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定级赛规则

定级赛规则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定级赛规则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定级赛规则

定级赛规则范文第1篇

项目规定及评分细则

项目规定

个人整体色彩形象设计包括:色彩形象设计和款式风格形象设计

A、个人整体色彩形象设计比赛规则

1、色彩包括:头发染色

面部化妆用色

美甲用色

服装用色及搭配

首饰用色及搭配

鞋、包用色及搭配

2、色彩形象设计要以模特的人体色特征为基准,符合四季色彩理论。

3、色彩形象设计的整体色彩搭配协调性强,即要符合四季色彩理论的搭配原则,也要符合色彩的基本搭配规律。

4、色彩形象设计的整体色彩要有2003年的流行色特征。

5、色彩形象设计的整体色彩要和谐统一、视觉美感强、实用性强。

B、个人款式风格形象设计比赛规则:

1、整体款式风格包括:发型设计

服装款式风格设计及搭配

鞋包款式风格设计及搭配

首饰款式风格设计及搭配

2、所设计的款式风格类型可任意选择:

戏剧型形象、浪漫型形象、古典型形象、优雅型形象、自然型形象、

少女型形象、少年型形象、前卫型形象

3、款式风格形象设计要以模特的面部特征、体型特征为基准,符合标准款式风格搭配原则。

4、发型设计与妆面设计要与模特的脸型和款式风格相吻合。

5、所设计的发型、妆面、服装款式、首饰的整体风格要协调统一。

6、首饰的大小、形状必须与服装款式风格协调统一。

7、款式风格形象设计要与色彩设计相辅相成。

8、模特的着装种类可选择如下场合:职业装、半职业装、时尚休闲装、约会装、小礼服(不可选用大晚礼装、运动装)。

9、款式风格形象设计的整体风格要体现美观性、实用性、时尚感。

10.所选用的模特仅限女性。

C、其它比赛规则:

1、色彩形象设计和款式风格设计应在一个模特身上实现。

2、模特的人体色特征和款式风格特征可在赛前准备。

3、赛前,模特可做好染发色设计和美甲设计。

4、选手现场说明模特的色彩特征和款式风格特征。

5、模特需要展示两套服装:

一套是模特原型展示,模特需净面,最好着与自身色特征和款式风格不吻合的错误服装(不进行评分,只用于评委观察模特天然色特征及观众了解模特的原状)。

一套是与模特色特征和款式风格吻合的正确服装,作为选手参赛作品。

6、模特展示错误服装时,口红用色应是与自身色特征不吻合的错误颜色。

7、选手现场应穿着符合自身色特征和款式风格特征的正式服装。

D、比赛时间:50分钟

模特展示错误色彩搭配和款式风格搭配时间:10分钟

评委检查:5分钟

专业色彩顾问现场讲解个人整体色彩形象设计原理时间:20分钟

模特展示正确色彩搭配和款式风格搭配时间:10分钟

评委打分:5分钟

评分细则

个人整体色彩形象设计评分范围:色彩形象设计和款式风格形象设计。本项比赛实行百分制。

A、个人色彩形象设计评分准则:

1、色彩形象设计要符合人体色特征与适合的服装化妆色彩基调原理、不同色特征人的服饰色彩搭配原理——“四季色彩理论”。服装色彩设计要与模特色特征相吻合,遵循四季色彩理论的搭配原则和色彩的基本搭配规律。30%

2、染发设计要符合模特色特征,并具有时尚感。10%

3、妆面设计要符合模特色特征,妆面色彩搭配协调,自然、干净、亮丽。10%

4、整体的色彩设计要具有协调性、实用性、时尚性和视觉美感,同时具有2003年流行色特征。10%

B、个人款式形象设计评分准则:

1、款式风格形象设计要符合标准款式风格特征,服装款式设计要与模特的体貌特征相吻合,服装款式与首饰的款式、鞋包的款式协调搭配。10%

定级赛规则范文第2篇

【关键词】裁判队伍;现存问题;对策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the Referee Team of Wushu Routinein Fujian Province

MA Qing

(Sport Institute of Jimei University Fujian Xiamen 361021)

【Abstract】With the change of Wushu competition rules, and increasing levels of Wushu Routine of Fujian, there comes a higher demand of the Wushu referee team also made. Literature, survey research methods are used to analyze 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the routine referee team of Fujian Wushu and propose appropriate countermeasure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rovince and the National Wushu referee team.

