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于易水送人

于易水送人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于易水送人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于易水送人范文第1篇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译文:白天鹅啊白天鹅,脖颈弯弯,向天欢叫。洁白的羽毛,漂浮在碧绿水面;红红的脚掌,拨动着清清水波。

2、《于易水送人 / 于易水送别》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译文:在这个地方荆轲告别燕太子丹,壮士悲歌壮气,怒发冲冠。那时的人已经都不在了,今天的易水还是那样的寒冷。

3、《送别》

寒更承夜永,凉夕向秋澄。

离心何以赠,自有玉壶冰。

译文:寒冷的更点长夜里敲个不停,清凉的夜晚像秋天中那么澄澈。离别的时候心里拿什么赠送给你,我这自有如装在玉壶里的冰一样纯洁的真情。

4、《在军登城楼》

城上风威冷,江中水气寒。

戎衣何日定,歌舞入长安。

译文:城上军威使人望而生畏,连江中的水都似乎杀气腾腾。现在,我身穿军装准备战斗,等到平定了天下时,一定载歌载舞进入长安京城。

5、《送郑少府入辽共赋侠客远从戎》

边烽警榆塞,侠客度桑乾。

柳叶开银镝,桃花照玉鞍。

满月临弓影,连星入剑端。

不学燕丹客,徒歌易水寒。

于易水送人范文第2篇

关键词:《史记》 士人 形象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它创造性地使用了“纪传体”的体制,即以人物活动为中心来撰写历史。因此,司马迁在《史记》中塑造了各种不同的人物形象,而在这些性格各异的人物中,有一类人是我们无论如何也不能忽视的,那就是――士。司马迁在《史记》中塑造的士人群像,不仅性格饱满,栩栩如生,而且为我们认识当时士阶层的状况提供了重要的历史资料。

士阶层在贵族当中是处于最末一层的。春秋战国时期,封建制度日益受到冲击,而这一深刻、剧烈的变革对士阶层的冲击尤为严重,因此士阶层常常处于动荡之中。一方面, 因为社会变革的日益加剧,大批上层贵族的成员不断下降成为士人, 甚至是“降在皂隶”;另一方面,庶民中的一些人也可以上升为士。这样就大大扩充了士这一阶层。士虽然身为贵族,但是却没有恒产,通常是靠一技之长生存。在《史记》中,士这一阶层,主要可以分为文士和武士两类。

文士则如“孔子贫且贱。及长,尝为季氏史,料量平;尝为司职吏而畜蕃息”。①苏秦之以一己之力促成六国合纵,使强秦不敢出函谷关十五年,又配六国相印,叱咤风云。毛遂之自荐出使楚国,促成楚、赵合纵,声威大震,并获得了“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的美誉。张良之圯上受书,斗智鸿门,下邑奇谋,兵围垓下,劝都关中,假托神道,明哲保身,无不体现了他“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能力。武士中荆轲喜好读书击剑,为人慷慨侠义。秦灭赵后,荆轲为燕太子丹刺杀秦王,事败被杀。荆轲临行前,许多人在易水边为其送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场面十分悲壮。豫让为了替智伯报仇,伪装成受过刑的人,进入赵襄子宫中修整厕所,伺机行刺赵襄子。失败后,他又不惜把漆涂在身上,使皮肤烂得像癞疮,吞下炭火使自己的声音变成嘶哑,再次行刺被抓后,请求赵襄子把衣服脱下一件,让他象征性地刺杀,之后仰天大呼曰:“吾可以下报智伯矣!”遂伏剑自杀。

