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面试口语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What experience do you have for this kind of job?
你有过和这种工作相关的经历吗?
Here is a copy of resume. Please have a look.
这是我的简历,请您过目。
How long have you been at your present place of employment?
你目前的工作干了多久?
I have fifteen years experience in the education field.
我在教育领域有15年的工作经验。
I am looking for a job more suitable to my talents and that can satisfy my desire to be constantly challenged.
我正在寻找一份工作,不仅能够更多地发挥我的才能,而且又能满足自己不断寻求挑战的愿望。
What salary expectations do you have?
你期望的薪水是多少?
What kind of salary did you have in mind?
你想要的薪水是多少?
Nothing less than six figures.
不少于六位数。
Tell me about your educational background.
告诉我你的教育背景。
I graduated form Harvard with honors.
我从哈佛大学毕业,成绩优异。
Why do you feel youre qualified for this job?
为什么觉得自己适合这份工作?
【关键词】口语;书面语;区别;联系
一般而言,口头说出的则为口语,诉诸文字的则为书面语。的确,这是从两者表现形式或载体而给予的解释。但在现实语用中,口头说出的不一定是口语,诉诸文字的可能不为书面语。如:网络聊天、新闻播报、电子邮件等。本文将对此做简单探讨。
一、口语、书面语的联系及区别
(一)口语和书面语的联系
既然口语和书面语是同一种语言的不同表现形式,二者之间必存在联系,为便于掌握,现把二者的主要联系分点表示如下:
1.口语和书面语均是同一语言存在的客观形式。口语凭借声音载体,书面语借助文字表达。
2.书面语在口语的基础上形成,依赖于口语。书面语使“听说”的语言符号变成“看”的语言符号。这种依赖关系正如徐通锵、叶蜚声所言:“书面语完全脱离口语是违背语言发展规律的现象。” [1]
3.口语和书面语均是对同一语言符号的运用,但其具体表现形式相异,因此形成了不同的特点。如谢徐萍认为“口语和书面语都使用同样的语言符号,即使用同样的词汇系统、语法系统来表达意义。” [2]
4.在语用中,二者常出现交叉现象。如张玲所言“人们常因不同的交流场合和交流目的,在口语中运用书面语结构技巧,或在书面语中运用口语的结构技巧。” [3]
(二)二者的区别
口语和书面语作为同一语言的两种不同客观形式,因二者凭借的载体不同,各自具有了不同的特征。对于二者的区别,本文将对前人们的研究进行简单归类。
1.二者的特征不同
所谓特征不同主要对其具体使用中呈现特点的归纳。如徐通锵、叶蜚声归纳到:“说话的时候除了连词成句外,还可利用整句话的高低快慢变化,各种特殊的语调,身势等伴随的动作以及说话时的情景。口语用词范围可以比较窄,句子比较短,结构比较简单,还可以重复、脱节、颠倒、补说,也有起填空作用的‘呃,呃’;书面语往往使用比较复杂的句子结构,尽量排除废话,讲究篇章结构。连贯照应等。”
二位谈到了其具体使用时所涉及的语音、词汇、句法结构等方面。当然也有单纯归纳口语特征的,如吴春相、金基石认为“口语表现的语言特征有:①用词广泛;②较多的使用带表彩的语言材料;③省略较多;④句式简单化,多样化;⑤话语不固定,有时语言不连贯。” [4]
2.语音、词汇、句法结构等的区别
(1)语音上,口语的语音为外在体现的,书面语语音隐形存在。即在具体口语中能听见语音,而在书面语中,无法直接听到,但语音存在于我们的大脑。这跟二者凭借的媒介是符合的。
