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人类的形成

人类的形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人类的形成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人类的形成范文第1篇

随着信息全球化及各种外史等书籍涌入我国,使我们更多、更深地了解了外部世界、了解了外部世界的历史观、文明观、及人类起源等种种学说。

笔者发现,由于种种原因,外部世界未能全面、深入地了解黄河河谷与黄土高原,以及由此产生的黄河文明。我们也未能就黄河文明与外部世界进行深入、广泛地交流与研究,等等原因导致了外国学者撰写的史书忽视或遗漏了人类最主要、最重要的一部分,造成全球历史文明观的片面性、人类历史的失实性、人类起源的多样性。

现在,外国史书,特别是西方的人类起源论、文明观、传播观已作为大学教材以全球史的面目出现在我国,并占据了一定的市场。而我们的史书,除采用传统的理论与观点外,更多地是照搬外史观点,并没有形成自己的、全新的、科学的、站在全球高度的人类起源论,人类文明起源及传播观。

因而没有各种文明参与讨论的史书,是不准确的史书。

每种文明都是全人类文明的一部分。而黄河文明的古老性、连续性、广泛性且黄种人占全人类的大多数,足以说明黄河文明的重要性,但我们的史书一直沿用外国人的观点。

如达尔文的人是由古猿演变而来的观点,影响了几代中国人的思想,而我们没有全新的理念推证人类进化,我们也很少怀疑人类的直系先祖是古猿。古猿真是人的直系先祖吗?

现在,美国著名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编著的《全球通史—1500年以前的世界》,定论全人类最早出现文明之光的是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之间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最早的文明是苏美尔人创造的两河文明。人类文明由此向全球四面八方传播。现斯氏的史书已作为中国大学的教材,我们能相信这种文明起源与传播观吗?人类文明之火真的就是苏美尔人点燃的吗?其文明何以产生?苏美尔人从何而来,又到何方去?没有答案。

如今,全球范围内又提出现代人类起源地在东非,这种以化古或基因的推证观点正确吗?古人类历史以新旧石器和铜器为标准划分科学吗?

而上述这一切,很难听到黄种人的声音,很少有黄河文明的参与,没有全人类大多数人及黄河文明为依据,现编的史书科学吗?客观、公正吗?因此我们有必要结合中外一切考古发现及现有的一切科学知识,深入研究人类历史,论证人类起源。

二、现人类起源学说不足之处与起源地必具条件

人类起源有二层含义。一个是人类的起源,指的是从古猿怎么演变成人或者是人是何种动物演变而成的问题。是从猿到人或猿是否是人的先祖之问题,这在时间上要久远的多。另一个是现代人的起源,指的是现地球上黄、白、黑、棕四色种人是何处、如何起源的。也就是说早期人类是如何演变成现代人的问题。这一段虽是整个人类进化中离现代最近的、局部的一个阶段,但却是一个很重要的一个阶段,因为只有弄清现代人类的起源才有利于弄清整个人类的起源,因此,应首先论证现代人的起源,然后再推证人类的起源。

关于现代人的起源,有二种理论。一种是“同源论”,另一种是“多源论”。同源论认为现代各色人种均为同一先祖,是人类早期智人,从某一地区起源,渐渐渗入世界各地。多源论认为现黄、白、黑、棕四色人种是由当地的早期智人以至猿人演变而来的。

持同源论观点的学者根据古化石及人类基因推测,现人类起源于东非,但各自理据不足。

如考古发现的化石中缺少古猿与南猿之间400万年化石证据及南猿与猿人之间20万年化石证据。因而无法证明达尔文提出的人是由古猿——南猿——猿人——人类的演变过程,即证据链缺少关键必要的环节。用片面的、单一的某地区化石的古老性寻找人类起源地,违背了人类是迁徙动物,有四处游走之规律,因而让人难以信服。另外,一旦证实人非猿而变,那么再多的古猿化石就不再是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再多的古猿化石若非现代人的直系先祖化石,也就不能做为现代人类起源的证据,所以,用化石推断人类起源是片面的,由于用古猿化石推证前提的不确定性,一些推论往往是徒劳的。因而化石可做为人类起源的证据之一,而非唯一。

用基因推测人类起源,亦可做为证据之一,但不能是唯一。因为同一先祖,其后代在若干万年后不同分支在同一时期内的遗传基因差异甚大,进化慢的(即生育繁衍周期长的)其基因虽更相似先祖,但环境产生的基因变异往往也会影响判断的正确性,更不能以现存的进化慢的基因视为各色人种共同先祖的基因,也不能将进化慢的地区定为人类起源地。再说进化慢的人类也存在着迁移规律。按哺乳动物迁徙规律,常常是最落后的类型被排斥散布在中心之外,而最强盛的类型则留在发源地或附近继续发展。基因判断法与此规律相悖,因而其推证也难让人信服。

多源论虽有一定道理,但不符合同类同宗的规律,只要是同类,归根结缔是同一先祖,四色人种无论从哪一方面推证都是人类,是一类必定是同一源头,差异只是进化的结果,其本质是一样的。

基于人类同源论,四色人种先祖在全球范围内,应曾有一个生存发展,生育繁衍后代的共同区域。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现人类的发源地——人类最古最大最好的家。三者缺一不可,比如,石器时代人类几百人或上千人群,彼此在相距较远的热带或温带草原、河边,狩猎、游牧游走不定,人类文明难以产生。即使有一处可容纳近百人的人类曾经生活过的自然山洞,后来种种原因被废弃,即使考古年代十分遥远(如上百万年),仍不能视为人类的起源地。人类起源地必须同时符合最大、最好、最古并具有产生人类早期文明的物质环境,且要有相关的综合证据佐证此区域为人类文明源头(人工取火与铜器的产生地),同时这个区域必须具备家的特性,即有人类不断繁殖物质条件。源地的人口在石器时代至少保证在三百万左右。最古时间应定在新旧石器时代即20万年前后。最大面积应在50万平方公里以上,且周边生态环境、交通条件较好。最好应定为有良好的居住环境,水源充足,物产丰富,可产生文明、传播文明的优良的地理、气候条件,且此区域一直是人类居住地,文明的产生地,即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潜力。中途成为荒漠、荒原的、或文明从未产生、或很迟产生,或外来传播产生、或中途中断的等。都难以认定是人类地起源地或人类文明的源头。

三、划分新旧石器人类历史还应参考的几个标准:

划分人类历史以石器为标准是最次、最小、最片面的标准。即是以考古发现的石器为标准,而考古未被发现的木器、土窑洞等,这些远古时代的确存在,现无论从各方面推证是客观事实的,却视而不见。这也是导致人类起源论、文明观混乱、片面的重要原因之一。

我们是否深入地想过,在石器时代人类“穴居”的年代,人类居住的山洞,有几个是人工挖凿的,天然石洞有多少有多大可容纳众多的人类居住,石洞是否在水源附近。严格的说,人类是伴着木器进化而来的,进一步说,没有木器就没有人类的进化,人类的文明,无论是保存火种、人工取火、狩猎、建房、取暖、熟食,以至建造金字塔,无一不与木器有关。而木器的可燃性,易毁性,使人类历史学家忽视了它的存在,等等。所以,划分古人类历史不能单一用石器作标准。笔者认为划分人类历史,应综合参考以下标准:

(一)近水源时期与远水源时期

远古人类几乎每天都生活在水源附近。狩猎、游牧远涉他方,要有相应的容器盛水,而容器的大小,又取决于运输工具,离水源生活近远,标志着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如现在的航天飞机上的宇航员在太空生活,是最远水源的时代。

古文明均产生于水源边,之后人类才以高原的人工池泊、水井为水源,以此定居、农耕、游牧。这都说明水源的重要性。利用天然水源与人工开凿水源,是近水源时期与远水源时期的分界线。

(二)旧木器时期与新木器时期

旧木器时期可使为人类对野果的食用,以木棒对野兽、利用木棒挖凿洞穴,利用木柴保存火种、取暖、熟食等时期。新木器时期即用木器为原料人工取火或种植,建房等时期。

(三)旧火时期与新火时期

旧火时期可视为人类只会利用天然火来保存火种。新火时期可视为人工以各种方式取火,且或利用煤炭作燃料。

(四)近热、温带时期与远热、温带时期

人类最大的特点是没有可御寒的体毛,古人类只能在热、温带生存,人类能否在零下10度渡过寒冷的冬天,是这两个时期的分界线。能够在低寒带生存,标志着人类居住、御寒的技术提高。

(五)旧冶炼时期与新冶炼时期

土陶器的烧制可称为旧时期,青铜器冶炼可视为新时期,陶器的出现标志着人类对水的保存与扩大利用,铜器的出现,使人类对矿石有了新的认识,锋利的铜刀等武器出现,使人类有了对付猛兽,征服同类的物质基础。

(六)食物采集时期与食物生产时期

狩猎与采集野果为食物采集时代,游牧、农耕为食物生产时期。狩猎、游牧、农耕三者互相影响。农耕范围的不断扩大,标志着游牧和狩猎范围的缩小。

(七)旧居住时期与新居住时期

旧居住时期就是人类利用天然洞穴或建造简陋的草、木、石房时期。新居住时期即人类可以人工挖洞,建造较好的草、木、石房。居住环境对人类的生存繁衍,人类文明的产生、发展传播,意义十分重大。人类无体毛的特殊体质,使人类从古至今一直追求良好的居住环境。任何动物的生存,除自身占有一个空间外,第二个空间(区域)就是休息、生育的栖所。第三个空间是觅食的活动区域,这些区域的优劣、大小决定其生存、兴衰之命运。人类也不例外。利用天然洞穴与人类能否建造成片居所以保证大规模农耕生活,是这两个时期的分界线。

(八)新旧石器时期与金石并用时期

这两个时期是我们比较熟悉的,虽然石器不如木器轻便多用、但其特殊作用是可以保存几十万年,有利于考古研究。铜器的出现具有划时代意义,又使人类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以上八项标准,各自的作用在不同时期、不同地点、大小不一。任何一个旧时期进入一个新时期,都标志着文明的发展,生产力的提高。所以划分人类历史应综合各种标准,不能单一的以某一类器物为标准。

四、从火或青铜的出现探寻现代人类起源地

在古人类不会利用天然火的时期,人类的无体毛之特殊体质,表明其只能生活在热带、亚热带或温带的夏季。人群的规模不会很大,从人的牙齿上看人非食肉动物,人以采集野果、昆虫为生,茹毛饮血的时代几乎不存在。狩猎活动应是从人类会利用火的时期开始。因此,人类在无火的旧石器时代,移动采集野果、昆虫生活,不会产生太大的人群,人群太大食物没有保障。随着火与铜的出现,人群规模不断增大,人类的文明产生有了一定的基础。

