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季羡林简介

季羡林简介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季羡林简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季羡林简介

季羡林简介范文第1篇

在如今发展迅速的科技社会上,节约能源的观念也已经深入人心了;节能减排在一个社会的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所以任何行为都会考虑到这个问题,在现代的园林设计中,节能减排也是重点考虑之一。这样也可以让园林更加长远的发展下去。本文主要介绍了什么是节能减排的理念,以及如何做到将园林转变为节俭型,还对当代的园林阐述了客观的想法,以供需要的人参考。

关键词:

园林的设计;关于节能减排;园林节约

1节能减排的园林设计

如今社会的蓬勃发展,人们的经济能力也在上升,从而生活的水平也得到了提升,但同时需求也变的更加庞大,这就意味着我们要加强节约观念,在任何事情上,都能做到节俭第一,节能减排,它不再是一种简单的人们的观念或者行为了,现在是一种要求或者是人们的义务了。所以当代的设计园林的人要更加的提升自身的观念,更好的从事于园林工作中,要以可持续发展为前提并根据节能减排的要求来进行当代的园林工作的设计工作。

1.1节约-园林

从字面上理解节约这个词,可以解释为哪能省就尽可能的省,做到好又达到少花钱。在整个设计园林的过程中,要做到不浪费,不过多的损耗财物,不仅做到园林的绿化工作,也让园林的收益得到大收获,这样一来,可以促进整个城市的绿化面积,让城市变的更加清新自然。但相反的有些园林只单单的追求表面的美好,不注重内部,或者这些管理者只要求金钱的多少,并不在乎长远的发展,所以尽管整个园林的整体条件并不是那么的乐观,但是却在他们这些人的眼中,这都不是事,因为他们心中本就没有节约的观念,从而导致园林是否是节约型并没有那么的重要。

1.2能源节约-园林

新能源并没有那么好利用,它的开发就十分困难,整个利用起来也是麻烦的,所以发展的速度没有那么的乐观,像我们中的大多数人应该不认识太多的新能源,只熟悉一些平常生活中的能源,比如,煤气、天然气之类的,但这些能源都不能被称为新能源,因此常说的节约能源的园林,是不要大范围的去浪费能源,让园林的收益得以最多。所以,要让园林更加的节约就是简单的去少用能源,尽少的地方去消耗能源。如今的能源是越来越少了,而同时地球的环境也是越来越恶化了,这就要求新能源去更多的开发以及加以利用,这也得到了大家的认可。这种新能源的利用也要扩展到当代的园林设计中,这种做法会可以促进如今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所以能源以及节约型的园林有着更新的概念:要以最大限度的去节约实用那些非再生型的能源,要充分利用好新能源。风能、太阳能和生物能等节能的能源,帮助平常生活中的那些管理以及清洁的工作。相比较于以前的那些方法,这种新时代的方式显然更为受欢迎,同时也能带来很高的效益。

2如今的能源节约型园林设计

如今建设一种能源型以及节约型的园林设计,要考虑到新能源是否能够正确应用到现实中的园林中和将新能源的特色运用到景观中。将新能源的科学技术加上当代的园林景观完美的结合在一起,让新能源的意义和价值能够重新的得到大众的认可,让园林的美得以展示,同时也能让节能减排的理念更加的深入人心。

2.1常用的节能方式的园林设计

2.1.1间接的方面

所谓的间接性节能的园林设计是以该地区的天气和地域条件为准,用合理高效的方法,合理的对这些场地环境进行改动,改动时可利用植物、地形等等,让这个设计达到气候平缓的目的。据所知,让能源损耗减少的方法是非主动式的节能。园林内部的环境可以在一定的程度决定这个园林的舒适度。话说,被动类型的节能设计最重要的是,要从适用的角度上,去考虑整个园林的布局,让其中的光强、风向等自然条件得以掌控,可以用原先创造园林的方式去更高效的扬长避短。

2.1.2直接的方面

讲到直接式的节能设计,它是由风车等复杂的系统操作和控制的,这种方式特点是:先收集再存好最后分配。这种直接式的节能方式在一开始的时候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不过只有经过专业的设计才能够达到高效率工作。所以这种主动式的相比于被动的,它可以做到更控量以及时间掌握的更加精准,更厉害的是,它不仅可以存着,也能再次转变为可以再次生产的能源。所以,这种直接式的能源设计得到了更多的应用。

2.2当代的各式各样的园林设计

2.2.1太阳能为主线

(1)应用原理据了解,太阳能的开发以及利用是以太阳能转换为其他形式的能源为重点,主要转变的能量有:电能、热能和化学能等等。太阳能的特点有:广阔的分布、大量的空间去贮存,但同时,它的能流密度以及稳定性并不高,因此如果要大量的使用太阳能还是存在很大的技术问题。现在利用太阳能主要有两种技术方法:①利用热量去发电,首先收集太阳的热量,从而成为热能,再然后就是把热能加以利用变成机械能,最后再用发电机转换为电能。②将光能变为电,简单的做法就是直接收集太阳能,再用电池板将其变为电能。(2)应用举例科学技术的发展带动了太阳能的进步,让它的质量以及数量得到了提高,也让更多的人能够利用到太阳能,能量多了,也就越来越便宜,所以现代的园林设计中,太阳能使用的比率也就占的更多了,这样一来,也就减少了能源损失。像在园林中,让太阳能和建筑类型的物体相互融合在一起,用太阳能来产生水,可以让园林中的节约的特点更加明显。

