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供应链系统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1.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竞争国际化和IT技术的广泛运用。市场资源组合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企业逐步由单一专业化向纵向一体化和横向一体化方向发展,庞大的供应链网络正在飞速形成。供应链信息系统的应用是提高供应链竞争力与客户服务水平的关键因素。信息系统在供应链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减少牛鞭效应产生的需求不确定性;二是为供应链成员企业提供决策支持,同时极大地增加了决策的正确性;三是降低了供应链成本。
本文在综合分析近年来供应链信息系统的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依据主要内容对供应量信息系统的几个主要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对其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和展望。
2.供应链及供应链管理的概念
虽然关于SCM的文章众多,但是还没有形成统一的针对供应链的定义。其中最为普遍采用的定义是,供应链是包括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顾客在内的系统,在该系统中,物流从上游(供应商)向下游(顾客)方向流动,而信息流双向流动。其它学者将战略性的决策作为供应链的特色,其中包括oilver和webber(1992),认为供应链应作为一个单独的实体存在,由战略性的决策所支配。他们强调系统集成是促使SCM成功的主要因素。Gneyrt(1996),O'Brine和head(1995)考虑到在对供应链进行管理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遇到政府规章制度的影响,因此将政府引人到链条中。
国家标准《物流术语》对供应链的定义是:生产及流通过程中,涉及将产品及服务提供给最终用户活动的上游和下游企业所形成的网链结构。
关于供应链管理,目前也没有统一的定义。SGSCF(Stanford Global Supply China Forum)将供应链管理定义为"从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到客户的物流和信息流的协调和集成"。
WillianC.Copacino对供应链管理的定义是"管理从物料供应者一直到产品消费者之间的物料和产品流动的技术"。
Harland认为,供应链管理是管理以下范围的企业活动和关系:组织内部、直接供应商、第一层与第二层供应商及供应链上的顾客、整个供应链。
陈国权认为,供应链管理是对整个供应链系统进行计划、协调、操作、控制和优化的各种活动和过程,其目标是要将顾客所需的正确的产品(RightProduct)能够在正确的时间(Right Time)、按照正确的数量(Right Quantity)、正确的质量(RightQuality)和正确的状态(Right Status)送到正确的地点(Right Place)---即"6R",并使总成本最小。
马士华认为,供应链管理就是使供应链运作达到最优化,以最少的成本,使供应链从采购开始,到满足最终顾客的所有过程,包括工作流、实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等均高效率地操作,把合适的产品以合理的价格,及时准确地送到消费者手上。
3.供应链信息与供应链信息流
供应链信息流具有如下特征:一是种类多、流量大、流速快;二是来源多样化;三是更新速度快;四是传递交时性和互动性;五是高度安全性;六是传递具有明确的传输协议和标准。
供应链信息是供应链系统内外的用于描述组织之间连接点的特性知识差。信息的传递形成信息流,供应链信息流是有一定方向的,否则将陷入混乱。M.C.Bonnty等人根据信息流的流向,将供应链运作方式分为推进式(Push)和牵引式(Pull)。
彭剑等(2008)认为处理供应链信息流必须考虑3个方面的问题,并讨论了第三方信息流处理中所存在的问题。信息流是供应链中流动最频繁、流量最大、变动最快的一支,也是国内外学者研究供应链信息一体化的基本对象。但是,目前绝大部分的供应链信息流研究侧重于模型的思考,较偏重战略层面,而对运作层面的实证研究较少;同时对信息流的具体内容和分类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4.供应链信息集成
供应链信息集成作为供应链信息共享的手段之一,也是供应链信息一体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供应链信息集成是指将分散的各种因素或单位结合成一个更加和谐的整体,共享供应链内外部资源使得整个系统获得更好绩效的过程。供应链信息一体化继承了这一思想。
林勇和马七华提出了基于EDI的供应链信息组织与集成模式;王东勃等研究了基于XML技术的供应链信息集成。