从人类用火取暖观点看,越炎热的地区,人类对火的需求越不强烈,故对天然火的利用及人工取火产生,距寒带愈近,可能性愈大。但人工取火产生于寒带几乎不可能,因为彼时的人类不能在寒带生存。故人工取火最大可能性是人类在温带冬季时因取暖利用天火,产生人工取火。

人类从利用天然火,保存火种发展到人工取火究竟跨越了多少万年,我们现在难以定论,但50万年前的北京猿人洞穴内有用火的遗迹。一万八千年前的山顶洞人会人工取火。在七万年前消失的尼安德特人也会人工取火。在十万至二十万年前,尼安德特人的足迹遍及亚、非、欧、美地区,在中国南方,也曾发现过尼安德特人的遗骸。何时起尼安德特人会人工取火呢?我们可设定为二十万年前后。

人工取火是人类进化中最具有质的飞跃。推证人工取火年代意义十分重大,究竟是何种人在何处发明了人工取火,这应是现代人类起源及文明产生的关键环节。用自身器官使用工具及靠近火源取暖是许多动物都有的本能,但人工取火使人类彻底地与其他动物分开,具有划时代意义。

现代的基因科学依四色人种已知的线粒体DNA突变速度研究证明推算各色人类的共同先祖生活年代在距今14万—29万年,平均为20万年前后。现代各色人种及可能产生于那个时期已掌握人工取火的先祖群体,因此,结合考古发现的尼安德特人,我们设定人类会人工取火的年代在20万年前后。

那时这群先祖住在何处?在20万年内如何生存、繁衍,度过漫长的冰期发展到现在?首先一点,离不开火,没有火,生活在寒、温带的人类在漫长的冰期里,是难以存活的,故我们应首先从火的利用论证现代人类起源。

从利用火、保存火到人工取火,人类可能经历了几十万年,在利用火的过程中,产生人工取火,农牧生产,使人类由食物的采集者变成食物的生产者,进入文明时代。

在几十万的利用天然火,保存天然火的漫长历史中,人类为了度过漫长的温带冬季,肯定会无止境的滥伐木材,以保证火种延续,保障取暖、熟食,所以凡能用作燃料的树木,都会被人类无情地摧毁。特别是冬季的火源会将万顷森林化为乌有,使之成为荒漠、戈壁。热带草原也会成为沙漠。曾经是草原的撒哈拉沙漠和曾经是森林的塔克拉玛干就是明证。被毁掉的草原、森林由于地理、地质、气候等原因无法成为耕地,使人类不能从食物的采集者变成生产者,失去了植被就失去了野果、野兽,人类只得再去寻找植物再去烧林取暖。

几百万年前的黄土高原上植物茂盛、物产丰富,而如今黄土沟壑纵横,水土流失严重,整个高原黄秃秃一片。其地层内有大火烧焦的土层,说明也曾遭过大火的浩劫。但由于黄土的特性,高原未变成沙漠,黄河与黄土高原又塑造出华北平原,平原又成为草原牧场、农耕良田,同时高原已可发展农耕、牧业,这一特性也是全球绝无仅有的。这一特性使此区域的火从50万年前至今就没有熄灭过。

自从人类掌握了人工取火技术后,一部分人类持火种可以走向低温带甚至寒带。北京人、山顶洞人、尼安德特人的火无一不是在低温带发现。火的发展表明人类可以顺水源成群的走向寒带或热带狩猎、游牧、农耕。

有了人工取火技术,持火种的人类可以征服植物,战胜严寒,走遍全球大陆有水源的各个地区,但是却难以在低寒带或热带发展农业。持火种的人类可以使同类(可能被称作野人的未掌握火技术的人类)逃离原住地、或者同化同类,但难以消灭同类。同时,更不能征服猛兽,仍需与猛兽作顽强的抗争。猛兽仍是人类的主要天敌。而人类的近亲(或远亲)—猿类的生存也受到威胁,由于人类对火的扩大利用,使其他不会用火的人类及其它动物的生存、发展的区域进一步缩小。

当某一区域的人类造出铜器并会驯兽、种植时,动物界、植物界又发生了新的变化。一手持火,一手持刀的人类在地球上所向无敌,更加大胆地走向全球。火毁的土地上可以发展农耕,可以去茫茫的草原上放牧,去原始森林狩猎、征服猛兽,以至在资源枯竭时,残杀猿类或落后的同类,以保证其生存、发展。现考古发现众多的猿、原始人后代在哪里呢?是自行消亡了吗?北京猿人头骨上均有打击伤痕,难道是别的动物所为吗?我们只能从达尔文的进化论中寻找答案。

黄河地区出现的青铜炼技术在全球遥遥领先(摘自《全球通史》语),青铜器的出现表明煤的发现与利用,使燃料从地上发展到地下。虽然会人工取火的尼安德特人消失了,但黄河地区的火却一直未灭,且越烧越旺。“火”又象征着光明,没有火产生的明,也就不会产生所谓的文,“文明”是以明为前提、为基础。文明之一的明在黄河地区,历史十分悠久。现黄河区域内山西芮城西候渡遗址发现最早人类用火遗迹,以及黄河地区内考古发现的陕西大荔人、山西许家窑人均为20万年—10万年前的早期智人。晚期智人(距今10万——1万年间)的柳江人和山顶洞人(形成中的黄种人)均在这火的周边,这一切均说明此区域火源、人种及产生的青铜器具有古老性与连续性,是世界其他地区不可比拟的。以此佐证黄河谷地是现代人类主要发源地。

五、最早铜源地及其作用与意义

人类进化史上两次质的飞跃,一次是人工取火,再一次是青铜器出现。其各自的重要作用,上面已做了简要论述。探寻现代人类起源地,应首先着眼这两个源地。

全人类最早的火源,是否在黄河河谷出现,笔者不能肯定。因为天然火的可见性、随机出现性,以及树木的广泛性,其它地方均有可能最早出现。也许在此之前或之后,地球上出现过许多火源,但其持续燃烧的时间及强度,远远不及黄河河谷。因此,相对的说,黄河河谷可视为现代人类最早的火源地。

但黄河河谷古代青铜冶炼技术在全球遥遥领先,以及保存至今的青铜器,几乎近万年,这都证明黄河河谷是全球冶炼技术最早的源地。其烧制土陶,冶炼青铜年代,可推定为三万年前或更早。铜器用于狩猎、游牧年代,可推定为两万年。大规模使用铜器至少在一万年前。从考古发现及人类五万年内的活动情况,也可印证此推断。

之所以在这一地区最早产生铜器,是因为此区域有许多全球唯一的,得天独厚的地理、气候条件。是优越的环境使此区域人类迅速从旧石器时代跨入铜器时代。

黄土高原与黄河均处在北温带。黄土高原面积60万平方公里。黄河近万里长,从西向东横跨亚洲大陆,流经黄土高原时,在疏松的黄土层上冲刷形成宽大的河谷。黄土高原地层内有优质丰富的煤炭,时常被冲刷散落在河滩上,古今皆有。而黄河流经中条山西端,中条山上风化散落的铜矿石,随地可见。石器时代,利用天然火或人工火,以煤炼铜是很容易的自然的,这就是此区域成为全球最早产铜的主要原因。

黄河冲击形成的黄土岸崖,土质疏松。在石器时代,石木皆可在黄土岸崖挖凿洞穴。窑洞冬暖夏凉,且可成片开发(这一点也极为重要,在旧时期时代,此类居住环境全球是唯一的)。此区域周边生态环境良好,植物茂盛,物产丰富,有利于采集野果,或狩猎。取暖用材除两岸高原森林外,逆河上游,森林密布,煤炭丰富,且航运便利。人类在此生存发展是必然的、迅速的。

故此区域在旧时期时代,以至铜器时代中期,可称作是古人类的人间天堂。自现山西河津禹门口到黄河流出黄土高原的几百公里长的河谷中,窑洞成片,两岸鸡犬相闻,氏族部落和睦相处,河水清澈,两岸农耕、狩猎、游牧、制陶、炼铜迅速发展。人类的各种生活技能、知识,迅速提高,并传播。导致人口激增、膨胀,迫使人类不断向四周扩散迁徙。由于铜器出现,人类可以手持铜器,扩散到陆地上每一处可以生活的地方。这次扩散可推定是二万年前短暂暖期时的事情,随后是漫长的冰期。冰期过后,世界面目全非,地球上出现了四色人种(另节再论)。

此区域最早出现铜,表明火的利用扩大,人类的农耕、狩猎、游牧、居住等等,由于铜器的出现,均进入一个新的阶段。铜器使人类有了征服世界的物质基础,人类可以走向更远的地方,所以说最早的铜源即为现代人类除上苍造物之源之后的人类自身再造的又一次生命之源。

六、从考古发现的古人类化石分析推证现代人类源地

依据化石对古人类有多种划分法,鉴于猿是否为人祖之问题,故笔者认为划分应以类人的动物可否用火为标准,会用火的基本上可肯定为人类。现证实会利用天然火或人工火大致有五十万年前的北京人、十万年前后的尼安德特人、一万八千年前的山顶洞人。尼安德特人因1856年发现在德国的尼安德特谷底而称为“尼人”,“尼人”分布在亚、欧、非、美等地区,从现存的“尼人”骸骨看“尼人”粗壮结实、体格和高度与现代的爱斯基莫人有几分相似,我们可视其为黄种人。“尼人”生活在北京人与山顶洞人之间的年代,在几万年前到十几万年前会人工取火的“尼人”手持石器狩猎,足迹几乎遍及天下,但在七万年前“尼人”销声匿迹,现有人认为“尼人”成为后起智人的旁支,有的认为进化成中东人或欧洲人,有的认为其成了野人。

根据我们分析的火与铜的产生使用发展及黄河地区的中心位置以及“尼人”近似黄种人,我们有理由推认“尼人”应是掌握了人工取火的从黄河河谷走出的人类。

关于印第安人来源,美国学者派克斯(Henry.Bamford.parks)研究认为美洲的印第安人在人类学上近乎蒙古人种(黄种人)—至少主要特征是如此。在1.5万年或2万年前冰期时代,从冰峰的白令海峡由亚洲地区进入美洲地区,苏联学者也持相同的观点,这一时期正是山顶洞人生活时期,也是“尼人”消失之时期,同时又是一部分人类有了铜器的时期,因此,“尼人”消失,山顶洞人出现、印第安人东迁与黄河河谷人类有一次持火铜扩散有一定的联系。印第安人与黄河地区人居住的地理气候相似,在一、二万年进化中仍彼此相似,若印第安人来自亚洲,其源也应在黄河河谷。