2.2.2风能

(1)应用原理其实对于园林设计,风能的作用跟太阳能相差不了多少,两者都是用自然界中节能减排以及环保的资源去建造园林的。风能不仅可以用来发电,它在园林的设计中,也有装饰性的作用。用风力发电主要是要用风的力量去带动风车的转动,用增速的机器去让风车的速度可以达到更快,这样发电机就可以发电了。按照我们现在的发电技术,可以在很短时间里就能够发电。像那种比较小的发电系统的发电效率极高,它是由一种特殊的小系统组成的,而并非是由一个发电机的头形成。我们一般输出的交流电是13~25V的,主要是因为由风力发电的电量并不稳定,因此需要用充电器将它们整合在一起,然后再用储电的工具充电,让其电能变为化学能。最后再用那种改变电流的电路,将其转为居家使用的安全电能。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在园林的设计中适当的利用风能来转变为所需的电能。(2)应用举例风力可以用来作为景观灯、制热、提水,这三种,是风能在现代的园林设计中的主要利用方面。像灯是用光与风相互融合的方法产生的,在风力和太阳能的结合能量并收集,到了晚上就可以用来照明了。利用风力来制造热量的技术目前还不是很掌握,又因为发展的时间短,所以并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用风力提水有种专门机器叫提水机,所以浇水等十分的方便快捷。

2.2.3生物能

生物能对现代的园林设计并不陌生,它已经有很深渊的历史背景了,它在一些破烂、旧的工程和需治理的垃圾的地方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这种需要修复和完善的工作中,生物能主要通过沼气发热发电,达到清理废弃物的目的,这种沼气是由一些微生物而产生的,它们通过一定的清洁和加工后,就能够产生更大的作用了,比如发电发热,而且这个过程并不需要大量的人力去执行,只要用到微生物的作用就能够达到了,并且也能够达到我们理想的目标。

2.2.4其他的园林设计

按照现今的技术发展趋势,未来会出现更多新型的能源,比如地热能和海洋能等等能源,但是呢,海洋的面积是有限的,开发起来也有一定的困难,而且开发所需要的人力、物力、财力是非常的庞大的,因此这就意味着园林并不能把这种海洋能源当作主能源去利用。相对而言,地热能的利用就乐观多了,它普遍的存在于社会上,开发也更容易点,更重要的是,这种能源没有任何的排放以及污染,而且所需的资金也不是很高,所以地热能未来的发展前景是很好的,可以大量的在未来的园林设计中得到重视。

3结束语

在世界都面临着环境恶化的危机时以及资源短缺的情况下,所以这就要求当代的园林设计的起点为自身的条件,要以长久发展为前提,改变原先的经营方法,开发出新能源并加以利用让园林的发展空间越加开阔,要遵循节能减排,以达到园林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黎亚敏.现代设计理论在园林规划中的应用研究[J].北京农业,2015(2):72~73.

[2]崔道雄.园林设计中如何运用现代设计理论[J].现代园艺,2014(2):80~81.

季羡林简介范文第2篇

关键词:土建施工;园林施工;衔接问题

中图分类号: K92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现代城市建设,离不开土建施工和园林施工,是二者的完美结合,如何有效的将两者衔接起来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实际的园区建设中,常常因土建施工和园林施工衔接不当产生各种问题,如土方的利用、道路开挖、管线布局的合理性等。如果两者能有效衔接,就可以加快工程的进度早日完工,也能缩减工程投资的费用,可谓一举多得;如果二者衔接的不好,无形中给浪费了工程投资费用。

1土建施工与园林施工衔接中存在的问题

一个园区的工程施工种类很多,包括土建施工和园林施工。在各种施工中分裂出许多小的项目,是由不同的施工方来完成的,所以在同一个工程中会有好几个施工队伍。每个施工队伍都是独立工作,不与其他施工方沟通与衔接,就会导致许多施工衔接问题。另外,在施工过程中,每个施工方都尽力极早完成工作,在施工过程中只是一味的徒省事,往往会忽略一些细节,比如植物护框、路边石等,结果导致施工质量极差,这也是隐藏着巨大的施工衔接问题。

1.1开挖管道的问题

在园区是否开挖道路,就会产生土建施工与园林施工的衔接问题。比如说,在园区铺设自来水管道,这就堵塞了道路,苗木进园成了大问题,小的木苗可以靠人工运进来,但直径比较大的木苗就完全不可行,虽然铺自来水的管道,除了完成小区的供水,也能为植物提供水源,但是现在苗木不能进园区,即便有水管也没有用,这样没有准备的开挖管道造成的后果就是阻碍了正常的施工。

1.2管理土方的问题

土建施工快完事的时候,土方的合理调度显现出较大的重要性,有计划的开挖和回填,会对以后的园林施工产生深刻的影响,这也是土建施工与园林施工衔接过程中常出现的问题。比如,土建工程方将自己施工的场地清理得干干净净,这看起来土建施工方做事情有始有终,但园林施工方在施工过程中发现土方不够用,仍然需要大量的土壤,又得把运出去的土再拉回来,费力又费时,浪费了许多人力资本和时间资本,得不偿失。如果在土建施工结束时能好好的规划,就不会出现这样的衔接问题了。

1.3合理布局管线

一些土建施工方为了抢进度,在挖管沟及整体布置上没有为后面的园林施工考虑,挖了又深又多的排管沟,致使填沟的土较深较多,而恰恰是景墙之类的装饰物的位置,正好在又宽又深的回填土上,这样的地方在下雨天就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沉,甚至坍塌。如果在铺设管道时就想到园林施工,就不会出现这种状况,也不会使园林施工中大大的浪费金钱和时间。对于这样的问题有两种解决方法:(1)将回填土夯实。(2)调整装饰物的整体结构。

2建施工与园林施工衔接中衔接问题的处理

一般衔接问题产生在土建施工快完事、园林施工即将开始时。土建施工队园林施工产生施工难度、施工进度、资金投入等影响的现象都属于衔接问题。这些衔接问题具有很强的隐匿性,表面上看起来,不属于土建施工,也不属于园林施工,很容易被忽略掉,那么在施工过程中,如何杜绝衔接问题的出现呢?