纵观《史记》中塑造的一系列士阶层的人物形象,虽然他们身上呈现出各具特色的性格因素的复杂性,但仍然具有许多的共性。

首先,他们都具有立身扬名的宏伟理想。如苏秦,如李斯,一个跨六国相印,促成六国合纵;一个协助秦始皇统一天下,后为秦丞相,制定法律,统一车轨、文字、度量衡制度。在他们身上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他们都不甘心一辈子庸庸碌碌,隐于山林,因此他们选择投身于那个轰轰烈烈的时代,想要出人头地。而他们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因而努力奋斗,欲成就一番事业。所以他们的人生充满了传奇色彩,慷慨悲壮。即使是那些被司马迁所批评的“刻薄少恩”的不通人情的人物,其中也有很多具有努力上进、勇于进取的精神。如提出“推恩令”而为汉武帝所赏识并拜为郎中的主父偃,就信奉“生不能五鼎食,死亦为五鼎烹”。而李斯所信奉的人生哲学就是“得时勿怠”、“非世而恶利,自托于无为,此非世之情也”。吴起为了当上鲁国的大将,不惜杀妻来获取鲁国大将之位。他们这种积极进取、渴望建功立业的决心以及追求,与那种逃避现实、追求隐逸生活的处事方式大异其趣,表现了他们的雄心壮志以及推动社会发展的伟大气魄。

第二,他们都具有坚忍不拔的顽强毅力。《史记》一书塑造了众多的人物形象,他们大多具有坚持不懈、锲而不舍的精神,即使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中,也能够卧薪尝胆,忍辱负重,决不放弃。司马迁在《史记》中热情讴歌了这些在困境面前能够不放弃,最终能够超越自我,具有顽强毅力的士人。如他在《苏秦列传》中写苏秦最初游说秦国一统中国,但是却失败了,回家之后,其兄弟妻嫂等等都对他讥笑嘲讽,“妻不下纫,嫂不为炊,父母不与言”。于是苏秦卧薪尝胆,闭门读书,用锥刺股的方式激励自己一定要做出一番事业。最终苏秦实现了他的抱负,成为六国的宰相,衣锦还乡。再如《淮阴侯列传》中的韩信初时家境贫寒,“常从人寄食饮”,常常受到别人的歧视,就连屠夫都不讲韩信放在眼里,对韩信百般侮辱,甚至说:“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胯下。”韩信审时度势,认为成匹夫之勇只会吃亏,于是从屠夫胯下钻过。但是这并没有浇灭他心中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他凭着超人的毅力,忍受了巨大的痛苦,最终成就了一番事业,在楚汉战争中屡建奇功,为刘邦称帝立下了汗马功劳,萧何称赞他“国士无双”。这些人物身上无一不具有坚忍不拔的意志和勇于进取的精神,他们为了成就自己的事业,实现自己的抱负,即使身处逆境,屡受挫折,仍然能够奋发向上,刻意进取,体现了一种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慷慨激昂的气势。

第三,他们身上还有一股坚强不屈的抗争精神。中华民族自古灾难深重,他们有的为了道义、有的为了名节、有的为了权力、有的则为了知己者而与命运进行顽强的抗争,这其中蕴含了崇高而又悲壮的精神特质。太史公司马迁在《史记》中则表现了他们对于黑暗的社会、腐朽的政治、残酷的命运的顽强抗争,表现出一种崇高而又悲壮的美。毛遂在国家危难之际,大胆自荐, 凭借其“强于百万之师”的三寸之舌,促成了楚国与赵国的合纵。晁错为了振兴当时的社会经济,力主施行削藩政策,而这一举措引起诸侯大臣的猜忌怨恨,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最后被腰斩西安东市。荆轲不畏强秦,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在易水送别之时,则高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气壮山河,慷慨激昂。虽然荆轲的刺杀以失败告终,但他那种凛然不可侵犯的浩然之气,则一直影响着后世无数的仁人志士。如骆宾王在《于易水送人绝句》中对荆轲赞誉有加:“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壮冠。昔时人已没,至今水犹寒。”《史记》中的这些士人们,他们虽然身处逆境,饱受挫折,但是他们身上那种不屈服于困境,与命运顽强抗争的精神,则一直支撑着他们去面对一切困难。