大洋洲的古化石爪哇猿人距今90—60万年。昂栋人距今20万年,而中国的元谋人距今170万年,蓝田人距今70万年,北京人距今50万年。中国的早期智人(20万年—10万年)有陕西大荔人、辽宁金牛山人、山西许家窑人。晚期智人生活的时代为 10—1万年前,印度尼西亚群岛,至今没有发现早期智人,而只有晚期智人尼阿人、瓦杰克人(距今4—2.5万年)、菲律宾的的塔邦人(距今2.3万年)、澳大利亚的凯洛尔人、塔尔盖人和科胡那人(距今1万多年),而中国的晚期智人更多,如周口店山顶洞人和四川资阳人。从南亚地区没有发现早期智人遗骸及学者对两地区古化石分析研究南亚地区的晚期智人来自中国的大荔人等为代表的早期智人。因此,用化石分析黄河地区人种在不同时期又分批向南扩散。

七、从黄、白、黑、棕四色人的人口数量、历史分布,特征、进化过程分析现代人类起源地。

依据同源论观点,全人类应当是同一群先祖。黄、白、黑、棕四色人种,各有各的先祖群,各先祖群仍应有一共同先祖。四色人种共有六十多亿,而黄色占大多数,其它各色均为少数。

从四色人的历史分布看,一万多年前,黄种人分布在亚洲地区、欧洲部分地区,南、北美洲等广大的温带地域。黑种人在非洲热带大陆。白种人在欧洲温带草原上。棕种人在南太平洋热带岛屿上。

转贴于

黄种人在地理分布上范围最广,时间最长。白种人在寒冷漫长的冰期中受严寒影响,其活动区域更小,只能在欧洲南部。从居住环境上看,白种人远没有温带的黄种人与热带的黑种人、棕种人条件好。在冰期中,有限的自然洞是白种人最好的御寒栖身之所。而黄种人在黄河谷地的人工窑洞可成千上万,成片随意开发。热带的黑人、棕人居住环境也较好。

冰期中,三分之二的陆地被冰雪覆盖,冰雪隔绝各区域各色人种的往来。各色人种只能在特定的地区内顽强的独立发展,漫长的数万年或十多万年冰期,使特定地区、特定环境的人种进化成不同肤色的人种。

各色人种的肤色受环境影响而形成不同的肤色,这是各自进化产生的结果。这四色人种的共同先祖肤色应当是特定的、不同于现四色人种的肤色。我们可以设定其为近水色的肤色。将四色人种的共同先祖推至二、三万年前或十几万年前冰期间的暖期。然后用进化论观点,分析四色人种肤色、体高、毛发等形成原因。

首先,黄种人的先祖为生存,破坏了黄土高原的植被,黄土流失严重,黄河成了混浊的黄水河。常年饮用含黄色素的水,食用桔子等黄色食物,栖于黄土洞穴,成天生活在黄土环境中,遗传基因从内改变了人的肤色。因此,此区域的人类随黄土环境形成黄色人种。黄种人与黄土高原及黄河变黄有密切的关系。

白种人的肤色是因为其先祖常年在阳光照射不足的低温带游牧生活环境中形成的,特别是冰期,若干万年的洞穴生活更加剧肤色发白,基因也随之改变。“碧眼金发”是低寒少光导致的。而非先祖生来如此。

黑种人先祖在若干万年的强烈阳光辐射下,皮肤变黑、基因改变也是必然的。棕色人种形成亦同比理,两者的差异与饮食有关及阳光照射时间长短有关。黄种人在强烈的阳光下很快变黑,离开阳光又渐渐发白,说明人的肤色与阳光照射有很大的关系。

关于人的毛发。过去许多人曲解了达尔文的人是类似于猿的动物演变而来的观点。达尔文的本意是人的先祖形态象猿。但人是古猿进化而来没有得到证实,且基因学证实人与猿是近亲,非人类的直系先祖。如古猿是人类的直系先祖,那么人的体毛如何进化退去的,这一基本问题都难以解释清。现我们只能说人的先祖形态象猿但决非猿类。人类在与猿类分支时,身上的毛发仅有现在的头发、腋毛及细微的汗毛等,不可能有厚厚的、长长的御寒体毛。进一步说,如果我们先祖有厚厚的御寒体毛,锋利的牙齿及发达的四肢,那么,现在的人类也许是猿、虎、豹、熊等其它类的动物。人类对天然火的利用与人工取火就不能产生。

各色人种的毛发是在原始先祖原有的毛发基础上各自进化而来的,不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哪一色人种毛发少就进化快,毛发多就进化慢,现四色人种的毛发,是同一先祖在不同环境中进化的结果。

比如,白种人毛发最多,那是白种人为适应低寒环境的自然选择产物,鼻子长是为了保持其体内温度长期进化的结果,作用如同我们现在为了保持室内温度加长烟筒。而生活在炎热环境中的黑种人、棕种人毛发,鼻子正好与白种人相反,且黑、棕人种毛发较黄种人毛发更少,其头发弯曲、蓬松、胡须卷曲如波,鼻子宽大,何也?环境使然!炎热的天气无须毛发御寒,便逐渐消退。头骨的发孔变细,导致头发弯曲,鼻子鼻孔宽大其作用恰好与白人长鼻左右相反,使为了散除体热进化的结果。而黄种人的毛发、鼻子介于黑、白两色人种之间,这也是温带环境影响形成的。

白种人长期游牧,黑种人长期狩猎,运动量大于农耕的黄种人,其身高于黄种人,也是长期进化形成的。

现基因学证明,七、八千年前,亚洲众多的黄种人,由黄河谷地向亚洲边缘地带扩散(应与炎帝、黄帝、蚩尤大战有关)。

所以依据前几节的论证,黄种人的起源地应为黄河河谷,鉴于前一节的对化石论述,棕色人种的起源地也在黄河河谷,白色人种生活在低温带,其历史主要为游牧生活,是铜器前期的历史,该地区也没有最早古文明产生,其来自亚洲地区可能性最大,非洲地区没有产生过最早的古文明,难以认定其为现代人类起源地,所以说黑、白、棕三色人是数万年前或十几万年前黄河地区人群向全球迁移途中遇冰期而长期进化形成的,其源地也在黄河河谷。

八、从各地区古文明产生的时间、原因等方面分析推证现代人类起源地。

我们知道的四大文明古国的文明均产生于各大河的可发展农业的流域,说明定居农业是文明产生的基础。

《全球通史》作者认为人类古文明出现最早的时间是从苏美尔人公元前3500年创造的两河文明开始,其它文明出现的时间依次是公元前3000年的埃及文明,公元前2500年的古印度文明,黄河文明为公元前1500年的商朝文明,中美州和秘鲁文明为公元前500年。其对文明的定义是以制度、文字、阶级等为特征。笔者认为这些特征是人类古文明的后期特征,是生产关系的特征。如果以人工取火、青铜冶炼技术等生产力为特征,那么,从火与铜出现最早,黄种人最多,早期活动区域最广等证据推断,黄河文明要领先其它文明几千年或上万年,且黄河文明独立发展并持续到现在。《全球通史》作者认为苏美尔人的文明是最早文明,其是以文字、制度定义的,是古文明后期的特征,但苏美尔人是何种人,来自何方,又去何处?来去匆匆,仿佛是外星人似的,故以其为文明源头,理据不足。

从上几节论证的观点看,黄河文明在对天然火的利用时间,掌握人工取火、青铜冶炼技术时间上,均远远早于其它各古文明的时间,且一直没有中断。这一切说明,黄河文明的早期文明是其它文明的源头。是人口众多的黄种人(文明的载体)引燃了黄种人周边的文明之火。我们不排除其他人种在其地区有一定的文明基础,只是说在各人种接触的边缘地带,由于文明的相互交流,新的文明之火更旺,发展更为迅速,这是文明传播的基本规律。其文明的中心点、起源点在黄河谷地。

结合上几节的推证,我们不难想象出这样的历史画面:

在十多万年前,会人工取火的人类先祖,以黄河为源地,向全球扩散,遇冰期,文明发展受限。在二、三万年前,又一批掌握青铜冶炼技术及农耕技术的人类,再次向全球扩散,又遇冰期,形成四色人种,各自文明独立发展。由于环境的差异,文明结果不一,以黄河文明为最好,发展最快,人口最多。最后一次冰期后,也就是一万多年前,黑、白、黄三色人种在其所处的边缘地带,即两河流域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尼罗河流域相会,以黄河文明为主导,产生了更新、更辉煌的文明,以及新的人种。这一点推论是基于黄河地区火与铜产生最早、农耕最为古老,黄种人最多而言的。

而古印度的微黑人种亦为黄河人种一分支,是人工取火年代迁至印度河流域发展农耕的人群,其在黄河文明的基础上,创造了古印度文明,直到白色人种雅利安人入侵后,而形成新的人种。

属于黄种人的印第安人则在美洲地区以黄河文明为基础独立发展。

棕色人种(亦为黄河人种分支)在南太平洋岛屿上,由于种种原因,文明难以产生发展。

不难看出,黄河谷地为所有古文明的重心、中心、源头。

黄河文明在古巴比伦文明、埃及文明兴起之时,相对落后了。其原因有三:一是其为中心位置,与边缘文明交流机会少;二是此区域内人口众多,发展文明的物质资源有限;三是此区域内发生了古人类历史上最大的战争——炎黄之战、炎黄与蚩尤之战。此后,时常内战,从未中断。

所以,黄河文明为世界各地区文明的源头,以此佐证现代人类起源地在黄河河谷。

九、从中国古代传说中分析推论人类起源地

关于古人类的传说,虽神话成份颇多,但除去神话部分,仍能印证人类起源过程中每一阶段的变化与发展。虽然传说不如文字准确,但“口碑”也是极为重要的证据。代代相传的“口碑”除去神话等成份,并结合人类起源进化中发展每一时期的基本规律,仍能看出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轮廓。

首先,中国人说自己是龙的传人,这是人是由何种动物演化产生的问题,如同我们现在认为人是由猿演变而来的假说。也就是说,中国人先祖也曾考证过人类起源于何种动物,或者说龙是人的先祖是中国人先祖用语言代代相传的“人类起源学说”。至于“龙”是何模样,后代人在想象中描绘形成现在的四不像动物—“龙”。

