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心经原文

心经原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心经原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心经原文

心经原文范文第1篇

“那两只兔子好像变肥了呢!”

“那边海棠树又结果了,不过好涩啊!”

……热烈的讨论中,我们发现了太多。

七年前,命运安排我与它见面;七年后,忙碌中我们回眸发现。

校园内,每一条路都留下过我们的足迹;校园内,每一朵花都有一段美好的回忆;校园内,每一片叶都写满了我们的情谊……

还是这一片校园,不经意间将它走遍,我们好像虚度了好几年,这么大的变化居然没有发现,重新观看这道风景线,细细品味那花草片片,心境是否改变?

头顶上的阳光透过层层树叶筛下,照出一片朝气蓬勃,这是校园的一个阳光午后,我们散步到假山。抬头望天,一片浅蓝色背景,映衬出由树枝呈现出的条条花纹,像一片多姿多彩的梦;俯视看地,不规则石砖组成,点缀着以优美弧线舞蹈着的金叶,如不小心进入的仙境。我们不拥有温总理“仰望星空,脚踏实地”的伟大,但在这片风景中,我们仰望“天空”,脚踏“石地”。从误入这片美景起,我就一直为它着迷,无数的梦在此编织,许多的忆在此伏笔,是它教会我要有“仰望天空”的雄心壮志,是它鼓励我学会“脚踏石地”地拼搏努力。这片美丽,触手可及,这片风景,独特心境。

旁边的水池碧波荡漾,鱼儿正在自由游荡。旁边的兔子白白胖胖,萝卜白菜吃得正香。蹿上蹿下的小松鼠爱上了这个地方,扑着翅膀的和平鸽听懂了我们的倾诉心肠。这儿不是动物园,而是我们校园的一片风景。我们是不是也想这些小生命们一样,在这片沃土上,快乐地成长。与同伴分享快乐与悲伤,在自然自由自在地畅想。扑扑翅膀,我们想展翅翱翔,母校不阻止我们的飞翔,为我们准备蓝天苍茫;看看海洋,我们想翻滚巨浪,母校不嘲笑我们的狂妄,为我们建造恬静池塘。这片风景,蕴含深情。

一路上的缤纷落叶,是一个个五彩斑斓的世界。路上跑过一群群同学,有的哈哈大笑,有的若有所思,有的愁眉紧锁……在这堆落叶中,每一片落叶上是不是都记载了我们难忘的回忆?多少次走过这条路,树叶为我们记上无悔的一笔,藏在这落叶堆里。偶尔与一株不知名的艳丽小花相遇,通过视觉穿透我的思绪。这几年,就是这些小花,告诉了我有一种坚韧叫做“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教会了我有一种真理叫做“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激励了我有一种信念叫做“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因为,正是这些不起眼,默默地装点了世界。这片风景,与众不同。

走到世纪之林,又是那片金色的世界。金色的落叶像金色的雨,衬托出身旁这些正值金色年华的同学们。这片金色中,却有一点点绿那么明显。在这人群中,我能一眼找到几个正在傻笑的人——就像那点绿色那么明显——那就是我们班同学!都十三四岁了,还在边傻笑边捡拾落叶、精挑细选。在我们的金色年华中,总会有那么几个人、几件事在你美好的记忆中那么显眼,甚至突出得都有点不和谐,他们就是你难忘的人和事。他们伴你度过金色年华,你们的情谊将会常青。

“看,CS!”有些声音好刺耳,跨越了多少阻碍,直接刺入我耳中。一听就知道又是在开玩笑的同学们,笑容洋溢在他们脸上,初二的烦恼忧愁好像能瞬间烟消云散。

“去死!”我的回答好像没人会在意,只是我越来越熟悉他们的声音了,那已成为母校的一片风景。那一刻我懂了,幸福就是在母校里和朋友们一起傻笑,一段美丽的午后原来是这样定格的……

七年前,我初次来到这里,在我心里激起一阵涟漪;

七年后,我重新欣赏这里,母校的一切渗入我心底。

校园的风景大有不同,却也可以说永不改变。

心经原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新经济人力资源创新

一、新经济的内涵及特征

在美国《商业周刊》1996年12月30日发表的一组文章中,分析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经济发展的轨迹,发现了与以往大工业不同的发展趋势,即以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为基础的新经济大行其道,于是提出了美国开始了新经济时期。美国所说的新经济指的是已经存在数年的两种广泛趋势:第一种是商业的全球化;第二种是信息技术革命。

经济学家及其他理论学者对新经济的进行了深入、全面的研究,认为新经济的涵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讲,新经济就等于信息经济、网络经济、数字化经济、新经济、生物经济、风险经济等等。狭义新经济是指美国于上个世纪90年代以后在技术进步和全球化共同作用下所出现的一种相对于传统经济的新的经济形态,它与传统经济的本质区别就是在实现低通涨和低失业率较长期并存的情况下的经济持续增长。

综合上述对新经济涵义的解释,笔者认为:新经济是相对于“传统经济”或“旧经济”而言的,是指在全球化资源配置和市场开发基础上,以信息和网络技术为支撑,由高新科技产业驱动,以创新为核心,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次大调整。