Mehmet和杨浩雄分别利用供应链集成度(DSCC)和物流信息耦合度(DLIC)方法对供应链信息的量级和有效性进行了度量。提供了度量供应链中一个企业与其成员间物流信息集成程度的通用方法,但缺乏对整个供应链信息集成度的度量。
C.M.Harland等通过4年多时间对4种中小型企业供应链不同部门进行了纵向研究,获得中小型企业供应链信息集成的主要障碍是信息化平台的孤岛现象。
Anna Nagumey提出了一个通过供应链网络集成从而对横向合并的战略优势进行量化和评价的框架模型。
Juha-MiikkaNurmilaakso(通过对欧洲329家公司从基于EDI的电子商务框架到基于XML的电子商务框架的转换研究,运用线性回归和逻辑回归模型分析了JT技术在供应链集成中的重要性。
Gang Li等在分析IT实施、供应链集成和供应链运作置者关系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概念结构模型,以揭示IT实施是如何通过供应链集成来直接或间接影响供应链运作的。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企业供应链信息一体化是指根据企业的目标和用户需求,在信息集成理念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方式将包含在企业供应链活动流程及企业和客户之间的各种信息流要素整合成一个有机整体,且通过博弈分析企业与企业间、企业与客户间的互补和协同作用。优化并提升企业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的能力,从而实现企业供应链信息管理效率与水平整体提升的过程。
5.结论与展望
供应链信息一体化研究要在对价值链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供应链运作过程来对供应链的信息流进行深入研究,进一步的研究焦点包括:一是运用博弈论思想从供应链不同参与者角度考虑信息问题,为结合供应链实际应用考虑对运作层面进行深入研究;二是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分析和研究供应链上各节点企业以及最终用户的信息需求;三是信息构建方法在供应链信息一体化中的优化作用。在日益多变的、内外环境不确定性增加的竞争环境下,企业供应链及时响应来自市场各方而变化的能力,包括柔性和速度,是其在激烈竞争中获得时间上竞争优势的关键。各种信息尤其来自最终用户的需求信息对于提升企业供应链敏捷性和压缩企业供应链各方的运作提前期是十分重要的。
参考文献:
[1]黄小原,卢震・多分销中心供应链模型及其牛鞭效应的H控制[J]・中国管理科学,2003,11(1):42-47.
[2]张钦,达庆利,沈厚才・在ARIMA(0,1,1)需求下的牛鞭效应与信息共享的评价[J]・中国管理科学,2001,9(6):1-6.
[3]黄河,但斌,刘飞.供应链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工业工程,2001,4(1): 16-20.
[4] Simon Croom.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an analytical frame-work for critical literature review[J]. European J.ofPurchasing&Supply Management,2009(6):67-83.
【关键词】供应链系统;企业;物流管理
0.前言
在供应链系统中,物流管理是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科学技术更新换代的周期越来越短,供应链和物流管理在企业生产经营中起到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先进的物流技术和高素质的物流人才是企业获得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引入供应链系统,对企业的长远发展也能起到助推作用。如何在供应链系统下加强企业物流管理,这是企业必须正视的重要问题。
1.供应链系统概述
1985年,哈佛大学商学研究院著名教授迈克尔波特在《竞争优势》一书中首先提出了“价值链”的概念,在此基础上内涵延伸、系统发展而形成供应链理论思想。所谓供应链,就是企业产品从生产、加工到销售到客户终端的全部流通过程以及供需网络。通常而言,供应链的组成包括多个要素,主要有原料供应商、产品制造商、产品批发商、产品零售商以及终端消费者等。所以我们可以发现,供应链不仅仅是一条物料链,同时也是一条资金链、信息链和增值链。在供应链系统中,每个节点之间的供应关系都离不开物流系统。从某种角度而言,物流系统维持着供应链的正常运行。根据供应链的概念可以推测出供应链系统就是供应链中的业务关系及其流程的集成,具体涵盖供应链的业务流程、管理元素和网络结构等。一般来说,供应链系统具有以下一系列基本特点:
1.1整体性
供应链系统以企业整体为核心目标,自身就具有比较激烈的竞争模式,与传统的分销模式相比,供应链系统具有显而易见的整体性特点,供应链每个节点上的企业一起构建成一个较大的集体,他们相互依存、相辅相成、不可分割。
1.2复杂性
供应链每个节点上的企业具有不同的特点,其类型也不尽相同,因此对大多数个体企业而言,供应链系统具有一定的复杂性。
1.3动态性
