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秋兴八首

秋兴八首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秋兴八首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秋兴八首范文第1篇

关键词:《秋兴八首》 故园心 长安

在两千多年的古代文学长河中,唯一被后人以“圣”相尊的文人是杜甫。他的诗作吸收众家所长而众体兼备,尤其精工七律;同时他个人跌宕起伏的人生轨迹和的唐王朝由盛转衰的历史走向高度一致,他的诗作总是流露着圣人般忧患慈悲的情怀。闻一多先生在《杜甫》一文中称道:“四千年文化中最庄严、最瑰丽、最永久的一道光彩。”[1]

《秋兴八首》联章体律诗历来公认是杜甫最优秀的作品之一,《秋兴八首》(其一)作为序曲,承秋天萧瑟的景致、凝重阴冷的气象而感发,抒写着个人年迈漂泊、身世凄凉、心忧家国的情怀。

玉露凋伤枫树林,

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

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

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摧刀尺,

白帝城高急暮砧。

杜甫晚年一直在西南漂泊,五十三岁的时候流寓夔州,而且在这里滞留了一年多。羁旅漂泊、归乡无期、思乡怀人是古代诗歌中的常见主题,颈联直抒胸臆“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山上那些或白或黄的,一点一点的就像他因思乡而流了多年的老泪,赖以指望的是暂系巫江中的孤舟能带他驶向故园的方向。终究没有机会回到故乡,秋意愈来愈浓,寒意愈来愈重,声声暮砧阵阵催逼,这个寒冷的冬天他将如何度过?能够安生立命的温暖的家园又在哪里?

据此将“故园心”解读为对故土家园的思念,从脱离的单首诗中能够找到诗人处境和情感的落脚点。如果从《秋兴八首》组诗的主题和杜甫的人生经历及生命情怀来看,这样的理解难免失之简单。

清代浦起龙在《读杜心解》中评论该诗说:“首章,八诗之纲领也。明写秋景,虚含兴意;实拈夔府,暗提京华。”[2]《秋兴八首》(其二)中身在偏远的西南“每依北斗望京华”,一次又一次的翘首眺望,每每都在人们夜幕归来一家团聚的时候,这个望乡执着而痴情的老人且行且叹;《秋兴八首》(其四)中回忆故国盛衰更迭,“回首可怜歌舞地,秦中自古帝王州”(《秋兴八首》其六)曲江边繁华不再,帝王之州沦为战场,丧乱不堪回首;这个孤苦的老人在现实的失望中只能去追念安史之乱前强大的王朝,“故国平居有所思”(《秋兴八首》其四),尤其是国家承平富饶人们富足安适的开元盛世,“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秋兴八首》其八)的繁华时光。“每依北斗望京华”“故国平居有所思”都是对“故园心”的引申,故园、京华、故国都是京都长安的代称,每一首诗中情感交汇的注脚都是魂牵梦绕的长安。仇兆鳌品评后五首的主题说:“四章,回忆长安,叹其经丧乱也”“五章,思长安宫阙,叹朝宁之久违也”“六章,思长安曲江,叹当时之游幸也”“七章,思长安昆明湖,而叹景物之远离也”“八章,思长安胜境,i旧游而叹衰老也”。[3]可见,“故园心”同时作为情感的线索,完成了夔州和长安空间的多次转换,实现了古今与盛衰的反复对照,并将人生漂泊、孤苦的身影投射到由盛转衰的唐王朝的历史河流中。

杜甫如此执着的遥望长安,是想再次靠近政治中心,踏进政治的疆场,继续驰骋“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儒家理想,还是“窃比稷与契”,希望能真正像舜时的大臣后稷与契那样使天下人都安居乐业从而建功立业?杜甫个人稳健的理性会直接作出否定――时不我待,盛年不再。《论语?子罕》有言:“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亦不足畏矣。”年轻的时候可以说前途不可限量,可是过了四十、五十岁还默默无闻、没有建树,人生就不会有太大的起色。所以杜甫早在四十岁那年的除夕夜就写道:“四十明朝过,飞腾暮景斜。”在仕途功名作为唯一衡量读书人个体存在价值的社会规范里,三十而立,四十就该功成名就了,四十岁连进士都没中,就算才华飞腾也只是日暮西山。可见时不我待的焦虑意识甚为强烈,更何况此时此刻年已五十有四,垂垂老朽,凄苦不堪,左臂偏枯右耳聋,只能“白头吟望苦低垂”(《秋兴八首》其八),来日不多,遑论从政。