新经济的特征是:新经济是知识化的经济;新经济是创新化的经济;新经济是全球化的经济;新经济是网络化的经济;新经济是网络化的经济;新经济是科技化的经济;新经济是持续化的经济。

二、新经济时代企业所需人才的类型及素质

新经济是一种全新的经济形态,具有知识的人力资源意即人才资源是新经济的主体。新经济时代所需的人才,不同于工业经济时代,下面就新经济时代企业所需人才的类型及素质作概要简述。

(一)创新性人才

创新是新经济时代的主题,新经济是创新化的经济,创新化经济需要的是具有创新性的人才。首先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的广泛应用,电脑将取代一些机械性脑力劳动。例如:信息的记忆、信息的检索、复杂的计算等都可用计算机——完成。也就是说,计算机的应用,不再要求我们有强的记忆能力,而是要求具有综合的研究、判断、逻辑推理能力,高度的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其次在新经济时代,产品的知识含量增加,逐步形成知识产品。知识产品的生产,最重要的生产资料不是设备和工具,而是人的知识的能力,特别是人的创造能力。另外,商品的价值不再是劳动者体力的简单转化,而是劳动者知识的转化。所以,要求劳动者必须有较强的创造能力。最后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的创新对经济的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据科学家研究,技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20世纪初为5%——20%,70年代至90年代为70%——80%。信息高速公路联网后,将提高到90%。由此可见,科技创新是发展的关键。唯有全面创新,包括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品创新、市场创新、管理创新等,才能维持经济的竞争力。所以,新经济时代需要创造性人才。

(二)个性化人才

个性化人是创新过程的一种表现形式,任何一个创新计划都体现出个性化的思想。在工业社会,生产是标准化、大规模生产,而在新经济社会,生产是非标准化,甚至可能是单件生产。在这样的经济环境中,谁能设计出个性化的适应不同层次消费者需要的产品,谁就能在市场竞争中取胜。所以,有的经济学家把新经济称为个性化经济。个性化经济需要个性化人才。所谓个性化人才,就是让其个性得到充分发展。适合学什么,就让其学什么,适合干什么,就让其干什么。有哪一方面的兴趣与特长,就让其在哪一方面发展,当然,个性发展,并不是发展个人主义,更不是否定集体主义。个人的发展必须与社会的需求相复合,必须与所在组织的需求相吻合,这是个人化发展的基本前提。

(三)复合型人才

所谓复合型人才,是指多种专业能力的复合,是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复合,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复合。新经济时代很多创造活动是跨领域的,这种创造不可能依靠某种单一知识和单一技能来实现,它必须借助多种知识、多种技能的综合运用来完成。社会越发展,创造的复杂程度越高,高度复杂的创造需要高度发展的能力系统,也就是对知识面的要求越来越宽。实际上,不用说创造,在新经济社会就是应付许多日常工作也离不开综合能力。日本学者有一个明确的表述,“单一能力时代已经结束了,只有具备综合能力的人,才能在现代竞争中获胜”。所以,复合型人才是新经济时代企业所需要的人才,同时也是企业的稀缺资源,企业要努力的培养这种资源。

(四)合作型人才

在新经济时代,许多项目只有通过合作的方式才能实现共赢,信息社会本身就是一个合作的组织,企业是链状供应,银行是网状服务,信息是网上共享,创新是网点协作,因此,新经济社会是一个人际关系高度社会化的社会。在这样的社会,需要更紧密的联系和协作,需要借助集体的力量和他人的力量,才能发挥自己的力量,取得事业的成功。也就是说,在新经济环境中,要从事科研、发明、创造,或从事生产与经营,靠一个人的力量难以完成。美国学者比恩等人认为,竞争是工业社会的价值观,而新经济时代的价值观是合作。因此,合作型人才是新经济时代企业所需的人才。

三、企业在新经济时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

新经济时代对人才的要求具有创新、个性化、复合型和合作的特点,这给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也提出了新的挑战,这是企业内外环境变化的迫切要求。因此,在新经济时代,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应该根据新时期人才的特点进行创新,除了传统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笔者认为应该强化以下几个方面:

(一)营造创新文化

在新经济时代,创新和时尚已经成为这个时期的主题,企业的发展需要这种创新的理念来驱动。企业的人才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也是管理的核心,吸引和留住创新人才已成为企业最关切的问题。伴随着中国经济与科技高速发展而成长起来的新一代员工,思想开放、头脑灵活、技术专精、自信自强、流动性很高。要想吸引这些人中的佼佼者,企业管理创新必须建立创新文化。企业应致力于创造一个激励型的、充满创新气氛的开放环境,以利于发明、创造和企业未来的技术研究与展望;提倡挑战性思维。挑战性思维鼓励广大员工对现实状态提出质疑,不断思考和创新,企业为此可能承担一定风险,但企业这种文化氛围和对待风险与失误的态度会激发员工的创造性,增强员工的竞争能力,并会以此吸引大批优秀人才;设立共同的目标。企业应设立可以激起人们奋斗精神、愿为事业共同努力的目标,包括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等,在这样的创新环境下,企业的发展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