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企业生产经营策略也要进行适当的调整,为了与时俱进,顺应时展潮流,企业需要对处在供应链上的位置进行有针对性的改变。毋庸置疑,在供应链节点上,企业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它们也是其他供应链上的个体成分,通过反复的交叉关系所组建的体系,使得整个供应链系统具有动态性,也使企业的管理难度不断提高。
2.供应链系统下企业物流管理存在的问题
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供应链系统下的企业物流管理水平还不够高,明显受限于管理技术的制约,因而运行效率不尽如人意,存在的主要问题体现在以下几点:
2.1企业物流管理理念不够先进
如今,我国很多企业的物流活动还没有对采购、仓储、运输等一系列职能采取整合优化的做法,各项分工还不够健全,依旧停留于供销一体化和和仓储、运输“一条龙”的传统经营模式上,这就导致供应链系统下的企业物流管理活动难以跟上时展的潮流,难以获得最大化的物流管理效益。随着社会经济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客户对物流活动有着个性化需求,比如产品质量保证要求、发货速度要求、退换货周期要求等,但由于我国很多企业在物流服务方面对资源采取平均分配原则,导致不少客户的个性化需求难以得到满足,从而降低了客户的满意度,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2.2基础设施和信息化技术亟待完善
作为保障物流服务的“硬件”基础,先进的基础设施的重要性不言自明。而信息化技术也是确保良好物流服务的技术基础。从目前来看,我国很多企业的物流基础设施比较陈旧,没有引进适应市场发展的先进设施,这直接影响了企业物流的现代化发展。另外,企业的信息化技术也不够先进,这制约了企业物流信息实现快速、准确的流动。毫无疑问,在供应链系统下提高物流管理效率,离不开物流信息的实时流动。但由于企业对信息技术的应用存在不足,导致很多物流信息传递不够到位,进而降低了供应链系统中节点企业的物流运作质量,甚至有可能减弱供应链系统的核心竞争力。
2.3缺少优秀的物流管理人才
21世纪的竞争终究是人才的竞争。企业拥有高素质的物流管理人才无异于如虎添翼。随着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席卷,我国企业迫切需要精通进出口贸易、采购、电子商务等业务的高素质人才。但由于我国物流管理还处于起步阶段,高校设置的物流课程还难以跟上市场的发展需求,导致培养出来的物流人才存在技能单一、视野狭隘等弊端,难以满足企业的物流管理需求,进而影响了供应链系统下物流管理的效率。
2.4整个管理流程不够稳定
在我国,供应链系统刚刚起步,其节点上的原料供应商、产品制造商、产品批发商、产品零售商以及终端消费者等主体的关系还不够稳定,企业之间也存在不确定性,这就造成供应链系统下的整个物流管理流程缺乏足够的稳定性,信息流动容易受到制约。在这种形势下,企业的物流管理活动会存在的各种风险,严重时会导致整个供应链系统濒临崩溃。
3.优化供应链系统下企业物流管理的对策与建议
3.1提高对物流管理的重视程度
在当前市场环境下,企业已经离不开物流管理。为了获得长远生存与发展,企业应该解放思想,以理性的眼光看待供应链系统下的物流管理活动,对其予以高度重视,要将物流管理列到企业发展战略中,对其进行周密规划。企业必须意识到,企业未来的市场竞争,就是供应链之间的竞争,只有重视供应链系统下的物流管理,企业才能获得足够的资金和信息维持正常发展。另外,企业还要有意识地与供应链系统中的其他节点企业加强联系与合作,构建战略联盟,成为长期合作的物流战略伙伴,将供应链整体性优势发挥到极致,形成最大化的市场竞争力。
3.2创新物流服务战略
首先,企业要对物流服务内容进行创新。一是要积极改变传统的服务内容,提供多元化的物流增值服务,围绕客户需求,实现物流服务项目的个性化与多样化,比如可以提供便利项目、成本降低服务项目和快速反应服务项目等,只有最大程度地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以专业的服务体现企业的物流特色,才能赢得客户的满意度。二是企业要积极探索管理服务,毫无疑问,要想真正完成物流功能,还需要企业能参与到客户的物流管理中,这样才能将一系列物流功能无缝对接在一起,企业要尝试创新客户物流业务流程、创新供应管理、创新客户服务等,尽量为客户提供一体化物流服务方案,使客户体会到真正的便捷性。三是企业要尝试探索资金流、信息流的物流服务,因为物流管理活动离不开物流信息,所以企业必须依赖准确的信息流来对客户物流流程进行实时跟踪和控制,同时还要与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整合实物物流服务、信息流物流服务和资金流物流服务,以此形成协同效应。其次,企业还要对物流服务形式进行创新,要紧密结合客户需求,严格操作物流管理的运作方式,与客户建构良好的沟通渠道,搭建有效的合作平台,这样有助于产生和谐的协同机制,使整个供应链系统的功能发挥到最大化。
3.3引入先进的信息技术
