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护理综述

护理综述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护理综述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护理综述

护理综述范文第1篇

1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选自我院2004~2010年4月普外科、小儿科住院患儿共38例,男27例,女11例,年龄2个月~13岁。其中肠套叠16例,阑尾炎12例,肠梗阻7例,嵌顿疝1例,肠穿孔1例,急性胰腺炎1例。手术证实16例(其中儿科转外科1O例),经B超、X线、CT、确诊21例,结合临床及血液检查确诊1例。本组无死亡病例,全部治愈出院。

2观察护理

2.1腹痛的评估

2.1.1病情收集、信息筛选是关键

婴幼儿腹痛和生命体征的变化与成人不同,应密切注意观察和监护,对较大患儿除应密切观察姿势、表情、动作及情绪等外,还应尽量引导他们能详细、如实、正确的主诉,来反映病情,应重视他们关于疼痛的主诉,以获得可靠、客观、正确的病情资料。

2.1.2腹部体征的观察

(1)了解腹痛的性质、部位、程度,是突发性的剧痛、绞痛、刀割样疼痛还是逐渐加重的钝痛或胀痛,是阵发性疼痛还是持续性疼痛,有无放射性或牵涉痛。腹痛是位于上腹部还是下腹部,是左侧还是右侧,是局限于某一部位还是波及全腹。婴幼儿,由于神经髓鞘形成不全,大脑皮层兴奋性低,对各种刺激不敏感,而且常表现为泛化反映。故d,JL对疼痛常感定位不明确、含混不清,鉴别困难。有时阑尾炎虽已形成,但无明显右下腹压痛,当出现右下腹包块、有压痛和反跳痛时,病情已发展到很严重程度;

(2)应注重观察腹部形态和表现,观察腹式呼吸是否存在,腹壁有无手术瘢痕,腹部呈隆起或舟状,是否对称,有无肠型或异常蠕动波,有无腹膜刺激征、肌紧张和反跳痛。本组7例肠梗阻的患儿当出现腹胀、腹壁可见肠型或异常蠕动波时,及时手术治疗,转危为安。

2.1.3婴幼儿哭闹的观察

婴幼儿由于语言功能未发育完全,哭闹是表达要求或痛苦的唯一方式,护士要耐心、细致地观察,才能找出小儿哭闹的原因。本组16例肠套叠中,有13例家长以孩子阵发性突然嚎叫不安为唯一主诉前来医院就诊。特别提示4~1O个月婴幼儿是肠套叠的高发期,早期应予耐心细致的观察。对可疑病例,突然出现反常哭闹、易激惹、伴呕吐、而色苍白时,应进行肛内指检,看有无果酱样便,明确诊断。病程长短关系到复位成败,时间过长,可造成肠坏死。因此,入院24h认真细致地观察特别重要。本组13例肠套叠在入院24h内均得到明确诊断,并及时进行空气灌肠复位成功,使患儿避免了麻醉、手术痛苦和可能引起的一系列并发症。另外,有的患儿哭闹不明显,甚至显得异常安静,或由哭闹烦躁不安突然转入安静,此现象常常是病情危险恶化的先兆。因此,对不吃、不喝、不哭、不闹、不玩的患儿,应特别注意观察有无面色苍白、出冷汗、四肢发凉、呼吸急促、表情淡漠、嗜睡等症状,绝不放弃任何对诊断有价值的细小反应及变化。

2.1.4呕吐及排泄物的观察

小儿急腹症常伴恶心、呕吐、腹胀和排粘液血便。应注重观察呕吐物和排泄物的性状、颜色,注重观察是阵发性呕吐,还是持续呕吐,是喷射性呕吐,还是反射性呕吐,观察呕吐方式、次数、数量、性质等,有助于对患儿病情性质的评估和鉴别。通常情况下,消化道溃疡出血呈柏油样便,消化道穿孔出血呈鲜红色便,肠梗阻呈血性液体便,肠套叠呈果酱样便。本组1例肠穿孔患儿,出现频繁呕血和大便出血时,及时急诊手术治疗,转危为安。

2.1.5躯体姿势和表情的观察

小儿急腹症多表现为双下肢屈曲、仰卧位或倦屈位,急性病容、痛苦表情、面色苍白、呼吸急促、烦躁不安等表现,观察姿势和表情,有助于对腹痛程度的判断。因此,护士必须尽量提供对诊断有价值的细小动作及细微表现。

