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公共经济学

公共经济学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公共经济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公共经济学

公共经济学范文第1篇

关键词:多媒体;公共经济教学;改革思路

公共经济学是教育部审核的重要经管类专业基础性课程之一,同时也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必修的基础专业课程之一。这门课程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实践性以及理论性。此门课程的主要开设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充分理解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方式、基本理论以及发展前沿,让学生能够通过学习这门课程掌握公共经济学的概念、逻辑以及构架,并且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这些知识进行问题的发现、分析以及解决,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但是传统的公共经济学教学模式无法满足当下的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所以,急需进行相应的改革和创新,由此积极调动学生学习公共经济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且最终实现公共经济学教学的目标。本文主要基于多媒体分析公共经济学教学的改革思路。

1我国高校公共经济学教学的特点

公共经济学是一门经济学、公共管理学以及政治学的综合学科,具有严谨的学术内涵以及完备的体系结构。从整体上看,公共经济学一共具备以下三大特点:第一是多样的分析方式、较多的数学模型。公共经济学主要是通过较为严谨的数学模型来分析公共部门不同经济行为,例如一般均衡论、博弈论以及投入产出分析等。此外,分析问题的方式也是许多种的,例如归纳与演绎分析法、规范分析法、实证分析法、均衡与非均衡分析法以及成本—收益法等。公共经济学学习难度较高的原因就是因为这一特点;第二是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较多的案例。公共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公共部门的经济活动,而两大理论支柱是公共选择和公共产品,主要研究内容是国民经济宏观调控、预算管理、公共收入、公共支出、收入再分配和市场与政府的相互关系等。由此可以看出公共经济学是一门注重实践,并具备较为完善理论的学科,强调案例和理论联系实践。所以,通过合理设计课程,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让学生能够更快地掌握理论转换为实践的过程;第三,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和跨学科性。公共经济学与许多学科之间都有着密切的联系,例如伦理学、社会学、政治学以及福利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等,具有较为扎实的数学知识以及经济理论,并且充分运用了政治学原理。

2基于多媒体学习公共经济学教学的优势

2.1具有较强的互动性

多媒体教学的突出性优势就是互动性的学习。在过去的公共经济学教学模式中,普遍采取的都是“填鸭式”的教学模式。通过多媒体教学以及技术,教师可以将视频、表格、案例、经济学知识等放到大屏幕上直观地进行讲解和展示,这样学生就能够享受到一场视听盛宴,在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也能够熟练掌握理论知识。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来实时改变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以此来促进学生更好地掌握公共经济学理论。除此之外,学生也应注重运用多媒体资源,通过网上实验室、网上图书馆等各种资源,来与教师或学生进行知识上的沟通和讨论,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不再是处于被动接受的位置,而是主动地掌握了学习,成为了学习过程中的主体。

2.2多元性的教学方式

通过利用多媒体的教学方式,突破了原有的单一教学模式,真正实现了具有多元化、开放性、立体性的教学模式。对教学内容、教学流程、作业批改以及成绩考核等各个方面的全面改革,促使教学内容丰富化、灵活化,教学过程细腻化、详细化。与此同时,通过多媒体资源还构建了合理、科学的网络平台,从中形成了多种多样的教学模式。此外,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式教学,来激发学生对公共经济热点的好奇心,对其进行充分的、激烈的讨论,并且合理制定评分标准,将其视为平时成绩的一部分,以此激励学生参与到讨论之中。

2.3共享性的教学资源

公共经济学具有众多的分支、复杂的结构以及较大的知识量等特征,再加上,经济学的热点和知识随着经济的发展不断出现和丰富。但是,在传统的公共经济学教学模式中,学生只可以从老师的讲解中或是经济学教材中了解到关于经济学的热点和学习资料。而基于多媒体的公共经济学教学,可以将各种教学信息通过大屏幕向学生展示,让学生了解更多课本以外的公共经济学知识,这样能够丰富公共经济学的教学资源,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共享性学习资源。

3基于多媒体进行公共经济学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

基于多媒体的公共经济学教学改革应在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内容上有所创新,具体措施如下。

3.1树立全新的多媒体教学观念

实行基于多媒体的公共经济学教学模式,首先应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树立全新的多媒体教学观念,由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向多媒体教学模式进行转变;由应试教育向培养学习者创新创造能力的素质教育进行转变。多媒体教学模式不仅仅促进了教学模式的创新,同时也深刻变更了教学观念和教学思想。为了更好地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教师应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具有一定针对性的教学目标,同时营造一个最好的教学氛围,设计一个最好的教学流程,让学生能够在基于多媒体的公共经济学教学模式下,更好地体会到学习的趣味性。