(二)实行柔性管理

在新经济时代,知识型员工是企业发展的关键,真正才华横溢的人才,往往是充满个性而难以驾驭的,这就要求人力资源管理必须主动抛弃传统的管理方式,运用组织的共同价值观和经营理念,依靠共同的信念、互动的心灵进行柔性管理,给员工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和气氛,给他们更多的授权,让他们成为工作的主人,不断学习,不断提高,从而激发员工的创造欲,使潜能和天赋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三)企业与人才同成长

新经济时代改变了企业经营的外部环境,变化的环境使得企业的发展带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因此新经济时代的人才时刻在思考着个人的职业规划和职业生涯,因此,企业要转变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的思路,将员工的发展与企业的发展紧密的结合企业起来,让员工与企业共同承担风险的同时,也让人才能够分享企业的成果,让人才能够实现个人价值,具体强化的因素包括一下几个方面:

个体成长——员工对知识、个体和事业的成长有着不断的追求,存在使个人能够认识到自己潜能的机会。

工作自主——建立一种工作环境,员工能够在既定的战略方向和自我考评指标框架下完成交给他们的任务。

业务成就——完成的工作业绩达到一种令个人足以自豪的水准和质量水平,这是跟组织的需要相关联的因素。

金钱财富——获得一份与自己贡献相称的报酬,并使员工能够分享到自己所创造的财富。这种奖励制成既要适合公司的发展又要与个体的业绩挂钩。

(四)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以人为本是在管理过程中,始终将人放在核心的位置,追求人的全面发展,以便充分调动所有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企业获得最大的效益。在新经济时代的人才。人才是企业的最重要的资源,是主宰企业命运的主人,企业将员工作为企业最重要的资源,信任员工、尊重员工、依靠员工,把企业员工放在管理的主置,围绕着充分利用和开发人力资源而开展管理活动,激发人的活力和创新精神,从而实现人的全面和自在的发展,使企业的目标和员工的发展目标达到一致。人的全面和自在的发展是人本管理的精髓,更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理念。

以人为本的管理需要培养一种亲密、信任的人际关系,需要一种敬业、进取和宽容的合作氛围。企业文化是“以人为本”的企业管理思想基础,要努力培育共同的企业文化意意识,共同的企业文化意识使得企业成员对企业目标和价值有着共同的理解,从而在行动上达成共识;共同的文化意识还使得企业的发展同经济和社会环境的现实相吻合。企业的用人制度要充分考虑到员工的个性习惯和企业的包容性、创造性,并使其贯穿于每一位员工的言行中,在努力营造企业共同的文化、价值观和行为规范的同时,提倡各部门形成各自的特色。

四、结语

新经济时代的网络化、知识化改变了衡量企业财富的标准,知识成为企业的战略资产,作为知识承载者的人力资源,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是企业的财富和资本,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更成为其兴旺发达,保持恒久竞争力的关键。因此,企业要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在深刻理解人力资源创新理念的基础上,进行积极探索和大胆尝试,创造出适合本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1]赵曙明.人力资源管理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

[2]司静波.新经济时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问题研究.东北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年.

心经原文范文第3篇

“再见,再见……”咦?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今天我们组织了一场活动——去看望老人,同学们现在都怀念着敬老院哩,唉,可惜我们还要上学,否则一定与老人们再聊上几句。下面由小编来给大家分享敬老院心得体会,欢迎大家参阅。

敬老院心得体会1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新时代少年的职责。古人曾说过:“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们要尊敬自己的父母,同时也要尊敬别人的父母。

父母给于了我们生命,把我们养大,给我们创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优越的学习条件,父母辛辛苦苦的挣钱,日夜奔波劳累,不都是为了我们吗?当我们生病时,父母脸上的焦急;当我们开心时,父母陪我们一起欢乐;当我们难过是,父母和我们一起伤心;当我们取得好成绩时,父母比我我们还要开心;当我们因没有取得好成绩而感到失落时,父母会安慰我们,鼓励我们下次努力……我们的喜怒哀乐,父母陪我们一起度过。

父母为我们付出了他们全部的心血。可是,我们又何曾想过要回报父母呢?我们从一个咿呀学语的孩子成长为了一个即将步入初中的少年,我们在渐渐长大,“光阴似箭,日月如梭”,随着时间的匆匆流逝,父母也渐渐衰老,我们何不趁着现在,帮父母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呢?

老师曾为我们布置过一项作业,那项作业就是——为妈妈洗脚,当时,同学们都很茫然,因为我们平时在家都是娇生惯养的小公主或者是高高在上的小王子,平时都是妈妈帮我们洗脚,我们又何曾为妈妈洗过脚呢?

回到家以后,我不好意思开口,我决定吃完饭以后再来完成这项作业,吃完晚饭后,我和妈妈一起收拾家务,收拾完以后,妈妈一下子坐在沙发上,满头大汗,累的腰酸背痛。我终于说出了那句令我难以启齿的话:“妈妈,我帮您洗脚吧。”妈妈说:“不用了。”我说:“妈妈,您就让我帮您洗吧。”在我强烈的恳求下妈妈答应了。

我打好了适宜水温的一盆水,放在妈妈的面前,我开始帮妈妈脱袜子,妈妈争着要自己脱,在她的争执下,我争不过她,只好放弃,我看到了妈妈的手,妈妈的手粗糙极了,并且裂了好几道深深的口子,她的手再也没有以前的光滑和湿润了,我不禁鼻子一酸,脚洗好后,我又开始帮妈妈捶背,我无意间注意到了妈妈眼角的皱纹,随着时光的匆匆流逝,岁月夺走了妈妈年轻时所拥有的一切,它无情地在妈妈的眼角留下了深深的痕迹。妈妈为我,日夜奔波,变得苍老。

妈妈,我爱您!从现在开始,我会用我的实际行动来回报您,感恩您!

