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经济学专业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二年以上工作经验|男|23岁(1992年12月18日)
居住地:云南
电 话:***********(手机)
E-mail:
最近工作 [ 1年8个月]
公 司:XXX公司
行 业:科学技术
职 位:办公室秘书
最高学历
学 历:本科
专 业:政治经济学
学 校:南开大学
自我评价
多年的行政工作,使我深深体会到秘书工作的重要性,更喜爱上了这个工作。这是一个需要更多责任心和细心去完成的工作。我使用五笔字型的中文录入速度每分钟 100字以上; 英语 的听、说、读、写能力达到四级水平(目前正在进修行政管理本科学历);较擅于进行社交活动,更有组织各种文艺活动的经验;能够熟练的运用 Microsoft Office(如:Word、Excel、Exchange、 PhotoEditer、Powerpoint、Frontpage、Ulead Iphoto Express等)的各种功能进行高效的办公室日常工作。本人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且具有很强的责任心和进取心。
求职意向
到岗时间:一个月之内
工作性质:全职
希望行业:网络科技
目标地点:云南
期望月薪:面议/月
目标职能:办公室秘书
工作经验
2013 /7—至今:XXX公司[1年8个月]
所属行业: 网络科技
办公室 办公室秘书
1.负责文档管理工作。
2.文书写作、文件打印等。
3.机票、酒店预订及其他外联工作。
4.协助负责人进行重要日程安排。
5.协调同其他各部门的关系,做好沟通工作。
6.收发来往信件,定购办公用品及其他办公事务。
2012 /7—2013 /7:XXX公司[1年]
所属行业: 财贸管理
前台 前台接待
1. 熟练操作电脑,精通office办公自动化软件;
2. 熟悉办公日常管理、各项规章制度的制度及执行、员工考核、行政事务、公司政策执行、社保、劳动合同、人事档案管理。具有计划,组织,人事,协调,领导能力;
3. 为人正直,诚实,对工作敬业,勤奋,肯吃苦,有责任心,良好的职业道德让您放心。
教育经历
2008/9—2012/6南开大学 政治经济学 本科
证 书
2010/6 大学英语六级
2009/6 大学英语四级
关键词:职业院校;经济学专业;社会实践能力;职业能力;改善措施
一、引言
社会实践能力是职业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中国职业院校对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有着一系列的方案,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仍然会出现种种问题。因此,人们必须切实了解职业院校社会实践教学的特点和重要意义,结合经济学专业学科特点,努力解决经济学专业社会实践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难点,提高经济学专业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二、经济学专业特点
经济学专业要求学生首先应系统掌握经济学基本理论和相关的基础专业知识,并且了解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熟悉国家的经济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中外经济发展的历史和现状。此外,经济学专业学生应该具有一定的社会实践能力,可以进行具体的经济调查活动,并且应该具有一定的语言交流能力。与经济学相关的工作对学生的社会能力要求较高,因此经济学专业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把提升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只有这样,才能促使学生可以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工作。
三、职业院校提升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重要意义
第一,促进职业技能教育课堂与社会平稳衔接。在课堂之中,学生可以学习到与本专业相关的理论知识,而要想获取未来工作需要的从业经验,就必须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中,学生可以提高自身的知识和技能,掌握工作技巧,获取对自己将来工作有益的咨讯。第二,调节学生理想与现实关系的价值观。在参加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学生有机会接触复杂现实的社会,在困难和挫折中进行磨炼,可以理性看待过往理想与实际现实之间的差距,通过切实的感受世界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第三,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学校中学到的理论知识并不能使一个人立足于社会之中,职业院校学生通过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可以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可以将在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转件转变为实践能力。