2.1在土建施工和园林施工中,尽量用一个施工方,或者尽量做到少而精,这样施工方参与了整体的施工,思考的角度、高度、内容会更全面、更彻底,也会更加注重施工方间的沟通与协调,更能注意到土建施工与园林施工之间的工作的衔接,对于较快的完成园区建设意义重大,同时避免施工过程中出现不必要的漏洞。

2.2创造和谐的施工环境:施工方的相关人员要经常沟通,能够相互信任,这样既能避免出现工程衔接的问题,又能促使工程顺利、安全的完成,比如在土建施工过程中,有时需要明确栽树所需附近路面的标高,或者是在回填土时,需要了解最终完成面的标高,而在排水工程中,要知道管道的深度和流向,这些都需要相互沟通才能完成。所以,为了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一定要处理好各施工方间的关系,创造一个和谐的施工环境,给施工管理带来正面的促进作用。

2.3健全土建施工和园林施工的制度,加强技术管理,有效控制土建施工和园林施工的进度,有目标、有计划的实施各部工作,提高各施工方对土建施工和园林施工的必要认识。同时对比施工实际进度与施工计划进度,并能从整体出发,统筹考虑整个施工过程的情况,尽量缩减各环节间的衔接问题,若出现问题或偏差及时调整,对于项目进度控制,采取的主要方法有技术方法、组织方法、信息管理方法和经济方法等,这样做不仅能极大的提升工程进度和衔接问题的出现。

2.4土建施工与园林施工的细节管理,就是建立一个科学化、合理化、高标准的管理系统,综合考虑土建施工和园林施工的细节,尽量做到给每个人安排的工作都非常细、环环相扣,尽量将施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都想到并采取方法解决,就是不落下任何一个细节,可谓面面俱到,并以严谨的工作态度执行下去。实践证明:细节管理可以给土建施工和园林施工带来促进作用,如合理安排人力、物力、财力,并避免了土建施工与园林施工可能出现的衔接问题。

2.5注重施工现场的调控。在土建施工过程中都要注意施工过程中的现场管理,一方面是施工方员工的管理问题,一个项目是否能成功,是由工作人员来决定的,所以说,要保证施工能正常的完成,就一定要管理好施工人员,正所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对施工人员的管理要做到张弛有度,有奖有罚,工作做的好有突出表现就要奖励,不仅能提高本身的积极性,还能带动其他员工积极努力的工作;另外一方面就是工作人员的技术问题,只有掌握一定的工作技能,才能使整个工程质量得以达标,才能避免给园林施工带来不必要的衔接问题。

2.6在施工过程中注意技巧,就是在土建施工过程中对员工的安排和各个工作流程的安排科学合理,能使整个工程更快更有效的完成。比如在移动土方时,就要考虑需要多少人,是将土方原地备用还是运到其他需要土方的地方,这样不仅能加快工程的进度,也能尽量减少在园林施工过程可能出现的问题。

2.7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无论是土建施工还是园林施工,都需要专业技能的工作人员,培养工作人员全心全意、尽职尽责的工作热情,一定要定期对员工的素质进行培训,制定科学的施工方案,并详细讲解具体工作的内容及其重要性,全面提升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对工程质量要严格把关,使土建施工与园林施工的衔接不出现问题,促进整体施工的的合理化和科学化。

结束语

土建施工与园林施工的正常、合理的衔接,是创建园区生态环境的有力保障,这除了个施工方做好前期、后期的沟通协调外,还需要管理人员具有较高的整体观,较强的专业技能以及协调管理能力,需要统筹很多环节的紧密联系,灵活合理的策划构思,科学严谨的施工设计,高效的实地施工和管理,注重每个细节,把握好工程进度,将土建施工与园林施工可能出现的衔接问题控制在萌芽状态,按期交工,才能节约费用,获得更大的收益。

参考文献:

[1] 胡晨希,代晓芳.探讨居住区土建和园林施工的衔接问题[J].低温建筑技术,2011,33(5):17-18.

季羡林简介范文第3篇

关键词:节约型园林 节能技术 园林

中图分类号:TE08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随着我国建设节约型社会口号的提出,发展节能型园林也悄然成为热点。建设部2006年召开了建设节约型园林会议,首次提出了节约型园林的概念。

“节约型园林绿化”顾名思义,就是指“以最少的地、最少的水、最少的钱、选择对周围生态环境最少干扰的园林绿化模式”。节约型园林绿化就是生态化的城市绿化,也是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绿化。

节约型园林绿化的提出符合我国当前园林绿化建设的现状,节约型园林绿化很好的解决了城市园林绿化存在的“地少、耗能、建设养护成本高”等一系列的问题,受到了业界的好评,并得到了极大的推广应用

