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大道理人人都懂

大道理人人都懂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大道理人人都懂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大道理人人都懂范文第1篇

1、我不愿送人,亦不愿人送我。对于自己真正舍不得离开的人,离别的那一刹那像是开刀,凡是开刀的场合照例是应该先用麻醉剂,使病人在迷蒙中度过那场痛苦,所以离别的苦痛最好避免。一个朋友说,“你走,我不送你;你来,无论多大风多大雨,我要去接你。”我最赏识那种心情。——梁实秋

2、好的爱情,战得胜时间,抵得住流年,经得起离别,受得住想念。

3、夜里不睡的人,白天多多少少总有什么逃避掩饰的吧。白昼解不开的结,黑夜慢慢耗。——卡佛

4、十四五岁时结交的朋友,十七八岁时爱过的人,二十几岁栽过的跟头,受过的委屈,像人生前半场里的里程碑,让人尝尽了欢喜,也吃尽了苦头。但此刻好想感谢这苦头,让自己看透了生活的本质,当然更想感谢这欢喜所带来善良与慈悲,让自己在看透了生活的本质后,依然还想努力的生活。——扶南

5、很多珍贵的经验和一闪而过的灵感,都是在我独处时所获得的,我逐渐意识到独处是比恋爱更加复杂的课程。学会如何与那个暴戾、消沉、偏执的自己相处,才有可能与他人构建一段平等并且自由的关系。——独木舟

6、旅行的意义不在于战利品有多少,照片拍了几张,景点占据了几个,而是,你做了多疯狂的事,经历了哪个心跳的时刻,和有否看到更不一样的自己。

7、我捧你的时候你是个杯子,我松手的时候你就是个玻璃碴子。——写给那些不懂珍惜的人。

8、你看多可惜,我们每个人从陌生开始,然后又再度陌生。有时候会想,相遇可能是这个世界上最美好的事,也就注定了和其他美好事物一样,永远也没法长久。运气都用来相遇,陪伴就成了奢侈。——勺布斯

9、那些你装作满不在乎的事,其实大部分就是你无能为力的事。

10、人类最古老而又最强烈的情感是恐惧,而最古老又最强烈的恐惧是未知。

11、人活在世界上有两大义务,一是好好做人,二是不能惯别人的臭毛病。——王小波

12、有些朋友并不是刻意去认识,也不会强制自己去维持那段关系,长久不联系,就约个时间聊天,又会像从前那样侃侃而谈,聊聊最近的生活和经历,似乎有太多讲不完的故事要急着告诉对方。分别之际,偶尔感伤。分开之后,又会回到自己最初的生活,并不会影响自己好的心情,这是我认为的一种最舒服的老友关系。

13、若想彻底认清自己,不妨多留意一下别人在气急败坏时对你所说过的话,毕竟气话就是失控的真心话。——疚梦

14、等你有实力任性的时候,基本也就不会任性了,因为已经嫌麻烦。人生大抵如此。

15、现在回头想来,哪里遇见一个人,哪里找到一份工作,每一步都是命运最好的安排。以往的所有累积,把你推到今天这个位置。在你寻得真爱前,过往都是陪恋。在你获得成就前,过往都是云烟。每个不能打败你的事件,只会把你变得更加璀璨。——琢磨先生

16、旅途中的城市总是很美,如果你只在这个城市里花钱而不在这个城市挣钱,那它当然很美。旅途中的感情当然感觉也很好,如果不问前事也不问将来,那没有什么相逢不美好。

17、人不就是这样吗,安慰别人的时候头头是道,自己遇上点过不去的坎立马无法自拔。大道理人人都懂,只是小情绪作祟,故事太撩人。也许这就是,听过那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18、有多少爱意就有多少恨意,到最后终于是相忘江湖,其实忘亦是不能忘的,别人偶然提到那个人的名字,心里还是惊涛骇浪,就如同当年的心动与汹涌一模一样。只不过到底年纪大了,历练久了,才能够若无其事,在事隔这么多年之后,装作淡淡地玩笑,是啊,当年我很喜欢你。

大道理人人都懂范文第2篇

———《小时代》观后感

生活永远是个大磨盘,我们只是上面的一粒小黄豆。你不跟着转,就会被碾碎,被伤害的支离破碎。——题记

“我们活在浩瀚的宇宙里,满天飘浮的宇宙尘埃和星河光尘,我们是比这些还要渺小的存在。你并不知道生活什么时候就突然改变方向,陷入墨水一般浓稠的黑暗里去…”