那么,迟暮之年的杜甫究竟为何始终牵挂着到不了、回不去且非故土落叶归根的长安?杜甫祖籍河南巩县,在这里度过了近二十年“读书破万卷”的书斋生活,更立下了“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豪情抱负。后来一生辗转多地,年轻时南游吴越,北游齐赵,晚年漂泊四川、湖南、湖北,足迹遍及唐王朝大部分的疆域。长安是众多历程中的一个站点,在此曾经困守求仕十年,有过奉旨进献《三大礼赋》的辉煌时光,有过“朝扣富儿门,夜随肥马尘”的屈辱生活,甚至一度在长安沦落后陷到叛军之手。可见,长安是他人生追求和理想幻灭的地方,也是大唐王朝兴盛和衰败的见证,酝酿出了杜甫一生都挥之不去的长安情结。一则祖父杜审言是初唐著名的诗人,在长安有田产;二则自称“杜陵有布衣”,用长安一处汉代的陵园完成他身份的认定,虽然在长安没有真正当上什么官,却自认长安就是他真正的故乡,尤其是支撑他人生价值存在的精神家园。

河南巩县是一个靠近东都洛阳的中原地区,唐朝繁荣的经济和发达的文化在这里都留下了时代的烙印,儒家的伦理观念、价值观念大行其道,杜甫就在浓厚儒家思想的家庭氛围中长大成人。少年时代早慧早熟,“脱略小时辈,结交皆老苍”,结交的大多是峨冠博带的宿儒;曾对远祖发誓:不敢忘本,不敢违仁。可见儒家的价值观念已成为他安生立命、行为处事的基本原则,这直接影响了杜甫诗歌创作的生命情怀和社会关怀,即总是将个体的价值与历史、国家、社会高度融合,将人生的理想抱负与救世济民的情怀紧密相连。自己的生命如果离开了“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价值目标就失去了存在的依托,只要一息尚存就要把生命全部奉献给历史中的国家和人民。这种思想情怀成为杜甫创作的绝大部分诗歌的基本主题,尤其在历经安史之乱后,创作了“三吏”“三别”《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岁暮》《登岳阳楼》等近千首首诗歌,他总是满怀深情的凝望着这片土地,表达着对苦难人世的同情、对国家局势的无限关切。

这样的个人成长历程和精神追求使年迈漂泊的杜甫在《秋兴八首》中自然而然就会由秋天的夔州想到长安,甚至怀想昔日繁华的长安,从而引发昔盛今衰,人世蹉跎的慨叹。于是他的“故园心”就超出了一般意义上的思乡情绪,其中隐性的呈现了杜甫的情感模式和价值取向:思乡就是思首都,思首都即是思国家,对国家的忠诚和对天下黎民的仁爱就需要对朝廷所在的政治中心竭忠尽智。身为儒家的信徒,参与政治既是实现个人宏伟抱负的必经之途,也是完成自己对历史对国家责任的必经之路;一旦远离国都丧失经世济民的机会和可能,则“每依北斗望京华”,哪怕在夔州望不到长安,他也要让心灵循着北斗的方向去追寻日思夜想的长安。从其一“孤舟一系故园心”明确表达对故都的思念,到其二首联“每依北斗望京华”,再到其四“故国平居有所思”,其故国之思一发而不可收,一首比一首急切而强烈,迂回沉郁,而个人的凄凉终究无力挽留时代的步伐,如同童话世界里卖火柴的小女孩,又冷又饿中点亮最后一根火柴,用微弱的火光温暖自己和艰难的时世,以此安放个体存留于天地之间的生命价值。

综上所述,杜甫的《秋兴八首》(其一)通过“故园心”表达对故都长安的依恋怀想,在对国家的忠诚中获取个体生命的存在价值以及实现人道主义的社会关怀,从而使诗歌赋予一种更博大更深广的情怀,即将一生经历的大事浓缩在历史的离乱中――怀念国家的辉煌,牵挂时局的动荡,痛心时代的苦难,呈现圣人慈悲伟大的胸襟,这正是成就诗圣杜甫并使其为后人敬重、仰望的缘由。