进入新世纪之后,电子商务快速发展,对供应链系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企业物流管理活动要引入先进的信息技术,将电子商务与供应链系统有机整合。鉴于当前的发展情况,企业可以引入的信息技术可以有以下几种:一是数据仓库,这是一个面向主题的,包括各种历史数据的数据集合,它将供应链系统的所有数据集成在一起,并将当前的物流活动业务信息抽离出来,保证物流任务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进而提高物流管理效率。其实,数据仓库并不是一个单一产品,而是由软硬件技术构建的信息环境,其将各种数据库凝结为一个统一的目标数据仓库,使使用者能从异构数据源中抽取、转换所需要的数据,这样能使物流管理活动的各种信息一目了然,提高物流运作效率。二是数据挖掘,这是一种从大型数据库中提取潜在信息的技术,旨在帮助数据使用者发现数据之间隐藏的联系,发掘被忽略的要素,这些信息对预测物流管理活动、制定物流决策至关重要,数据挖掘技术包括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和统计分析等相关技术,可以帮助企业做出正确的物流决策。三是联机分析处理技术,这是以超大规模数据库为基础,对数据进行多维化分析,构建多维数据模型的技术,可以使企业实现物流管理活动多维数据的分析和比较,找到它们之间的联系,挖掘潜在问题,从而调整物流管理活动的方向,提高管理效率。
3.4培养高素质管理人才
提高供应链系统下的物流管理水平,关键要靠人才。首先,企业要大力培养内部的物流管理人才,引入竞争机制,提高他们的竞争意识,主动提升工作技能和业务能力。其次,企业要为内部物流管理人才提供培训,或者派遣骨干人才外出学习,接受深造,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再次,政府要对物流人才加强培养力度,支持我国高等院校优化物流管理课程设置,企业也要主动与高校进行密切合作,使学生参与到供应链企业的物流管理实践中,保证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4.结束语
总之,现代企业的竞争越来越多地表现为供应链管理水平和物流管理的竞争。供应链管理思想革新了物流管理的模式,在供应链系统下优化物流管理至关重要。供应链管理思想使企业能够适应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充分挖掘自身潜力,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这关乎企业的长远生存与发展,企业要对物流管理予以高度重视,为可持续发展开辟新的格局。
【参考文献】
[1]刘欢.基于供应链系统下的企业物流管理初探[J].品牌,2015(10).
[2]郭晓惠,任海艳,钱方远.基于集成供应链管理模式的现代企业物流管理研究[J].物流技术,2013(21).
[3]马文省.供应链系统下的企业物流管理研究[J].企业技术开发,2013(Z3).
[4]赵欣.基于供应链系统下的企业物流管理分析[J].企业导报,2014(20).
[5]杜海峰.供应链系统下的企业物流管理研究[J].化工管理,2015(04).
[6]康舰.关于供应链系统下的企业物流管理探析[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15(08).
[7]王涨麒.供应链系统系下的企业物流管理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5(14).
[8]陈鹏.供应链管理信息化与传统管理信息化比较分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综合版),2006(10).
Abstract: With the change of enterprise supply chain system, construction of integrated logistics information system is the key to realize the efficiency of enterprises, is also the adaption of "Internet+". According to the basic theory of modern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a framework of integrated logistics information system based on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health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hina's modern logistics industry.
关键词:供应链;物流信息;集成;效率
Key words: supply chain;logistics information;integration;efficiency
中图分类号:F2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06-0086-02
0 引言
