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寻书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如下:
1、放眼过去,一片紫色的海洋。沉郁的紫,温柔的紫,神秘的紫,孤独的紫,层层叠叠,起起落落。轻风低拂,梦幻般的紫一片一片地荡漾开,浓烈处似海里的波浪,优柔处若少女的呢喃。2、熏衣的美丽是一场无以预见的奇迹,我只能用奇迹来展示这份奢华的浪漫与隐隐甜美的依恋。多少次回眸,多少次等待,多少次心甘情愿苦苦的追索。当熏衣的芳香像一场回忆弥漫在天空之中,我仿佛看见了一个带有幸福的轮廓圈起了我梦境中残留的温馨。3、我爱她,正如我爱大地,还是喜欢紫色的征服,喜欢那场华丽,喜欢花语里包裹的一切誓言——等待爱情。
(来源:文章屋网 )
一、 接发球技术发展的特征
1. 接发球技术越来越重要。接发球是乒乓球技术的一个组成部分。包括:挑、点、 拨、拉、拧、攻,以及晃、撇、推、搓削、摆短等。比赛中如能熟练运用其中主要技术,不仅可破坏发球方的抢攻,为自己的进攻创造有利机会,而且有时还会直接得分。反之,接发球技术较差,就会出现被动挨打的局面,引起心理上的恐慌,造成一连串失误,甚至最终失败。因此,提高接发球的能力已显得越来越重要。
2. 接发球技术越来越强调主动性。进入21世纪,乒乓球技术的发展趋势是快速、凶狠、积极主动。前三板积极主动,先发制人不仅体现在发球抢攻方面,在接发球方面也应抢先上手,力争主动。近年来,从国内和国际一些大赛可以知道,发球仍然是以发短球为主,长球只作配合,针对这种现状,接发球重点应放在接短球方面,并力求以正手回接。要树立主动意识,改变原有定式强化正手使用率,运用正手快挑正手位或中间位的短球,要有落点变化,以利于连续进攻。
3. 接发球技术越来越强调稳定性。接发球技术的手段丰富,要求运动员结合技术特长、风格,熟练地掌握接发球的主要技术,有机地与下一板球衔接,这样比较切合实际。当今,乒乓球比赛的双方对抗异常激烈,运动员一旦熟练掌握接发球的主要组合技术,稳定性提高后,心理压力就会减轻,这样有利于接发球后的技术衔接和发挥,极有可能在接发球环节上化被动为主动。
二、 有效提高接发球技术的方法
1. 提高接发球技术的综合能力
(1) 提高对对方发球性能的判断能力。正确的判断和观察对方发球的性能是接发球技术的关键环节,判断失误,往往直接失误、失分,或为对方创造机会,让对方得分。优秀的运动员往往都具备一两套高质量的发球技术,对优秀运动员的发球要不断观察研究、或通过录像去观察分析,然后自己去学习,练习各种不同旋转、落点和速度的发球,掌握发球性能,并观察别人怎样去接你的发球,从中吸取经验教训,掌握规律。
(2) 掌握接发球的一般规律。判断对方发球触球瞬间的用力大小和摩擦球部位,这是接发球的核心。通过判断,摸清对手发球的旋转变化,利于采取合理的接发球方法。判断对方发球第一落点的远近,判断对方发球的弧线和速度,并学习观察优秀运动员的接发球技术,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去练习。例如直拍弧圈运动员学习马林接短球的技术,快摆短,想办法控制对手的发球抢攻,横板凶狠打法的运动员,学习欧洲的接发球技术,站位靠近左大角尽量用侧身正手去接发球,短球采用“晃”、“撇”、“滑”、“劈长”,长球采用侧身抢攻,尽量发挥正手的进攻技术;横板稳健性,靠打实力取胜的运动员应学习白俄罗斯的萨姆索诺夫的接发球技术,接发球以劈长和滑底线长球为主结合摆短,让对手抢攻,拉出质量不高的弧圈球,运用反拉、反带和反手位的反撕技术取得主动,从而进攻得分。
2. 明确练习接发球的指导思想
由于发球技术是比赛中对手无法干扰的一次击球,发球者完全按照自己的意图来变换发球的速度、旋转和变化落点,这无疑给接发球者带来较大难度。接发球者只有通过练习和比赛的不断磨练,提高接发球主动能力和控制能力,才能摆脱接发球的被动状态。平时练习就应努力做到如下几点:
(1) 高度集中加强对来球速度、旋转和落点的判断能力
(2) 根据自身的技术风格和技术特点,突出接发球的主要手段。
(3) 重视和加强全方位步法的练习,特别是前后步法的移动的练习,注意整体动作的协调性。
(4) 从实战出发,学会调节自身的心理状态,稳定情绪。
3. 提高接发球技术的具体要求