第四,他们同样都具有气吞山河、临危不惧的英雄气概。当时的儒士把仁义看做是重于生命的东西。如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②又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③孟子则更加明确提出:“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④他们敢于面对、勇于担当的行为,体现出其崇高的献身精神。司马迁则在《报任安书》中大声疾呼:“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司马迁在《史记》中,对这些士人们的塑造,也体现了他的这一壮烈的生死观,即生得轰轰烈烈,死得感天动地。如伍子胥的父亲伍奢被楚平王下令处死,他的兄长伍尚则选择了与父亲一起赴死,而伍子胥则忍辱负重,选择逃亡,伺机报仇。所以司马迁对伍子胥这种行为给予了高度评价:“向令伍子胥从奢俱死,何异蝼蚁。弃小义,雪大耻,名垂于后世,悲夫!方子胥窘于江上,道乞食,志岂须臾忘郢邪?故隐忍就功名,非烈丈夫孰能至此哉?”还有一些士人,他们为了正义和尊严慷慨赴死,死得其所,决不贪生。再如荆轲刺杀秦王的行动失败后,虽然“身被八创”,当仍然“倚柱而笑,箕踞而骂”,表现了他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千百年后的我们,依然为荆轲的这种毅然赴死的精神所激励。

司马迁在《史记》中为我们塑造的这些或高尚,或悲壮的士人群像,他们的嬉笑怒骂,他们的忠肝义胆,他们的以天下为己任,他们的士为知己者死,不断激励着后世的仁人志士,成为我们立世的楷模。这些倾注了司马迁感情的士人形象,同样寄寓了他对自己忍辱负重、舍身修史的崇高精神和沉重的悲悯之情。

注释

① 司马迁.史记[M].中华书局,1959:1909.

②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中华书局,1983:71.

③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中华书局,1983:163.

④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中华书局,1983:332.

参考文献

[1] 司马迁.史记[M].中华书局,1959.

[2]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中华书局,1983.

于易水送人范文第3篇

关键词:网络;搜集资源;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2-0086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普及与应用,计算机互联网己走进了千家万户,成为人们日常学习、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种工具。“读书重在积累”,这是古今中外的读书经验,也是《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要“丰富语言积累”的原因所在。因此,积累语言是提高语文能力的关键和根本,也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如何顺应时展,开发和利用好网络资源为我们的教育教学服务,倍受教师所关注。

一、利用网络资源,搜集学习资料

网络无限大,一点知天下。进入中高段学习后,教材中的许多学习内容与学生的现实生活时代相隔久远,所以,课前了解课文的写作背景、作者的生平等资料有助于学生课上更好地学习。

据统计,本班实际人数61人,家里配备电脑并具有上网功能的学生共21人,占总人数的63%;依托爸妈单位、亲戚朋友家上网查阅资料的同学8人,占总人数的24%。基于大部分学生都具备上网查找资料这一有利条件,课前通过上网查找与课文相关的资料成为了一项常规的预习作业。

如学习《火烧云》一课时,课前笔者布置学生围绕“火烧云”查找相关资料,并将收集到的资料打印成书面材料带来学校;课上,引导学生将课前收集的资料相互交流,有的学生收集到了火烧云形成的原因,有的学生带来了造型更为精美的火烧云图片。在学生交流过后,再由一些代表在全班交流。介绍的孩子拿着手中的资料,讲得头头是道。听的学生也格外认真。这里,课前资料的收集,为课文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讲授到火烧云“变化多端”这一特点时,适时引导学生将课前收集到的图片补充说明,仿照课文的介绍方法,说说你眼前的火烧云像什么?有的学生说:“火烧云像一位慈祥的妈妈背着她那可爱的孩子。”有的说:“那团像是一个好大好大的棒棒糖。”……这样的教学,既拓展了文本内容,又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课后,学生通过上网查找有关颜色的词语,将部分摘录到摘抄本中,丰富自己的语言。并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好词美句积累下来。

二、建立“积累乐园”,储存网络资源

新课标提出:“提倡学生个性化的阅读”,一次偶然的机会,让笔者意识到学生的网上积累为何不“个性化”一回?摈弃一些呆板的抄写或剪贴,取而代之的是利用网络资源,让学生在网上建立自己的文件A――“积累乐园”,将网上查找到的相关资料储存在里面,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否会更加高涨,从而提高学习效果呢?