为了满足工业4.0以及商贸流通体系变革的需要,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物流必然是未来物流发展的方向。物流系统原来依靠储存、搬运、包装以及运输的物流管理体系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物流高度信息化、适应自动化的需求特点,尤其是在制造业不断升级,商贸、快递行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积极构建基于供应链管理的物流信息集成系统是企业降本增效的重要手段与途径,在现代物流体系中占据重要的地位。
1 现代供应链管理物流信息集成的基本理论
供应链管理是在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基础上,通过供应商、制造商、仓储以及配送中心等之间的有机组合让整个供应链成本降到最低的管理方式。随着现代企业管理体制的不断完善,供应链管理在企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已经成为企业降本增效的重要手段。物流是供应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贯穿于整个供应链,传统的物流管理只是简单地被划分为某个职能部门管理,物流信息分散在不同的部门中,主要是依赖于相邻的供应链上下游环节进行交流,从而造成信息共享不畅,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在 “互联网+”战略的推动下,物流企业要积极构建基于供应链管理的物流信息集成系统。
现代供应链管理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①物流服务需求方。供应链存在的根本是客户的需求,只有积极构建满足客户需求的服务才能在物流市场中获得生存的空间。②物流服务供给方。供给方主要是为需求方提供物流服务的企业或者组织部门,主要是指第三方物流企业。③物流节点。物流节点是产品在生产、中转以及储运的活动场所,该环节对优化整合物流网络具有重要的作用。④物流计划。物流计划也就是信息资源的处理,通过对供应链的管理来实现信息共享。
供应链管理的实现必须要建立在完善的信息资源共享基础上,而信息集成则是信息资源共享的基础,因此在现代物流技术发展的驱动下,构建信息共享的供链物流管理体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传统的物流信息共享更多是依赖于上下游的信息资源共享,这种模式一旦某个环节的信息出现失真将会造成整条供应链需求信息的畸变,从而引起供应链效益的降低,因此需要积极构建基于供应链管理的物流信息集成体系,一方面要增加物流信息的透明度,另一方面供应链企业之间要建立合作信任机制,来保证信息的透明度,实现信息资源共享。而实现上述要求的前提就是要通过先进的信息技术搭建物流信息管理平台,实现对供应链中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的统一综合管控(见图1)。
2 基于供应链管理的物流信息集成系统设计的目标
随着现代物流体系的不断完善,基于供应链管理的物流信息集成系统设计需要满足以下目标:
2.1 对供应链信息资源进行整合 基于供应链管理的现代物流体系包含多个环节,配送中心、采购中心、供应商以及物流中心等等,任何环节的信息都会影响到物流信息共享的质量。由于长期以来供应链中物流服务累积的海量业务数据信息由于存储在大量分散的管理系统中而不能直接应用于物流服务决策,导致信息孤岛现象越发严重,因此建立供应链信息管理模型和集成平台,整合供应链内相关数据,包括产、供、销、价格、成本、库存、性能指标、需求预测等数据,搭建信息交换、共享、集成平台,集成相关的各种内外部信息。
2.2 提高供应链物流的运作效率,实现企业降本增效 以物流服务为例,在现代物流服务中包括采购、运输、包装、搬运以及信息管理等,想要在进行企业管理的时候将供应链协同管理的理念融入进去,就必然要依赖于互联网技术将整个信息系统延伸到物流供应链的各个环节中,通过大数据技术,利用线性、非线性、遗传算法以及神经网络等多种数据挖掘技术对整个物流信息进行优化配置。最初优化的是物流配送计划,从而将不合理的物流环节或者流程进行调整,以此降低供应链物流的成本支出,压缩订货周期,提高现金流动效率。以配送车辆路径规划为例,现代物流的运输成本在物流企业中占到很大的比例,而车辆路线的规划则是实现低成本支出的重要手段,因此通过对运输车辆路径的网络配置,可以大大提高车辆的工作效率,降低能源消耗。
2.3 实现对物流服务的绩效评估与风险管理 运用信息集成技术可以实现对物流供应链各个环节的数据处理,强化对物流供应链全过程的监管覆盖,实现对各个环节的评价。以农产品物流为例,通过信息集成系统可以实现对农产品的全程监管,大大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同时在对物流供应链进行全过程的跟踪与监控时,能够及时消除物流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并且可以在风险发生前发出预警信息,实现物流服务的连续性,减低了风险损失。最为关键的是通过设计信息集成平台为客户提供多元化的服务。在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的现代物流产业背景下,客户对于现代物流企业的要求不再仅仅以运输产品为主,而是需要物流企业拓展深层次的增值服务,实现产业链价值的最大化。例如通过信息集成系统可以实现对产品销售的跟踪,从而为生产企业提供市场需求预测,同时通过物流供应链信息集成系统实现对商品仓储的监控,根据库存结构来调整生产,实现生产效率的最大化。