注 释

[1]闻一多:《唐诗杂论》,岳麓书社,2010

[2]浦起龙:《读杜心解》,中华书局,1961

秋兴八首范文第2篇

关键词: 《秋兴八首》 组诗 时空观念

《秋兴八首》是杜甫滞留夔州时所写的一组七言律诗,是诗人抚今忆昔而抒怀的一组悲歌。它们立意各异,却又组成了一个浑然的整体。每一首诗都是一组画面,有现实的夔州秋景,也有诗人记忆中的长安。每一首诗又是一个空间,我们游弋在诗人构筑的也是客观存在着的空间里,品诗情,察诗意,同时也获得一种独特的审美体验。时间和空间上的延展性使得《秋兴八首》宛如电影式的娓娓道来。个人与国家,历史与现实,这种不同时空的叠加无疑达到将个人感悟置于历史中体验世事沧桑的效果。

无论是一联之中还是一首或数首之内,只要不是写生似地表现时间地点,而是以历史观念和宇宙意识咏史论事,或述怀抒情,那么,这种时空之间,就必定还站着一位诗人,介乎古今之间,天地之间,把历史和宇宙联系在一起。而这位诗人就是杜甫。

一、镜头的拼接――视角变化营造的空间感

三《秋兴八首》中,似乎每首诗都营造出了一个不同的空间,而每个空间都由诗人精心选择的不同的意象构成。但这些空间并不是截然分开的,因而我们说这八首诗既可独立成章,又可相互勾连。《秋兴八首》第一首因见秋景而感兴。在这个空间中,有因深秋露水侵蚀而逐渐凋零的枫林,萧瑟凄凉的巫山巫峡,天边的乌云和巫峡里滚滚的波涛,也有两度开落的秋菊和系在岸边的孤舟。而诗人正置身于这个空间之中,心念家中刀尺,耳闻捣衣砧声,故园之思格外深切。在这首诗中,诗人的视角是变化的。“江间波浪兼天涌”一句,诗人的视线自上而下,极言波浪之汹涌,“塞上风云接地阴”一句,诗人的视线自下而上,极言阴云之低沉。这种做法在现代摄影艺术中有类似的应用。在摄影中,摄影机的运动往往可以展现出一种“令人信服的空间层次感”。通过运动,将所表达的时间演变,空间转换,与客观的时间和空间交合起来。诗人视角的变化无疑增强了这种空间感。而在第三首中,诗人则营造出了更平和的空间,达到了更广阔的艺术效果。在第五首诗中,诗人已经开始着重写“故国平居有所思”。一句“蓬莱宫阙对南山”便直接将我们带回昔日的长安。宫殿的巍峨壮丽,早朝的庄严肃穆,在这样的情境下诗人很自然地回忆起自己也曾“识圣颜”的往事,触动内心的忧国之情就显得更水到渠成。这样由此空间转换到彼空间,虽说是思绪活动之类,但作者总是由此及彼,由具象到抽象,进行空间的转换,从而表现出关怀现实和人生的多样情怀。诗人灵活地在不同的空间之间转换,正是《秋兴八首》思绪灵动的体现。

二、镜头的穿插――昔时与现实的不断闪现

《秋兴八首》中历史与现实的不断闪现是一大特色。虽然组诗的前四首着重写夔州秋思,后四首着重写故国之慨,然而在第二首中“每依北斗望京华”,诗人在望什么呢?又因何“实下三声泪”呢?难道仅仅是伤怀凄凉的秋景吗?显然还有诗人感怀自身命运的成分。严武辞世,杜甫随其一道回长安的愿望成了空想。“八月槎,言京华难返,犹上天不可至也”。诗人只能想象“画省香炉”的情景,而现实中却只能“扶枕”而听凄凉的笳音。这是幻想中的场景与现实情景的交替。从第五首开始,回溯历史的特点表现得更加明显。诗人自如地在诗中往来于过去与现在,夔州与长安之间,灵活多变的笔法,鲜明生动的意象使他的诗歌超越了时空的限制。第五首前两联写昔日长安宫殿玄宗求仙问道的情景,讽刺玄宗不理朝政,昏庸误国。后两联则写了夔州现状和自己壮志难酬的情怀。第六首诗人回想昔日繁花似锦供天子游赏,歌舞升平却引来边地战事。在第七首中,昆明池是汉武帝时所凿,玄宗曾置战船在池中练兵攻南诏,将长安盛世的追忆和现实的满目萧条的处境作对比,这种今昔的对比手法十分明显。第十首不仅写昔日物产之丰,景色之美,诗人与友人游陂之乐,就连诗人当年也是才华横溢的,而今却才思枯竭。诗人忆自己往日之幸,实是在忆国家之幸,叹自己今日之衰,正是叹国家之衰。以此诗做结,更添无限感慨。这种历史与现实的不断闪现正如电影中不断穿插的镜头,丰富着所要表达的东西的同时,也唤醒我们的情感体验。