在实践过程中,学生会接触各类人士,因此社会实践活动同时也会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首先,职业院校学生社会实践教育存在的问题[1]:其一,对社会实践工作认识不够。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许多人并不重视社会实践活动,对社会实践工作认识不够到位;其二,部分职业院校本身对学生的社会实践教育重视程度并不高,对学生的社会实践缺乏系统的教育规划;其三,学生自身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对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缺乏一定的积极性;其四,学生家长只重视各种课程及考试的分数,认为社会实践活动是不务正业,不支持甚至反对学生进行社会实践学习;最后,社会实践的时效性较差[2]。许多学校对于社会实践活动重视程度不够,且在开展的过程中,不能结合专业特点选择开展适合本专业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许多社会实践活动开展的目的仅仅是应付上级的检查,而没有把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作为首要任务,在开展社会实践教育时,学校不能将课堂内容与社会实践教育相结合,建设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时也存在类型单一,重视程度低的现象,同时,许多学校对社会实践活动的投入力度较低,缺乏足够的资金也就无法开展高质量的社会实践活动,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提高。而对于经济专业学生来说,在开展社会实践教育的过程中,同样也因为重视程度较低等原因,学生无法正常将经济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的工作中,影响了学生的发展。
四、社会实践工作的改进措施
第一,提高认识,完善社会实践的教学培养体系和计划:首先,职业院校不管什么专业都必须改变传统的观念,将提高社会实践教育放到首要任务,对于经济学专业来说,学生往往会需要很多的实践机会以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因此学校应该充分认识学生的需求,为学生创造更多的社会实践机会,同时,积极相应国家相关政策和号召,建立完善的社会实践教学培养体系,将社会实践逐渐转变为高职学生学习生活的一部分,将课堂学习与实践穿插结合,保证在学生学习理论知识之后可以有充分的机会进行实践。改善职业院校教师的教学方式,将与经济学相关的工作经验穿插到理论课堂上进行讲解,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第二,整合资源,加强社会实践基地建设。职业院校应该努力整合各种资源,加大对社会实践基地建设的投资力度,努力建成集教学、科研、实践于一体的社会实践基地,可以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充分掌握知识要点并加以实践,对于经济学专业来说,可以通过分派学生到公司财管部门进行实习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在实际工作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第三,完善社会实践考核评价机制。在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后,学校应该通过进行考核评估等方式对学生进行综合考量,将考量分数计入学生档案,以达到提高学生积极性的目的。
五、结束语
经济学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而经济学专业又具有很严格的准确性特点,这就要求职业院校经济学专业必须切实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通过开展高质量的社会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实践能力,使其在未来可以更好地融入工作之中,为国家经济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徐永良.普通本科院校经济学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模式构建[J].中国大学教学,2011(04):30-33.
关键词:经济学基础课;中职教育;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F23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2-0-01
一、中职财会专业经济学课程的现状
当前,经济学知识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关系越来越紧密。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可以帮助人们做出更为明智的选择,也可以帮助学生了解经济常识。很多中职学校意识到经济学基础对中职学生的重要性,也逐渐开设了这门课。