于是,笔者与信息教师协商过后,每周利用一节信息课的时间,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冲浪。每逢周三,学生都兴奋不已。课间,他们就自觉地排好队到学校电脑房,在电脑教师的配合下,利用“传奇2000”系统与学生一起就一个共同的主题,浏览网络上无限的学习资源。并把自己找到的资源储存在自己创建的文件夹――“积累乐园”中。

例如,在教授《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课后,拓展学生在网上查找其他的送别诗。学生通过“BAIDU”搜索引擎,输入关键字:送别诗,查找到《赠汪沦》《于易水送人一绝》《送李端》《淮上与友人别》等数十首相关诗文,更意外的是学生还查找到了“送别诗的鉴赏”“唐代送别诗的规律”,于是笔者顺势引导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点击相关内容进行品读,将你感兴趣的内容储存到自己的“积累乐园”中,通过巡视发现,学生的“积累乐园”中应有尽有:有的是几首送别诗;有的是诗文及其诗意;还有的是送别诗的鉴赏方法……以往的一些简单的课后积累再也不见了。如今,学生的“积累乐园”中积累的种类琳琅满目:“词语加油站”“好句集中营”“美文展示台”一应俱全,具有较高的学习价值。

三、制作电子小报,交流网上积累

于易水送人范文第4篇

关键词: 晚唐五代 诗僧齐己 诗歌艺术特色

齐己,俗名胡德生,晚唐五代诗僧,潭州长沙县(今湖南)人,著有诗集《白莲集》及诗论《旨格》,《全唐诗》编其812首诗。齐己出生的生卒年份,在历代的书籍资料中并无确切记载,本论文依田道英之说,即齐己大约出生于864年,卒于943或稍后。依据晚唐所处时间(877-907),齐己一生大约经历了唐懿宗、唐僖宗、唐昭宗、唐哀帝以及五代(大约从后梁至后晋高祖石敬瑭时期)等几个朝代。可以说,齐己一生经历的社会动荡不仅仅是国内时局的黑暗,其中有包括亡国之痛,宗教的兴衰,这些与其诗歌创作紧密相连。然诗僧之“诗”围绕的矛盾比一般俗世之诗人要狭窄得多,有孙宪光在《白莲集序》中称齐己之诗为“格清无俗字,思苦有苍髭”。而胡震亨在《唐音癸签》中亦称赞其“诗清调平淡,亦复高远冷峻”。其关键词为“清”、“淡”、“冷峻”,当时孙宪光与齐己有所来往,故而评齐己之诗当是相当中肯的,其余几类评说大类不出于此。但在此基础上另有看法的是明竟陵派代表人物钟惺、谭元春称齐己诗“高浑灵妙”。但清淡之说只可表述一般僧诗的特色,齐己的诗歌言禅亦不在禅本身,而苦吟也绝非“苦”和“吟”的单纯结合上,本文将齐己的诗歌风格特征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独特的清淡之风

就“清”字而言,除其表现在齐己的情思之中外,直言“清”字并反复地使用这个字亦是齐己诗歌的特色,今人研究齐己诗歌多注重其“清闲”特色的多样化,但笔者认为若要完整地研究其清淡之风,更需要追本溯源来寻找“清闲”产生的原因,分析原因如下:

1.纯粹描摹,不糅杂思而形成清淡之风。

在齐己的大多数五律中,写景咏物的诗大多主题明确,题何即咏何,其最大的特点还是工于描摹,如其《桃花》:千株含露态,何处照人红……拟欲求图画,枝枝带竹丛。此处的咏物全在“物”字上,少了寄兴,“千株含露”摹写桃花之姿态,又直言其红,毫不掩饰直写其生活的环境,第三句略有所转,从莺蝶来衬托其美,最后写诗人面对桃花欲求其画。在咏物诗之中,齐己更注重事物本身所带来的审美体验,而且层层探求,即便在“物”之外还有诗人的影子存在,但那都是情感的自然流转带来的,丝毫不是深遥寄托的结果。为了尽情地描摹,诗人亦不满足于咏物之际只用八句,如其《蝴蝶》一诗,一共十六句写蝴蝶的状貌,由写蝴蝶“独出”、“成对”到“防雀”、“避蜂”,再飞入“桃蹊”、“兰径”,再写其“翠裛丹心冷,香凝粉翅浓”,以“犹得采芙蓉”一句收尾,写蝴蝶,完全看不到诗人的影子,反而对于蝴蝶的飞行状态和环境极尽描摹,甚至于一物一修饰,在此修饰中事物环境具体,因而读者的感受亦是具体的,而且诗人所选用的意象“桃蹊”、“兰径”无不清幽自然,故而即便咏物,诗人亦是有意识地用环境配合其单纯的咏物之心,利用诗歌艺术环境的“清”,以便将精力存放在对物象的描摹之中。