三、平行的历史空间――历史和宇宙的对立统一

古人常以汉唐并举,杜甫在《秋兴八首》中运用的典故皆为汉事。第三首颈联“匡衡抗疏功名薄,刘向传经心事违。”匡衡对《诗经》的理解极为透彻:“诸儒为之语曰:‘无说诗,匡鼎来;匡说诗,解人颐。’”元帝时发生日食和地震,他引用《诗经》上疏,阐明政治得失。最终他被弹劾“专地自盗以自缢”,被贬为庶人。刘向,本名更生,“元帝即位,太傅萧望之,少府周堪荐更生宗室忠直,明经有行,擢为散骑宗正。为外戚许、史,史宦官弘恭,石显谮澹皆免官”。后来“成帝即位,显等伏辜,向迁光禄大夫”。诗人同样因直谏而遭到贬斥,安邦治国的理想无法实现,只能过着漂泊无定的生活。还有一处典故在第五首的首联。“昆明池水汉时功,武帝旌旗在眼中”,武帝时开凿的昆明池亦是昔日国力强盛的写照,而现实是“江湖满地一渔翁”的萧瑟与荒凉。诗人通过将汉初,玄宗时期,和诗人现在所处的肃宗时期这三个平行的历史时期相互联结,为我们展示了更加广阔的历史时空,也表现出了诗人对自己命运,国家命运的综合思考。在第四首中,诗人明显将自己的着眼点放在一个大的历史空间中,他直言世幻如棋,“金鼓振”、“羽书迟”形象地再现了当时边地战事,这些都表现了当时时局的动荡。第五首则回忆了长安宫殿,含蓄地讽刺玄宗求仙问道,昏庸误国。在这种追溯中,无疑再现了诗人对唐帝国由盛转衰命运的整体思考。

在《秋兴八首》中,诗人为我们展现的是一个无比壮阔的时空,一个完整的历史画卷。时间上,它纵贯近千年的兴衰历史,空间上,它横跨从夔州到长安甚至战火纷飞的边地。正如陆机在《文赋》中说的“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从宇宙和历史的角度咏史抒情时,其对仗的时间就显得格外漫长,空间更阔大,一种悠远的历史感和辽阔的宇宙意识就充满于字里行间,诗歌的意境因此而阔大深邃,所谓时空观念,正是从中体现的。

《唐诗的美学阐释》一书曾经提到:“同印欧语系中的诸语种相比,古汉语本身缺少固定的时态变化。这个特点用于论述事理,似乎欠于精确,但用于诗歌创作,却为诗人打开无限方便法门。”《秋兴八首》中的意象是比较丰富的,诗人将不同时间、空间、幻想的、现实的事物进行叠加,使时间和空间都具有相当的延展性,从而达到更广阔的艺术效果。这一点上,第二首诗表现得尤为明显。首联的两个意象“孤城”和“落日”共同构成一幅深秋黄昏时的凄凉景象,诗人遥望长安,思绪纷纷。猿声传来使诗人落泪,原来是想起了不能回京的辛酸。颈联“画省香炉”是诗人想象中尚书省的情景,而“悲笳”的声音则将诗人从想象中唤醒。尾联诗人“请看”的月色下的藤萝其实早已不见,同样的月光此时正照在洲前的“芦荻花”上。石上之月与洲前之月的叠加,一虚一实两个画面的映照,形象地表现出时间流逝之快的特点。这样两个在诗中联系极其紧密的画面反而使诗歌所表现的空间有了相当大的延展性,这正体现了古汉语在诗歌中应用的极大优势。

《秋兴八首》具有极高的艺术感染力,而它的作者――杜甫的一生似乎总是颠沛流离的,贫病交加的,命运似乎从未眷顾过这位才华横溢的诗人,而杜甫在坎坷的境遇中却始终没有放弃忧国,忧民,忧天下。诗歌已经成了年老体衰,垂暮漂泊的诗人的生活方式。他用最后的生命在诗国中建造了一座雄伟壮观、永远壮丽的殿堂,这就是《秋兴八首》。

参考文献:

[1]刘明华.杜甫研究论集[M].重庆出版社,2005.04.

[2]叶嘉莹.秋兴八首集说[M].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12.

[3]张道文.杜甫诗传[M].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3.03.