随着电影《小时代》的上映,又勾起了一代人对青春的记忆。泪与笑,迷茫与无错交织成的记忆片段,像扯毛衣一样,一根一根的被扯出来……

一事窥物,一叶并不能知秋。她们当中有的未曾幻想过的公主梦般的连裙。而有的即使冷若冰霜,也会被时光所消融,最终凝结成一颗太阳般炙热的内心,每1℃都显得那么重要。水晶球般精致的外表,却拥有最自信的魅力,华而充实,必将成为朋友最有力的依靠。有的拥有一颗坚持的心,即使没有那份外表,奋斗的过程也是显得那么得美丽。并未被命运之神所眷顾的女孩,拥有美丽的梦想,在这个残酷的世界,显得更加娇贵。

记得看《小时代》这部小说时,心里有的只是羡慕,羡慕小说中的四姐妹可以在一起经历欢乐与痛苦之后彼此依然还是不离不弃。羡慕good里有花钱几辈子都不用愁的家世,林的萧有羡煞旁人的机遇,南的湘有令女孩子都嫉妒的气质,唐的宛如有如此健壮的体魄。那时的自己只看见了她们生活中的光环,却惟独忘了生活给她们所带来的失望,痛苦,与不堪…

青春。没有现实以上的对和错,更没有谁是谁的原罪这么一说。每个人都遭遇到了最能磨合自身的疑虑与与不解。原本棱角分明的灵魂,被磨合得圆圆的,很厚实,更踏实。让那些试图伤害我们的人,无从下口,灵魂中,唤醒的是一份不羁与不屈。四个女生的爱,可以抵御外界的寒流。那一份友谊,并未那么脆弱。彼此间的伤害,都是加固这份友谊的材料。而那些情感,则是被掩埋在内心中最不愿被提起的那个可怜巴巴的角落。

星空下的我们,毫不及那点点光亮。指尖沾染的点点星光,在某一刻,或许就会被浓陈的海水吞没,销影匿迹。

“天真岁月不忍欺,青春荒唐我不负你。大雪求你别抹去,我们在一起的痕迹。大雪也无法抹去,我们给彼此的印记…”

有人说青春是一场远行,用汗水浇灌的青春不苍白。只是当三年的高中生活划上句点时,心里还是会不舍。舍不得,可是时间已经回不到过去了。忘不了那一个个专心坐在教室里埋头苦读的身影,忘不了那一个个活跃在跑道上奋力奔跑的背影,忘不了姐妹们曾一起狼吞虎咽由稚嫩走向成熟的脸…。。一幕幕小细节串联成高中生活的点点滴滴,虽不免苦涩,却总让人感动。在那个曾骂不厌却依旧深爱的母校,有樱花树的陪伴。在教室里,大家都有自己的梦想,都在为自己的心找一个驻扎地。苦一点,也愿意。

又有人说青春太过于完美,以至于怎么过都是一种浪费。只是回想起《小时代》,那些属于时代姐妹花的日子,不难发现奢华的青春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的一无是处。那些年,她们曾一起恶搞过的老师同学;那些年,她们一起追求过的炙热梦想;那些年,她们都有心仪的人可以傻傻的关注;那些年,她们一起放肆的哭闹与欢笑……那时的她们好幼稚,过分渲染自我,一不小心就点燃冲突。大道理人人都懂,小情绪却都难以自控。期待的总是无限美好,可真实的她们有时都过于难相处,以至于生活中不断上演着背叛与失意。可是那时的她们都好纯真,抛弃假面,奔向梦幻的疆边,在僵持与纠结中沉淀出最深的朋友情谊。

是的,她们是如愿摆脱了镣铐,完成了舞蹈,走上了社会,但这是不是同时也预示着青春的渐行渐远?

突然好想对自己说一句,对身边的他说一句。亲爱的,别放弃年少时有过的梦想,哪怕是妄想。浮生若梦,屈指堪惊。谁能管的住阳光的美丽,阴雨的忧愁?未来没有担保,下一秒有没有奇迹,谁也不知道……

“开了灯,眼前的模样;诺大的床,寂寞的窗。关了灯,全都一个样,心里的伤,无法分享。生命随年月流去,随白发老去,随着你离去,快乐渺无音讯。随往事淡去,随梦境睡去,随麻痹的心逐渐远去……”

她们的时代是激昂的,是逍遥的。以至于当她们依旧沉浸于她们内心那个快乐殿堂时,背叛与失意,也正悄然无声的降临于她们的生活中。父亲的突然离世,身世的扑朔迷离,好姐妹的不理解,恋人的背叛,工作上的压力……一幕幕令人不忍的情节正在她们身上上演。或许内心有过纠结,有过痛苦,但残酷的现实却让被逼到悬崖上的她们经历了时间的磨练与洗礼,让她们彻底向过去那个年少无知的自己saygoodbye。我想这正是《小时代》带给我们的正面力量。虽然经历过挫折,失败与伤痛,但她们从来就没有被生活所打压,而是像向日葵那样精彩的活着。