3.2共享网络学习资源

学习资源的丰富性是学生进行多媒体学习的主要内容特征,同时也是多媒体教学的主要目的。现阶段,随着多媒体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各类教学领域之中,学习资源也开始逐渐越来越丰富。然而,网上质量较高的经济教学资源还是相对较少的,同时也没有形成较完善的管理和组织,这就对基于多媒体的公共经济教学改革造成了一定的困难。所以,学校应充分重视这一问题,加大网络学习资源的建设力度。此外,教师也应不断开发和设计多媒体教学内容,进行多方的收集,有效加强网络学习资源的共享,使其得到充分的利用。

3.3丰富教学内容系统

多媒体的教学模式在节省了书写板书的时间之外,还具有较大的信息量,所以在实际的教学内容之中,不仅仅要以主流经济学观点为主要教学内容,还应重视对非主流经济学派的知识观点补充。与此同时,教师应实时关注经济学理论的前沿发展趋势,常常向学生介绍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新案例以及新动向,从而对教学内容系统进行了丰富,强调了课程内容中的时代性。教师应不断拓宽学生的视野,把经济运行、经济理论与发展需求相结合,从而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独立研究能力以及思维能力。

4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多媒体的公共经济学教学模式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能够为学生的日后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培养学生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通过利用多媒体来对公共经济学教学进行辅助作用,有助于促进教育模式的现代化,推动我国构建较强的教育基础,为社会和国家提供具备更高素质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促进我国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地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潘娟.基于网络环境下经济学教学模式改革探讨[J].哈尔滨金融学院学报,2012(3):125-129.

[2]张志,龚健.公共管理类专业公共经济学本科特色教学改革与创新[J].教育理论研究,2015(3):242-244.

公共经济学范文第2篇

关键词:成本效益分析 效率公平分析 研究生收费制度 农村义务教育投入

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使人们更加注重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为了适应发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探索与思考教育问题及如何改革教育体制等问题成为必要。政府加大投入义务教育、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以及研究生教育收费等问题亟需解决。

一、公共经济学与财政学

公共经济学是在财政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经济学的分支学科,但两者的有区别。

传统财政学,不包括公共产品、俱乐部产品、社会保障、公共选择和政府规则等问题,而公共经济学包括政府、非盈利性组织、公共企业和民间社会组织等。公共经济学研究对象是公共部门的全部经济活动,因此也称为政府经济学。它不仅关注政府,还包括企业和个人。

詹姆斯波特巴认为,财政学包括与税收及其相关问题等筹集收入方面的问题,[1]主要是税收问题,而公共经济学则包括大量与支出相关的问题。

而理查德马斯格雷夫认为:一方面,财政学仅涉及公共政策的财政工具,公共经济学则包括贸易政策、反托拉斯政策和各种形式的管制等工具;另一方面,两者可能不存在显著差异,并且两者可以通过共同预算政策将一串财政工具合并起来。

二、高等教育的成本核算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高等教育逐渐由公共产品性质开始演变为准公共产品性质,向混合产品发展。

1.教育具有很强的正外部性,即包括社会效益和个人效益,特别是个人效益。就教育体制来说,目前的教育状况与早期的免费就学不同并开始表现为只要个人承担部分费用才能接受教育。2.高等教育明显具有产业经济属性。就办学体制来说,市场主体的多元化使学校的事业性管理性质转变为多元化的产业属性管理性质。

三、研究生教育收费制度

(一)研究生教育收费观点及经济学分析

研究生教育应普及收费制度。首先,考生增多、研究生扩招政策和财政有限性是研究生实施收费制度的主要原因;其次,为适应国际高等教育财政体制改革方向,[2]对研究生教育收费是必然的。

一些人认为对研究生收费是不合理的。第一,研究生教育是公共产品,实行收费可能导致部分贫困生放弃研究生就读生涯,造成相对不公平;第二,就潜在的人力资源来说,收费可能扼杀优秀人才,最终引起公共资源的分配不公平。

1、研究生教育的成本收益分析。劳动力市场也即就业市场出现的劳动力供求不平衡,增加了市场中雇佣方对高层次人才即研究生以上学历的人才的需求;为了促进社会生产力,现代社会结构必然要求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市场竞争机制带来的有机成本的提高,接受高等教育成为必然选择,个人对研究生的需求增加,这也证明了研究生教育的私人属性。

2、效率与公平分析。公平,指实施部分收费,对于努力者或特殊才能者是公平的,这是市场经济公平原则体现。相反,对受教育者来说,研究生衡量标准过高,不收费则导致不公平;对国家来说,全盘公费不可能,由于不能获得全部收益,有必要实施收费。

(二)合理设计研究生收费制度

1.根据人力资本不同,在确定招收对象与衡量标准差额的基础上收费,从而防止差异。2.研究生教育收费制度配套措施的思考。首先,各高等院校应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扩大教育规模;其次,学校注重对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实施奖学金制度等,在补偿政府投资的人力资本和研究生所花费用的同时,与自费研究生相配合激励其进行科学研究。此外,引入高效的竞争机制,定量设置奖学金制度,金融机构介入,实施弹性学制且不规定教育年限。

