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文艺心理学

文艺心理学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文艺心理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文艺心理学

文艺心理学范文第1篇

朱光潜先生主张人生的艺术化,他认为只有美才可以拯救人的心灵。但是,他像许多大学问家一样,言行有不一致的地方:他重视了心灵的美却忽视了外在的美。他穿着古旧的衣服,叼着大烟斗,从烟斗中发出的浓烟在他的银发旁边白皑皑升腾。这就是他留给人们记忆中的形象。他藏在眼镜片后边的眼睛永远是沉思的。就是这位老人,他在87岁高龄仍然用颤抖的手翻译了维柯的《新科学》。他一生追求着美,传扬着美,最后化为一座桥梁,从他身上,人们既可以回顾美学丰富的过去,也可以展望美学光辉的未来。

文艺心理学》从心理的角度来研究美。什么是美呢?这不是一个不用回答的人人都清楚的问题。比如,鲜艳的花朵往往在人们眼中是美的,但是,我们能说花本身是美的吗?如果花本身是美的,那为什么在我们心里想着别的事情或者烦恼痛苦的时候,我们会不觉得花美呢?可见,花美不美和人的心理状态有直接的关系。《文艺心理学》就是这么一本从心理的角度出发,告诉我们什么才是美的书。它系统介绍了西方现代美学著作,行文如行云流水,飘逸洒脱,是朱光潜先生代表作。写这本书的每一章,朱先生都要查阅几十部书才敢下笔,但是,读者一点都看不出其艰涩和费力的地方,相反会得到一种开启心智的愉悦。

内容便概

1.美和概念无关,是一种在聚精会神的状态下的心理享受。就像一个婴儿,父母告诉他面前的物体是一棵松树,他便记住了松树的形象,这个时候,他的头脑中不会出现另外一棵松树的形象,因为,他没有“松树”这个概念,所以也不知道松树的抽象的特点,而只是有一棵松树具体的形象。此时他获得的知识是“直觉”,等他大了,他会进一步获得“松树”的理性认识。审美就是这种“直觉”下才产生的心理享受。我们在欣赏一棵松树的美的时候,脑此文来源于文秘站网里完全被这棵松树的形象所吸引,忘记了周围的一切。植物学家看到松树,一心关心松树的生活习性,关心它的植物特性,这个时候他是不能进入审美的,因为他持着科学的态度;另一类人,一心只想着把这松树砍回家去会有什么用处,结果,他也没有享受到松树给他的美,因为他持着实用的态度。排除了实用的和科学的态度,又不考虑事物的抽象共性,只专注它给你的完整形象,这个时候,美才能产生。这就是物我两忘的境界。

2.审美要有种距离。莎士比亚写过一部关于夫妻猜疑的悲剧,叫做《奥赛罗》。假如一个人素来疑心妻此文来源于文秘站网不忠实,受过很大的刺激,一定比寻常人更能了解剧中奥赛罗的痛苦,他本来更应该从此剧中得到审美的享受的,可是正因为他事事都把剧情和自己的身世联系起来,限制了他对全剧其他内容的理解,不能真正达到欣赏。所以,人必须和美的对象保持一定的距离才能审美。人们都知道“雾中看花、水中望月”中的花和月比现实中的花与月要美,是因为人们和它们有了距离。距离太远以至于看不清楚了,也同样达不到审美的效果。过分理想化的作品和人们生活离得太远,过于写实的作品又和人们的生活离得太近,都不能产生很好的审美效果。“不即不离”是艺术的原则。

3.立普斯的移情说。德国美学家立普斯认为,“移情作用”是美学上一条基本原理。还举松树的例此文来源于文秘站网。当我们欣赏松树时,不知不觉达到了物我两忘的境界。我们一方面把自己心中的高风亮节的气概移注到松,于是松树俨然变成一个人;同时也把松树的苍劲挺拔的情趣吸引于我,于是,自己也俨然变成一棵松树。这就是移情作用。大地山河以及风云星斗原来都是死板的东西,我们往往觉得它们有生命,有情感,有动作,这就是移情的结果。这些例此文来源于文秘站网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屡见不鲜。比如“天寒犹有傲霜枝”句中的“傲”,“云破月来花弄影”中的“弄”,都是体现着移情作用。