(2)词汇上,二者使用同一语言系统中的词汇,但口语往往使用各种方言、土语以及少用的语气词,同时还可随意使用一些网络流行词,以及自我创造的新词、缩略语等。书面语在词汇的选择和使用上有一定的限制或讲究。其常使用一些常用的、表意明确的基本词汇和一般词汇。如:同是表示“大脑”的意思,口语可说成“脑壳”,书面语则选用“头”或“大脑”;同是“父亲”的意义,口语则可运用“老汉儿”“老爸”“爸呀子”等词汇,而书面语则运用“父亲”等词。其实,二者对词语选择的不同可以看出,二者语体色彩不同,口语表达往往通俗、诙谐、易懂,而书面语则显得比较庄重、文雅、正式。
(3)句法结构的选择上,口语一般使用简单的句子结构,而书面语一般会用到长句、复句、多层定语、多层状语等知识,讲究句子的规范性和合语法性。口语相对于书面语而言,语法要求不严格,只要能传达一定的意义即可。
3.语用的不同
(1)口语往往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而书面语则不会。口语以声音为媒介,说出的东西转瞬即逝,并且谈论的双方须在同一时空内。当然,随着科技的发展,录音笔、电话等先进工具的诞生则削弱了这一限制。书面语以文字为媒介,可以有效地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2)对语境依赖程度不同。相对而言,口语依赖语境的程度高于书面语。正如何伟渔所言“口语交际,传者与受者处于同一时间、同一地点,是面对面的,它具有双向性,直接性、动态性等特点;书面语交际,传者与受者不再同一时间,同一地点,不是面对面,具有单向性、间接性、静态性的特点。”
(3)出现场合不同。口语常常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交流,而书面语常用于较正式场合。如“会议记录、学术论文、机关文件”等。
4.语篇的不同
口语中的话题一般为生活中的小事件,但也可涉及类似学术讨论、学习交流等话题;书面语一般主要选用科技、学术、教学等话题,但也可涉及一般性话题,二者存在交叉现象。
对于口语和书面语的区别,我们仅对二者进行一般性比较,得出明显的不同,这种区别和不同并不是绝对对立,二者往往存在着交叉。切忌对二者采用“一刀切”的办法。那么我们该怎样正确认识口语和书面语之间的关系呢?学界对此已提出比较准确的解决办法。
二、正确认识二者的关系
谢徐萍提出:“口语和书面语是连续统。连续统意指两极间的一条直线,即任何一个语例都处于从书面语到口语的连续统上。这里有一个前提需说明,即口头交际使用的语言不一定是口语;反之,读写所用的语言也未必是书面语。”作者从五个纬度说明了口语和书面语的关系:“二者的关系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只是各自的侧重点不一样。”同时,吕颖把口语和书面语作为一个连续体,指出“哈孟德等认为居于连续体两端的分别是典型口语和典型书面语,大部分语篇处于中间状态”。
受连续体启发,我们可根据口语和书面语的典型特征建立两个典型范畴――典型口语范畴和典型书面语范畴,并把二者置于联系体两端,二者之间存在一定对立关系,但对立是相对的,二者在连续体上存在结合情况,如:电话会谈使用口语,也带有书面语特点;网络聊天,使用书面形式,但也带有口语特点。同样,我们可以把此种形式集合在一个范畴之内,三个范畴的边界是模糊的,具有一定的波动幅度。而这样做,归类的最大问题在于口语和书面语典型特征的确定标准难以定夺。因此有待进一步验证。
三、结语
口语和书面语作为同一语言的两种不同形式,虽使用同一语言系统的词汇、句法结构,但二者之间仍存在一定的差异。对于二者的关系,应据具体情况加以判断,切忌继续“口头表达的则为口语,写出的则为书面语”的狭隘认识。本文对此的研究仅为抛砖之作,望方家不吝赐教。
【参考文献】
[1]叶蜚声,徐通锵.语言学纲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2]谢徐萍.口语与书面语的关系探讨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J].南通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02).
[3]张玲.从口语和书面语的关系谈起[J].外语界,1995(03).
[4]吴春相,金基石.略论心理距离与书面语、口语的关系[J].汉语学习,2008(04).