其次,关于盘古一手持凿,一手持斧开天辟地的传说,可以推证为旧石器时代(或更早的年代),古人类在黄河河谷开辟生存活动空间—人工造穴,砍伐树木,放火烧荒,混沌初开之时,人们与天地作斗争的情形。

女娲造人是人类母系社会的表现。

有巢氏建巢时代是人类“穴居”转为“房居”时期。

燧人氏钻木取火表明人类进入人工取火、制陶、冶炼时期。

伏羲氏时期是人类进入渔猎、畜牧、八卦、算术、天文时代等。

神农氏(炎帝)时期是农耕、医药、大规模用煤冶炼铜、铁的时代。

黄帝时代象征着人类进入了文字、宫室、船车、货币、弓矢、指南针等更为文明的时期。

嫘祖发明蚕丝象征着女性进入纺织时期,等等。

当然还有更多的传说,比如炎帝、蚩尤与黄帝大战。

这些传说除去神话、政治、迷信等因素,基本事实是存在的。因为人类就是从这些阶段发展而来的,只是在时间上太模糊,很不准确,每个阶段也许就是成千年、或上万年,离现代愈远时间跨度愈大。

现代科学技术用碳14测定,炎帝时代距今七、八千年,黄帝时代迟于炎帝时代500余年,蚩尤与黄帝同代。

有必要在此进一步分析这一时期黄河河谷周边发生的炎、黄、蚩尤大战。炎帝时代农耕已很发达。“炎”又是火的象征。炎帝死后葬于山西高平,高平附近的煤及高平人的手工铜铁业至今流传不衰,说明当时煤的广泛使用与铜、铁冶炼技术发达。

蚩尤的生活地在山西运城盐池南边中条山下(有蚩尤村为证),中条山的铜矿遍山都有,蚩尤应是铜业的代表。彼时蚩尤又管理着盐池,又为盐业的代表。蚩尤部落为炎帝部落一部分。而黄帝最初的部落在陕西北部,亦属炎帝部落。黄帝死后葬于陕西,也说明黄帝最初部落在此区域游牧生活。黄帝部落后顺洛水南下,由黄河河谷进入河东,战胜炎帝后代部落蚩尤后,从游牧转为农耕定居。

黄帝部落先与炎帝其它部落发生激战,最后与蚩尤部落决战,将蚩尤在山西运城解州杀死肢解,“解州”以此得名。传说蚩尤血流入盐池使池水变红,说明这次战争异常残酷、规模巨大。传说战争中蚩尤部落人铜头铁额,会铸刀造戟,会施用烟火雾气战术,而黄帝部落作战工具为驯养的虎、熊等野兽。最后黄帝打败蚩尤。蚩尤余部纷纷南逃,后发展为南方的苗、黎等少数民族。

从作战双方使用武器说明这次战争性质是手工业部落、农耕部落与游牧部落之争。

这次战争导致此区域及周边人群向更远的四周扩散。人类基因测定,在距今七—八千年间,黄种人以黄河河谷为中心向四周扩散形成了西藏人、蒙古人、朝鲜人、日本人、东南亚人及中国南方等许多少数民族人。

历史上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在这一地区发生的战争从未间断过,如匈奴与汉朝、蒙古族与宋朝、满族与明朝等等,所以上述分析炎黄蚩尤大战性质是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

这次人类的扩散是基因学证实的,那么在此之前还有多少次不同或相同原因,导致人类扩散,我们只能依靠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与基因科学进一步推测论证。

上述这些传说在中华大地广为流传之时,达尔文的进化论尚未出世。历史是按其规律发展的,无论有无学说,人类仍然按照既定的规律变化、发展。

为此,笔者多次去黄河地区考察人类有无穴居时代。在考察中,发现了大量的古窑洞,虽大都是很晚期的窑洞,但人类“穴居”的遗迹仍清晰可见。同时,发现几处有考古价值、旅游价值应发掘的土陶时代遗址。

并发现了清代咸丰二年石碑,某姓先祖旧居被称为“故穴”。雍正二年的石碑将黄土窑洞称为“佛洞”,这“佛洞”应是后来所有神庙的邹形。等等

中国古代传说及现实证据说明,人类从黄河河谷的“洞穴”,一步、一步地艰难而顽强地走上高原、平原或更遥远的地方。人类是由此谷地起源向远方发展的。

十、用全新的方法综合分析探寻现代人类起源地

我们已从不同方面(人工取火、青铜冶炼、四色人种、古化石、古文明、中国的传说、黄河河谷的遗址等)分析论证人类的起源地在黄河。

由于其它的起源说往往是以单一的证据,从某一方面片面地从古向今顺向推证,因而难以探寻到人类客观存在的源地。现我们采用已知的各科知识,以全人类的四色人种及整个人类历史活动的痕迹、遗迹为证据,采用达尔文的进化论,严格遵循历史发展规律,从现在向远古逆向论证。这样的论证,如果关键环节无误的话,就一定能寻找到人类的起源地。

现在,我们已经从人类最大部分的黄种人为主线,结合其它方面证据,推论出主要人类的起源地—黄河与黄土高原形成的河谷。就是说这些黄种人,无论其为何国、何族、何姓,其先祖在石器时代,均生活于黄河河谷里的某一洞穴。

其它三色人种先祖也极可能出自黄河河谷。为此再做进一步的分析推证,一般认为,在距今4、5万年前,晚期智人形成的时候,四色人种也开始形成,参照地球最后一次冰期时间(18000年前的山顶洞人所处的时代正处于冰期高峰,当时气温比现在低7-8度),再依据美国人类学家洛林·布雷斯认为人类在特定的条件下,5000—10000年时间就可以形成新的群种之观点。(这是他推认中东智人和欧洲智人是由尼安德特人进化时所持观点)。笔者认为在二、三万年内形成四色人种更是有可能的。

非洲起源说认为距今4—5万年前的现代智人(即四色人种的先祖)起源于10万年前的非洲,并从非洲扩张到世界各地,取代了当地的直立智人和远古智人。走出非洲的这一部分人进一步演化成现代智人。其证据主要为化石资料,认为最早的智人化石都出现在非洲(即6—13万年的化石较多)。问题是这些化石是哪一色人种的先祖?没有定论。

中东地区以色列加尔默山的斯库穴发现的智人遗骸,碳14测定也为10万年前的早期智人,比法国的克罗马人和德国的尼安德特人要早三倍年代。且各方面论证这遗骸是完全意义上的现代人。这遗骸的先祖来自何方?又是何种人先祖?也无定论。

如果说四色人种的先祖在非洲产生,就是说在5—10万年前,四色人的先祖就生活在炎热的非洲,至少在此又生活了5—10万年。也就是说四色人种的先祖已经是黑色的。那么其后代又是如何演变成其它三色的?

我们不妨借用笔者第七节四色人种形成法,那就是说,在四、五万年前或二、三万年前黑色人种由非洲扩散到寒带或温带,由于冰期相隔,形成了白色人、黄色人。现问题是基因已改变的黑人是否能在寒带、温带形成白色人种或黄色人种?黄色的变白色或黑色相对容易,但由黑变黄或白,相对困难。再说非洲当时没有早于黄河谷地的铜、火技术,热带黑人又如何成批去寒带狩猎、游牧?又如何在温带的冬季生存?再有,白人与黄人的传说中也没有提到他们的先祖是黑人。纯黑的人种在二、三万年内形成白、黄、棕人种是难以令人信服的。

我们不排除五万年至十万年前非洲有黑种人,但现在的黑人可能是黄河地区人祖与当地土著人形成的新的人种。况且,黄河地区也有许多古化石,如170万年前的云南元谋人、50万年前的北京人、20万年前的大荔人等。几乎与元谋人生活的年代相当的山西芮城西侯渡遗址,发现了更明显的用火痕迹。西侯渡就在黄河谷地。这说明黄河谷地人类用火年代比我们想像的要早的多,是非洲等其他地区难以相比的。

有的外国人认为,中国人因关闭自守自认为其是“中央之国”,是对世界不了解的表现,这是片面的看法。正如每一个人的乳名,不可能是自己所起,是先祖与别人叫起的。“中央之国”说明黄河谷地是黄河地区与外部人在几乎跑遍地球陆地后认为的。如十多万年前的尼安德特人足迹遍及全球,表明不只有现代人才可以走遍全球,古人类同样用自己的双脚可以走遍全球任何可到达的地方,且没有什么国界阻隔与限制。只要有火与铜器,凡是有水有食的地方,古人类均可到达、生存。因此,当时的人类认为黄河谷地及周边地区是“中央之国”是可信的。并且“中”含有“源”之义。

非洲有许多古老化石,只说明古人类或古猿在此生活过。若其化石若是猿的话,或古人类化石已无后代,就难以用化石的最古、最多来认定是人类的起源地。再从地理位置上看非洲其实是亚欧大陆凸出的一个半岛,其中动物与亚欧大陆密切相关。亚欧大陆的原人类迁居非洲是完全有可能的。

根据美国底特律市维恩大学古德曼教授与其他生物学家,一道分析人与巨猿的基因构造时发现:人与大猩猩、黑猩猩这两种巨猿只有1%的差异,这说明,人类与巨猿仅有亲缘关系,猿不是人类的直系先祖。在500万年—1000万年间或更早的年代,人与猿分开了。

仅用化石的古老与多少,推证人类起源是片面的。只有用现在人类所有的证据向远古人类逆向推证,且每一步论证都环环相接,才有可能找到人类的起源地。

用化石证明东非是人类的起源地,不能令人信服。

有的学者认为中亚是人类的起源地,其理据亦不足。因为人类是热带或温带动物,地球上的几次冰期有的长达数万年、十几万年或几十万年。冰期中,这一地区冰天雪地,人类难以生存。所以中亚是现代人类的起源地,也令人难以信服。

也有的学者认为,南亚次大陆是人类的发源地,其理据是基于南亚的褐猿与人类比非洲的黑猿和大猿与人类亲缘关系更近等。基于非洲起源说理据不足,南亚次大陆也难认为是人类的起源地。

所以说,黄色人种之外的三色人种来源于黄河谷地可能性最大。

那么,黄河谷地的人种是从哪里来的?是自生的,还是外来的?外来的,是从何而来?是自生的,又如何产生?是猿变的,还是其他动物变的?综合上述论证,结合古猿变人假说及海猿变人假说,现笔者提出新的假说,人的先祖为“水龙猿”,且产生于黄河谷地。

十一、新的人类起源说—“水龙猿”假说

笔者之所以将人祖定为“水龙猿”,其理据有如下几点:

关于古猿变人说,因发现的古猿化石到现代的人化石的所有的证据链中有的环节未证实,以及人的毛发、体毛是如何进化的,用进化论难以解释,加之基因科学证实猿非人先祖等等,故我们不能再坚持猿变人之说。

有的学者根据人是喜水动物,发现人的许多的生理特征是存在于海豹、海豚等水生哺乳动物身上的。比如,所有的灵长类动物都是浑身有浓密的毛,而人与水兽一样,皮肤裸露没有体毛;再有,灵长类动物是没有皮下脂肪的,人却与水兽极其相似,人是有皮下脂肪的;第三,人类眼腺分泌泪液以及排出盐分的现象,也是水兽所具有的特征。这在灵长类动物中是绝无仅有的;还有,妇女在水中分娩是没有痛苦的,婴儿天生的喜欢水,并有游泳的本领,这些都说明了人类与水的关系是非同寻常的。

因而提出“海猿说”,其根据是在800—400万年前,非洲曾有大片的陆地被海水淹没,推测部分“古猿”被迫下海生活,进化成“海猿”。几百万年后,海水退去了,海猿重返陆地,成为人类的先祖。这一学说仍是基于古猿变人学说为基础的。虽然这与笔者提出的“水龙猿”有相似之处,可借鉴参考。但其仍没有脱离古猿变人说,且部分海猿下海生活,理据不足,所以视其为古猿变人学说的延伸。

笔者提出的“水龙猿”。其中的“水”是借鉴“海猿说”人与水有密切关系而言。“龙”则是基于中国人(黄种人)言其是“龙”的传人,以及几千万年前出现在地球上的恐龙虽大部分灭绝,但仍有个别品种生存下来,如鸡、鳄鱼等仍是恐龙的后代而言。人类的先祖也有可能是恐龙时代生活在水边的两栖动物进化而来的。“猿”是因为基因科学证实人与猿有亲缘关系,且人的先祖形态像猿猴而言。

那么,我们可以推测一千多万年以前,我们的先祖形态相似考古发现的18000年前的普罗猿形态。他们生活在温带或热带的海洋、河、湖边,是水陆两栖动物,大如猴子,身上无体毛,但有头发、腋毛等。常年在水边捕食昆虫、采食野果,不时与有亲缘关系的猿、猴在河滩上嬉耍。也许他们是某种恐龙的后代,也就是中国人所说的先祖—“龙”。

其头发的作用是为隐蔽、保护自己,为捕食需要而生长出来的。腋毛等是为防止水中生物侵扰而生。均是生来具有的。其毛发如同虎、豹身上的花纹,或青蛙身上的颜色,是适应环境的产物。由于其是两栖动物,且生活在温带,身上无需体毛。他们每天在水中捕食,然后上岸采食野果,晒晒太阳,有的找个洞穴,生儿育女,与其他动物一样,正常繁衍生息。

只是后来有一天,气候发生变化,天气变冷或海水突然落潮,被迫走上陆地,为御寒迫使他们本能地钻入岸边洞穴。他们为了寻找温暖的地方生存,本能地接近火、利用火,后又发明人工取火,一步步进化成现代人类。

人类只所以能成为万物之灵,除本身素质外,说明人类在进化中还有许多特殊的环境突变。因人类适应了环境才演变成了现代人,这也是进化论中的观点。

综上所述,人类进化的路线图为:

一千多万年前,在黄河与黄土高原形成的河谷中生活着现代人类的先祖—“水龙猿”。由于气候、地理等环境变化,生活在水中的人祖,在五百万年前后,被迫生活在陆地上。由于其特殊的怕冷体质,只得寻找洞穴、接近火源。二百万年前后,人类会利用天然火取暖、熟食,一百万年前后会人工取火。五十万年前后,持火向全球扩散。二十万年前后,现代四色人种之先祖开始形成,并分批分期再次走向全球。十万年前后,炼铜技术出现萌芽。五万年前后,铜器用于狩猎、游牧、农耕。人类再次大规模地向全球扩散。由于冰期的影响产生了四色人种。一万年前后,四色人种的分布区域基本形成,且文明出现萌芽。而黄种人分布地域最广、人数最多及产生的文明一直遥遥领先。在黄河文明的影响下,其他各地文明进一步发展。

结束语:

人类历史中横躺着人类未来的秘密,探寻人类起源是为了人类更美好的明天。

人类从何种细小的细胞演变成现代的人类,其中有无数的秘密。宇宙中无数之谜,其中最大的秘密就是人类的起源。我们在探索宇宙的同时,更应深入研究探索人类的起源,特别是寻找现代人类起源发展变化之规律。因为这规律对现代人类的发展仍起着巨大的作用。人类按照自身发展的规律(如进化论)向未来不可逆转的前进着。

人类的形成范文第2篇

关键词: 人机工学 以人为本 协调和谐

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human engineering to the design not only provides a strong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design of the guarantee more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In order to understand human engineering in the design process of application. This article through to receive a kind of furniture-shoes worn design theory analysis, sums up the human engineering can not only effective guidance design in appearance, the function, the most important is in "the man-machine perfect combination" under the prerequisite of the realization and satisfy people for the design requirement.

Keywords: man-machine engineering people-oriented harmonious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人机工程学是设计环节中必不可少的理论指导。本文通过人机工效学在收纳类家具―鞋架设计过程中的应用,证明该理论的实际可操作性,更有效的带动了设计理念的系统化和科学化,深化人机工效学的理论体系改革与发展。顺应市场需求,使得设计与发展相辅相成。

1.1 人机工程学

设计理念伴随设计产业发展

设计是什么。即“有目的的创作行为”。所有的设计都围绕着一个目的进行,人类通过劳动改造世界,创造文明,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而最基础、最主要的创造活动是造物。设计便是造物活动进行预先的计划,可以把任何造物活动的计划技术和计划过程理解为设计。[1]

设计总是根据这个目的结合环境和使用者的情况来协调各方,从而达到最平衡和谐的状态。由此在设计行业的发展过程中便形成了许许多多的设计理念,根据这些设计理念,来创造更好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2]

随着机械化、自动化和电子化的高度发展,人的因素在生产中的影响越来越大,人机协调问题也就越来越显得重要,人机工程学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立和发展起来的。

1.1.2设计活动的理论指导――人机工程学

人机工程学为设计中考虑"人的因素"提供人体尺度参数:应用人体测量学、心理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提供人体各部分的尺寸、体表面积、比重、重心以及人体各部分在活动时相互关系和可及范围等人体结构特征参数。这些数据可有效地运用到设计中去。

与此同时也为设计中的功能合理性提供科学依据:是解决"产品"与人相关的各种功能的最优化,创造出与人的生理和心理机能相协调的"产品"的重要准则。

人机工程学为设计中考虑"环境因素"提供设计准则:通过研究人体对环境中各种物理因素的反应和适应能力,分析各个环境因素对人体的生理、心理以及工作效率的影响程序,确定了人在生产和生活活动中所处的各种环境的舒适范围和安全限度,为设计方法中考虑"环境因素"提供了设计方法和设计准则。[3]

1.2 设计理念的具体应用

1.2.1收纳类家具为研究目标的必要性

人机工程学作为一项科学合理的设计理念,被广泛运用于现代设计生活当中。

为了了解当下市场中小型家居空间的市场占有率和收纳类家具在小户型空间中的需求,从而确定主要研究目标。根据抽样调查访问的方式,我们对浙江杭州下沙地区的小区选择性得进行了关于小户型居室中主要的收纳家具的调查。

人们住房偏向小户型的趋势比较明显。根据调查数据指出,有46%的人所居住的住房面积在90平方米及以下,属于小户型家居空间。人均居住空间和活动空间的缩小正在给人们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如图一:

图一

与此同时,跟小户型居住空间息息相关的收纳类家具的设计与改进也显得尤为紧迫。环境的改变,要求市场必须及时作出应对措施与变化与之相协调,面对小户型居住空间数量的激增,与此相适应的高空间利用率收纳家具的需求也在不断的提高。根据调查数据分析,有72%的被调查者表现出急需收纳类家具来增大空间利用率的要求。而50%的被调查者提出对于鞋类储存的需求,所以提高现有鞋架的空间利用率及储藏量也是十分迫切的。如图二:

图二

如上图分析可知,小户型住宅空间中对于收纳类家具提高空间利用率有着迫切的需求。所以本次调查以收纳类家具―鞋架为例,进行人机工程学设计理念的应用调查。

1.2.2 人机工程学在鞋架设计中的主要应用

人机工程学针对不同的作业中人、机器及环境三者间的协调,使得作业在效率、安全、健康、舒适等几个方面的特性得以提高。

人体的生理尺度和心理尺度是人类工效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家具尺寸,主要以人体的基本尺度为依据,同时还应该照顾到性别及不同人体高度的要求,对于鞋架而言,应该根据人体的高度要求,合理设计其外部尺寸。更重要的是要具体考虑人体的活动尺寸。根据人类的基本生理尺寸,鞋架的高度由人体的腿长和臂长决定,一般在90CM~130CM之间。这个高度合理的考虑到了人体在弯腰脱鞋和换鞋过程中的各项生理尺度。鞋架的隔断宽度由鞋子的尺寸来决定,基本控制在20CM~25CM 。

在收纳类家具的设计中,除了要使其外部尺寸满足人机工程学的要求以外,还需要根据人机工程学对其内部空间进行合理的科学性分割,以方便人们的使用。[4]对于鞋架而言,应该根据不同鞋类合理划分存放的区域和存放方式。可以在鞋架内部进行分隔,在隔断分区上进行可调节式设计,摒弃传统的固定间隔设计,将可拆卸式的组装隔断取而代之,一则实现了满足不同鞋类对间隔高度的需求;二则达到了小户型居住空间对于收纳家具的尺寸及空间利用率的高要求。

收纳家具除了使用价值以外,也是室内陈设装饰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收纳类家具设计中应该充分考虑到其造型,在满足了生活需求的同时,也满足人们精神上的审美要求。

鞋柜通常是多层式设计,以风水角度来说,鞋柜以五层高为佳,皆因这代表五行并存。鞋柜少于五层问题不大,多于此层数则属大忌,因为鞋属土,应该“脚踏实地”,将鞋放得太高的话,便会影响穿者。走路时容易扭伤、跌倒。再者,鞋子代表“根基”,根基打得稳,有助事业发展理想。[5]

1.3 人机工程学――“以人为本”