4.谷鲁斯的内模仿说。立普斯提出移情说后,人们就想知道为什么会在审美的时候有移情作用出现。后起的研究者认为这是由于人的生理机能造成的。举个例此文来源于文秘站网,比如说希腊“道芮式”石柱。占希腊的神庙建筑通常都不用墙,让一排一排的石柱来支撑屋顶的压力。这种石柱往往很高大,外面刻着凸凹相间的纵直的槽纹。照物理学说,我们看到石柱时应该觉得它承受重压顺着地心吸力而下垂,但是看“道芮式”石柱,我们却往往觉得它耸立飞腾,现出一种出力抵抗不甘屈挠的气概。这正是立普斯的移情作用的影响。但是为什么会发生移情呢?谷鲁斯说,移情作用就是内模仿。我观赏石柱时暗暗地模仿它的腾起,结果便有了运动的感觉。这种运动感觉微弱“无定所”,所以外射到石柱身上去。再比如,一个小孩此文来源于文秘站网在路上看见许多小孩此文来源于文秘站网在戏逐一个同伴,站在旁边观看了几分钟,越看越高兴,最后也跟着他们追逐。看来这几分钟的旁观就是对于那运动现象的最初步的美感欣赏。模仿是动物最普遍的冲动。

文艺心理学范文第2篇

关键词:《文艺心理学》;朱光潜;直觉;京派;认同建构

中图分类号:I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朱光潜在欧洲留学期间写成《文艺心理学》初稿,回国后用作他所任教的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的相关课程讲义,屡经修改增补,1936年方定稿,由开明书店出版。新增的五章内容以及原稿内部某些观点的调整,在反映作者本人美学意见“很重要的变迁”的同时,必然也在一定程度上追求与当时的学院氛围及学术环境接轨。由于作者的主观意图乃是介绍西方美学,并以中国古典传统映证之,全书与现实语境及当时文学现场的联系多少被隐蔽在了“洋人”与“古人”的身影之后。《文艺心理学》的地位被定位为朱光潜早期美学思想的代表作,“京派”代表人物的文学主张的理论背景、思想基础。然而仔细观察,全书所包含的惟一一处提及时人为例的注解,显然是归国任教以后增补的,却恰好紧密地将《文艺心理学》与其文学主张直接地勾连起来,能够作为一个探索其知行合一的突破口。

《文艺心理学》第十四章“艺术的创造(二):天才与人力”,根据里波等心理学家的论述,将文艺创造分为两种,反省的与直觉的。反省类的作者在创造之前已有明确的中心观念,直觉类作者则没有,只以平日普遍的修养酝酿观念,到时机成熟时以灵感的形式突然爆发,伴随着中心观念的发展完成作品。在并举歌德创作《浮士德》与《少年维特之烦恼》的不同过程为例之后,作者在括号中增添了一条注解:

“注:这种分别就是周作人先生所说的‘赋得’与‘偶成’的分别。‘偶成’全凭一时兴会,往往是长期修养后的收获。‘赋得’是有意为文,苦心刻划,许多大艺术家也往往走这条路,也不可一概轻视。据废名先生谈:他的散文小说都是惨淡经营的结果,他的诗则偶然兴到,一挥而就。这也是‘反省’和‘直觉’两种作法的好例。”

纵观全书乃至朱光潜20世纪30年代的早期著作,这是极少见的在学术论著中明确提及时人的地方。以周作人与废名这两位“京派”代表作家的创作观,来比附心理学意义上“反省”与“直觉”的创造方式。此举无疑直接引出了两个问题:一、“直觉”说作为克罗齐的代表思想,在《文艺心理学》及朱光潜的早期著作中被反复论及,而此处引入里波等人创作论意义上的“直觉”,与在全书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克罗齐哲学是否有关联?二、选择此二人的创作观为例,除却他们的观点带有的中国古典传统色彩,是否还有别的原因?与“反省”和“直觉”的生发又有何内在联系?