笔者任教的学校也于三年前开始在财会专业开设经济学基础这门课程,并尝试在其他专业开设此课程。在财会专业开设这门课,普及经济学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讲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的个人理财知识,如利息、投资、股票、债券和汇率等内容。从目前的情况看,可以使学生在校期间对于会计制度、资本的时间价值、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等有简单的认知。但存在问题也是比较多的,比如学生在经济学基础的学习过程中普遍存在一定的障碍,感觉晦涩难懂,实际应用价值不大;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误区。所以总体而言教学效果其实并不十分理想。
二、经济学基础教学效果不理想的原因分析
中职学生的文化基础较薄弱是不争的事实,我们在教学中要因材施教,分析学生素质之余,更多的要从教学方面找原因。
(一)中职教材匮乏
经济学基础在国内还属于年轻学科,国内成熟的与高职教育吻合的经济学教材尚在开发当中,针对中职教育的教材更是少之又少。校本教材的开发对教师专业素养和教学实践要求高,源于生活实践特别是我国经济社会活动中的案例素材在教材中又很少见。这些都在客观上给课程教学造成了很大困难。
(二)教师教学上的不足
1.重理论,与现实联系不够。很多任课教师认为财会专业学生素质较高,在授课内容上理论讲得太多太深,不能将理论和实际很好的结合,脱离了职业教育的实际。很多教师对财会专业学生的数学基础估计过于乐观,模型推理讲得过多,导致学生不易理解,产生畏难情绪。大多数学生对理论的理解往往是一知半解, 即使记住一些原理和结论,也难以将理论运用实际并解决实际问题,这于开设这门课程最主要的目的相背离。
2.教学模式传统。在经济学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往往是填鸭式的教学, 课程的教学往往以教师的单向灌输为主,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师的传输,师生之间缺乏互动和交流,也调动不起课堂气氛。
三、探讨:经济学基础课程教学方法的综合应用
1.项目导向教学法
项目导向教学方法是在工学结合理念指导下提倡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将教学内容项目化,并在营造的模拟情景中提出具体任务,驱动学生进行学习、探索与实践活动。
在教学中,补充一些与理论相吻合的现实案例资料,通过案例的讲解来加深学生对理论的理解,当然这些案例要时时更新。 让学生在案例教学过程中了解理论可以怎样应用及如何应用,使学生在理解概念原理的基础上,提高分析经济现象的能力。当然,项目导向教学法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要求教师自己能深刻理解理论并思考现实生活,积累素材,设计合适的项目,让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更好的理解知识,提高应用能力。
2.双主体教学法
相当于“填鸭式”而言的,它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在教学活动中以学生为的自主参与性。经济学是一门研究怎样对有限的资源进行配置的学科,要想学好经济学,扎实的数学功底是必不可少的。然而大多数中职生只有初中的数学水平,要想学好经济学怎么学习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呢?只要求他们学会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问题就足够了。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学生与教师双方面的配合才能达到效果。为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教师可以围绕某理论,在课堂上设置一些题目, 让学生课后去查阅资料、归纳整理形成自己的观点,以小组形式发言。 笔者在实际教学中就采用了这种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但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又不能完全以学生为主体,毕竟中职生的能力有限。在这过程中,教师依然要全程跟踪辅导,时时提点,增加学生信心。
3.情景模拟教学法
情景模拟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讲述理论,学生大概了解后,通过设计情景让学生参与模拟活动来巩固理论知识,实现教学目的的一种方法。经济学是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的一门学科,采取情景模拟式的教学很合适。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作用; 教师则是通过为学生设计相关情境,提供相应资料,引导其开展活动,帮助学生形成结论或结果。笔者在教学过程当中,运用这种教学方法,不仅让学生在情景模拟过程中体会和运用理论和概念,而且还锻炼了学生的组织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提高了其应用知识的能力,受到了学生的欢迎。
4.启发式教学法