1.3.1创新鞋架再设计

为了了解现行鞋架的主要缺陷和使用者的主要需求,我们在下沙的各个高校进行了市场的抽样调查分析和数据统计。其主要情况表现为传统鞋架在材质上的缺陷----木质易脏、易受潮,铁质笨重、易锈,塑料材质不稳固;传统鞋架在空间利用率上的缺陷---固定的间隔无法满足不同鞋类对间隔高度的需求,从而造成空间浪费;传统鞋架在移动灵活性上的缺陷---固定的外观形态无法满足不同空间结构使用的要求。

根据人机工程学需要在鞋架材质、储藏量、空间利用等方面对现有鞋架进行重新设计,以更好的满足人机关系需求,从而满足人们的各类生活需求。该新型鞋架利用新型复合环保材料,创新设计了可提供两层隔断旋转的连接装置,利用可旋转的隔断不仅提高了鞋架的储藏量,也使得该鞋架可以很好的利用在不同角度的墙角中,厚实的底座提供了小物件的储藏功能。如图三:

图三

此鞋架根据人机工程学的设计原则,根据人体尺寸进行外观设计的同时,也兼顾了造型的美观。可拆卸式的鞋架隔断可以自由调节间隔高度以适应不同鞋类对间隔高度的不同需求,旋转式的层片设计不仅解决了居住空间中小墙角的空间利用问题,更大大提高了鞋子的储藏量。简约的组合造型提高了家具移动的灵活性,新型的复合材料不同于传统制作材料的局限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协调各方达到最佳效果。

人机工程学在鞋架设计中的实际应用,说明了人机工程学对产品进行人性化的科学合理设计,对产品能够最大限度的满足操作的舒适性、方便性、安全性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设计中只有充分考虑人与环境,环境与产品,产品与人三者之间相互制约的关系,才能实现设计最原始的意义,更合理更科学的服务于生活。[6] 社会发展,技术进步,生活节奏紧张,这一切必然导致"产品"质量观的变化。人们将会更加重视"方便"、"舒适"、"可靠"、"价值"、"安全"、和"效率"等方面的评价,人机工程学在设计环节中的良好利用,并为设计提供了独特的设计方法和理论依据。人机工程学的发展和应用,也必须会将设计的水准提到人们所追求的那个崭新高度。

参考文献:

[1] 谢庆森,黄艳群;人机工程学[J];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11-1;22~30.

[2] 杨力斌;建筑科技(重庆)[J];中文

科技期刊数据库;1994第2期.

[3] 柴文刚,穆亚平;人类工效学在收纳

类家具设计中的应用[A];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机电学院;2006,21(3);130~133.

[4] 吕杰锋;人机工程学[J];清华大学

出版社;2009-7;63~72.

[5] 何晓昕;风水探源[M];东南大学;

社会文化;1990-6.

[6] 赵江洪;人机工程学[M];高等教

人类的形成范文第3篇

一、《搭错车》 在好看的催泪电视剧排行榜中这部《搭错车》真的是超级催泪,主人公佟林捡到了一个女婴,慢慢的他为女孩几乎是奉献出了所有,可结局佟林却患上了癌症,是很经典的催泪佳作。

二、《我是一棵小草》 这部《我是一棵小草》想必看过的朋友肯定是不少的,主人公小草命运真的是像开玩笑似的坎坷无比,但是她仍然相信一切,相信有真爱,最终感动到了所有人,有泪水也很励志。

三、《忘掉我是谁》 《忘掉我是谁》可以说是一部现代苦情大戏,剧中三代人那剪不断理还乱爱恨情仇真的很虐心,其中还有些想象不到的故事情节,除了催泪,剧情看着还是蛮过瘾的。

四、《梨花泪》 这部《梨花泪》算是一部不折不扣的催泪弹,全剧中男女主人公那艰难无比的爱情可以说牵动着不少观众的心,尤其是整个过程看得真的是让人忍不住就泪如雨下,还好结局是比较好的。

五、《继父》 《继父》主要讲述了上世纪六十年代末女主人因为艰难的处境给她的四个孩子找了一位继父,但到她去世时孩子们都没有叫男主人爸爸,男主人脾气也比较暴躁,喜欢打孩子,不过他都有进行详细的记录,知道后来男主也去世了,孩子们发现了日记,而后痛苦不已的故事,很是催泪。

六、《北风那个吹》 在好看的催泪电视剧排行榜中这部《北风那个吹》据了解是根据编剧自身的青春岁月改编而成,人物剧情等方面都刻画得非常到位,一下就将观众拉倒了那泪水不止的七十年代知青生活之中。

七、《我的丑娘》 《我的丑娘》讲述了一位老母亲将儿子抚养长大成人成才,结果却遭到了儿子隐瞒和嫌弃的故事,但母亲并没有生气,而是继续默默的付出,是部能给观众带来很强心灵震撼的佳作。

八、《守望的天空》 《守望的天空》整部剧情描绘了以为女孩在目前去世后带着患有孤独症哥哥艰难生存的故事,那感人至深的亲情,相爱又不能爱的深情很能打动人心。

九、《樱桃》 这部《樱桃》可以说是一部意义很深刻的电视剧,患有智障的母亲和瘸腿丈夫抚养了一名弃婴,展现了浓浓的,感人至深的母爱之情,也从侧面描绘了人性的虚荣和贪婪。

人类的形成范文第4篇

关键词:化学;实验;教学策划;人才培养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课的开展是对“化学”更深的直观阐述,以动手形式让学生理解与体会“化学”的实质。化学实验课的目标在于促进学生提高知识与技能的运用,培养探索与创新的素质。实验教学作为实践教学的一部分,是必不可少的[1,2]。在实验教学中,如何将教学过程设计成学生容易接受的愉快的学习过程,使学生通过观察绚丽多彩的化学变化自发地探索化学奥秘、自由思考,是铸造学生“C3H3”(Clean Habit,Clear Head,Clever Hands)素质的条件[3],是化学实验教师应该不断研究的课题。

1 实验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学生对实验课的重视不够,“按部就班”的实验课程打击学生积极性

我国的教育体制使得学生对实验课的重视不够。在中学阶段,学生因忙于应付高考而对实践教学不够重视。在大学阶段,实验学时受到总学时数的限制被大大压缩,使得学生动手的机会减少。种种因素造成学生产生实验课不重要的思想观念。目前大部分的实验课教学循规蹈矩,学生只需在教师详细讲解后按部就班地完成实验即可,实验行为比较被动。脱离现实生活的实验课内容,让学生产生了学无所用的错觉而感觉课程枯燥乏味。因此,出现了学生实验课前不预习、实验课中不认真、实验课后抄袭报告等一系列“消极怠学”的现象。这一现象反映出现行实验课对学生的吸引力不强,不能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实践积极性[4-8]。

1.2 学生对教师过分依赖,质疑精神有待培养

传统实验课形成的条条框框令学生在实验中完全依赖教师的指导,实验仪器和试剂由教师准备,实验过程由教师详细地讲授,学生在不动脑的情况下机械地完成实验。实验课上的被动地位让学生养成了对现成实验结果过分依赖、人云亦云的习惯,很难培养出勤于思考、敢于质疑的科学精神。

1.3 实验课程及教学过程的设计有待改进

化学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教师应该努力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设计贴近生活的实验课程,这种课程更容易让学生建立起知识与应用的联系,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与“学”是相互影响的,对于内容比较枯燥的实验课程,教师的授课过程直接影响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及听课效果,教师应该站在学生的角度换位思考,不断改善和完善教学过程,提高学生的实验兴趣。同时,教师应努力营造民主宽松的课堂教学气氛,锻炼学生思考、猜想和设计的能力。思考是创新的沃土,创新是新世纪人才的必备精神[9,10],因此必须从实验课出发,由点到面激发创新精神。

那么,如何将化学实验与生活联系起来?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做了一些尝试。

2 生活化学实验课程的策划

为了让学生快乐学习,从2008年开始,我校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开设了一系列紧密联系生活的化学实验。这些实验作为学校公共选修课,授课对象是全校本科生,致力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应用能力,同时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与化学的密切联系,在思想上给学生搭建起知识与应用的桥梁。实验课的设计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化学与生活的关系,结合兴趣与知识点,让学生想动手,会思考,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求知欲望。实验课全程采用“做什么―怎么做―是什么―为什么”的教学模式,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在教师给出实验结果时,学生能够真正将基础知识点牢固地记住。

生活化学实验课程要满足以下要求:(1)“实验仪器、药品”都来自于家庭生活,让学生有家的感觉,切实感受到化学在我身边。(2)“实验药品”全部由学生动手配制,有始有终地参与更能满足学生的“胃口”,而且学生在家也可以实现实验的重复,让其感觉到知识应用到了实际生活中,更容易体会到成就感。(3)“实验过程”的设计要有趣味,就像做游戏一样,让学生感受到实验也可以是愉快的。另外,实验过程中要包含“实验拓展”环节,给学生的自由发挥创造条件。(4)“实验步骤提示”要简化,增强学生的主导性。(5)实验采取小班授课,每班不超过16人,2人一组共同完成实验,便于教师跟每一个学生充分地讨论交流。(6)抛弃传统纸质实验报告的模式,要求学生上交图文并茂的电子版实验报告。教师批改实验报告后,将结果反馈给学生。报告的内容主要包括:实验过程、实验现象、现象解释。实验过程和实验现象要求学生通过图片记录的形式完整地展现实验,这种让人眼前一亮的记录方式,一方面增强了课堂的趣味性,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通过照片随时重温实验现象,巩固知识。现象解释要求学生自己查阅资料完成,这个过程既锻炼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又延展了课堂知识。(7)对教师的要求。在思想上,教师必须明确实验课是面向全体与因材施教相结合的课程,是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相结合的课程,在课上学生是主角,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实验成果。在行动上,教师必须预做实验,了解实验中的注意事项及危险因素,做到心中有数;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在学生实验过程中巡视并适时指导,在学生实验失败或者无法进行下一步实验的情况下,对其进行思路疏导,使其突破原来的思维定式,进一步开拓思路;对学生给予鼓励和肯定,鼓励学生敢于动手,敢于尝试,敢于失败,敢于突破[11,12],肯定学生的实验成果。

2008年以来,生活化学实验得到了学生的赞许,越来越多的学生喜欢上了这门课程,这种新模式的实验课程也初步达到了我们的设计目的。

笔者以“密信”实验为例,进一步说明我们的设计思想与教学理念。

3 “密信”实验

3.1 “密信”实验讲义

3.1.1 实验内容

配制各种药水;书写密信,解密其他同学的密信,猜猜未知物的成分;尝试其他写密信及解密方案;观察、记录、解释实验现象。

3.1.2 实验材料

A,B,C,D4种未知物(可能是含碘食盐、玉米淀粉、小苏打、碱面),调味盒,白醋,维生素C药片,酚酞药片,医用碘酒,淀粉碘化钾溶液,洗衣粉,肥皂,咖喱粉,25%酒精溶液,pH试纸,加热板,吹风机,小喷壶,咖啡搅拌棒,毛笔,小药杯,标签纸,白纸。