四、义务教育特别是农村义务教育的政府投入研究

(一)农村义务教育的经费投入状况及分析

1.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存在缺口。农村税费改革前,义务教育经费主要靠乡级财政、教育费附加和教育集资已存在困难;税费改革后,由于取消了教育费附加和教育集资,造成原有教育财政资源渠道的短缺;新的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又尚未建立。至此,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存在巨大缺口。

2.债务问题严重。税费改革前,由于投资不足,只能举债筹资。教育的债务可通过教育费附加、教育集资保障偿还;税费改革后,两者的取消打破了偿还机制,使教育事业发展的配套资金无法得到保障而增加了教学债务。

3.财政分级负担尚未形成。农村义务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税费改革前有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税费改革后,实行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县级财政负担因此加重,无力承担对教育的投入。

(二)政府投入农村义务教育的思考

政府投入是必要的,并且政府应合理投入农村义务教育。

1.农村义务教育的外部性决定了必须由中央地方政府合理负担农村义务教育费用。2.政府投入的保障措施:将义务教育经费单列入财政预算体制,加大政府教育投入的透明度;转移支付上加大专项支付,适当减少一般性转移。3.政府投入的效率与公平。政府加大对学生的补贴,对学校补贴可能导致腐败和低效率。可以采取现金补贴和发放教育券的形式。

教育的性质决定教育体制的完善。投入和产出即成本和效益分析决定教育的属性。教育是公共产品。义务教育的投入大多由政府承担,由于义务教育的效益很大程度上体现为社会效益。然而,教育也是私人产品。经济在发展,人们需求不断提高,高等教育特别是研究生教育日益呈现私人产品的性质,作为潜在的人力资本和人们的理性特征,加之国家的财政资源的有限性,使高等教育中的研究生教育的私人效益大于社会效益。因此,一定程度上,政府加大对义务教育的投入,并注重农村与城市义务教育的协调发展,最终获得更多的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浅谈公共经济学与财政学的关系及其发展趋势.2009-09-12

公共经济学范文第3篇

关键词:社会保障转移支付;公共产品;公共经济学;财政联邦主义;“以足投票”假说

中图分类号:F84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892(2010)08-0033-07

一、引言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社会保障事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仍然有许多问题没有解决好,其中之一是社会保障的地区差异以及相关资金的分担和转移支付问题。林治芬(2002)运用财政社会保障补助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财政全部社会保障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以及社会保障支出占GDP的比重等指标分析我国社会保障的地区差异。许晓茵、韩丽妙(2006)运用1996-2004年我国31个省份离退休退职人员保险和福利费用支出的相关数据,分析了社会保障水平的地区差异。彭海艳(2007)运用GE指数分解法,分析我国社会保障支出区域差异及贡献率,并运用GINI系数分解法,分析社会保障各项支出对总体差异的贡献率。柯卉兵(2007,2009)分析了2005年我国社会保障地区差异的现状以及1995-2005年我国社会保障地区差异的演变轨迹。社会保障地区差异过大的主要成因是我国社会保障事业主要由地方政府来承担责任,而区域经济的非均衡发展直接决定地方政府财政能力的强弱,从而引发地区间社会保障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水平的差异。同时,柯卉兵(2008)认为,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社会保障领域内财政关系的纵向失衡会导致落后地区的地方政府没有积极性,也无财力提供充足的社会保障公共产品。社会保障的地区差异过大的现实,是导致中央政府对地方进行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的直接原因。所以,要理顺这些问题,必须研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基本理论问题。

目前,国内关于社会保障转移支付问题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周顺明(2000)首次提出了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的概念和原则。李珍(2001)从资金分配量、分配制度和管理体制方面指出,转移支付制度是社会保障制度安排得以实现的经济支持制度。杨良初(2003)界定了政府间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的内涵与范围。刘志英(2006)对社会保障转移支付进行了分类。柯卉兵(2010)研究了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的理论依据、国际经验和道路选择。

国外相关文献研究主要集中在关于政府间的财政关系和转移支付理论与实践方面,较为著名的理论有Musgrave的财政分权理论、Oates的分权定理、Buchannan关于分权的“俱乐部”理论、Fisher的州和地方财政理论、Tiebout的“以足投票”理论以及McGuire对其的补充和完善。其中,公共产品理论和财政分权理论是20世纪财政学的重大发现,它们较好地解决了政府间公共事务的分类以及地方政府公共产品的提供问题,因而是社会保障转移支付制度的重要理论支点。公共产品的特性与层次性理论、奥茨和马斯格雷夫的财政联邦主义以及蒂布特的“以足投票”假说,均对社会保障转移支付制度产生了重要的启示意义。