【Keywords】Referee team, existing problems, countermeasures

近年来,随着国际、国内各项武术赛事的增多,武术套路运动发展迅猛,无论是国内竞技武术套路赛事的发展还是使武术走向世界的最终目标,都对武术套路的裁判员工作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福建省武术套路裁判作为国内武术套路裁判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适应这一新的发展趋势。因此,有必要对福建省武术套路裁判员队伍的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这对推进福建省武术套路裁判队伍建设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1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1研究对象

对福建省一级以上的武术套路裁判员共发放调查问卷45份,回收40份,其中有效问卷39份,回收率88.9%,有效率97.5%。

1.2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对福建省武术套路裁判队伍的现状进行研究,总结队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1.2.1文献资料法

根据课题需要,在集美大学图书馆、中国期刊网等资料库中下载、收集和整理了大量武术套路裁判员方面的文献资料,并阅读了一些社会学和统计学等相关教材,这些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

1.2.2问卷调查法

为了解福建省武术套路裁判队伍的现状以及他们的队伍发展规律,我们给45位福建省一级以上武术套路裁判员发放了问卷,问卷调查为我们提供了进行研究的第一手资料。

1.2.3数理统计法

依据统计学理论,对回收的问卷进行整理,并用统计软件SPSS13.0对所得数据进行系统的分析,综合实际情况得出相关结论。

2结果与分析

为了对福建省武术套路裁判队伍存在的问题进行比较深入的了解,我们对福建省的部分国家一级及以上等级的裁判员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的内容主要包括:我省武术套路裁判队伍培养存在的问题、我省武术套路裁判队伍组织管理存在的问题、裁判员在执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等等。

2.1福建省武术套路裁判队伍培养存在的问题

从表1来看;有82.1%的裁判员认为,福建省武术套路裁判队伍中普遍存在外语水平较低的问题。良好的外语沟通能力,是对世界各国运动项目发展的了解的重要手段之一,当今武术套路比赛已经与国际接轨,执裁过程中有外籍人员参加的比赛将越来越多,需要用外语进行交流的越来越多,没有良好的外语水平,会制约我省武术套路裁判与世界接轨。同时,良好的外语沟通能力也是用世界其它国家运动项目发展来“看”武术项目发展的有效手段之一。有69.2%的裁判员认为武术套路裁判员外出进修、学习、观摩的机会太少,从而极大地限制了我省武术套路裁判员与其他省市裁判员的沟通与交流,不便于他们了解最新的武术发展动态。缺少提高自身业务能力的机会,不利于裁判队伍的发展,更有碍于我省武术套路裁判队伍整体水平进一步提高。有51.3%的裁判员认为我省裁判员对裁判理论业务学习钻研不够,因此影响到裁判员临场执法的水平。对于裁判员来说,坚持反复学习竞赛规则,领会竞赛规则的精神,并且将此牢记于心,可以确保在瞬息万变的赛场上处理各种各样的突发状况时掌握执法的主动权。有43.6%的裁判员认为裁判队伍培训机会少、时间短。对裁判员的培训往往只是应急性的赛前培训,而且时间短促、内容老套、形式单一,培训考核采取宽进宽出,常常是全部通过,没有任何竞争悬念。然而,这只是对有机会执裁的裁判员来说,对于没有多少机会执裁的裁判员来说,参加一次培训更是难得。

2.2福建省武术套路裁判队伍组织管理存在的问题

从表2看,有69.2%的裁判员认为我省武术套路裁判员队伍没有建立全面的定期培训制度。平时不培训,只进行赛前突击性的培训,裁判员的积极性和业务能力也没有得到明显的提高,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裁判员队伍业务水平的发展。有53.8%的裁判员认为奖惩制度不完善,对在裁判员执法过程中出现错判、误判的裁判员没有采取应有的惩罚措施,对于优秀的裁判员也只是发个优秀裁判员证书,没有调动队伍的整体执法积极性。相应奖惩措施的缺失致使裁判员的工作积极性严重下降,从而影响到队伍的执裁水平。有46.2%的裁判员认为我省还没有制订一套系统完善的考核制度。对武术套路裁判员进行定期考核,优胜劣汰是十分必要的。调查显示,有些裁判员一旦获得一定级别的裁判员称号之后,便不思进取,疏忽业务的进一步学习。长此以往,日积月累,裁判员的业务知识不断生疏,执法水平不断下降,不能适应高水平比赛的执法,严重影响了我省裁判员整体执法的水平和声誉。