以前的公园绿地,由于建设时间较早,历史条件局限,概念不成熟,技术水平低,往往存在较大的浪费现象存在,不符合节约型园林建设的要求,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等运用于公园建设和改造,已在全国大中城市普遍流行,逐渐成为园林绿化建设的潮流。

就公园绿地中节能技术的应用,可以归纳总结为以下几方式:

一、公园绿地节约用水。归纳为两个方面即:

1、增加可利用的水源总量,主要体现在雨水回收、中水利用、使用集水技术,采用地面透气透水性铺装等措施。

雨水回收集水技术在现有公园的应用主要为:利用公园现有水系,根据公园灌溉面积及所在地区降水情况增设部分地下蓄水池,(地下蓄水池可设在草坪及浅根性地被下)并利用原有排水管道改造蓄水管道,用来收集雨水和浇水时流失的水分。如郑州市植物园建造的蓄水池,每次蓄的雨水够浇灌1万平方米的绿地,公园的雨水蓄水总量能达到450立方米。不仅如此,这套雨洪利用系统还把公园原来的一池死水变活了---过滤后的雨水注入湖中,补充景观用水,而湖水也循环起来,解决了周围1万多平方米绿地的灌溉问题,每年可节约用水30%。

中水利用方面在我国也有较大程度的开发利用,北京市从50年代初期从污水灌溉开始对城市污水进行开发利用的,经过这么多年的研究开发已经有了成熟的中水利用技术。现在北京市全面推广中水灌溉,随着再生水市政管网的铺设,具备条件的园林绿地基本都使用了再生水灌溉绿地。如,东、南二环、东四环等道路沿线绿地均将再生水管线接入绿地;奥林匹克公园景观和灌溉水都使用了再生水,利用中水灌溉面积达到1800多公顷。

2、减少水资源的消耗。要在水的运输、灌溉等方面减少损失,如利用地膜覆盖减少水分蒸发、利用土工布减少水分渗透等,而且要选用耐干旱的植物种类,并将水分送到植物最需要的地方,以及采用微喷、滴灌及在树木根部盘绕穿孔输水软管等节水设施。这些技术措施花钱不多,不仅节约了大量的水资源,而且为植物的生长创造了更加适宜的环境。在有地形的绿地如果采用一般的水管浇水及普通喷灌,容易造成浇水不透,浪费较多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可用微喷、滴灌及穿孔输水软管等节水设施,这样能节约大量的水资源,并为植物的生长创造了更加适宜的环境。

二、公园绿地节能用电方面应提倡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当地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自然能源,如风能、太阳能、水能等,实现安全清洁的园林绿化建设养护和日常管理。另外,利用反光和荧光材料制作的园林小品、指示牌等,既有利于营造节能型园林绿化,还能够产生独特有趣的园林景观。

在大部分现有公园中,都能够利用太阳能,通过安装一定量的太阳能电池即可解决公园道路照明及景观用电。如郑东新区的几个游园中,通过太阳能园灯的安装改造,它们利用一个晴天储存起来的电量,足够景观照明和园路照明使上三天,这样每年可以节约电量3万度以上。

在那些远离城市的郊野公园或高速公路绿化,可利用风能,设置部分小型风力发电设备,既能解决用电问题,还能形成较有特色的园林景观小品。如在郑州市绿博园安装了风光互补路灯,无太阳时,依托太阳能板发电并储存;没无太阳的时候,依托风力发电机发电并储存,而且形成了十分有特色的园林景观。

三、公园绿地建设中提倡对各种自然材料和人工材料的合理利用、循环利用为原则,减少各种垃圾的产生,把在建设中产生的各种废弃物尽量循环利用起来,并应充分利用地方材料和地方工艺,在降低工程造价的同时,突出园林绿化的地方特色。如利用搅拌机剩余的混凝土形成的“假山石”即人工塑石技术,以铺路剩余的石块、砾石作为园林铺地,利用死树枯干形成的园林景观,将植物的死干、枯枝、落叶、树皮等回收利用,或作为园林绿化的生物性肥料,或作为园林建设的材料,营造独特的园林景观。应以便于养护管理作为衡量的标准,要求在园林绿化的养护管理和日常运营中,减少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如:利用枯枝粉碎成块状用来铺设树穴,既可以保水保湿,又减少了绿化垃圾的产生。

当然对现有的公园的改造也不能一味的从节约、节省出发,还要考虑:

1、应该正确处理建设节约型园林绿化与建设精品园林绿化的关系。要正确理解节约型绿化的本质涵义,树立正确的园林绿化的理念,节约不是粗糙,不是简单。明确真正节约型的园林绿化就应该是精品工程,而精品工程的重要标准之一就是要体现节约的。

2、要正确的理解和合理使用节能技术,节能技术不是万灵药,一定要考虑不同地区不同环境的影响,要因地制宜,比如节水技术中的雨水收集就仅适合用在年降雨量大而平均的地区,不适合应用在降雨量小且集中的地区,只有考虑节能技术和当地环境之间的关系,选择与当地环境相适应的节能技术,才能真正做到节约型园林的效果,反之,不但达不到节能的目的, 还会造成极大的浪费。

3、还要处理好园林绿化建设的生态、景观、文化、服务功能和使用节能技术之间的关系,营造良好的生态是城市园林绿化最本质的任务,也是其产生和存在的根本前提。不能为了节约而对园林绿化建设的生态、景观、文化、服务功能造成不好的影响,也不能只是片面的追求园林绿化建设的景观、文化、服务功能,那样是不可能产生真正的节约型的园林绿化。

参考文献:

[1]罗进.谈节能型园林. 《现代园艺》. 2012年08期

[2]付彦荣.对建设节能型园林的思考.《抓住2008年奥运会机遇进一步提升北京城市园林绿化水平论文集》2005年

[3]李娟费一鸣.浅谈节约型园林绿化建设.《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2年12期

季羡林简介范文第4篇

关键词:临床见习;问题;解决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8-0006-03

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其教育质量直接关系着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而临床见习是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关键环节,是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必要途径。医学生的教育质量不仅与理论课的教学质量有关,更与临床实践教学的质量关系密切[1]。但临床见习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临床见习管理的实践,提出解决的办法,以期更好地提高医学生的教育质量。

一、临床见习现状

1.临床科室对见习教学重视不够。临床见习是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重要环节,临床带教老师应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扎实的理论基础、优秀的道德品质,同时还需要具有较强的教学意识、丰富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但实际带教过程中却常常出现对见习教学重视不够的现象。(1)带教老师安排不合理。由于带教老师均有较为繁重的临床工作和科研任务,对于临床见习的重要性认识不足[2]。在对临床见习课的检查中发现,个别临床科室带教师资良莠不齐,甚至安排年轻老师带教。而这部分老师临床经验不足,教学能力较差,甚至个别教师自身知识不丰富,在带教过程中讲授临床基本知识层次不清,无法正确引导学生进行临床病史采集和基本的临床诊断。(2)教学准备不充分。在检查中发现,个别临床科室在带教中,没有统一的见习教案、CBL教学未提前发放给教学内容,病案问题设计不规范,各组老师带教内容不一致,不能保证教学的同质性[3]。

2.见习教学理念不正确。带教老师对学生完成见习起着重要的主导作用,见习教学应以老师示教为主,学生问诊查体为辅。教师应该带着学生在病员床旁按照临床见习教学规范演示完整的病史采集过程,然后再选择一个学生进行问诊,在选择学生问诊时,应该每次选择不同学生,以便让所有学生都有直接操作的机会,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问诊技巧及操作能力、病史采集能力及与病人沟通的能力。(1)个别科室在临床带教过程中,个别教师认为临床见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教师只要在学生采集完病史后于他们一起讨论就行了。于是将学生带到病人床旁,让学生根据理论课上教授的内容自行采集病史资料。(2)个别教师在带教过程中,虽然也在病员床旁观察学生询问病史,但基本不纠正和引导学生正确采集病史。而学生刚刚学习临床理论课程,从未接触过临床病人,根本没有临床思维能力,直接问诊会处于无序状态,导致病人焦虑和反感。不仅不能让学生建立正确临床思维能力,反而会导致病员反感学生见习,因而不愿再让学生见习。

3.见习教学病员资源不足。(1)高等教育在国家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得到了跨越性发展,全国各地高等院校实行扩招政策,目前高等医学院校特别是地方性高等医学院校的招生数量大幅增加,教学资源尤其是临床教学资源的增加跟不上扩招所致的医学生增加速度,致使临床教学资源相对不足,因此出现教学用房、师资、教学病例的相对缺乏。因此教学医院部分科室存在见习时无患者的现象,从而影响临床见习无法正常进行。(2)因为目前医疗环境变化,导致医患关系紧张,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越来越强,对医疗服务和医务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认为自己没有义务成为学生的见习对象,因此不愿配合示教工作。因此选择示教病例难度增大,也容易引起医疗纠纷。而学生缺乏沟通技巧的训练和缺乏信心使得学生与患者沟通方面存在障碍。在此情况下,取而代之的是在学习室或教室讨论病例。将大课便小课现象,无法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不能有效地拓展学生课堂所学知识。(3)部分疾病的发生具有季节性、偶发性等,譬如皮肤科的疾病中典型的大疱疹,一年难得见到几例,无法在上课期间让学生见习。

临床见习教学过程中,某些科室存在其特殊性[6]。例如,创伤外科教学涉及到外科学的所有学科,其患者具有危、重、急的特点,择期手术病人少,术前体征难以见到,就诊时间无规律[4]。儿科学教学中患儿解剖结构、疾病种类、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等方面与成人有很大的差别,加上患儿不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病痛[5]。妇产科学在诊疗过程中,患者心理上不可避免地表现出过分自尊和敏感,患者往往拒绝在学生面前面前展示自己的私密部位,特别是会拒绝有异性在场。因此,科室的特殊性也会导致见习存在不同程度的困难。

4.学生积极性不高。(1)调查发现,医学专业出于喜欢而自愿报考的学生只有37.5%,这说明大部分学生并非对医学专业感兴趣[6],可能这部分学生对医生这一职业了解不够深刻,并未做好准备面对医生这一职业可能存在的困难。(2)学生们从小学到高中毕业经过了十二年的紧张学习,且中小学教学基本是“填鸭式”的应试教育,进入大学学习后,学校的管理模式发生完全的改变,部分学生放任自流,因此可能出现学生学习不够投入,或者学习方法不当,在基础理论阶段的知识学得不够扎实,导致在临床学习阶段因学习吃力而出现懈怠现象,进而出现在见习期间迟到、早退甚至缺席现象。

二、提高临床见习质量的解决途径

针对临床见习存在的普遍问题和特殊性问题,为适应形势发展要求,发挥医院临床教育实践基地功能以及提高临床见习教学质量提出解决途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制度建设。提高临床见习质量,必须要有一套完整可行的见习制度,学生见习考勤、考核制度,包括见习过程随机抽查、学生见习日志查阅、教学联席会获取信息、收集学生日常意见和建议、学生评教等。另外,督导专家监督指导制度及带教质量考核评价奖惩制度也必不可少,例如见习效果等与个人业绩挂钩;成绩突出者,在评优、工资晋级、职称晋升等方面优先考虑,从而有效调动各级人员的积极性[7、8]。通过制度建设,推动临床教学工作,提高临床教学的管理水平,量化学生的见习质量。