【关键词】出口业务;出口退税;零税率
引言
据海关总署公布外贸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前10月,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29753.8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4.3%,进出口规模已经超过2010年全年的29740亿美元。尽管近两年来,金融危机的矛盾尚未缓解,欧债危机又不断深化,世界经济面临下行的风险,各国贸易保护主义可能重新抬头,从而影响我国的贸易出口,但是毋庸置疑我国是制造大国,同时也是贸易大国,长期保持贸易顺差。我国经济的增长很大程度上还要依赖外出口。为了鼓励外贸企业出口,增强其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我国政府给予其很多优惠政策,比如免税、退税等。同时各国产品在国内的税负、税率都不相同,为了使各国的产品不受当地政府的政策影响,出口货物退(免)税也已经被世界各国普遍接受而成为一项国际惯例,目的是鼓励各国出口的货物公平参与竞争。
1.我国出口货物退(免)税的方式
我国的出口货物退(免)税是指在国际贸易业务中,对我国报关出口的货物退还或免征其在国内各生产和流转环节按税法规定缴纳的增值税和消费税,即对增值税出口货物实行零税率,对消费税出口货物免税。对于出口货物退(免)税的方式,有的国家是在货物出口前予以免税,有的国家是在货物出口或予以退税。我国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出口退税和免税相结合的政策。根据不同的企业类型,我国《出口货物退(免)税管理办法》规定了两种退税计算办法:第一种办法是“免、抵、退”的办法,主要适用于自营和委托出口自产货物的生产企业;第二种办法是“先征后退”的办法,主要适用于收购货物出口的外(工)贸企业。
2.出口货物退(免)税的计算办法
2.1 “免、抵、退”税的计算办法
我国生产企业(一般纳税人)出口的自产货物实行“免、抵、退”税管理办法。“免”税,是指对生产企业出口的自产货物,免征本企业生产销售环节增值税;“抵”税,是指生产企业出口的自产货物所耗用的原材料、零部件、燃料、动力等所含应予退还的进项税额,抵顶内销货物的应纳税额;“退”税,是指生产企业出口的自产货物,在当月内因应抵扣的税额大于应纳税额而未抵扣完时,经主管退税机关批准,对未抵顶完的税额予以退税。
其具体计算方法为:先计算出口货物的不予抵扣或退税数额,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当期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汇率×(出口货物征税率-出口货物退税率)-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
再计算当期应纳税额=当期内销货物的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上期留抵税额
如当期期末留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则当期应退税额=当期期末留抵税额。当期免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当期应退税额
如当期期末留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则当期应退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
当期免抵税额=0
2.2 外贸企业先征后退的计算办法
所谓先征后退办法是指对于未按照免、抵、退办法办理出口退税的生产企业,直接出口或委托出口的货物,一律先按照增值税条例的规定先征税,然后由主管出口退税的税务机关在依照规定的退税税率审批退税。
外贸企业收购货物出口,因在收购货款中包括了生产经营该类商品的企业已纳的增值税款,所以该笔业务的应退税款应依据购进出口货物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购货价款和出口退税率计算:
应退税额=外贸收购不含增值税购进价格×出口退税税率
外贸企业收购小规模纳税人出口货物增值税退税业务的会计处理:凡从小规模纳税人购进持普通发票特准退税的抽纱、工艺品等12类出口货物,同样实行销售出口环节的增值税免税,并退还出口货物进项税额的办法。小规模纳税人确认的销售额与增值税并未分离,所以计算出口退税时必须先还原销售额的不含税价。计算如下:
应退税额=[普通发票所列(含增值税)销售金额]÷(1+征收率)×6%或5%。
3.出口货物退(免)税的程度
出口货物退(免)税的目的是让各国的货物商品以不含税的价格在国际市场上公平竞争。但是我国目前实行的出口退税办法中的退税率一般都低于17%,而我国实行的增值税税率是17%。因此从这种意义上说我国出口货物退(免)税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全退、全免”。下面以生产企业出口退税为例,分析出口退税的程度。