敬老院心得体会2虽然外公外婆、爷爷不在我的眼前,我不能够在他们面前做一些孝顺他们的事,但是我依然得帮助爸爸妈妈做一些我力所能及的家务事以儆效尤!那我也已经打电话给他们了,也祝他们重阳节快乐!

既然我要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我便坐在冰冷的板凳上冥思苦想。刚好这个时候妈妈要去洗衣服了,还带了我的一双鞋子,我便想:既然妈妈不让我洗衣服,那我就帮妈妈洗那一双鞋吧。说实话,那实际上是帮我自己洗一双鞋!

自己想不如自己做,于是我便用实际行动来表明。我急忙跑下楼,对妈妈说,妈妈,我想帮你洗一双鞋,行吗,这样也算我帮外公外婆做一件家务事吧!妈妈犹豫了一会儿,但还是答应了。等妈妈洗完了衣服,我便开始洗自己的鞋子。

以前妈妈教过我,要洗鞋子,得先把鞋里的袜子拿出来洗。我拿出袜子,觉得臭极了,我想:爸爸妈妈是多么的关爱我啊,虽然我的袜子那么臭,但是依然帮我洗,这多么伟大啊。我得感谢他们!我洗好了袜子之后,把鞋垫拿出来洗,鞋垫很容易洗,两面都放点洗衣粉,两个一起刷,一下就搞定了。

接下来就是鞋子本身了。鞋子我穿了很长时间,本来很白的一双鞋,现在变得黑不溜秋。但是爸爸妈妈以前仍然不厌其烦的把我的鞋子洗的干干净净。真的对我很关爱,我真的不应该天天惹他们生气,不然我岂不是辜负了他们对我的用心良苦!

我拿了些洗衣粉,先抹在鞋子外面,在拿刷子用力的刷,好不容易才把这只鞋子的外表洗好。继而,我又弄了些洗衣粉抹在鞋子的里面,然后先把刷子放在鞋里,用力的左刷刷,右刷刷,上刷刷,下刷刷,费经心思才把这一只鞋子洗完呢!我也感到了爸爸妈妈的'洗鞋的不容易!

重阳敬老,这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品德。说到这里,我想起了一句诗“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敬老院心得体会3敬老孝老,是一个人的基本道德,也是我们的社会所倡导的美好品德。一个人没有孝心,就无法在这个社会上立足。我可以很自豪的说我的亲人和我都是有孝心的人。

人们常说“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可姑姑们就跟没嫁似的,至今和奶奶、爷爷的感情深厚。每一次母亲节时大姑都会备上精心挑选的礼物,来到奶奶家。而每次奶奶就像赔了多少钱似的,直啰嗦,硬是不收,不过最终都是以不辜负大姑的一番苦心,无奈之下的收下礼物。大姑还总是依靠自家是做买卖的,给爷爷奶奶买价格低廉、质量又好的电器、交通工具等。小姑婆家是卖牛肉的,每次来爷爷奶奶家都会给爷爷奶奶带来美味可口的牛肉,让爷爷和奶奶享尽口福。而我的爸爸每次从外地回来都会带许多鲜美的羊肉,给爷爷奶奶做羊肉汤喝。

可惜我们小孩儿没有能力挣钱,但我们会用包含着尊敬和敬爱的种种语言来“讨好”爷爷奶奶,他们都会不禁乐呵呵地笑起来。虽然我不会下厨,但我会帮爷爷奶奶添柴。每次饭后我总是不由自主的收拾饭桌、扫扫地,摆放椅子。我还会给奶奶讲我上学时所发生的一切趣事。每次奶奶都乐开了花,更加有活力了。

20--年正月初,爷爷虽说小病一场,可是惊动了我们一大家子人。该出钱的出钱,该出力的出力。小姑不顾工作忙,大姑不顾店里生意,都一心的照顾爷爷。就连我们小孩子都贡献出了自己的力量,陪伴着爷爷,给爷爷带来欢乐。爷爷在家人们无微不至的照顾下,渐渐地康复了。我想这就是亲情的力量吧。

“百善孝为先”,以前我和家人做到了,今后我还会继续和亲人们一起做下去,做一个有孝心的人。

敬老院心得体会4早晨起来,一份热腾腾的早餐,那是母亲的爱;下雨时,头顶上方突然撑起的一把大伞,这是父亲的爱;考试考砸了时,鞭策我们努力学习,继续加油,这是父母的爱……也正是有了这些无私的爱,让我们在亲人的爱中成长,成人……

古语说得好:“百善孝为先。”意思是孝为许多种良好的品德中最重要的一种。作为子女,尽孝是我们必做的且是天经地义的一件事。古代有黄香温席,埋儿奉母,弃官寻母的故事,现在仍有退学为母、背母上学等感人故事。这些都是不同时代所发生的事,但都突出了一个主题——孝敬父母。