二、公共产品的特性与社会保障的产品属性

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1954年在《公共支出的纯理论》一文中首次提出公共产品的概念。他将纯粹的公共产品定义为“是指这样的物品,即每个个人消费这种物品不会导致别人对该物品消费的减少”。萨缪尔森从产品在消费中的非竞争性角度定义了公共产品,并进一步揭示了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是判断公共产品的主要标准。公共产品的非排他性是指公共产品在消费过程中所产生的利益不能为某个或某些人所专有,在技术上难以把不付费的人排除在外,或者说,虽然可以这么做,但是要付出高昂的成本。非排他性同时也意味着非拒绝性,“是那种不论个人是否愿意购买,都能使整个社会每一成员获益的物品”。公共产品的非竞争性是指某人在消费某一产品的过程中,不会影响其他人同时消费,某人从这一产品中获益不影响其他人也同时获益。换言之,在产品的收益上不存在利益冲突,增加消费者的边际成本为零。

依据公共产品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程度大小的不同,公共产品又具体分为纯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两类。凡是同时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产品被称为纯公共产品。凡是介于纯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之间的产品,即只具备一个标准,或者虽然两个标准都不完全具备,但又具有外部性的产品,则属于准公共产品。那么,社会保障产品究竟是属于哪种性质的产品呢?经典的经济学教科书把社会保障定义为政府以税收作为融资来源,无偿提供给个人的福利。就这一定义而言,显然,私人机构不会生产和提供任何社会保障产品,社会保障制度具有明显的强制性和政府行为特征,对社会发挥着“安全网”和“减震器”的作用。所以,许多学者将其产品属性划为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有的学者认为,社会保障不同时具备公共产品的两个特征,因而将社会保障归为准公共产品(或混合品)。有的学者则认为,社会保障是介于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之间的一种产品,是宜于由政府强制提供给公民消费的优效品。

如果我们不愿意穷究概念的话,那么容忍纯公共产品与准公共产品之间存在一个模糊的界限,也不会造成太大的问题。所以,我们可以采取一种比较模糊的处理方法,即认为政府规定的资格或条件越宽松、外部性越强,那么这项社会保障计划的公共产品属性就越强;反之,获得社会保障的资格或条件越严格、外部性越弱,则其公共产品属性就越弱。这样,从社会保障产品提供的具体项目来分析,社会保障就不能简单地归属于公共产品或者私人产品,而应针对不同的保障项目进行具体分析。

公共产品的非竞争性是源于商品的不可分性,而社会保险的特点是政府从劳动者和企业(雇佣劳动者)所得的国民收入份额中扣除一部分,加上政府的财力补助,集中形成专门基金,在全体公民之间进行统一调剂。政府每年提供的社会保险支出总量是一定的,当风险发生时,每个人享受到的社会保险数量也是一定的。政府社会保险的支出总量是每个人享受到的社会保险数量的加总。可见,社会保险在消费中是可分割的,多提供一个人的社会保险的边际成本接近于平均成本。所以,社会保险是具有竞争性的。

此外,从宏观的方面来看,虽然社会保险产品是具有非排他性,如并不排斥任何人参加社会保险,因为我国宪法规定所有公民都有享受社会保险的权利,但是,其特殊性在于:只有在符合一定的

条件或风险发生时,公民才能真正享受到社会保险的权利,且公民也只有先尽了缴纳社会保险费的义务,才能在风险发生时获得享受社会保险的权利,强调权利和义务的对等性。如果人们不愿意事先缴纳社会保险税(费),且又无外部影响的条件,那么就会被排斥在消费社会保险产品之外。因此,社会保险在某种程度上具有排他性。可见,社会保险既不符合公共产品的含义,也不满足公共产品所具有的两个特征,而是符合私人产品的定义,具有私人产品的性质。

从理论上讲,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社会优抚也是具有可分割性的。但是,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社会优抚的最大特点在于,不需要受益与贡献的对等性。因为不论哪一个国家,只要设立这些保障项目,就意味着在符合条件的公众中所有人都可以消费这些福利或救助产品,而不需要消费者付出相应的代价。所以,这些项目在一定程度上具有非排他性。同时,社会福利设施中的福利工厂、职业介绍所、儿童福利院和各种供人们休闲的娱乐场所以及有利于人们身心健康的环保措施等,这些福利产品多一人或少一人消费,都不会引起产品成本的变化,因而具有非竞争性。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社会优抚的分配是一种纵向的再分配,是将高收入阶层的收入向低收入阶层转移,将社会普通公民的收入向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社会优抚对象转移。这种收入的纵向转移可以缩小社会贫富差距,使基尼系数变小。可见,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社会优抚具有公共产品的性质。

另外,社会保障中的社会保险是依法由政府举办的具有法制性和强制性的公共事业。凡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社会公民,不论是否愿意,都一律无条件地参加和按规定缴纳保险税(费),具有典型的非拒绝性。但是,对于社会保障中的福利费和救济金的支取、补充养老保险和补充医疗保险以及个人储蓄性的养老保险的选择,个人有充分的自由,可以参加消费,也可以拒绝参加。