3讨论

3.1急腹症发病急、病情重、变化快、对疾病抵抗能力弱,腹痛只能用哭闹来表示。对婴幼儿哭闹,需要特别重视临床动态观察,在观察腹痛性质、程度、部位、持续时间、间歇期的同时,更要注意伴随恶心、呕吐、腹胀及排便异常等症状的观察和分析。

护理综述范文第2篇

关键词:肺癌患者 循证护理 综述

相关背景相关研究报道显示,2015年中国肺癌患者73.3万,且以2%~3%的年增长率增加[1]。相关文献显示,中国肺癌患者85%是非小细胞肺癌,其中EGFR基因突变比例为28.20%,KRAS突变比例为6.00%,ALK为5.60%,ROS1为1.90%[2]。而肺癌患者被确诊,十分容易出现怀疑、恐惧等情绪,甚至考虑到治疗需要承担的高额医疗费,更加容易出现心理状态的异常[3]。即使接受治疗,患者也十分容易因为化疗的细胞毒性等身心状态受到巨大影响。因此,重视且积极开展对肺癌患者的护理工作十分重要。

1 循证护理的概念循证护理作为现阶段护理模式中的一种新型护理方法,其在基于循证医学的基础上衍生出来的一种护理模式[4]。近些年因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使得其在临床中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5]。开展循证护理的护理人员,始终从严谨科学的角度开展对患者的临床护理,能够最大限度的满足患者护理需求的同时获得更加明显的护理效果。在循证护理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其以每一个患者的个体情况为依据,结合最科学的研究理论以及既往护理知识有效实现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综合应用。借助其在临床中的明显应用优势,使得循证护理已经成为目前临床护理工作中的未来发展趋势之一[6]。

2 肺癌患者的循证护理2.1 循证护理的实施

对肺癌患者在临床护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急性重点分析,于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等数据库中检索关于这方面的护理文献,找到针对肺癌患者在护理研究领域的实证[7]。严格评价文献对科研实证的有效性及实用性进行审慎系统评审。使用最佳的证据指导并具体应用到对肺癌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中,实践循证护理措施[8]。将收集以及获得的实证与护理经验,结合肺癌患者的实际需求制定最终的护理计划。滕英分析采用GP方案(吉西他滨+顺铂)治疗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发现循证护理有助于护士利用有限的资源进行临床护理决策,并获得最高质量的护理效果,从而有效地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张小明等人探讨循证护理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三维适形放疗效果及放疗不良反应的影响,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主要包括健康教育、心理护理、饮食护理以及放射不良反应的护理;循证组在健康教育、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的基础上,主要对放射不良反应实施循证护理,结果显示循证组放疗2个月后近期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循证组放射性皮炎、放射性食管炎、放射性肺炎、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比对照组降低(均P<0.05)。

2.2 具体循证护理工作的开展

2.2.1 心理护理

重视对患者的心理护理,在患者刚入院阶段,护理人员就需要有良好的护理服务与态在患者面前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另外为尽快帮助患者能够适应全新的环境,护理人员还需要做好环境介绍,通过利用这种方式有效缓解患者因进入新环境带来的不良影响。针对肺癌患者,开展对患者的正念减压、认知行为治疗等,缓解其心理状态。护士在与患者接触、沟通的过程中注意真诚相待,要注意与患者沟通,交流过程中的方式方法,需要在始终做到尊重患者的基础上给予适当的关心。重视且积极开展对肺癌患者的心理护理,可加快血液循环及细胞生长速度[9]。

2.2.2 副作用护理

患者接受治疗可出现白细胞总数、血小板减少骨髓抑制、心脏、肝脏、肾脏毒性,严重者可致心、肝、肾功能衰竭。护理人员在积极配合医生开展治疗的同时,告知患者要先服用胃粘膜保护剂,告知患者在接受化疗前要注意避免进食,完成化疗后再逐渐进食清淡、容易消化的食物。对于口腔黏膜、两颊黏膜出现肿痛等患者,积极使用0.9%氯化钠溶液漱口[10]。告知患者要使用软毛的牙刷牙刷,如果口腔已经出现充血、水肿等,使用医用棉签清洗口腔。放疗可能会引起患者的皮肤损伤,做到床铺要平整、清洁、干燥,对患者穿的内衣也要求穿宽松柔软一些,最好穿纯棉衣物,不能乱在皮肤上贴胶布,也不能在皮肤表面涂刺激性药物。