在比赛中要达到接发球争取主动的效果,其前提是判断来球的能力,只有判断准确,才能有效地发挥接发球技术的优势。判断对方发球的性质、内容和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在整个判断过程中,最本质的是要看清楚对方球拍触球瞬间的真实动作。在此基础上,再辅以其它判断来球的方法,就能做出比较准确的判断。
(1) 根据对方发球的位置决定自己的站位;如对方站在球台右侧用正手发球,则站位要选择在中间偏右;如对方用反手或侧身在球台左角发球,则要选择在中间偏左。另外,还要根据自己的战术意图来改变站位。
(2) 为了识别发球时摆臂振幅的大小和手腕用力程度不同,来判断来球落点的远近和旋转的强弱。一般的说,凡是摆臂振幅大的发球,其落点较长,手腕抖动剧烈,其旋转较强。
(3) 为了识别对方发哪一种球,必须集中注意对方在发球时的挥臂动作和球拍移动方向,特别要注意拍与球接触瞬间球拍的移动方向和触球部位,不要被对方的假动作所迷惑。
(4) 根据来球的飞行弧线和速度来判断球的旋转性能、上旋球和不转球与加转不转球相比,其飞行弧线较低,球速较快,落台后有一定的冲力;而不转球的飞行弧线较高,球速较慢、冲力小,落台后有下沉的感觉。
(5) 判断清楚,对策果敢。如用搓、拉、点、冲、扣来回接球,要判断清对方的抢攻意图而分别选用。发球具有落点变化、速度和旋转的变化;同样,接发球也要有速度、旋转、落点的变化,针锋相对,且有威胁性。
4. 提高接发球技术练习方法
接发球主要技术练习,一般是以运动员所掌握的基本技术和特长技术为基础,围绕前三板的战术意图而进行的针对性练习。接发球专门练习可采用单球进行,也可采用多球进行。在训练中常把接发球和发球结合进行,一方练发球,一方练接发球,也可多用比赛对抗的方法来练习。下面介绍几种具体的练习方法。
(1) 快挑技术
对付测上或下旋较弱的短球(主要在右半台)可采用正手快挑的手段回接。练习时,要求接发球者选位上前要快,动作要小,前臂带动手腕,以手腕用力为主,汇集时间在球上升期的中段,触球瞬间动作要快,先练习快挑斜线,熟练后在快挑其他线路。
(2) 晃接练习
对付中间位的测上、测下旋短球,可采用正手侧身晃接的手段回接。接发球者借助身体的虚晃动作迷惑对方,用半推半搓的方法把球回击到对方反手位大角。击球时,适当调节板面角度和用力方向,出手动作要加快。
(3) 快摆练习
【正 文】
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于1998年研制出《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评价中心按照文献计量学规律,采取期刊影响因子等定量与学科专家等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和动态管理的办法,筛选CSSCI来源期刊作为统计源。目前大陆现期期刊9000余种,其中人文社科期刊4500余种,除去通俗等非学术性期刊,学术、准学术人文社科期刊共3000余种。2004年从3000余种中精选出来源期刊461种。由于教育部已正式启用CSSCI作为重点研究基地、项目评估、申报的依据之一,许多高校已启用CSSCI作为文科教师科研评价的依据,许多学者撰文充分肯定了CSSCI的检索和一定的评价作用。因此,许多期刊编辑部迫切希望了解CSSCI来源期刊选择的标准、指标和方法,研讨期刊审稿、引文注释等方面的规范要求,交流提高期刊学术水平的经验,建议由评价中心主办一次期刊学术研讨会。
2005年4月6~8日,由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主办的“中文社会科学期刊学术规范研讨会”在南京大学召开。来自国内的29个省、市、自治区的187个期刊社的241名代表参加了会议,其中“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的来源期刊社113家。会议的主题是贯彻落实2004年8月教育部颁布的《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试行)》的精神,研讨学术期刊学术规范的内容,推进中文社会科学期刊的学术规范进程,提高“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的质量,繁荣、发展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