综上所述,无论从基本理论还是从实践分析,社会保障产品都同时具有非排他性与排他性、非竞争性与竞争性、非拒绝性与拒绝性,不完全是纯公共产品,而是一种准公共产品。社会保险与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社会优抚是有一定区别的,社会保险具有私人产品的性质,而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社会优抚具有公共产品的性质。因此,社会保障产品的提供不能由政府全包统揽,社会保险应由国家、企业和个人共同承担;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社会优抚则应由政府全额负担,从政府预算中列支。

三、公共产品的层次性与社会保障权责划分

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是公共产品的一般特征,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同时具有两个特征的公共产品并不多,较常见的是受地理和空间因素影响而只有有限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即使同时具备这两个特征,其强弱程度也不一样。公共产品特性的强弱之分,使公共产品具有了明显的层次性。布雷顿(Breton)根据公共产品提供的地理区域将公共产品划分为地方公共产品、区域公共产品和国家公共产品,其依据是受益范围和效用外溢程度的不同。全国性公共产品(national public goods)的受益范围为整个国家,受益在疆域内分布相当均匀,无论对国外还是对国内,外部性问题都可以忽略不计,其效用外溢可使全国居民从中受益。区域性公共物品(regionalpublic goods)是指某一地区的居民能够享用的公共产品,如“三峡工程”的建成将使整个长江流域特别是靠近三峡的几个省区受益。地方性公共产品的受益范围则局限于某一地区(如城镇、街道),基本上只能让本地区居民受益,且这种受益在本地区内分布相当均匀。

公共产品层次性理论是分析地方公共经济的重要理论支柱,直接关系到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以及地方各级政府间的事权、财权的划分,为分析财政体制和各级政府行为目标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行为目标、职责范围和相互之间在财政收支上的划分原则也就由此而来。不同层次性的公共产品应当由不同层级的政府负责提供,公共产品的层次性与提供该公共产品的政府层级间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对应性。全国性公共产品应当由中央政府负责提供,地方性公共产品应当由地方政府负责提供,区域性公共产品则由中央政府主导并视其效用外溢程度大小在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间合理分担,从而实现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如果某公共产品的层次性与提供该公共产品的政府层级不相对应,则会由于产品提供与其受益范围的不一致性而导致公共产品的“供给不足”或“供给闲置”。

作为由政府负责提供的一项重要准公共产品,社会保障产品在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权责划分,是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的核心问题。社会保障产品是由众多具体保障项目组成的体系,某些具体保障项目内部又可分为不同的保障部分,如养老保险产品项目一般由全国统一的公共基础性部分、地区差别性的职业年金和补充保险部分组成。随着经济社会现代化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居民居住自由呈不断扩大趋势,因而社会保障公共产品的效益外溢性不断增强。所以,应当从国家政治、经济、社会和社会保障的全局利益出发,协调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的社会保障权责。凡是属于全国范围内宏观调控的社会保障事务,应由中央政府承担;凡是地区性的社会保障事务,可以由地方政府承担,如决策性、监督性权责应集中于中央政府,而具体执行管理权责应由地方政府负责。同时,根据社会保障产品中的不同构成项目和不同保障部分的不同层次性特征、地域跨度以及规模效益和外溢程度,明确划分中央与地方政府在社会保障中的职责范围,以实现不同层次性社会保障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

四、奥茨和马斯格雷夫的财政联邦主义与社会保障转移支付

财政联邦主义是由美国经济学家奥茨(Wallaee E.Oates)在1972年出版的《财政联邦主义》一书中提出来的、研究政府间财政关系的重要理论。它是一种从经济学的角度,寻求有效行使财政职能所需的财政收支应该如何最优地在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进行划分的理论,并归结为一个分权定理:“对于某种公共物品来说――关于这种公共品的消费被定义为是遍及全部地域的所有人口的子集的,并且,关于该物品的每一个产出量的提供成本无论对中央政府还是对地方政府来说都是相同的――那么,让地方政府将一个帕累托有效的产出量提供给它们各自的选民,则总是要比由中央政府向全体选民提供任何特定的并且一致的产出量有效得多。”因为与中央政府相比,地方政府更接近自己的公众,更了解其所管辖区选民的效用与需求。奥茨的这个分权定理实际上给出了分税制的一个关键原则,那就是:如果低层级政府能够和高层级政府一样提供同样的公共产品,那么由低层级政府来供给会更好,中央政府只应提供具有广泛的偏好相同的公共产品。

理查德・A・马斯格雷夫和佩吉・B・马斯格雷夫在此基础上考察了各级政府的资源配置、收入分配与稳定经济三个职能。在他们看来,一个国家的财政结构安排虽然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政治、历史决定的,但这不是全部原因。 “公共产品与服务的提供究竟应当建立在中央集权制基础上还是建立在分权基础上?如果是后者,那么在空间上应建立什么样的财政管理体制,才能有效地提供这些公共服务?”