2.追寻田园之乐,寄托诗禅而形成的清闲之风。

据《诗话总龟》前集卷之四引用的《雅言杂载》记载:(齐己)临终有绝句寄图兄弟(廖匡)云:“僧外闲吟乐最清,年登八十丧南荆。”所谓“闲吟乐最清”可见其“清”包含“悠闲之乐”,至齐己临终之前亦念念不忘,所以齐己对于“闲吟”之乐当是有很深刻的体验的,一方面作为僧人,抛却俗世,清静自得,一方面诗歌这种艺术形式又加深了僧人“闲而清”的审美体验。齐己善于在诗歌中展现一幅幅生化画面,如其《野步》:“……傍涧蕨薇老,隔村冈陇横。何穷此心兴,时复鹧鸪声。”诗人向往城外的生活,故闲步到田园,一路观景,诗中所描绘的“田园”、“桑耕”、“傍涧蕨薇老,隔村冈陇横”,诗人用“寻”字可见其对于清闲之意的向往,而后诗人由发出议论“何穷此心性”,意指“闲”意的绵延之意,亦表现诗人在诗歌中的情思不尽,尽情抒发,达到优哉自乐。在《独院偶作》中,则表现出另一种清闲之意,诗先写“风篁清一院,坐卧润肌肤”,“清”、“润”用作动词可以感受诗人对于幽寂景物的敏感性,后诗中又写“此境终抛去”,可见诗人对于诗歌中描绘的景物不单纯是一种体验,而是凌驾于此之上的对于自我内心的保持,某种程度上说这性灵的体验,诗人庆幸“身非王者役,门是祖师徒”,故而诗人对于清闲的定义则更多是对不受俗世干扰的理解,又有宗教精神寄托和诗歌寄托的一种满足。

二、写禅不论禅中隐含着禅意美

沩仰宗是南禅五个宗派之一,以顿悟为主要特征的南禅,其五大宗派之间亦有独特的禅学思想。沩仰宗认为:“父母所生口,终不为子说。”即说者未必达意,听者未必知意,用慧能的话说也就是:“有道者得,无心者通。”得道之法重在顺其自然,无心而悟,因而口舌之言未必重要,故诗僧刻意言禅反而不重要了,在齐己的诗歌中,这一方面体验得很明显,如其《山寺喜道者至》:“鸟幽声忽断,茶好味重回。知唯南岩久,冥心在绿苔。”写僧人于绿苔冥心的情形,至于冥想写什么,具体的佛教观念并没有表述在诗歌当中,反而写“山寺之花”、“鸟之幽声”、“茶之好味”,情思甚浓,禅意并不是冷淡寂寞的,反而与外界的交互性很强,沩仰宗秉持“触类是道”的原则亦是这种不言禅的原因之一,故齐己诗歌中总是言幽僻之景,写僧人生活之际细到只写佛龛香烛,极尽描绘,如其《永夜》:“永日还欹枕,良宵亦曲肱。神闲无万虑,壁冷有残灯。香影浮龛象,瓶声著井冰。寻思到何处,海上断崖僧。”此亦为冥想的过程,“壁冷有残灯”“香影浮龛象”,所“寻思之处”就是道,故诗人观察入微,不经意之处便将僧人清苦生活描述出来,诗人认为自己“神闲无万虑”,这样的境界就是一种禅学思想带来的审美享受,故而有清灵之美。齐己作诗相当重视诗歌本身,写诗有禅意,但绝少具体的禅理,期间又杂有沩仰宗本身的特色在里边,其诗就形成了静穆冲淡的含蓄的禅意美。