文立芳说过:“感恩不一定要感谢大恩大德,感恩可以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善于发现美并欣赏美的道德情操。”对我们来说,孝敬父母也不一定要做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而应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做起,要让父母舒心、省心、放心、开心、称心、顺心。

父母为了我们,可以说是操碎了心,当我们很小时,他们花了很多时间来教我们自理以及各种做人的道理,他们是我们的第一任老师,不仅给予了我们宝贵的生命,还给予了我们一颗善良的心。所以,当他们累了时,我们可以帮他们捶捶背,找他们谈谈心,更不能只让他们记着我们的生日,而我们却不知道他们的生日。

我们不仅要孝敬自己的父母,还要做到在社会生活中“尊老、敬老”。“尊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的责任,就是把它一代一代地传递下去,让这种精神永存。

敬老是一种高尚的品德,也是一件简单的小事。如:在公共汽车中多站一会儿,少坐一会,给老人让个座;在他们过马路时,扶一会他们,使他们得到温暖;在敬老院中多与他们聊聊天,使他们快乐……

孝亲敬老,充实着我们的人生,使世界变得更美,使我们拥有爱心。让我们常怀一颗感恩的心,去感恩生活中的每一个人吧!

敬老院心得体会5小时候爸爸妈妈常教育我“百善孝为先”,更是每天晚上都给我讲《二十四孝故事》。由于我只是听故事,并没有真正见证过“孝”,导致我对孝的理解只是停留在那王祥卧冰求鲤的寒冷上;停留在郭巨埋儿的无奈无情中。可后来我从妈妈身上懂得了什么是“孝”。

20--年初,我隐隐约约察觉到妈妈有些不对劲,每天总是早出晚归的。过了一段时间谜底就被揭开了——姥姥住院了。得知这个消息后,我心里也一直担心着姥姥。

又过了一段时间,妈妈彻底不回家了,她为了能够好好照顾姥姥,在医院里申请了陪床。妈妈每天都在医院里陪伴着姥姥,给姥姥说话解闷。姥姥病情较重,已经不能正常吃食物了,只能吃一些流食,时间一天一天的过去,姥姥的病情没有好转,吃饭也变成吃一半吐一半了。每次妈妈端着自己做的粥,拿着小勺子一勺一勺的喂姥姥吃,边喂边将吐出来的污垢清理掉。每天下午妈妈都会推着姥姥出去看夕阳。下楼时,妈妈抬着轮椅;上楼时也抬着。每次出去看落日后妈妈的手都会被晒得红彤彤的。

十几天后姥姥出院了,不是姥姥康复了,而是姥姥已经放弃治疗了。妈妈跟着去了姥姥家,和大姨一起在姥姥的床前打地铺。每隔二十分钟就会给姥姥翻一次身,再揉一揉姥姥的手和脚。每天天不不亮就起床给姥姥煮饭。每天睡眠时间不足三小时。这些事情妈妈和大姨做起来毫无怨言,一心只停留在无微不至的照顾姥姥的身上。

心经原文范文第4篇

一、塑造“花园式”环境,“赏”在优雅深意中

环境教育论者认为,对青少年进行德育工作需利用积极的情感和环境因素。那么,积极的情感和环境因素如何创造并利用?朝晖小学的举措之一就是在厚化校园文化中精心塑造“花园式”环境,让学生的校园生活成为一种艺术享受、一种美的感知,让他们每天在学校里的生活达到“美”和“审美”的境界,一边吃、喝、玩和学,一边可以欣赏美如花园的风景。

1.蕴意深刻的“石刻文化”:美丽石头会说话

置于校前广场及学校教学楼附近的巨石上,“精彩朝晖”四个行楷刻画出朝晖人永恒的追求和自信的豪迈;“天天向上”四个篆文寓含着朝晖人每天追求进步不忘“还能更精彩”的教学理念;“大气做人,精细做事”字样的行草,更是如鲁迅先生那个“早”字,提醒朝晖人开阔胸襟、精进谋事、通达处世、锐意进取……简洁的字词是励志的清泉,给师生几多殷殷教诲,养就浩然正气,催人搏击翱翔。

2.生动励志“果木文化”:花草树木能励志

学校近年来充分利用学校的绿化资源,进行“果木文化”开发,寓教学于果木种植活动之中,校园内果树飘香的同时,亦是对学生进行“无痕德育”的最佳时机,“植树节”“采摘节”“成长林”“毕业林”等带来了极佳的成长效应、情感效应。在日积月累的施肥锄草、观察思考之中,自然而然就建立了“热爱大自然”“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高品位生态化生存理念。在与小树共成长之中,在果林树木成长离不开园丁浇灌等自然细节中,“感恩情结”自然生成,而“毕业林”的建设,更是种下一颗未来“怀念师恩”“回报母校”的深渊情怀。在朝晖小学,对果木的种植和养护成为一种不断发展的文化。它的外延在不断扩大――果木的品种不断翻新,果木的数量不断增加;它的内涵在不断加深――种养的知识日渐系统化的同时,果木的教育意义走向更深更广,其文化性特质日益彰显和突出。