为回答这个问题,他们采用单一公共产品的简单模型,在社区内居民偏好与收入相同的假设下,得出公共产品的受益范围存在层次性,不同层次的公共产品由不同级别的政府来提供,这样才符合效率原则。其中,属于全国性的公共产品,需要中央政府提供;而那些属于区域性的公共产品,则应当由地方政府提供。他们认为,“财政联邦主义的核心在于,资源配置政策应该根据各地方居民的偏好不同而有所差别;而分配与稳定政策则主要归中央一级政府负责。”因为,地方政府欲调控宏观经济稳定却又缺乏充足的财力,且经济主体的流动性也严重束缚了地方政府进行收入再分配的尝试;而资源配置政策则应根据各地居民的偏好不同而有所差别,因而在这方面,地方政府也比中央政府更适合,更有利于经济效率的提高和社会福利水平的改进。

财政联邦主义理论体现了分权的关键性特征,即从效率与政府职能的角度出发,实现公共产品的层次性与政府级次的匹配,这构成了社会保障转移支付制度的一个重要理论支点。因为,从全国范围来看,一个国家总有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和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经济发达地区的人均收入水平高,提供社会保障公共服务造成的税收负担也比较轻;而经济落后地区的人均收入水平较低,但提供社会保障公共服务造成的税收负担却较重。这显然是不合道理的。而且,如果不在一定程度上加以改善,这种不合理状况会进一步造成地区间贫富差距的恶化,从而影响整个国家社会经济的发展。为此,需要对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居民的社会保障资源进行调节。显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制度是一项收入再分配制度,绝对不是地方政府能够行使得了的职能,而是需要一种凌驾于各地方政府之上的制度来加以强制执行,这种制度只有中央政府才有这个权力和权威来制定。

五、蒂布特的“以足投票”假说与社会保障转移支付

事实上,财政联邦主义理论还依赖一个关键的前提,那就是居民的流动带来的政府间竞争。蒂布特(Tiebout)在1956年发表了《地方支出的纯理论》一文,文中讨论了有效提供公共产品的方式,以及有效运作方式所需要的条件。他认为,在一系列假设条件下,由于各辖区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和税负组合不尽相同,因此,各地居民可以根据各地方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和税负的组合来自由选择那些最能满足自己偏好的地方定居。居民们可以从不能满足其偏好的地区迁出,而迁入可以满足其偏好的地区居住。形象地说,居民们通过“用脚投票”,在选择能满足其偏好的公共产品和税负的组合时,展现其偏好并作出了选择哪个政府的决定。这就是所谓的“以足投票”假说。

一般说,个人考虑选择社区居住的一个关键要素是社区可供选择的税收(即公共产品的价格)和公共产品结构。也就是说,如果居民所得到的地方公共产品的效用能够补偿因居住在该地区而支付的税收所造成的效用损失,那么,理性的居民就会选择该地作为居住地。如果有许多居住区,每个社区所供给的税收和公共产品结构的组合不同,那么人们将通过“以足投票”选择来给予他们最大满足的社区。

该理论以最优理论为背景,充分体现了经济人假设,回答了人们为何聚集在一个地方生活或生产,即在政府与居民无法合作的条件下,居民的选择问题是其他分权理论的必要补充。但它有一系列严格的假定条件。这些假定中有一些符合现实,有一些则与事实严重不符,如理论中的一个假定条件是居民可以充分自由地流动,而我国居民的迁徙不仅受经济效用的影响,而且还会受到户籍制度、文化观念、国家政治经济体制等的种种限制,人们在很多情况下都是“想走走不了”、“想进又进不去”等非最优状态。虽然有些假定条件与事实存在偏差,但并不影响其推论。蒂布特“以足投票”假说可以使人们认识到居民选择权的重要性。如果把公共产品的供给看作是一个公共选择的过程,那么政府约束的一个不可或缺的方面是居民的“用脚投票”,只有居民有退出的权利,政府的硬约束机制才有可能形成并有效运转。正如詹姆斯・M・布坎南和理查德・A・马斯格雷夫(2000)所言,蒂布特模型中的受益范围与财政辖区空间安排的配合提供了一个效率规则,也提出了一个类似市场的实施机制,解决了公共产品供给中的难题。

蒂布特的“以足投票”假说提出了地区之间公共产品供给的公平性问题,是社会保障转移支付制度的又一个重要的理论支点。在一个全国统一的开放市场经济条件下,各地社会保障补助资格和水平的差异可能导致一些人的迁居,这就造成地方政府执行地区性的收入再分配政策失效。因为,当某个地方政府实行一项收入再分配的社会保障计划时,为使本地区居民收入平均化而对富人课以重税、对穷人给予更多的补助,就会造成富人的向外迁移(为了逃避税收)和穷人的大量涌入(为了得到转移支付),如此循环反复,就会出现“穷人追逐富人”的现象。如果许多穷人涌入到一个初始社会保障水平相对较高的地方(如农村人口向城市集聚等),就会增加该地的人口数量,造成交通、公园、学校等公共设施的过度拥挤状况,同时会推动土地价格的上涨,从而增加目前商品房购买者或其他土地使用者的成本,而且劳动力人口的增加还将使一些工种的工资水平下降等。这些都会引起该地居民福利水平的降低或福利成本的增加,使该地区的财政状况趋于紧张,政府给予财政支持提供充足福利的愿望和能力将会减弱,最终不得不放弃该项政策。因此,随着全国统一市场经济的逐步确立,低层级政府对收入的再分配能力是有限的,由中央政府负责收入的再分配是一种必然的趋势。中央政府只有通过社会保障转移支付来调节各地区之间的福利差距,才能保证各地区的福利水平的大致均等,从而避免居民频繁流动出现的不良后果。