由于部分肺癌患者需要接受放化疗治疗,而由于治疗药物其有着一定的毒性且容易对血管产生刺激,进而增加发生静脉炎的可能性。面对这种情况,护理人员在进行穿刺的过程中需要选择合适的静脉血管,另外如果需要使用两种化疗药物需要掌握合适的给药方式,避免同一静脉长时间受到化疗药物的刺激。并告知患者这样操作的原因与目的,最大限度的得到患者的理解与配合。告知患者在完成治疗后使用进行湿敷,这样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降低静脉炎的发生。通过利用这种注重沟通的方式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患者的依从性与配合度,对后续护理工作的开展有着重要意义。另外接受治疗患者也十分容易出现各类并发症,其中口腔溃疡的发生将进一步影响到患者的正常饮食。面对这种情况,护理人员需要对出现口腔溃疡的患者进行针对性的饮食指导,告知患者需注意食物的选择,还需要加强口腔护理。

2.2.3 饮食护理

重视对肺癌患者的营养支持十分重要。结合每一个患者的经济情况、身体机能等,给予患者针对性的饮食护理,告知患者可多吃蔬果,例如绿各种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能够作为营养补充剂。不吃或少吃刺激性食品,包括油炸食品。可以尝试服用大蒜。现代医学认为大蒜能提高免疫力,提高人体淋巴T细胞、巨噬细胞等免疫系统转化能力。不吸烟和不饮酒。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适当辅加要素饮食,从低浓度开始,一般为5%的浓度逐渐递增,若无腹泻、呕吐时,可逐渐加到10%到20%,如果口服应注意慢饮,饮用速度过快时,由于要素膳为高渗液,易产生腹泻和呕吐。

3 结语通过开展对肺癌患者的循证护理模式,其作为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考虑到肺癌患者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会出现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口腔溃疡等护理问题,面对上述存在的护理问题开展针对性的护理措施,通过积极查阅资料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有指导意义的护理资料,实现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护理工作。

参考文献

[1]杨孝苹,秦欢,姚寒,王晓倩.快速康复护理临床路径联合二维码在胸腔镜肺癌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20,23(02):256-260.

[2]刘东玲.整体护理在肺癌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20,37(02):234-235.

[3]谢勇前,陈园.综合护理干预对肺癌胸腔镜术后患者的影响[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20,12(08):183-184.

[4]吴美霞.康复护理对肺癌术后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20,15(08):182-184.

[5]S. Aiko,I. Kumano,N. Yamanaka,H. Tsujimoto,R. Takahata,T.Maehara. Effects of an immuno enhanced diet containing antioxidants in esophageal cancer surgery following neoadjuvant therapy[J]. Diseases of the Esophagus,2012,252:198-199.

[7]钟小华,宋金美.延续性护理对肺癌术后出院患者生活质量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重庆医学,2020,49(05):746-749.

[6]Boczar M, Sawicka E, Zybert K.Meconium ileus in newborns with cystic fibrosis-results of treatment in the group of patients operated on in the years 2000-2014[J].Dev Period Med, 2015, 19:32-40.

[7]席宝宇,张红娟,张妮,高胜男.姑息化疗对晚期肺癌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及相关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及护理对策[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20,27(02):243-246.

[8]孙玉平,俞洁,杨玲,等.精细护理干预对胸腔镜肺叶切除手术患者心理状态与生活质量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8, 015(018):65-67.