3.独具匠心“镜子文化”:镜子有语暖人心

一面面镜子也是别出心裁。镜子虽是玻璃做的,不仅提醒师生注意仪表礼仪,更能引导朝晖人赤诚以待。镜面上,一个个或经典或平淡的语句,澄澈心身,卸下师生教与学的疲惫,引导师生人际“从内心中来,到内心中去”的优良风范。

“石刻文化”“果木文化”和“镜子文化”构成了诗意的环境。诗意的环境催生无尽的教与学的灵感,突破了许多教条化的(美育)德育困境。朝晖校园文化中所塑造的“花园式”环境显得大气精湛,自然地在潜移默化中施行着教化。在朝晖,德育寓于美育中,不说教的环境育人更能让学生受到启发,这种德育于无痕中教化人,高效且低负。

二、打造“果园式”教育,“劳”在生活创造中

“成就意识”和“享受的美感”是现代人追求生活质量和生活品位的重要指标,要高品位的生存和发展必须有所“果”有所“得”。而种植果树可收获硕果――品之有味,得到启发――劳可有得。基于这种思考,我们在校园文化建构中注意到环境的“果园式”,形成“果树”德育(教育)系列。“果树”教育是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系列教育。朝晖小学一年一个序列,一年植入两个品种的果树。从孩子们自主爱心捐钱,筹集资金买树装扮校园,到植树节开开心心劳动植树,进而进行长期的果树培植、养护,以及中途系列命名、许愿、观察、记录、摄影等活动,到最后果实累累甜甜蜜蜜齐分享的欢乐场面,都能在无痕之中让孩子们体验、感悟、成长、内化许多原本用说教说服等形式的德育。

1.“快乐之果”让学生充分享受“收获之美”,牢固树立“劳动创造”观念

普通的桃子、石榴、橘子、葡萄、枇杷、香泡,如今在同学们眼里却成了“快乐之果”――在采摘节里,孩子们体悟到“品尝绿色,共享收获”的独有快乐。“春天是花园,夏天是林园,秋天是果园,冬天是公园,一年四季是乐园和学园”。在朝晖小学校园里,花果飘香,书声琅琅,笑脸盈盈,朝气蓬勃,肆意尽享“收获之美”,执着立足“劳动创造”,“乐奉献共享受”的人际观于无声处得到强化和落实。

2.“文明之果”让学生懂得共同分得享受,懂得共同担当

学生们都不会摘没有成熟的果子,如果果子熟透了落在地上,都会自觉地捡起来交给学校。果子成熟时,学校会举办采摘节,派“水果使者”把果子分给大家,但大家都舍不得吃。这些普通的桃子、石榴、橘子、葡萄、香泡,让学生自动生成“珍惜劳动成果”“共担当共分享”的行为意识,在同学们眼里已成了“文明之果”。

3.“成长林” “毕业林”让学生养成完整做事习惯、懂得感恩

一朝树木,十年成材,每年入学的一年级新生,都会在家长和班主任老师的带领下,在校园角落里种下一批果树。数年过去,果树绿意盎然,蔚然成林。这是一片见证孩子健康成长的“成长林”。家长、孩子、教师和学校的花工一起养护着这些珍贵的果树,家长说:“成长林可以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做事有始有终。”“孩子将来总要离开学校,但这棵果树还存在校园里,等他长大了,回到校园看到自己亲手种的这棵树,很有意义。”毕业离校,难忘师恩。每年,六年级的毕业生们也会赠送给母校一份“毕业礼物”――在学校里种下果树,建造出一个个“毕业林”。师恩难忘,梦想起航,承载着希望和梦想的一棵棵果树,寄托着学生6年的童年时光,承载着孩子对未来的憧憬。由此,果树成了活教材。

三、营造“学园式”氛围,“智”在探究互动中

“尚学精神”的养成是学校德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学校的核心任务是引领下一代学会生存发展的诸多常识和方法,这就势必要求学生在校有所学有所识,教师须有所教有所授。由此可知,学校应有较浓厚的“学”的气氛。基于此,我们组织精巧的课堂文化学习,努力营造“学园式”氛围,并强调学生在“探究活动”中“求智”。

1.直接侧重于“学习者”(学生)成长角度

“学园式”氛围要求学习的模式是特色个性化的,要求学校构建彰显童心的阳光课堂,探究构建理想的课堂教学,做到“超越知识”“走向智慧”“激发创造”“健全人格”,为学生将来拥有终身幸福的精神生活打下坚实的知识能力的基础。

(1)实施有效教学策略,优化课堂生态

在课堂教学中,努力注重学生知识能力的整合,用探究性学习氛围让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发展;追求民主精神,以人为本、把“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体现于教学的全过程;追求开放性,注重实践性,与生活相联系,与社会相沟通,使学生关注窗外的世界、校外的天空;面对个性没有失败,努力做到“因材施教”,让学生快乐地学习,让每个学生体验学习的成功,享受学习的快乐;一流的现代化教学设施为达成快乐教学创造了条件,充分地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更新学习工具,拓宽智育途径,让学生在网络世界的时空中纵横驰骋。