3 基于供应链管理的物流信息集成系统框架设计
物流服务供应链集成商信息管理系统的框架结构使用三层体系的浏览器/服务器模式,即B/S模式,三层体系分别为表示层、业务层和数据层(见图2)。
3.1 系统数源
系统进行分析处理的基本载体是数据源,同时数据源也是数据仓库的加载来源。图2所示的物流服务供应链集成商信息管理系统设计的思想是元数据驱动,它的数据源包括物流服务供应链中的各个参与伙伴的业务数据、手工录入的数据、相关行业数据以及外部宏观数据,这些数据的存在形式多是文本文件或者关系型数据库,因此能够很容易对这些数据源进行清洗,数据格式和数据粒度也能够很容易得到满足。
3.2 数据仓库与数据集市
由于在物流服务供应链中每个参与成员的决策需求不尽相同,应从不同粒度、不同维度对数据仓库当中的数据进行处理计算,从而在数据仓库中得到不同业务领域内的数据集市,比如采购、运输、仓储、配送、风险管理、物流绩效评估、客户关系管理等,以这些较细粒度的数据集市为基础可以对物流服务供应链管理决策和方案制定提供格式标准一致的数据支持。
3.3 用户访问
当相关人员通过该系统进行管理决策时,可以基于Web页面进行相关操作向服务器端提交服务请求,这些请求可以是多维分析、数据挖掘、报表的统计等中的一种或几种,服务器接到请求后进行处理并生成相应的Web页面返回给用户,服务器中的相关模型和算法担负着对用户请求参数进行处理,必要的情况下,也可以访问底层的数据仓库。
从我国物流管理和信息化建设的现状来看,要想使物流信息系统真正成为供应链管理的强有力工具,应该采取以下策略来促进物流信息系统的集成:一是要对供应链中的物流过程重新设计。二是要注重集成化信息系统开发方法论的应用。三是要建立公共信息平台。例如江苏物流公共信息服务与交易平台就是基于满足物流产业链上下游各方的需求,融合了物流信息交易、车货匹配、物流过程可视化、物流金融和公共信息服务等多种功能;还可通过跟踪交易结果、用户投诉等动态信息,为每个用户甚至每部货车建立诚信报告。
总之,本文探讨研究了供应链运作环境下物流服务集成商的信息管理系统设计问题,结合数据仓库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以及物流服务集成商的业务需求等构建了系统的框架结构,旨在帮助物流服务集成商提高对物流服务供应链海量业务数据的利用水平,以辅助相关经营管理决策。
参考文献:
[1]王长明,范志.基于供应链管理的物流信息系统架构[J].信息技术,2012(05).
关键词:供应链系统 企业 物流管理
目前,我国正处于市场经济全面发展的关键阶段,企业能否抓住市场经济全面发展的有利时机,变革传统观念,跟随时代步伐建立现代化企业管理模式,对企业自身综合实力提高、市场竞争力增强、国际市场占有率提高都将发挥重要作用。笔者通过对供应链系统的分析,为企业建立现代化物流管理制度提供意见和建议,期待我国企业综合竞争力大幅度提高,推动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
一、供应链系统概述
1.供应链相关分析。
供应链是随着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产物,其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更迭。供应链包含市场活动的各个环节,渗透于由商品原材料到商品终端的全部过程,是商品由供应商到客户整体历程的概括。所以,供应链是一种涉及原材料供应商、产品制造商、商品批发商、商品分销商、产品使用者系列流通因素,根据价值规律形成的一种供给与需求链条,使得社会生产活动能够循环往复进行的一种网络结构。供应链是一个庞大的网络结构体系,具有复杂性、整体性、动态性、交叉性等特征。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供应链由最初的物资链经历信息链和资金链的发展过程逐步转变为增值链,使所有供应链上的成员共同受益。物流在在供应链体系上扮演“链接者”的角色,通过物流的作用使各环节产品增值,进而为相关企业带来附加收益。
2.供应链系统相关分析。
供应链系统是指供应链上的供应商到产品终端用户的过程中,为系列商业活动提供服务的保障系统,是供应链上的企业开展业务所需要的流程的集合体。供应链系统具有辅助供应链整体功能顺利发挥的职能,通过低成本、高效率的服务,满足客户的需求,使处于供应链上各节点的企业在供应链整体运转的过程中提高收益,在市场竞争中占有优势。供应链上的各企业之间具有非常密切的供需关系,供应链系统能够将这种供需关系融入共同的利益状态下运行,使供应链中的各个企业成为一个利益整体,从而改变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方式,使供应链上企业能够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供应链的运转过程中实现多方共赢的目的。所以,供应链系统是一种促进企业共同发展的管理模式。
二、供应链企业物流管理现状
随着市场经济的全面发展,我国企业物流水平得到了长足发展。但是,由于实际国情和传统企业发展观念等多方面因素的共同影响,我国企业物流管理水平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别,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物流管理观念落后,制约物流发展。