护理综述范文第3篇

1临床资料

2010年l0月一2011年9月我科收治气管切开患者5l例,男36例,女15例;年龄22—79岁,中位年龄53.6岁;原发病:重型颅脑损伤28例,高血压脑出血23例;气管切开带管9~67d。安全渡过急性期45例,最终拔除气管套管。并发肺部感染7例,死亡4例。

2护理措施

2.1心理护理

适时做好心理护理,耐心解释病情,体谅患者心情,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取得患者的主动配合。术前做好全面解释指导工作,让患者及家属了解疾病的发展过程]。术后避免不必要的打扰,把噪音、光线等外界刺激降到最低程度,以减轻患者的烦躁、恐惧心理。采取适宜的交流方式,增加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

2.2病室环境

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定时开窗通风换气,禁止摆放鲜花、喷洒各种香水及空气清新剂。室温保持在20~22℃,相对湿度为50%~60%,病房地面、床头柜、椅每天用有效氯溶液擦拭2次,病室每天用多功能空气消毒机消毒2次,每次1—2h,尽可能使患者住单间,减少探视陪伴人员,有上呼吸道感染者严禁入室。手术初期患者一般取侧卧位,以利于气管内分泌物排出,但要经常转动,防止压疮。备齐急救药品和物品,某些物品应置床头。同号气管套管、气管扩张器、外科手术剪、止血钳、换药用具与敷料、生理盐水、饱和重碳酸钠液、导尿包、吸引器、氧化气筒、呼吸机、手电筒等都应备齐,并妥当存放,以备急需。

2.3气道湿化

持续滴注湿化:将静脉输液管剪去针头按静脉输液排气法排气,然后将头皮针软管插入人工气道内壁5—8cm,0.2—0.4ml/min持续滴注。还可将输液针头别在覆盖于人工气道口的纱布上,以250—300ml/d的速度持续滴入湿化液]。雾化湿化:气管切开患者每天自呼吸道丧失水分可超过200ml,必须定时定量做超声雾化吸人。雾化液一般采用氨溴索15rag加生理盐水30rnl,吸入时将套管口周围用纱布盖好,喷雾IZl与套管口距离约20era,每天2—3次,每次15—20min。因合理的湿化气道可起到稀释痰液,使痰液及时排出以保持呼吸道通畅、气道湿润。消炎抗菌,能有效预防肺部感染。

2.4正确的吸痰护理

执行无菌操作以免发生交叉感染。吸痰前先拍背,咳嗽、咯痰无力者协助排痰;取仰卧或侧卧位,选用多孔可控式透明硅胶吸痰管,先湿润气管导管,然后将吸痰管轻轻插入深8~12cm或不能插入为止,随后打开负压,压力不应过大,成人负压在80~120mmHg为宜,边旋转边退出,有分泌物处稍作停留,切忌在同一个部位长时间反复提插或抽吸,以免损伤呼吸道黏膜,每0.5—1小时吸痰1次。为增加患者的舒适度、减少患者的痛苦,必要时也可采用吸痰的方法,每次时间<15s,如仍有分泌物要使患者休息片刻再吸痰,以防止持续吸引引起心动过缓及心律不齐,甚至室性心动过速发生。对于使用呼吸机者,吸痰操作由两人同时进行,且在对呼吸机回路连接处消毒后再脱开吸痰。

2.5气管切口的护理

(1)防止伤口感染:由于痰液污染,术后伤口易于感染,故至少每天换药1次。(2)防止外管脱出:要常注意套管是否在气管内,若套管脱出,又未及时发现,可引起窒息。套管太短、固定带子过松、气管切口过低、颈部肿胀或开口纱布过厚等,均可导致外管脱出。(3)拔管:呼吸肌功能恢复,咳嗽有力,能自行排痰,解除对气管切开的依赖心理时,才能进行堵塞试验。

2.6拔管前后护理

准确掌握堵管和拔管的时机。患者呼吸平稳,低氧纠正,咳嗽吞咽反射恢复,呼吸道分泌物减少,肺部炎症完全消退,无发热,即可拔管。堵管时,一般第1天塞住1/3,第2天塞住1/2,第3天全堵塞,如堵24~48h后无呼吸困难,无缺氧,血氧饱和度维持在95%以上,能人睡,心率、血压平稳,咳嗽有力,即可拔管。拔管前清洗并消毒切口周围皮肤,拔管后用蝶形胶布拉拢2~3d即可愈合,愈合不良时可缝合。早期拔管可降低气管感染、溃疡等并发症的发生。