(2)优化作业设计,保护学习积极性

做好提质减负文章,使作业形式多样化,动手动脑动情多元齐动,趣味性、自觉度较高,减少和杜绝生硬死板、重复低效的作业。

(3)改革对学生的评价制度,保护学习积极性

走出分数误区,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使学生成为人类文明之火的传薪者。

2.间接借助于“教育者”(教师)成长角度

学校建立了“同心同荣”“合作互助”的教研模式,全力打造“同心同荣”教师成长团队,构建“青年教师拜师成长制度”,让朝晖团队的每一名成员都赢得发展机会,都保持阳光心态,都努力追求永葆童真的心灵境界。让教师们在自己的工作中树立健康合理的奋斗竞争意识,然后以身教影响学生。具体做法有:

(1)构建健康向上的校本研修制度

学校在原有的校本培训方式――“朝晖百师讲坛”基础上,又细化升级出“朝晖百师观点报告”这一模式,让每位教师在思想上肯定自我价值,从理论上提升文化素养,从技能上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并通过交流培训、专家指导、学术俱乐部等形式引导教师合作学习、开展研究,用群体的力量影响个体,以个体的发展促进群体的进步,营造“大家教大家”的合作学习氛围,形成了“一荣俱荣、互助共荣”的团队精神。

(2)确定重点帮扶对象,改革评价考核制度

针对学科优秀生不突出、教师专业水平不够均衡的现状,也针对确实存在的学困生存在心理障碍的现状,学校成立了优秀辅导教师团队,制定了重点帮扶制度。在教师绩效评价中,学校重视年级组、教研组、备课组、科学团队的合作发展,加强“教研组文化建设”,特意制订了师生“乐学”指数的相关评价条目。

通过上述两个层面营造出“学园式”氛围,充满了人文温馨,让激烈和紧张的学习环节多了剂的调节,化“艰难”为“苦中有乐”,化“枯燥”为“魅力无限”。这正是朝晖办学中“新教育”理念的具体体现,它让朝晖人(师和生)在探究互动中“快乐求智”“自然求智(知)”,在“轻负提质”的研究上取得了极大的突破。

四、创造“乐园式”校园,“笑”在群体活动中

美好的物质环境可以用来怡情,精巧的课堂文化可以用来睿智,而丰富多彩的群体活动更能将怡情与睿智完美结合,在“乐”境中达成包括德育在内的多重育人功能。

“乐园”从现象上来说是指学生喜闻乐见的社团文化。如果说校园文化中的精神文化起着一种直接的精神导向作用,可以对学生起激励和鞭策的作用,那么社团文化是一种群体活动,它对于现代人团队意识、合作协同理念的培育作用显然是非常强大的。通过几年的艰苦创业,朝晖小学校园社团文化已经形成了内容丰富全面发展的大格局。艺术类社团以陶艺为龙头,另有合唱、书法篆刻、舞蹈、打击乐、中国画等;体育类社团以独轮车、乒乓球、篮球、足球为重点,更配有击剑、排球、长短绳、毽子、牛筋等小项目社团;科学类社团以“科学探究”为主题,建立了“科技三小创新社团”“空海车三模社团”“科学实践活动社团”为主体的科学研究性社团。通过严格、科学的管理,这种社团很好地愉悦着学生的身心,丰富学生的生活,对加强同学间的团结,培养健康、高雅的情趣,激发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热爱集体情怀等产生极大的潜移默化的作用。

在把社团活动做精、做细的研究中,我们刻意于绘制“艺术墙”“体育墙”“科技墙”,甚至还有别具一格的靓丽个性的朝晖学子“笑脸墙”,以此达成“自我赏识”“互相欣赏”的人文气氛和精神气场。我们努力使学生们在充满情趣的活动中,笑着强身,笑着歌舞,“愉快学习”“快乐成长”的新教育理念得到了落实。

心经原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环境心理;校园文化景观设计;理念

一、信息社会的环境心理特征

从目前社会发展的情势上看,信息社会的环境应包含以下几个层次:一是拥有高新技术能够掌握并应用信息技术的人才,这类人才具有推动社会的发展并改造自然环境的能力。二是随着科学技术不断的发展,计算机、网络技术以及通讯技术等的不断普及,促使着社会社会环境正逐渐向高度信息化、智能化、高效化、虚拟化的人造环境发展;三是在信息化的影响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日益密切,距离远近已经不成为人们沟通的主要障碍。网络电话、微信视频、手机等的出现缩短了人们之间的距离。大大提升了人们之间的沟通次数和效率。四是由于各种环境信息通过计算机网络以及发达的通讯设备以更快捷的速度给人们提供着各种刺激,使得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共享,个人和社会环境的关系也越来越复杂,个人空间、人际距离以及人的行为方式正在发生质的变化。从环境心理的角度上看,一个社会时代的环境因素对人有着深远的影响,每个时代都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例如在农业时代,由于受到当时社会环境的影响人们往往表现为比较保守、做事效率低下、比较悠闲散漫的特征;而在工业时代,人的行为往往表现为生活工作节奏比较快、工作效率比较高,思想比较开放等特征;而在信息化时代,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的行为表现出效率更高更快、信息共享、生活工作节奏更快、思想更加开放等特征。因而,人们在心理情绪上常常表现出焦虑和恐惧,人们享受生活的乐趣被剥夺了。因此,环境景观设计就应当把减少人的疲劳和压力,最大限度地寻回人们的心理“诗意”和“个人空间”加以考虑,为信息社会的环境设计增添更多的艺术性和文化性景观。从高等院校的人群来看,环境对大学生的心理需求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的特点,自我需求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个体对社会活动的参与的愿望以及个体在集体中的存在感与归属感。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社交空间,通过对各种社会活动的参与,能够更好的培养学生的社会感情和提高集体精神。教师对环境同样存在需求,主要体现在课间与课后休息时间上的需求;校园内与学生和其他同事的交流需求;以及教师自我进修与培训的需求。在学校校园里面可以设置可提供休息和交流的空间,比如在学校楼道设置长椅或者休息交流室等。