受到我国企业传统发展观念的影响,我国大部分企业依然保留产供销一体化的运营方式,企业内部集产品开发、产品生产、产品仓储、产品销售、产品运输等多项功能于一身,供应链企业在物流程序上依然处于自给自足的状态,没有适应时展对社会分工细化的要求,供应链企业在物流管理效益上难以凸显。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逐步加快,产品终端客户对物流效率的要求越来越高,而我国企业物流管理主要由物流管理部门单独完成,企业管理层面对物流服务信息采集不够及时,严重阻碍物流服务为企业带来的效益。
2.物流管理设备落后,阻碍物流水平发展。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全面到来,国际上先进的物流管理与电子商务的整合速度与日俱增,而我国大部分企业物流管理基础设备仍处于传统发展状态,信息化程度低,企业难以通过网络技术与终端客户实现高效率的对接,导致供应链系统应用不够充分,造成物流资源配置不完备、物流资本增加,不利于供应链企业的整体发展,致使供应链系统功能发挥不到位,最终使得供应链企业综合竞争实力减弱。
3.物流管理人才匮乏,影响物流水平进步。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与人才之间的竞争。受我国传统教育体制的影响,我国物流教育和物流人才培养方面经验不足,导致我国优秀物流管理人才匮乏,与现代物流管理对物流管理综合型人才的要求不相符,严重阻碍了我国企业物流管理水平的进步。
4.物流管理稳定性不足。
由于我国大部分企业依然保留原有产供销一条龙式的经营模式,物流管理由企业内部消化完成,造成物流管理过程中存在众多不稳定因素,使物流管理风险增大,导致供应链系统下物流管理风险进入供应链中的各个环节,致使整条供应链存在物流管理风险,最终造成供应链企业综合竞争力下降的局面。
三、提高供应链系统下企业物流管理水平有效措施
1.将物流管理纳入企业发展战略之中。
供应链企业提高物流管理水平不是阶段性的管理改进措施,而是一项长期的规划。面对市场竞争环境日趋激烈化的现状,未来企业的竞争将是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所以,企业在发展自身物流管理水平的同时需要与供应链上的其他企业形成物流战略合作,使供应链企业之间针对物流管理形成稳定的、长期的战略合作关系,通过对物流管理资源的有效整合,提高供应链系统物流管理水平,进而增强供应链的综合竞争实力,在竞争中取得更多优势。
2.全面更新物流管理理念。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满足客户需求是企业全部经营活动的核心理念。物流作为企业从事经济活动的重要环节,必须以客户需求作为根本出发点,吸收和借鉴世界先进物流管理实践经验,全面提高供应链物流管理水平。首先,企业通过对物流管理内容的创新,使企业物流具备更多增值服务功能,满足客户多元化的服务需求。第二,企业全面拓宽物流服务领域。实现物流服务逐步由实物服务向信息服务、资金服务等全方位客户需求渗透。第三,创新物流服务方式,积极构建客户与企业的交流平台,形成客户与企业之间有效互动的良好局面。
3.改进物流管理技术。
信息化时代的全面到来,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为企业提升物流水平带来了良好的发展契机,我国企业应该抓住网络技术发展的有利时机,在物流管理上与电子商务有机结合,实现物流管理技术的全面更新。供应链企业应不断加强企业与企业之间合作,吸收国际先进物流管理技术,改造物流管理基础设施,增强供应链物流管理水平,提高供应链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4.培养优秀物流管理人才。
供应链企业通过对物流管理人员的大力培养,实现物流管理从业人员在物流专业知识、企业管理知识、语言应用能力、电子商务应用能力、沟通协调能力等多方面能力上的全面发展,为提高供应链物流管理水平提供人才保证。同时,相关教育部门要加强对物流管理人才的培养力度,为企业培养和输送优秀的物流管理人才,增强供应链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四、结语
目前,我国企业供应链系统发展水平仍处于初级阶段,有待于进一步的提高。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分析,促使企业抓好供应链系统发展时机,进一步提高供应链综合竞争力,推进经济建设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康舰.关于供应链系统下的企业物流管理探析[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15,05(08):44-45.
[2]赵欣.基于供应链系统下的企业物流管理分析[J].企业导报,2014,05(20):49.
[3]冯雨桐.企业物流供应链管理系统的结构思考[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4,10(12):38-39.
[4]郭晓惠,任海艳,钱方远.基于集成供应链管理模式的现代企业物流管理研究[J].物流技术,2013,02(21):354-356.