3.1.3 实验步骤提示

(1)清洗用具。

(2)观察调味盒内未知物A,B,C,D的性状并记录,观察各种药品的成分表。

(3)用A,B,C,D,维生素C,酚酞片等配制成各种药水。

(4)用A,B,C,D书写密信,晾干或用吹风机的冷风吹干。

(5)教师指导学生交换密信。

(6)学生对收到的密信按照隐秘程度进行打分。

(7)参考表1的提示解密密信,推断未知物的成分。

(8)实验拓展:尝试设计其他写密信及解密的方案,至少2种实验现象不雷同的方法,填至表1中。

(9)在整个过程中拍照记录实验现象。

(10)整理实验台,清洗实验用具。

(11)解释实验现象。

3.2 实验设计与实施思路

“密信”,顾名思义,就是秘密的书信,实验题目的选取可以引发学生的兴趣。实验药品选取碱面、盐等生活材料,实验器皿有厨房调味盒、小药杯、咖啡搅拌棒等生活用品,这些都拉近了化学与生活的距离。实验原理主要包括酸碱中和反应、酸碱指示剂变色原理、氧化还原反应等,由于校选课程学生来自不同的专业,他们的化学知识参差不齐,相对简单的实验原理便于学生课后查找资料解释实验现象。实验过程的趣味性通过猜谜、自由探索、同学之间相互解密密信来实现。言简意赅的实验步骤,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发挥空间。教师在课程开始,引导学生思考“密信”在现代生活中的用途,建立起知识和应用的联系,列举生活中其他密信材料,如各种蔬菜水果等,更大范围地贴近生活,让学生感觉到原来化学就在身边。通过多媒体等手段展示各种“密信”方式,拓展学生思路。在实验中,学生会遇到各种问题,如配制各种药水时药品与溶剂的比例是多少,从哪里入手设计其他方案等,教师要根据学生的需求进行指导,引导学生自由探索。

实验过程中,通过2个人共同完成实验,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通过实验前后清洗实验用具,培养学生严谨的实验态度;在配制各种药水,探究物质的酸碱性及“密信”的制成、解密过程中,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在方案设计过程中,锻炼了学生思考、猜想和设计的能力。同时,实验还让学生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

4 结束语

对于化学专业的学生而言,生活化学实验课的实验原理相对简单,但是根据学生的选课情况及课后反馈结果分析,不论是化学专业的学生还是人文英语专业的学生,每位学生在课上都有收获。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热情高涨,每个人都参与其中,发现与探索,为小小的成就感而欢呼,对“化学”这一专业词汇另眼相看,也充分体现了团队合作的精神,避免了实验中抄袭其他同学实验结果的现象。用学生的一句话来说―“上这门课是快乐的”。通过实际情况分析,本门课程初步达到了我们的设计目标。

参考文献

[1] 陈叔平.实验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必由之路[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31(3):1-3.

[2] 陈叔平.实验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必由之路(续)[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31(4):1-4.

[3] 白广梅,王小逸,刘淑珍.改革无机化学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的C3H3素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31(1):114-116.

[4] 白广梅,林兴桃,客慧明.浅谈在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2,10(6):139-151.

[5] 雷刚,杨雄,陈禅友.生命科学基础实验课程结构改革与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8,27(11):89-92.

[6] 彭永臻,崔有为,王淑莹.公共课程立体化实践教学的建设与思考[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8,25(9):19-22.

[7] 卢红梅,符剑刚.高校化学实验教学的现状与改革[J].学术探索,2012(10):177-179.

[8] 林兴桃,王小逸,客慧明.基于建构主义的公共选修课教学模式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2(5):121-122.

[9] 白广梅,王小逸.创新型实验教学的思考[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8,25(2):28-156.

[10] 汪东风,林洪,徐玮.在本科生中开设创新实验的若干做法[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8,25(12):21-23.

人类的形成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学习程度,关系复杂性,关系类别,间接性学习。

分类号 B842

1.前言

现实类别可分为实体类别(以共同感知特征为基础)和关系类别(以共同关系结构为基础)(张恒超,阴国恩,2011;Genmer&Kurtz,2005);类别学习研究范式可分为:类别的直接性学习和类别的间接性学习(张恒超,阴国恩,2010),区别在于学习任务的性质:类别直接性学习任务是类别任务(分类任务、推理任务),要求被试学习新类别,代表了一种外显性的类别学习;类别间接性学习任务是非类别任务,学习者通过与对象相互作用间接性地学习到类别知识,代表了一种内隐性的类别学习(张恒超,阴国恩,2012a;2012b;2012e)。

类别学习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之一是类别的结构(Todd&Gigerenzer,2007):实体类别的研究中,Nosofsky(2005)研究发现规则类别学习和信息整合类别学习的差异源于类别结构复杂性的差异;Pothos和Close(2008)的研究同时呈现刺激的两个维度,被试倾向于采用简单的单维度分类,实体类别学习中存在“简单性效应”;关系类别研究中,Feldman(2003)指出人们学习简单关系比复杂关系更为容易;Lombrozo(2007)发现因果解释中被试更为关注简单因果关系;张恒超和阴国恩(2010)研究发现被试在学习4特征复杂关系类别时,关系类标准选择中存在单一性效应,即选择单一关系作为分类标准。Gentner和Kurtz(2005)指出关系类别以某种关系结构为基础,关系复杂性是其结构上的重要特点。以往研究通过创设参照流和个人学习方式对关系复杂性的影响做了一定探查,参照流是以语言交流为媒介,以人际互动为特征,以共同目标为导向,重视集体性奖赏和个体责任的社会互动方式(Krauss&Weinheimer,1964)。张恒超和阴国恩(2012b)研究发现随着关系复杂性的增高,参照流关系类别间接性学习的分类优势逐渐消失,个人学习的分类优势逐渐显现;张恒超和阴国恩(2012a)的研究发现关系复杂性通过影响参照惯例的形成而影响到学习过程的特点,而参照惯例的形成与学习程度(学习成绩的50%)相关联,即学习程度与参照惯例形成、完善的不同阶段的特点相关联;但是,该研究缺乏对个人关系类别间接性学习的深入探查和讨论。参照流学习中随着学习程度的加深,存在参照惯例形成和不断检验修正的过程,个人学习中随着学习程度的加深,也存在一个类别学习的自我探索过程。因此,学习方式的不同可能导致关系复杂性的影响特点也不同,且关系复杂性的影响可能都与学习程度存在一定关联性。因此,本研究不仅从关系复杂性方面做出控制,同时依据参照流学习的特点(张恒超,阴国恩,2012a),对个人学习从学习程度(≤50%,>75%)上进行实验控制,同时探查关系复杂性和学习程度对个人关系类别间接性学习过程的影响特点。

类别学习研究中的认知限制——工作记忆、选择性注意等——几乎是无可争议的。类别学习者学习中总是试图最优化跨越诊断性维度的选择性注意,学习者认知努力的增加可以直接归因于对选择性注意及工作记忆的要求(Nosofsky,Gluck,Palmieri,Mckinley,&Glauthier,1994)。因此,本研究拟对关系类别间接性学习中的选择性注意特点做出探查,具体探查学习程度和关系复杂性对选择性注意的影响特点。

基于以上,本研究进一步探查关系类别的关系复杂性和学习程度对个人关系类别间接性学习的影响特点。

2.研究方法

2.1被试

在天津各高校公开招募全日制在读本科生被试,有效被试72名,男女各半,其中大一学生18名,大二22名,大三16名,大四16名,被试专业分布广泛。实验后每人一份礼品。

2.2实验器材

聘请专业人员编制电脑实验程序呈现刺激和记录反应。采用17纯平HP Compaq Pentium Dual微机,分辨率1024×768,屏幕中心与被试视线处于同一水平线上,距离50cm。

设计3种关系类别实验材料,具体为3种虚拟外星生物。材料1为关系复杂性较低的4特征复杂关系生物,具有4个维度的特征,每个特征具有两个值:脚——细(1)、粗(0);口——大(1)、小(0);手——二指(1)、三指(0);眼——横椭圆(1)、竖椭圆(0)。在前三个维度间设计两种功能关系:简单——吸收水分、复杂——产生电流。简单关系(一阶)嵌套在复杂关系(二阶)之中,即生物要具备产生电流的功能,必须先具备吸收水分的功能。第四个维度为与功能无关的干扰维度,以“有”或“无”的方式呈现。维度对应的特征做了四种轮换:A脚口手眼、B口手眼脚、C手眼脚口、D眼脚口手。

各种组合经过筛选,选择出8个样例。具体见表1。

材料2为关系复杂性较高的6特征复杂关系加二阶同功能简单关系生物,具有6个维度的特征,在材料1基础上增加:耳——三角(1)、菱形(0);角——直形(1)、S形(0)。在前五个维度间设计了三种功能关系:其中前三个维度间的设计同材料1。在四和五维度间设计二阶同功能简单关系产生电流(与前三个维度的二阶功能关系相同)。第六个维度也为干扰维度。维度对应的特征做了六种轮换。

材料3为关系复杂性高的6特征复杂关系加二阶异功能简单关系生物,与材料2不同之处是将二阶同功能简单关系(产生电流)设计为二阶异功能简单关系(产生食物)(与前三个维度的二阶功能关系不同)。六种轮换后生成的六种材料与材料2相同,仅四和五维度间设计的简单关系变为产生食物。选择出的16个样例具体见表2。

2.3实验程序

实验分两个阶段(功能预测、维度选择)连续进行。功能预测任务,72名被试随机分为3组,每组24人,男女各半。分别学习3种材料。功能预测共10个学习阶段(6lock),每个学习阶段中每个样例随机呈现两次,每呈现一个样例,要求被试在20秒内观察并按键判断(屏幕下方有计时器),每次判断后,呈现“生物的功能和正确按键”的反馈。反馈信息4秒后自动消失。程序自动记录刺激和反应。