例:2010年某月某自营生产出口的生产企业有关经营业务为:购原材料一批,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其中用于内销产品加工的为(M内)万元,用于外销产品加工的(M外)万元,则进项税额为(J内+J外)万元,货物验收入库。上期末留抵税款D万元。本月内销货物不含税销售额为(E内)万元。本月出口货物的销售额折合人民币(E外)万元。已知该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出口货物的征税税率为17%,该种货物的退税率为N%。
无免税购进原材料。当期应纳税额计算:
当期应纳税额=当期内销货物的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上期留抵税额
=E内×17%-[(J内+J外)-E外×(17%-N%)]-D
=E内×17%-[(M内+M外)×17%-E外×(17%-N%)]-D
不考虑其它因素,则内销环节增值额V内=E内-M内,外销环节增值额V外=E外-M外。则把上式稍作处理得:
=E内×17%-M内×17%+E外×(17%-N%)-M外×17%+M外×N%-M外×N%-D
=V内×17%+V外×(17%-N%)-M外×N%-D
从上述式子可以很明显地看出,当出口退税率N%小于17%时,此时并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免征出口货物增值税,而是对出口货物征了较低的税,此时对其增值额V外征了(17%-N%)的税。对出口货物所消耗的原材料的进项税额也没有完全抵扣,而是只按M外×N%抵顶内销货物的应纳税额。只有当出口退税率为17%时,当期应纳税额=V内×17%+V外×(17%-17%)-M外×17%-D=V内×17%-M外×17%-D,才是实现了免征出口货物增值税,而且对出口货物所消耗的原材料的进项税额也全额进行了抵扣,此时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零税率”。因此对于生产企业的出口退税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全免、全退”,而是对于其增值部分征收了较低税率的税,对其出口货物所耗用的原材料部分的增值税进项税也未完全抵扣,而是抵扣了其中的一部分。由此可见出口货物并非“零负担”。
从企业出口货物的价格来看,如果实务中并非以FOB价而是以CIF价来计算退税,虽然会使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税额增加,但是也会导致企业多缴纳增值税,高出口价格相当于V外增大,增大部分要交征税率与退税率之差部分的增值税。
从退税税率来看,生产企业出口货物的主要成本为:M外+V外×(17%-N%)-M外×N%(假设不考虑生产过程中的其它因素,上期无留抵税额)
那么稍加变形可得:V外×(17%-N%)+M外(1-N%)多项式因子都包括出口退税率,且与该企业出口成本负相关。因此出口退税率每提高1%,就相当于一般贸易出口成本下降约1%。所以要想通过降低生产企业出口货物的价格来鼓励出口,还须寄于较高的出口退税率。
我国的退税原则是“征多少、退多少,不征不退,彻底退税”,但综上分析“征多少,退多少”的原则在具体实施中并未完全贯彻。这主要是由于现行的退税率与法定征税率不一致,没有实现真正的“零税率”。增值税征税率和退税率不一致,使我国大部分出口商品不能以真正的不含税价格进入国际市场,降低了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这不仅会挫伤企业的出口积极性,也不符合WTO规则和国际惯例许可的全额退税原则。此外,我国针对不同的企业采取不同的出口退税管理办法,导致不同企业退税收益上的差别,也不利于企业间的公平竞争。此外,我国出口退税的税种范围较少。我国出口退税的税种仅限于增值税和消费税,而营业税、印花税、城市维护建设税等间接税均未涵盖在内。
4.建议
WTO倡导中性的多边贸易框架,而出口退税使产品以不含税价格参与国际竞争,同时克服重复征税,正是中性税收原则的体现。保证出口退税制度的中性,既不多征少退也不少征多退,正是多边贸易框架下我国出口退税制度的必然选择。而出口货物要实现彻底退税,应遵循“征多少、退多少”的原则。要彻底实现这项原则必须提高出口退税率,使征税率与退税率一致。据测算,出口退税率每提高1%,就相当于一般贸易出口成本下降约1%,国内生产总值增长0.55%,税收总额增长0.89%。可见,提高出口退税的退税率不但不会对财政造成损失,还会以刺激出口的方式来提高国内生产总值,从而增厚税基,进一步增加财政收入。另外应该扩大退税的税种范围。可以把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等也列入退税范围。使出口产品真正实现“零负担”。这样做不仅有利于提高企业的出口积极性,也使我国的出口退税制度更符合WTO规则和国际惯例。
参考文献:
[1]财政部注册会计师考试委员会办公室.税法[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2]丁元霖.外贸会计[M].立信会计出版社,2004.2.