2.提高临床见习重视度。首先,学校和医院领导应高度重视临床见习,认识到临床见习是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及临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关键环节。其次,强化带教教师教学意识,让带教教师认识到自身的言传身教的重要性,引导临床医生积极参与教学工作,使医疗、教育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给带教教师更多时间熟悉临床带教计划、钻研带教方案和研习带教内容,保证带教质量。学校方面应做好学生的思想动员,多部门多层次、多角度监管。要求学生组和班主任加强学生教育,让学生认识到临床见习对今后的临床工作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见习积极性。

3.加强临床见习监督管理。监督管理是提高临床见习教学质量,保证临床见习的常规性开展的必要条件,在整个见习过程中的作用不容忽视[3]。包括领导的不定期抽查管理,督导组专家有序的监督管理,教学管理组的随时监督管理,以及各教研室之间相互的监督管理。只有这样才能及时提出相应的建议或意见,并对见习不够重视、带教质量较差的科室,限期整改并监督整改过程。同时也督促了学生认真听课,以确保学生临床见习的有序开展,达到较为满意的教学效果。

4.协调部分科室困难。对承担见习教学任务的科室,临时出现临床病例不足的情况,学校相关部应积极协助带教科室与其他科室联系,尽力解决病员不足的问题,确保见习工作的顺利进行和带教质量。

5.加强临床带教师资教育与培训。在临床教学过程中起主导地位的带教教师的责任感、积极性及对教学的投入程度均直接影响临床教学质量。(1)加强带教老师培训,保证临床教学质量。首先应提高带教教师的教学意识,充分认识到临床教学的重要性,提高教师的责任感。其次,加强带教教师的教学技能,对带教教师进行一系列的岗前培训,通过老教师带新教师,课前试讲、观摩教学、集体备课、说课等多项培训,以提高教学水平,提高带教效果,促进整体教学水平[9]。(2)见习内容集体备课,以保证见习教学的同质性。参与集体备课的老师应包括:教研室主任、具有丰富带教经验的老师、理论课教师及其他参加带教的临床老师,并可邀请教学督导专家、教务管理人员参与,根据理论课内容和科室现有病人现状,讨论带教的内容、方法和技巧。

6.充分利用现代技术及资源,确保见习教学质量。(1)充分利用多媒体实施教学。计算机辅助多媒体教学是其中的重要形式之一,其形象生动的特点,增强学生对重要体征的记忆和理解[10]。(2)充分利用临床技能中心的作用,培养学生临床基本技能。一是临床技能中心拥有较大数量的仿真模拟人,可充分利用仿真模拟人见习临床基本技能,以解决临床见习资源的不足,例如仿真模拟人体模型可以模仿人体脉搏、血压、心跳等重要体征,更可以通过后台的控制人员发声和医生进行对话,并可用相应的模拟人进行心肺复苏等等,提高医疗质量。二是临床技能中心拥有一套完整的“临床思维培训系统”,可提供临床需要的各种数据包括检验、检查工具,同时可根据各带教科室的要求进行设计病员、病情等[11]。因此,可充分利用临床思维培训系统,训练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临床医学教学质量。再采用多样化的临床教学病例虚拟病人进行病症诊断工作,逐步训练学生正确的临床思维能力。(3)手术示教系统的运用。不论内科的手术还是外科的手术,均能在现场外进行观看,教师可以通过正在实施手术与场外带教老师实施对话,让学生身临其境观看手术过程。或进行手术视频保存,经过剪辑后让学生观看,以达到见习的目的,同时更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学习。(4)灵活机动示教。对于难见疾病,可以采用先留住病人,及时组织学生先见习,然后再上理论课的办法。或者通过制作微视频录制难见病例,理论课后让学生观看。

7.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结合。临床见习是一个学习、吸收、应用、再学习、再吸收、再应用的过程。因此,教学方法的灵活多样,是提高学生积极主动探索的重要手段。(1)PBL教学模式。结合以教师为中心的示教方法与互动式教学相结合,PBL以及病案讨论等方法是有效地开拓学生思维的重要方法[12]。同时,可以将失败案例写成病案,让学生讨论失败的原因,以教育学生在以后的工作中尽量避免以挽救病人生命。(2)情景教学模式。部分学科可以充分利用情景课教学,老师给出知识要点,让学生在教学环节和教学内容上自编自演,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3)标准化病人演示,以补充病员不足。经过培训的标准化病人能比较准确地演示某些疾病的临床表现和病情变化,对于病种不齐的科室,充分利用标准化病人(sp)解决部分疾病的模拟诊断[13],以克服临床教学中或测验中难以找到具有针对性的病例的问题。(4)加强外科手术学基础教学,训练学生实践操作技能和人文关怀意识。外科手术学基础课程教学主要以实际操作为主。让学生观看相关视频,并有老师进行解说,而后进行实际操作。同时以实验动物为对象进行外科常见的手术。既能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和强化无菌观念,又能通过对实验动物的关怀,教导学生珍视生命。