护理综述范文第4篇

    【论文摘要】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健康的内涵和外延都有了新的认识。由于生活快节奏、激烈的竞争和紧张的人际关系,人们感受到比较强烈的压力和紧张,可能导致心身的亚健康状态。护理工作是对现存的或潜在的健康问题反应的判断与处理。护理工作的对象是患病的人或健康的人。护理工作的性质决定了护理人员必须经常面对病人、家属、医生及其他的健康工作者。这些因素都会使护理人员产生压力。护理专业学生(以下简称护生)在学校期间及临床实习期间,都常常因面临着各种压力而影响身心健康和实习效果[1]。1997年Admi指出,护理本科生在临床实习期间常面临各种压力,如不能很好应对,可影响他们在临床的工作能力,甚至动摇他们从事护理工作的决定[2]。现对护生、实习护生的压力研究作一综述,以便引导学生采用适当的应对措施减轻或缓解心理压力,保持身心健康和提高学习、实习效果。

    1压力概论

    19世纪法国生理学家ClaudeBemard第一次提出人类有内在稳定性,若内在不平衡与外环境之间的关系受到破坏,就可能导致疾病。1950年HansSelye将压力与疾病联系在一起,由此压力能致身心疾病就比较明确。Lazarus和Folkman在1984年提出了可认知的压力理论,并成为了研究职业压力和压力管理中被广泛使用的应用理论。随后压力学说发展很快,并开始应用于实践。

    压力的根本内涵既与个体对外界刺激的感知有关,又和个体满足需求的能力有关。人在一生中会经历各种各样的压力,如工作、学习、人际冲突、恶劣环境等。当人遇到压力时都会有不同的适应方式,适应能力因人而异。轻度的压力可刺激机体处于紧张状态,提高人们的工作业绩。一旦压力源解除,身体各系统又恢复到放松状态。持续高水平压力使机体内用以适应和调节压力的能量和精力耗尽,造成机体平衡失调,导致身心疾病。

    2护生的压力

    2.1专科护生的压力

    2.1.1就业近几年,我国高等护理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培养出了一批高学历层次的护理人员。在就业选择方面,总体上专科护生对于本科护生没有优势可言,有的医院用人只考虑实用性,不愿聘用专科生。而另一些医院片面地强调学历,非本科生不用。这样一来,专科生在就业方面处于“上不接下不靠”的尴尬境地。这是专科护生面临的最大压力。

    2.1.2社会价值感学生时期的护生都认为自己的职业是崇高的,是受人尊敬的“白衣天使”。但参加临床课间实习后发现,许多医生、病人及病人家属对护理专业存在偏见,认为医生是有技术、有学识之人,而护生只是机械地执行医嘱,只会依附于医疗,使护生觉得护士的社会地位低下,不受尊重和重视,产生了无价值感。

    2.1.3升学随着社会对知识需求的增加,越来越多的专科生都明白,专科学历远远不能适应社会的要求,需要继续深造,至少要“专升本”。在专升本的过程中也面临压力,有些学生家庭比较困难,无力支付“专升本”的学习费用;有的则不知在“先就业后升本”还是“先升本后就业”之间作何种选择;有的还担心就业后,由于临床护理人员缺乏,护士三班倒,没有充裕的时间学习。

    2.1.4其他参加临床课间实习后护生方知,社会工作中,还有许多人际关系需要处理,如轮转科室带教老师、病人及病人家属、实习生之间等等,人际关系压力由此产生。就业体制的改革,把每一个学生推向市场,护生在学习的同时还要联系工作。实践机会非常宝贵,有大量知识需要借此机会学习,而工作又不能不找,这就产生了压力。凡此种种,各方面的压力同时大压到了护生的头上,如不及时缓解和消除,势必造成护生的精神和心理等多方面紧张,时间久了极易造成身体、心理和精神方面的损害。

    2.2本科护生的压力

    2.2.1准备和参加考试曹颖的调查显示,“准备和参加考试是护理本科生的最大压力源”[3]。其结果与其他作者研究相似:考试是学生学习中重要的应激事件,考试压力对学生的影响具有时间上的持续性,考试压力已成为适学青少年的最大压力源。Clarke的研究也表明护理本科学生的最大压力源是对学习的要求[4]。