启发式教学法是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运用提问的形式, 加之引导及解释, 让学生独立思考、钻研,去完成问题的解答,促使学生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 在设计问题时,应做到有的放矢、难易适中、切中要害。 通过提问“拨动”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开动脑筋,同时也可以打开了教师的思路。在经济学基础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应根据课程内容在讲课过程中巧布悬念适宜提问,一问一答,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笔者认为经济学在中职学校尤其是财会专业的开设可以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熟悉经济学常识,不仅对他们理解会计本专业有帮助,等他们成为消费者、生产者时,将会有助于做出更为明智的选择。因此,我们应该在今后的教学中结合实际, 应该运用多样的教学方法来提高我们的教学效果。当然,多种教学方法如何灵活运用,还有待我们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
参考文献:
关键词: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数据不确定性
温室气体减排的测量、报告和核实会随着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深入而不断推广,能源经济学专业尚未开设有关温室气体核查的课程,我们有必要对这一课程的基本构架进行探讨。
一、国家、地方温室气体清单编制
通过温室气体清单可以识别出主要排放源,了解各部门排放现状,预测未来减缓潜力,清单编制和报告的学习主要涵盖五个领域:第一,能源活动温室气体清单,其中包括化石燃料燃烧活动、生物质燃烧活动、煤炭开采和矿后活动逃逸排放、石油和天然气系统逃逸排放;第二,工业生产过程温室气体清单,其中包括水泥生产过程、石灰生产过程、钢铁生产过程、电石生产和使用过程、乙二酸生产过程、硝酸生产过程、铝生产过程、镁生产过程、电力设备生产过程和使用、半导体制造过程、臭氧消耗物质(ODS)替代品生产和使用;第三,农业活动温室气体清单,其中包括稻田甲烷排放、动物消化道甲烷排放、动物粪便管理系统甲烷和氧化亚氮排放;第四,土地利用变化和林业温室气体清单,包括森林等木质生物碳储量的变化和转化两方面;第五,废弃物处理温室气体清单,其中包括固体废弃物处理甲烷排放和废水处理甲烷排放。
二、温室气体清单编制中数据的不确定性
温室气体清单的编制还应考虑不确定因素,首先是由于过程未被识别或者测量方法不存在,无法获得测量结果或者其他数据;第二,计算模式的简化可能产生偏差和随机误差;第三,在一些情况下,无法获得说明某排放或清除特点必需的数据;第四,获取的数据缺乏代表性;第五,统计时随机取样误差、测量误差、错误报告以及数据丢失等问题。因此,需要讲授降低不确定性的方法,一是改进计算模式结构和参数,以更好地了解和描述系统性误差和随机误差;二是提高数据的代表性,如使用连续排放监测系统来监测排放活动数据,可得到不同燃烧阶段的数据,从而更准确地描述排放源的排放属性;三是使用更精确的测量方法,包括提高测量方法的准确度以及使用一些校准技术;四是大量收集测量数据,增加样本大小可降低与随机取样误差相关的不确定性;五是消除已知的偏差,确保仪器仪表准确地定位和校准,模型或其它估算过程准确且有代表性;六是提高清单编制人员能力。
三、城市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编制
城市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编制以《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和《省级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编制指南》为主要依据,与国家和省级温室气体排放清单存在几点差异,在课程中要进行阐明。第一,国家和省级的温室气体排放清单主要针对地理范围内的直接排放,只包括少量的间接排放,而城市的间接排放包括的范围更广,包括外调电力、跨边界交通、航空、边界外废弃物处理等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为了更全面地计算和评估城市活动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城市清单必须更全面地核算直接和间接温室气体排放量。第二,城市温室气体排放清单涵盖的部门相对集中,为了更贴切地体现城市活动结构,通常城市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的主要分类及主要排放源包括建筑、工业和交通三类。第三,城市温室气体排放清单考虑的细致程度与国家和省级的不同,国家和省级清单的核算范围较广,统计数据来源更丰富,而城市层面的统计数据相对较少,因此需要开展大量的数据调研和原始数据采集工作,有些行业的排放因子甚至可以落实到企业层面。
四、企业层面温室气体排放的核算机制