秋兴八首范文第3篇

2、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李商隐《夜雨寄北》

3、黄花丛畔绿尊前,犹有些些旧管弦。偶遇闰秋重九日,东篱独酌一陶然。自从九月持斋戒,不醉重阳十五年。—白居易《闰九月九日独饮》

4、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王昌龄《长信秋词五首》

5、高鸟黄云暮,寒蝉碧树秋。—杜甫《晚秋长沙蔡五侍御饮筵送殷六参军归沣州觐省》

6、信宿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杜甫《秋兴八首》

7、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陶渊明《戊申岁六月中遇火》

8、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三国魏·曹丕《燕歌行》

9、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刘禹锡《望洞庭》

秋兴八首范文第4篇

原文如下: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秋兴八首范文第5篇

文/良石

柳春英年轻时也是十分困苦的,她不止一次说:“年轻时俺遭老罪了,吃不好、吃不饱,身体很弱。现在好了,天天能吃到饽饽,身体也越来越好了。”那种饥饿生活带给老人的除了积极的心态,就是吃饭八分饱的习惯。

柳老现在生活在四世同堂的大家庭里,有4儿1女,祖孙加起来有几十口人。现在生活虽然能够自理,但是为了方便照顾,还是跟年近70的儿子住在一起。老人虽然年轻时因为贫苦留下不少病根,但是年老了倒也算是健康,以前那些所谓的病根也都不算什么了,老人平时说话很慢,但是耳不聋、眼不花,耐心听的话,柳老的话也算是口齿清楚、思维清晰。

柳春英的生活非常有规律,每晚8点半就会按时睡觉,早晨5点半准时起床,中午肯定是要保持半个小时到1个小时的午休;柳老对自己的饮食也十分讲究,每天多以馒头、蛋类及萝卜、白菜等清淡蔬菜为主,基本不吃肉食。并且,柳春英老人强调,每顿饭只吃八成饱,不挑食、不暴食,这才能让自己的身子骨轻松。

老人八十多岁的时候还能跟着村里的老人一起跳秧歌,现在虽然腿脚不灵便了,还保留着饭后喜欢出去走走的习惯,也十分喜欢晒太阳,经常围着一件毛毯,坐在靠窗的土炕上,透过玻璃,享受温暖的阳光。

用柳老的话说:“俺年轻时能干在村里是出了名的,下坡种地、绣花缝织样样都行,现在老了,孩子们都不让俺做了。勤劳动,才能身体好啊。”

老人的儿子张行玺插话说,老娘虽然年迈,但从不愿意闲着,每年都要轮流帮儿子们摘花生、剥玉米皮,衣服、被褥都坚持自己洗、自己缝,不喜欢别人帮忙。老人的心态非常好,性格平和,从不嫉妒他人,也不会背后议论人,与儿媳、周围邻居的关系,一直相处得很融洽。

“4个儿媳,孙子们对俺很孝顺。可惜俺老了,成累赘了,不能帮他们做什么了。”老寿星感叹地说,“俺经常叫他们要忆苦思甜,不能被现在的乱七八糟的东西骗了,毁了肠胃不就是毁了身子?”

在老人看来,也许活这么大岁数是一件轻轻松松没怎么注意就发生的事情。也许就是因为老人的合理饮食,才会有健康的身体去做任何她想做的事情,达到长寿也不过是小菜一碟了。

李美筠:寻求“平衡”的营养学家

文/金芷雯

李美筠,女,1895年10月生于上海,现居南京市北东瓜市12号。李美筠是我国著名的营养学家,所著论文《营养不良对儿童智力和行为的影响》荣获1985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与一般高寿老人不同之处,是她一生没有组建过家庭,也没有收养过一男半女。但她有一位如同女儿般的保姆刘阿姨。老人进入高龄以来,肩部和腿部曾患过骨质疏松,大便困难,但经过保姆的精心照顾之后,上述疾病基本消失,后来她的身体状况很好,耳聪目明,生活自理程度较好,平日几乎没病,一直在服用钙片、养胃冲剂等药物来增强机体的抵抗力。

老人日常饮食起居科学而有规律,饮食上一般什么都吃,没有特殊的饮食嗜好,不沾烟酒。老人的日常饮食简单而有营养,易被吸收,口味偏淡,一日至少吃一个鸡蛋,坚持少吃多餐的饮食习惯。一般每天早晨6:00~7:00之间起床,吃完早饭后,由保姆陪同在室内做适当的运动,晚上看电视,看到10:00左右就睡觉,一般不外出。

相关期刊更多

国际政治科学

CSSCI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教育部

林业科技情报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黑龙江省森林工业总局

核动力工程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