从调查的情况来看,“行家一伸手,便知有没有”。79.5%的裁判员认为具备较高武术套路运动技术水平的裁判员能够更深刻地理解武术套路运动本身的内涵,进而对运动员临场的演练水平、动作规格和难度创新的理解、辨识也更加准确,并且能客观、公正地进行执法。裁判可以在执法中掌握主动权,对所有运动员的比赛情况作出迅速准确的评判记录。43.6%的裁判员认为主副裁判员在执法时的判罚尺度较难统一,其中原因主要是由于裁判员的等级、业务水平、执法次数、临场经验、对竞赛规则的理解的诸多不同造成的,不排除主观思想上的差异。38.5%的裁判员认为我省裁判员能够参与执法机会太少,缺乏临场执裁经验,大多数都是只能执裁本省县市区比赛,省级以上的大型比赛执裁机会寥寥无几。即使有机会参与,也出现严重机会不均等。25.6%的裁判员认为就坐位置直接影响到裁判员的观察视角,因为瞬间观察什么,以哪个坐标系统作为参照物,是判罚的重要依据;尤其是C组裁判员对运动员的起跳一瞬间、落地时的双脚角度,裁判员就坐位置与观察动作的视角判断不统一,可能造成漏判、错判。

3我省武术套路裁判队伍建设的对策研究

3.1提高裁判员的业务素质和思想作风

在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我省部分武术套路裁判在比赛中对犯规尺度标准和得分的评判标准把握不一致以及对场面控制力表现出严重不足。这样的问题可能是裁判技术水平较低引起的,但也可能是裁判员思想作风方面的原因。武术套路比赛中,确实客观存在着裁判员对运动员演练水平和动作质量的打分受裁判自身裁判技术和思想作风等因素的影响。假若裁判员的技术或思想作风不过硬,特别是思想作风会严重影响比赛的公正性和公平性。只有良好、过硬的裁判技术的裁判队伍,才能保证竞赛公平和公正,也才能有利于运动员将自己的技术水平发挥出来。所以裁判员队伍的技术水平、思想作风管理建设是我们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3.2提高我省武术套路裁判队伍的整体业务水平

我省武术套路裁判员业务水平的高低、执法尺度的松紧,将会直接关系到我省武术套路运动一级裁判队伍发展的好坏。我省目前暂时还没有专门组织裁判员进行业务进修和培训,仅仅是组织一些赛前的短期集训。因此,要提高裁判队伍整体的业务水平,除了裁判员平时要加强自我进修以外,我们相关组织机构还应该组织裁判员进行长期的、有计划的进修和培训。当然,裁判员在执法过程中,也应积极积累和总结实际工作经验,努力提高自身业务和实际操作能力特别是临场分析和应急能力。

3.3提高我省武术套路裁判员的整体英语水平

尽管我国没有明文条例对我国武术套路一级裁判员的英语水平作出硬性指标要求,但要想晋升国家级以上裁判是要通过专门的英语考试的,英语在裁判工作中的作用也愈加突出。为了进一步提高我省武术套路裁判的整体水平,就要在我省的一级裁判考试中加强对英语能力的考查力度。对需要晋级的裁判员实行英语考试的“一票否决制”,英语达不到相应要求的,坚决不予继续晋级的资格。以促使裁判员提高自身英语水平,为更加优秀的裁判队伍建设奠定良好基础。

3.4积极为裁判员提供更多进修、学习和观摩的机会

相关主管部门应想方设法为我省裁判员提供与外省市裁判员进行交流和沟通的机会。把我省骨干裁判员派出去进修学习,回来后采取学术报告等方式,向其他裁判员讲解国际、国内大赛新动态、新的裁判方法;请国内外知名国际武术套路裁判员来我省作武术套路裁判方面的学术讲座。通过这些行之有效的方法,为裁判员提供一个互相交流与学习的渠道。尽量让我省武术套路裁判员能够及时了解执裁的最新发展动态,加深理解竞赛规则,并恰如其分地运用竞赛规则去执法以后的比赛。