    2.2.2分配情况学生都把选择一个合适的职业作为整个人生旅途中的一件大事。毕业生的择业难已成为当今突出的问题,毕业分配情况是护理学专业本科学生的第二大压力源。

    2.2.3社会对本专业的看法目前,在健康服务体系中,医疗占主导地位。护理工作的社会地位低,群众形象差,专业的提高及发展缓慢已成为造成护士短缺的主要原因。

    2.2.4其他学习的任务量、时间不足不能想做的事、与其他学生的竞争及不能按时睡眠等也是本科护生的重要压力源。学生目前的经济情况及教师的评价也成为学生的主要压力源。许多学生来源于偏远地区,经济条件差,而上学的费用又高,经济问题也给学生造成了很大的压力。教师的评价常常与毕业分配密切相关,故也成为学生的一个常见压力源。Admi研究表明:教师的监督及评价与学生的压力水平显着相关。而不同年级的护理本科生其压力源也不尽相同。大一年级的新生,学习的任务量是最主要的压力源。每天的学习内容、考试的出题方式、自己对知识的接受能也成为主要的压力源。由于新生刚从高中步入医学院校的大门,学习的知识和方法与高中异差很大。学生需要适应新的学习内容与方式。而且这些学生在中学学习成绩都在班级前茅,因而易对新的学习需求产生压力感。在二、三年级的学生中,自己对知识的接受能力和在班级排列也是重要压力源[2]。

    2.3实习护生的压力

    2.3.1对知识技能的需求护理专业学生从习惯的校园学习、生活来到医院实习,加之病人的情况千变万化,很多学生担心遇到紧急情况不知如何处理,害怕出现差错,不能将课堂所学的东西有效应用到临床等,造成学生有很大的心理压力,故实习护生的最大压力是“对知识技能的需求”。

    2.3.2学校教学与临床需求之间的差距这与现行的教育体制有关,目前的许多学生理论知识掌握及考试成绩很好,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能力及动手能力很差,出现高分低能现象。杨新月在《基础护理教学与临床脱节问题的探讨》一文中指出,学生在学校学习理论知识生进入临床实习,不断反映老师教的与临床做的不一样,临床带教老师则反映,学校教的太繁琐,太机械,有的学习内容临床已经不用或被淘汰,学与用的差距太大。

    2.3.3接触传染病性疾病、每天从事的工作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护理工作被认为是脏而累,而且充满高压力的专业。接触传染病性疾病、每天从事的工作内容成为实习护生的重要压力源[9]。而有研究表明,中国护士有工作高度疲倦感的人占59.%[6]。

    2.3.4其他临床教师、病人及家属的评价也成为实习护生的一个常见压力源。

    3应对措施

    应对是人们持续的通过意识和行为的努力及评估个人能力而缓解内外压力的一种需求,是缓解心理压力的过程。人们遇到压力后,常采用情绪调节或压力处理的方法来减轻自己的压力源[7]。接受现实是学生采用最多的一种应对方式,按学校期望的去做、责备自己也是学生多用的应对方式。梁军林等的研究表明女生采用消极应对方式的人数显着高于男生,因女生具有比男生更敏感、羞怯、好幻想,及遇到困惑不愿意表述等特点[8]。独自想办法解决和试图改变目前的局面也是两个常用的应对方式。大学阶段是学生的心理发展正趋于成熟的阶段,多数学生能勇敢面对压力。其他常用的应对方式如与同学或家人谈论自己的感受;寻找更好的方法,看事情积极的一面,与其他处境相同的人比较,以及想曾经做过的成功事例也是学生常采用的应对方式。根据Lazarus和Folkman的研究:乐观和寻求支持是人们常采用的应对方式[7]。

    4管理对策

    个体从生到死无时不面临各种问题和挑战,因此,通过努力来改变压力环境,保护自身健康与生存的应对活动几乎存在于生活的各个方面和人生的每一个阶段。对于实习学生的管理者,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也要指导学生如何面对和应付压力,以使她们保持心身健康,顺利地完成临床实习、学习。

    4.1指导学生采用积极的应对方式缓解压力消极的应对方式可增加应激的强度,不利于身心健康。有效的应对是缓解心理应激的关键。Jalowiec将应对方式归纳为八种,包括乐观、支持、自我依赖、勇敢面对、保守、听天由命、情感和逃避。乐观应对被认为是效果最好的应对方式,其次是支持应对方式。教师应注意了解和观察学生的心理状态,及时给予正确合理的引导,以使学生采取积极有效的方式应对压力。