8.思想教育的重要性。临床见习中除了基本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学习外,思想教育也是非常关键的教育内容之一。学生必须要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和综合素质,不仅要尊重教师,也要尊重患者。因此,必须重视学生的医德医风教育。在见习过程中可以组织医学生观看有关医德、医风建设的宣传片[14],或者让具有优良作风的老教授谈谈医德医风重要性,还可以组织医学生讨论。具体的要做到爱护病人,保守患者的秘密,处处体现为患者考虑的医学人文理念。

三、总结

临床见习是医学生接触临床的开始,它是医学教育中促进医学生向临床医生的转化的重要一环。临床见习既加深学生对基本理论的理解与强化,也促进学生理论与实际的牢固结合,进而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在临床见习中会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针对这些问题,只要有良好的管理体制并采取多样化的临床教学模式,就能保证临床见习质量。

参考文献:

[1]李振想,孟燕,高小虎,等,临床见习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新乡医学院学报,2014,31(2):159-160.

[2]张焰,马虹,董吁刚,等.以医学教育新理念指导临床见习教学的实践与探索[J].医学教育探索,2008,7(10):1088-1089.

[3]孙士波.临床见习中带教师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医药卫生,2012,28(15):2386-2387.

[4]刘朝普,张连阳,黄显凯,等.创伤外科学见习带教的实践与探索[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08,28(2):87-88.

[5]曾超,李亚蕊.儿科临床见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10,12(5):532-533.

[6]张丹哗,孙冬英.临床见习现状及对策[J].现代医院管理,2009,(4):57-59.

[7]喻萍,钟临锋,蒋立量,等.医学本科生临床见习现状的调查及分析[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2,14(6):24-26.

[8]陆定,袁方,厉有名,等.加强临床见习教学改革提高临床带教质量[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2):10-11,27.

[9]王琪,毛荣,刘晨.见习环节管理对临床见习教学质量影响的研究[J].医学教育探索,2010,9(1):18-20.

[10]韦焕能.新形势下临床见习的困惑及相应对策[J].现代医药卫生,2007,23(7):1102.

[11]王娜,蔡定彬,孙丽,等.医学模拟教育与临床见习的改革研究现状[J].现代医院,2008,8(1):96-97.

[12]赵彬梅,王金平,向国春,等.军医大学五年制本科生临床见习管理的思考与实践[J].重庆医学,2012,41(18):1881-1896

季羡林简介范文第5篇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省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建设立项课题(编号:201533)、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课题(编号:B-b/2015/03/064)和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335教改教研工程”资助项目(苏牧[2015]46号)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7)26-0046-02

中职高职衔接已成为构建现代职教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推动职业教育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江苏作为全国教育改革的“高原”,省教育厅要求各市教育局和各省级职教集团组织开展高等职业院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合作,着力打造全国职业教育改革的“高峰”。从此,学者们纷纷从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等不同角度对中高职衔接展开研究。教师是中高职衔接的执行者和推动者,师资队伍的建设直接关系到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成败。本文以现代职教体系建设为背景,以师资建设为切入点,结合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园林技术专业中高职衔接的实践,总结目前中高职师资队伍建设现状,剖析存在的问题及产生原因,提出园林技术专业中高职衔接师资建设的新思路。

一、园林技术专业中职高职师资队伍的现状

在中高职衔接如火如荼发展的大环境下,2015年由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牵头,联合连云港生物工程中等专业学校、江苏省金山中等专业学校和江苏省靖江中等专业学校等中高职院校,研究以现代职教体系建设为背景,园林技术专业为研究对象,师资队伍培养为切入点开展调研。

1. 教师素质参差不齐

提高中高职教育质量的关键就是提高教师的素质。根据调研,目前园林技术专业中高职教师素质参差不齐,尤其是中职教师。目前中职教师主要来源于大专院校毕业生、企业和普通高中,其中84.29%的教师来源于大专院校毕业生,之前无企业工作经历;在学历结构中,85.36%的教师学历为本科,3.76%为硕士研究生,由于目前中职教师的待遇、社会地位和自身成就感等原因,中职教师提升学历和职称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跳槽,以期获得更好的平台;“双师”素质比例仅为37.52%。高职教师主要来源于大专院校和企业,其中63.26%的教师来源于大专院校,这些教师中又有43.96%的教师具有两年以上的企业工作经历;在学历结构中,研究生以上学历者达88.23%,自我认同感较强,师资队伍比较稳定;“双师”素质教师比例达到87.27%,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56.3%。

2. 师资培训与教师期望有落差

师资培训是提高教师素质的重要途径,但未引起中职院校的足够重视。98.42%的中职教师觉得参加专业技能培训是必需的,但是实际参加过培训的教师比例不足70%,参加过专业技能培训的比例不足40%。高职院校整体情况较好,每年会安排无企业工作经历的教师赴企业锻炼,并鼓励教师参加科技服务岗来提升专业实践能力,89.63%的青年教师反映参加过专业技术国培或省培,但是培训内容未能反映当下行业最新的技术和方法,存在“炒冷饭”现象,培训流于形式,缺乏内涵。

3. 对中高职衔接的意义缺乏认识

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同属职业教育范畴,两者只是层级上有所差别,属于同源教育。打通职业教育的立交桥,通过中高等职业教育联合分段培养园林人才,是目前职业院校培养园林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必然途径。但在调研过程中,仅34.25%的中职教师和45.71%的高职教师觉得中高职衔接十分必要且了解中高职衔接的基本内涵,20.17%的中职教师和22.38%的高职教师反映从未听说过中高职衔接,中高职衔接的重要意义为引起中高职教师的足够重视。