3.5建立定期和多种形式相结合的裁判培训制度

相关职能部门按层次和类别分批定期地对裁判员进行业务培训。聘请专家讲学,每年定期举办一次全省武术裁判骨干培训班,充分发挥国际级和国家级裁判员在年轻裁判员培训、队伍的管理与建设等方面的带头作用。

3.6建立健全武术套路裁判队伍的奖惩制度

在我省对裁判队伍进行管理的同时,也应建立相应的奖惩制度。一般一次大赛结束后,我们都要对裁判工作进行总结。同时也要对优秀裁判员予以表彰。这些优秀裁判员应在裁判工作中有突出表现和特殊贡献,并且应由大会组织委员会推举和认可。对优秀裁判员除颁发“优秀裁判员证书”外,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该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给予家庭较为贫困的优秀裁判员颁发一定的奖金和奖品,鼓励他们在工作中继续努力,兢兢业业,献身裁判事业。在裁判工作中,对裁判员出现的有意错判、漏判等现象,一旦发现,就应提出严厉批评,情节严重的要按照规定降级或撤销相关裁判员的裁判资格。

4结论与建议

(1)现阶段我省多数武术套路裁判员的执法机会和接受培训机会仍然严重偏少,其中执行任务的主体仍然是老裁判员。我国武术套路裁判基本上都是兼职的,而非职业的武术套路裁判,这一状况直接影响到裁判水平与国际接轨。武术套路兼职裁判员在接受任务时,往往遇到困难和阻力偏大,而且应对能力不足。

(2)我省武术套路裁判队伍整体英语水平普遍偏低,严重制约了我省裁判水平与世界接轨。主要因素是裁判员的业余学习主动性不高,进修、学习和观摩的次数偏少。

定级赛规则范文第3篇

关键词: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创新教育

一、引言

根据教育部2010年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电子商务应届毕业生的就业率仅有百分之三十七,而我国传统高校专业的应届毕业生就业率却超过百分之六十。许多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进入社会后对就业和以后的发展没有想法,具有较大的盲目性。电子商务专业与计算机运用和软件开发等等专业相比,毕业后在就业方面往往不具备其独特性,在日益激烈的就业市场中没有足够的竞争性,甚至还处于劣势。这些问题都是我们应该研究解决的,完善电子商务教学的实践,可以帮助电子商务教学解决这其中的许多问题,本文以分析电子商务专业现状与结合实际情况出发,对我国电子商务专业的实践教学,模式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些可操作的观点与建议。

二、电子商务专业的现状

电子商务是以网络为平台,遵循网络信息标准和通讯协议规则,在互联网上从事贸易活动。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不断提高,互联网+飞快的进入我国的各大产业、企业以及各个行政部门和行业中,电子商务最终一定会打破行业与企业的屏蔽,让我我国社会中的不同行业全部都融入到电子商务这个大水池中,从而让市场变成一个复杂的竞争市场体系。根据我国工商部门的数据显示,目前登记注册的电子商务企业规模以达到近两千万家,其中其中有近五十玩家都是大中型企业,而我国目前开始的电子商务专业高校也已经达到了五百多所,在校生规模相当庞大,但看似这样的数据是绝对可以满足电子商务市场的人才需求,但其实事实却正好相反,电子商务应届毕业生的就业率仅有百分之三十七,可谓是低的可怜,而隐藏在这低就业率下的,就是电子商务专业所存在的各种问题,教学质量优良不齐,政策制度的不完善,以及教学课程的针对性不足,还有实践教学模式不完善和普及等等。