英语 口语 提高
一、树立教学新理念、改革原有教学模式
1、端正英语教、学的思想
首先,教师要端正教学思想,将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放在第一位。“听说领先,读写跟上”是英语教学的一项重要原则。听说能力对于英语学习至关重要,因为每一种语言都是有声的,声音是语言存在的物质基础。英语学习也不例外,必须首先从听说开始。听说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到读写能力的发展,甚至影响到整个英语学习的成败。但是,英语又是升学考试中的一门主科。于是有的教师就认为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便是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学好英语,积极应试则成了一些学生学习英语的努力目标。在这种教学思想指导下,教师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能力培养;强调书面的练习而轻视口语的训练。所以出现“聋子英语”、“哑巴英语”也不足为奇。因此,教师应努力走出为应试而学习英语的误区,明确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其次,要让学生端正学习思想,自觉地认识到英语口语的重要性。和学生一起讨论英语尤其是口语在日常生活和今后学习、工作中的重要性。通过讨论,学生明白了学好英语并不是因为对考试重要,而且因为对他们的未来会有很大的帮助,从而唤起学生主动学习英语、提高英语口语的积极性。
2、融洽师生关系
关注学生的情感,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尊重每一个学生,积极鼓励他们在学习中的尝试,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和积极性;把英语教学和情感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创设各种合作学习的环境,促使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体验集体荣誉感和成就感;特别关注性格内向或学困生,尽可能地为他们多创造语言实践的机会。良好的课堂气氛能使学生消除过于紧张的焦虑情绪,处于最佳的学习状态。民主、宽松、和谐、自然的课堂气氛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师生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形成的,它是一种相互尊重、相互交流、相互理解的互动过程。教师要与学生建立一种平等、尊重、民主、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从而使教师积极地采取情感教学原则,在包容口语错误的环境中帮助学生解除心理压力,释放心理负荷,让学生轻轻松松、毫无顾忌地说英语,逐渐由“要我说”的被动状态达到“我要说”的自觉状态。
二、加大语言输入量和实践量,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
语言是交际工具,说是传达交流信息的手段。克拉森的语言输入假设认为,人们习得第二语言的唯一途径是通过理解信息,即接受“能理解的语言材料”。口语训练又是培养阅读和写作能力、学习语音、词汇和语法的重要教学手段加强听说能力的培养是当代英语教学的趋势,又是提高我国英语教学的努力方向。先抓口语,使之成为教学手段,早日占领课堂,可以使教师教得生动活泼,学生学得轻松愉快。通过口语学习英语,是学习地道英语的英语语音、语调的可靠保证。学会了口语,有利于学习朗读,听说能力的提高也有利于提高阅读的速度。
1、利用视听材料培养学生听说的能力
口语是一种产出性技能。教师在给予学生最优化的“输入”之后,要积极鼓励“输出”。要激发学生的输出,加大实践量,给学生提供更多学以致用的机会,通过向学生输入视听材料,让学生记下重点,在讨论的基础上由学生整理笔记,把听到的信息重新组织起来,然后再发给学生书面材料,使学生得到及时的反馈并修改错误。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得到了技能的综合训练。
2、 角色扮演
在教室创设模拟情景,不仅灵活地将各种语言技能综合起来,而且能在整个活动中都考虑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使他们真正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去。朗读对话时,可以让学生分成两部分,一半为A,一半为B,练习完一遍后交换角色,A变成B,B变成A,再练习一遍,要求学生边说边看对方,注意面部表情和动作。或指定两位学生朗读或表演对话(Open Pairs),示范小组表演后,其余的学生也进行两两对话(Close Pairs)。
3、开展各项活动,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就为培养学生的学习毅力和钻研精神提供了重要条件。学生一旦对英语产生了兴趣,就会自觉主动地参与各种英语学习活动,并从中获得乐趣。教师要不断提高业务素质,扩大知识面,采取新颖多样的教学方法(创设情景教学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愉快教学法等)并精心设计导入语(问题导入式、实际导入式、情感导入式、背景契领式等)和课堂用语。形式多样的活动可以培养学生乐观、热情、开朗、自信的性格,使学生有正确的学习动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伙伴谈话法”的方式对某个问题进行简短的交流和讨论,或根据某篇文章的内容用自己的语言口头改编、复述等,或在学完一至两个单元后抽出一节课专门让学生用所学的英语知识谈谈身边的人、事、物;而且要积极地开展第二课堂,组织英语角、英语口语比赛、学唱英文歌曲、谜语、游戏、英语晚会、英语兴趣小组等课外活动,增强学生对英语的兴趣和成就感,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