二、园林技术专业中高职衔接师资队伍建设中存在问题

1. 中高职师资沟通机制不健全

目前,中高职衔接正在快速发展,但中职与高职分属不同的管理主体,致使中高职师资之间的沟通机制尚不健全,“教师互派,常态沟通”还停留在理论和文件中,在实际操作层面未能真正做到师资共建共享。另外,中高职教师间的沟通仍局限于部分建立联合校级之间,中职和高职师资之间没有建立起交流平台,中职和高职教师间缺乏教学的研讨、监督和资源共享。

2. “双师型”教师数量不足

职业教育区别于普通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要求教师既要精通专业理论教学,又要擅长指导实践操作,即达到“双师型”教师要求。尽管近年来职业教育投入加大,教师数量剧增,但是主要来源仍是大专院校的应届毕业生,尤其是中职教师,缺乏一线工作经历,指导实践操作能力不强,后期培训任务重、难度大,“双师型”教师数量仍然不足。另外,教师赴企业锻炼或挂职多流于形式,严重影响了解决具体实践问题和提升社会服务能力。

3. 兼职教师队伍不稳定

根据国家示范(骨干)高职院校要求,专任教师与兼职教师比例要达到1∶1,鼓励行业企业的能工巧匠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这也是国家职业教育长期以来秉持的政策导向。但是,目前产教融合深度不够,校企共建师资的长效机制尚未完全建立,企业员工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多为个体行为,且其多以经济收入为主要目的,教学素质往往达不到要求,对学校缺乏归属感,流动性较大,导致兼职教师队伍不稳定,无法实现与专任教师之间的互补和合作。

4. 教师素质无法满足衔接培养要求

中高职衔接对中职和高职的教师素质提出新的要求,扩大了教师素质要求的外延,中职教师在实现中职人才培养目标的同时,要考虑与高职教育之间的衔接。高职教师需要根据中职生源的特点,针对性地开展教学。但是,目前中职教师由于学历、资源等原因,教学能力有限,培养的学生无法达到高职院校的要求。同时,高职教师又缺乏应变能力,不能根据中职学生的现状,因地制宜地安排教学内容,最终使中高职衔接脱节。

三、园林技术专业中高职衔接师资队伍建设的新思路

以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园林技术专业中高职衔接师资队伍建设为例实证,积极探索中高职衔接师资队伍建设的一体化管理机制,积极推进“三个统一,三个共享”工程,借鉴国外中高职衔接师资队伍建设的先进理念,为园林技术专业中高职衔接师资队伍建设提供新思路。

1. 构建中高职师资一体化培养工作机制

中职教师和高职教师均是现代职教体系的主题,使命共同,都为培养生产、建设和管理一线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而工作。要实现中高职师资队伍的衔接,必须建立一体化的培养工作机制。一体化的培养工作机制包括管理归属上的“纵向”一体化和衔接院校之间的“横向”一体化。通过梳理管理上的症结,缕清层次关系,推进一体化管理和一体化建设,促进职业教育健康有序发展。同时,通过中职学校和高职院校在教师管理系统上的对接,互通有无,资源共享,共同发展。

2. 推进“三个统一,三个共享”工程

“三个统一”即统一备课、统一实训和统一培训。中高职衔接的落脚点是课程衔接,课程衔接是师资衔接的媒介,因此,通过统一备课,共同确定中职阶段和高职阶段课程的课程标准,通过共建课程促进彼此了解,明确任务;教师职业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学生“社会适应性”大小,职业院校的教师必须具有较强的实践指导能力,衔接院校之间各具特色,通过统一实训,优势互补,形成了中高职人才培养实训链;充分发挥高职院校技能鉴定资格的优势,拓宽衔接院校内部的培训通道,满足中职学校教师的从业和教学需求。“三个共享”即专业教师共享、兼职教师共享和教学科研条件共享。高职院校定期派驻专业教师赴中职学校担任教学工作,构建师资共享平台,在衔接院校内部共享专业师资;同样,充分利用强大兼职教师队伍的优势,为中职学校提供一流兼职教师;教科研水平是师资发展的重要标志,由高职院校牵头,在中高职教师科研、教研和社会服务等方面合作,组合双方优势人力资源。

3. 借鉴国外先进理念

借鉴澳大利亚TAFE模式中师资建设和德国双元制模式中“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经验。学习澳大利亚TAFE学院高标准的师资管理机制,对教师的“高门槛”和“重培训”,充分利用产业中师资资源,并鼓励学院教师和学生一起到职业顶岗实习,在企业中既是员工,又是学生的指导教师,从体制上保证了师资队伍的高素质和稳定性。德国双元制的“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的关键在于把生产、管理、服务和专业能力内化,并能有效地将其重组在教学中教给学生。

总之,中高职师资队伍的衔接是实现现代职教体系培养目标的必然要求,通过建立机制,创造条件,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培养,政府、行业、学校和教师共同努力,构建一支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优秀师资队伍,促进中高职衔接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 梁玉英.中高职教育有效衔接探讨[J].广西教育,2011,(30):117,124.

[2] 吴印华,徐琼燕.中高职衔接发展中的师资队伍培养研究[J].职业,2013,(35):42-43.

[3] 高原.我国中高职衔接研究综述[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4,(5):43-45.

[4] 唐智彬,石伟平.国际视野下我国职教师资队伍建设的问题与思路[J].教师教育研究,2012,(2):57-62.

相关期刊更多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统计源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

亚热带农业研究

统计源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福建省教育厅

白求恩医学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