三、偏重“吟”的“苦吟”诗风

“苦吟”之诗的滥觞主要是在中晚唐,其所影响的诗风有连续性地延至宋初,“苦吟”一词其实早在中晚唐之前就已经出现在各类诗歌中了,将其作为诗歌的一种风格,中唐大文学家韩愈的诗歌算是初露端倪,但其诗风磅礴凌于奇僻,还算不上是真正的“苦吟”诗人,而是先于韩愈的孟郊,算“苦吟”诗风的真正开启者,包括韩孟诗派里的李贺,随后有贾岛、姚合一辈,晚唐五代有李洞、唐求等,齐己作为晚唐五代的诗僧,及至齐己一代,苦吟已不仅仅作为吟咏内容,作为诗风也向心灵主体挖掘展开,以佛教思想来开辟心灵主体的齐己诗歌,诗歌也更注重“苦吟”之“吟”上,齐己诗歌的“苦吟”表现出以下三个特征:

1.苦吟中包含忧世,声繁调急。

在诗歌的艺术特色上,齐己的诗风融汇了其忧世的思想内容,或讽刺,或议论,或悲叹,表现出现实主义的特色。其在《寄钱塘罗给事》中这样表达了对于世道的看法:“伤心天祐末,搔首懿宗初。”安史之乱后,世道中唐而下,晚唐更甚,《唐音癸籖》卷二十七记载:“咸通以后,奢靡极,衅孽兆……气萎而语偷,声繁调急。”这是乱世对于一般诗风的影响,但不可否认的是僧人的诗风亦受此影响,齐己的表现世道关怀的诗风则并没有因世道“气萎而语偷”,但略有“声繁调急”之感,如其《送迁客》:“天涯即爱州,谪去莫多愁。若似承恩好,何如傍主休。……应想尧阴下,当时獬豸头。”诗人送一位受贬谪的友人,第一句有安慰之意,第二句讽刺君主的恩泽,第三四句情感承变激烈,表现出诗人对尧时期的清明世事和对獬豸善辨忠奸的向往,受此类思想的影响的诗歌还有《丙寅岁寄潘归仁》、《咏影》等。另外,除却直接写世道和对世道议论的诗,齐己的咏怀诗则有昂扬悲凉之意,如其《剑客》:“拔剑绕残樽,歌终便出门。西风满天雪,何处报人恩。……翻嫌易水上,细碎动离魂。”写荆轲拔剑,唱歌,风雪漫天,一面意气风发,一面悲凉豪壮,以“细碎动离魂”结尾,悲凉之意甚浓。此类咏怀诗还有《老将》,写将军和边塞的风景,颇如盛唐之初的边塞诗人之气,全诗从老将写到老将儿孙,满是英气爽朗。与咏怀诗相近的还有一部分送别诗,其有悲凉雄壮之感,如其《送人游塞》写:……风来汉地,客路入胡天。……那堪陇头宿,乡梦逐潺湲。”“客路入胡天”一句颇似王维的《使至塞上》“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有雄浑壮阔之意,结尾一句“乡梦逐潺湲”想象友人出塞后的思想之意,细腻流畅,与雄壮之气形成流转,恰似神来一句,十分出彩。

2.用字狭窄,事物多取冷瘦之物,颜色多有寒白之像。

《唐音癸籖》卷八记载晚唐僧人求诗的情形:“背箧笥,怀笔牍,挟海泝江,独行山林间,然模状物态……嗜吟憨态,几夺禅诵。”僧人求诗“几夺禅诵”,一方面是僧人的苦行,另一方面就是以上所说的“模状物态,搜伺隐隙”,为求诗甚至达到“几夺禅诵”的地步,颇似李贺骑驴苦吟,在齐己的诗歌创作中甚至直接用“吟僧”表现僧人的求诗状态:“空囊随客棹,几宿湖泊山。应有吟僧在,邻居树影间。”(《送惠空上人归》)在齐己的心中,历经“湖泊山”达到忘我的境界才可称之为“吟僧”,也就是说除了客观游历之外,还得有强大的精神动力,这个强大的精神动力就来源于佛教世界和诗歌艺术世界的联合,因而齐己诗歌中因方外之趣而造成的意象选择也就有了特殊的色彩,写建筑诗,多半围绕“草堂、寺庙、野桥、塔等”,写草木时多写“松、白草、残菊、苍苔等”,写山水的具体景物时则有“沙泉、白石、瀑流、苍崖等”,写虫鸟禽兽时多写“大雁、羊群、流莺、鸳鸯等”,写僧人的生活状态时多写“纸帐、空床、钟声等”,所有意象几乎是一物一修饰,因而所谓苦吟,“苦”在对于意象的裁度,更在于对于诗句语言的组织,诗人把关注点落在意象上的时候往往注入太多心力,因而诗歌的流转性被冷峻的意象组合掩盖,再加上僧人独特的世界观,导致了用字狭窄,事物多取冷瘦之物,颜色多有寒白之像。