六、结论

公共经济学范文第4篇

一、河南大学社团现状

目前,河南大学约有90%学生参加过学校的社团,其中约有62%同学进入社团时都交过会费。深受学生喜爱的社团主要有协会、国学研究协会等。这些社团的活动迎合学生需求,具有实际的意义,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但是,这些社团也存在着诸如资金不足、人才流失的问题,不过都很好地通过内部的整顿,开发社团的特色而不断地前进与发展。

调查发现大学生社团活动质量不高,主要表现在活动频繁但吸引力不强、社团数量众多但主题活动缺失、活动设计科学性较弱等。会员普遍认为社团应该举办一些有新意的活动,加强社团内部的建设与管理,并建立激励机制调动广大会员的积极性;此外还应该切实提高社团领导的组织和实践能力,提高办事效率。

二、河南大学社团内部公共经济关系及问题

公共产品是指具有消费或使用上的非竞争性和受益上的非排他性的产品。在大学社团中,只有参与公共经济活动的大学生才是公共经济活动的主体,只有这些人才能享有社团提供的公共产品,如社团提供的活动及服务,对活动质量进行批判或建议。因此,分析的关键在于,谁出了钱,公共产品是为谁提供的,谁才有对社团行为进行评价的权利。

大学社团主要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一般性质的大学社团,如协会等;另一种是政府性质的社团,如社联,学生会、校报等。

(一)一般性社团

一般性质的社团服务的对象是缴纳会费进入社团的会员。学生社团的经费来源主要是会费收入、学校拨付和社会赞助。会费和外联赞助是属于协会公共财产,但是,很多会员反映自己并没有真正的享受到协会提供的这些服务。那么,肯定是社团运行机制出现了一些问题,影响社团发展的因素主要有:

1、社团发展资金缺乏。比如说桌椅帐篷、举办活动的费用、团队科研费用等都不能满足需要,造成了活动效率低下。

2、社团创新缺乏。社团负责人追求活动不追求意义的行为,直接导致社团创新精神的匮乏,加之会员盲目跟从,重复活动,最终使各种活动流于形式。

(二)政府性社团

政府性质的社团服务的对象是全体在校大学生。以河南大学校报为例,校报部分资金来源于学校支持,而且隶属于团委。这类社团由于有学校相关部门的支持,经费状况较一般性社团稍好,但为什么还得不到广大同学的认可,需要思考。

1、社团“官僚”化严重。一些社团负责人有自大心理,对会员也没有起到应有的带领和促进作用,导致新社员进社后感到不满,进而导致人才的流失和资源的浪费。

2、宣传力度不够。社团忽视了提供公共产品的对象是全校大学生问题。比如,校报每期的发行量有一万多份,但真正发到学生手里的却不足几千份,大多都被积压在办公室里或是被当做废纸。

三、中美社团的比较分析

(一)美国大学学生社团的申请

美国大学学生社团申请和活动的准入机制健全,规范,包括申请、聘用指导老师、拟定规章制度和后期监管等全方面审核程序。与中国社团成立流程简单,准入门槛低,不规范相比,美国大学社团具有高质量高水准的准入机制,有效减少了垃圾社团的存在。

(二)美国大学学生社团活动的经费和管理

美国大学学生社团活动的经费比较充足,社团可以从学校的相关部门或基金会申请活动经费,也可以通过自主经营项目、举办收费活动、收取会费等筹集经费,还可以从校友会、社会团体等渠道募捐。学生社团的会费大多每人每年15美元至35美元不等。

四、中国高校社团借鉴

(一)社团拓宽经费获取渠道

大学社团的资金来源不能仅仅依靠学校的资助,充分发挥外联部的作用,为社团争取更多的社会赞助。最重要的是社团自身根据社团特点通过自己的劳动成果赚取资金。河南大学的协会就是一个成功的典范,协会成员经常参加有偿性演出,这样不仅挥了社团的作用,而且使社团形成良性循环。

(二)改进学生社团的管理

我国学生社团因人成事的现象较为普遍,一度红火的社团会因人员的变更瞬息沉寂下来。究其原因,是社团组织缺乏延续性和自主性,暴露出管理上的缺憾。社团管理部门要准确把握角色的定位科学授权,管理监督和服务引导相结合,保证制度化和规范化,体现灵活性和自主性,避免了因人成事的间断性和起伏性。

(三)社团创新与人才储备

社团举办活动的形式大部分是举行讲座,社团联谊,举办晚会等,没有多大的创新和突破。所以要想实现活动的新颖,首先要实现制度创新,建立完整的公共产品提供机制,既然社员缴纳了会费就可以对其社团活动提出建议。因此,怎样去调动社员参与活动策划的积极性至关重要。

目前,我校社团的发展现状正如同整个中国公共产品机制问题的一个缩影,需要不断地探索、吸取经验和教训,借鉴美国大学社团的成功经验,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走出一条自己的成功之道。

参考文献:

[1]贾娜,王洪飞.浅谈高校社团管理模式的创新[D].沈阳航空工业学院学报,2009(06).