会议以大会发言和小组研讨方式进行。大会开幕式由南京大学校长助理、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主任周宪教授主持,南京大学副校长张异宾教授致开幕词。评价中心叶继元教授、邹志仁教授、吴向东研究员、袁培国教授、韩新民教授分别做了《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学术规范探讨》、《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及其来源期刊的选定》、《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的编辑规范及其实现》、《引文索引和期刊编辑与评价》和《关于共建CSSCI全文数据库的说明》的演讲。此外,《大学图书馆学报》副主编何朝晖、《开放教育研究》执行主编希建华、《广东社会科学》总编辑刘泽生等先后在大会上做了发言。《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胡敏中教授、《海南金融》王丽娅主编、《敦煌研究》杨秀清研究员、《广东社会科学》刘泽生总编辑、《探索》苏伟主编与《科技进步与对策》高建平副主编分别代表六个小组汇报了小组研讨情况。代表们对人文社科期刊规范的意义与内容、CSSCI的评价作用与导向、CSSCI来源期刊选择与数量、自引、实引(注出出处、页码)、期刊半衰期等指标的含义、编辑、著录规范及文献注释与参考文献的异同、CSSCI全文数据库的建立等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
1.人文社科期刊规范的意义与内容
代表们认为,学术期刊是学术系统中重要的一环,是发表研究成果的主渠道,是其他媒体不能代替的。但目前不少期刊编辑部学术意识不强,对期刊应遵守的学术规范重视不够,在内容与形式上违反规范的不合格作品较多,研讨学术规范非常有必要。期刊编辑部的学术规范意识强了,就能将不符合学术规范的稿件排除在外,真正发挥人文社科期刊在登载人文社科科研成果、开展学术交流、发现培养学术人才、促进知识积累与创新的重要作用。人文社科期刊学术规范包括哪些内容?CSSCI代表认为,至少可以包括基本规范、审稿规范、编辑规范、著录规范、出版规范、期刊评价规范。不仅有形式上的规范,而且有内容上的规范。许多代表希望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定期举办学术规范的研讨会或培训班,深入探讨、普及有关知识,成为全国的研讨和培训基地。
转贴于
2.CSSCI的评价作用与导向
代表们认为,南大的CSSCI是公平、客观的,因为它能反映广大作者利用科研成果的综合情况,不是少数人能左右的,也没有工作人员的主观成分,是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产物,其研制是很有必要的,有利于学术成果的规范化和科学化,并已在全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和积极的影响。其导向作用也是很明显的,它为中国文科学术期刊的认证和评价提供了一个参考标准。当然,CSSCI的评价作用也不是绝对的、惟一的、排他的,它必须与专家评价结合使用。
3.CSSCI来源期刊的选择与数量
代表们认为,以引文量、影响因子、半衰期等定量指标和专家评审等定性标准筛选来源期刊是合理的。那种认为CSSCI来源期刊是根据期刊的行政级别来选择的观点,是不对的。来源期刊与核心期刊相同点多于不同点,两者都是按照一定的标准定性定量筛选出来的学术性期刊,不过两者的目的、作用有别。真正的核心期刊或高质量的来源期刊对自己发表的论文有一定的评价作用,但并不具有完全的评价作用。夸大来源期刊与核心期刊对论文的绝对作用,不是研究者的错,而是科研管理部门的责任。
不少代表认为,CSSCI来源期刊数量偏少,应增加到500种左右。但另有不少代表则持相反意见,认为应坚持必要的门槛,不能滥竽充数。当中国文科学术期刊整体的质量达到一定标准的时候,在坚持标准的前提下,可以适度增加一些。有的代表建议调整筛选周期,变一年一次为2~3年一次,以减少期刊社的压力,保持相对的稳定性。在筛选时,还应适当考虑各类期刊的比例、期刊的学科覆盖面及小语种期刊、党校期刊、地方综合性社科类期刊等特殊性。希望CSSCI以适当方式将影响因子等排名信息及时通报各期刊,以有利于期刊社了解自己处在什么位置,明确努力方向。