误读与纠偏

从“作者自白”来看,比起初稿,正式出版的《文艺心理学》对克罗齐的态度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增补的五章中,有一章是专门的“克罗齐派美学批评”,开始“根本反对克罗齐派形式美学所根据的机械观,和所用的抽象的分析法”。虽然克罗齐的地位在定稿中已经有所下降,但不可否认“直觉说”仍是朱光潜前期美学思想的理论基石。《文艺心理学》二十余万言,其核心是对“美感经验”的分析。他认为所谓美感经验,“就是我们在欣赏自然美或艺术美时的心理活动”,这种心理活动最基本的特点,就是克罗齐所说的“形象的直觉”。

外界事物被人的心灵感知,除了它的形象以外,还有许多其他相关的因素,如成因、效用价值等等;人们把握事物,除了用直觉以外,还要用知觉和概念等等。但是,直觉是对于个别事物本身的知,是“审美的知”;知觉是对于诸事物关系的知,是“名理的知”。在美感经验中,心所以接物者只是直觉,而不是知觉和概念;物所以呈现于心者是它的形象本身,而不是与它有关的其他事项。因此,朱光潜指出:“美感经验是一种极端的聚精会神的心理状态。全部精神都聚会在一个对象上面,所以该意象就成为一个独立自足的世界。”美感经验就是不带实用目的、不用概念地对形象的凝神观照;超概念、超功利的直觉静观状态是美感经验的最大特点。

值得注意的是,朱光潜在阐述克罗齐理论的同时,结合中国人的审美心理实践进行了中国化的解说。这不可避免地给《文艺心理学》带来了另一个问题,如沙巴蒂尼所说,实质上朱光潜并不是克罗齐的虔诚信徒,他援用克罗齐的术语和理论,存在相当程度的误读。如克罗齐曾鲜明地反对用心理学学说来解决美学问题,而朱光潜恰恰“把文艺的创造和欣赏当作心理的事实去研究”。而更关键的是,克罗齐在创造论的意义上强调直觉,认为直觉是文艺创作的动力,心灵创造性地赋予材质形式,使它们成为明确可知的意象,即使有判断,所起的作用也远远低于直觉,并且应当服从于直觉。可是朱光潜明确反对这种看法。“在艺术活动中,直觉和思考更递起伏,进行轨迹可用断续线表示。形式派美学在这条断续线中取出相当于直觉的片段,把它叫做美感经验,以为它是孤立绝缘的。这在方法上是一种大错误,因为在实际上直觉并不能概括艺术活动全体,它具有前因后果,不能分离独立。”显然,在他看来,直觉只是凝神观照某一事物形象或创作过程中意象涌现的一刹那现象,在它之前与之后,抽象的思考、判断及道德、政治的观念等,都会对文艺创作发生作用。这与克罗齐把直觉看作创造的动因,统领整个创造过程的看法,是截然不同的。

已经有研究者分析了这种误读的成因,首先是朱光潜留学期间接触的克罗齐译本并不完善,且以自身非理性主义的心理学知识背景去解读克罗齐;而相应的另一方面,中国传统文论多半基于体验式的反映论,极少分析综合性的创造过程,朱光潜习惯在传统反映论的框架内理解直觉,因而忽略了它能动的一面。直到四十年代,在着手翻译克罗齐《美学》原著之后,朱光潜才通过《克罗齐哲学述评》在这方面进行了突破反映论的纠偏。“这直觉不是被动的感受,而是主动的创造。主动者是心灵,被动者是直觉以下的物质,……印象成了意象,物质得到了形式,就是直觉,也就是表现。”

那么当他在“艺术的创造”章节中使用另一种意义上的“直觉”,并以京派作家的创作论比附、阐释时,便流露出了一种过渡阶段的非自觉色彩。他已然意识到“直觉”的价值应当突破经验哲学的反映论,但对克罗齐的理解的局限让他不能从“美感经验”系统之外来发掘克罗齐哲学中“直觉”的意义。于是选择了他熟悉的心理学知识背景之下,相对更浅显、常识化的另一个“直觉”,甚至可以说,利用字面意义上的重复多义的巧合,不自觉地来补完创作论上“直觉”的空缺。而深究起来,将“反省”与“直觉”的对立统一关系,与周作人“赋得”与“偶成”,以及