[关键词] 系统思考 供应链管理 协同运作
运用系统方法重新构建企业供应链、加强供应链各企业之间的协同运作、有效协调供应链各主体之间的利益有利是提高供应链整体竞争力。
一、供应链
Fred A. Kuglin 在《以顾客为中心的供应链管理》一书中把供应链描述为:制造商与它的供应商、分销商及用户――也即整个“外延企业”中的所有环节――协同合作,为顾客所希望并愿意为之付出的市场,提供一个共同的产品和服务。这样一个多企业的组织,作为一个外延企业,最大限度地利用共享资源(人员、流程、技术等)来取得协作运营,其结果是高质量、低成本、迅速投放市场并获得顾客满意的产品和服务。一个完整的供应链是由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以及最终用户等所组成的网络系统(如图1),它清楚楚的展现了供应链中各主体之间的关系。
供应链中各结点企业是独立的经济实体,与企业纵向一体化有本质区别,只能通过市场来连接。因此供应链可以描述为各主体依据各自的价值(预期)考虑和判断,为了追求价值创造和价值最大化而凝结的一种网络系统。供应链管理就使松散联系的独立企业群体各自运作转变为多个企业协作努力,共同致力于提高运作效率、增强竞争力。
二、基于系统观的供应链管理
1.考虑整条供应链(价值链)为顾客创造价值。构建基于系统观的供应链战略思想,更多的考虑客户利益及供应链各主体企业的协同发展(例如核技术的界定,GE发动机的核心竞争力只有与波音等公司交易后才能实现);且各供应链主体企业均能为用户提供更多的消费剩余,如图所示:
实施该战略要强调各企业之间的信息共享和用户需求拉动,同时通过各企业之间的协同研发来推动市场。通过物流战略来减少交易成本,为顾客提供更多让渡价值。该战略执行主体为供应链中的核心企业。具体的策略主要有:信息共享战略、市场驱动与驱动市场战略相结合、物流创新战略、协作研发战略。
(1)信息共享策略。在供应链中,信息的输出和获取存在于每个环节,链上成员都是价值增值活动的参与者。在顾客需求拉动下,信息在整个供应链上流动,在对信息进行的获取、加工和转化的过程中,供应链实现了创造顾客价值的目的。 在链上成员间建立基于Intemet技术或EDI技术的信息交互平台.可以实现信息的共享和实时转递.消除信息不对称、信息传递失真或延迟等不良因素.提高供应链协同反应速度,增强决策准确性,提高客户服务质量,降低顾客成本。
(2)市场驱动与驱动市场相结合。驱动市场战略与市场驱动战略的本质区别在于其革命性突破.传统的市场驱动战略是满足消费者现实需求,跟随市场,适应结构化的产业市场:而驱动市场战略是挖掘并实现消费者潜在需求,创造市场.寻求未来产业领先地位。市场驱动与驱动市场两者有机结合,以客户为中心,且供应上各企业的创新都有可能驱动整条供应链创新,为客户创造更多价值。
(3)物流创新策略。物流环节是供应链中实现价值增值的一个主要环节。如果我们把物流看作一个外生变量,物流主要影响交易费用。成功的物流管理有利于交易费用的降低,为顾客创造时间和空间价值,主要的方法有协同配送、联合库存管理等。
(4)协作研发策略。协作研发有利于供应链各企业之间的协调发展,开发的产品更能以客户需求为中心,从零部件到成品的设计都以顾客为中心,各环节如果都能为顾客创造价值,更多的消费者剩余会增加顾客的忠诚度,企业的竞争力伴随整条供应链竞争力的提高而提高。
2.运用系统方法重新构建企业供应链。(1)内部协同化运作。企业内部协同是为了企业内部各个职能部门,各个业务流程能够服从于企业的总目标,实现不同部门、不同层次、不同周期的计划和运营体系的协同。主要采用供应链计划(SCP)、企业资源计划(ERP)、CRM(客户关系管理)系统来控制和实施。CRM与ERP系统的集成运行才真正解决了企业供应链中的下游链管理,将客户、分销商、企业全部整合到一起,实现企业对客户个性化需求的快速响应。在该过程中,企业应避免“小而全”现象出现,形成其独具特色的强竞争力的核心业务,并实行扁平化的组织管理结构。(2)供应链中各企业之间的协同。供应链上各节点企业在进行内部协同时,要考虑到协同后的内部系统与供应链上其他企业问的衔接。在企业内部实现了协同的基础上构建供应链子系统间的协同机制。
3.协调供应链各企业之间的利益。供应链节点企业中任何一方的“独食”行为和倾向将导致整体利益低效化。有效协调供应链各主体之间的利益是供应链稳定发展的前提,以核心企业为主导,核心企业应激励各供应链主体,通过有效机制协调供应链成员的利益。可以从应用基于产出分亨合同形式的分配策略与团体相结合的分配机制协调供应链或根据资源贡献率进行分配,如夏普利值法、利益分享、回购合同等的应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