二、信息社会环境下的校园景观设计理念

校园景观设计主要是指在某一区域内创造一个具有形态、形式因素构成的较为独立的,具有一定社会文化内涵及审美价值的景物。校园景观要具备两种属性,第一种属性是自然属性,它主要是指在一定的空间形态内具有一定的可感觉因素,是较为独立的并易于从区域形态背景中分离出来的客体;第二种属性是社会属性,这些景物必须拥有特定的社会文化内涵,具有观赏作用以及改善环境和使用的功能,可以通过景观的内涵,将人们的心理反应,比如通过一定事物促使人联想起来的意境,能够使人产生一定的景观效应。所以在高校校园景观设计的时候要考虑一些人文因素和特色校园文化。在校园景观设计的时候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首先是整体性原则。高校在办学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往往会积淀一定的校园文化,要用景观的作用将这些文化表达出来,保持校园景观与校园文化内涵的高度统一,使校园环境形成整体的美感。二是特色性原则。就是高校在办学发展过程中自身形成的文化传统和办学理念放入到景观设计之中,使校园景观呈现出有别于其他院校的独特的气质。三是朴实性原则。学校的根本任务就是教书育人,因此在校园景观的设计上也要体现学校的特色文化,设计一些能体现本校园文化的标志性景观。景观在设计上要富有深刻的内涵这对于师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因此,景观设计不应过分追求华丽,而应以素雅为美,体现出朴实、恬静、超然物外的文化氛围。四是艺术性原则。根据校园内的自然环境,如各种建筑群体、专业特色主题文化以及办学宗旨等,站在艺术审美的高度,综合运用各种艺术语言、警句、雕塑、山、石、水、草、树、木等,创作出更有内涵、更有深度的景观形象,充分体现校园人文文化。从课堂教学和指导学生进行课后园林景观设计的实践中使我认识到,校园景观设计除了应坚持上述四个基本原则之外,还应遵循以下五个思维模式。“生态化设计思维”模式一直是近年来人们关心的热点。任何与生态过程相协调,尽量使其对环境的破坏影响达到最小的设计形式都称为生态化设计,这种协调意味着设计尊重物种的多样性,减少对自然资源的剥夺,有助于改善人居环境及生态系统的健康存在。在以“生态化设计思维”模式进行景观设计时,第一是要把当地传统文化和乡土知识给予的启示融入到设计之中;第二是顺应基址的自然条件,尽量避免对自然条件的影响;第三是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原有景观;第四是尽量保护不可再生的资源;第五是大量应用绿色科技、绿色能源等技术,保护生态环境。景观生态设计是对人类生态系统整体性的设计,而不是孤立地对某一种景观元素进行的设计,是一种多目标的设计,为人类的需要,也为动植物的需要,为生存的需要,也为审美的需要,设计的最终目标是环境整体优化。“人性化设计思维”模式就是在设计过程中,首先要满足人的基本需求,不仅为了方便人们的生活,迁就人们的行为方式,更重要的是要让人和景观间的关系变得更为密切与融合,以展示对人的物理层次的关怀。其次是在设计细节方面,要使景观体现对人的心理层次的关怀,要让人无法说明为什么会对此景情有独钟。要让人触景生情,还要使“情”升为“意”,使“景”升为“境”,即“境界”,达到情景交融,成为感情上的升华和结晶,以满足人们更高层次的文化精神享受。“运用新材料新技术设计思维”模式: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为景观设计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和技术支撑,在有条件的情况下,也应考虑把各种新型材料、新型工艺等高科技产品放入到景观的设计之中,以满足人们追求时尚追求科学的心理需要。“以人为本的设计思维”模式:以人为核心,以人为本,润物无声。要重视校园文化景观的育人作用,将院系学科文化建设和校园景观建设相结合,将建筑与环境相结合,将校园空间与城市景观相结合,创造出浓郁的人文环境,建设独具特色的空间感受和文化氛围。通过景观体现深遂的文化内涵,提高人文校园景观的文化品位。“以环境为本的设计思维”模式就是要求从长远的观念出发,用可持续发展的思维来进行景观设计。充分考虑人与环境的和谐相处,充分利用环保绿色材料、节能新工艺,减少污染排放,把握好空间利用的效率和弹性,最大限度地减少空间的浪费,使有限的空间充分发挥其功能,用动态发展的眼光增加空间利用的弹性,使空间的功能具有可变性。在设计的过程中,无论采用何种设计风格,都应坚持和遵循上述四个基本原则及五个思维模式,只有这样,我们的设计才会达到更高的境界,我们的设计才能得到更为广泛的认可。

参考文献:

[1]《景观设计案例实训》,李田、杨宁、苗苹主编,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