废名“惨淡经营”与“偶然兴到”这样充满传统文论色彩的论述接轨,除了与原有的习惯框架保持联系以寻求稳定结构与安全感的因素以外,更隐含有文化立场的复杂成分在其中。

文艺的双重维度

朱光潜推崇周作人的缘由,早在1926年《雨天的书》评论中便流露无疑。“像是偶然的凑合,但是实际上这并非偶然。”“这种清淡的文章比较装模作样佶倔聱牙的欧化文容易引起兴味些。”在1937年创刊的《文学杂志》“编辑后记”中,他留下了其学术生涯中少见的作品评论文字,认为周氏看似“偶得”的小品文,“思想宽大,见识明达,趣味渊雅,懂得人情物理,对于人生与自然能巨细都谈,虫鱼之小,谣俗之琐屑,与生死大事同样看待”。对于废名的小说,他更是给予了极大的器重,然而强调的却是它与周氏小品文不同的“浓厚”、“彻悟”的一面。“《桥》是在许多年内陆续写成的,愈写到后面,人物愈老成,戏剧的成分愈减少而抒情诗的成分愈增加,理趣也愈浓厚。”

朱光潜对二人的推重,着眼点虽然不同,但其内在的共通之处是京派趣味的“反差转合”结构模式,周文的意义在于“言近旨远”,而废名的魅力则落实于“愁苦之音以华贵出之”,一方面,作品的言与旨或立意与情感之间,态势互逆,充满张力,但另一方面,互逆的双方在审美效应上又能“欣合无问”,共同形成厚重而有韵味的艺术整体。这种结构模式不仅存在于作家的创作实践内部,更存在于京派文人群体的构成关系之间。当朱光潜将周作人“偶得”之小品与废名“经营”之小说并举,认为“反省”与“直觉”不可偏废轻视时,无疑已经在学理化的《文艺心理学》中,不经意地完成了京派趣味的一次自我指涉。

对于各种“反差转合”,朱光潜有清醒的认识。“有意要调和折衷,和有意要偏,同样地是成见。我本来不是有意要调和折衷,但是终于走到调和折衷的路上去,这也许是我过于谨慎,不敢轻信片面学说片面事实的结果。”这话不仅适用于《文艺心理学》内部并非无懈可击的对思辨派与经验派的调和,也适用于京派趣味在现实中的尴尬立场。在当时的语境下,京派追求文学本身的内敛与圆融自足,依然具有其执着的现实目的:反拨左翼对文学的宣传工具化,反对片面强调文学的现实功能。但是京派文人松散的结构、学院派相对狭小的圈子以及疏离政治的态度,都大大限制了其影响的力度。调和折衷,在学理上和实践中,同时呈现为一种若即若离而力不从心的姿态。

后来,朱光潜还撰写了《诗的普遍性与历史的连续性》一文,进一步阐释京派的文学立场,认为“诗与艺术本来都是天机与人巧的配合,天机是情感思想与语文的孕育,人巧是洗净这三个要素的工具”。“诗的生命有纵横两方面:横的方面是当时全民众所能表现的公同的精神,纵的方面是全民族在悠久历史上的成就。”文学既是当时风气的反映,又是历史传统的继承。文章末尾尖锐地指出,文学不可能打破传统而生存,新文学惟一的出路是恢复传统,文学在不了解自己的民族传统的同时盲目移植西方传统,同样只能流于空洞,疏远民众。其时与《文艺心理学》出版、《文学杂志》的发刊已经相隔十年,朱光潜经历了不断的反刍,将“反省”与“直觉”合一的京派创作论折射出的趣味观,上升到了“天机”、“人巧”乃至历史文化整体视野的高度,其间流露出的使命感与在新诗问题上的实践性意义,多少弥补了早期学院风格的不足。但是随即而来的一波波时局演变与政治风潮,已经不允许他在这个问题上继续徘徊下去了。