关键词:港口 企业整合 财务管理 效率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到发展方式转变、发展速度放缓的新常态,国内外贸易量与港口吞吐量也出现了一定地下滑。可以预见的是,随着世界经济复苏乏力,货物贸易量与港口吞吐量仍然在较长的时期内无法实现显著增长、甚至出现下滑,在此背景下港口之间,尤其是区域内不同港口之间的竞争不可避免,将造成港口资源的错配与内耗。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是,通过港口之间的整合,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港口营运效率。
一、港口整合的必要性与价值
(一)港口整合面临的趋势
对于区域港口而言,港口间空间区位相近、资源禀赋相同、腹地交叉,存在竞争是不可避免的,有时竞争还非常激烈。港口间竞争的本质是现有资源的重新分配,各自为战的竞争不能增加货运总量,只会导致内耗严重,只有在竞争中采取广泛地合作才是取得双赢的最好方式。为避免港口间恶性竞争,就需要进行港口资源的整合。
(二)港口整合的必要性
港口间整合就是根据各港口发展的历史基础和特色,明确各自职能和发展定位,形成层次鲜明的职能分工体系,促使原本零散的港口群在分工合作、优势互补的基础上形成多功能的港口复合体,在竞争中形成整体合力。通过港口整合有助于使原来对交叉腹地物流的重复恶性竞争,转变为根据各自专业化分工展开的差异化竞争,化零散的物流为强大的专业物流,形成协调发展的格局。
(三)港口整合的价值
港口整合,尤其是区域间的港口整合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资源优化效应,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把分散于不同地理空间的相关资源和要素相互联结和重新配置,最大限度地发挥资源效能,从而提高区域经济水平,发挥资源配置效应。
(2)区域港口整合可以促使形成合理的空间组织,从而有效地节约土地资源、生产性能源和水资源,实现资源节约效应。
二、港口整合面临的财务问题
港口整合是重组的最后阶段,也是重组工作迈向成功的门槛。这是因为在成功进行重组整合之前,重组的价值仍然是潜在的,交易完成只是代表与重组对象相关的某些权利(如所有权、经营权等)从法律上讲发生了变化,同时,相应的价格已经确定,但今后能否实现重组的预期目的,整合价值和紧缩价值是否能实现,重组成本能否收回关键看重组后的整合是否成功。
从财务视角上看,港口重组涉及的财务问题不像一般财务一样,每时每刻都会发生,所以重组财务的决策从时间上来说是间断性的。但由于企业重组是一种资本经营行为,而资本经营强调以资本购买有发展潜力的企业的控股权,形成多个港口企业构成的集团;运用投资、参股和并购等多种形式,冲破行业界线、地区界线的束缚,要么实现企业的规模经济,要么实现跨行业、跨地区经营,形成资本多触角优势,全方位开拓进取。正是由于这样,重组财务的决策比一般财务所涉及的范围要更广,所承担的风险要更大,决策的影响可能更深远。
除此之外,港口整合需要解决合并报表的编报周期过长,即使采用了某些合并报表软件工具,要完成合并财务主表及其附表的合并,至少也要花费半个月的时间。港口整合后,由于港口之间存在一定的内部交易,这些内部交易的财务监管较为松散因此往往出现对不上账的问题。另外,港口整合的合并计算容易出现错误,这类错误常常发生在集团股权关系复杂或有增减变动时,权益类的抵销产生问题,导致商誉和少数股东权益的计算产生重大误差。
三、港口整合财务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提升财务效率
有效的财务整合需要改善财务供应链管理,这对提升港口财务管理效率有着巨大的利益。它可能对应收账款、财务预测、营运资本产生积极的影响。成功的财务供应链计划会为公司带来以下特别的效益:改善存货控制和现金流管理;降低营运资本;减少所要求营运资本的筹资利率;提前发现经营交易中存在的问题。
(二)优化财务供应链管理
港口企业整合后,每个港口完成客户下单、单据核对等资金流动交易活动的管理不尽相同。港口集团需要优化财务供应链管理,从而保证每个港口企业都能够以统一的、安全的方式管理从订购至结算过程涉及的财务交易活动,提升现金流转效率,最大化发挥企业营运资金价值。
针对以上财务整合需要实现的目标以及秉持的原则,财务整合的进程主要有三个关键部分:财务供应链、信息供应链(透明且可靠的利益相关者信息)和无形资产。采用这一进程安排意味着对财务流程、组织结构和雇员能力进行调整。
港口整合过程中财务管理需要再造企业财务供应链流程,降低企业财务管理的复杂性与不透明性。降低企业的复杂性正在被视为一项重要的、可实现的而且是港口整合过程中必须履行的责任。财务管理通过实现更多的共享服务、更快的结算和更简便的预算处理,能够简化财务管理流程,提升管理效率。
另外从财务管理技术角度考虑,需要避免各个(待整合)港口企业之间使用不同的、甚至不相兼容的财务系统软件,由此导致整合后的港口企业陷入一个不易协同工作的系统大杂烩。港口企业整合不仅仅与技术有关,它也与降低复杂性、简化经营流程和实现决策支持相关。真正的财务整合带来的回报是不可估量的,但为此付出的(待整合)港口企业财务改革是困难的。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