1.课程教学特点。微观经济学属于经济学,从经济学学科的一般特征来看,其课程的核心就由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组成。并且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个体,目的是为了研究个体的经济行为以及相关要义,因此具有严密的逻辑体系。而正是在微观经济学中,需要将不同个体的经济行为联系起来,因此也导致这一门课程需要具备一定的思维抽象能力,通过建立虚拟的条件来运行经济行为模式,从而排除一些不合理的因素,建立起一种科学的理论框架结构。并且,经济学在实际操作中与很多数学理论息息相关,因此微观经济学课程中需要和数学紧密联系,通过运用数学模型来反映经济行为,以此了解不同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在运用数学方法的过程中,由于经济学本身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因此也需要运用多种方法来分析不同的经济行为,从而可以更加深入的理解经济学中的不同理论、原理等等。2.教学存在的问题。首先在教学内容上,从目前我国高校中微观经济学课程开设状况来看,最主要的问题仍旧是过于重视理论讲述,忽视了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经济学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学科,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往往将大部分精力用在讲述各种理论之上,而学生是否真的理解透彻这些理论将这些理论运用到实际中去,很多教师都忽视了。并且从具体的教学内容来看,现代经济学中的很多著名理论和著作都来源于西方国家,而这些理论和著作的创作背景都是基于西方的历史以及社会制度,但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忽视了这一点,没有把我国的基本国情与这些经济学理论结合起来,只是片面的介绍各种经济理论。在教学方法上,微观经济学的教学方式基本采取教师讲述,学生学习的模式。这种授课方式固然可以将各种经济理论的核心内容展现给学生,但由于这些内容本身深奥枯燥,这就导致学生的课堂听课效率低下。而一般的考核模式就是采取期末考试,难以测验出学生的真实应用能力。因此在这种背景下,对传统的微观经济学教学方式改革已经成为很多高校的重要任务之一。
二、微课的一般特征分析
1.微课的基本概念。微课是微型课程的简称,由美国教育工作者在2008年提出,其基本的理论是认为应当把微课作为一种框架型的知识架构,给学习者提供一种学习思路,告诉他们需要注意学习哪些知识点以及怎样学习,而教师在一旁给予相应的指导和监督。伴随着社会发展速度加快,传统的教学方式也面临着现代化的冲击,微观经济学课程的教学亦是如此。在以电子计算机等技术为基础之上发明的微课,已经受到很多学校的青睐,并逐步引用到教学过程之中。根据目前的微课发展状况,我们发现其主要有以下几大特征。2.微课的基本特征。教学时间缩短,内容短小精悍。我国现代大学中课堂时间一般控制在45分钟左右,而微课课堂时间在一般情况下最多不超过20分钟。科学研究表明,这种看似时间较短的课程,可以让学生更加细致化的学习相应的知识点,增加记忆力,提高学习效率。由于学习时间的缩短,必然要求微课在具体的课堂内容上必须短小精悍,虽然只有短短二十分钟左右的课程教学,但相对于其他教学内容来说更加侧重于重点、难点知识的教学,并且可以通过移动储存设备存储,便于携带和传播。课堂情景化教学。微课在教学设计中其最主要目的是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微课教学往往会营造情境教学,简言之就是将课堂环境模拟成与教学内容想符合的情景。例如对于管理学专业的学生来说,在一些微课教学中可以将课堂布置成公司、企业的会议室或者是生产车间的样子,让学生真实感受到课堂教学内容,锻炼他们的实际运用能力。除此之外,从微课自身的内容特征来看,微课资源具有模块化和半结构化特征。微课不是把所有的知识点一次性录下来,而是有针对性的,将教学资源有效组合,形成具有模块化特质的资源包,而教师和学生可以根据自己需要来选择相应资源。并且微课资源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微课资源进行适当修改,在教师点评的环节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随时修改,因此微课资源也具有半结构化的特征。
三、基于微课资源建设之上的微观经济学教学改革
从目前高校中微课发展状况来看,很多学校都已经引进了微课资源,但在实际运用中还存在很大问题。对于大部分学校来说,传统的教学方式仍然占主流,微课只作为一种辅助教学工具存在。笔者认为,在日益变化的社会环境的冲击下,对于管理学专业学生的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来说,与时俱进,引进微课资源,进行微课教学时很有必要的。首先,应当从整体上规划,有效的建设微课资源。对于国内教育界来说,微课资源建设起步较晚,尤其对于微观经济学这门课程来说,知识点重难点很多,为了增加学生对知识的吸收,应当培养一批专业的微课教师和相关教育工作者来构建一个完善的微课资源平台。其次,应当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作用。微课不仅需要学生在课堂中实践,高校可以把微课资源上传到专门的网站之中供学生下载学习,而这些资源也需要及时更新,保证内容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最后,培养专门微课人才。微课资源建设,不仅仅需要有经验的教师对课程内容的讲解,更涉及到很多方面,例如影像资源的后期制作、剪辑、修改,网站的日常维护等。因此高校需要针对这一点,培养专门的微课建设人才,组成微课建设团队。对于高校中管理学专业的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来说,建立微课资源主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是从原有的资源库中筛选出精华部分,进行后期的剪辑成为精品微课资源。二是根据现有情况,组织相关人员针对课程标准,重新选择课题,制作新的微课资源,以满足日益发展的学科需要。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