商鞅变法的评价是客观的、尊重历史的。

中学历史教学中,"立木为信"的典故为同学们树立诚信意识起到了榜样的作用。春秋战国时期,秦国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变法。当时处于战争频繁、人心惶惶之际,为了树立威信,推进改革,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门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当众许下诺言: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赏金十两。围观的人不相信如此轻而易举的事能得到如此高的赏赐,结果没人肯出手一试。于是,商鞅将赏金提高到50金。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终于有人站起将木头扛到了北门。商鞅立即赏了他五十金。商鞅这一举动,在百姓心中树立起了威信,而商鞅接下来的变法就很快在秦国推广开了。新法使秦国渐渐强盛,最终统一了中国。(出自司马迁《史记》--《商君列传》里的商鞅变法"立木为信")这样的诚信故事对同学们树立诚信意识起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为同学们树立了正面的楷模。

四、 历史教学为同学们诚信价值观的树立加强了引导

中学历史教学既注重发挥典型案例教学又注重使学生明确诚实守信的意义和价值,更加注重了社会力量的发挥。在教学中由远及近的对历史进行讲解,对诚信加以说明,并且联系实际进行诚信教育对同学们诚信意识的树立起到了引导的作用,使同学们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唤起自身的诚信意识,最后成为一个讲诚信的高素质人才。在日常中学历史教学中,老师的政治素质、职业素质和工作态度都对同学们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老师所遵循的"既言传,又身教,身教重于言传"的原则,时时刻刻都在提醒自己注意作为老师的一言一行,以业务本领来指导学生,以高尚的诚信人格来感染学生起到榜样的作用,身体力行的进行诚信教育,绝不敷衍了事。

参考文献

[1]陈萍.中学生诚信教育迫在眉睫[J]

[2]孟小春.浅谈中学历史教学对学生诚信教育的影响[J]

商鞅变法的影响范文第5篇

新编历史教材中有许多形象的插图,生动有趣、直观形象,教师要合理利用教材中的插图,在教学过程中图文并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利用插图结合教材知识,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记忆力和理解力。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点,将教材内容与插图有机结合,给学生细致讲解,引发学生兴趣,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如在教学《战国七雄》时,教材中有一幅《商鞅舌战图》,而该课的重点内容是商鞅变法,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商鞅变法的情况,我先从这幅图开始讲起。这幅图画的是当时商鞅与大臣们舌战的情景,中间坐着的就是秦孝公,手拿竹简、振振有词,与大臣进行辩论的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改革家商鞅,商鞅在辩论中喊出“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的变法口号,意思是说只要变法对国家有利、对百姓有利,就不必效法古代。

这一历史性的大辩论最后由秦孝公做决定,他同意商鞅进行变法,这才使得商鞅变法得以实施。学生深深地被这个故事吸引,产生了求知欲望,接下来再通过具体的讲解让学生了解到商鞅本人的气概和才华、改革的不易和改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让学生从历史事实中概括出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为其理解秦灭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国家打下基础。这样,通过图文并茂的讲解,学生对这一历史事实的记忆更为深刻,对这一事实引发的历史作用以及对历史趋势的影响有一定的了解,并能按照自己的理解组织语言、表达观点。

二、巧设疑问,激发兴趣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孔子曾经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可见,学习本身就是一个产生疑问、解决疑问的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巧妙地设置一些疑问,让学生有一种“山重水复疑无路”的感觉,然后经过点拨、引导,又让学生感到“柳暗花明又一村”,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当他们解决掉一个疑问之后,得到了成功的,激发了求知欲望,从而又带着兴趣去探究下一个疑问,这样层层深入、不断进步。如在讲“纸的发明和蔡伦改进造纸术”时,我首先从现代生活中离不开纸让学生感受到纸的重要性,然后再围绕纸的作用展开疑问,如纸的发明时间是什么时候,造纸用的原料是什么,纸的特点有什么,纸和古代竹简、帛书比起来有什么优点,这样环环相扣,既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不断思考,锻炼思维能力,又使他们从中学到很多知识,对学习历史产生兴趣,提高了其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提高教学效率。(本文来自于《学周刊》杂志。《学周刊》杂志简介详见。)

三、创设情境,在体验中激发兴趣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中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善于为学生创设多种情境,让学生在独特的情境中体会情感,体会历史。教师在课堂中创设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情感,引发学生兴趣,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学到知识。教师对历史事实的教学一定要做到具体、生动,让学生犹如身临其境,感受历史人物的喜与悲,同时加深对历史人物和事实的了解,建立历史知识的系统。这样,通过情感教学,以情动人,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感知历史,认识历史,在历史学习中修身养性,陶冶自己的性情。

四、总结

相关期刊更多

软件工程师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辽宁省教育厅

休闲读品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陕西省纺织工程学会

北方论丛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哈尔滨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