三、我国电子商务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对实践教学的理解存在误区。许多电子商务专业的老师在对学科理解上存在很深的单一性,导致教学效果下降,例如,老师们经常讲电子商务的务实环节理解成为实施,单一腔调懂事却没有腔调动脑,导致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较弱。再比如,老师常常认为案例教学不属于实践教学,但其实案例教学的价值在于进行案例的这个过程,学生在进行案例和完成案例是收到启发,并且开拓思维,提升综合能力,对于一些电子商务教学来说,案例教学也是比较良好的实践教学模式之一。第二,过分依赖模拟实验教学软件。目前我国的电子商务教学普遍在利用模拟教学软件教学,让学生依据已经是极好的程序步骤等等进行操作,这种教学方式虽然可以让学生快速的了解电子商务的主要操作和一些基础知识,但是模拟教学软件是由人设置的,所以不可避免的就会出现理想化和简单化的缺陷,没有实践教学中的多变性,这会导致学生在以后的实际操作中受到阻碍,而且无法跨过阻碍。第三,实践教学体系有待完善。实践教学模式在我国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教育培养过程中有着不可忽视也不能忽视的作用,但目前我国的各大电子商务职业学院和高效的电子商务专业在电子商务的实践教学模式都还处于探索和研究方面,没有良好的研究成果,对于实践教学中的教材内容,实施计划,教学完毕后的成绩评估等等都没有完善的体系,包裹实践教学教学质量以及实验室问题都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开发。

四、创新电子商务实践教学模式

第一,关于电子商务实践教学的教学内容与方法。其一,基础性实践。基础性实践应当是包括计算机操作和网络使用以及网站开发和维护等等的,这样的实践目的是锻炼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网络和通信技术以及电子商务服务等能力,具体教学手法可以采用案例演示分析,在实验室进行实际操作等等;其二,专业特色实践。专业特色实践是指具有独特性的电子商务实践教学末世,特色实践主要有电子商务企业的内部运作和管理,电子商务的独特交易模式、金融、以及物流方面和影响方面等等,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在进行电子商务的实际活动中的实际操作和运用能力,也是电子商务实践教学的核心目的之一,特色实践教学可以模仿真正的就业环境,以及电子商务市场等等进行;其三,应用创新实践。应用创新实践囊括了案例分析和实施方案等等内容,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及创新能力,老师可以选取一些国内外经典的,或成功或失败的案例,与学生进行分析和推演,让学生够充分的了解案例中的学点,并进行创新和自主开发,使学生能够充分了解电子商务运用中的多样性和创造性,发现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里的答案并不需要统一,目的就是让学生自己创造出新的答案,增加其创新性。第二,建设公平科学的电子商务实践教学评定。对于电子商务时间教学的评价,我认为首先应当建立完善的考核机制,将校内和企业的考核进行融合,采取多元化的方式。例如采用与劳动部门和职业技能考试结合的方法,学生如果获得了不同的资格证书或企业社会的认可可以增加学分,除此之外,还应该众尸学生毕业实习的考核意见,以及毕业设计大变等等,也可以请相关企业或者个人参加评审,但这些执行的前提是,校方与老师应当首先有一个完善的定级和评价的正规公平体系。

定级赛规则范文第4篇

关键词:红山文化;文化遗产;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科技价值

中图分类号:K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3)05-0001-03

文化遗产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历史的、艺术的和科技的三个方面。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通过的《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及相关文件,世界遗产的评定,即主要以这三大价值为标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我国文物的定级,也主要以这三大价值为标准[1]。本文拟结合文化遗产的价值的三个方面,对红山文化的遗产价值略陈己见,以就教于方家。

一、红山文化遗产的历史价值

红山文化遗产是远古先民在历史活动中的遗留物,因而其基本特征就是历史性,其首要的价值就是证实历史、传承历史的历史价值。

红山文化是中国东北地区最具影响力的一支史前考古学文化,年代为距今6500~5000年,是迄今为止所见中国东北地区乃至整个东北亚地区最为发达的新石器时代文化,代表了该地区史前文化的最高水准,在中国文明起源和早期社会发展进程中占据十分显著的位置,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中的重要一元。

红山文化内涵丰富,手工业分化加剧,出现了建筑、制陶、玉雕、陶塑与泥塑等独立的手工业部门,其中玉器的雕琢和使用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红山文化玉器制作工艺的最大特点在于使玉的本质得到最大发挥,这在红山文化的制玉工艺上有集中反映。红山人用玉来表达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不是将玉作为生产工具对待的,也不只是用以划分等级和掌握通神独占的神物,而是赋予协调人与自然、人与人关系的价值观念和道德标准成为其载体。同时,红山文化晚期,在墓葬制度与随葬品的高规格方面,形成了一套能够反映墓主人生前社会等级、地位、身份高低的用玉制度,出现了较完备的玉礼制系统,这是中国目前所能确认的年代最早的礼制形态,对中国博大精深的礼乐制度的形成产生了深远影响。