认同的建构

通过一条注解折射出的内涵,我们可以看到,以《文艺心理学》为代表的朱光潜早期美学思想与文学主张,借助有生命力的西方思想重新阐释中国,在一定程度上启发了中国文化在内忧外患之下的曲而求生,但另一方面不可忽视的是,《文艺心理学》所蕴含的人文趣味远远超过了科学主义,与当时的社会维度也并不合拍。作为中西思想碰撞交汇的夹缝中的老一辈学人的代表,其经历的焦虑与抗争可见一斑。他们所面临的,既是一个语境转换的问题,同时也是一个主体意识转变的问题。重新梳理以上的论述,我们或许能从一条注解的裂隙中,窥见变革中的文化共同体内,那一代研究者寻求立足点的认同过程。

首先,《文艺心理学》1936年由开明书店出版后,曾一度引起热烈的反响。学术界对其评价极高,朱自清在代序中赞扬其为“美育代宗教说”以来,第一部“头头是道”的书。朱光潜以其作为教材在北京数所大学设课,进一步奠定了自身在“京派”文化圈中的地位与影响。而来自梁宗岱、巴金等人少量的批评声音,也是伴随着对“主流”的敌意以及“边缘化”的自我标榜出现的。这些都从反面证明了朱光潜及其著作在当时学院之中的有力影响。他通过在学院环境中建立学术范式的实践活动,在文化共同体机制的权力运作中获得了合法性地位。

与此同时,身处不同文化力量的交错影响下,目睹学术界价值标准与话语方式的全面西方化,朱光潜也试图利用自身的合法性地位,在学院环境中重建、扩散与传统和特殊历史体制的关联。通过学理上的折中性,呼应标榜纯正的文学趣味,对抗社会政治对学术界的侵蚀和对文学主体性的压迫。《文艺心理学》及其早期探索无疑是一种乡愁话语,一方面由特定文化变迁催生,对现状产生应激,另一方面却试图与传统保持连续性,处处流露出危机感与否定意识。通过“调和折衷”的学院范式与“反差转合”的文学趣味自觉不自觉的结合,他在共同体中寻求到了情感依托,但是由于自身认识的局限,这种中和不可避免地存在捉襟见肘的漏洞,且态度相对过分柔和,未能与当时社会维度中处于时代强势地位的集体文化自我合拍,主体认同的分裂与迷离依然存在。

文艺心理学范文第3篇

文明礼仪学习心得感悟1   有些家长都不愿让自己的孩子看《漫画书》,说看《漫画书》浪费时间,对学习没有益处。可是,今天,我看到的四幅漫画,却给了我一个很大的启示,那就是:文明——只差一步。

  漫画的内容是这样的:一个女孩儿和一个男孩一起走路回家,路过了一个垃圾箱,那垃圾箱的旁边是一堆垃圾。确实,文明的确之需一步根本没有人愿意把垃圾投入垃圾箱里,现在,总有少数这样的人,不愿意多走这一步,而把垃圾随意地扔在垃圾桶周围。这样做方便了自己,却破坏了这个城市的公共环境,这样的人真可耻!

  女孩儿和男孩儿露出惊讶的表情,这时,女孩儿对男孩儿说:“我们一起来收拾这些垃圾吧!”男孩儿对女孩儿说:“好的。”开始行动了,女孩儿脑子一转,说:“文明,光靠我们两人,是不行的”,女孩儿又对男孩儿说:“我来收拾垃圾,你来写‘文明只差一步’的公告牌,好吗?”“好的。”男孩儿就行动起来了,便从书包里拿出一张纸和笔,趴在地上写着:文明——只差一步。”女孩儿在拾垃圾,不怕脏,满身大汗地捡完了垃圾,就在垃圾箱的外部贴上“文明——只差一步”的温馨提示语,女孩儿竖起拇指赞美男孩儿说:“你写的毛笔字,真好看!”男孩儿回答说:“谢谢!”说完二个人便一起回家了。