按键操作:材料1——“吸收水分,但不产生电流”按“,”键;“吸收水分,并产生电流”按“.”键;“不吸收水分,也不产生电流”按“/”键。材料2——“吸收水分,并产生电流;但两者无关”按“空格”键;“吸收水分并促使产生电流”按“M”键;“吸收水分并促使产生电流,同时不需吸收水分也产生电流”按“,”键;“不吸收水分,但产生电流”按“,”键;“不吸收水分,也不产生电流”按“/”键。材料3——“吸收水分,但不产生电流;产生食物”按“空格”键;“吸收水分并促使产生电流,产生食物”按“M”键;“吸收水分并促使产生电流,不产生食物”按“,”键;“不吸收水分更不产生电流,产生食物”按“.”键;“不吸收水分更不产生电流,不产生食物”按“/”键。每个学习阶段成绩为正确判断的数量除以呈现刺激的数量,再乘以100。

维度选择任务,生物呈现同功能预测,不同的是:每呈现一个生物,其特征均被6个(材料1:手、脚各两个)或9个(材料2、3:手、脚、耳各两个)灰色的覆盖物遮盖,要求被试在功能判断之前先用鼠标点击自认为必须要看的特征上的覆盖物,点击的覆盖物自行消失;但不要揭开自认为对判断无关的维度。该任务只持续1个单元,每个样例随机呈现两次,且不提供反馈。程序自动记录刺激呈现和被试反应等。

2.4实验设计

对功能预测学习阶段10的成绩,按照成绩的“≤50%”、“>75%”分别将被试分为三组(低、中、高)。功能预测任务为3(关系复杂性)×3(成绩组)完全随机实验设计,因变量指标为学习阶段10的成绩。

维度选择任务为3(关系复杂性)×3(成绩组)完全随机实验设计,因变量指标为揭开的维度平均数的相对量。以揭开生物维度数量的相对量作为选择性注意水平的指标,计算方法:揭开一个与关系有关的维度计为1个,揭开一个与关系无关的维度计为一1个,揭开维度数量等于揭开有关维度数量加上揭开无关维度数量。相对量定义为每个被试揭开维度数量平均数与揭开维度的标准数量的商,即材料1为揭开维度数量平均数除以3,其余两种材料除以5。以揭开有关维度数量的相对量作为选择性注意指向性指标,以揭开无关维度数量的相对量作为选择性注意集中性指标。

使用SPSS16.0统计软件分别对两个任务的数据结果做3×3方差分析。

3.结果与分析

3.1学习阶段10功能预测成绩的比较分析

学习阶段10功能预测成绩的平均数和标准差见表3。

学习阶段10功能预测成绩方差分析结果见表4。

方差分析表明:材料主效应不显著,F(2,63)=0.22,p>0.05;成绩组主效应极其显著,F(2,63)=284.83,p0.05。

3.2维度选择结果的比较分析

3.2.1维度选择整体结果的比较分析

维度选择整体结果的平均数和标准差见表5。维度选择整体结果的方差分析结果见表6。

方差分析表明:材料主效应不显著,F(2,63)=0.89,p>0.05;成绩组主效应极其显著,F(2,63)=36.58,p

3.2.2有关维度选择结果的比较分析

有关维度选择结果的平均数和标准差见表7。有关维度选择结果的方差分析结果见表8。

方差分析表明:材料主效应不显著,F(2,63)=3.10,p>0.05;成绩组主效应极其显著,F(2,63)=20.92,p

3.2.3无关维度选择结果的比较分析

无关维度选择结果的平均数和标准差见表9。无关维度选择结果的方差分析结果见表10。

方差分析表明:材料主效应不显著,F(2,63)=0.18,p>0.05;成绩组主效应极其显著,F(2,63)=12.06,p0.05。

4.讨论

4.1关系复杂性对学习阶段10功能预测成绩的影响

学习阶段10功能预测成绩分析显示,关系复杂性不是影响个人关系类别间接性学习的因素。

这与以往类别直接l生学习的研究存在一定差异(Feldman,2003;Lombrozo,2007;Nosofsky,2005;Pothos&Close,2008)。与直接性学习相比较,关系类别间接性学习任务的本质特点是:学习者在不知晓类别学习目的的前提下,间接性地学习到类别知识,即内隐学习。内隐学习的无意识特性决定了学习的自动性和抽象性,内隐学习过程是隐藏于外显任务背后而自动发生的,其学习“产品”带有缄默知识的特点;并且内隐学习的效果主要依赖于对抽象的、本质的规则信息的把握,不受刺激表面特征变化的影响,体现了内隐学习具有较强的抗干扰性,在本研究结果中具体表现为当关系类别关系复杂性不断增高时,功能预测成绩不呈现显著差异。张恒超和阴国恩(2012a)研究发现的关系复杂性通过影响参照惯例的形成而影响到参照流关系类别间接性学习过程的特点。参照流学习与个人学习比较,区别不仅是学习形式和学习人数的变化,重要的是语言活动参与了关系类别学习。研究发现参照流中双方逐渐形成指称对象及其对于活动重要性的一致性解释,即参照惯例,参照惯例可能通过影响交流者共同的注意、意图,进而影响到学习过程(Brennan,Chen,Dickinson,Neider,&Zelinsky,2008;Brown-Schmidt,2009;Kronmfiller&Barr,2007;Shintel&Keysar,2009;rryl'en,Weed,Wal|entin,Roepstorff,&Frith,2010)。这充分表现了语言交流对于学习行为的控制作用,这一作用使得关系类别间接性学习过程具有更明显的外显性点,即意识性、具体性,和较多受关系复杂性影响的易变性。

4.2学习程度和关系复杂性对选择性注意的影响分析

4.2.1学习程度和关系复杂性对选择性注意整体水平的影响分析

如表6所示,关系复杂性不影响被试选择性注意的整体水平;各学习材料下,不同成绩组间的差异特点不同。

维度选择结果的一个有意义的发现是:学习程度影响选择性注意的整体水平,但是这一影响作用是随关系类别关系复杂性的变化而不同。张恒超和阴国恩(2012a)研究指出参照流学习成绩的变化体现了参照惯例的不断探索和检验修正的过程,该过程伴随着参照惯例指示精确性的不断提高;参照惯例的形成不是以“全或无”的方式出现的,而是一个充满矛盾的渐次形成过程,形成之前是探索性尝试,之后是验证性完善,体现了认知“冲突一协调”的转换,这一转换过程具体和成绩的50%相关联性。同样,个人关系类别的间接性学习过程也体现了一个自我探索的过程,学习成绩的变化同样也对学习中的认知过程产生重要的影响,本研究通过三种材料下,学习成绩组间差异特点的比较可以看出,成绩组间差异特点的变化主要与中成绩组的学习特点有关。当被试学习成绩≤50%时,被试自我探索过程的认知水平尚处于一个较低的层次,而当被试学习成绩>75%后,认知水平则上升到一个高的水平,当关系复杂性不断增高时,对各成绩组选择性注意的整体水平理论上均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但这种影响对中成绩组的作用相对更为独特,中成绩组是学习过程中认知“冲突-协调”的转折点,认知过程具有更大的复杂性和不稳定性。因此,当学习材料关系复杂性较低,由于学习相对较容易,不同成绩组间选择性注意整体水平的差异表现的层次鲜明;当关系复杂性高时,中成绩组学习中认知协调的难度最大,该过程也相应变得更加艰难,使得该成绩组选择性注意整体水平表现得相对较低,具体表现为中成绩组与低成绩组间的差异消失,而低、中成绩组极其显著低于高成绩组;当关系复杂性较高时,中成绩组学习中认知协调的难度相对于关系复杂性高时有所降低,认知“冲突-协调”的转化也相对较容易,使得中、低成绩组间出现极其显著的差异,但相对于关系复杂性较低的学习材料,关系复杂性的增加使得选择性注意整体水平最终难以达到显著更高的水平,因此中、高成绩组间的差异消失。另外,任务分析中同样发现关系复杂性不影响被试选择性注意的整体水平,与功能预测结果表现出相同的特点。

4.2.2学习程度和关系复杂性对选择性注意指向性和集中性的影响分析

如表8、表10维度选择任务的分析显示:有关维度的选择方面,仅高成绩组条件下材料1和2间出现差异;材料1和2条件下高、中成绩组被试揭开的有关维度平均数的相对量极其显著高于低成绩组,高、中成绩组间无显著差异,材料3条件下高成绩组显著高于中、低成绩组,中、低成绩组间无显著差异。无关维度选择方面,各材料间无显著差异;各成绩组问差异显著(反向指标)。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是指向和集中。典型表现于提高目标对象认知活动对应的神经功能单元的激活水平和抑制目标周围起干扰作用的神经功能单元的活动(Brunetti,et al.,2008;Dale,Simpson,Foxe,Luks,&Worden,2008;Uncapher&Wagne,2009),即注意的指向性和集中性。本研究中注意的指向性反映在被试对与功能有关维度的指向;人在高度集中注意时,心理活动离开了无关对象,抑制了无关活动,本研究中表现为对与功能无关维度的抑制。

与选择性注意整体水平比较,指向性方面的一个不同的结果是关系复杂性较低时,中成绩组和高成绩组间有关维度选择结果无显著差异。作为“认知冲突一协调”转换的一个中转学习阶段,该结果表明在关系复杂性较低和较高条件下,当被试学习成绩达到50%以上后,被试对于功能关系的推理和尝试表现为选择性注意指向性水平提高的相对较快,即被试认知中主要关注哪些维度有助于提高学习成绩,但是当学习成绩高于75%后,认知的协调可能经历一个“瓶颈”,即如果被试此时不能很好地对无关维度的干扰做出抑制,学习成绩方面可能不再出现较大的上升。从整个学习过程推断,成绩50%以前被试是尝试建立假设;成绩50%-75%学习过程中,被试则尝试对假设进行验证,且主要针对有关维度;成绩75%以后,被试则重点关注假设的准确无误性,即关注有关和无关维度的区分,加强对无关维度的抑制水平。这体现于表10无关维度选择结果的分析中,中成绩组揭开的无关维度平均数的相对量(反向指标)极其显著高于高成绩组,低成绩组显著高于中成绩组。但是关系复杂性高时,选择性注意指向性水平表现出低、中成绩组间无显著差异,但均显著低于高成绩组,如上所述,原因源于关系复杂性高,对中成绩组认知“冲突-协调”转换的阻碍作用显著更大。从关系复杂性角度分析,总体上,关系复杂性的增高不显著影响选择性注意的指向性和集中性。而有关维度选择方面,高成绩组条件下材料1极其显著高于材料2,差异源于高成绩组特点带来的细微影响,即当被试学习成绩达到75%以上时,复杂性较低的材料1相对于被试而言掌握的更为精确,表现出指向性水平更高。

5.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