4.自引、实引(注出出处、页码)、期刊半衰期等指标的含义
自我引用简称“自引”(Self-citation),是指著者(包括个人著者、团体著者、期刊、学科、地域和国家等)引用自己已发表的论著或与他人合著的论著。正常的自引可以考察各国、各地域、各学科、各期刊、各著者的研究连续性、积累性和研究水平,但人为过度自引则仍是失范行为。许多代表认为,应善于区分合理自引与过度自引、合理互相引用与恶性互惠引用。可以将合理的自引率设置一个权重,或规定一定的比例,不能将自引等一刀切。CSSCI代表提出,可用期刊他引影响因子、期刊相对影响、期刊的开放度、期刊的影响面等指标解决合理自引、合理互相引用、特殊半衰期等问题。所谓实引,是指一定要在正文中标注,并在文后参考文献或文献注释中标出具体出处或页码。实引可以防止论文中的伪引。一些代表还提出了区分正面引用与负面引用、观点引用与材料引用对于学术评价的意义问题。
5.编辑、著录规范及文献注释与参考文献的异同
大多数代表认为,期刊编辑、著录等形式规范,已有国家标准的,可先遵守国家标准;国家标准没有涉及或规定不妥的,可以提出修改建议或弥补办法。目前突出的问题是国家标准《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新闻出版署颁布的《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试行)》和《中国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编排规范(修订版)》没有考虑到文科论文引用文献类型的广泛性和复杂性,且某些规定又过繁过细,没有以学术研究为本。文献注释与参考文献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哪些内容可以合并,哪些不能是关键所在。一些代表认为,在新规定正式出台之前,应该允许各个期刊杂志用不同的形式,不拘一格。有的代表对参考文献的标点符号、责任者、著作方式、文献类型与文献载体类型标识、版本、转引、网上资源等著录问题进行了详尽探讨。一些代表建议,南大以及其他有关大学,是否能够在一起研究一个大家认可的规范,在细节上做一些宽容,不要产生技术上的难题就可以。CSSCI代表认为,以《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为样本,发动广大学人、编辑等充分讨论,使其不断完善,最终制定出一个既与国际接轨,又符合中文习惯,文、理科都适用的规范框架。在通用规范框架下,制定出文科的规范,尔后文科各学科再根据本学科的特点制定出具体细则。只有和而不同,既考虑普遍性,又突出特殊性,既有总体要求,又富有弹性,既有科学合理性,又有简单明了性,这样的规范才能便于理解和执行。
6.CSSCI全文数据库的建设
代表们一致认为,建设CSSCI全文数据库,不仅可加快学术信息流通,方便用户检索、利用,而且可增加期刊社的收益,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目前专门性全文数据库有综合性数据库所没有的特点,南大的此项建设是可以成功的,希望南大把这个数据库做成一个品牌。
所谓项目化教学,就是利用项目工作完成课堂教学,这是一种行动导向教学法。这种教学法主要从学生角度出发,以项目为主,教师引导学生参与到具体的项目中,让学生动手实践完成任务,从而亲身体验这项工作,并在体验中学到实际技能,积累实践经验,最终发展自身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
一、中职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实训化教学实施
当前,中职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教学主要分三阶段进行项目实训,首先是训练通用技能,其次是训练专业技能,最后是到企业实习。以“安装与检修照明电路”为例,项目选择、项目分析、方案制订与方案实施是项目化实训教学的四个主要方面。
(一)项目选择