  从这个故事我明白了:道德有时候,只是一个是与非的问题,“是”,就是多走几步,把垃圾放到垃圾箱中;而“非”,就是少走几步,把垃圾扔到垃圾箱的附近。文明也是衡量一个人品格修养的试金石,但实践起来却很难的道理。这时,我心又想到:爱护环境,人人有责。爱护环境要从我做起。我决心要做一个爱护环境的小卫士。

  文明礼仪学习心得感悟2

  礼仪是无处不在的,它可以表现出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它可以增进人与人之间的友谊,它的作用太多太多了。它在人生中、生活中都非常重要。

  礼仪就是尊重自己、尊重别人需要的仪式。礼仪所体现的不仅是个人有礼貌的简单层次、更是反映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明程度。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都有自己的爱好和行为习惯,有人说这是不能改变的,我认为不是不能改而是你有没有信心去改,我想为了提高国民素质,每个人都应该尽心尽责,努力改变自己的不良习惯和行为。教师是学生的良好表率。我身为教师,礼仪尤为重要,孩子天性好模仿,他们学习说话,待人接物,往往都是从模仿开始的。作为孩子的教师自然是他们学习的榜样。

  首先是教师的形象礼仪。一个人气质、自信、涵养往往从他的姿态中就能表现出来。作为塑造人类灵魂工程师的老师,更要注意自己在各种场合的行为举止,做到大方、得体、自然、不虚假。因此作为教师,首先要注重形象礼仪,做到仪表衣着文明。教师的着装应符合身份——简洁、端庄。日常工作中,我重视对自身的要求。首先是发型,简洁利落。其次是衣着,保持得干净整洁,另外,服装的式样做到朴素大方,协调得体。

  其次是教师的举止礼仪。它包括坐立行的姿势,以及表情动作行为习惯等。如果教师注重了自己的着装,但在坐立行方面却做出一些不得体的行为,也是非常难看的。好的教师不仅通过在课堂上讲课实施教育,而且在日常生活中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以良好的道德风范,对学生实施教育,通过自己的存在,自己的人格,对学生发挥影响。因为“身教重于言教,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孔子曾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身正”是教书育人的先决条件,教师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必须身体力行,要求学生相信的,自己必须坚信不移;不允许学生做的,自己坚决不做;在学生面前做到的,在学生不在时也必须做到。

文明礼仪学习心得感悟3   在我们的生活中,时时刻刻要讲文明、懂礼貌,不骂人、不打架,不做伤害别人的事情。

  讲文明有很多事例:比如扶持弱势群体;再如给老年人、残疾人让座......做到尊老爱幼。《孟子.离娄下》说过爱人者,人恒爱;敬人者,人恒敬之。意思是你爱别人,别人也会爱你;你尊敬别人,别人也会尊敬你。由其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更能生动形象的表现出尊老爱幼的真正含义。

  在我们生活中不但要尊老爱幼,还要礼貌用语。礼貌用语可以让别人看出你是否尊重他人。例如:当朋友来你家坐客,客人到来时我们要礼貌的说:"请坐!""请进!"客人走时,要把客人送出门,说声:"再见!"等客人走远的时候才能回到家中,这也是文明、礼貌的表现。

  在社会上,很多人喜欢骂人、打人!这样做是不对的。大声骂人会挠乱公共秩序,动手打人一定会受到惩罚。如果你看到有人骂人或打架,一定要阻止,如果他们不听你的劝告,或骂你一句或打你一下,一定不要慌张,一定要去最近的电话亭打电话寻求警察的帮助,千万不可惊慌失措。

  总之,大家一定要文明二字记在心中,同时提醒身边的人也要讲文明,做个讲文明的人。

  文明礼仪学习心得感悟4

  讲文明,树新风。为了发扬中华优秀传统美德,争做一个有道德、讲文明的中学生,学校举办了一场文明礼仪专题讲座。

  这真是不期而遇,恰好为我们这些初来乍到的高一新生奠定了一些讲文明的基础。这次讲座由学校的冼书记亲临指导,一开场书记就为我们送上了一个完美的鞠躬,这引人注目的动作可以说是直奔主题,开门见山了。