公共经济学范文第5篇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公共产品;有效供给;经济学

一、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意义

在城镇化进程中,人口从农村向城镇集中,城镇数目不断增多,城镇人口规模日渐扩大。新型城镇化是一种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利于统筹城乡发展的城镇化模式,其特征是立足于促进人的发展,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对土地、空间、人口、产业等有广泛的协调性,在社会、生态环境和经济等方面以实现城乡统筹发展为目标。新型的城镇化与旧型城镇化有着显著差异,旧型城镇化在发展过程中过于追求速度,以致于牺牲了农业和生态环境来发展城镇,且农民被排除在社会体系外,因而限制了社会消费,也造成了发达城市与落后农村并存的局面。

新型城镇化的“新”体现在比旧型城镇化着力于发展质量、更加关注民生。新型城镇化着力于完善基础设施、合理规划城乡与提供公共服务等来推进城乡发展,均衡且合理配置公共资源。新型城镇化道路着眼于转变城镇发展方式,促进城乡可持续发展。此外,目前保持我国经济稳定增长和发展的重要手段是刺激内需,而城镇化就蕴含着扩大国民内需的极大潜力。

十六大提出了要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十七大又补充了城镇化应“按统筹城乡、以大带小的原则,促进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党的十报告更是指出,城镇化发展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新型城镇化具有不可忽视的潜力,探索新型城镇化发展新模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经济学中公共产品的涵义

公共产品,也称作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不同。“公共产品”一词早在1919年就被经济学家林达尔提出,“公共产品”现已发展为公共经济学中的一个概念。现在被普遍接受的的定义是由经济学家萨缪尔森发展而来的,他认为从公共产品的两个特征出发可以将其定义为“在消费上具有排他性与非竞争I生的物品”。也即是说,在增加一个人对公共产品的分享时,成本不会有所上升,但是在排除任何人对其分享时成本却会增加。

不同种类的公共产品是根据不同的标准来划分的。以公共产品的外延作为标准的话,公共产品可以划分为广义公共产品与狭义公共产品。广义的公共产品指的是有形物品、服务与无形物品、服务。其中,有形的物品和服务指国防、交通等,而无形的物品和服务指的是制定和实施法律、调节收入等。能给公民提供安全保障和社会福利的产品是狭义上的公共产品。

依照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水平,公共产品又可分为纯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纯公共产品有两类,一是于制度意义而言的,比如国民收入分配和经济干预等。二是具有实物形态的产品,此类公共产品指国防、基础设施等。准公共产品也包括两种,一种是自然垄断型的公共产品,此类公共产品包括供水系统、供电系统等。另一种是优值产品,也就是不论人们的收入水平高低都应该享受到的的公共产品,比如社会福利保障、医疗保障等。现从广义角度的“公共产品”来进行探讨和研究。

三、公共产品的投入影响城镇化发展

公共设施合理布局是城市相关管理部门作为引导城镇化健康发展的举措,也是保证社会公平的根本。蒂伯特曾表明,人们在社区间充分地流动,选择公共产品与税收的最佳组合来获得效益最大化的社区政府。蒂伯特这一理论说明,要推动城镇化发展,城镇管理者要保证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

公共产品是人人都能享有的产品,并且是人们生活所必需的产品,比如水电、交通和教育等。城镇化的发展需要制度、基础设施建设等多方面的支撑,而这些原动力大多是由公共产品组成。如果公共产品不能被很好地供给,城镇化的发展会缺乏动力的支撑,城镇化本质的实现也是以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为前提的。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创造更好的人本环境,让公民都享受到舒适和优越的生活,而这一切都需要保证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

我国居民会根据当地公共产品对其自身需求的M足程度来选择居住房,比如我国基础设施较为完善社区会更为居民所青睐。但是会存在一些问题,一些因为地区优质的公共产品而迁移到该地,但因想逃避支付财产税而另建或买面积较小的住房,这会影响到地区发展质量,造成假城镇化的现象。因此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要提高城镇化的门槛,完善与公共相关的税收制度。

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也是城市吸引力的关键之一,政府利用良好的公共服务为企业建立软硬件设施,利用良好的人文环境作为吸引高素质人才,从而实现经济快速发展,政府因此获得更多的税收可以投入对公共产品的扩大和再生产,实现城市经济与公共财产进行良性循环。

四、城镇化公共产品缺失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