以红山文化聚落遗址群为代表的红山文化时期,社会结构分化,出现了掌管宗教祭祀大权和社会政治大权的特权阶层,等级制度确立。积石冢中埋葬的死者其生前应该就是主持各种祭祀活动的祭司,也就是专职祭祀人员。伴随这些专职祭祀人员作为特权阶层的出现,红山文化晚期的社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祭司阶层与普通社会成员之间形成了劳动侵占与被侵占的关系,而祭司阶层内部的再度分化是当时社会结构趋于复杂化的标志。以红山文化为代表的中国东北地区早期文明,在中华文明起源、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过程中占据重要的历史地位。

二、红山文化遗产的艺术价值

红山文化时期的艺术成就引人注目,艺术成就是展示社会繁荣和先民智慧的重要标志。

红山文化聚落遗址出土的陶器群、玉器群,生动地表达了红山文化时期远古先民原始宗教崇拜的独特精神内涵,充分展现了红山先民的创造性,是红山先民的伟大艺术杰作,是古代东方艺术的杰出代表,在人类文明史、技术史和世界艺术史上谱写了灿烂的篇章。

红山文化时期,聚落遗址的陶系主要有泥质红陶和夹砂灰质陶,也有少量的泥质黑陶和泥质灰陶,红山时期的制陶匠人们已经能够根据器皿的不同用途而选配不同质地的陶土。出土陶器所施的纹饰,主要有压印纹、压划纹、戳印纹、附加堆纹、镂孔、彩陶六种。其中在夹砂筒形罐的器表常见一种压印之字纹,这是红山文化聚落遗址陶器的典型纹样。这种压印之字纹最早出现在兴隆洼文化的中期,到晚期已成为兴隆洼文化的主要纹样。可见红山文化的之字纹样应当是继承了兴隆洼文化的结果,但是又有自己的特色。红山文化的之字纹样多为横压竖排施于器表,弧线型较多,还有一定量的篦点之字纹样。其繁密、疏朗、工整、匀称等不同形式的表现手法,形象地说明了红山制陶匠人娴熟的制陶技巧和灵活的应变能力。彩陶数量较多,主要施于泥质陶器之上,纹样多系抽象的几何形,富于变化。红山文化时期出现了大量的具有典型地域性和时代性特征的陶器群。从陶器制作方面,红山文化聚落遗址出土陶器所反映的制陶技术,是在继承了本地区的兴隆洼文化、赵宝沟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同时它大胆地接受了来自中原地区仰韶文化的彩陶技术,使其制陶的技术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形成中国史前东北地区独有的风格魅力。

同时,在红山文化西水泉遗址[2]的灰坑内,出土一件三个女性蹲坐、手臂交叉相拥的陶塑群雕像,质地为红褐夹砂陶,火候较高。这类雕像在国内首次发现于红山文化遗址中。这尊精美的群雕像,塑造出来的三女神,祥和、亲密、平等,寄托着远古先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这件群雕像也不失为一件精美的雕塑品,体现了红山先民们的审美取向。在敖汉旗西台地遗址也出土了陶塑的女神像。这些女神像形体虽然小,但塑造精细,十分完整,并突出双乳等女性特征。过去所发现的女神像多在祭坛之上,在西水泉遗址和兴隆沟红山文化遗址出土有女神像,这些女神像与祭坛出土的女神像在祭祀功能上是有区别的,说明当时的人们不仅到专门的祭祀场所――祭坛和神庙举行祭祀活动,也在居住地设立有祭祀场所,举行祭祀等宗教活动。