    4.2合理有效地安排实习计划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是减缓学生心理冲突,保持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关键。要随时向临床教学老师和实习学生了解情况,并定期进行问卷调查,及时发现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及时修改实习计划和解决问题,以增加实习效果。如根据临床教师及学生的建议,增加了手术室及急诊室的实习时间,并可尝试安排专门实习指导教师与临床教师共同完成临床实习指导工作。

护理综述范文第5篇

妇产科生殖器感染类型分析对于患者的感染原因,患者依据国家卫生部(2001)所的2号文件《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细菌鉴定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VITEK-32系统及其配套试剂,依照其说明书进行操作。通过对两组患者的生殖器病原真菌检出结果分析如下:两组中均为白念珠菌感染患者最多,其余依次为滑念珠菌、光滑念珠菌、热带念珠菌及克柔念珠菌,两组间的真菌检出结果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具体如表1。

患者的临床治疗与护理方式研究对照组31例患者行妇产科围手术期的常规基础护理;研究组33例患者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针对妇产科患者的生殖器感染特征采取了综合式护理具体措施如下。

入院初印象妇产科患者往往会产生过度紧张的情绪,这主要是由于自身身体的变化以及对于陌生环境的本能恐惧及结果不确定性的担忧,如此负面情绪会为手术效果及感染风险造成影响。为了有效消除负面情绪的影响,护理人员必须在入院第一时间与患者进行积极主动的沟通,将病房环境、注意事项、可能的情况及恢复点等进行主动介绍,与患者建立良好互动关系的同时消除患者的负面心理。同时对于可能涉及到的检验项目应该交由责任护士提前告知其检查意义,获取患者的信任及配合。

卫生指导生殖器感染的患者,一般不宜实行坐浴避免上行感染。对于生殖器应尽量避免与物体接触且必须保持清洁,外保持干燥。患者在住院期间应对贴身衣物进行清洁处理,每日内裤必须经“84”消毒液浸泡消毒或洗后太阳晾干。

产后生活习惯培养为了促进产后子宫的自我修复,护理人员对于分娩后产妇应鼓励由其家属陪伴尽早下床进行适宜运动量的活动。另外在饮食方面应注重营养与类型两方面的搭配,避免因饮食配比不当导致的低蛋白血症、贫血,最为合理的饮食应是高蛋白、高维生素、高钙、低脂、易于消化的食品。

新生儿护理新生儿在出生第一时间便由护士进行口腔、鼻腔羊水及分泌物的清理,并对皮肤黏膜进行清洗检查,重点监测新生儿的咽部、包皮、外阴、大小处是否有感染病灶。另外对于新生儿表现方面有无声音嘶哑、呼吸困难、喘鸣、喉头瘤等症状。为了避免交叉感染,护理人员与产妇在接触新生儿前务必使用浓度为0.1%的新洁尔灭进行皮肤消毒。

规范使用预防性抗生素对于必要抗生素的使用,需要遵从适时以及适量的原则,而且必须在使用抗生素前确认患者无皮试过敏现象。

针对性感染护理为预防来自医生及医疗器械的感染,必须严格遵从医院的清洁消毒规定对医生及器械进行消除处理方可使用。对于导尿管也需要定期更换并保持外阴清洁。

统计学方法所得数据均采用SPSS15.00软件包进行统计处理,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护理效果研究对于经两种不同治疗护理方式下患者产后的感染率对比发现,对照组31例患者中仍有18例存在生殖器感染(58.1%),显著高于研究组的33例中的9例(27.3%),两者相比具备统计学差异(P<0.05)。在产褥病的发病率方面,对照组有7例(22.6%)显著多于研究组的2例(6.1%)。

新生儿状况对比两组患者的新生儿均未发生早产、死产、畸形儿的情况。对其观察3周后,研究组新生儿未见HSV感染表现,而对照组有3例新生儿有HSV感染临床表现,转新生儿科处理。

对于生殖器感染来说,其会带来非特异性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炎、霉菌性阴道炎、淋菌性阴道炎、非淋菌性阴道炎、尖锐湿疣、衣原体支原体、弓形体等感染方式,这不但会影响女性患者身体健康,还会给家庭生活质量及社会和谐带来隐患[3]。而妇产科患者作为特殊群体会具备区别于其它患者的显著特点,对妇产科患者的感染控制效果将会直接影响到产褥病率及术后感染率,严重的说,对于妇产科感染控制不力会直接威胁到孕妇及新生儿生命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