科学选择项目尤为关键,而这也是社会人才需求以及实训教学共同作用的结果,要遵循的设计原则是按照目前的就业市场人才需求情况来进行,并将实训教学内容作为基础,从课程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学生的探究能力方面促进中职生在项目实训过程中发展协作、交流能力。
(二)项目分析
要求中职生,尤其是项目组组长清楚该项目的总目标,接着据此组织项目实训,将项目分解成多个子任务,然后写好项目分析表。具体来说,一是做好市场调查分析。根据市场需求设计子任务的调查研究及信息收集整理内容,如市场照明电路配电先进性调查、配电箱型号性能与特点等,集中训练中职生的分析归纳以及应变能力。二是设计方案。对子任务的设计思路、方案、可行性报告等进行细分,全面涉及中职生的专业知识技能,强化训练他们的表达、分析、计算与综合职业能力。三是知识储备。子任务要求学生熟悉专业知识技能的方方面面,如电工工具、导线知识、照明电路使用维护等,主要训练知识技能查询、自主学习与技能操作,发展学生的学习操作能力。四是项目评价。子任务评价表要设计实施评价、分析评价,打造立体化、实践性的知识技能评价体系,主要训练学生的设计、应用及综合职业技能。
(三)方案制订
项目要想顺利完成则必须有实施方案,项目组负责人团结组员共同制订项目方案。对中职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学生设置四个流程,即市场调研、方案设计、知识储备和项目评价,各项目组认真完成实训任务,然后写出栏目研究报告,做好修正工作,让方案更为科学而可行。
(四)方案实施
中职生通过合作分工完成项目。一个合作小组是一个项目化实训单位。各小组按照本项目的目标合理安排,既要分工展开,又要和别的成员做好联系交流,集体完成实训项目,从而强化中职生的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能力。在项目负责人的带领下根据方案进行分工。比如,能力比较全面的成员规划整体项目,计算机能力强的成员做资料收集,知识理论好的成员则储备知识并完成调研报告,交流能力强的成员则设计评价表且分析相关结论。
二、基于多元评价的中职电子技术应用专业项目化实训教学
(一)评价主体
评价主体不应该是唯一的,它应与评价情境联系起来,注重评价主体及信息的多元化,加强自评与互评引导,涉及的主体是教师、学生本人以及项目其他成员。
(二)评价内容
其一,基本知识。计算机应用、电工技术、电子技术、电子工艺等常规内容都属于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基础知识,评价时针对各阶段进行分类评价,方法则有客观题库与工作页的建立这两种。其二,基本技能。评价学生的一般电路装接、维修等知识技能。所以,操作的定型化才是评价的核心,也就是对中职生的操作是否规范、准确、快速进行评价。因而应该收集中职生在各阶段的评价数据,通过评价过程来了解中职生的操作能力提升程度。在这样的过程评价中进一步训练操作能力,激励他们不断成长。其三,应用能力。对中职生在项目实训中的知识运用、技能操作进行评估。比如,通过大量关于设备仪器故障等探究性实训要求学生共同分析解决故障。评价主体要多样化,评价时让学生有更多沟通交流与互帮互助的机会,激发其潜能,这也是该项评价的重点,能够促进学生不断学习,提高知识技能。其四,综合职业能力。故障分析、综合知识运用、运用技能解决故障是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实训的核心目标。
(三)评价方式
对电子技术应用专业中职生的评价应该运用不同的评价方法,可以涵盖学习情况、课程设计报告、实习、毕业设计等不同形式、内容的评价,评价测试中应该更为全面地体现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还要结合课程质量和职业资格证书、技术等级证书考核,让中职生的课程评价有更多的实际意义。
三、项目化实训教学总结
项目选择应该和中职教学大纲相符,内容也和中职生的实际水平相符,学生可以在主动探究中完成。另外,项目化实训教学是根据中职生与项目来进行,任务繁重,故而对教师的理论能力、专业知识、综合实践经验与能力、教学设计与调控能力等都有很大的考验。同时教师应根据学生身心特点进行项目成员搭配,确保顺利完成实训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