在玉器制作与功用方面,红山文化时期玉器的造型特征、雕琢工艺及用玉制度自成体系,具有鲜明的地域的时代风格,是史前东北地区玉器雕琢和使用进入鼎盛阶段的主要标志。红山文化玉器质料多为软玉,大多通体磨光,装饰纹很少。玉碧、玉环类磨制得及薄,锋利似刀,横断面多菱形。红山文化玉器的种类造型和工艺反映出红山时代的制玉匠人不但在选择质料上有针对性,而且熟练地掌握了切割玉材的技术,并具有较高的玉器琢磨技能。红山文化玉器质朴而凝重,不仅具有实用价值,而且某些造型还有深刻的寓意。治玉匠人在选料、雕琢到最后形成的过程中,展示了高超的技艺,逐渐融汇成清新、简练、旷达、传神的时代风格。红山文化聚落遗址的玉龙中,尤以赛沁塔拉出土的玉龙刻画得最为栩栩如生。这件玉龙为墨绿色,高26厘米,身体呈“C”字形,吻部前伸,嘴紧闭,有对称的双鼻孔,双眼突起呈梭形,眼尾细长上翘,额上及颚底均刻细密的方格网状纹。龙背钻有一个圆孔,经试验,以绳系孔悬挂,龙的头尾恰好处于同一水平线上。这件大型玉龙,细部运用平雕、浅浮雕手法表现,通体琢磨光滑圆润,龙体曲伸刚劲有力,长鬃高扬飘举,显得极有生气。在龙的起源过程的各个阶段中,红山文化时期是目前所知龙形象发现最多、类型最丰富的一个时期,也是龙形象成熟定型的一个时期。红山文化龙的确认,推动了中华文化起源、文明起源、中华传统和五帝踪迹的探索。红山文化玉器成为中华五千年文明的象征和重要载体,代表了玉器发展的高峰期,红山文化时期,已经形成了一套标志墓主人级别高低的用玉制度,已经出行形成玉礼制系统。

三、红山文化的科技价值

红山文化的科技价值主要体现于红山文化时期的建筑技术与景观设计之发展。

红山文化聚落遗址所处的红山文化时期是西辽河流域文明化进程中的关键阶段,在其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一方面出色地承继了本地区兴隆洼文化、富河文化和赵宝沟文化中的优势因素,另一方面大量吸收中原仰韶文化和东北地区诸多原始文化因素的影响,整体文化面貌发生显著变化。红山文化聚落遗址的聚落布局、房屋结构、建筑技术以及聚落形态变化,代表了世界史前建筑史的一个高峰。

在聚落选址方面,红山文化时期聚落多选择在靠近水源地附近的二级台地上,并且多面向阳坡,形成依山傍水、靠近水源的趋势。这是因为靠近水源易于获取资源,同时聚落的营造是为了贴近自然,“以山水为血脉,以草木为毛发,以烟云为神采”,建构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聚居空间体系。

在聚落布局方面,以红山文化聚落遗址为代表的红山文化聚落形态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一方面直接吸收了西辽河地区兴隆洼文化、赵宝沟文化的聚落特征,另一方面也受到了来自东北平原诸多原始文化及中原地区仰韶文化聚落特征的影响。本地区新石器时代早期,以兴隆洼一期聚落为代表的兴隆洼文化时期聚落分为环壕聚落与非环壕聚落。所有的房址均沿西北――东南方向成排分布,除聚落中心部位的特大型房址外,每排中各有一座中心性大房址。居住区的外侧环绕一道近圆形的环壕,并留有出入口。房址居住面在原浅黄色生土地面上直接踩踏而成。灶址均为圆形土坑式,系在居住面直接挖成,底面及灶壁多经过抹泥处理,经过长期火烧,已变成砖红色或红褐色。兴隆洼与兴隆沟聚落遗址的特征在红山文化聚落遗址中得到了继承。从聚落布局看,红山文化环壕聚落与非环壕聚落并存。红山遗址第一地点位于红山第二峰东南侧的坡地上,东侧为西水地村,西南部地势较高,东北部渐低。魏家窝铺遗址是目前国内外发现的规模较大、保存最完整、发掘面积最大的红山文化时期的聚落遗址。遗址总面积9.3万平方米,有呈不规则长方形的环壕,环壕内为主要生活区,主要遗迹单位有房址、窖穴、灰坑等。房址数量较多,且成排规律分布,基本呈西北――东南向排列。所发现的房址皆为半地穴式,平面形状呈圆角长方形、梯形或平行四边形等。房址门道大多向南,较好的房址踩踏面为碾碎的料疆石与草拌泥混合而成,大部分为生土铺面,部分经过火烤。发现的房址朝向大致可分为西南和东南两大类,少数房址朝向西,绝大多数房址的门道与火道朝向一致。魏家窝铺遗址发现面积最大的房址F18。F18朝向西南,面朝着一个小型的空场,其东、西和北边各发现有数座西南向房址,以F18为中轴线东西向成排分布。以F18为中心的几座房址围绕成“院落”,可能体现出当时的社会结构方面的信息,说明以魏家窝铺遗址为代表的红山文化聚落也可能存在多个由不同大小的房址组成的单元或中心。魏家窝铺聚落保持着西辽河地区新石器时代房址成排分布的个性,同时,吸收了其他地区的聚落建筑技术。这说明,红山文化聚落遗址在发展过程中不仅保留着以筒形罐为代表的西辽河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传统,还接受了来自燕山以南的中原地区后冈一期文化和庙底沟文化的影响。