她们都曾有过风雨过后的沉重,形同陌路的口,但心却还相通。当她们一起走过那青春时代,继续下一个梦想时,她们并不会退宿。狂奔的念头从不停止温柔。一直到将来她们都成熟时,不再困惑生命有多少错过。

命运有多少不公,谁也不知道。只知道命运这杆秤似乎从来都没有平衡过。当家世好了,或许身世就变得扑朔迷离;当机遇有了,生活或许早已变得乱七八糟;当外在与气质并存时,或许内心早已被伤害的支离破碎;当内心强大时,或许早已失去了追求美好的勇气……当一切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变得更加真实时,四位女生开始慢慢成长,开始蜕变。虽然在这过程中,有过辛酸,有过迷惘,有过放弃……。

“远处灿烂的云霞更加的浓烈,迷幻的光影把整条街照得通红,仿佛上帝把一桶巨大的红色染料打翻在了这条街上……”

故事结束了,这只是一个间接性终点。我们还有梦,永恒的异乡在召唤,我们抛弃心中的疑虑,因为我们知道每一次的抵达都不会否定新的出发,把精彩的青春记忆藏在心底支撑我们前进。让我们与她们拉住时间的手,一起向未来问好!

也许这个忽明忽暗的人世,并不存在太多的千丝万缕,如果你是一把剪刀,请为自己的命运感到厌恶,你的锋利没人敢触碰。刀锋上凛冽的光本是太阳的颜色,刀柄上混杂的色彩,是心底的悲鸣。顾里,林萧,南湘,唐宛如,你们也何尝不是那把剪刀的伶仃倒影。

我们每个人都会在一生中遇到这种那种,各种不同的人。有的擦肩而过,留下一张模糊的脸,存活三秒钟的记忆;有些人却像尘埃般朝着生命里聚拢,沙雕般的聚合成一座雕塑,站在生命的广场上!

我想我们会永远记得曾经有一种霸气叫顾里,有一种简单叫林萧,有一种气质叫南湘,有一个吃货叫唐宛如,有一段记忆叫《小时代》。

大道理人人都懂范文第3篇

如果哪位高人敢信誓旦旦地宣称,我就不给我的孩子择校,随便孩子进哪所学校都行,那么这样的家长除了作秀外,就不是个正常人,可能被人看作精神失常一类……

全民择校的严重恶果是造成社会的另一种不公平。学区房售价暴涨,用房择校,也就是用钱择校。还有是用权择校,用一切人脉资源择校。对于无钱无势无资源的山区贫困农民、城市农民工、繁华都市底层的民众,他们的孩子永远只能被安排、被“兜底”,有所别人挑剩下的学校读书就算是孩子的造化。长此以往,择校风行的后果,势必造成社会关系的扭曲、社会发展的畸形。

大道理人人都懂,那么家长费尽九牛二虎之力,为孩子争来的大众眼中好学校的学习机会,就是最适合自己孩子的选择吗?就能保证孩子学得好、能健康成长吗?这样的问题也很难给出肯定的回答。那么,什么样的学校,什么样的环境才最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呢?我们该到哪儿去寻找教育孩子的最佳环境呢?

为什么择校

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孟子小时候很贪玩。他三岁时失去了父亲,孟母很重视教育,一心想把小孟子培养成有学问的人。

孟家附近有一块墓地,会经常有出殡、送葬的人群,不是吹吹打打,就是哭哭啼啼。因为贪玩,孟轲经常与伙伴们一起模仿他们。孟母见了很生气,对儿子说:“你父亲是一位有学问的人,但他英年早逝不能教你。我们家境又不好,若你不认真读好书,将来怎会有出息?”

为了孩子的学习,孟母把家迁到城里。她以为这下小孟子可以专心读书了。但孟子的新家离闹市很近,嘈杂的声音使孟子无法认真读书。孟子和他的新伙伴模仿起卖货的、打铁的、杀猪的。孟母见了更为生气,于是决心再次搬家。

这一次,孟母把家迁到了学宫附近。学宫是读书胜地,许多读书人在那里学习,还在那里演练礼仪。小孟子受到了感染,每日在家中专心读书,也渐渐模仿起宫中演练礼仪的举止来。不久,孟母把孟子送入了学宫,使他受益匪浅。也为他今后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今天我们在此重温“孟母择邻”的典故,是因为它对当下的为人父母者影响至深。昔日孟母为子选择良好的学习环境,实属教子有方。而现今的家长们,初心依旧,爱子心切,即使自己苦点累点也没关系,只要对孩子好,一切的付出都是值得的。但是我们的许多家长似乎在择校的路上走火入魔了,盲目地跟风,唯名是图,实在是缺少孟母育子的风范与素养。

那么,我们的家长们为什么会对盲目择校有着如此深厚的、挥之不去的情感呢?