3.体味灵感而产生清灵之意。

另外,“吟”字在齐己诗歌中除了表现出诗歌风格以外,还构成了齐己诗歌的内容,诗人不厌其烦地描述自己吟诗的状态和一些诗歌理论,如其《夜坐》:“月华澄有象,诗思在无形。”将月色与诗人之思作对比,表现出性灵的灵动合一,颇有清新自然之味。而《除夜》中写:“白发添新岁,清吟减旧朋。”此谓之“清吟”,在吟咏中感受物是人非的酬唱,显得朴实自然。在《山中答人》一诗中其写:“谩道诗名出,何曾著苦吟。忽来还有意,已过即无心。”这里讨论苦吟与灵感的作用,妙在用“无心”这一佛家说法来解释灵感的有效性,颇有空灵的意味。

四、精于五律,风格独遒

清代纪昀认为“齐己七律诗不出当时之习惯”,谓其“虽颇沿武功一派,而风格独遒”,纪昀所评当是相当中肯的,其所谓“武功一派”指姚合所开创的“吏隐”之风,具体风气也就是纪昀所说的“风格独遒”“吏隐”表现的是“虽居官而与隐者通”,包含着士人在做官与不做官之间进行的一个心理上的调和,带有一种倾向性和理想选择的性质,而齐己作为一个方外之人,与姚合一类文人相比,心理上少了一种从世内到世外的挣扎过程,因而其律诗往往少了一种自我排遣意味,对山水景物的体验性强,如其《夏日草堂作》:“静是真消息,吟非俗肺肠。园林坐清影,梅杏嚼红香。”“园林坐清影”一句从描写草堂中景物到对于整个草堂的宏观体验,由小到大,情感流畅,但亦没有很深厚的言外之意,只是一种趣味的体验,突出了五言律诗的小巧玲珑之感,因而很清新,体现了齐己熟练的驾驭能力,此类诗还有《野步》、《幽庭》等。

经过对齐己诗歌各个方面的探讨,可以窥探出,齐己诗歌艺术特色基本上沿着中唐以来的苦吟诗风而前进,但僧人的身份让“苦吟”诗歌多了清虚之意。另外,就齐己个人选择而言,他更倾向于注重“苦吟”中的“吟”字,这拓展了“苦吟”诗歌的题材,在宋初,无论是对九僧,还是对晚唐体中其他隐逸诗人,都有借鉴之意。而其诗歌中对于灵感的重视也体现了“苦吟”研究诗风的一个新切入点。

参考文献:

[1]彭定求,曹寅,沈立曾,等.全唐诗[M].北京:中华书局,1999.

[2]赞宁撰.范祥雍点校.宋高僧传[M].北京:中华书局,1987.

[3]王秀林.晚唐五代诗僧群体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2008.

[4]罗根泽.中国文学批评史[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

[5]阮阅编.周本淳校点.诗话总龟[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

[6]张伯伟.唐五代诗格丛考[J].文献,1994(3).

[7]何林天.齐己初探[J].山西师大学报,1992,19(2).

[8]蒋力余.略论齐己诗歌的禅境美[J].中国韵文学刊,1995(2).

[9]崔炼农.齐己《白莲集》的诗禅观[J].中国韵文学刊,2002(2).

[10]尹楚彬.湖湘诗僧齐己与沩仰宗[J].湖南大学学报,2001,4(15).

[11]田玉芳.五七字中苦百千年后清——齐己诗之思“苦”、格“清”及理论成就[J].社科纵横,2006,21(1).

[12]蒋力余.试论齐己的清美诗风[J].船山学刊,1997(1).

[13]皮日休.萧涤非等整理.皮子文薮[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14]何方形.唐诗审美艺术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

[15]胡遂.佛教与晚唐诗[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5.

[16]胡震亨.唐音癸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相关期刊更多

中国药物警戒

统计源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中国农村观察

CSSCI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国社会科学院

桥梁建设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