在环壕功能方面,经过有序的规划布置,各个遗迹单位形成了一个有机整体。红山文化后期,环壕聚落形制开始由圆形向方形转变。如敖汉旗境内调查到的红山遗址,有环壕者约占十分之一,多为方形或长方形,门均开在向阳一侧。已经发掘的兴隆沟遗址第二地点为长方形环壕聚落,西台遗址则是由两条围沟圈绕成两个紧相连结的长方形布局形成的凸字形环壕聚落,总面积在3万平方米以上。在聚落的东南,留有出入的通道。红山文化这种方形或长方形环壕聚落是一种新兴的、进步的聚落形态,是我国的聚落形制由史前的圆形或椭圆形向青铜时代的方形或长方形城堡演变的过渡形态。因此,从红山文化这种方形或长方形环壕聚落,可以捕捉到文明社会即将到来的历史信息。

红山文化聚落遗址分布特征表明,红山文化中、晚期,西辽河地区的聚落遗址骤然增多,出现了具有成批规模的聚落群体。这时的红山文化遗址是以河流为纽带成群分布,河与河之间的分水岭地带很少见到有遗址分布。这些群体内部,存在着明显的等级差别。可以认为,红山文化中、晚期时期,随着聚落群体的涌现,中心聚落的存在,早已不属个别现象,而是当时社会发展的主要潮流。在早期定居村落出现之际,人们都是聚族而居,一个血缘系统便构成一个基本单位,与社会组织形态相适应的人文景观便是一个个分散的平等的村落。中心聚落的出现,则意味着若干村落中居住着的不同血统的人群已经发展成为一个相对统一的社会共同体,是当时的社会组织开始发生了由血缘关系向地缘关系转化和蜕变的具体反映。“红山文化时代的聚落呈有规律地成群分布,意味着部落联盟意义的社会组织及其社会功能的客观存在,而中心聚落的普遍产生,则标志着最初意义上的城乡分化的出现,那些分别簇拥着各自中心聚落的大大小小的聚落群体,构成了西辽河地区早期出现的凌驾于部落组织之上的古国形态。”[3]

红山文化时期的科学和艺术成就引人注目,科技价值推动了社会发展,艺术价值完整地展示了社会繁荣和先民智慧。红山文化聚落遗址群及其周围的红山文化祭祀遗迹的发现,昭显当时建筑规模之宏大、气势之雄伟、组合之完整,不仅在中国是超群的,就是与世界上古史中著名的遗迹相比,也毫不逊色。

正是由于红山文化是独特的文明,完整体现了历史的、艺术的、科技的价值,所以,“在中华文明起源过程中,辽西地区曾先走一步,成为中华传统文化总根系中直根系的一部分,……也是中华五千年古国的象征”[4],在中华大地上升起了第一道文明曙光。

参考文献:

〔1〕蔡靖泉.文化遗产价值论析[J].三峡大学学报,2010(1).

〔2〕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工作队.赤峰西水泉红山文化遗址[J].考古学报,1982(2).

相关期刊更多

当代图书馆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

资源开发与市场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四川省科学技术厅

测绘科学技术学报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信息工程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