  有句话说得好,人无礼,则不立。深入落实好文明礼仪的学习是我们建立人格的基础,是个人修养的价值体现。众所周知,文明礼仪是人与人在相互交往中的一种行为规范,它广泛存在于我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正是因为如此,我们做人的方方面面无论如何也离不开它。

  当我们有事需要有求于别人时,就常常要用到“请”,“拜托”“打扰了”“谢谢”这一类的词语了。不难发现,这些不足为奇的词语都是我们与人打交道时必不可少的,所以也就越来越凸显出了文明礼仪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与人交往时在客观上需要注意一些细节,处处做到仪表端庄、举止文明、谈吐文明就能给别人一种深刻的印象,给别人一种好感,这就能让别人更乐意地去帮助你。

  因此,在平常与别人交往时多用“请”、“拜托”、“谢谢”之类的词有益于更进一步人与人之间的友谊。有这两全其美的好事,又何乐而不为呢?

文艺心理学范文第4篇

行为心理主义作为心理学的主要流派之一,对其的主要观点进行阐述大致是从一下几个方面得以体现:第一,从行为心理主义来看,人的行为是受到外界的不同刺激影响而产生的,这其中既包括来自实体的刺激即来自于物理、化学、生物的刺激,也包括了来自虚体的刺激,即情感、思想、观念的刺激,这些刺激共同影响着人们的行为体现,因此人的行为不是由单一的某一种刺激的影响产生的,而是在多种多样不同的刺激作用下,所形成发出的。第二,在行为主义心理学的观点中认为,行为的产生是需要长期持续影响的,因此在这里突出体现了强化的概念,这也是被这一学派认为的实现行为体现的关键所在,其具体体现在人们对于某一目标或者想法进行实践的过程中,会不断的产生不同的行为进行目的的达到,在这个过程中就会有不断的强化产生,进而将行为得以体现,在这里,应当意识到对于强化来说,其分类可以分为两种,即正强化与负强化,正强化指的是通过某一反应的产生通过刺激来实现对某一行为的强化,实现某一行为的产生;负强化指的是通过某一反应行为的产生,来刺激行为的避免,进而消除该行为的产生可能。第三,在行为主义心理学中,认为有效的观察是实现学习的重要条件,是一个人产生反应进而发展成为行为的先决,对于观察本身而言也分为直接观察与间接观察,其作用与成效也是不同的;第四,在行为主义心理学中认为,人们的行为产生不仅仅是受到的外界的影响产生,同时也会个人的内在因素影响,二者共同作用产生行为的发展。

2.行为心理学对提升企业人力效率方面的经济分析

2.1在对企业员工进行培训中的行为主义心理学的运用

企业的运营发展过程中,员工是推动其不断发展的基础力量,因此,员工的专业素质与专业技能决定了企业的发展成效如何,所以对于员工的不断培养是企业想要实现自身发展的前提条件。企业对于员工的培养方式是受企业自身情况限制而多种多样的。但从行为主义心理学来说,无论是怎样的企业在开展对员工培训的前期都需要对员工的基本条件进行了解,结合实际情况设立发展的目标,同时,明确相关的开展模式,如专业知识讲座、技能培训班创立、实践性的训练等,从而使得员工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环境。