我们知道,由于我国的基础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学校之间的教育质量存在着客观的差异。具体体现在:教育资源配置不均。大中城市占有一流的师资、一流的教学设施、一流的人文环境;而广大的农村与欠发达地区师资匮乏,国家补助也往往是“杯水车薪”。城乡差别、地区差距不断拉大,考试招生制度不公,特别是表现在名校省际配额制度上、表现在高考招生标准不统一,等等。北大、清华每年在北京地区的招生名额往往等于几个省的总和,一个贵州省户口的学生要上北大,高考分数却要比北京户口的学生多几十分甚至一两百分。

作为家长,都想让孩子进办学条件好的学校,对子女期望值的提升,是择校出现的主观原因。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传统文化思想是择校产生的思想基础。旧的人才评价和用人制度的误导,造成家长对学校愈来愈重视是择校产生的必要条件。家长们在参与社会的激烈竞争中,深切地遭遇了过大的就业压力。因此,没有哪个家长愿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从进校的那一天起就能上最好的幼儿园、小学、中学,上最好的大学……他们的惯性思维是,有好的成绩,才有好的学校,才有好的工作,才有好的前途,才最终成为人上人。

一句话,今天的家长、学生正经受着无奈的选择,面对的是不得不择校的无奈。

择校的学问

当年,伯乐受楚王的委托,购买能日行千里的骏马。伯乐跑了好几个国家也没有发现中意的良马。一天,伯乐从齐国返回,在路上,看到一匹马拉着盐车,很吃力地在陡坡上行进。伯乐对驾车的人说:“这匹马在疆场上驰骋,任何马都比不过它,但用来拉车,它却不如普通的马。你还是把它卖给我吧。”

驾车人认为伯乐是个蠢货,他觉得这匹马太普通了,拉车没气力,骨瘦如柴,便毫不犹豫地同意了。伯乐牵走千里马,直奔楚国。伯乐牵马来到楚王宫,指着马说:“大王,我把千里马给您带来了,请仔细观看。” 楚王一见伯乐牵的马瘦得不成样子,认为伯乐在愚弄他,有点不高兴,说:“我相信你会看马,才让你买马,可你买的是什么马呀,这马连走路都很困难,能上战场吗?”伯乐说:“这确实是匹千里马,不过拉了一段车,又喂养不精心,所以看起来很瘦。只要精心喂养,不出半个月,一定会恢复体力。”楚王一听,有点半信半疑,便让马夫尽心尽力把马喂好,果然,马变得精壮神骏。楚王跃马扬鞭不知不觉已跑出百里之外。后来千里马为楚王驰骋沙场,立下不少功劳。楚王对伯乐更加敬重。

于是乎,世间有了伯乐,然后才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但伯乐不常有。这成了亘古不变的定律。对此,我们该换个角度来理解。有种说法很对,每个孩子都是上天恩赐给他(她)父母的精灵,都自带一身的运程,如今,我们的家长们做得对,自始至终都该把自己的孩子当作千里马,千里马自当去寻找伯乐。

伯乐在哪里呢?要找伯乐就得择校择师。于是家长们就会四处打听,哪些学校的名气大?好学校该有好的硬件条件,有好的校风学风。当然最重要的是有一批教学业务强、有爱心、有责任心的老师。但在一些家长的眼里择校的标准只局限在有好的中高考成绩,有较高的升学率,其余一切在他们眼中都是空话。

难道尖子生云集、名师聚会、升学率特高、条件特优的学校才是孩子成长中的唯一选择?这样的问题,作为家长的你是否深思熟虑过?是否真正从你的孩子自身l件上找到择校的最佳答案?

有人认为:一所学校进来的学生都是挑选好的,毕业出去的也是好的,这所学校还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好学校;进来的也许是不怎么样的,甚至是差的,而出去的是好的,进步幅度大,这样的学校才是真正的好学校。这样的择校标准有一定的道理。

到安宁中学采访2016年昆明市“中考状元班”的学生和班主任,我有一个特别深的体会,他们对学生实施了分层教学,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老师们能够让智力不济的学生当班委,尽力地在学习上关照。让热衷班集体的学生在服务班集体的管理活动中找到快乐、找到自信、找到自我,甚至找到了人生努力的方向。这样的老师难道不是好老师吗?