2.2通过行为主义心理学来实现对企业员工的激励

在企业的文化建设中,对于员工的有效激励能够实现企业文化的形成与良好工作环境的建设,同时,对于员工的有效激励能够提高员工对企业归属感实现员工的工作效率的提高与工作技能的发展。在行为主义心理学理论中,认为员工是否拥有对工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决定了其是否能够实现自身与企业共同发展的关键。对于员工的激励其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既包括物质激励,即通过运用工资福利的提高来满足员工的物质需求,只有使得员工的生活质量进行了提升,才能够使得企业员工能够有着更高的发展需求,实现其工作热情的提高。目前,不同的企业对于福利制度来实现对员工激励的模式与方法受其自身发展状况影响各不相同,但大多数企业都能认识到通过这种激励的方式能够实现企业员工对自身企业发展的推动,因此在对这样的激励制度进行制定的过程中,注重于对未来发展的规划,提供给员工一个良好的发展蓝图,但却难以满足员工当前的实际需求,无法产生强有力的激励效果。这就使得企业在对这项制度进行建立与完善的过程中,一方面需要对员工的发展进行长远的规划,另一方面也需要对员工目前的工作热情进行有效地激励发展,完善福利分配制度,无论是老员工还是新员工都能满足其工作的需求与报酬的肯定,同时也要建立并完善重大事故的应急措施,解决员工工作的后顾之忧。

2.3通过行为主义心理学来提高企业的凝聚力

文艺心理学范文第5篇

1.1一般资料

2009年~2010年随机抽取胃镜室检查病人200例,1月份100例为观察组,2月份100例为对照组。其中男120例,女80例,年龄14~78岁,平均41.3±16.0岁,排除有严重的肺部疾患、心脑血管疾病及极度虚弱者。两组性别、年龄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两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两组的术前准备、检查方法、用物、检查时间和操作人员均相同,其中观察组在预约时和检查前10min接受心理干预,对照组不接受心理干预,其余条件无差异。其余条件与干预组相同。检查前心理干预:护士热情主动地给病人讲解与该检查相关的医学知识,检查目的、方法、简要经过,检查中可能会出现不适感觉,应怎样配合才能缓解。发现患者的不正确认知或对镜检不利的应对方式,及时给予指导、纠正、安慰、疏导。还要向病人保证,医生会用熟练的技术仔细检查,并尽量减轻病人痛苦的。多用乐观的鼓励性言语肯定患者的勇敢行为,帮助患者良好地应对镜检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增强适应能力。检查前情绪干预:及时了解患者情绪变化,对恐惧、焦虑等负性情绪及时给予减缓或消除,耐心讲解情绪与疾病的互动关系,邀请病区检查效果好的病人现身说法,消除负性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检查中行为干预:帮助患者取左侧卧位,嘱精神放松,消除恐惧心理,说明检查时的痛苦、不适是短暂的,检查后一切均会很快恢复正常,应积极配合操作。检查过程中密切观察面色、神志、脉搏,变化,并告知只要积极配合,检查就会很顺利完成。当内镜至咽喉部时,嘱患者做吞咽动作;当内镜进入食管后,再嘱深呼吸,避免剧烈的恶心、呕吐和呛咳,并将唾液吐于碗盘内。操作者一定要动作轻柔,保持安静,以免增加患者紧张情绪。操作中不谈与患者无关的话语。检查中护士有意识地握住病人的手,表示安慰和鼓励,必要时让家属陪伴,增加安全感。检查后干预:术后告诉患者咽喉部不适或疼痛,2天内会减轻或消失,不要用力咳痰,防止损伤咽喉部黏膜,并且2小时后喝水,吃温凉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如有腹痛、便血及时来院就诊,感谢病人的配合。家庭成员心理干预:通过家庭成员进行心理干预,家庭成员的帮助会激励患者完成更多的心理行为,改变应激的应对方式,减轻患者紧张焦虑心理,家人的信心、理解、鼓励,能使患者意志增强,置管顺利。观测项目:询问并观察患者焦虑及恐惧情况并记录,从胃镜插入口腔开始计数直至检查完毕,记录恶心、呕吐次数,从胃镜插入口腔开始计时,直至检查完毕,记录检查完成时间。

2、结果

观察组预约时与插镜时平均值几乎无差异(P>0.05),对照组预约时与插镜时值差异明显(P<0.01)。检查中对照组心率,血压显著高于观察组(P<0.01)。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在胃镜检查中循环系统较稳定,观察组镜后恶心、呕吐次数与检查完成时间均少于对照组。通过采取积极有效的心理干预,病人紧张、恐惧程度明显减轻,恶心发生人数也明显减少(P<0.05)。

3、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